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湘教版交通运输业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4
交通运输业-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和分类。
2.掌握中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和特点。
3.了解交通运输业对经济的作用和意义。
二、教学内容1.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和分类。
2.中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和特点。
3.交通运输业对经济的作用和意义。
三、教学重难点1.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和分类,让学生能够将其各自的特点和优缺点进行对比。
2.组织学生了解中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其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3.通过对交通运输业的作用和意义的论述,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策略与方法1.让学生对交通运输方式进行分类比较,启发学生归纳总结,运用概括和分类法等思维方式。
2.使用教学演示、数据分析、小组合作研究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辨别和分析能力。
3.借助案例分析、讨论、展示等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让学生结合生活中乘坐的公共交通方式,思考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及其意义。
引导学生探究交通运输业对城市、区域、国家等发展的作用。
2. 新课讲授(30分钟)(1)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和分类首先,讲解交通运输业的定义以及主要的分类方式,让学生能够对交通运输业的内容和形式有更清楚的理解。
(2)中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和特点接着,通过教学演示、数据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中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和特点,包括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状况、交通运输优势地区和发展面临的问题等。
(3)交通运输业对经济的作用和意义最后,从交通运输业的功能及其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交通运输业对我国经济社会的长远意义。
3. 拓展应用(25分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中国交通运输问题开展讨论。
通过小组展示、发言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从中获取更多信息和知识。
4. 总结反思(10分钟)通过一些学生作为代表,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与表述。
同时,通过教师的点评,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本节课所涵盖的核心知识,梳理相关的思维和技能。
课题第四章中国的主要产业第三节交通运输业(1)课型新授备课时间:年月日上课时间:年月日教学目标1.说明公路运输的成就及主要公路干线和高速公路的分布。
2.运用铁路分布图,说出主要的铁路干线和重要铁路枢纽。
重点公路运输的特点和作用难点主要铁路干线的分布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教具课件教学环节及内容个性化备课教学流程一、精彩导入激活思维二、自主学习发现疑难1. 是国民经济的动脉,起着联结,、的纽带作用。
2、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已把作为经济建设的重点。
3.公路运输、速度较快、适应性强,可以满足的服务要求,是我国的主要方式。
4.读P101图4—30完成活动2.教学流程5.中国现已形成以____为中心的铁路网,主要有六纵四横的铁路干线。
6.六纵:、、、、、等。
四横:、、、等。
三、合作探究魅力精讲暑假期间,哈尔滨中学生组织一次旅游,打算游览八达岭长城(北京)、秦始皇兵马俑(西安)、苏州园林、长江三峡、都江堰(成都)、最后到上海。
请你为他们设计一条最便捷又经济的旅游路线。
四、课堂总结体会收获由于技术进步和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需求,中国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发展很快。
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的相继开通运营,大大缩短了运输时间,促进了沿线城市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五、当堂达标反馈补救1.公路运输不具备的特点是()A、速度较快B、运量较大C、适应性强D、运价较高教学流程2.既跨长江干流又跨黄河干流的铁路线是()A 陇海线 B焦柳线 C成昆线 D京哈线3.读我国铁路干线分布图,回答问题:(1)在图中填出下列铁路枢纽(填字母):A 北京、B郑州、C徐州、D株洲、E兰州、F成都。
(2)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铁路干线名称:① 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③ ___________,④ ___________,⑤ ___________,⑥ ___________,⑦ ___________。
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交通运输业》课时1教学设计【课程标准】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中国交通线的分布特征,以及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1.结合中国铁路分布图,了解中国铁路交通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增强爱国情感。
(区域认知)2.通过图文分析对比,能够说出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
(综合思维)3.结合相关材料和地图等信息,使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地理实践力)4.结合中国交通分布图,探究影响交通线路空间分布的原因,树立人地协调观。
(人地协调观)【教学重点】中国的主要铁路干线,交通运输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中国主要的铁路干线【教学方法】读图指导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准备相关图文资料和视频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视频:中国公路,走遍中国500万公里。
