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河道水位流量监测系统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3.63 MB
- 文档页数:11
智慧水务在线监测系统设计设计方案设计方案:智慧水务在线监测系统一、方案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水资源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合理利用和管理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水环境保护水平,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水务在线监测系统。
该系统将通过感知技术、通信技术、云计算技术等手段,实现对水资源的实时监测、分析、评估和预警,为水务管理者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同时也能够让广大公众了解水资源的状况,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二、系统架构智慧水务在线监测系统由传感器网络、数据传输通道、数据处理平台和前端展示平台构成。
1. 传感器网络:通过在不同地点安装各类传感器,实时采集水资源相关的数据,包括水位、水质、水温、水压等信息。
传感器网络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到数据传输通道。
2. 数据传输通道:负责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平台。
数据传输通道可以使用有线网络、无线网络或传统通信方式,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和可靠性。
3. 数据处理平台:数据处理平台是核心部分,负责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存储、分析和展示。
数据处理平台可以使用云计算技术,实现大规模数据的实时处理和存储。
同时,数据处理平台还可以通过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为水务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4. 前端展示平台:通过前端展示平台,将数据处理平台提取出的信息以直观的方式展示给水务管理者和公众。
前端展示平台可以使用网页、移动应用等形式,支持实时监测、可视化显示、数据查询、预警推送等功能。
三、核心功能智慧水务在线监测系统的核心功能包括数据采集与传输、数据处理与分析、决策支持与预警、信息展示与共享。
1. 数据采集与传输:通过传感器网络,实时采集水资源相关的数据,并通过数据传输通道将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平台。
数据传输通道需要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2. 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处理平台需要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存储、分析和挖掘。
水位监测系统实施方案一、引言。
水位监测系统是指通过各种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水位变化并将数据传输至监测中心,以便及时预警和管理水利工程。
本文旨在提出一套水位监测系统的实施方案,以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
二、系统组成。
1. 传感器,选择高精度、高稳定性的水位传感器,能够准确测量水位变化,具有抗干扰能力,适应不同水质环境。
2. 数据传输设备,采用无线传输技术,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传输至监测中心,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3. 监测中心,建立完善的监测中心,配备专业人员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实施远程监控和预警。
4. 数据存储和处理系统,建立可靠的数据存储和处理系统,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能够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
5. 预警系统,建立水位异常预警系统,能够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
三、系统实施方案。
1. 确定监测点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水位监测点位,考虑水利工程的重要部位和易受影响的区域,合理布置传感器和监测设备。
2. 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根据监测点位的特点和水位变化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水位传感器,并进行准确安装和调试。
3. 建立数据传输网络,采用无线传输技术,建立稳定可靠的数据传输网络,确保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准确接收。
4. 建立监测中心,配备专业人员,建立完善的监测中心,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并实施远程监控和预警。
