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西方文学流派
- 格式:pptx
- 大小:1.86 MB
- 文档页数:80
文学西方现代文学的流派与风格西方现代文学具有多种不同的流派和风格,每个流派和风格都代表着不同的文学传统、写作方法和主题倾向。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西方现代文学中常见的流派和风格,以及它们对文学发展的贡献。
一、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是西方现代文学中最具影响力的流派之一。
它强调描绘真实生活的细节和情感。
现实主义作品通常通过具体的描写和细致入微的场景来展现人类的普遍经验和日常生活。
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包括俄国的托尔斯泰和美国的海明威。
二、自然主义自然主义是现实主义的延伸,更加着重于描绘人类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无奈和受制于命运的境遇。
自然主义作家通常展现人类与自然界和社会环境的斗争和冲突,以此来探讨人性的局限和社会的不平等。
法国作家左拉和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特是自然主义的杰出代表。
三、象征主义象征主义是一种追求表达内在意象和情感的文学风格。
它强调意象和隐喻,通过象征的手法来传递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象征主义作品通常非常抽象和模糊,要求读者通过沉浸在作品中来寻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法国诗人波德莱尔是象征主义运动的奠基人之一。
四、现代主义现代主义是20世纪初期出现的文学流派,其追求对传统文学形式和语言的颠覆和重构。
现代主义作品通常以碎片化的叙事、非线性结构和复杂的意象和符号为特点。
它挑战传统的叙事模式,以此来反映当时社会的混乱和不确定性。
著名的现代主义作家包括英国的詹姆斯·乔伊斯和美国的弗吉尼亚·伍尔夫。
五、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进一步延伸和批判。
它强调对多元视角和真理的怀疑,并拒绝固定的意义和价值观。
后现代主义作品通常以碎片化的结构、语言游戏和文化参照为特点,通过混淆事实和虚构来探索现实和虚构之间的边界。
美国作家托马斯·品钦和英国作家朱利安·巴恩斯是后现代主义的代表性作家之一。
六、女性主义文学女性主义文学是关注女性经验和性别政治的文学流派。
它通过女性的视角来探索社会的性别倾向和种族问题,并呼吁性别平等和女性的权利。
文学流派与作家文学是一门艺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在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流派,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代表作家。
本文将围绕文学流派与作家展开讨论,介绍几个著名的文学流派以及相关的作家。
一、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是19世纪欧洲文坛上盛行的一种文学流派。
它追求自由、个性和想象力,强调情感的表达和对自然的热爱。
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之一是英国诗人威廉·华兹华斯。
他的代表作《浮士德》描绘了一个才华横溢但不满足的人物形象,反映了浪漫主义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追求梦想的渴望。
二、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流派关注社会现实,以客观、真实的方式描写生活。
法国作家居伯特·普鲁斯特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著作《追忆似水年华》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富有内涵的人物形象,展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现实和人性的脆弱。
三、自然主义自然主义是现实主义的一种延伸与发展,它思考人类行为受物质环境所限制的命题。
法国作家爱米尔·左拉是自然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小说《地狱》以扎实的调查研究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展示了人们在恶劣环境下生存的艰辛。
四、象征主义象征主义流派追求艺术的超越和意象的表达,强调感官和直觉的体验。
法国诗人叶芝是象征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常常充满着神秘与隐喻,如《秋水》一诗,“秋风不尽凄凉别,幽情依旧似往年”,展现了象征主义文学的独特魅力。
五、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末出现的一种文学流派,它对现实世界的混乱和不确定性进行反思。
美国作家托马斯·品钦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小说《重访母亲的心弦》通过多重叙事和意识流的运用,展示了人类存在的困境和混乱。
以上几个流派只是文学发展历程中的一部分,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贡献和影响。
作家们通过不同的风格和表达方式,丰富了文学的世界,给人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阅读体验。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们能对文学流派和作家有更深入的了解,进一步探索文学的魅力。
西方文学流派及特点
西方文学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丰富的流派和特点。
本文将介绍几个西方文学流派及其特点。
1. 古典主义文学。
古典主义文学是指希腊罗马古典时期的文学,它注重展现人类理智的完美,具有简洁、优美、理性的特点。
例如,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等都是古典主义文学的代表作。
2. 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是19世纪末的文学流派,它强调感性和个性,讲述人们在感情和精神层面的奋斗。
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有雪莱的《西风颂》、拜伦的《唐璜》、高尔斯华绥的《巴尔扎克》等。
3. 现实主义文学。
现实主义文学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的文学流派,它以客观、真实的方式描写社会生活和人们的命运,强调社会现实的表现和揭示。
代表作品有狄更斯的《双城记》、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契诃夫的《钻石项链》等。
4. 自然主义文学。
自然主义文学是19世纪末期的文学流派,它强调环境和遗传等客观因素对人生观念和行为的影响,认为人的行为是由社会和自然环境所决定的。
代表作品有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选》、马蒂斯的《犬与马》等。
5. 现代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初期的文学流派,它强调自我意识、主观感受和艺术表现方式的多样性。
代表作品有卡夫卡的《变形记》、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福克纳的《喧哗与骚
动》等。
以上是几个西方文学流派及其特点的简要介绍。
不同的流派有其不同的特点和风格,但都为西方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西方文学流派及特点西方文学是指以欧洲为主要地区,以西方文化为背景的文学作品。
