六年级上学期美术学科知识点
- 格式:docx
- 大小:21.89 KB
- 文档页数:11
六年级上册美术必背内容第一课:色彩知识-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研究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和饱和度- 关键点关键点- 色相:是指颜色的种类,如红、黄、蓝等-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有明亮和暗淡之分- 饱和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有高饱和和低饱和之分- 应用技巧应用技巧- 通过色彩的搭配和运用,创作出不同的氛围和表达效果第二课:线条与造型-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研究线条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了解造型的表现方式和技巧- 关键点关键点- 直线、曲线、斜线等不同类型的线条- 线条的长度、粗细、角度等可以表达不同的视觉效果- 造型可以通过线条的组合来表现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应用技巧应用技巧- 运用不同类型的线条和多种造型表达方法,创作出丰富多样的作品第三课:光影与层次-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了解光影在绘画中的重要性- 研究如何利用光影来表达物体的形状和质感- 掌握层次的概念和表现方法- 关键点关键点- 光线的明暗和投影可以给画面增添立体感- 通过运用明暗的对比,可以形成明亮和暗淡的层次- 应用技巧应用技巧- 在绘画中合理运用光影和层次效果,使作品更加生动和立体第四课:图像构成-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了解图像构成的基本原则- 研究如何通过布局和组合来创造有吸引力的画面- 关键点关键点- 平衡:画面各部分的大小和位置均衡协调- 重点:通过色彩、形状和线条的运用,突出画面中的主题- 节奏:画面元素的有序排布,形成视觉上的动感和节奏感- 应用技巧应用技巧- 灵活运用图像构成原则,创作出有趣、吸引人的画面效果第五课:绘画材料与工具-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了解常用的绘画材料和工具- 掌握不同绘画材料和工具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关键点关键点- 绘画材料:颜料、画笔、画布等- 绘画工具:调色板、橡皮擦、铅笔等- 应用技巧应用技巧- 熟练掌握各种绘画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提高绘画技巧和效果以上是六年级上册美术必背的内容,希望对同学们的美术学习有所帮助。
六年级上美术知识点总结美术课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学习美术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下面是六年级上学期美术课所学的知识点的总结。
1. 色彩知识在美术创作中,色彩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了解基本的色彩常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 基本色彩:红、黄、蓝是基本的三原色,它们可以相互混合形成其他颜色。
- 二次色彩:由两个基本色彩混合而成的色彩,如橙色、紫色和绿色。
- 冷暖色彩:冷色调如蓝色、绿色给人一种凉爽舒适的感觉,而暖色调如红色、黄色则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 对比色:互补色是指在色相环上相互对立的颜色,如红绿互补、蓝橙互补。
2. 造型与空间美术创作不仅仅局限于色彩,艺术作品的造型和空间感也是重要的表达方式。
- 线条:可以通过画直线、曲线、粗细线条等来表达物体的形状、轮廓和质地。
- 纹理:通过画出物体的纹理,可以让观众更真实地感受到物体的表面质感。
- 透视:透视是指通过绘画技巧将三维物体表现在二维画面上的方法,包括线性透视和空间透视。
- 空间感:通过运用前景、中景和背景的概念,可以使画面呈现出立体的感觉。
3. 绘画技巧除了了解色彩和造型知识外,掌握一些绘画技巧也是学习美术的重要内容。
- 水彩画:可以用来表现出清新、柔和的效果,需掌握水彩画的湿画法和干画法。
- 手绘素描:利用铅笔或炭条对物体的形状和纹理进行细致描绘,表现出黑白灰的层次感。
- 印象派绘画:追求捕捉瞬间印象和光的变化,运用色彩点、线条等表达画面效果。
- 点彩画:用小点颗粒描绘物体表面的光线和纹理,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观感。
4. 名画欣赏通过欣赏名画,可以了解各个时期和不同国家的绘画风格和艺术家的创作思想。
- 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米开朗基罗的《创造亚当》等。
- 印象派:莫奈的《睡莲》、梵高的《星夜》等。
- 中国画:李白《卧龙图》、徐悲鸿的《奔马》等。
总之,美术课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课程。
六年级第一学期美术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绘画】绘画从材料工具来分,主要有:中国画、油画、水彩画、版画等;从表现内容来分,则有:人物画、风俗画、历史画、年画等。
中国画和油画是绘画中的重要表现形式。
【中国画】是我国传统的一种绘画艺术,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和风格,用中国的笔、墨、纸、砚、色绘制而成。
讲究用笔和用墨,用笔要有力,用墨要有层次,有浓淡干湿变化。
分工笔和写意两种表现形式,经常以墨为主。
表现的内容主要有:人物、山水、花鸟。
【油画】是一种用油质颜料描绘在布、厚纸或木板等材料上的绘画。
主要材料和工具有:油画颜料、画笔、画刀、画布、画框等。
油画起源于欧洲,具有色彩丰富、表现力强、便于修改和长期保存等优点。
【年画】是中国特有的民间绘画形式,是人们庆贺斩节时用来装饰环境的。
色彩鲜明,造型夸张。
【剪纸】是用剪刀和刻刀在纸上进行艺术加工的一种民间造型艺术。
【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