5. 数据存储和处理系统,建立可靠的数据存储和处理系统,进行数据备份和定期维护,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可靠。
6. 预警系统的建立,建立水位异常预警系统,设定合理的预警指标和预警流程,确保能够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四、系统实施效果。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的落实,水位监测系统能够实现对水位变化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水位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
同时,系统实施后还能够提供大量的数据支持,为水利工程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五、结论。
河道智慧监管系统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和目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的推进,河道的智慧监管已成为保障城市环境安全、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任务。
因此,设计一款河道智慧监管系统,能够实现对河道的实时监测、数据分析与处理、异常预警等功能,以提高河道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实现河道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生态环境。
二、系统架构和功能模块1. 传感器部分:通过安装水质、水位、水流和气象等传感器,实现对河道环境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
2. 数据传输部分:通过物联网、无线传感器网络等技术,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服务器端,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实时性。
3. 数据处理和分析部分:在服务器端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通过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方案,对河道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寻找其中的规律和关联。
4. 异常预警部分:根据建立的模型和预设的阈值,对河道环境数据进行异常检测和预警,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发送报警信息给相关人员。
5. 数据展示和报告部分:通过可视化技术,将处理和分析后的数据以图表、曲线等形式展示出来,提供实时监测和历史数据查询的功能。
6. 管理与监控部分:提供系统的管理和监控功能,包括用户管理、权限控制、设备管理、数据备份等,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安全性。
三、设计方案的创新点1. 多源数据融合:将传感器、气象站、地理信息等多源数据进行融合,进行综合分析和建模,提高对河道环境的认知和预测能力。
2. 异常预警机制:设立合理的异常检测模型和阈值,对河道环境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防范可能发生的环境突发事件。
3. 智能化数据分析:引入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算法,对大量的河道环境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其中的规律和关联,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 可视化展示技术:通过数据可视化技术,将处理和分析后的数据以图表、曲线等形式展示出来,方便用户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
5. 系统管理与监控:提供完善的系统管理和监控功能,以及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数据的安全性。
智慧河湖建设实施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河湖系统成为城市景观和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保护和建设好城市河湖已成为提高城市品质和人居环境的重要策略。
本文将介绍智慧河湖建设实施方案,旨在提高城市河湖的水质、生态、景观和管理水平,实现城市河湖持续发展。
一、建设目标智慧河湖建设的目标是实现城市河湖的智慧化、绿化、精细化和管理化,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城市河湖的水质、生态、景观和管理水平,推动城市河湖的可持续发展,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二、建设内容智慧河湖建设内容包括:智慧监测、智慧治理、智慧景观和智慧管理。
(一)智慧监测智慧监测是指利用物联网、遥感、GIS等技术手段对城市河湖进行全面、实时、准确的监测和预警,包括水质、水位、流量、气象、地质等指标。