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多种流派,每种流派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本文将按照文学流派的不同进行分类,并对其特点进行简要阐述。
一、古典主义文学古典主义文学是公元17-18世纪的一种文学流派。
该流派在艺术表现上非常注重纪律和秩序,追求完美的形式和古典风格,体现了理性主义的思想。
代表作品有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莫里哀的喜剧《贵妇人的学校》等。
二、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是19世纪的一种文学流派,强调感性和个性的表达,追求自由和激情。
其特点是情感强烈、想象丰富、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神秘的氛围。
代表作品有雨果的长诗《悲惨世界》、拜伦的长诗《唐璜》等。
三、现实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是19世纪后期的一种文学流派,以中产阶级社会为主要描写对象,强调描绘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并关注社会问题和现实条件。
其特点是具有实证主义的精神,强调描写细节和真实性,代表作品有狄更斯的长篇小说《呼啸山庄》、荷马斯的长篇小说《无声告白》等。
四、象征主义文学象征主义文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种文学流派,被认为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衍生流派,强调抽象思维和象征意义。
其特点是语言美学化和哲学化,强调意象和隐喻,代表作品有毕加索的诗集《晨曦之声》、马拉美的长篇小说《显而易见的》等。
五、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早期的一种流派,试图打破传统文学的界限,探索新的文学形式和主题,体现了对当时社会政治状况的反叛和挑战。
其特点是语言技巧高超、形式复杂多变,并且不同作家或派别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代表作品有卡夫卡的长篇小说《变形记》、乔伊斯的小说《尤利西斯》等。
西方文学的流派不光影响了当时的文学创作和阅读,也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发展。
深入探究每一种流派的特点,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文学作品的内在精神,也能够拓宽自己的文学眼界,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
文学西方现代文学的流派与风格西方现代文学是20世纪以来的文学发展的重要部分,呈现出丰富多样的流派与风格。
本文将探讨几个代表性的流派与风格,包括现实主义、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一、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是西方现代文学中最为广为人知的一个流派。
它强调对真实世界的客观描写,反映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现实主义作品常常关注人与社会的关系,对社会问题进行批判性的思考。
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包括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和美国作家马克·吐温。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罪与罚》以及吐温的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都体现了现实主义的精神。
二、象征主义象征主义是一种探索超越现实世界的流派。
它强调感知和情感的力量,倾向于使用象征、比喻和隐喻等手法来表达内心的思想和情感。
象征主义作品通常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追求个人灵感和情感的表达。
法国诗人波德莱尔是象征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作品《酒与辩护》以及《人间的灯火》都具有强烈的象征主义色彩。
三、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是20世纪初期兴起的文学流派。
它试图突破现实的束缚,寻求意识的超越和潜意识的表达。
超现实主义作品通常通过夸张、变形和非逻辑的手法来表达梦境般的状态。
著名的超现实主义作家包括法国诗人安德烈·布勒顿和苏里。
布勒顿的《超现实主义宣言》和苏里的小说《麦克白追梦记》都是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
四、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期兴起的文学潮流。
它拒绝了传统的故事叙述和线性结构,试图打破文学表达的限制。
后现代主义作品常常采用碎片化的叙事结构、多重视角和模糊的边界,探索语言和表达的可能性。
美国作家托马斯·品钦和英国作家萨尔曼·鲁西迪都是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
品钦的小说《重击》以及鲁西迪的小说《午夜的孩子》都展现了后现代主义作品的独特风格。
总结而言,西方现代文学的流派与风格多种多样,每一种都代表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和艺术追求。
现实主义强调对社会的客观描写,象征主义着重于情感和内心表达,超现实主义试图突破现实界限,后现代主义拒绝传统结构与表达限制。
西方文学流派简介西方文学源远流长,孕育了许多不同的流派,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本文将简要介绍几种西方文学流派,让读者对西方文学的多样性有所了解。
1. 古典主义文学古典主义文学是指受古希腊罗马文学影响的文学流派。
在古典主义文学中,作者追求对称、规则和秩序,强调理性和稳定。
其中最著名的是古希腊的史诗《奥德赛》和古罗马的史诗《埃涅阿斯纪》。
古典主义文学流派的代表作家有莎士比亚、米尔顿等。
2. 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个人情感和想象力,追求自由和独立的精神。
浪漫主义文学的作品通常充满了对自然、爱情和人类内心世界的热情表达。
著名的浪漫主义作家包括雪莱、拜伦和柯勒律治等。
其中《弗兰肯斯坦》和《唐璜》等作品成为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
3. 现实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追求真实和客观的描写,关注社会问题和人类生活的底层。
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有狄更斯、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等。
他们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展现了人类的苦难和社会的不公。
4. 自然主义文学自然主义文学是现实主义的延伸,更加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
自然主义文学的作品通常描写人类在恶劣环境中的生存状态,强调遗传和环境对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决定性作用。
著名的自然主义作家有埃米尔·左拉、斯蒂芬·克莱恩和杰克·伦敦等。
5. 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初兴起的文学流派,它以对传统文学形式的颠覆和对现代社会的反思为特点。