生:观看视频师: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的公路里程仅约8万公里。
经过一代代修路人70余年的努力,中国公路不仅突破了各种工程困难,不仅穿越了丰富多彩的景观,更是覆盖了边境的角角落落。
如今,中国的公路超过500万公里,公路在中国大地上四处铺陈,交织成一张密布的巨网,首尾相连足以绕行地球130圈。
我国为什么要执着于修公路?公路的修建对于区域发展具有什么影响?生:各抒己见【设计意图】结合中国公路修建的视频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中国的工程奇迹,从视频中感受到我国地形的复杂多样,还能学习中国工程师的工匠精神,敢于挑战苦难,不怕艰苦,勇于奋斗的精神。
二、新课讲授师:交通运输的概念是什么?生:思考并回答。
师:交通运输是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促使客、货沿特定路线实现空间位移的生产部门。
师:交通运输的重要性体现在什么方面?生:举例说明。
师:交通运输起着联结产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纽带作用。
例如从重庆到北京人和货通过货车、飞机、船舶、火车进行联系。
交通运输业具有先行发展的特征。
交通运输业
教学目标:
(一)了解交通运输业的作用,掌握几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二)通过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巨大成就,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通过了解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理解我国大力加强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必要性。
(三)了解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记住主要的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
(四)了解我国内河航运及主要航道、近海航线、远洋航线、重要的海港。
(五)了解我国航空运输的成就,记住我国主要的国际航空港。
(六)培养学生阅读交通图和统计图表的能力,并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教学建议
交通运输业与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关系极为密切。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当地实际,采用启发式教学。
(2)运用比较法,如在评价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时,引导学生从运量、运速、运价等几个方面,比较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的不同特点。
通过比较,加深学生的印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还可列表进行比较。
教师可在黑板上画出表格,列出运价、运速、运量,让学生比较分析后填表格。
(3)充分运用图像进行教学,以增强直观性。
根据课本和地图册中的图像,指导学生读图,绘简易示意图,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引导学生从读图中获取知识。
(4)边讲边练,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如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的活动题。
新课导人:
方案①:每年寒、暑假或节庆日,不少同学外出旅游,观赏祖国的名山大J门,了解各地的民俗风情,既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
实在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情。
同学们,你们外出旅游时乘坐过哪些交通工具呢?(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
)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我国的“交通运输业”。
方案②:教师在屏幕上展示下面一段材料:在我国西部山区有自然条件十分相似、位置相邻的两个县:A县和B县,两县面积和人口不相上下,自然资源相差无几,与省城距离也差不多。
过去,两县交通条件、经济条件都十分落后,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A县利用自筹资金和银行贷款,修起了一条条宽阔的马路,不仅本县各山寨之间四通八达,而且与省城和外县的联系也十分方便。
而B县的交通状况基本维持原样。
几年后,A县彻底告别了贫困,由温饱进人了小康社会。
可B县却贫困依旧……
教师启发提问:同学们,你们看了这则材料后有什么感想?两县后来经济水平的差距是如何形成的呢?B县要摆脱目前的困境,应该怎么办?(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教师简单总结,引人新课。
)
讲述“交通运输业的作用”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简单介绍什么是交通运输业。
课文中的概念比较专业和抽象,教师要联系实际作通俗易懂的说明。
需指出交通运输包括客运和货运两部分。
2.分析交通运输业的作用时,应从实例人手。
3.学生讨论:“要致富,先修路”,“火车一响,黄金万两”。
这两句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4.教师小结:便利的交通运输能使一个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讲述“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时,可采用以下步骤:
方案①:让学生联系当地实际,了解当地交通状况的变化。
进而分析由于交通条件的变化,对当地经济和居民生活带来的影响。
有条件的学校可布置学生搜集当地不同时期的交通图,对比不同时期的交通状况,进而更直观地了解当地交通条件的变化。
以点带面,可以说明全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方案②:让学生从本身所经历的事情人手。
如学生在不同时期上学路线的改变。
(如原来上学走远路,费时多,现在走新修的近路,大大节省时间。
)进而分析当地交通条件的改变及给当地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
教师补充:(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公路、铁路、航空线在不同时期长度的对比;不同时期各种运输工具数量的对比,说明它们增长相当迅速。
(2)从地区分布上看,交通于线不断向内地和边疆延伸。
(3)目前还存在的问题:作为国民经济基础设施的运输业,尽管50多年来有了很大发展,但仍然满足不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成为制约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瓶颈”。
为此,国家仍把交通运输业作为经济建设的重点。
讲述“公路运输”时,可采用以下步骤:
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1)公路运输有哪些特点?(2)在什么情形下,公路运输具有明显的优势?