通过夸张、比喻、象征和寓意等手法,表现幽默、诙谐的画面,用来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
【剪影】是一种简单易学的工艺手法。
有人物剪纸、动物剪纸、彩色剪纸。
【对称】是物体相同部分中有规律的重复。
【陶瓷】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象征。
陶瓷艺术包括陶器和瓷器两部分。
【形体】是指具有长、宽、高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
可分为自然形体和几何形体两种。
【适合纹样】将纹样适当地组织在一定的形状(如三角形、多角形、圆形、方形)等范围之内,使之达到某种装饰作用,叫做适合纹样。
【图形标志】是是以图形为主要特征,用以传递某种信息的视觉符号。
其特征是直观、简明、易懂、易记。
【邮票】是由图案、面值、发行时间、发行国家、齿孔组成,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其分类有:纪念~、普通~、特种~。
【古代建筑】古代建筑从外观造型、建筑结构、群体布局、装饰色彩等几方面欣赏。
古代建筑的类别有:宫殿、塔、寺庙、坛庙、园林、民居。
【奥运会】起源于古希腊的奥林匹亚竞技。
六年级上册美术复习知识点美术是一门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艺术形式,通过绘画、雕塑、摄影等方式表达情感与思想。
在六年级上册的美术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复习。
一、色彩知识点1. 色彩的分类:色彩分为三原色、三间色和六中间色。
三原色是红、黄、蓝,它们是其他所有颜色的基础。
三间色是橙、紫、绿,它们是由两个相邻的原色混合而成。
六中间色则是由相邻的原色和间色混合而成。
2. 色彩对比:色彩对比有冷暖对比、明暗对比和色彩互补对比。
冷暖对比是指将冷色与暖色相对比,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明暗对比是指将明亮的色彩与黑暗的色彩相对比,突出光影效果。
色彩互补对比是指将互补色进行对比,使画面更加鲜明。
3. 色彩运用:在绘画中,色彩的运用能够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氛围。
比如,红色可以表达热情和愤怒,蓝色可以表达冷静和沉思,黄色可以表达快乐和温暖。
艺术家们根据自己的创作主题和要表达的情感选择适合的色彩运用。
二、构图知识点1. 空间透视:透视是一种能够使画面产生远近感和立体感的技巧。
常见的透视有线性透视和气氛透视。
线性透视通过画家运用透视原理来表现远近景物的大小和位置关系。
气氛透视则是通过颜色的变化和空气中的微粒使远处的景物显得模糊和抽象。
2. 对角线构图:对角线构图是一种常用的构图方式,它能够给人带来稳定和动感的感觉。
在对角线构图中,画面中的主要元素通常沿着45度或者斜对角线排列,使画面更加有层次感和视觉冲击力。
3. 主次分明:构图中的主次分明是指在画面中将重点元素与次要元素进行区分。
主要元素通常位于画面的前景或者中心位置,采用明亮的色彩或者大尺寸进行突出。
而次要元素则位于画面的背景或者边缘位置,采用冷暖色或者小尺寸进行处理。
三、素描知识点1. 素描工具和材料:素描常用的工具有铅笔、炭笔和橡皮擦。
铅笔可以用来勾勒轮廓和描细节,炭笔则常用于绘制暗部和阴影。
素描的材料一般使用素描纸或者绘图纸,这些纸的质感适合铅笔和炭笔的运用。
六年级美术上期复习资料六年级美术上期复习资料美术作为一门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六年级美术上期的学习内容涵盖了绘画、雕塑、手工制作等多个方面,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些知识点。
一、绘画绘画是美术学习中最基础、最重要的部分。
在六年级上期,我们学习了素描、水彩画和油画等不同的绘画技法。
1. 素描素描是以线条和阴影为主要表现手法的绘画形式。
我们学习了如何运用铅笔进行素描,掌握了画面的构图、透视和阴影的处理方法。
通过练习素描,我们提高了观察力和描绘能力。
2. 水彩画水彩画是一种以水溶性颜料为材料的绘画形式。
我们学习了水彩画的基本技法,如湿画法、干画法和湿干混合法等。
通过运用不同的技法,我们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效果,表现出画面的光影和层次感。
3. 油画油画是一种以油性颜料为材料的绘画形式。
我们学习了油画的基本材料和工具,如画布、颜料、画笔和调色板等。
通过掌握油画的基本技法,我们可以创作出色彩鲜艳、质感丰富的作品。
二、雕塑雕塑是一种以塑造、刻划为主要手法的立体艺术形式。
在六年级上期,我们学习了纸雕和泥塑两种雕塑技法。
1. 纸雕纸雕是利用纸张进行切割、折叠和粘贴等方式制作立体造型的艺术形式。
我们学习了纸雕的基本技法,如切割、折叠和粘贴等。
通过运用这些技法,我们可以制作出各种形态各异的纸雕作品。
2. 泥塑泥塑是利用黏土进行塑造的一种雕塑形式。
我们学习了泥塑的基本技法,如揉捏、捏塑和修饰等。
通过掌握这些技法,我们可以创作出具有立体感和表现力的泥塑作品。
三、手工制作手工制作是美术学习中非常有趣的一部分,它可以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在六年级上期,我们学习了剪纸和立体拼贴两种手工制作技法。
1. 剪纸剪纸是利用剪刀将纸张剪出各种形状的手工艺术形式。
我们学习了剪纸的基本技法,如折叠、剪切和粘贴等。
通过运用这些技法,我们可以制作出精美的剪纸作品。
2. 立体拼贴立体拼贴是利用不同材料进行剪切、拼贴和组合等方式制作立体造型的手工艺术形式。
六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一. 源远流长的古代美术1.《早春图》(中国画)北宋郭熙2.《埃克河边的磨坊》(油画)1665 雷斯达尔(荷兰)3.《太白行吟图》(中国画)南宋梁楷【梁楷曾任宫廷画师,以独特的“减笔画”著称。
《太白行吟图中》,他只用简练的寥寥几笔,人物神态即呼之欲出。
】4.《窗台上的女孩》(油画)1645 伦勃朗(荷兰)【伦勃朗(1606-1669),是欧洲著名人物画家,他善于运用光影和强烈的明暗对比,表现的画面层次分明,空间感强。
