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供配电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 格式:pdf
- 大小:25.17 KB
- 文档页数:5
供配电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供配电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供配电系统设计。
具体目标如下:1.掌握供配电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分类。
2.理解电力系统的基本参数和电力线路的传输特性。
3.掌握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4.熟悉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
5.能够进行供配电系统的初步设计。
6.能够进行电力线路的敷设和设备的选择。
7.能够进行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认识到供配电系统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2.培养学生热爱电力事业,积极向上的职业精神。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交流沟通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供配电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分类。
2.电力系统的基本参数和电力线路的传输特性。
3.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4.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
5.第一周:供配电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分类。
6.第二周:电力系统的基本参数和电力线路的传输特性。
7.第三周: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8.第四周: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通过讲解供配电系统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和运行过程。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熟悉电力线路的敷设和设备的选择。
4.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交流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供配电系统设计》2.参考书:相关电力系统、电力线路的教材和资料3.多媒体资料: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和运行视频、图片等4.实验设备:电力线路敷设设备、电力设备模型等通过以上教学资源,我们将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供配电工程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供配电系统电气部分设计姓名:专业:班级:学号:起止时间:地点:指导教师:完成时间:年月日供配电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11)一、设计题目某时装有限公司供配电系统电气部分设计 二、设计目的及要求通过本课程设计:熟悉供配电系统初步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基本内容、设计程序、设计规范等,锻炼工程设计、技术经济分析比较、工程计算、工具书使用等能力,并了解供电配电系统前沿技术及先进设备。
要求根据用户所能取得的电源及本厂用电负荷的实际情况,并适当考虑到工厂生产的发展,按照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选择配变电所主结线方案、高压配电线路接线方式、高低压设备和进出线,确定车间变电所主变压器的台数与容量、类型。
最后按要求写出设计说明书,绘出设计图样。
三、设计依据1、负荷情况该时装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和销售各类高中档针织品服装、部分梭织服装,公司占地面积135亩,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
主要由综合办公楼、裁剪车间、缝制车间、整烫车间、检品车间、印绣花车间等部门组成。
该公司大部分车间为三班制,年最大有功负荷利用小时数为5100h 。
车间负荷情况见附表。
按二级负荷设计。
2、供电电源情况按照公司与当地电业部门签订的供用电协议规定,可从某35/10kV 地区变电站取得工作电源。
该35/10kV 地区变距离本厂约为5km ,10kV 母线短路数据:()MVAS max .k 2003=、()MVA S min .k 1103=。
为满足工厂二级负荷的要求,可采用高压联络线由邻近的单位取得备用电源。
要求:①过电流保护整定时间不大于1.0s ;②在工厂10kV 电源侧进行电能计量;③功率因数应不低于0.9。
3.自然条件年最高气温39℃,年平均气温23℃,年最低气温-5℃, 年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33℃,年最热月平均气温26℃,年最热月地下0.8m 处平均温度25℃.主导风向为南风,年雷暴日数52。
平均海拔22m ,地层以砂粘土为主。
学号学校名称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某水泥厂供电系统设计金机械厂供电系统设计01起止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学生姓名班级成绩指导教师(签字)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年月日课程设计任务书2014 —2015 学年第1 学期自动化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班级课程设计名称: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设计题目:水泥厂供电系统设计完成期限:自年月日至年月日共周设计依据、要求及主要内容:一、设计题目某水泥厂供电系统设计二、主要内容:1.阅读相关科技文献,查找相关图纸资料。
