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配额和许可证管理常识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3
进出口货物的许可证管理,是国家对进出口进行宏观管理的一种行政手段,其目的是维护政党的进出口秩序,保护和促进国内生产,加强进口贸易的管理和协调出口。
凡按国家规定应申领进出口许可证的货物,报关时,必须交验对外经贸管理部门签发的许可证,否则,海关不予放行。
实行许可证管理的商品目录,由外经贸部统一调整、公布和解释。
一、签发进出口货物许可证的机关(一)外经贸部代表国家统一签发进出口货物许可证,按现行规定:中央、国务院各部委及其所属企业,由其主管部门向外经贸部申领;实行许可证管理商品目录上所列明应由外经贸部签发许可证的商品,均应直接向外经贸部申领。
(二)外经贸部授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经贸厅(委、局)或外贸局,签发本省市部分进出口货物许可证。
(三)外经贸部授权该部驻广州、上海、天津、大连、深圳、海口、青岛、西安、成都、武汉、郑州、福州、南京、杭州、昆明等16个特派员办事处,签发其联系地区内的部分进出口货物许可证。
二、出口许可证管理根据《出口商品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出口许可证管理和审领的若干规定》、《出口许可证管理商品分级发证目录》,出口许可证有下列规定。
(一)出口许可证的申领对实行出口配额管理的商品,凭外经贸主管部门分配的配额数量领取许可证。
对一般许可证管理的商品,凭出口有效合同申领许可证。
各类出口配额当年有效,出口单位必须在当年12月16日前申领出口许可证。
根据外经贸部下达的下一年度出口商品配额,出口企业可于当年12月15日起,预领下一年度出口许可证,出口许可证发证日期应填制为下一年1月1日,许可证自下一年1月1日起生效,占用下一年度出口指标。
根据国际惯例,对大宗、散装货物,溢短装在5%以内的,视为政党情况,不必补证;对溢短装超出5%的,应增加发证数量。
对非许可证管理的商品,凡经国家批准经营对外贸易业务的外贸企业都可经营,但有外贸自营权的生产企业或实体性企业集团、外商投资企业的经营范围仍为自产产品。
一、进出口许可证管理主管部门:商务部发证机构:商务部配额许可证事务局、商务部驻各地特派员办事处、各省级以及商务部授权的其他省会城市商务厅(局)、外经贸委(厅、局)(一)管理范围1.2008年实施进口许可证管理的货物:消耗臭氧层物质和重点旧机电产品。
(1)消耗臭氧层物质进口许可证:由各地外经贸委(厅、局)、商务厅(局)签发;在京中央管理企业的进口,由商务部配额许可证事务局签发。
(2)重点旧机电产品:由商务部配额许可证事务局负责进口许可证的签发工作。
2.2008年实施出口许可证管理的货物:47类。
实行出口配额许可证、出口配额招标和出口许可证管理。
(1)玉米、小麦、棉花、煤炭、原油、成品油六类商品的出口许可证,由配额许可证事务局签发。
(2)大米、玉米粉、大米粉、小麦粉等31类商品的许可证由各地特派员办事处签发。
(3)铟、钼、消耗臭氧层物质、锌、部分金属及制品由各地方发证机构签发。
(二)办理程序1.进口消耗臭氧层物质及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的商品在组织该类进出口应证商品前,经营者应事先向主管部门申领进出口许可证,可通过网上和书面两种形式申领。
发证机构自收到符合规定的申请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发进(出)口许可证。
特殊情况下,进口许可证最多不超过10个工作日。
2.进口重点旧机电产品进口前经营者应事先向主管部门申领进出口许可证,可通过网上和书面形式申领。
申领时应由旧机电产品进口的最终用户提出申请,并且申请企业应具备从事重点旧机电产品用于翻新(含再制造)的资质。
二、自动进口许可证管理(一)商品范围:1.自动进口许可证管理的商品范围2008年实施自动进口许可管理的商品包括:一般商品、机电产品、重要工业品。
列入自动进口许可管理货物目录的商品,在办理报关手续的时候,要向海关提交自动进口许可证。
2.免交许可证的情况:6种(重点,参见教材P62-63)(二)办理程序1.进口属于自动进口许可管理的货物,收货人在办理海关报关手续前,应向所在地或相应的发证机构提交自动进口许可证申请,并取得自动进口许可证。
有色金属出口和进口的国际贸易政策和法规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有色金属的国际贸易变得越来越重要。
有色金属包括铜、铝、锌、镍等多种金属,它们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子、汽车、能源等行业。