】5.《跪射佣》(雕塑)秦代(西安)6.《大卫》(雕塑)1501 米开朗基罗(意大利)7.《思想者》(雕塑)1866罗丹(法国)8.菩萨像(雕塑)唐代9.北京天坛祈年殿(建筑)(清代)10.彩绘描漆虎座双鸟鼓架(工艺)(战国)11.战士出征陶瓶(工艺),公元前五世纪尤泰米德斯(希腊)12.巴黎戴高乐广场凯旋门(建筑)1836 让·夏尔格兰(法国)13.美术也称造型艺术,主要类型有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
二.日新月异的现代美术1.《女孩》(油画)1936 徐悲鸿【徐悲鸿(1895-1953),他提倡写实主义,擅长抓住对象特征,用色明快,画面真实而生动。
】2.《阿德勒.布洛赫.鲍尔》(油画)1907 克里姆特(奥地利)【克里姆特(1862―1918),他善于运用丰富的色彩和简练流畅的线条来刻画对象,同时表现出自己的心理感受,画面具有很强的象征性和装饰性。
】3.《祖孙四代》(中国画)1962 刘文西4.《三个乐师》(油画)现代毕加索(西班牙)5.《仰躺的女人》(雕塑)1953 亨利.摩尔(美国)6.《旋律》(雕塑)现代黎明7.《五月的风》(雕塑)19970黄震(青岛)7.《第三届亚洲艺术节》(招贴)靳棣强(中国香港)8.《只懂创造不是艺术》(招贴)现代冈特.兰堡(德国)9.火烈鸟(雕塑)现代考尔德(美国)10.哈利法塔建筑 2010(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德里安.史密斯(美国)11.宁波美术馆(建筑)2008年王澎三.生肖邮票1.十二生肖是我国用来记人的出生年的12种动物,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美术六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课基本形体切挖1.生活中的基本形体球体、圆柱体、圆锥体、正方体、长方体。
2.将基本形体的某一部分切除或挖空,出现了新造型,这样可以培养我们的(空间想象力)和(造型能力)。
3.不同的物体有着不同的切挖方法。
4.我们可以从切挖的角度分析生活用品的(构造特点)5.切挖方法主要运用于雕塑创作中。
第二课点的集合1.我们可以用(点)来创造丰富多彩的画面2.在自然界中我们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点:豹皮上的斑点,花园里的小花,星星等都是点。
3.用不同的工具表现的点(形状不同)。
4 •点是造型艺术中最基本的元素,点的形式(形式多样),(各彩各异)。
5.以有规则的点组成的图案具有(很强的装饰感)6.用(规则)和(不规则)的方式相结合作点的排列,可以使画面(丰富活泼)。
第三课远去的路1.透视的基本规律是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实远虚。
2.在自然界中,我们所见的景物都是(近大远小),(近宽远窄)。
3.观察物体时,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见的形状不同。
4.我们作画时要充分体现(近大远小),(近宽远窄)的透视现象。
第四课线与造型1.在造型艺术中(线)是艺术家主要的表现手段。
2.线是点的运动轨迹,包括(直线,曲线,细线,粗线,长线,短线,实线,虚线,规则和不规则线)。
3.线可以用来确定(物象的形状轮廓),表现(明暗结构),(质感肌理)等。
4.线具有(方向性),有(表情),还有(性格)。
5.直线给人(坦率,平静,挺拔,刚烈,紧张)的感觉。
6.曲线给人(优雅,含蓄,活泼,轻快,柔美)的感觉。
第五课风景写生1.写生是直接面对对象进行描绘的一种绘画方法。
2.透视是人的视觉产生的特殊现象。
由于画者与物体所处的角度和距离不同,而出现:(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和倾斜透视)3.构图法则:(对比均衡)和(多样统一)4.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心中的风景也可以根据文字音乐等的启发画出心中的风景。
第六课让剪影动起来1.皮影戏发源于西汉时期的陕西,有人认为皮影戏是现代电影的始祖。
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知识点一、色彩知识1. 基本色彩基本色彩指的是红、黄、蓝三原色,它们不能通过其他颜色的混合而得到。
基本色彩在绘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用来调配其他所有的颜色。
2. 二次色二次色是由两个基本色彩混合而成的颜色。
常见的二次色有橙色、绿色和紫色。
橙色由红色和黄色混合而成,绿色由黄色和蓝色混合而成,紫色由红色和蓝色混合而成。
3. 三次色三次色是由三个基本色彩混合而成的颜色。
常见的三次色有红橙色、黄橙色、黄绿色、蓝绿色、蓝紫色和红紫色。
三次色的制作方法是:先将两个基本色彩进行混合,然后再将第三个基本色彩加入混合物中。
4. 冷暖色彩冷色彩是指具有冷静、安静感的颜色,如蓝色和绿色;暖色彩是指具有温暖、活泼感的颜色,如红色和黄色。
在绘画中,冷暖色彩的运用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情绪和氛围。
二、线条造型1. 直线、曲线直线是由无数个点在同一方向上排列而成的线条,它可以分为水平线、竖直线和斜线等;曲线是由无数个点按一定规律连成的线条,可以分为圆弧线、螺旋线等。
2. 线条的粗细线条的粗细对绘画作品的效果有很大影响。
一般来说,在描绘大物体或强调重要部分时,线条可以用粗细变化来表现物体的轮廓和纹理。
三、造型规律1. 近大远小近大远小是指在绘画中,远离观察者的事物会比近处的事物看起来小。
这种规律可以通过改变事物的大小来表现透视关系,使画面更具立体感。
2. 粗细明暗在绘画中,通过线条的粗细和明暗的变化可以表现物体的质感和立体感。
较重的线条和较暗的色彩可以使物体看起来更加饱满和有质感。
四、绘画技法1. 涂色法涂色法是绘画中最基本的技法之一,通过用颜料均匀地涂抹在画纸上,表现出色彩的层次和变化。
2. 擦拭法擦拭法是用画笔或棉签等工具沾取少量颜料,然后轻轻擦拭在画纸上或已涂抹的颜料上,形成柔和的色彩过渡效果。
3. 涂抹法涂抹法是用画笔或海绵等工具将颜料轻轻地涂抹在画纸上,使色彩更加柔和、渐变。
4. 点描法点描法是用笔尖蘸取颜料,再点上画纸,通过一点一点的颜色叠加,形成图像。
小学六年级美术知识点上册美术作为一门学科,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小学六年级上册的美术教学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掌握和理解。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美术知识。
第一章:色彩知识色彩是美术作品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
