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幼儿园数学找规律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5.15 MB
- 文档页数:14
幼儿园中班数学《找规律》课件目录CONTENCT •课程引入•规律概念介绍•图形中的规律•数字中的规律•动手操作实践•课程总结与回顾01课程引入010203老师向学生们热情地打招呼,并简单介绍自己。
邀请学生们一起分享自己的姓名、年龄等基本信息。
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
打招呼与自我介绍老师向学生们提问:“你们发现生活中有哪些有规律的事物吗?”鼓励学生们积极思考,大胆发言。
通过举例引导学生们发现生活中的规律,如交通信号灯的变化、四季的交替等。
提问激发兴趣通过课件展示一些有规律的图案或数字序列,让学生们初步感受规律的魅力。
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老师向学生们介绍本次课程的主题《找规律》。
引出主题《找规律》02规律概念介绍什么是规律规律是指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过程。
在数学中,规律通常表现为一种可预测的、重复出现的模式或序列。
规律的特点重复性规律的最显著特点是其重复性,即相同或相似的现象会在一定条件下反复出现。
必然性规律所描述的是事物之间必然的、本质的联系,而非偶然的、表面的现象。
普遍性规律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是客观世界的基本法则。
01020304日常生活科学研究数学学习经济活动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在数学学习中,找规律是一项重要的思维活动,通过发现和运用规律,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科学家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来解释和预测自然现象,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利用规律来预测和安排事物,如根据天气规律安排出行、根据交通规律规划路线等。
在经济活动中,人们根据市场规律、经济周期等规律来制定经济政策和商业策略,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03图形中的规律80%80%100%图形按照直线方向进行有规律的排列,如ABAB、AABB等。
图形按照环形方向进行有规律的排列,如圆形、椭圆形等。
01课程介绍Chapter课程目标与意义目标意义课程内容与重点内容重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游戏化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手段本课程将利用PPT课件、实物展示、互动游戏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找规律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幼儿的积极参与,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02数字与计数基础Chapter认识1-10以内数字通过比较多少、一样多等游戏,帮助幼儿理解数的概念和数的大小关系。
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统计活动,如统计玩具数量、人数等,培养其计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授幼儿基本的计数方法,如手指数数、点数法等。
学习基本计数方法练习数字书写和认读03图形与空间感知训练Chapter认识基本图形特征圆形了解圆形的特征,如无边的、平滑的、可以滚动的等。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盘子、轮胎等)加深理解。
方形和长方形认识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如有四个角、四条边等。
比较不同大小的方形和长方形,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和差异。
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特征,如有三个角、三条边等。
通过拼图游戏等活动,加深对三角形的认识。
学习图形组合和变换图形变换图形组合通过旋转、翻转、平移等操作,让幼儿了解图形的变换过程。
引导幼儿观察变换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关系。
图形分割与重组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方向感空间位置关系拼图游戏搭建游戏迷宫游戏04找规律游戏设计与实践Chapter游戏规则及玩法介绍游戏目标01游戏准备02游戏玩法03实际操作演示环节教师演示幼儿操作分享交流小组合作找规律活动分组合作小组合作过程成果展示与评价05逻辑思维培养及拓展应用Chapter逻辑思维训练目标设定提高幼儿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01培养幼儿数学逻辑思维02增强幼儿自信心和自主性03游戏场景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如拼图游戏、排序游戏等,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找规律练习,提高学习兴趣和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