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信号施工设计 第一章
- 格式:ppt
- 大小:4.57 MB
- 文档页数:97
铁路信号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一章介绍铁路信号控制系统是铁路运输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是保证铁路行车安全、高效的必要手段。
信号控制系统包括信号机、道岔、轨道电路等设备,通过对列车运行状态的检测,控制信号机和道岔的动作,使列车按照规定的路线、速度行驶。
本文主要介绍铁路信号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第二章设计原理2.1 信号机设计原理信号机是信号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通过不同的颜色和位置指示列车行驶的状态和限制。
信号机的设计原理是根据铁路运行规律和安全性要求进行的,主要包括信号机位置、信号机类型、信号灯颜色等方面的考虑。
2.2 道岔设计原理道岔是指在铁路上所设置的能够使列车改变行驶路线的设备。
道岔的设计原理是将列车的行驶路线进行分割,使列车按固定路线行驶,防止发生碰撞等事故。
道岔的设计包括道岔位置、转换角度、防撞装置等方面的考虑。
2.3 轨道电路设计原理轨道电路是利用轨道作为信号传输的介质,在轨道上铺设感应线圈,对列车的位置、速度等进行监测,从而控制信号机和道岔的动作。
轨道电路的设计原理是根据列车运行状态和反应时间进行的,主要包括感应线圈的铺设位置、电路接法等方面的考虑。
第三章实现方法3.1 控制系统硬件部分控制系统硬件主要包括电气控制装置、接口设备、信号机、道岔、感应线圈等。
电气控制装置通过逻辑运算实现对信号机和道岔的控制,接口设备负责将不同部分的设备连接起来。
信号机、道岔、感应线圈等则根据设计原理实现相应功能。
3.2 控制系统软件部分控制系统软件主要包括信号控制逻辑、安全控制策略、故障处理程序等。
信号控制逻辑是实现对信号机和道岔的控制,安全控制策略是保证列车行车安全的重要手段,故障处理程序则负责对各个部分设备的故障进行诊断和处理。
第四章优化方法4.1 信号控制系统的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信号控制系统也可以采用智能化技术来实现更高效、更安全的控制。
通过应用机器学习、模式识别等技术,系统可以自动诊断、自动调整,进一步提高信号控制的效率和安全性。
第一篇信号工程设计信号工程设计一般按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两个阶段进行,即“两段设计”方式。
有些工程规模很小、方案明确,主要技术原则已经确定、投资较少的项目,也可将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合为一个阶段进行,即采用“一段设计”方式。
“两段设计”的程序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图中的“竣工图”是施工单位根据施工情况对施工图纸进行必要的修改,形成竣工图纸,作为维修单位日后维护信号设备的依据,也是“施工设计”的必要延伸。
第一章初步设计第一节初步设计的任务初步设计的主要任务是选择和确定设计方案,提出设计的经济、工程概算技术指标及各种方案的比较指标,提出主要工程数量、材料设备和劳动力数量、用地面积等。
初步设计提出的工程概算审批后,作为实行招标承包和投资包干的主要依据,也是考核设计技术经济合理性和建设成本的依据。
开展初步设计的依据是有关部门下达的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任务书设计任务书是开展设计工作的重要依据。
铁道部根据国家分配或自筹的投资安排全路基建项目,各铁路局根据铁道部分配的基建和大修投资按轻重缓急与铁道部协商提出建设项目,确定投资安排,明确基建或大修计划。
这种情况下,信号系统是作为配合线路上部建筑工程的一部分提出的,属于总体设计的一部分。
有时为了提高铁路通过能力,信号工程也可作为主体工程提出。
但无论是作为配合工程还是主体工程,都必须有铁道部或铁路局批复的设计任务书。
设计任务书的主要内容如下:1.设计范围说明要求设计的具体车站、车场的名称。
2.设计类型建议采用车站联锁的标准图号、相邻区间采用的闭塞方式及设备类型。
3.投资明确投资数目,以便根据投资的控制数目考虑设计方案。
4.建设年限明确信号工程建成及投产的时间。
如果信号工程属配合站场工程时(新建或扩建),要明确站场线路工程完成的顺序及年限,以便考虑信号工程与线路工程之间的相互配合。
5.牵引种类(内燃、电力)非电力牵引区段,要明确将来采用电力牵引的计划,以便在设计中考虑将来与有关设备的结合设计和合理地预留设备。
