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汽车开题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283.43 KB
- 文档页数:12
环保汽车涂装技术的发展前景的开题报告环保成为了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环保汽车涂装技术也成为了推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
因此针对环保汽车涂装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环保汽车涂装技术的发展前景。
一、背景介绍目前,汽车涂装工艺主要分为传统涂装和水性涂装两类。
传统涂装是高污染源,造成了不可忽视的环境和健康危害。
而水性涂装则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提高涂装效果和涂装质量。
为了迎合客户对于环境友好的需求,汽车制造商和涂料工业界正在积极探索新的环保涂装技术。
二、环保涂装技术的发展趋势1. 水性喷涂技术水性喷涂技术是目前最受关注的一种环保涂装技术。
水性涂料由于没有挥发性有机溶剂,所以可以直接减少大量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
另外,水性涂料可以更好的保护环境和工人健康。
目前一些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已经在使用水性喷涂技术来改进车身零部件的涂装。
2. 纳米涂料技术纳米技术是一种将微米级别的物质转变为纳米级别的技术,可以改变涂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纳米涂料技术可以减少涂层的厚度,并在表面形成更加平滑的膜层。
这种技术的好处是可以减少使用的涂料量,降低了工业污染、节约原材料,并且对于人体和环境的伤害也更小,因此可以更好地满足环保的需求。
3. LED紫外线固化技术LED紫外线固化技术可以提高涂层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可以减少涂料的挥发物。
该技术是一种节能环保的技术,与传统的氙灯固化技术相比,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
三、结论环保汽车涂装技术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水性喷涂技术、纳米涂料技术和LED紫外线固化技术是目前最受关注的技术。
然而,这些新型技术的应用仍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和经济成本问题。
因此,在推广这些技术之前,必须评估其实用性,以确保其能够有效地减少涂料排放,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保护环境。
汽车企业绿色制造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汽车产业成为了全球最重要的产业之一。
然而,这一行业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汽车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包括工业废气、生产废水、废弃物、尾气等,对环境有巨大的影响。
因此,绿色制造正日益成为汽车制造业的趋势,更加环保、资源节约已成为企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汽车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绿色制造应用情况,探讨绿色制造对汽车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影响,并提出可行的建议,推动汽车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研究内容1. 绿色制造的理论基础和应用背景;2. 汽车企业绿色制造的现状和应用情况;3. 绿色制造对汽车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影响;4. 绿色制造对汽车企业的社会效益的影响;5. 绿色制造对汽车企业的环境效益的影响;6. 汽车企业实施绿色制造的策略。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数据统计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探讨汽车企业在实践中实现绿色制造的效果和问题。
五、研究意义1. 为了满足当前环保和节能发展的国家政策要求,推动汽车企业实现绿色制造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2. 研究绿色制造对汽车企业发展的战略意义和经济效益,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3. 增强对绿色制造的认识,推动企业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责任观念。
4. 提出可行的建议,为汽车企业制定绿色制造的具体实践指导,提高汽车企业的发展水平。
六、论文结构本论文将分为六个部分,分别为导言、绿色制造的理论基础和应用背景、汽车企业绿色制造的现状和应用情况、绿色制造对汽车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影响、汽车企业实施绿色制造的策略和结论。
其中,导言部分阐述本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理论基础和应用背景部分介绍绿色制造的相关理论和应用背景;汽车企业绿色制造的现状和应用情况部分分析目前汽车企业绿色制造的现状和应用情况;绿色制造对汽车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影响部分针对影响因素展开具体分析;汽车企业实施绿色制造的策略部分提出可行的建议和实践指导;结论部分对本研究的主要结论进行总结和展望。
现代清洁汽车与可持续发展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现代清洁汽车已经成为了汽车行业和环保领域的研究热点,其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交通污染问题逐渐成为影响城市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
而清洁汽车的广泛应用能够有效缓解这一问题,减少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同时,随着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不断增加,气候变化问题也日益严重。
清洁汽车的推广和普及,有助于减少化石能源消耗,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推进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首先对清洁汽车的概念、分类及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然后,通过对清洁汽车的环保特点和可持续发展价值的探讨,论述了现代清洁汽车应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接着,结合我国的国情和清洁汽车政策法规,分析了国内清洁汽车市场的发展潜力和前景。
最后,基于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探讨了清洁汽车技术创新、市场前景、政策法规和产业链等方面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统计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旨在全面深入地分析现代清洁汽车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和影响。