通过智慧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迅速采取措施,保障城市河湖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二)智慧治理智慧治理是指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城市河湖进行精细化治理和管理,包括水资源调度、水生态修复、河岸整治、污染治理等方面。
通过智慧治理,可以提高城市河湖的质量和景观价值,实现生态与城市共存,打造美丽城市风貌。
(三)智慧景观智慧景观是指通过创新设计和智慧技术手段,将城市河湖打造成为城市景观和休闲娱乐的场所。
包括城市河湖的绿化、灯光、景观配套设施等方面,满足公众对于美好城市环境的需求,提高城市生活质量。
(四)智慧管理智慧管理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城市河湖的运营和管理进行智慧化,包括河道巡查、水质检测、应急预案、信息公开等方面。
通过智慧管理,可以提高城市河湖管理的效率和精细化程度,满足公众对城市河湖管理的期望,推动城市河湖的现代化和智慧化。
三、建设步骤智慧河湖建设应分阶段实施,包括规划设计、技术选择、实施监管和运营维护等阶段。
(一)规划设计:在全面调研和分析城市河湖现状的基础上,制定城市河湖智慧化建设规划,确定建设目标、范围和内容,并制定实施方案。
智慧水利有哪些子系统设计方案智慧水利是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通过对水资源的监测、控制、管理和优化,提高水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水利设施的运行维护水平。
下面将介绍智慧水利的四个关键子系统设计方案。
1. 智能监测子系统设计方案:智能监测子系统是指通过各种传感器、监测设备和网络技术,对水文水资源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
设计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水文监测:安装各类水文传感器,如水位监测、流量监测、水质监测等设备,实时监测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的状态和指标。
灌溉监测:通过土壤湿度传感器、气象站等设备,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气温、降雨量等信息,为农田灌溉提供实时监测数据。
设施监测:安装泵站、水闸、堤坝等水利设施的监测设备,实时监测设施运行状态和安全性,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水质监测:安装水质传感器,监测水体中的溶解氧、PH值、浊度等指标,及时了解水体污染情况,预警水质异常。
2. 智能控制子系统设计方案:智能控制子系统是指通过自动化控制、遥控遥测等技术手段,实现对水利设施的精细控制和优化调度。
设计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远程控制:利用远程监控中心对水闸、泵站、堤坝等设施进行远程控制,实现自动、智能化的调度管理。
自动调节:根据水文水质监测的数据,通过智能算法进行水流、水位、水压等参数的自动调节,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灌溉控制:根据土壤湿度、气象等监测数据,结合智能算法,实现对农田灌溉的自动化控制,提高农田灌溉效果和节约水资源。
节能降耗:通过智能控制减少水泵、水闸等设备的能耗,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3. 大数据分析子系统设计方案:大数据分析子系统是指将监测数据、控制数据、历史数据等进行采集、存储、分析和挖掘,以实现对水资源的大数据管理和智能决策。
设计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数据采集与存储:建立数据采集平台和数据库,对各类传感器和监测设备的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存储,为后续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数据分析与挖掘: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模式识别、趋势分析、异常检测等处理,提取有效信息,为决策提供依据。
智慧水文系统设计方案智慧水文系统是一种应用先进的计算和通信技术,结合水文学和水资源管理的知识,通过收集、传输、分析和展示水文数据,实现智能化管理和决策的系统。
下面是一个智慧水文系统的设计方案。
一、系统架构设计1. 数据采集层:该层采集各类与水文相关的数据,包括地下水位、雨量、水质等数据。
可以利用传感器、气象站等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并通过数据线、无线传输等方式将数据传输到下一层。
2. 数据传输层:该层负责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层,包括数据传输协议的设计和数据传输通道的建立。
可以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如LoRaWAN、NB-IoT)或者有线通信技术(如以太网)来建立数据传输通道。
3. 数据处理层:该层负责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存储、数据清洗、数据处理算法等。
可以利用数据库系统来存储数据,并利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4. 决策支持层:该层负责对处理得到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和决策支持,包括生成图表、报表、预警等功能。
可以利用数据可视化工具和决策支持系统来实现。