现代主义作品通常采用非线性叙事、流派交融和意识流等技巧,以探索人类存在的意义和现实的多重性。
著名的现代主义作家有詹姆斯·乔伊斯、弗吉尼亚·伍尔夫和塞缪尔·贝克特等。
6. 后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是对现代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和批判。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是对大故事的怀疑和对个体经验的重视,对语言和符号的游戏和颠覆。
后现代主义作品通常以多重叙事、断裂的时间和空间结构、模仿和拼贴等手法呈现。
一、象征主义象征主义是现代主义文学产生时间最早、影响最大、涉及面最广的一个文学流派。
在西欧文学史上19世纪后期的象征主义称为前期象征主义,以与20世纪的象征主义相区别。
诗人让莫雷亚斯在《费加罗报》上发表的一篇《象征主义宣言》标志象征主义流派的诞生。
象征主义注重挖掘人的内心世界,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是痛苦而虚幻的,只有隐匿在背后的内在世界才是真实的,运用暗示、通感和象征的手法来隐喻表现人的内心世界。
前期象征主义以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和美国诗人爱伦坡为代表,后期象征主义以英国的艾略特为代表。
二、唯美主义唯美主义是19世纪中后期出现的一种创作倾向。
追求单纯的美感,认为艺术与政治、道德、功利无关,它超脱一切利害关系,其口号是“为艺术而艺术”。
提出艺术是心灵的故乡,艺术高于一切。
艺术超然于现实,生活应该模仿艺术。
以王尔德为代表。
三、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是19世纪30年代首先在法国、英国等地出现的文学思潮,以后成为19世纪欧美文学的主流。
现实主义把文学作为分析和研究社会的手段,把广阔真实地反映时代的风俗作为文学创作的最高理想,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画面。
现实主义文学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
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内倾性和外倾性两种倾向。
代表:法国的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司汤达《红与黑》,英国的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雾都孤儿》,俄国的果戈里《死魂灵》《钦差大臣》,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
四、表现主义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产生于德国,而后蔓延到欧洲各国的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
其诗歌主题多为厌恶都市的喧嚣,或暴露大城市的混乱、堕落和罪恶,充满了隐逸的伤感情绪或“对普通人性”的赞扬。
不重视细节描写,善于直接表现人物的心灵体验,展现内在的生命冲动。
表现主义大量通过主观幻觉、梦境和错觉,以及扭曲变形等手法来表现生活。
文学史上的重要文学流派及其代表作品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历史悠久且丰富多样。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种文学流派相继涌现,每一种流派都代表着一种特定的文学风格和思潮。
本文将介绍几个文学史上的重要文学流派及其代表作品。
1. 古希腊悲剧古希腊悲剧是西方文学史上最早的文学流派之一,它起源于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
悲剧以揭示人类命运和道德困境为主题,通过戏剧性的冲突和人物形象的塑造,表达出人类的悲剧命运。
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品是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和埃斯库罗斯的《阿伽门农》。
2. 文艺复兴诗歌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它标志着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
在这个时期,诗歌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
代表作品包括但不限于但丁的《神曲》,彼特拉克的《卡尼奥涅》和斯宾塞的《仙后》。
这些作品以其深邃的思想和优美的语言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浪漫主义小说浪漫主义是19世纪欧洲文学中的一股重要思潮,它强调个人情感的表达和对自然的热爱。
浪漫主义小说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叙事方式而闻名。
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品是雨果的《悲惨世界》,这部小说通过对法国社会底层人民命运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4. 现代主义诗歌20世纪初,现代主义成为了文学界的一股强势力量。
现代主义诗歌以其独特的形式和语言风格,挑战了传统的文学观念。
代表作品包括但不限于艾略特的《荒原》和庞德的《一首诗》。
这些作品以其复杂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言,使读者进入了一种全新的文学体验。
5. 魔幻现实主义小说魔幻现实主义是拉丁美洲文学中的一种重要流派,它将现实与幻想相结合,创造出一个独特的文学世界。
代表作品包括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和博尔赫斯的《小径分岔的花园》。
这些作品以其奇特的情节和丰富的象征意义,引领读者进入一个充满奇幻和神秘的文学空间。
以上只是文学史上的几个重要文学流派及其代表作品的简要介绍。
每一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价值,对于理解文学发展的历程和人类思想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流派及代表作品与作家现代派小说早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就进入我国。
我国的许多作家相继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一批年轻诗人形成了我国最早的象征主义诗派。
当我置身于中文专业时,对现代主义文学也有了粗略的了解。
最初接触的现代派小说是卡夫卡的《变形记》,大学期间简单的读过几本现代派小说,如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卡夫卡的《审判》、《城堡》、乔伊斯的《尤利西斯》、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等。
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对现代派小说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我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对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代表作家及作品做了如下整理。
在二十世纪西方文学中,沿着19世纪象征主义这条线索,相继出现了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荒诞派、意识流小说等文学派别,汇成一股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西方的现代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某些弊病,同时也是西方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