2. 熟悉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设计的相关规范和标准。
3. 熟悉建筑供配电系统设计的方法、步骤和内容。
4.熟练掌握整理和总结设计文档报告。
5.熟悉掌握如何查找设备手册及相关参数并进行系统设计。
三、设计要求1、制定设计方案,确定电源电压、负荷等级及供配电方式。
2、确定方案后,绘制各用电设备等布置平面图,绘制高、低压系统图。
3、进行设计计算,选择设备容量、整定值、型号、台数等。
4、编写设计计算书。
5、编制设计说明书。
四、已知参数1.工厂总平面图,详见图1。
图1 某水泥厂厂区平面图2.工厂负荷情况:本厂工作制为三班制,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6000~7500小时,日最大负荷持续时间为24小时,本厂低压动力设备均为三相,额定电压为380V。
照明用电器均为单相,额定电压为220V。
本厂负荷统计资料如下:全厂共有低压动力设备125台,每台设备为10KW,其中高压10KV电动机为两台1250KW,动力设备总容量为2500KW。
全厂照明的容量为200KW,考虑到工厂生产的发展需要,留有250KW容量。
其中动力的需要系数为0.7,功率因数为0.6~0.7.照明用电器的需要系数为0.7~0.9,功率因数为1.03.供电电源情况:按照工厂与当地供电部门签订的供电协议规定,本厂可由附近两条10KV高压线的公共用电源干线去的工作电源。
该干线走向参看工厂总平面图。
4.系统短路数据:干线首端所装设高压断路器断流容量为400MV A。
供配电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电力工程学院二〇一四年十二月目录第一部分供配电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 (1)1. 设计任务课题1 (2)2. 设计任务课题2 (3)3. 设计任务课题3 (4)4 . 设计任务课题4 (5)第二部分课程设计指导书 (7)第三部分时间安排及提交成果 (9)第四部分参考资料 (9)一、目的要求通过设计巩固已学知识,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掌握低压泵站电气部分设计方法。
二、设计原始资料2.1.全站电气负荷瓜洲抽水站位于扬州市邗江区瓜洲镇古运河河口上。
该站南出长江,北入淮河,与套闸、排涝闸、节制闸等水工建筑物组成瓜洲水利枢纽工程。
该枢纽工程承担着扬州城区、淮河下游邵伯湖地区、沿江低洼地区和仪扬丘陵山区的防洪、灌溉、排涝、通航等任务,具备挡潮、引水、交通等多种功能。
该站可抽引江水为邵伯湖周边地区补给水源,同时承担邗江区瓜洲镇5万亩农田的排涝任务,还可抽排古运河的污水。
该站现安装800ZLB-125型轴流泵, 配套JS—12—10型95kW异步电机16台套,总装机容量1520kW,设计流量20 m3/s, 设计排涝扬程3.17m。
该站由瓜洲变电所直接供电,采用三拼高压电线,引入10kV电源。
泵站另设排水泵8 kW,电动葫芦3 kW,检修动力5 kW,平均功率因数0.8,平均效率0.85。
泵站照明3.5 kW,平均功率因数0.7。
系统最大运行短路容量200MV A, 最小运行短路容量180MV A。
泵站在计费计量点的功率因数不应低于0.9。
2.2.电气设备改造现状(1)电源与主变改造:泵站电源为10kV架空线,用地下电缆经穿墙套管进入户内高压开关柜。
5台10kV开关柜按序排列为:进线柜、计量柜、电压互感器柜、主变开关柜(2台)。
按泵站容量选用SCB9—1000/10干式变压器两台。
考虑到泵站其它动力电源来自瓜州闸区内400kV A变压器供电, 为防止该变压器或该系统设备故障时影响泵站闸门的启闭,从泵站主变0.4kV侧引出一路电源作为站用动力电源的备用电源。
课程设计(论文)题目 110KV变电所一次部分设计学院名称电气工程学院指导教师职称讲师班级电力113班学号学生姓名2014年 6月 30日电气工程基础设计任务书一、设计内容要求设计110KV变电所(B所)的电气部分二、原始资料1供设计的变电所有A、B、C三个,各自的地理位置和系统发电机、变压器相关数据如附图1所示.附图1 各变电所的地理位置2各变电所的10kV低压负荷分别为P a=500kW,P b=300kW,P c=200kW.3各变电所典型负荷曲线有两种,分别如附图2(a)和附图2(b)所示。
4110kV输电线路l1、l2、l3、l4的长度各不相同,电抗均按0。
4Ω/km计.5每位同学设计的原始数据,除了P a=500kW,P b=300kW,P c=200kW之外,其它数据应根据自己所在班级的序号,在附表1中查找。
附图2 典型日负荷曲线附表1 每位同学设计原始数据查找表三、设计任务(1)设计本变电所的主变压器台数、容量、形式。
(2)设计高低压侧主接线方式。
(3)设计本变电所的所用电接线方式。
(4)计算短路电流。
(5)选择电气设备(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等)。
设计成果1.设计说明书一份 2。
计算书一分 3。
主接线图一份要求:上述3者按顺序装订成一册(简装,钉书针左边钉好3颗,勿用夹子夹)五、主要参考资料[1]姚春球。
发电厂电气部分。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2]电力工业部西北电力设计院.电力工程电气设备手册(第一册).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 [3]周问俊.电气设备实用手册.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4]陈化钢。
企业供配电。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9[5]电力专业相关教材和其它相关电气手册和规定摘要:本次设计为110kV降压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的初步设计,根据原始资料,以设计任务书和国家有关电力工程设计的规程、规范及规定为设计依据.变电站的设计在满足国家设计标准的基础上,尽量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