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对于创作和欣赏美术作品都有很大的帮助。
1. 基本颜色:红、黄、蓝是三个基本颜色,它们是其他颜色的构成基础。
2. 三原色和三次色:红、黄、蓝被称为三原色,它们可以混合出其他颜色;而青、品红和黄被称为三次色,它们是由两个相邻的原色混合而成的。
3. 冷暖色调:冷色调如蓝色、绿色给人以清凉的感觉,而暖色调如红色、黄色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第二章:线条与形状线条和形状可以帮助我们表达想象和感受,是美术作品中常见的元素。
1. 直线与曲线:直线给人以稳定感,曲线则给人以柔和感。
2. 开放线与封闭线:开放线是指线条的起点和终点没有相连接,封闭线则是都相连接的线条。
3. 平面图形:三角形、圆形、矩形等是常见的平面图形,它们可以通过不同的组合来构成各种复杂的形状。
第三章:立体与明暗立体感和明暗变化可以让画面更加立体和生动。
1. 近大远小:远处的物体看起来比较小,近处的物体看起来比较大,这就是近大远小的原理。
2. 光影效果:通过增加明亮和阴暗的部分,可以营造出物体的光影效果,使画面更加有立体感。
3. 透视法:透视法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表现物体的远近和大小关系,包括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等。
第四章:素描与创作素描是美术创作的基础,通过掌握一些基本技巧可以提高作品的质量。
1. 素描用具:常用的素描用具有铅笔、铅粉、橡皮等。
2. 素描技巧:要注意控制线条的轻重、变化和密度,还要掌握明暗的运用和层次的表现。
3. 创作技巧:在创作中要注重构图和布局,合理安排元素的位置和比例关系,创造出有趣和谐的画面。
总结小学六年级美术知识点上册主要包括色彩知识、线条与形状、立体与明暗以及素描与创作等内容。
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知识点一、色彩基础知识在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中,学生将学习关于色彩的基础知识。
色彩是美术创作中重要的元素之一,掌握色彩知识对于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都至关重要。
1. 基本色彩基本色彩由三原色(红、黄、蓝)组成。
这三种颜色不能通过混合其他颜色得到,可以混合形成其他中间色。
学生需要理解三原色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它们进行色彩创作。
2. 中间色中间色指的是通过混合基本色彩而形成的颜色,例如橙色(红色+黄色)、绿色(蓝色+黄色)和紫色(蓝色+红色)。
学生需要学会通过混合基本色来制造中间色的方法。
3. 冷暖色调冷暖色调是色彩在视觉上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
冷色调(如蓝色和绿色)给人一种凉爽、宁静的感觉,而暖色调(如红色和黄色)则给人一种温暖、活泼的感觉。
学生需要学会通过运用冷暖色调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氛围。
4. 增色与减色增色是指通过调配颜料或增加颜料的层次来加强色彩的明亮度和饱和度。
减色则是通过减少颜料的层次来降低色彩的明亮度和饱和度。
学生需要学会如何运用增色和减色的技巧来表现形象的立体感和光影效果。
二、线条与造型线条和造型是艺术作品中非常重要的构成要素,它们可以表达出形象的轮廓、纹理和立体感。
1. 线条的分类线条可以分为直线、曲线和横竖交错线。
直线给人一种稳定、坚强的感觉;曲线则给人一种柔和、流畅的感觉;横竖交错线则给人一种有节奏、有张力的感觉。
学生需要学会通过运用不同类型的线条来表达所画对象的特点和情感。
2. 造型的构成造型是由线条、形状和色彩组成的。
线条和形状可以表达物体的轮廓和形态,色彩则可以增强造型的立体感和质感。
学生需要学会通过合理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来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感受。
三、美术技法除了掌握基础的色彩知识、线条和造型的构成方法外,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还将学习一些常用的美术技法,这些技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
1. 水彩画技法水彩画是一种广泛运用的绘画技法,它通过调配水和颜料的比例,利用笔触的变化和层次的运用来表现画面的明暗关系和色彩层次感。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复习资料
一、美术基本知识
1. 色彩知识
- 熟悉颜色的名称和基本色彩的搭配原理。
-了解冷色调和暖色调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 掌握色彩的明暗变化和色彩层次的表现方法。
2.造型知识
- 了解线条的基本分类和功能。
- 研究不同的线条表现方法,如实线、虚线、激动线等。
- 掌握基本的图形构成,如圆、三角形、矩形等。
- 熟悉造型元素,如点、线、面等的运用。
3.绘画知识
- 熟悉绘画工具的使用,如画笔、颜料等。
- 研究常见的绘画技法,如平涂、点状涂、刮画等。
- 掌握光影的表现方法,如明暗关系和光的投射。
二、名画欣赏
- 欣赏一些著名的艺术作品。
- 分析名画中的色彩运用、构图结构和意义表达。
三、创作实践
1. 自由创作
- 引导学生进行自由创作,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题材和表现形式。
2. 面向对象的创作
-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对象进行创作,提升绘画技巧。
- 研究剪纸、拼贴等其他艺术形式的创作。
四、美术常识
- 了解一些艺术家的生平和代表作品。
- 研究艺术作品的基本分析方法。
以上是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复习资料的内容,希望能对学生的美术学习提供一些帮助。