5. 智能控制层:该层根据分析得到的数据和决策支持的结果,实现对水文系统的智能控制。
可以利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和远程监控系统来实现。
二、关键技术设计1. 数据采集技术:根据不同的水文数据类型,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仪器,通过模拟量、数字量或者串口方式采集数据,并进行校准和处理。
2. 数据传输技术: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和协议,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和实时性。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无线通信技术(如LoRaWAN、NB-IoT)或者有线通信技术(如以太网)。
3. 数据处理技术:建立合适的数据库系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
利用数据清洗、数据处理算法等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4. 数据可视化技术:利用数据可视化工具,将处理得到的数据以图表、报表等形式展示出来,便于用户进行分析和决策。
5. 智能控制技术:根据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的结果,实现对水文系统的智能控制。
智慧水务水厂监测系统设计方案智慧水务水厂监测系统是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化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和控制水厂的运行状态,提高水厂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下面是一个智慧水务水厂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案。
1. 系统架构设计智慧水务水厂监测系统主要由三个模块组成:传感器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控制模块。
传感器模块:安装在水厂各个关键位置的传感器,用于监测水厂的运行参数,比如水位、水质、流量、温度等。
数据处理模块: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供实时的水厂运行状态监测和预警功能。
可以使用云平台来存储和处理数据,通过数据分析算法来实现异常检测和故障预测。
控制模块:根据数据处理模块的分析结果,对水厂的设备进行控制和调节,实现智能化的运行管理。
可以通过远程控制和自动化控制来实现对水厂的监控和控制。
2. 传感器选择和安装根据水厂的实际情况和监测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进行安装。
比如,可以选择水位传感器、水质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
传感器应该安装在关键位置,比如水池、管道等,以确保能够准确监测到水厂的运行状态。
传感器的数据采集频率要适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减少数据传输和处理的负担。
3. 数据处理和分析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可以通过无线传输到云平台进行处理和分析。
在云平台上可以使用各种数据处理和分析算法,比如机器学习算法、统计算法等,来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数据处理和分析的目的是实时监测水厂的运行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和故障,并及时进行预警和处理。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提取水厂的运行特征,建立运行模型,并进行异常检测和故障预测。
4. 控制和调节根据数据处理和分析的结果,可以对水厂的设备进行控制和调节。
可以通过远程控制和自动化控制来实现对水厂的监控和控制。
远程控制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等终端设备进行,通过与数据处理模块的通信,可以实现对水厂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控制。
自动化控制可以通过编程和控制算法来实现,根据实时的数据分析结果,对水厂的设备进行自动化的控制和调节。
河流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实施方案介绍本方案旨在建立一个河流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以实现对河流水情的24小时自动监测和数据采集,为河流水文化建设提供数据支撑。
方案内容1. 系统硬件- 选择高精度的水位传感器和水流速传感器等硬件设备,并保证设备具有防水性能,以应对恶劣的自然环境;- 通过高清晰的摄像头等设备拍摄并记录现场实况,并配合音视频数据分析,为自动测报系统提供更为全面的数据支撑。
2. 系统软件- 以MySQL为数据库,建立专门的数据存储和管理系统;- 通过Java、Python等编程语言编写监控程序,实现对水位变化、水流速度等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处理,以及数据的自动分析、绘制和报警;- 为系统提供可视化的界面,并具有云存储功能,便于用户随时查看水情数据。