由于有色金属的供求情况和价格波动较大,各国对于出口和进口的政策和法规进行了严格的管理和监管。
本文将介绍有色金属出口和进口的国际贸易政策和法规。
一、出口政策1. 出口配额和许可证制度为了维护本国的资源安全和稳定供应,许多国家对有色金属出口实行配额和许可证制度。
这些制度限制了出口量和出口资格,确保本国有色金属资源的充足和合理利用。
2. 出口关税和出口退税有的国家采取出口关税的方式限制有色金属的出口。
这种政策通常根据国际市场的供求变化和本国的产业政策来制定,以调控出口量和保护国内产业发展。
另外,一些国家还实行出口退税政策,以鼓励出口和提高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 出口质量检验和标准为了确保出口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许多国家对有色金属产品实行强制性的质量检验和标准。
出口产品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且通过相应的检验和认证程序,方可出口。
二、进口政策1. 进口关税和进口配额各国对有色金属的进口往往采取关税的方式进行限制。
进口关税的税率根据国际市场的供求和竞争状况来确定,以保护国内产业免受低价进口的冲击。
此外,一些国家还对有色金属的进口实行配额制度,限制进口量和进口渠道。
2. 进口许可证和进口限制为了管理和监控有色金属的进口,许多国家要求进口商获得进口许可证。
进口许可证的申请程序和条件因国家而异,在满足相关要求后方可进口。
此外,一些国家还对特定的有色金属实行进口限制,例如对含有有害物质的金属产品进行禁止或限制进口。
3. 检验和清关手续进口有色金属产品需要经过海关的检验和清关手续。
这些手续包括原产地证明、质量检验、关税缴纳、关税评估等,确保产品符合国家的要求和标准,且满足相关的进口政策和法规。
三、国际贸易政策和法规1. 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各国的有色金属贸易往往受到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约束。
外贸卖家必须了解的进出口配额标签: 进出口配额配额的内容配额的定义配额是指一个国家政府在一定时期内控制一些敏感商品的进出口数量或金额。
其目的是调整国际收支,保护国内工农业生产,是非关税壁垒之一。
配额可分为广义和狭义。
从广义上说,配额是有限资源的管理和分配,是供需不同或各方利益不同的平衡。
例如,当旅游或移民需求过高时,配额制度可以缓解压力;当产品供应短缺时,配额制度可以调整不平衡;等等。
狭义的配额是指国际贸易范围内的定义,即一个国家(地区)积极或被动地控制产品的进出口数量或价值,以保护其行业不受进口产品的过度损害,或防止其产品的过度出口。
配额可分为进口配额和出口配额两类。
配额的方式多种多样,有人统计全球实施的配额有2500余种。
根据不同的标准,配额有绝对配额与相对配额,关税配额与非关税配额,主动配额与被动配额等多种分类。
配额制度以限制国际贸易为代价保护国内产业,长期以来一直遭到贸易自由主义倡导者的坚决反对。
自1947年关贸总协定以来,GATT/WTO缔约方/成员为减少和消除配额制度做出了巨大努力。
几乎所有相关国家(地区)在每一轮谈判或每个新国家(地区)签署或加入时都被要求大幅减少或取消配额。
进口配额是什么?进口配额(Import Quota):进口配额制(Import Quotas System),也被称为进口限制。
它是一个国家政府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进口的某些商品的数量或金额。
在规定的期限内,配额内的货物可以进口,超过配额的,不得进口,或者征收较高的进口关税。
它是资本主义国家实施进口限制的重要手段之一。
进口配额分类根据限制的严格程度,进口配额可分为绝对配额(Absolute Quota)和关税配额(Tariff Quota):前者是指部分商品进口数量或金额达到进口限额后,不得继续进口配额管理;后者是指部分商品进口数量或金额达到规定金额后,需要提高关税的配额管理;关税配额并不绝对限制商品的总进口量,而是在一定时期内对一定数量的进口商品给予低税、减税或免税待遇,对超过该配额的进口商品征收更高的关税或附加税和罚款。
报关流程中的进口配额管理如何办理进口配额许可证进口配额管理是指对一些特定商品的进口数量进行限制和管理。
进口配额许可证是进口企业在进行相应商品进口时需要取得的一种许可证明。
本文将从申请流程、材料准备、审批时间等方面介绍进口配额许可证的办理过程。
一、申请流程1.在进口配额管理的商品清单中选择需要进口的商品,了解该商品的配额管理政策,包括所需配额数量和申请时间等。