六年级人教版美术上知识点美术是一门独特而丰富的学科,通过学习美术知识,孩子们可以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下面是六年级人教版美术课程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1. 色彩知识色彩是美术作品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
六年级的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色彩知识,包括主要的原色、辅助色和中间色。
他们需要学会如何调配颜色,了解色彩的饱和度和明度对作品的影响。
2. 线条表现线条是美术作品中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
学生需要学会使用不同类型的线条,如粗线、细线、曲线、直线等。
他们还需要掌握线条的运用技巧,如描绘物体的形状、纹理和运动等。
3. 素描技法素描是绘画的基础,也是六年级美术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学生需要学会运用不同的铅笔硬度、不同的线条和阴影技法进行素描创作。
他们还需要学习如何观察和表现物体的形状、结构和细节。
4. 色彩构图在绘画作品中,构图是一项关键技巧。
学生需要学会运用色彩进行构图,包括使用对比色、颜色平衡和配色原则等。
他们还需要了解如何通过色彩搭配来表达情感和意境。
5. 美术史知识了解美术史对于学生的美术素养提高也非常重要。
在六年级的美术课程中,学生将学习一些重要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梵高的《星夜》等。
通过研究这些杰出的艺术作品,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
6. 创作技巧创作是美术学习的重要环节。
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创作计划、构思作品的设计和寻找灵感的方法。
他们还需要学习绘画的基本技巧,如调色、涂抹、混合颜色等。
通过学习以上的美术知识点,六年级的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绘画技巧和艺术素养。
同时,他们也能够培养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欣赏和理解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
美术课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还能够促进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的发展。
因此,充分利用美术课程,让孩子们在艺术的世界中发现无限的可能性。
一、色彩知识:1.色彩基本知识:主色、辅色、冷暖色、明暗色等;2.色彩搭配:色彩的对比、色彩的互补、色彩的相邻等;3.色彩运用:色彩的表现力、色彩的情感表达等。
二、线条知识:1.线条的分类:直线、曲线、斜线、锯齿线等;2.线条的表现力:线条的粗细、弯曲、长度等可以表现物体的形状、质感等;3.线条的运用:线条的组合、线条的排列等。
三、形状知识:1.形状的分类:圆形、方形、三角形、椭圆形等;2.形状的变化:形状的扭曲、形状的拉伸等;3.形状的组合:形状的重叠、形状的分离等。
四、空间知识:1.正方体、立方体的绘制方法;2.透视画法:近大远小、消失点等;3.立体感的表现:阴影、明暗的处理等。
五、构图知识:1.构图的平衡:对称、不对称等;2.构图的重点:主体、背景等;3.构图的前景与景深的处理。
六、材料和工具知识:1.常见的绘画材料:颜料、画笔、画布等;2.常用的绘画工具:刀、橡皮擦、修正液等;3.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方法:颜料的调配、画笔的使用技巧等。
七、艺术欣赏和评价:1.欣赏和分析绘画作品:审美观察、形式表达、主题思想等;2.艺术作品的评价:从审美、技艺和创作角度出发进行评价。
3.了解一些著名艺术家及其作品: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梵高的《星空》等。
八、美术技法和绘画表现手法:1.水彩画技法:湿布法、混色法、控水法等;2.素描技法:网格法、渐进法等;3.油画技法:压印法、刺绣法等;4.动态表现:运动的描绘、光影的反射等。
九、传统文化与艺术:1.中国国画:水墨画、山水画、花鸟画等;2.中国传统剪纸:切割手法、贴花工艺等。
六年级美术上册美术必背知识点
1. 色彩常识
- 基本色彩:红、黄、蓝,它们是其他颜色的基础。
- 次色彩:由两个基本色混合而成,如橙色、绿色、紫色。
- 中性色:黑、白、灰,它们不属于基本色彩和次色彩。
- 色彩搭配:可以使用冷色调(如蓝色、绿色)和暖色调(如红色、黄色)相结合,以营造不同的氛围。
- 色彩运用:可以通过颜色的明暗变化和对比,来表现物体的形态、纹理和光影效果。
2. 线条构成
- 直线、曲线和封闭线条:通过直线和曲线的连接和封闭,可以画出各种形态和图案。
- 线条的粗细和长度:线条的粗细和长度可以表现出物体的不同特征和效果,如轻重、远近和速度等。
3. 图形构成
- 点、线、面:图形是由点、线和面构成的,可以通过它们的组合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效果。
- 形状和比例:不同的形状和比例可以表现出物体的不同特点和外貌。
- 物体的投影:可以通过投影来表现出物体在光线下的形态和立体感。
4. 光影效果
- 高光和阴影:高光是光线直接照射的明亮部分,阴影是被物体遮挡而形成的暗部分。
- 光源和光线方向:通过确定光源的位置和光线的方向,可以表现出物体的光影效果和立体感。
5. 色彩表现
- 单色调和多色调:可以使用单一的颜色或多种颜色来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和效果。
- 色调和明暗:通过色调的变化和明暗的对比,可以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和质感。
以上是六年级美术上册的美术必背知识点,掌握了这些知识,你将能更好地理解和表现艺术作品中的色彩、线条、图形和光影等要素。
祝你学习顺利!。
六年级上册美术重点知识点美术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一门重要学科。
在六年级上册,学生将学习一些重点的美术知识点,这些知识将为他们打下良好的美术基础。
以下是其中的几个重点知识点。
一、色彩知识1. 基本色彩概念:红、黄、蓝是三原色,通过它们的混合可以得到其他颜色。
2. 美术色彩的分类:暖色调和冷色调,暖色调如红、黄、橙,冷色调如蓝、绿、紫。