三、预期结果和贡献本文旨在通过对现代清洁汽车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深入探讨清洁汽车在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和意义,为清洁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最终预期结果将包括:清洁汽车在减少污染、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应用和效果分析;我国清洁汽车市场的发展现状、前景和政策法规分析;清洁汽车的技术创新、市场前景和产业链发展等研究热点和方向。
本文的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推进清洁汽车产业的发展和应用,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在汽车行业、环保领域和政策制定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和贡献。
西京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基于Pro/的家庭环保型轿车造型设计教学单位:机电工程系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号:***********名:**指导教师:**2011年12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教研室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填写并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开题报告字数应在1500字以上,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2篇(不包括辞典、手册,其中外文文献至少2篇),文中引用参考文献处应标出文献序号,“参考文献”应按照国标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要求书写。
4.指导教师意见和所在教学单位意见用黑墨水笔书写,并亲笔签名。
5.年、月、日的日期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例:“2010年11月26日”或“2010.11.26”。
1.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背景、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
随着当代汽车产业和社会文化的发展,人们对汽车造型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汽车从来不仅是满足人的使用需求的产品。
当今各品牌汽车的功能技术指标基本接近,因此,在设计所关心的使用功能和审美功能这一二元结构中,决定汽车审美价值的造型设计往往凸显出比其使用功能更加重要的意义。
汽车的艺术化造型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和精神诉求,同时还是构建大众艺术化生活的重要元素。
高水平的汽车造型设计是汽车产品立足市场的重要基础,当今世界大型汽车产业集团无一不把其产品造型设计放在战略高度进行思考和钻研。
艺术化的生活是物质之美与精神之美统合的产物。
作为艺术化生活重要元素的汽车造型设计,有其时代性、文化背景性,故本文将研究当代汽车造型设计的形式规律、风格规律、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艺术精神的设计风格。
汽车产品的绿色设计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需求越来越高。
然而,汽车产业的发展也跟随着环境问题的威胁。
汽车排放的废气,噪音等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来规范汽车的排放和噪音等问题。
因此,汽车制造商必须要实现汽车的绿色化,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汽车产品的绿色设计涉及到汽车的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工艺选择、尺寸控制、外观造型,以及其他相关因素,是提高汽车环保性能的途径之一。
汽车产品的绿色设计对于提高汽车的质量,提高竞争力,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研究拟针对汽车绿色设计问题,结合国内外现行的相关标准、法规和技术,探讨绿色设计的原则和实践,并且以具体的案例为例子,深入分析和研究汽车产品绿色设计方法和技术,总结汽车产品绿色设计的经验和技巧。
研究目标:1. 掌握绿色设计的基本理论,了解汽车绿色设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2. 分析绿色设计中的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工艺选择等要素对于汽车环保性能的影响;3. 围绕绿色设计关键技术,对其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4. 探讨绿色设计与汽车企业产品开发的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总结相关经验。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调研、案例分析和实地调查等多种研究方法。
通过文献调研了解现有标准、法规和技术,分析案例深入探讨汽车产品中的绿色设计实践,进一步明确绿色设计的要素及其重要性。
此外,将结合实际的汽车产品,通过实地调查和分析,探究汽车绿色设计的实施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汽车产品的绿色设计提供决策支持。
四、预期成果1. 掌握绿色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目前汽车产品绿色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2.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调查,深入探讨汽车产品中的绿色设计实践,挖掘出企业在绿色设计上的创新实践;3. 针对汽车产品的绿色设计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和建议,为汽车产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4. 形成一定的研究成果,包括论文发表、技术报告等。
汽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 引言本文档是关于汽车领域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交通工具的需求不断增加,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论文旨在研究汽车技术的发展和未来趋势,以及其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通过对汽车行业的综合分析和研究,我们希望能够对汽车技术的未来发展作出一定的预测,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措施。
2. 问题陈述目前,汽车行业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首先,随着能源消耗和排放量的增加,汽车对环境的污染也变得越来越严重。
