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切削基本理论
- 格式:pptx
- 大小:432.17 KB
- 文档页数:35
金属切削的基础知识金属切削是一种通过切削工具在金属工件上施加力量,使其产生剪切应力,从而剥离所需形状的金属层的加工方法。
它是目前最常用和广泛应用的金属加工方式之一。
以下是金属切削的基础知识:1. 切削工具:切削工具通常由硬质材料制成,如高速钢、硬质合金等。
常见的切削工具包括刀片、钻头、铣刀等。
刀具的选择根据加工材料、加工形状和加工质量要求等因素进行。
2. 切削速度:切削速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切削刀具工作部分对工件的相对运动速度。
它是影响切削加工效果和刀具寿命的重要因素。
通常以米每分钟(m/min)作为单位。
3. 进给速度:进给速度是指切削刀具沿工件表面移动的速度。
它决定了每分钟进给长度。
进给速度的选择需要考虑切削深度、加工精度和刀具强度等因素。
4. 切削深度:切削深度是指切削刀具在每次切削中从工件表面剥离金属的厚度。
切削深度越大,切削力也会增加,刀具磨损加剧。
因此,切削深度的选择要根据材料性质、刀具强度和加工要求等综合考虑。
5. 切削力:切削力是指在切削过程中作用在切削刀具上的力。
它是切削加工过程中的重要力学参数,会影响刀具的磨损和加工精度。
切削力的大小与切削厚度、切削速度、切削角度和材料硬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6. 刀具磨损:切削刀具在切削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发生磨损。
刀具磨损会使切削力增加、切削质量下降,并且降低了刀具的寿命。
因此,定期更换和修磨切削刀具是保证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的重要措施。
7. 切削液:切削液是指在金属切削过程中加入的一种液体。
它主要用于降低切削温度、润滑切削表面、冲洗切削区域,以减少金属切削时产生的摩擦和热量。
良好的切削液选择能够有效地提高加工质量和刀具寿命。
金属切削是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加工方式之一,掌握金属切削的基础知识对于提高加工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对于从事金属加工的工作者来说,了解切削工具、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切削深度、切削力、刀具磨损以及切削液等基础知识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