表现了中下层资产阶级,特别是知识分子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失望和不满情绪。
在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时期出现,当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之后,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日益尖锐。
人们在经历了许多毁灭性的灾难后受到了巨大的创伤。
同时,在新的社会结构体中,人的生活自由程度大大降低,异化程度则加深,战争破坏了人的生存稳定感,生发了人对于生命的漂泊和艰难意识。
现实矛盾重重交织,人自身的困顿和焦灼不禁显现,颠覆了人们的传统审美原则和审美需求,配合这样的时代精神,西方现代派的艺术表现应运而生。
现代主义文学不同程度地继承和发展了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文学的表现性、虚幻性和假定性,使理想型和象征型文学发生了多向的流变。
现代主义文学反对模仿、再现主义,反对按客观生活的本来面目放映社会生活,追求个体主观情感不受限制的充分表现。
它不重视外在的客观现实,而强调非理性的现实、心理化的现实、梦幻的现实、超现实。
对现代主义的作家来说,小说的兴趣中心是要揭示新的“心理材料”,或称心理要素。
文学西方现代文学的流派与风格西方现代文学的流派与风格涵盖了各种不同的文学形式和风格,代表了20世纪以来西方文学的发展和变化。
本文将从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几个主要流派,以及对应的代表作品和特点进行探讨。
一、现实主义流派现实主义是西方现代文学中一种最为重要和广泛运用的流派。
它追求真实和客观的描绘现实生活,通过写实的手法展现社会现象和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代表作品包括查理·狄更斯的《双城记》、托马斯·曼的《魏德曼家的费斯特》等。
现实主义作品通常以细腻入微的刻画人物特点、社会背景和历史事件而闻名。
二、超现实主义流派超现实主义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文学流派,强调超越现实的图像、幻觉和意象。
它试图通过激发人们的无意识和潜意识思维,破除传统逻辑和理性边界,探索梦境和幻觉的意义。
安德烈·布尔顿、路易斯·布纳尔等人是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
他们的作品充满了意象化的描写和荒诞的情节,常常展现出离奇和超脱现实的特点。
三、现代主义流派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上半叶西方文学中一种革命性的流派。
它对传统文学的形式和结构进行了颠覆和重新构想,更注重叙事结构和语言的独特性。
弗朗茨·卡夫卡、詹姆斯·乔伊斯等人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
他们的作品以复杂的叙事风格、内心独白和多重视角的切入而闻名,常常反映出社会变革和人类存在的困境。
四、后现代主义流派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期出现的一种文学流派,与现代主义形成鲜明对比。
它强调叙事的碎片化、文本的自我意识和戏仿,试图打破固有的意义和真理的观念。
托马斯·品钦、伊凡·卡尔维诺等人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
他们的作品常常遵循非线性叙事结构、多元化的叙述视角和意象化的表达方式,通过对语言和现实的反思来诠释当代社会和人类体验。
总结:西方现代文学的流派与风格是多样且变化多端的。
通过对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流派的介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20世纪以来西方文学发展的大致脉络和特点。
西方文学史中的文学流派与作家风格1. 引言西方文学是世界文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广泛而多样的流派和作家风格。
本文将介绍西方文学史中的一些重要流派及代表作家,探讨他们各自独特的创作特点和风格。
2.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文学流派与作家风格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出现了许多经典的文学流派与作家。
例如: - 史诗: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 戏剧:伊索、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等作者的悲剧和喜剧作品 - 散文:尤利乌斯·凯撒、塞涅卡等人的政治散论和道德哲学文章3. 文艺复兴时期的新兴流派与作家风格在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以人性为中心思想的新兴流派与作家。
例如:- 戏剧: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作品展现了深刻的人类情感和复杂的剧情结构- 文学随笔:蒙田以个人思考和观察为主题,写下了《随笔集》中的精彩篇章 - 爱情诗歌:彼特拉克通过优美的诗句表达对生活和爱情的热情4. 启蒙时代及浪漫主义流派与作家风格在启蒙时代和浪漫主义运动中,出现了一批独立、反叛精神强烈的作者。
例如:- 散文:伏尔泰以对抗专制主义和追求自由为主题,饱含激情地写就许多政论散文 - 小说:简·奥斯汀通过对社会阶级关系和婚姻制度的揭示,创作出许多经典小说如《傲慢与偏见》 - 诗歌:布莱兹、雪莱等浪漫主义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超越现实境界的艺术形式表达内心感受5.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流派与作家风格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运动中,出现了一批独具个性、探索实验形式的作家。
例如: - 小说:詹姆斯·乔伊斯以流幻意识流的写作手法创作了《尤利西斯》 - 戏剧:贝克特在戏剧上追求极简主义,通过拆解语言和推倒传统结构来表达人类存在的困境 - 诗歌:泰戈尔等后现代诗人通过重塑语言和形式,反思文化认同和身份问题6. 结论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到现代主义与后现代运动,西方文学史涌现出许多不同流派与作家风格。
每个流派和作家都有其独特的创作方式、思想内核和艺术表达。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包括哪些流派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流派:(一)象征主义文学:它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出现最早、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流行于法国,以诗歌和戏剧为主.1886年诗人莫雷亚斯发表《象征主义宣言》,标志着象征主义流派的诞生.一战后,后期象征主义应运而生,上世纪20年代,后期象征主义达到 *** .象征主义的特征是:反对肤浅的抒情和直露的说教,主张情与理的统一,主张通过象征暗示、意象隐喻、自由联想、和语言的音乐性,去创造病态的“美”,表现内心的“最高真实”,表现理念世界的美和无限想像.法国早期象征主义的诗人鼻祖、及三主将:1,波德莱尔:他于1857年发表的《恶之花》,是象征主义文学的开山之作,成为法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一件令人瞩目的大事. 2,马拉美:1876年他的诗歌《牧神的午后》,在法国诗坛引起轰动.1896年,他被选为“诗人之王”,是法国象征主义运动的领导人物. 