方案优势1. 取代传统的人工测报方式,实现自动化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提高数据的精准性和实时性;2. 具有多种传感器和设备,能够同时监测多种水文因素,为河流的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有效支持;3. 建立专门的数据库和数据管理系统,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管理性;4. 具有可视化的界面和云存储功能,便于用户随时随地查看水情数据,提高了数据的可用性。
方案实施1. 根据具体要求制定系统设计方案,并进行设备采购和数据管理系统的搭建;2. 将监控程序部署在系统硬件上,并通过Wifi等网络方式连接到数据库;3. 进行系统测试和调试,完成系统的上线运行。
总结河流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实施方案,以先进的技术手段取代了传统的人工测报方式,自动采集和处理水文数据,提高了数据的精确性和实时性。
将其应用于河流水文化建设中,不仅有利于保护和改善河流环境,也为防洪减灾等方面提供了数据支持。
河道智能监测实施方案一、前言。
河道是自然界中重要的水域,对于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和自然环境的变化,河道的水质和生态状况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因此,对河道进行智能监测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可以及时了解河道的变化,还可以有效保护河道的生态环境。
二、监测设备的选择。
1. 传感器选择。
在河道智能监测中,传感器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传感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直接影响监测数据的可靠性。
因此,我们需要选择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的水质、水位、流速等传感器,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2. 数据采集系统。
为了实现对河道的实时监测,我们需要选择具有高性能的数据采集系统。
这样的系统可以实现对传感器数据的快速采集和传输,同时还可以实现对监测数据的实时分析和处理,为后续的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三、监测方案的实施。
1. 监测点的布设。
在实施河道智能监测方案时,我们需要合理布设监测点。
根据河道的长度和特点,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位置布设监测点,以实现对整个河道的全面监测。
2. 监测数据的处理。
监测数据的处理是河道智能监测方案中的重要环节。
我们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处理系统,对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以获得准确的监测结果。
同时,还需要建立监测数据的存储和管理系统,以便后续的数据查询和分析。
3. 监测结果的应用。
监测结果的应用是河道智能监测方案的最终目的。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我们可以及时了解河道的变化,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同时,监测结果还可以为河道的保护和治理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四、总结。
河道智能监测方案的实施对于保护河道的生态环境和维护人类生活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选择合适的监测设备、合理布设监测点、建立完善的数据处理系统,我们可以实现对河道的全面监测,并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为河道的保护和治理贡献一份力量。
智慧水利流量检测系统设计方案智慧水利流量检测系统是一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传感器技术,实时监测并分析水利工程中的水流量的系统。
本文将从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和系统实现三个方面,介绍智慧水利流量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案。
1. 硬件设计方案智慧水利流量检测系统的硬件设计包括传感器选择和信号采集电路设计。
传感器选择:传感器是智慧水利流量检测系统的核心部件,可以选择电磁流量传感器、超声波流量传感器等多种类型的传感器。
在选择传感器时,需要考虑水流环境的特点和系统成本因素。
信号采集电路设计:流量传感器输出的信号通常是模拟信号,需要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进行处理。
采用模数转换器(ADC)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再通过微控制器进行处理和分析。
同时,为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可以添加滤波电路和防雷电路。
2. 软件设计方案智慧水利流量检测系统的软件设计主要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算法和数据可视化展示三个部分。
传感器数据采集:使用微控制器将传感器数据进行采集和存储,可以选择采用单片机或嵌入式系统来实现。