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二零一三年六月二十日编制《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某工厂办公楼供配电系统设计。
二、工程概况本建设项目为南京市某工厂内办公楼建筑,该建筑由地面上11层、局部地下1层组成,建筑面积27464m2,建筑高度44.1m,属2类高层建筑。
该建筑地下1层为水泵房及备用设备房,地上1层为开敞式办公用房及部分设备用房(含变配电所),2层为内部食堂及部分办公用房,3~5层为开敞式办公用房,6~11层为办公及会议用房。
三、初始条件1、供电电源本工程供电电源为10KV高压电缆埋地引入,电源取自工厂总变配电所。
2、动力设备容量初始条件表1 各类动力设备容量、数量、安装位置续表13、照明设备容量初始条件(1)楼层一般照明配电箱容量表2 楼层一般照明配电箱容量、数量、安装位置注:本工程原则上每个楼层设置一个楼层一般照明总配电箱,如有需要,可在楼层总照明配电箱输出端后接二级照明配电箱(局部区域),各楼层一般照明配电箱编号为1AL(下级为1AL1、1AL2·)、2AL等,或1AL1(下级为1AL1-1、1AL1-2·)、1AL2等。
各楼层一般照明配电箱的容量按照负荷密度估算,依据该配电箱服务面积、单位面积负荷密度指标(含灯具照明、普通插座,负荷密度值参照PDF文档),估算出该配电箱的照明负荷容量。
(2)楼层应急照明配电箱容量表3 楼层应急照明配电箱容量、数量、安装位置注:根据国家相关规范规定,每个防火分区(本工程每个楼层为一独立防火分区)必须单独设置应急照明配电箱。
各楼层应急照明配电箱编号为1AE、2AE、3AE·等。
(3)其他属于照明负荷类的设备容量(配电箱容量)表4 其他属于照明负荷类设备(配电箱)容量、数量、安装位置四.设计内容1、低压配电干线系统设计含:干线配电方式、干线导体类型和截面选择、干线敷设路由及敷设方式等设计内容。
《工厂供配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工厂供配电的基本概念、原理及系统组成,掌握电力系统的基本结构。
2. 使学生掌握工厂供配电系统中常用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参数计算。
3. 帮助学生了解工厂供配电系统中短路故障的分析方法及保护措施。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工厂供配电系统设计、计算及设备选型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分析工厂供配电系统故障原因及处理故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化工具进行供配电系统仿真、调试及优化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电气工程,增强对工厂供配电领域的兴趣和热情。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协调能力,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3. 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安全操作习惯,注重环境保护。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以实用性为导向,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
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掌握工厂供配电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工程设计和故障处理能力,同时培养其热爱专业、注重安全、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工厂供配电系统概述:包括电力系统的基本结构、工厂供配电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 教材章节:第一章- 内容:电力系统基本概念、工厂供配电系统组成、供配电系统分类。
2. 工厂供配电系统设备:介绍常用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参数计算及选型。
- 教材章节:第二章- 内容: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负荷开关、接触器等设备的工作原理及选型。
3. 工厂供配电系统设计:讲解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流程及方法。
- 教材章节:第三章- 内容:设计原则、设计流程、电气设备选型、系统保护及自动化。
4. 短路故障分析及保护:分析工厂供配电系统短路故障原因、计算方法及保护措施。
- 教材章节:第四章- 内容:短路故障原理、短路电流计算、短路保护装置及其配置。
5. 工厂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介绍系统运行管理、常见故障处理及维护措施。
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与任务书指导教师:翁志远2015.6月1、课程设计目的工厂供电课程设计作为独立的教学环节,是自动化及相关专业集中实践性环节系列之一,是学习完《供配电技术》课程后,进行的一次综合设计。
其目的在于加深对供配电技术的理解,掌握工厂供配电技术初步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分析解决供配电技术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在供配电技术应用方面的实践技能和科学作风;培育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力求实现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负荷计算及无功补偿、变电所主变压器选择及主结线方案的确定、短路电流的计算和电气设备的选择与校验、防雷接地设计、资料整理等环节,初步掌握工程设计方法和组织实践的基本技能;熟悉开展科学实践的程序和办法,为今后从事生产技术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学会灵活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并能不断接受新的知识,大胆发明创造的设计理念。