2.根据所在国家的相关规定了解进口配额许可证的申请要求,如所需材料、申请地址等。
3.准备申请材料,包括公司营业执照、进出口经营许可证、商品购销合同、进口许可证申请表等。
4.将准备好的申请材料提交给相关的政府部门,如海关、商务部等。
5.等待政府部门审批,并按照要求进行补充材料、补充信息等工作。
6.若申请获得审批通过,领取进口配额许可证;若申请被驳回,可以重新递交申请或进行申诉等。
二、材料准备1.公司营业执照:包括公司名称、注册地址、经营范围等内容。
2.进出口经营许可证:取得该证书的进口企业才有资格进行进口配额许可证的申请。
3.商品购销合同:与国外供应商签订的进口商品购销合同,包括商品名称、数量、价格、交货时间等。
5.其他关联文件:可能根据具体情况需要提供的文件,如经营证明、海关编码等。
三、审批时间进口配额许可证的审批时间因国家政策、管理部门、申请材料的准备情况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审批时间可在1个月到3个月之间。
四、注意事项1.提前了解进口配额管理政策,确保所申请的商品在配额管理范围之内,并了解申请时间、所需材料等要求。
2.提前准备相关材料并确保材料齐全、真实有效,以免推迟申请进度。
3.在申请过程中与政府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及时补充材料、提供信息,以提高申请通过的可能性。
4.若申请被驳回,可以根据驳回原因进行申诉或重新递交申请,寻求解决方案。
总结:。
进出口保护措施包括哪些内容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各种贸易摩擦和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出现。
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各国纷纷采取了各种进出口保护措施。
本文将探讨进出口保护措施的内容和实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进出口保护措施是指国家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这些措施主要包括关税、配额、反倾销措施、进口许可证、出口补贴等。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措施。
首先是关税。
关税是指对进口货物征收的一种税收,它可以是特定金额的固定税收,也可以是进口货物价值的一定比例。
关税的设定可以有效地提高进口商品的价格,从而减少对外国商品的需求,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
其次是配额。
配额是指对某种商品的进口数量进行限制,超过配额的进口将被禁止或者需要支付额外的费用。
通过设置配额,国家可以有效地控制进口商品的数量,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
第三是反倾销措施。
当某种商品的进口价格低于其生产成本或者国内市场价格时,国家可以采取反倾销措施,对这种商品征收反倾销税或者实施反倾销调查,以防止外国商品倾销对本国产业造成损害。
此外,还有进口许可证和出口补贴等措施。
进口许可证是指对某些商品的进口进行许可管理,只有获得许可证的商品才能进口。
而出口补贴则是指国家对出口商品给予一定的补贴或者优惠政策,以提高出口商品的竞争力。
进出口保护措施的实施对国际贸易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进出口保护措施会导致国际贸易的减少。
由于进口商品价格的上升和数量的减少,进口商品的需求将会下降,从而减少国际贸易的规模。
其次,进出口保护措施会导致国际贸易关系的紧张。
当一个国家采取进出口保护措施时,往往会引起其他国家的不满和报复措施。
这样一来,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将会加剧,国际贸易关系将会变得更加紧张。
另外,进出口保护措施还会影响国际贸易的公平性。
一些国家通过设置关税和配额等措施来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但这往往会导致其他国家的商品无法公平竞争,从而影响国际贸易的公平性。
我国货物进出口管理制度发布时间:2009-3-6 14:53:11 作者:0 来源:商品是进出口贸易中的核心元素,不同时期,经营不同商品的贸易会有不同的市场,会面临不同的市场风险,商品选择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进出口贸易商人的收益,而当商人为获利而可能与国家宏观经济利益与社会公益发生冲突时,对进出口商品(即进出口货物)的管制就成为国家对外贸易管制的主要内容。