数据处理算法: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可以设计不同的数据处理算法。
例如,可以采用滑动平均算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平滑处理,还可以采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对数据进行滤波处理。
数据可视化展示:通过图表、曲线等直观的方式展示水流量的变化情况,并提供实时数据监测和历史数据查询功能。
可以使用通信协议和数据库技术,将数据传输到服务器进行存储和分析。
3. 系统实现方案智慧水利流量检测系统的实现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系统搭建、系统调试和系统优化。
系统搭建:根据硬件设计方案和软件设计方案,进行系统组装和连接。
包括传感器安装、信号采集电路连接和软件系统的安装和设置。
系统调试:对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
通过验证传感器数据的准确性和系统的稳定性,对系统进行调试和优化,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系统优化: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对系统进行优化改进。
可以通过增加传感器数量、提高数据采集频率等方式,提高系统的精确性和实用性。
智慧水库监测系统设计方案设计方案:智慧水库监测系统一、引言智慧水库监测系统是一种基于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新一代水库监测系统。
通过对水库水位、溢流、泄洪、降雨等因素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并结合预警系统,提供准确的水库监测和管理,从而有效防范水库事故和减少损失。
二、系统设计概述智慧水库监测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和预警模块。
下面对每个模块进行详细阐述。
1. 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负责采集水库的各种监测数据,包括水位、溢流、泄洪、降雨等数据。
可以使用传感器和监测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通信网络传输到数据传输模块。
2. 数据传输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将采集到的监测数据通过物联网或其他通信网络传输到数据存储模块。
可以使用无线通信技术,如LoRaWAN、NB-IoT等,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
3. 数据存储模块数据存储模块负责对采集到的监测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
可以使用云存储技术,将数据存储在云平台上,实现数据的分布式存储和备份。
同时,可以使用数据库技术,对数据进行索引和查询,方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预警。
4. 数据分析模块数据分析模块负责对存储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可以使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算法,对监测数据进行模式识别、异常检测和预测分析,提取水库运行状态和趋势,为水库管理人员提供决策支持。
5. 预警模块预警模块负责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判断水库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并及时发送预警通知。
可以通过手机短信、邮件等方式发送预警信息,提醒管理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水库安全运行。
三、系统特点和优势智慧水库监测系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和优势:1. 实时性:通过实时采集和传输数据,可以快速获取水库的实时状态,及时响应异常情况。
2. 精确性:采用高精度的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可以对水库各种参数进行精确监测,减少误差和偏差。
3. 自动化:系统可以自动进行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分析和预警,减少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河道水位监测工程方案一、前言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人口的增加,河流水位监测工程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
河流水位的监测不仅能够预防洪水灾害,还能利用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因此,河流水位监测工程备受各国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并成为了河流治理和保护的重要环节。
本文对河道水位监测工程方案进行了详细阐述,希望能够为相关工程的设计和实施提供参考。