3. 色彩搭配技巧:相近色搭配、互补色搭配、对比色搭配等。
二、线条知识1. 线条种类:直线、曲线、波浪线、螺旋线等。
2. 线条的表现力:线条的粗细、长短、方向和间距等可以表达不同的感觉和情绪。
3. 线条的构成:由多条线条组合而成的图形可以形成各种各样的形态。
三、造型知识1. 平面和立体:平面是二维形状,立体是三维形状。
2. 图形的组合:几何图形的组合可以构成各种复杂的形态。
3. 美术创作中的造型:在美术创作中,通过对形状、比例、透视等的掌握,可以创作出立体感强烈的作品。
四、构图知识1. 主题与背景:构图中要突出主题,背景要有适当的空间感。
2. 对称与平衡:对称构图可以使画面稳定,平衡构图可以使画面看起来和谐。
3. 留白与重点:适当的留白可以提高画面的艺术感,合理设置重点可以引导观众的目光。
五、绘画材料与工具1. 铅笔:铅笔是常见的绘画工具,有不同的粗细和软硬度可供选择。
2. 水彩:水彩是一种以水为溶剂的颜料,可以调配出丰富的色彩。
3. 油画:油画是使用油性颜料制作的绘画,具有饱满、丰富和长久的特点。
4. 美术纸及画板:美术纸和画板是绘画的载体,不同材质的纸张可以带来不同的效果。
六、名家与名作欣赏1. 李可染:李可染是中国画家、教育家,他的画作以传统中国画的笔触和主题为特色。
2. 文征明:文征明是明代的书画家,他的书法作品以飘逸秀美著称。
3. 莫奈:莫奈是印象派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他以捕捉瞬间的光影和色彩变化而闻名。
以上是六年级上册美术的重点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将更好地欣赏和创作美术作品。
人美版六年级上美术知识点一、色彩知识1. 基本色彩:红、黄、蓝,可以通过混合得到其他颜色。
2. 三原色:红、黄、蓝,三种颜色无法通过混合而得到。
3. 三次色:橙、绿、紫,通过混合两种相邻的基本色彩而得到。
4. 冷暖色:蓝色、绿色、紫色为冷色调,红色、黄色、橙色为暖色调。
5. 对比色:彼此相对的颜色,如红色和绿色、黄色和紫色。
6. 融合色:混合两种或多种颜色后形成的色彩。
二、构图方法1. 对称构图:画面一分为二,左右或上下呈镜像对称。
2. 不对称构图:画面左右或上下两部分不对称但平衡。
3. 透视构图:通过透视法使画面呈现出远近、深度感。
4. 对角构图:用对角线将画面分割,使画面更有张力和层次感。
5. 层次构图:通过前景、中景和背景的组合,使画面更丰富。
三、绘画基础1. 素描:以线条勾勒出形状,形成明暗阴影的效果。
2. 水彩画:使用水彩颜料和水调配,强调透明感和色彩渐变。
3. 布面画:在布面上进行绘画,可使用丙烯颜料或油画颜料。
4. 设色画:使用色彩填充和绘制轮廓,注重色彩的协调性。
5. 素材运用:运用不同材料如纸张、布料、木板等进行绘画。
四、艺术常识1. 著名画家:了解一些世界著名画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
2. 画廊:参观艺术画廊,欣赏不同类型和风格的艺术品。
3. 艺术史:了解艺术发展的历史背景和不同时期的艺术流派。
4. 视觉表达:通过艺术作品传递情感和思想,感受艺术的力量。
五、美术技巧1. 素描技巧:掌握不同种类的线条、明暗和阴影表现。
2. 色彩运用:学会选用适当的色彩与调子,表达画面的情感和主题。
3. 线条处理:运用线条的粗细、曲直、稀疏和密集来塑造形态。
4. 空间感表现:通过线条、色彩、透视等手法使画面产生立体感。
5. 比例把握:了解事物的比例关系,在绘画中把握好比例。
六、创作实践1. 静物写生:观察并绘制静物,培养准确的观察和描绘能力。
2. 风景绘画:在户外或图片中选择景色,进行自由创作。
3. 人物描绘:学习人物的结构和表情,通过绘画表现出来。
六年级美术综合知识点上册在六年级美术上册中,学生将接触到许多重要的美术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将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美术的基本概念、技巧和艺术风格。
以下是美术综合知识点的一些重要内容:1. 色彩理论色彩是艺术作品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
学生需要了解基本的色彩理论,例如颜色的基本分类、互补色和色彩对比等。
此外,学生还应学会运用调色盘和色彩轮,以便在绘画和混合颜料时有效地操控色彩。
2. 素描技巧素描是描绘物体形状和轮廓的一种技法。
学生应该学会使用铅笔、炭笔等绘图工具,掌握透视原理和深度感的表达方法,并且通过练习不同的物体素描提高自己的技巧。
3. 水彩画水彩画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绘画的水性颜料技法。
学生需了解水彩画的基本材料、调色技巧和常用的水彩纸张类型。
通过实践和观察大师作品,学生可以掌握水彩画表现力和色彩层次的技巧。
4. 创意构图创意构图是指在艺术作品中有意识地安排元素的位置和关系。
学生需要了解和运用平衡、对比、比例和重点等构图原则,将这些原则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以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和艺术表现力。
5. 艺术家与作品鉴赏学生需要通过学习和研究不同的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了解不同艺术风格和时期的特点。
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扩大自己的艺术视野,培养艺术品鉴赏能力,并从中汲取灵感和创作的启示。
6. 造型艺术造型艺术是指以立体形式表现的艺术形式,如塑像、雕塑和陶瓷等。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不同的造型艺术技巧和材料,培养空间想象力、手工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7. 团队合作在美术课程中,学生有机会参与团队合作,例如合作绘画、美术展览等。
通过与他人分享和交流艺术经验,学生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艺术技能,并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总结:六年级美术综合知识点上册涵盖了色彩理论、素描技巧、水彩画、创意构图、艺术家与作品鉴赏、造型艺术以及团队合作等内容。
学生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和创作能力,并培养审美意识和艺术品鉴能力。