为了规范货物进出口管理,维护货物进出口秩序,促进对外贸易健康发展,我国在2001年专门制定了《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把进出口货物分为不同的层次进行管理。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要求,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根据市场经济的原则,我国放宽了对经营对外贸易商品的管制,根据新修订的《对外贸易法》的规定,除了国家另有规定,国家准许货物与技术的自由进出口。
根据进出口货物涉及的管理风险的不同,我国将进出口货物分别纳入禁止进出口、限制进出口和自由进出口的货物的范围,以便实施积极有效的管理。
一、禁止进出口货物的管理(一)禁止进出口货物的原则禁止进出口是指国家对于特定的商品出于不同的政策需要,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从事该类商品的进出境行为。
根据2004年新修订的《对外贸易法》第十六条的有关规定,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货物,国家禁止进口或者出口:①为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公共道德,需要禁止进口或者出口的;②为保护人的健康或者安全,保护动物、植物的生命或者健康,保护环境,需要禁止进口或者出口的;③为实施与黄金或者白银进出口有关的措施,需要禁止进口或者出口的;5国内供应短缺或者为有效保护可能用竭的自然资源,禁止出口的;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所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协定的规定,需要禁止进口或者出口的。
(二)禁止进出口货物的范围1、禁止进口货物:目前,我国先后共颁布了五批《禁止进口货物目录》,包括已脱胶及未脱胶的虎骨(指未经加工或经脱脂等加工的),犀牛角,鸦片液汁及浸膏(也称阿片),旧机电产品类商品,固体废物类商品,废物类商品,废机电产品类商品等。
进出口配额及许可证管理暂行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11系统的配额及许可证管理,充分发挥配额及许可证在进出口贸易业务中的作用,根据配额使用的公平高效原则,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中进出口配额包括出口配额中的计划配额、主动配额、被动配额,也包括进口配额中一般配额、机电配额、特定登记产品。
第二章配额管理第三条11公司配额管理实行计划分配、有偿使用的原则,各所属企业进出口配额计划由计划部审查后统一向有关政府部门申报,经批准后,由总公司计划部统一下达并负责监督、检查配额的使用情况。
第四条各所属企业申领配额一律采取书面形式,填写《进出口商品配额计划申请表》(以下简称《配额申请表》,并按要求及时报送总公司计划部,总公司计划部将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要求,根据各下属公司填报申请表的情况,统一平衡编制上报。
第五条为保证配额分配和使用的公开性,总公司计划部应在收到国家下达配额后一周内,以书面形式公布所取得的配额品种和数量。
第六条为充分发挥各下属公司的业务优势,创造更高效益,避免配额的浪费,为进一步争取配额打好基础,配额的分配将综合考虑以下三方面因素:(一)鼓励自营、签约优先、到证优先的原则;(二)各所属企业《配额商品业务跟踪单》上报情况及所反映的相应业绩;(三)各所属企业《配额申请表》申报情况;第七条所下达的配额采取有偿使用的原则;视具体情况实行对效益好的商品配额多收费,对效益不好甚至略有亏损的商品配额少收费或不收费的办法,以保证配额分配的合理性。
第八条对已下达配额商品的进出口业务实行业务跟踪管理。
所有使用配额的下属公司(部门)需填写《配额商品业务跟踪单》,总公司计划部将综合不同商品配额的市场情况批复、签章,并在财务本部收到配额使用费后从许可证事务管理局领取相关配额的许可证。
第九条对于已领取配额而未能完成计划或预计不能完成计划者,应及时写明情况,所在单位加盖公章后报计划部,否则取消以后配额分配资格。
第十条总公司为了更有效地使用配额,总公司计划部将根据上一贸易年度的配额使用实绩对配额使用效益好的单位予以表彰,以促成配额商品的规模化经营。
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进出口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然而,在全球化背景下,进出口贸易也面临着诸多风险和挑战。