二、项目背景及意义河道水位监测工程是指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河道水位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提供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及时准确的水情信息,以预警洪水灾害,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该工程对于提高防洪、调水、用水和保护水环境等水利生态防灾工作的科学管理和决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该工程还能够提高河流水资源利用率,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三、项目需求分析在进行河道水位监测工程的设计前,首先需要对项目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和市场需求,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需求:1. 实时监测需求:实时监测是河道水位监测的基本需求,能够及时发现水位变动,提高抗洪能力,并为合理利用水资源提供数据支撑。
2. 数据传输需求:实时水位数据需要传输到相关监测中心,为决策提供支持。
因此,我们需要考虑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 数据准确性需求:准确的水位数据对于提供准确的预警和决策支持至关重要。
因此,工程需要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4. 遥测需求:对于一些偏远的或者无人居住的区域,我们需要考虑遥测监测系统的覆盖范围和可靠性,确保监测覆盖全面。
综上所述,河道水位监测工程需要满足实时监测、高效数据传输、准确性和遥测覆盖全面等多方面的需求。
四、工程方案设计1. 监测站点布设:根据河道水位的特点和需要监测的范围,合理选取监测站点。
通常情况下,需要在河道上游、中游和下游设置监测站点,以便全面监测水流变化。
同时,还需要根据需求在一些特殊区域设置遥测装置,以确保监测范围全面。
智慧河道方案一、目的实现整体河道在线式视频监控,为河道治污追源提供及时便捷的追查手段,同时对排污等违法行为提供监控预警和取证。
二是管理人员、巡查人员能够通过移动终端查看实时视频,实现随时随地监控河道状况,可智能分析人员轨迹,辅助河道巡查考核,辅助违法抓拍。
三是可通过视频监控手段,加以智能化分析,在末端截污、点位治理、源头治理、河道系统治理上形成高效、可视化、平台化、信息化的治理方法,为滇池保护治理提供有针对性的决策依据。
四是为智慧河道、智慧城市提供感知层数据基础,在增加各类传感设施后,可提供包括河道、排污口、雨水管道等水位、流量、pH值、温度、浑浊度、COD、BOD、氨氮等重要传感数据在线式采集、上传、分析,为每条入滇河道形成定期的河道数据分析报告。
智慧河道一般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1、水位流量:可以根据现场环境选择多普勒超声波流量计(接触式)或者雷达流量计(包含雷达流速仪和雷达水位计)(非接触式)。
2、水质在线监测:包括PH,温度,浊度,COD,氨氮,BOD等。
2、图像视频:用于拍摄下泄口或者是流量计安装处的视频图像,通过4G网络将数据传输至服务器远端可以查看。
3、供电系统:用于给整套系统进行供电、根据现场环境可以选择太阳能供电或者市电供电。
4、通信设备:可以通过遥测终端机将采集到的传感器数据通过GPRS发送至云端。
5、数据查看:数据可以通过遥测终端机发送至数据服务器、用户可以通过云平台或者手机浏览器远程查看数据,数据也可以发送至相应监管部门的服务器。
二、数据传输方式:1、光纤有线传输:采用光纤或者有线宽带网络。
适合安装点有网络且下泄流量站点离的比较近的地方可以考虑采用这种方式。
2、GPRS/4G无线通信:采用GPRS或者4G信号将数据和视频图像传输至服务器。
适合安装点比较远、无法布线的场合。
3、北斗通信:采用北斗短报文进行通信,遥测终端机采集到的数据通过北斗短报文的形式发送至一台北斗接收机上,北斗接收机将数据进行转发。
适合安装点无网络信号的地方。
三、监测站点的位置:1.选点需要安装在水流平稳,无回流的地方2.多普勒超声波流量计需要水淹没探头,设备整体高度3CM,需要的最低水位3CM以上3.避免淤泥或者垃圾挡住探头4.雷达流速仪起始速度比较高,需要装在流速比较大的位置,0.1m/S的流速5.雷达流量计属于非接触式安装,优先考虑有桥的地方。
四、主要设备选型:1、非接触雷达流量计雷达流速仪产品特点:●防水、防结露、防雷设计,适用于各种野外环境;●进口平面微带雷达非接触式测量,不受气候、泥沙及漂浮物影响;●能够适应复杂情况,不受高水位、垃圾、淤泥、植被等影响;●快速精确测量,数据输出稳定,且适用于洪水期高流速环境;●测量运行和休眠模式相结合;●雷达发射波束角小,准确度高,不易受外界影响;●结构小巧,功耗低,安装方便、易维护;●配套控制器远传设备,可轻松对接现有水文遥测系统;●宽输入电压围,适合太阳能电池供电;●独有渠道流速模型,测量精度更高。
技术参数:测量围:0.01-20m/s测量精度:±0.01m/s雷达垂直倾斜角修正:自动修正流速方向识别:双向雷达频率: 24GHz有效距离:0-40m供电围:12 VDC输出接口:RS485功耗:<1W工作温度:-10-60℃存储温度:-20-70℃相当湿度:0-95%RH防护等级:IP66雷达水位计技术参数:测量围:30m或70m精度:±3mm频率围:26GHz供电电压:6-24V信号输出:RS485 Modbus2、接触式多普勒超声波流量计多普勒超声波流量计产品特点:●宽量程:0.02-5m/s(流速)●分辨率可达1mm/s(流速)●高响应时间,打破以往需要长时间才能得到流速流量的,测量结果时时刷新。
●速度面积法流量测量,适合满管及非满管,可自由设定断面水位关系。
●部自带高精度温度传感器可用于水温测量和声速补偿。
●流体力学外壳设计,对水体流态影响小,不影响测量精度。
●防腐蚀外壳设计,能够在恶劣环境下长期工作。
●可提供瞬时流量值和累积流量值。