3,魏尔伦:他的主要作品是《无言的浪漫曲》等,他的诗风明朗轻快,清新流畅,通俗易懂,琅琅上口,因此受到了普通读者的喜爱. 4,兰波:他15岁就擅长写作拉丁文诗歌了,并掌握了法国古典诗歌的传统格律.他的创作生涯虽短,但才华横溢,他主要的诗集有《地狱的一季》、《彩图集》.后期象征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1,比利时剧作家梅特林克:他是象征主义戏剧的代表作家,梦幻剧《青鸟》(1908),是他戏剧生涯的巅峰之作.青鸟象征着幸福,主题是歌颂人们对幸福和光明的追求.他获得了1911年的诺贝尔文学奖.2,爱尔兰诗人剧作家叶芝:他的诗作《驶向拜占庭》,描绘了一个老人远渡重洋去圣城拜占庭,追求永恒的精神生活的故事.叶芝由于“表达了整个民族精神”,而获得了1923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3,法国诗人瓦雷里:他的巅峰之作是晚年的《海滨墓园》(1926),诗的主旨是关于绝对静止与人生交易的对立统一关系.开篇一句“这片平静的房顶上有白鸽荡漾”,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4,奥地利诗人里尔克:他是象征主义在德语文学中的代表.他著名的组诗《致奥尔弗斯十四行诗》和《杜伊诺哀歌》,奠定了他在现代诗坛上的大师地位,并对现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尽管其风格晦涩难懂,但扩大了诗歌的艺术表现领域.5,俄国诗人勃洛克:1918年发表长诗《十二个》,是他的代表作,他是自莱蒙托夫以后俄国最杰出的诗人.6,美国诗人评论家庞德:他的鸿篇巨制、现代叙事诗《诗章》,加上他对其他作家的影响,以及多部的文学评论集,使他登上了现代主义文学大师的宝座.7,英国诗人剧作家艾略特:他的诗作《荒原》(1922),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诗歌,它以悲剧的视角,展现了战后欧洲文明的荒凉.另外他还有诗剧《大教堂凶杀案》,诗作《四个四重奏》等等,他在194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二)表现主义文学:是一战前后流行于欧美文学的一个重要的现代主义流派,它起源于德国,先从绘画开始,后波及文学.尼采“重估一切”的极端主张,对德语世界的表现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提法最早出现于德国评论家瓦尔登在《狂飙》杂志上发表的一篇绘画评论,强调要突破事物的外在表象,表现内在世界,用“表现”取代“再现”.表现主义的特征是:抽象化,变形,面具的运用,时空的真幻错杂,注重声光效果,及象征和荒诞的手法.其理论纲领是“艺术是表现不是再现”,主张文学不应该再现客观现实,而应表现人的主观精神和内在 *** ,表现透过表象所把握到的事物本质,而对事物外在形态的精确描绘,毫无意义.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及作品:1,瑞典作家斯特林堡:欧洲表现主义文学的先驱,他的代表剧作是《到大马士革去》,《鬼魂奏鸣曲》.2,德国剧作家托勒和恺撒:前者的代表作是《转变》.后者的代表作是《煤气》三部曲.3,捷克剧作家恰佩克:其代表作品是《万能机器人》(1920).4,美国剧作家奥尼尔:他将表现主义艺术手法融于自己的创作,形成独具特色的“奥尼尔派”,《安娜·克里斯蒂》(1920),《琼斯皇帝》(1920),《毛猿》(1921),是表现主义剧作的典范作品.他是美国戏剧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作家,193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5,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他的小说大多表达世界荒诞、人性“异化”的主题,在西方现代文学发展中具有开拓性意义,是西方现代文学的鼻祖.他的主要作品包括《美国》(1914)、《城堡》(1922)、《诉讼》(1919)《变形记》(1912)等等.(三)意识流文学:是西方现代文学艺术中,特别是小说和电影中广为应用的写作技巧,是现代派小说的一个重要类型.它兴起于上世纪20年代的英国,后波及到了欧美各国,理论基础是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学.“意识流”的概念是由詹姆斯提出的,他认为人的意识活动像一条河流一样,是不间断的主观思想意识的流动.意识流小说的特点,它不是传统小说那样按故事情节发生的先后次序,或是按情节之间的逻辑联系,形成的单一的、直线发展的结构,而是随着人的意识活动,通过自由联想来组织编撰故事的.其情节之间的安排和衔接,一般不受时间、空间、逻辑、或因果关系的限制,它可以随意跳跃、多变、穿插,过去、现在、将来时序,交叉重叠,在前后的两个场景之间,没有时间、地点等方面的紧密逻辑联系,等等.它是人的意识活动,不断地向四面八方发射又收回,经过不断地循环往复,而形成的一种枝蔓式的立体结构.“意识流”的艺术技巧:1,内心独白:在假定没有其他人倾听的情况下,一个人物把自己的所感所思,毫无顾忌地直接表露出来,就是“内心独白”,这是意识流文学最常用的写作技巧.2,内心分析:所谓“内心分析”,是指小说中的叙事人或人物,很理智地对自己的思想和感受,进行分析追索,并且是在并无旁人倾听的情况下进行的.它与“内心独白”的区别在于,它以理性为指引,做出合乎逻辑的、有条理地推理或说明,而非任意识自然流动.3,时间和空间蒙太奇:蒙太奇是电影中用来表现事物多重性的一系列手法,如“多视角”、“慢镜头”、“特写镜头”、“闪回”等等.意识流小说家为了突破时空的限制,表现意识流动的多变性、复杂性,经常采用这类手法.4,诗化和音乐化:为了加强象征性的效果,意识流小说家有时采用诗歌和音乐的手段,广泛运用意象比喻、乐章结构、节奏韵律、标点符号、甚至离奇的拼写方式,来暗示人物在某一瞬间的感受、印象、精神状态、或作品寓意.伍尔芙《海浪》的语言,就和意象派诗歌非常相似,乔伊斯《尤利西斯》第十一章“海妖”,运用了巴哈赋格曲的结构.“意识流”文学著名的代表作家:1,法国作家普鲁斯特:他是意识流文学的开山鼻祖,因著名的作品《追忆逝水年华》,而在世界文学史上留名.他作品的“内心独白”,只是受到理性控制的“内心分析”,而不是意识彻底地自然流动.2,爱尔兰作家乔伊斯:他的著名作品《尤利西斯》(1922),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他是意识流作家中成就最高者,代表了这一文学流派的巅峰.该作品中有大量独白,其特点是在独白中完全看不到作者的行迹,纯粹是小说中人物自己的真实意识流露,这种内心独白被成为“直接内心独白”.3,美国作家福克纳:他是“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也是美国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以描写错乱意识著称.代表作是一系列称为“约克纳帕塔法世系”的小说,包括15个长篇和几十个短篇.《喧哗与骚动》(1929),是福克纳最优秀的意识流作品,1949年,福克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4,英国作家伍尔芙:她是意识流作家中成就最高的女性,她的小说往往富有诗意,在语言上更像诗体散文,富有唯美主义的情调.她著名的作品是:《到灯塔去》《海浪》.(四)超现实主义文学:它诞生于1924年的法国,由达达主义发展而来,从1924年到上世纪60年代,历经了半个世纪,扩及欧美24个国家.这一流派有明确的政治、社会和文学理论,以及一套实验性的艺术方法,但情况极为复杂.作为一场广泛的文艺运动的超现实主义思潮,尽管其影响极为广泛,但就文学领域而言,实际成就仅局限于诗歌领域.超现实主义者认为,文学不是再现现实,而是要表现“超现实”,即由“梦幻与现实转化成的绝对现实”,是现实与非现实两种要素的统一物.为了在内容上描绘超现实,他们反对逻辑推理的思维活动,主张写人的潜意识、梦境,写事物的巧合,甚至让文学成为梦幻、潜意识、乃至精神错乱的产物,并提出“自动写作法”,作为表现上述内容的创作方法.强调梦幻、贬斥理性,成为其美学的重要标志.(五)未来主义文学:是20世纪初兴起于意大利的一个文学流派,是未来主义艺术在文学领域的体现,其文学的成就不如绘画的成就高,也没有如法国象征主义文学和德国表现主义文学一样,发展成国际性的文学运动,主要局限于意大利一国.在晚期,也波及邻国法国,和刚刚成立不久的苏联.创始人是意大利的马利奈蒂,他1909在法国《费加罗报》上发表了《未来主义宣言》,次年又发表了《未来主义文学宣言》,进一步宣布其主张.