为了确保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安全,保障国家经济利益,建立健全进出口贸易安全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我国进出口贸易安全管理制度。
二、进出口贸易安全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 进出口许可证制度进出口许可证制度是进出口贸易安全管理制度的核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的规定,国家对部分货物和技术实施进出口许可证管理。
进出口许可证分为出口许可证、进口许可证和自动进口许可证。
实行进出口许可证管理的货物,进出口企业必须依法申请办理许可证,海关凭许可证验放。
2. 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制度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制度是我国进出口贸易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的规定,对进出口商品实施检验检疫,确保商品质量、卫生和安全。
检验检疫机构依法对进出口商品进行检验检疫,出具检验检疫证书。
3. 进出口关税和配额制度进出口关税和配额制度是我国进出口贸易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进出口商品征收关税和实施配额管理,调节进出口贸易,保护国内产业,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我国对部分进出口商品实行关税配额管理,即在一定数量范围内允许进出口,超过规定数量的部分征收较高的关税。
4. 进出口反倾销、反补贴制度进出口反倾销、反补贴制度是我国进出口贸易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的规定,对涉嫌倾销、补贴的进出口商品进行调查,采取反倾销、反补贴措施,保护国内产业免受不公平贸易损害。
5. 进出口安全审查制度进出口安全审查制度是我国进出口贸易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环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的规定,对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利益的进出口项目进行审查,确保国家经济安全。
国际贸易中的进出口配额与配额管理作为全球范围内贸易活动的核心,进出口配额与配额管理在国际贸易中起着重要作用。
配额是国家或地区政府为限制特定商品的进出口而设立的一种行政手段。
本文将探讨进出口配额的定义、作用、类型以及配额管理方式,并分析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进出口配额的定义和作用进出口配额是指国家或地区政府针对特定商品的进出口数量设定的限制。
这种限制通常以特定时间期限为基础,旨在保护国内产业、平衡国际贸易,以及调节进口压力对本国市场的影响。
进出口配额的主要作用包括:- 限制进口:通过设定配额来限制国内市场上特定商品的进口数量,以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外国竞争的冲击,促进本国产业发展。
- 保护本国产业:配额措施可以帮助本国产业有效应对外国商品的竞争,为其提供相对稳定和可预测的市场。
- 平衡贸易:配额可以用于平衡国际贸易,防止贸易逆差或过度依赖进口。
特别是在某些敏感行业,配额可以帮助保护国内市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二、进出口配额的类型在国际贸易中,进出口配额可以分为绝对配额和相对配额两种类型。
1. 绝对配额:绝对配额是对特定商品在一定时间期限内的进出口数量设立绝对限制。
一旦配额数量达到或超过,就无法再继续进口或出口。
这种配额通常以数量限制为基础,并且在配额期满后需要重新协商或更新。
2. 相对配额:相对配额是对特定商品进出口在总体配额范围内的相对比例的限制。
相对配额通常以百分比限制为基础,限制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进出口量,旨在确保公平竞争和避免货币贬值引发的突然增长。
三、配额管理方式配额管理方式主要包括配额分配和配额管理机制。