铁路信号施工工艺标准怀化电务段施工规范体系施工工艺标准车站与区间信号Q/GZT-HHD01SG-2021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怀化电务段目录第一章信号电缆施工第一节电缆型号及测试第二节电缆敷设第三节电缆防护第四节电缆屏蔽衔接第五节电缆配线第二章室外设备装置第一节空中固定信号及标志牌第二节道岔第三节轨道电路第四节计轴设备第五节配线第三章室内设备装置第一节组合架、分线盘、走线架、组合柜、移频柜、综合柜及计算机联锁接口架第二节控制台、人解盘及显示设备第三节计算机联锁设备第四节电源屏〔含电源开关箱、防雷开关箱〕第五节配线第四章系统防雷第一节既有信号楼施工第二节新建信号修建物避雷带与法拉第屏蔽笼施工第三节室内接地聚集线及等电位衔接第四节浪涌维护器第五节轨旁设备接地及电缆屏蔽接地施工要求第六节信号楼信号设备接地表示图第七节贯串地线第五章微机监测与TDCS施工工艺第六章ZPW-2000轨道电路第一节轨道电路联系及长度计算规范第二节电气绝缘节设备装置第三节机械绝缘节设备装置第四节ZPW-2000钢轨引接线规格、型号及装置标第五节平交道口、桥梁处设备的装置第六节补偿电容的装置第七节禁停标志牌的装置第八节信号机装置第九节防雷地线第十节电化单线区段横向衔接线设置原那么第十一节电缆补偿方法第七章信号设备标识工艺规范图第八章(沪昆线)室外设备装置与空中硬化工艺规范图第一章信号电缆第一节电缆型号及测试一、电缆型号(一)信号电缆型号1. 信号电缆的导电芯线应采用标称直径为1.0mm的软铜线,其允许任务电压不得低于工频500V或直流1000V。
2. 集中联锁和自动闭塞区间的信号电缆,应采用综合护套、铝护套和数字信号电缆。
有特殊要求的设备,如计轴设备、应对器等设备应采用公用数字信号电缆。
(1)信号电缆按护套类型包括塑料护套〔PTY03、PTY23等〕、综合护套〔PTYA23、PTYA22〕、铝护套〔PTYL23、PTYL22〕信号电缆,电缆规格用电缆芯数表示分为:4、6、8、9、12、14、16、19、21、24、28、30、33、37、42、44、48、52、56、61。
教师学期授课计划重庆职培基地教案用纸第 1 讲重庆职培基地教案用纸第 1 讲重庆职培基地教案用纸第1讲重庆职培基地教案用纸第 2 讲重庆职培基地教案用纸第10讲重庆职培基地教案用纸第 3 讲重庆职培基地教案用纸第 3 讲重庆职培基地教案用纸第 4 讲重庆职培基地教案用纸第4讲重庆职培基地教案用纸第 5 讲重庆职培基地教案用纸第 6 讲重庆职培基地教案用纸第7讲重庆职培基地教案用纸第8讲重庆职培基地教案用纸第12讲重庆职培基地教案用纸第12讲重庆职培基地教案用纸第11讲重庆职培基地教案用纸第11讲重庆职培基地教案用纸第9讲重庆职培基地教案用纸第9讲重庆职培基地教案用纸第9讲重庆职培基地教案用纸第9 讲平时成绩考核办法教研室主任审阅任课教师杨永明年月日2012 年月日本课小结与改进措施课外作业或复习题课外作业或复习题第一节课至第五节课作业作业:第一节作业1、我国规定哪三种基本颜色为信号通用颜色?各代表什么意义?第二节作业1、铁路信号基础设备包括哪些信号装置?第三节作业1、进站信号机设在何处其作用是什么?第四节作业1、预告信号机的作用是什么?第五节作业1、什么是移动信号?2、什么是手信号?教研室主任审阅任课教师杨永明年月日2012 年月日本课小结与改进措施作业:第六节作业1、转辙机的作用是什么?第七节作业1、什么是轨道电路?第八节作业1、分散自律式调度集中系统(CTC)有哪些功能?第九节作业1、什么是机车信号?第十节作业1、ATP车载设备的功能是什么?第十一节作业1、什么是闭塞设备?课外作业或复习题课外作业或复习题第十二节作业1、联锁的定义是什么?本课小结与改进措施平时成绩登记表考试(查)成绩报告表2011 ─2012学年第四学期注:1. 报告成绩的确定(1)自开课: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占70%。
(2)统考课:报告成绩为期末考试卷面成绩。
2.报告成绩不及格用红色填写。
任课教师(签名)杨永明填表日期2012 年12 月日考试成绩分析表课程名称:铁路信号任课教师:杨永明授课班级:班期末卷面考试成绩统计表。
第一章铁路信号和联锁控制系统发展综述一、铁路信号的发展过程1、初始阶段⑴站间区间电话闭塞、区间占用凭证--路票,只允许一列车运行。
⑵列车凭行车人员手信号(白天旗子、夜晚信号灯)发车、进站。
⑶人工扳道布置进路⑷司机目视行车特点:全部人力控制、车速很低、密度很小、区间通过能力、效率很低,无信号专业,无安全性可言。
2、起步阶段(半自动化)⑴站间区间电话闭塞、区间占用凭证--路票,只允许一列车运行。
⑵列车凭信号机的指示出发、进站。
⑶人工扳道布置进路⑷司机目视行车固定信号机出现只有指示无速度等级,如臂板信号机,区间闭塞采用如路签路牌、64D半自动闭塞,车站采用集中式机械联锁(1856年英国)电锁器联锁等方式。
特点:大部分人力控制、车速很低、密度很小、区间通过能力、效率很低,信号专业开始出现,无安全性可言。
3、稳定阶段(集中控制)⑴站间区间划分闭塞分区,各设色灯信号及防护----自动闭塞,允许至少一列车运行占用站间区间。
区间通过信号机有三显示--四显示;闭塞方式:四、八、十八信息移频自动闭塞、交流计数自动闭塞等方式----UM71、ZPW-2000无绝缘轨道电路移频自动闭塞等方式。
⑵车站进路自动控制:有行车值班员在室内控制和监督。
如1927年布线逻辑继电联锁、6502电气集中联锁、计算机联锁(1978年瑞典哥德堡站)。
⑶列车进站、发车凭信号机的显示。
⑷道岔集中控制,进路排列自动化。
动力转辙机出现(直流电动(液)转辙机、交流电动(液)转辙机等)。
⑸司机目视行车—以地面信号机显示+机车信号+自动停车装置。
闭塞分区轨道电路(运行信息)、站内轨道电路、色灯信号机(带有行进指示和速度等级)、动力转辙机的出现使实现集中控制成为可能。
列车运行速度、密度,区间通过能力都得到大幅度提高,实现了列车运行空间间隔追踪和安全运行。