●无机械转动部件,不存在泥沙堵塞或水草、杂物缠绕等问题,最适用于泥沙悬浮物含量高,水草等漂浮物多的河流中测量。
●测量线性,出厂已校准长期使用也无需校准。
●配有数据接收软件,可读取实时数据和累计数据。
技术参数:流速:测量围:0.02-5m/s精度:1.0%±1cm/s分辨率:1mm/s水深:测量围:0m-5m(更高可设置)精度:±1cm分辨率:1mm温度:测量围:-10℃-60℃精度:±0.5℃,分辨率:0.1℃流量:测量围:0.001m³/h-999999999 m³/h(根据断面可以增加)精度:±2-3%(根据断面流态有所不同)分辨率:0.0001 m³/s电源:直流10V-24V工作电流:12V 小于0.1A输出信号:RS485(Modbus-RTU)防护等级:IP68工作温度:0℃-60℃(不结冰)存储温度:-10℃-70℃设备材质:灰色PVC3、遥测终端机产品特点:●通信功能:支持GPRS,短消息,卫星,433,以太网等多种通信方式。
●工作模式:支持实时在线以及定时唤醒等工作方式。
●采集功能:水位,雨量,温湿度,水文,流速,流量,风速风向,闸位,电池电压等数据,其它传感可定制。
●图片抓拍功能:支持4个工业相机抓拍上传。
●远程管理功能:支持远程配置,远程升级,远程重启等远程维护功能。
●报警功能:水位雨量,门限报警。
●存储功能:自带flash存储以及TF卡,可永久存储历史数据,掉电不丢失。
●本地配置:本地支持USB以及WIFI配置,数据查询,历史数据导出。
●支持多3个中心,可实现“一包多投”功能●支持最高256GB容量TF卡,可作为海量数据存储器使用。
●宽电压设计,具有反接保护和短路保护功能。
●所有输入输出端口采用抗雷击设计,可省缺外置防雷保护模块。
●支持主备信道切换,以及GPRS短信同时上报(短信容格式可定制)。
●安全报警功能:支持柜门开启报警技术参数:●硬件配置:2路RS485接口,1路TTL串口(可用作IO接口,外接单总线温湿度传感器,控制继电器等),SDI接口,1路IO接口,1路脉冲输入接口,1路脉冲雨量计接口,2路模拟量4-20mA接口,1路以太网接口(可外接多种转换模块),2路12V可控电源输出,1路5V可控电源输出。
●存储容量:16M,支持最大256G TF卡。
●供电电压:6-24V。
●功耗:待机电流<1Ma(12V)。
●工作电流<6Ma(12V)。
●工作环境:温度-30~60℃,湿度:<95%(无凝露)。
4、4G摄像头分辨率:H.264 130万 960P镜头:标配6mm镜头视角约70°15米可换3.6 8 16 25mm镜头夜视距离:2个点阵激光灯红外距离5-80米TF卡存储录像:最大支持32G网络制式:联通+移动+电信4G全网通有线网络:1个10/100M网口六、安装方式:多普勒超声波流量计安装方式:雷达流量计安装方式:微型水质自动监测系统需采用一体化户外机柜,可同步完成COD、氨氮、溶解氧、电导率、水温五个因子的在线监测,并能保障设备正常运行,保障监测数据真实有效,集成采样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和中控系统。
将采集数据实时上传至平台,实时监察数据的真实性。
COD技术参数1.测量方法:HJ 828-2017《水质-化学耗氧量测定-重铬酸盐法》;2.测量围:0-2000 mg/L COD;3.消解时间:10分钟;4.消解温度:170℃;5.比色波长:610nm;6.准确度:不超过±10%;7.重复性:不超过±10%;8.测量周期:最小测量周期为40分钟。
氨氮技术参数1.测量方法:基于HJ 536-2009水质氨氮的测定-水酸分光光度法;2.测量围:0-300 mg/L 氨氮;3.消解时间:5分钟;4.消解温度:55℃;5.比色波长:700nm;6.准确度:不超过±10%;7.重复性:不超过±10%;8.测量周期:最小测量周期为30分钟。
溶解氧1.测量围:0-20 mg/L;2.分辨率:0.01mg/L;3.准确度:±0.3mg/L;4.重复性:±0.3mg/L;5.稳定性:±0.3mg/L;6.环境温度:5℃-55℃;7.相对湿度:≤85%;8.过程连接:3/4NPT外螺纹PH1.测量围:0-14PH;2.分辨率:可设0.1PH/0.01PH/0.001PH;3.准确度:±0.1PH;4.重复性:±0.1PH;5.稳定性:±0.1PH;6.环境温度:5℃-55℃;7.相对湿度:≤85%;8.过程连接:3/4NPT外螺纹浊度仪1.测量围:0-1000NTU;2.分辨率:0.01NTU;3.准确度:±10%FS;4.重复性:±5%FS;5.稳定性:±5.0%FS;6.环境温度:5℃-55℃;7.相对湿度:≤85%。
电导率1.测量围:0-2μs/cm(配J=0.01cm-1);0-20μs/cm(配J=0.01cm-1);0-200μs/cm(配J=0.1cm-1);0-2000μs/cm(配J=1.0cm-1);0-20000μs/c(配J=10.0cm-1);2.分辨率:0.001μs/cm(10以下);0.01μs/cm(10-100);0.1μs/cm(100-1000);1μs/cm(1000以上);3.准确度:±1.0%FS;4.重复性:±1.0%FS;5.稳定性:±1.0%FS;6.环境温度:5℃-55℃;一体式小型站房:可以实时监测多种水质参数,COD,氨氮,浊度,PH,电导率,溶解氧,水温,总磷,总氮等。
七、软件平台:平台将统一采集和管理水质水文数据,通过地面在线监测等数据采集方式,最大限度地保证数据的时间连续性和准确性。
对所有监测监控数据进行采集整合、标准化处理及全面统计汇总,实现水环境数据的统一存储、统一管理、统一接口,形成一套标准的区域水质监管监控数据库,实现海量历史监测数据高效的处理、存储、查询和管理。
平台功能:可以将遥测终端机采集到的传感器数据发送到服务器上,主要用于展示各个站点的水位、流速、流量等信息。
其功能为:站点的管理,全部站点实时数据的查看,单个站点的实时数据、历史数据、报表、曲线、历史图形、站点图片抓拍、站点视频、数据导出、EXCLE 报表、GIS 地理信息数据、单站多数据对比,多站数据对比,预警预报。
遥测终端机支持的协议是SL651-2014 水文通讯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