1. 配额分配:配额的分配方式通常由国际组织、政府部门或相关机构负责。
分配方式可以采取竞标、配额拍卖、历史基础和公平分配等方式,以确保配额的公正分配和合理利用。
2. 配额管理机制:配额管理机制是指国家或地区政府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对配额进行管理和监控。
常见的管理措施包括设立监管机构、制定配额使用规则、实施配额追踪和报告,以及制定违规处罚制度。
进出口配额及许可证管理暂行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EE系统的配额及许可证管理,充分发挥配额及许可证在进出口贸易业务中的作用,根据配额使用的公平高效原则,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中进出口配额包括出口配额中的计划配额、主动配额、被动配额,也包括进口配额中一般配额、机电配额、特定登记产品。
第二章配额管理第三条EE公司配额管理实行计划分配、有偿使用的原则,各所属企业进出口配额计划由计划部审查后统一向有关政府部门申报,经批准后,由总公司计划部统一下达并负责监督、检查配额的使用情况。
第四条各所属企业申领配额一律采取书面形式,填写《进出口商品配额计划申请表》(以下简称《配额申请表》,并按要求及时报送总公司计划部,总公司计划部将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要求,根据各下属公司填报申请表的情况,统一平衡编制上报。
第五条为保证配额分配和使用的公开性,总公司计划部应在收到国家下达配额后一周内,以书面形式公布所取得的配额品种和数量。
第六条为充分发挥各下属公司的业务优势,创造更高效益,避免配额的浪费,为进一步争取配额打好基础,配额的分配将综合考虑以下三方面因素:(一)鼓励自营、签约优先、到证优先的原则;(二)各所属企业《配额商品业务跟踪单》上报情况及所反映的相应业绩;(三)各所属企业《配额申请表》申报情况;第七条所下达的配额采取有偿使用的原则;视具体情况实行对效益好的商品配额多收费,对效益不好甚至略有亏损的商品配额少收费或不收费的办法,以保证配额分配的合理性。
第八条对已下达配额商品的进出口业务实行业务跟踪管理。
所有使用配额的下属公司(部门)需填写《配额商品业务跟踪单》,总公司计划部将综合不同商品配额的市场情况批复、签章,并在财务本部收到配额使用费后从许可证事务管理局领取相关配额的许可证。
第九条对于已领取配额而未能完成计划或预计不能完成计划者,应及时写明情况,所在单位加盖公章后报计划部,否则取消以后配额分配资格。
第十条总公司为了更有效地使用配额,总公司计划部将根据上一贸易年度的配额使用实绩对配额使用效益好的单位予以表彰,以促成配额商品的规模化经营。
进出口配额及许可证管理暂行规定1. 引言进出口贸易是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经济发展,进出口配额及许可证管理成为必要措施。
本文档旨在详细解释进出口配额及许可证管理暂行规定的相关内容。
2. 规定目的本规定旨在规范进出口配额及许可证的管理,确保国家进出口贸易的有序进行,维护国家利益和市场秩序。
3.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所有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企业和个人,以及相关政府部门。
4. 进出口配额管理4.1 配额的概念进出口配额是指国家针对某种商品或特定国家(地区)规定的限量进出口数量。
4.2 配额的申请和分配4.2.1 企业或个人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向相关部门申请进出口配额,并提供相关申请材料。
4.2.2 进出口配额的分配由相关部门根据一定的指标和程序进行,以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
4.3 配额的使用和监督4.3.1 获得进出口配额的企业或个人必须按照规定的数量和时限进行进出口活动,并及时报备相关信息。
4.3.2 相关部门将对进出口配额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对违规行为进行查处并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5. 许可证管理5.1 许可证的概念进出口许可证是国家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对特定商品或特定贸易行为进行许可管理的文件。
5.2 许可证的申请和审批5.2.1 企业或个人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向相关部门申请进出口许可证,并提供相关申请材料。