4、发展阶段(列车运行自动控制)⑴列车运行空间间隔(自动闭塞)---时间间隔(准移动自动闭塞--移动自动闭塞)青藏铁路GPRS卫星定位、京沪高铁CTCS-3等⑵车站进路-----调度集中—分散控制⑶列车运行机车信号主体化----目标距离行车模式--自动驾驶高速运行。
面向未来的高速铁路信号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第一章:绪论近年来,随着高铁网络的持续扩张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高速铁路体系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性基础设施。
而在高速铁路网络中,信号控制系统是保障列车运行安全、提高运行效率的必要设备,其在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营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本文将以面向未来的高速铁路信号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为主题,全面探讨如何构建一个安全、稳定、高效的信号控制系统,以应对未来高铁网络的发展和运营需求。
第二章:高速铁路信号控制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高速铁路信号控制系统是指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对高铁列车进行操控和管理的系统。
目前,国内外主要的高铁信号控制系统有欧洲ETCS系统、美国Purchased ATC系统以及中国RTCS系统等,这些系统的特点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可适用于各种复杂的操作环境。
同时随着高速铁路的不断扩张和技术进步,信号控制系统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智能化:信号控制系统通过引入智能化技术,实现对列车的自动化控制和运营管理,提高了系统的运营效率和安全性。
2.网络化:信号控制系统在进行监控和管理时,通过建立数据传输和通信网络,实现相关信息的实时共享,使得系统运营更加透明、精细化。
3.模块化:信号控制系统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了各个功能模块的分离和部署,使得系统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4.全球化:信号控制系统支持各种标准和协议,充分发挥了国际互操作性,方便系统与其他国家的高速铁路建设接轨。
第三章:高速铁路信号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高速铁路信号控制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其独特的操作环境和运营需求,因此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设计原则,以确保系统在运营过程中能够保证高效、安全和稳定。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可靠性:信号控制系统一旦出现故障,将会对列车的运营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系统的可靠性必须得到充分的保障。
这包括对系统硬件、软件、通信设备以及与其他设备的协同等因素都需要进行充分的测试和保证。
铁路信号电缆施工工艺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在广铁(集团)公司管内的铁路信号电缆施工,从源头预防信号设备故障,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章铁路信号电缆使用规定第二条 ZPW—2000系列自动闭塞轨道区段以及2000系列的站内电码化设备采用铁路数字信号电缆,计轴设备、应答器使用专用数字信号电缆,其它设备应采用综合护套或铝护套信号电缆等非数字信号电缆。
第三条电化区段主干信号电缆应采用铝护套信号电缆,电化区段与非电化区段连接的站(场)联电缆应采用铝护套信号电缆。
第四条 ZPW—2000系列采用的铁路内屏蔽数字信号电缆,应遵循以下使用原则1.两个频率相同的发送与接收不能采用同一根电缆。
2.两个频率相同发送(接收)不能设置在同一屏蔽四线组内。
3.电缆中有两个及其以上的相同频率的发送或接收时,该电缆需采用内屏蔽电缆。
4.电缆中各发送、各接收频率均不相同时,可采用非内屏蔽电缆,但线对必须按4线组对角线成对使用。
5.内屏蔽电缆有2对以上的备用芯线时,必须有一个完整的内屏蔽4芯组。
第五条轨道电路发送、接收电缆应成对使用。
第三章铁路信号电缆径路选择原则第六条铁路信号电缆敷设前,由施工单位会同工务段、电务段、通信段等设备管理单位配合人员进行现场踏勘,共同确认敷设径路。
第七条两设备间距离最短,通过股道及障碍物最少,利于施工及维修方便。
第八条避开线路和其他建筑物的改、扩建处。
第九条避免在道岔的岔尖、辙岔心和钢轨接头处穿越股道。
第十条避免通过碱、酸、盐性等有化学腐蚀物质的地带,各种管道径路复杂地带。
第十一条避免通过土壤松软容易塌陷的地带,以及坚石、池沼、污水坑等处。