在文学艺术的主题上,主张调动一切艺术手段,集中表现运动中的物和人,通过动态来赞美运动感、力感和立体风格.艺术形式上,主张彻底摒弃传统手法.主要的作家及其作品是:1、俄国的马雅可夫斯基的长诗:《穿裤子的云》2、法国阿波里奈尔:首创“楼梯式”的诗歌形式.(六)意象派:是象征主义的一个变种,意象派诗歌的特点:清晰、精确、浓缩、具体,不宣泄感情,不宣讲道理,重在表现诗人的直观形象,但作者的直观感受并不直接表露,而是通过意象来暗示.美国诗人庞德的《地铁车站》,是典型的意象诗.(七)隐逸派:是20世纪上半叶在意大利和西方颇有影响的诗歌流派之一,它产生于一战后,30年代达到鼎盛.它以主观唯心主义为理论基础,主张艺术家避开严酷的现实,逃遁到个人的情感世界里去.它的题材主要是描写片断的自然场景,抒发人的瞬间感受、幻想、和隐藏在内心的微妙情绪,表现人生的孤独、忧郁和生活的邪恶.在艺术上,隐逸派侧重以奔放的想象,借助独特的隐喻和意象,来建立艺术形象,诗歌大多是自由体,讲究韵律,追求诗歌的音乐性,强调词的声音、比词的意义更富有表现主观感觉的力量,力求挖掘词语蕴含的感*** 彩,而舍弃它的普通的、日常的涵义.隐逸派的代表作家是:1,意大利诗人夸西莫多:作品是诗歌《消逝的笛音》,他于195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意大利诗人蒙塔莱:作品是诗集《乌骨贼》等,他于197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存在主义文学.存在主义文学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一种文学现象,具有其存在的独特价值.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扫荡了西方人的一切价值观念,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一个满目疮痍、惨绝人寰的荒诞世界.这使得西方社会在信仰、价值观念上发生了严重的危机、思想理论出现了真空状态.在这个特定历史时期具有浓郁哲学色彩的存在主义文学的出现使西方人找到了一艘解救自己的存在主义方舟.存在主义告诫世人,上帝死后,人在这个世界上是孤独的,谁也不能代替他拯救他.同时,存在主义又给人传递着一种信息,那就是“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人应超越荒诞外界,反抗荒诞,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创造自己的本质.这种哲理思想使西方人看到了希望,并得到了许多人的共鸣.存在主义哲学在文学的宣传下深入人心,老幼皆知,存在主义文学为其哲学的广泛传播立下了汗马功劳.存在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家是法国的萨特、阿贝尔·加缪(1913—1960)和西蒙娜·德·波伏娃(1908~1986).魔幻现实主义文学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20世纪50年代崛起于现代拉丁美洲文坛、富有撼动世界的轰动效应的现代派文学重要流派.至今在世界文坛上有着广泛的影响.魔幻现实主义植根于拉美寡头黑暗统治的现实生活中,融汇、吸纳古印第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与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有益经验,将幻象与现实、神话与现实水*** 融,大胆借鉴象征、寓意、意识流等西方现代派文学各种表现技巧、手法,以鲜明独异的拉美地域色彩为特征.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在体裁上以小说为主.这些作品大多以神奇、魔幻的手法反映拉于美洲各国的现实生活,“把神奇和怪诞的人物和情节,以及各种超自然的现象插入到反映现实的叙事和描写中,使拉丁美洲现实的政治社会变成了一种现代神话,既有离奇幻想的意境,又有现实主义的情节和场面,人鬼难分,幻觉和现实相混”.从而创造出一种魔幻和现实融为一体、“魔幻”而不失其真实的独特风格.因此,人们把这种手法称之为“魔幻现实主义”.从本质上说,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所要表现的,并不是魔幻,而是现实.“魔幻”只是手法,反映“现实”才是目的.魔幻现实主义主要代表作品有:危地马拉M.A.阿斯图里亚斯的里亚斯的《玉米人》、古巴作家A.卡彭铁尔的《这个世界的王国》、墨西哥作家J.J.鲁尔福的《彼得罗·巴拉莫》、秘鲁作家J.M.阿格达斯的《深沉的河流》和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等.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用魔幻的手法反映拉丁美洲的社会现实生活.在魔幻现实主义作家的笔下,拉丁美洲的社会现实与传统现实主义定义中的“现实”,有着根本的区别.魔幻现实主义作品中所表现的是一种拉丁美洲充满这饿光怪陆离、虚幻恍惚的现实,也就是卡彭铁尔所说的“神奇现实”.在这种现实中,生死不辨,人鬼不分,幻觉和真实相混,神话和现实并存.“黑色幽默”派是西方现代派文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流派,对现代世界文学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作品《第二十二条军规》、《万有引力之虹》、《烟草经纪人》和《第五号屠场》等“黑色幽默”派影响最大、也最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黑色幽默”的小说家突出描写人物周围世界的荒谬和社会对个人的压迫,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嘲讽态度表现环境和个人(即“自我”)之间的互不协调,并把这种互不协调的现象加以放大,扭曲,变成畸形,使它们显得更加荒诞不经,滑稽可笑,同时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闷.因此,有一些评论家把“黑色幽默”称为“绞架下的幽默”或“大难临头时的幽默”.“黑色幽默”作家往往塑造一些乖僻的“反英雄”人物,借他们的可笑的言行影射社会现实,表达作家对社会问题的观点.在描写手法方面,“黑色幽默”作家也打破传统,小说的情节缺乏逻辑联系,常常把叙述现实生活与幻想和回忆混合起来,把严肃的哲理和插科打诨混成一团.例如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平钦的《万有引力之虹》、小伏尼格的《第一流的早餐》.有些“黑色幽默”小说则嘲笑人类的精神危机,如巴斯的《烟草经纪人》和珀迪的《凯柏特·赖特开始了》.垮掉的一代垮掉的一代/或称疲惫的一代(BeatGeneration)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于美国的一群松散结合在一起的年轻诗人和作家的*** 体.这一名称最早是由作家杰克·克鲁亚克于1948年前后提出的.在英语中,形容词“beat”一词有“疲惫”或“潦倒”之意,而克鲁亚克赋予其新的含义“欢腾”或“幸福”,和音乐中“节拍”的概念联结在一起.新小说派“新小说”是20世纪50年代中叶出现在法国文坛的一个新的文学流派,他们的文艺观和写作方法迥然不同于巴尔扎克以来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具有“反小说”的倾向,是二战后最具革命性的文学流派,在理论和创作两方面都有建树,当时公认为属于“新小说”派的作家有:阿兰·罗伯—戈里耶、娜塔莉娅·萨洛特、米歇尔·布托尔、克洛德·西蒙、克洛德·奥利尔及玛格丽特·杜拉丝等等.1956年萨洛特发表了她的著名论文《怀疑的时代》,被视为“新小说”派的宣言.罗伯—戈里耶在1956年和1958年也发表了《未来小说的道路》、《自然、人道主义、悲剧》等论文,更明确阐述了新小说派的文艺观点.新小说派发展的两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前的“受冷落”和其后长达三十多年的“热闹期”,至1985年克洛德·西蒙获诺贝尔文学奖达到高峰.荒诞派戏剧荒诞派戏剧: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法国的反传统戏剧流派.1950年法国剧作家尤奈斯库的《秃头歌女》问世,1953年贝克特又以剧作《等待戈多》轰动法国舞台,1961年英国批评家艾思林发表《荒诞戏剧》一书,将这类作品作了理论上的概括,并予正式命名.此后,荒诞派戏剧达到了成熟和全盛的阶段.荒诞派戏剧家提倡纯粹戏剧性、通过直喻把握世界,他们放弃了形象塑造与戏剧冲突,运用支离破碎的舞台直观场景、奇特怪异的道具、颠三倒四的对话、混乱不堪的思维,表现现实的丑恶与恐怖、人生的痛苦与绝望,达到一种抽象的荒诞效果.代表作家有尤奈斯库、贝克特等人。