5.2.2 相关部门根据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对进出口许可证申请进行审批,并及时通知申请人审批结果。
5.3 许可证的有效期和范围5.3.1 进出口许可证的有效期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过期后将无效。
5.3.2 进出口许可证的范围由许可证上的详细信息确定,许可证持有人必须严格按照许可证的规定进行进出口活动。
5.4 许可证的变更和注销5.4.1 许可证持有人如需变更许可证上的信息,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向相关部门申请变更,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5.4.2 许可证持有人如需注销许可证,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向相关部门申请注销,并进行相应的手续。
配额管理与许可证管理的联系与区别配额管理与许可证管理是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采用的两种主要的贸易管制手段,两者往往被结合在一起,从而有力地保证了国家对限制进出口货物的管制。
长期以来,我国同样采取了配额与许可证相结合的做法。
在我国成为世贸组织的正式成员以后,我国对限制进出口货物的管理方式正在相应地发生着不同程度的调整与变化。
自2005年3月起,我国取消了限制进口货物的数量限制,这意味着我国过去曾经长期采用的配额与许可证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已经发生变化。
目前,我国的配额管理主要针对部分限制出口货物。
在进口贸易方面,现行的管理方式主要是许可证件管理,特别是许可证管理。
配额管理与许可证管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配额管理与许可证管理之间的联系配额管理与许可证管理之间的联系突出反映在这一点上,即对于限制进出口的货物、包括以货物为表现形态的限制进出口技术,国家原则上主要采用许可证管理,同时,对于其中的部分限制进出口货物,我国又曾经规定实行数量限制,由此可见,对于这部分限制进出口货物,配额管理与许可证管理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2.配额管理与许可证管理之间的区别首先,配额管理与许可证管理在范围方面有大小和多少之分。
配额管理仅适用于国家实行数量限制的工业品、农产品等有关货物;当然,现阶段内,我国所实行的配额管理主要针对的是部分限制出口产品。
许可证管理不仅包括进口许可证管理,还包括出口许可证管理。
它是目前我国进出口许可制度限制进出口管理中覆盖面最大、涉及范围最广的管理。
此外,许可证管理既可适用于货物,又可适用于技术。
其次,配额管理可发挥的管制作用有直接与间接之分。
配额的直接管制作用主要表现在国家可以通过直接规定进出口的总量来达到管制的目的。
其间接的管制作用主要是指它可以与关税措施结合采用,从而达到国家对进出口商品的数量的有效控制。
关税配额措施本身并不对进出口商品的绝对数量加以限制,可是,国家对已经取得与未取得配额的限制进口货物所规定适用的税率是有差别的。
进出口配额和许可证管理常识
发布时间: 2004年12月13日人气:3250 ℃责任编辑: Davy (一)进口商品许可证管理
1、什么是进出口许可证商品管理?
进口许可证商品管理,是国家对进口商品进行宏观管理的一种行政手段。
国家根据国内外市场情况,限制某些商品的进出口,从而调节国内生产和消费。
对限制进出口商品,必须事先向国家外贸主管机关申领进出口货物许可证,海关凭进出口货物许可证和其他有关单证查验放行。
2、应向哪个机关申请领取进口许可证?
国家授权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以下简称“外经贸部”)为许可证管理部门。
外经贸部代表国家统一签发和管理进出口货物许可证。
外经贸部授权省级对外贸易经济合作管理部门和驻口岸特派员办事处签发部分进口货物许可证,其授权范围,按外经贸部关于调整进口许可证管理商品目录和发证机关的通知办理。
3、申领进口货物许可证时,需提交什么样的文件?
申请领取进口货物许可证,需提交经主管部门和归口审查部门批准进口的证件,申请内容包括进口货物名称、规格、数量、金额、用途、进口国别、外汇来源、对外成交单位等项目。
经发证机关审核,符合规定的,予以签发进口货物许可证。
4、进口货物由于某种原因,到达口岸时,与进口许可证上的内容有不一致的情况怎么办?