2、课程设计要求课程设计应充分体现“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认知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根据课程设计具体课题安排时间,分小组进行。
根据合理的进度安排,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开展课程设计活动,按时完成每部分工作。
课程设计集中在教室进行,每天由班长负责考勤,指导教师抽查。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坚持独立完成,实现课题规定的各项指标,并写出设计报告。
3、课程设计时间及进度安排课程设计集中在一周(5天)进行。
为保证达到预计的教学任务及目的,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进行资料的收集、方案论证、负荷计算及无功补偿、变电所主变选择及主结线方案的确定、短路电流的计算和电气设备的选择与校验、防雷接地设计。
具体进度及要求安排如下:时间内容第1天布置课题,准备设计资料及熟悉课题方案论证、分析、讨论第2天确定车间的计算负荷确定车间变电所的变压器台数、容量及主结线方案及短路电流计算第3天高低压电气设备和导线的选择及防雷设计确定车间配电支干线、干线及配电箱的计算负荷第4天选择导线的截面和型号绘制车间配电系统图及平面图第5天整理资料、写课程设计报告递交课程设计报告、总结4、 课程设计内容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有:负荷计算和无功功率补偿、变电所主变压器台数和容量的选择、变电配所位置的选择、变配电所主结线方案的设计、短路电流的计算、变电所一次设备的选择与校验、供电系统的过电流保护、二次回路接线的设计与安装、供配电线路的设计计算、防雷保护设计。
《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1607131、1607132(电气技术方向)一、目的和要求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是该课程理论教学之后的一个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要求学生在学习供配电技术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具体任务的供配电一次系统。
通过设计进一步巩固所学过的理论知识,熟悉供配电系统的基本构成和任务,了解常用电气设备的结构、原理、性能、用途,掌握中小型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设计的步骤和要求。
了解变电所电气设计相关的国家标准、规程、规范以及电气主接线的绘制方法,学会查阅供配电设计手册、设备手册的方法,树立工程观念,培养分析和解决一般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内容根据给定的设计任务完成供配电系统电气一次部分的设计(设计任务附后)。
三、基本要求:(1)掌握供配电系统设计的方法、内容和步骤。
(2)根据所给定设计任务,按照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完成变配电系统电气一次部分的设计任务,写出设计说明书。
(3)具备计算机绘图能力,绘出供配电系统一次系统设计图样。
(4)提交的设计报告内容充实、方案合理、图纸齐全。
撰写格式符合相关要求。
四、进度安排五、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用纸一律采用A4纸。
上下边距为2.2cm,左边距3.0cm(留装订线),右边距为 2.0cm。
设计报告封面必须统一。
内容包括评分表、封面、目录、正文、收获、参考文献等(并按此顺序装订)。
六、设计参考资料[1] 刘燕. 供配电技术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2] 任元会. 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 [M]. 3版.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3] 刘笙. 电气工程基础 [M]. 2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4] 许继继电保护装置说明书许继集团技术资料[5] 弋东方.电气设计手册电气一次部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6] 刘宝林. 电气规程规范及标准大全 [M].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1.[7] 余建明,同向前,苏文成. 供电技术 [M]. 4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8] 翁双安. 供配电工程设计指导.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9]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供配电设计规范 [S]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0.[10] 刘介才主编. 工厂供电设计指导.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11] 刘介才主编. 实用供配电技术手册..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12] 刘介才主编. 工厂供用电实用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七、成绩评定课程设计成绩由平时表现、报告及设计答辩三个方面成绩组成,各部分所占比例分别为30%、5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