外国文学知识点整理名词解释:1.荒诞派戏剧:出现于50年代法国,是二战后影响最大的现代主义戏剧流派;它在思想上受存在主义哲学影响,强调表现抽象的主观感受,喜欢采用漫画式的夸张和比喻,情节没有连贯性,人物缺乏鲜明个性;代表作家有法国的贝克特和英国的品特;2.湖畔派: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运动中较早产生的一个流派;包括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三位诗人;因三人曾隐居于英国昆布兰湖区而得名;其反对古典主义的平板;有迷恋过去、美化中世纪的宗法制的倾向;从外部世界转向对人的内心世界的关怀;3.意识流小说:20世纪初在英国兴起,20-3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一种文学流派; 特征: 1不注意外部环境的描写和人物行动表现和情节的连贯与完整,而致力于表现人物意识的流动状态; 2打破传统小说按情节发生次序或逻辑联系而形成的直线发展的结构,不受时空或逻辑制约,时空跳跃、多变; 3多用自由联想、内心独白、象征和暗示等表现手法;普鲁斯特是意识流小说的奠基人,代表人物有乔伊斯尤利西斯等;4.表现主义:20世纪初兴起于德国;创作上批判现实,否定传统,具有强烈的革命和反叛情绪,反对模仿外在世界,主张表现内在主观现实;具有鲜明的主观性和表现性,常采用象征、荒诞的手法;表现主义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常常是抽象的概念;代表作品为奥地利的卡夫卡的变形记;5.卡夫卡式:“卡夫卡式”即把荒诞的故事叙述与其现实本质的揭露结合的风格;作品大多描写人的内心状态,揭示现代西方人个性丧失、人性异化的主题,展现物化状态下人们的精神痛苦和孤独;在艺术上,“卡夫卡式”追求荒诞下的细节真实,具有象征、怪诞等的特点;6.狂飙突进运动:18世纪70年代由德国一批青年作家发起的文学运动;充分肯定个人地位和个性的自由发展,崇尚感情,肯定自然,推崇天才,带有狂热的个人主义倾向和反叛精神;在反封建和强调文学的民族性方面产生过巨大影响;纲领制订者是赫尔德尔,代表作家是青年歌德和青年席勒;7. “包法利主义”:在理想生活与现实灰色生活的差异中,不切实际地追求理想生活,是平庸的现实和渴望超越实际的幻想相冲突的不切实际的产物;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1、追求文学的客观性与真实性;避免将作者的主观情绪带入到作品中;2、具有揭露性与批判性;作家大多是中小资产阶级出身,善于描写下层人民的悲惨境遇,揭露并批判社会的阴暗面;3、遵循典型化原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①歌德浮士德艺术特点:1在诗歌体裁上,采用多种多样的诗歌形式来表现复杂的内容;2在艺术方法上,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运用,及象征手法;3在艺术结构上,以浮士德探索理想为中心,跨越时空界限;4在形象塑造上,从矛盾发展的辩证关系中刻画人物形象;5在语言上,用语个性化,富有民歌特点、哲理性和抒情性;②卡夫卡变形记:1作品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表现“现代人的困惑”;表现现代社会把人变成奴隶乃至“非人”的“异化”现象;是20世纪“反英雄”主人公的开端;2变形的根本原因是人性的丧失;是现代人丧失自我价值和个性的悲剧;3艺术特色:1真实与荒诞的结合;借大量细节描写,将荒诞故事叙述得真实可感;2冷漠平静的叙事方式;采用极其客观、平静的语调描述变形经历,暗示了异化问题的普遍性,激发读者进而思考人的存在境遇;3运用意识流手法,极力渲染人物的内心世界;联想、幻觉的运用,既展示了人变成甲虫以后的恐惧、焦虑、觉悟和痛苦,也表现了常人的心理,揭示了异化主题;③福楼拜包法利夫人1.福楼拜艺术主张:真实性、客观性、追求艺术美;2.艾玛悲剧的原因:1爱玛始终生活在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中,但又心地单纯善良;不满平庸生活,但富有同情心;但可悲的是,爱玛并未对自己的悲剧有清醒的认识; 2资本主义社会的崇尚虚荣和注重浮华,造成了爱玛追求浪漫幻想的性格;资本主义社会的拜金主义猖獗,影响着道德风尚,左右着人际关系;3.艺术特色:1重在塑造典型环境里的典型性格; 2客观冷漠地对人物进行细致的描写; 3语言准确精炼、有高度的表现力; 4叙述角度富于变化;采用人物主观视角来叙述;4.副标题:外省风俗:通过写包法利反映了外省许多像包法利夫人一样的人;5.第一个情人:罗道尔夫;第二个情人:莱昂;④现代主义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上半期欧美多种反叛传统、追求新奇的文学流派的总称;它包括众多相对独立的流派,其中,最重要的是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等文学流派;三位现代主义文学的鼻祖:爱伦·坡,博德莱尔,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思想上,现代主义文学富有强烈的反传统精神,提倡非理性,善于表现人在现代社会中的异化主题,具有强烈的文化批判性;在艺术上,现代主义文学着重表现潜意识、欲望、幻觉和直觉等非理性心理,开掘了审丑、变形等现代审美观念;基本特征:1思想上:表现现代人的异化感;是反叛传统的理性主义,具有强烈的文化批判倾向; 2艺术特征上:强调表现内心世界和心理真实,具有主观性和内倾性特征;提倡“以丑为美”、“反向诗学”,大量描写丑的事物;运用象征隐喻的神话模式,追求艺术的深度模式;热衷于艺术技巧的革新与实验;⑤开创现实主义:果戈里⑥俄国文学之父:普希金⑦浪漫主义文学之父:卢梭⑧浪漫主义发源地:英国、德国⑨呼啸山庄——艾米丽:弃儿希刺克厉夫和主人的独女凯瑟琳相爱,受到凯瑟琳的哥哥辛德雷的敌视和阻挠;凯瑟琳和画眉山庄的林顿结婚,希刺克历夫含恨出走;三年后,他发财回到呼啸山庄,凯瑟琳仍爱着他,因不能和希刺克历夫结合,生孩子时死去;从此希刺克历夫采取报复手段,占有了两个山庄的财产,虐待辛德雷、凯瑟琳以及自己的儿女;但仍然不能忘怀凯瑟琳,他感到越来越难适应这人间的世界;最后他放弃了复仇,郁郁而死,临终留下遗言,死后把他和凯瑟琳葬在一起;凯瑟琳贪恋物欲嫁给了画眉山庄的林顿,背叛了自己的希刺克厉夫的灵魂;希刺克厉夫为凯瑟琳的背叛而陷入残忍的报复中;艺术特色:1叙述方式创新,选择1801年的冬天作为叙述起点; 2叙事角度多样化;断断续续地将一个故事叙述完毕; 3中途倒叙的叙事时间;“戏剧性结构”; 4三重叙事文; 5象征手法的运用;“呼啸”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内地形容词,形容这地方在风暴的天气里所受的气压骚动;⑩德国启蒙运动的奠基者:莱辛;拉奥孔汉堡剧评①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席勒阴谋与爱情②浮士德五个悲剧:1知识悲剧;浮士德是老博士,博览群书,却不断厌倦繁琐僵化的知识,甚至想自杀; 2爱情悲剧;浮士德与市民少女玛甘泪相恋,其却误用安眠药毒死母亲,又差点溺死新生儿,被关进监狱后拒绝了浮士德的相救; 3为统治者服务的悲剧;资产阶级自强不息与向封建贵族妥协的双重性,最终将导致他们的政治悲剧; 4美的悲剧;与海伦生下欧福良,但跳跃时跌入天火烧死,海伦也飘逝了; 