2.讲述公路的发展和分布时,可指导学生读‘中国公路通车里程的增长”图,让学生自己得出我国2000年的公路通车里程是1952年的11倍;指导学生读“中国主要公路干线分布”图时,教师应说明图上的公路线只是干线,现在除西藏雅鲁藏布江下游河谷上的墨脱县,因地形起伏极大,尚未修通公路以外,全国各县、市都已通公路。
在我国的公路干线中,西部的公路干线长度大,而且工程艰巨。
要让学生熟悉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新藏公路。
滇藏公路的路线及起讫地点。
关于高速公路,教学时着重指出高速公路是专行汽车的高等级公路,具有时速快,经济效益高的特点。
3.指导学生学习“公路分级与国道编号”。
4.指导学生完成教材P.22活动题1~3。
5、学生填图:在“中国主要公路干线分布”填充图上,填出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新藏公路、滇藏公路的位置和起止地点。
讲述“铁路运输”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1)铁路运输具有什么特点?(2)在什么情形下适合于采用铁路运输?
2.指导学生读“中国铁路营运里程的增长”图,对比1952年和2000年的铁路营运里程。
3.讲全国铁路干线分布时,也主要指导学生读图和画图,从“中国铁路线分布”图上,找出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的起止点,以及重要铁路枢纽。
在指导学生查找铁路线时,可采取以下步骤:(1)查找南北铁路干线。
①先找出北京的位置,然后查找从北京向北和向南各有哪几条铁路干线。
由北京经天津向北到哈尔滨为京哈线。
由北京向南有三条干线,西边的一条是由北京向南直达广州的京广线;东边的一条是由北京经天津直达上海的京沪线;介于京广线、京沪线之间的一条是京九线,从北京经津、冀、鲁、豫、皖。
鄂、赣、粤直至九龙。
②焦柳线由河南焦作向南直达柳州。
这条线向北可经太原到大同,基本上与京广线平行。
③宝成一成昆线,由宝鸡向南到成都为宝成线;成都再向南到昆明为成昆线。
(2)查找东西铁路干线。
①我国北方一条东西铁路于线,由北京向西,经大同、包头,转向南到兰州,为京包一包兰线。
②我国中部的一条东西铁路干线,由连云港向西经徐州、郑州、宝鸡到兰州,再向西达新疆乌鲁木齐,为陇海一兰新线,是我国东西铁路最长的于线。
③我国南部一条东西铁路干线,由沪杭(上海一杭州)、浙赣(杭州一株洲)。
湘黔(株洲一贵阳)。
贵昆(贵阳一昆明)四条铁路组成。
(3)查找重要的铁路枢纽北京、郑州、徐州、株洲、兰州。
成都,查找它们各位于哪些铁路干线的交汇处。
4.讲铁路线的分布时,每讲一条,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学生在纸上跟着画,从而熟悉铁路线的名称、分布。
起止点及主要铁路线的交汇点(枢纽)。
5.指导学生完成教材P.24~P.25活动题1~7。
讲述“海洋运输”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学生自学课文,提问:(1)海洋运输有哪些特点?(2)我国发展海洋运输的条件如何?(3)我国海洋运输的航线分为哪两部分?(4)沿海航线的主要作用是什么?(5)我国远洋航线以哪些港口为据点?这些港口有什么特点?
2,指导学生读图、填图。
(1)一在“中国主要海港分布”图上,找出主要海港的位置,在的省区,濒临的海域,连接的铁路线名称。
(2)在“中国主要海港分布”填充图上,填注主要海港。
3.指导学生完成课本P.26活动题。
指导学生学习“内河运输”和“管道运输”这两段阅读材料。
使学生初步了解它们的特点,适宜运输的货物种类,以及主要内河航线和主要管道的分布。
讲述“航空运输”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学生自学课文,提问:(1)航空运输有哪些特点?(2)在什么情形下,宜采用航空运输?
2.指导学生读“中国民用航空航线里程的增长”图。
对比1952年和2000年的航空航线里程。
计算2000年的航空航线里程是1952年的多少倍?
3.指导学生读‘中国主要航空港和航线分布”图,熟悉我国主要的航空港并提问:我国拥有最多航线的三个航空港是哪三个?
4.指导学生完成课本P.28活动题1~3。
学法指导:
画铁路、公路、航空线分布草图,多采用“城市中心放射法”。
现以我国西南地区铁路交通为例:
1.定点以西南大城市重庆、成都、贵阳、昆明为铁路交通枢纽,将它们大致的相对位置固定在图纸上。
2.连线每两个城市连一条铁路线,即成渝线、成昆线、贵昆线、川黔线。
3.放射以每一个城市为中心向外放射,即形成了宝成线。
襄渝线、黔桂线、湘黔线。
至此,西南地区8条环状铁路线已经画好了。
4.接轨向外区延伸出去的铁路线,还应当与全国铁路连接起来,形成全国统一的铁路网。
例如,宝成线——陇海线,襄渝线——汉丹线,川黔线——黔桂线,贵昆线——湘黔线,成昆线——南昆线。
继续延伸,最后形成全国铁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