申领单位应向发证机关申请更改或申请换发进口许可证,因故需要更改某项内容的应在许可证有效期内申请更改。
更改进口许可证中有效期、报关口岸、贸易方式、外汇来源、到货口岸、进口国别、商品原产地、商品用途等项内容,发证机关可在原许可证上备注栏中加注,并加盖许可证发证章,更改总次数不得超过两次,即备注栏内只能加盖两个公章。
更改收货单位、商品名称、规格和数量等项内容的,申请单位应持原批准部门同意更改批件,经发证机关审核符合规定后,重新核发新证。
(二)进口商品配额管理
1、什么是一般商品进口配额管理?
国家根据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参照国际惯例,对尚需适量进口以调节市场供应、但过量进口又会严重损害国内相关产业发展的商品和直接影响进口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商品;以及危及国家外汇收支地位的进口商品,实行数量额度控制的管理。
即在一个时期内允许进口或者允许减免税进口一定数额(可以是商品数量或商品金额数量)的某种商品,超过数额的就不准进口或虽然可以进口但要征收较高关税。
配额有“绝对配额”和“关税配额”两种,各国经常使用的是“关税配额”。
2、配额管理与许可证管理有什么区别?
二者都是国家对对外贸易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都是通过对进出口货物的限制来实现的。
不同的是:
(1)配额管理是事先就决定和公布今后某一时期某种商品允许进口的额度;而许可证管理并不一定事先就决定和公布允许进口的限额,只列出需要许可证商品目录,在签发许可证过程中,根据国内外市场行情决定和调整限额。
(2)配额管理中最主要的关税配额,在其额度外仍然可以进口,只不过额度外进口的商品所纳关税要比额度内进口的高;而许可证额度外是一律不能进出口的。
(3)配额商品进出口时,需将配额证再换成许可证,海关凭许可证验放;许可证商品直接申领许可证,并凭以通关。
3、向哪个部门申请商品配额?
申请一般商品进口配额的企业,应向本地区、本部门的一般商品进口配额管理机构申请。
进口企业须持配额管理机关签发并盖有专用印章的“一般商品进口配额证明”,在有效期内申领进口许可证,海关凭授权机关签发的许可证验放。
4、什么是特定商品进口登记管理?
国家根据宏观调控的需要,为加强对重要商品进口的宏观监测,及时了解和掌握少数大宗原材料和敏感商品的进口情况,并对企业进行信息引导,采取登记管理的办法。
实行登记管理的特定进口商品,由国家计委商有关部门报国务院确定后公布。
特定商品进口登记管理实际是配额管理的一种,只不过其额度刚性相对小,带有检测指导作用。
不需将“登记证明”换为许可证。
进口特定商品的企业,在委托有该项商品进口经营权的外贸企业签订合同前,按管理渠道向登记机关提出登记申请。
实行进口登记的特定商品,须办理由国家计委统一印制的《特定商品进口登记证明》,海关凭国家计委授权的登记机关签发的登记证明验放。
5、什么是机电产品配额进口管理?
国家对虽然需要适量进口供应国内市场,但过量进口又将严重损害国内工业发展的机电产品或直接影响进口结构产业结构的机电产品、以及危及国家外汇收支地位的机电产品,实行数量额度控制的管理。
进口配额产品的单位按行政隶属关系,向本地区、本部门机电进口管理机构提出申请,由地区、部门机电进口管理机构转报国家机电办审批。
进口单位凭国家机电办签发的进口配额证明向外经贸部门申领进口许可证,海关凭授权发证机关签发的进口许可证验放,同时加验国家机电产品进出口办签发的《进口配额证明》。
6、什么是特定产品进口管理?
国家对已开发或引进技术生产但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加速发展的机电产品,列入特定产品目录的管理。
进口特定产品,进口单位需填空写《机电产品进口申请表》,由国家机电办审批并签发《机电产品进口证明》,方可对外签约、购汇;海关凭国家机电进出口办签发的证明验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