5理想悲剧;③分析浮士德的形象及其意义:浮士德是上升时期资产阶级先进分子的象征形象;1、浮士德是一种积极进取精神的代表,是一个自强不息、执着探索者的形象;作者让他经历各种诱惑和考验;同梅非斯特打赌激起他重新探索信念;热恋的悲剧使他不再追求感官的享受;从政的悲剧使他逃避现实;古典理想的幻灭,使他重新回到现实中寻找实现理想的途径;他永不满足、永不示弱、探求不止;2、具有人身上鲜明的两重性:一方面受生命本能情欲的驱使,常常沉迷于名利、地位、权势、女人和美等现实欲望中;另一方面,他又未被这些所迷惑,不断的超越自我,走向新生活;一方面追求真理创造事业,一方面又迷恋儿女私情;他一方面是理想社会的追求者,一方面又是王权的支持者;这种“灵与肉”“善与恶”的矛盾,体现了歌德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思想,也展示了人类复杂性和真实性,反映了人类追求真理的艰巨性;意义:向人们指出了精神净化的道路,指出了人生的意义和人们应追求的生活理想,把人们引向崇高的理想而奋斗不息的伟大道路;④浪漫主义理论的策源地:德国⑤白鲸:艾哈伯、以实玛利、莫比迪克、季奎格;白鲸的意义和价值可以从三个方面或三个不同的层次来理解和阐释:第一个层次,这部小说通过“披谷德号”捕鲸船出航捕鲸的故事,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血腥来源,抨击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残酷和黑暗,反映了捕鲸工人危险而又艰苦的生活,歌颂了工人们机智、勇敢、互相支援等高贵品德;第二个层次,是它的特殊的宗教意义;麦尔维尔生长于加尔文教的环境里;强调宿命论,强调“原罪”,人类只有通过上帝的慈悲,而不是人本身的力量,才能得到拯救;霍桑作品中所表现的丑恶面对麦尔维尔受霍桑的影响较大;第三个层面,是它的复杂的象征意义这是一部象征小说;小说的这种复杂的象征意义主要体现在白鲸“莫比,迪克”和船长埃哈伯这两个形象身上;有人把白鲸看作“善”的象征,有人认为它是“恶”的体现以及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身,还有人说它是不善不恶的永恒的大自然的代表;1.勃朗特三姐妹:夏洛蒂勃朗特简爱、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安妮勃朗特艾格尼丝·格雷;2.19世纪后期的文学流派:自然主义文学、唯美主义文学、前期象征主义文学;3.自然主义: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在法国兴起,以真实描写客观现实和人性、人的机体为目的,要求作家不介入,不作价值评判对社会进行冷静客观的描写;其理论倡导者为左拉,代表作家莫泊桑等;4.唯美主义:19世纪中后期在法、英等国流行的—种文艺思潮;主张艺术要追求纯粹的美,但它过分强调美的纯粹性,割裂了形式与内容、艺术与生活的联系;5.象征主义: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在西方出现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注重借助外在的具体事物,挖掘内心世界赋予抽象观念,大量运用联想、暗示与通感;马拉美为早期象征主义的代表诗人;6.恶之花波德莱尔的艺术特点:①发掘丑恶、病态中的美;作者描绘了大量丑恶的事物,揭示了残酷丑恶的现实,革新了传统美学观念,扩展了文学表现的题材;②独创了通感手法;他在诗歌中将各种感觉互相打通,去解读自然万物;③象征手法的运用;作者通过生动、坚实的意象,来揭示自己隐蔽的心灵世界;④语言极为精炼,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感;7.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自然派”的奠基人:果戈里8.变形记卡夫卡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在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作品大多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表现“现代人的困惑”;现代人丧失自我价值和个性的悲剧;变形后的悲苦精神世界,现代人彼此间的疏远与隔离;小职员格里高尔突然变成一只使家人都厌恶的大甲虫的荒诞情节,表现现代社会把人变成奴隶乃至“非人”的“异化”现象 ;变形的根本原因是人性的丧失,人失去了自己本来应有的东西,就异化为非人了;内在的,是由“人”的本性所决定,反映了“人”的自私、冷漠与残忍;——主旨所在9.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三个阶段:早期:站在贵族地主阶级的立场上,探索贵族地主的出路,也涉及农民问题;幻想以改良的办法协调地主和农民的关系,改善农民的处境;童年少年青年中期:思想发生激变,开始过平民化的生活,立场由贵族地主向宗法制农民转变;他努力探索俄国的出路,农民、贵族青年的命运问题和生命的意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晚期:完全站在宗法制农民立场,主张回归东方农业文明,歌颂群体主义和顺从意识,宣扬“勿以暴力抗恶”;与贵族决裂,向人民靠拢;复活10.安娜卡列尼娜伸冤在我,我必报应:一方面写了安娜·卡列尼娜和渥伦斯基之间爱情婚姻的纠葛,展现了彼得堡上流社会、沙皇政府官场的生活;另一方面写了列文的精神探索以及他与吉提的家庭生活,展现了宗法制农村的生活图画;描写了资本主义冲击下俄国社会生活和人的内心世界的躁动不安,展现了农奴制改革后“一切都翻了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的那个时代在政治、经济、道德、心理等方面的矛盾;体裁:传记史诗、社会小说、心理小说意识流的艺术技巧“心灵辩证法”:描写心理过程本身,展示人物心理发展的自然过程,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矛盾冲突;特点:1注重描述人物心理活动、变化的过程;列文经历了爱情上的迷恋、挫折、失望到婚后的欢乐、焦虑、猜忌、痛苦,最后在宗教中找到了心灵的宁静;2善于通过描写人物的外部特征来揭示其内心世界;描写安娜的眼神、笑容等展现她的美丽,揭示她渴望爱情的心理感受;3通过内心独白直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自杀前安娜的内心话语的描写;艺术手法:1运用“心灵的辩证法” 2以自然风景展示人物内心;如列文在一个晴朗寒冷的日子里来到溜冰场, 希望在这里见到吉提; 3通过人物的语言,反映出了他们的教养、经历、文化水平和精神面貌;艺术风格:1)全景式的史诗性叙述艺术;内容丰富多彩,通过多层次的叙述真实地展现了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内心世界;2)独特的心理描写;开创了“心灵辩证法”的心理描写技巧;在作品中注重展示人物心理变化的规律与形态,表现心理流动形态的多样性和内在联系;3)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他把揭示人物对环境的反抗、性格与环境的冲突、性格对环境的超越作为创作的重要任务,从而展示出性格的自主性特点;10.陀思妥耶夫斯基VS列夫托尔斯泰相同点:1、都关心贵族的出路问题,关心贵族的出路也即关心俄国的前途命运问题;2、都厌恶西方现代文明,试图使俄国避开走资本主义道路,向往缅怀宗法制田园生活,走俄国的村社社会主义道路;3、对待政治都想建立神权政治来解决俄罗斯的未来问题,反对暴力革命,主张宽恕、忍让和爱;实践证明这种政治观是不科学的、不文明的、落后的;区别:创作风格迥异1、小说结构•托:充满变化,三部长篇小说的结构各有特点,但都常成功;•陀:整体上都具有“对话性”特征;小说的故事常被淡化,人物内心和不同思想观念形成的激烈冲突是小说描写的主要对象,不同内心力量和思想观念之间形成的对话关系,构成了其小说结构的独特之处;2、人物心理描写,与性格塑造结合在一起,但描写的内容和方法却不同;•托:人物合乎逻辑和理性的心理变化过程;长篇的内心独白来表现人物变化的心理过程;•陀:人物的病态心理或濒临分裂的内心世界;将简短的内心独白夹杂在人物思想、内心活动的叙述和描写过程中,或交织在对话之中,使得心理描写呈现出更加紧张激烈和凌乱跳跃的特征;陀氏还常常通过潜意识、梦境和幻觉来捕捉人物混乱、白热化的心理状态心理描写方法更具创新性;3.小说的叙述•托:常常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进行,在叙述的过程中穿插大量的议论;•陀:放弃了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常常从不同人物的视视角审视世界,削弱作家叙述的主观性,突出了不同人物的主体性;•总之,托尔斯泰的小说创作在术风格上将传统现实主义文学推向顶峰,而陀思妥耶耶夫斯基的小说更多地呈现出现代主义气息的新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