第十二条电缆径路与铁路平行时,距最近轨底边缘的距离,在线路外侧L为2m。
如路基宽度不够时,在保证轨底边缘与电缆间斜面距离不小于2m的情况下,L可减至不小于1.7m。
在线路间,L为1.6m。
若线路间距为4.5m,此项距离L可减至不小于1.5m。
距铁路边排水沟边沿不小于1000mm。
第一章编制依据、范围及设计概况1.1 编制依据及原则编制说明:新建铁路成都至贵阳线乐山至贵阳段站前工程CGZQSG-4标段由中交二航局承建,本标段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主要根据CGZQSG-4标招投标文件、现有设计施工图和《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指南》来编写,若以后设计施工图有所变更,将相应调整本标段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
1.1.1 编制依据(1)新建铁路成都至贵阳线乐山至贵阳段站前工程现场踏勘调查资料。
(2)新建铁路成都至贵阳线乐山至贵阳段站前工程招标文件、补遗说明书及招标文件答疑书。
(3)新建铁路成都至贵阳线乐山至贵阳段站前工程设计图纸及工程量清单。
(4)我单位所拥有的技术力量、机械设备状况、管理水平、工法及科技成果和多年积累的类似工程、客专工程施工经验。
(5)公司通过质量体系认证中心认定的ISO9001:2008《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
(6)国家、铁道部及地方政府相关法律、法规。
(7)主要的工程技术规范、标准、规则、规程、验标:《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指南》铁建设〔2009〕226号;《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TB10621-2009);《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99);《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技术条件》(TB/T2965-2011);《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混凝土抗硫酸盐类侵蚀防腐剂》(JC/T1011-2006);《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2004);《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TB10425-94);《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4-2010);《高速铁路通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5-2010);《高速铁路信号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6-2010);《高速铁路电力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7-2010);《高速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8-2010);《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高速铁路通信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高速铁路信号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高速铁路电力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高速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铁路轨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5-2009);《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高速铁路CRTSIII型板式无砟轨道后张拉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板暂行技术条件》(TJ/GW111-2013);《高速铁路CRTSIII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TJ/GW112-2013);《高速铁路CRTSIII型板式无砟轨道隔离层土工布暂行技术条件》(TJ/GW113-2013);《高速铁路CRTSIII型板式无砟轨道三元乙丙橡胶弹性缓冲垫层暂行技术条件》(TJ/GW114-2013);《预应力混凝土用螺纹钢筋》(GB/T20065-2006);《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2007);《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管道压浆技术条件》(TB/T3192-2008);《客运专线