希望同学们在美术学习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精美的艺术作品,享受美术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
六年级美术知识点汇编第一组1、木版画制作的不走正确的是:起稿、雕刻、上油墨、磨印2、印花布的制作步骤正确的是:刻版、蒙布、磨蜡、涂色3、人体大概的比例说法,正确的是:站七、坐五、盘三4.头像绘画需要注意的比例关系是(三庭五眼)。
5、植物的生命周期:(发芽)、(长叶)、(开花)、(结籽)。
6、相传五千多年前,华夏民族的领袖神农氏遍尝植物的根、茎、叶和果实,利用它们的不同性能给大众治病,是中医的鼻祖。
他还带领人们发明农具、开垦土地、种植五谷、发展农业生产。
7、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编纂的五十二卷(《本草纲目》)记录了近两千种中草药植物,被达尔文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它对人类的医药科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8、菜地《油画》的作者是(吴冠中)。
9、约五千五百年前陶器上有(禾苗)的图样,约七千年前的陶器上有(稻穗)的图样,约一万年前,南亚先民就开始种植水稻了,我国黄河以北地区也开始种植小米等农作物了。
10、用线条描绘时,要注意线条(疏密),(浓淡),(粗细),(虚实)的变化。
11、《蔬菜》中国画作者清代蒲华。
《萝卜》中国画作者清代恽寿平。
《藕》(中国画)作者清代罗聘。
《南瓜》(中国画)现代陈衡恪。
12、用纸张做蔬菜时,可以采取(揉、撕、卷、剪、贴)等各种方法。
13、(木版画)源于我国古代、雕版印刷书籍中的插图是版面家族中最年长、最有代表性的“老祖母”。
14、民间纸马大多是木刻作品,刀味是木版画的特殊语言,有(圆口刀,三角刀,平口刀,斜口刀)。
15、木刻版画的制作步骤有哪些?⑴起稿。
⑵先刻大轮廓再刻细部。
⑶均匀地滚上油墨。
⑷覆上吸墨的纸。
⑸用软纸团转着圈在纸上磨印,要均匀用力。
⑹轻轻揭开印制的图画。
16、一千五百多年前中国人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将要印的东西反刻在木版上,再磨压拓印出来。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17、洗头(油画)作者现代克鲁杨(罗马尼亚),上班的父母(油画)作者当代刘庆和。
18、狐狸(丙烯)作者现代利福特(加拿大),一家子(水彩)当代李瑾伦。
19、建筑艺术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20、建筑需要将优美造型和居住的舒适性、合理性、建筑结构的科学性,建筑材料的环保性有机结合在一起。
21、年画是人们祈求丰收、盼望幸福的迎春艺术品,实代已有这种民间艺术的记载,清代晚期到达鼎盛。
22. (门神)是最早的木版年画形式。
23. 简答有人认为:商业、服务行业重要的是要有高质量,而不在于有没有引人注意的实物标识;也有人认为:精彩的实物标识对营业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谈谈你的观点。
答:实物标识是现代城市繁荣的标志,也给商业增添了艺术之光。
24. 人物装饰画可以是有心的加工,也可以是巧妙的变形。
25.素描可以分为结构素描和明暗素描。
26.透视的特点(近大远小、近实远虚),透视的基本规律是(近大远小),可分为(成角透视和平行透视)成角透视是指物体的一个角与画者相对,平行透视是指物体的一个面与画者相对。
27.构成园林的四大要素为(地形、植物、水、建筑和建筑物)。
中国四大名园。
分别为:1.拙政园(江苏省苏州市)2.颐和园(北京市海淀区)3.避暑山庄(河北省承德市)4.留园(江苏省苏州市)。
苏州园林四大名园1.拙政园2.留园3.狮子林4.沧浪亭。
28.文房四宝是指(笔、墨、纸、砚)。
中国画的主要用纸是(宣纸)。
写意画是用(生宣)纸,而工笔画则用(熟宣)纸。
中国画用笔分中锋、侧锋、逆锋、拖笔。
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
29.中国写意画讲究用笔和用墨,用笔包括(落笔),(行笔),(收笔),用墨包括墨色的(浓淡),(干湿)的变化的运用。
传统中国画的基本技法是(勾)、(皴)、(点)、(染)。
中国画从表现手法上可以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从表现内容上可以分为(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
30.生活当中有很多喜庆的节目,为了表现喜庆,你选用的颜色是(红色、黄色)31.我们眼睛看到近大远小的现象,属于美术的(透视)现象。
8.雕塑一般分为(浮雕)和(圆雕)两种。
在一块底板上,雕塑凸起的形象,就称为浮雕。
按照表面凸起的厚度又分为浅浮雕和高浮雕。
9.文化遗产是(历史)和(艺术)价值都非常出色的建筑遗址以及雕塑、绘画等遗产。
10.自然遗产是(自然景观)和陆地及海洋的(生物和植物),或者是包括地貌等在内的森林和山峰等的遗产。
复合遗产是具有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两方条件的遗产。
32.雕塑一般分为(浮雕)和(圆雕)两种。
在一块底板上,雕塑凸起的形象,就称为浮雕。
按照表面凸起的厚度又分为浅浮雕和高浮雕。
33.文化遗产是(历史)和(艺术)价值都非常出色的建筑遗址以及雕塑、绘画等遗产。
34.自然遗产是(自然景观)和陆地及海洋的(生物和植物),或者是包括地貌等在内的森林和山峰等的遗产。
复合遗产是具有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两方条件的遗产。
35.兵马俑在我国(陕西省临潼县)36.剪纸的基本方法:阳刻剪纸、阴刻剪纸、阴阳混剪。
37.色彩在色性上可分为(冷色、暖色和中间色)。
冷色有(蓝色、绿色、紫色)等,暖色有(红色、黄色、橙色)等,38.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橙、绿、紫。
色彩的调配:红+黄=橙红+蓝=紫蓝+黄=绿39.冷色是指(蓝、绿等给人凉冷感觉的色彩,)暧色是指(红橙等给人温暖感觉的色彩)。
40.色彩的三要素是指色彩的(明度、纯度、色相),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纯度是(色彩纯净的程度),色相是指(色彩的本身面貌),可以通过加(白色)提高明度,加(黑色)降低明度。