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5]101号);《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2005);《铁路桥涵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4-2005);《铁路桥梁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4-2005);《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铁路无缝线路设计规范》(TB10015-2012);《铁路工程桩基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防洪标准》(GB50201-94);《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TB10063-2007);《中空锚杆技术条件》(TB/T3209-2008);《铁路隧道防水材料暂行技术条件第1部分防水板》(科技基[2008]21号);《铁路隧道防水材料暂行技术条件第2部分止水带》(科技基[2008]21号);《客运专线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修订版)》(科技基[2007]56号);《煤矿安全技术规程》;《防止煤与瓦斯突出规定》;《铁路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指南》(TZ331-2009);《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铁建设(2008)105号);《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005-2010);《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建筑外门窗气候、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机检测防范》(GB/T7106);《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10);《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建筑节能门窗(一)》(06J607-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铁路工程绿色通道建设指南》(铁总建设(2013)94号);《铁路声屏障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8-201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铁路建设项目现场管理规范》(TB10441-2008);《铁路建设项目资料管理规程》(TB10443-2010);《客运专线综合接地技术实施办法》(铁集成(2006)220号);成贵公司《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及已发桥梁设计图说明里面的规范。
第一章铁路信号概述第一节:铁路运输1.铁路运输是陆地运输的主要方式。
优点:运量大,成本低,速度快,安全可靠,能全天候运输等众多优势。
2.铁路运输是以机车车辆等移动设备和铁路线路、桥梁、隧道、站场等固定设备为基本设备,以车站为运输生产基地的实现旅客和货物运输的庞大系统。
第二节:铁路信号的作用1.铁路信号的概念:分为广义铁路信号和狭义铁路信号广义铁路信号:铁路上用的信号、联锁、闭塞等设备的总称。
包括铁路信号设备和信号系统两个层次。
狭义铁路信号:铁路上用的“信号”设备。
包括信号机、信号表示器、机车信号等。
2.铁路信号的作用:铁路信号设备是铁路运输的重要基础设备1、保证行车安全(首要)2、提高运输效率3、改善劳动条件第三节:安全性和可靠性1.影响行车安全的因素有哪些?路外因素:自然灾害、人为祸害路内因素:设备失效、违章作业等2.铁路信号的安全性:功能安全+技术安全功能安全:系统在无故障地正常工作中有保证行车安全的性能。
技术安全:系统发生故障后其后果仍能导向安全行车。
铁路信号安全性对信号显示的要求:1、信号显示应能反映所防护线路的空闲状态2、信号显示应能反映危及行车安全的因素是否发生3、信号显示应能指示安全运行速度3.什么是故障—安全原则?信号设备(系统)内部发生故障时,该设备能够导向安全侧。
即给出不危及行车安全的信号。
例如:轨道电路——占用区间——不能向区间发车信号机——降级或转移显示可靠性:在规定的时间内和规定的条件(环境)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第一章作业:1、什么是铁路运输系统?有什么优势?铁路运输是以机车车辆等移动设备和铁路线路、桥梁、隧道、站场等固定设备为基本设备,以车站为运输生产基地的实现旅客和货物运输的庞大系统。
优点:运量大,成本低,速度快,安全可靠,能全天候运输等众多优势。
2、铁路信号的作用是什么?1、保证行车安全(首要)2、提高运输效率3、改善劳动条件3、简述故障——安全的含义,并在铁路信号领域举例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