41.美术课可以分成(绘画课、手工课、欣赏课),手工课常运用(剪、刻、挖、粘、接)等方法。
42.人的五官是指(鼻、眼、口、耳、和眉),成人的身高为7个头长,少年为6个头长,儿童为5个头长。
43.“三庭五眼”是指人物的面部长度平均分成三份称为上庭(从发际到眉间)中庭(从眉间到鼻尖)下庭(从鼻尖到下下巴),脸宽为五个眼宽。
44. 陶器是一种用泥土塑造、经高温(700-900度)成型的实用器皿或观赏工艺品。
第二组视平线:在一望无垠的田野里在大海上当我们向远处眺望天与地天与水面之间产生了一条长长的水平线这就是视平线。
透视现象: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同样的物体,在不同的位置上,会产生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变化,就是透视现象。
十五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开始重新研究透视。
杰出人物代表:丢勒德国拉斐尔意大利《雅典学院》透视是人的视觉产生的特殊现象。
由于画者与物体所处的角度和距离不同,而出现: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和倾斜透视。
透视主要分为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两种一点透视:也称平行透视。
二点透视:也称成角透视。
消失点:当两边的树木向远处延伸时就消失在视平线的一点上这点就是消失点。
古埃及艺术家往往把近处的物体画在画幅的下方,把远处的物体画在画幅的上方,以此表达远近关系。
构图法则:对比均衡和多样统一自制一个取景框,选取一处景色进行写生。
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心中的风景也可以根据文字音乐等的启发画出心中的风景。
皮影戏发源于西汉时期的陕西,有人认为皮影戏是现代电影的始祖。
它是集美术、表演、音乐等多种艺术为一体的综合艺术。
皮影的制作材料是驴皮、牛皮、羊皮经雕刻而成。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土影戏,有的地方叫皮猴戏、纸影戏等。
我们心中有许多美丽的景色,拿起画笔,用最美的线条和颜色把它描绘出来。
皮影人制作过程:1.剪出人物造型2.用针线缝上手臂和腿3.装上木棍4.操作表演皮影戏人清动物活泼可爱因此自古以来就成为中国画家笔下的描绘对象。
虾、蟹齐白石现代《写生珍禽图》黄荃(五代)《芦雁图》边寿民(清代)《奔马》徐悲鸿(现代)点厾是中国水墨画中的最重要的技法。
墨分五色:焦墨、浓墨、重墨、淡墨、清墨。
墨是中国画技法和理论上的术语,亦可作为中国画技法的总称。
单从技法方面说,“笔”是指勾勒、皴点等技法,“墨”是指破、积、烘、染等墨法。
将基本形体的某一部分切除或挖空,可以培养我们的空间想象力和造型能力做一件纸雕艺术作品的流程:1.画图案2.镂刻3.剪图案4.粘贴5.做成艺术品。
青铜编钟(战国早期)彩绘鸟架虎座悬鼓(战国)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把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送上太空。
2005年10月12日中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州六号”开始第二次航天飞行。
宇宙之旅流程:1.收集中国航天员上天的各种资料,以及有关宇宙飞船的各种资料。
2.利用废弃材料制作各种宇宙飞船。
3.也可以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各种宇宙飞船。
保护文物的意义|为什么说保护文物是我们的职责:文物中,有许多个时代有价值的艺术品和工艺美术品是研究古代艺术史的珍贵实物。
因此保护文物是我们的责任。
文物:历代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
文物的分类一般包括:①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重要人物有关的、具有纪念意义和历史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等;②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等;③各时代有价值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④革命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古旧图书资料⑤反应各时代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资料的收集应该包括文字资料如年代名称地点等也包括图像资料如摄影等。
绘制自己喜爱的文物应该著名它的名称、年代、地点。
文物的仿制有其规律,要用特殊手段。
但我们也可以用泥或者彩泥仿制小型文物并了解他们的用途和作用。
一座具有值得骄傲历史的城镇,不仅会将它的历史写在书上,一定还会将他的历史通过古建筑告诉世人,并流传后世。
怎样保护古建筑:1调查古建筑的历史和作用2.了解古建筑的保护现状3.了解我们所居住的城镇今后发展的规划。
4.撰写调查报告对古建筑提出保护建议或者改建的计划。
对古建筑调查可以用拍照文字记录等方式收集资料。
制作古建筑模型应该先画草图,然后制作古建筑模型。
用windows画图板,能制作出富有版画效果的图画。
反色处理像一块可以刻制的模板,而橡皮工具又像一把刻刀,任你在木板上精细缜密的运刀、挥洒。
仿纸版画:1.用铅笔工具勾草图。
2.用笔刷工具勾线3.反色处理4.用喷枪工具喷渐变效果。
仿木套色木刻:1.用铅笔工具勾线2.反色处理3.用橡皮工具刻画。
4.综合运用橡皮、笔刷、油漆桶等工具。
绘画从材料工具来分主要有:中国画、油画、版画等从表现内容来分,则有:历史画、年画、人物画、风景画、风俗画、(记忆方法:历年一人二风)中国画和油画是绘画中的重要表现形式。
中国画:中国画是我国最具民族特色的绘画中国画是用毛笔蘸墨在绢帛上作画,有的还用色彩渲染。
经过装裱,可供人欣赏。
中国画的特点:1.中国画有工笔和写意画法。
2.中国画的表现内容主要有:人物、山水、花鸟。
3.中国画画家常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扩展了画面的艺术境界。
4.中国画的装裱形式多样,有册页、立轴、长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