其次,由于人口增长和城市化的加剧,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此外,人们对车辆安全性和舒适性的需求也不断提高。
因此,我们需要探索和研究汽车技术的创新,以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和改善。
基于上述问题和挑战,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包括:•分析当前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并预测未来的发展方向。
•探讨汽车技术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以及如何减少碳排放和改善空气质量。
•研究汽车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和挑战,以提高车辆安全性和驾驶体验。
•分析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现状和瓶颈,以及解决方案。
•提出关于汽车设计和制造的建议和措施,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需求。
3. 研究方法和步骤本论文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和步骤:1.文献综述:对当前汽车技术的发展和研究进行系统性的文献综述,了解当前的研究状况和进展。
2.数据收集:收集汽车销售数据、燃料消耗和碳排放数据等,用于对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3.数据分析:通过统计学和数据分析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揭示汽车技术的发展规律和趋势。
4.问卷调查:设计和实施问卷调查,了解消费者对新型汽车技术的态度和需求。
5.实证分析:研究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和瓶颈,通过实证分析和模型建立,寻找解决方案。
6.结果归纳:对研究结果进行归纳和总结,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措施。
4. 预期结果和意义通过对汽车技术的研究和分析,我们预计将得出以下结果:1.汽车技术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市场份额将增加。
汽车节能减排论文开题报告引言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汽车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然而,汽车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特别是汽车尾气的排放成为了大气污染的重要源头。
为了应对环境压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已成为汽车行业的重要目标。
研究背景汽车尾气排放所产生的大气污染物,如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对大气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据统计,全球交通运输占总能源消耗的三分之一,其中汽车占到了很大比例。
汽车的能源消耗和尾气排放不仅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还加剧了城市空气质量的恶化。
因此,为了降低汽车行驶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尾气排放量,研究汽车节能减排成为了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研究意义汽车节能减排旨在减少汽车行驶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尾气排放,以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具体来说,研究汽车节能减排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降低环境污染:通过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可以有效降低大气污染物的浓度,改善空气质量,减少人类健康问题的发生。
2.缓解碳排放压力:汽车尾气中的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通过采用节能技术和使用低碳燃料,可以减少汽车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有助于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
3.降低能源消耗:汽车节能减排可以提高汽车燃油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推动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
研究内容和方法本论文将研究汽车节能减排的关键技术和措施,并探索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与可行性。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节能技术的研究:通过对现有节能技术的综述和研究,探索适用于汽车的节能技术,包括发动机改进、车身轻量化、能量管理系统等。
2.低碳燃料的研究:研究不同类型的低碳燃料对汽车尾气排放的影响,评估其在汽车节能减排中的可行性和效果。
3.系统优化与管理:分析汽车节能减排的系统优化与管理策略,包括优化驾驶行为、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等,以提高汽车的能源利用率和减少尾气排放。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综述、实证分析和数值模拟等。
汽车排放论文开题报告汽车排放论文开题报告一、引言汽车作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然而,随着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汽车尾气排放问题也日益凸显。
汽车尾气排放中的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研究汽车排放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变得迫切而重要。
二、背景汽车尾气排放主要包括一氧化碳、氮氧化物、非甲烷总烃等有害物质。
这些有害物质会导致空气污染,加速温室效应,对人体呼吸系统和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在全球范围内,汽车尾气排放已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三、研究目的本论文旨在探讨汽车尾气排放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 分析汽车尾气排放的成分和特点;2. 评估汽车尾气排放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3. 探讨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的技术手段和政策措施。
四、研究方法本论文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通过查阅相关研究文献,了解汽车尾气排放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2. 数据分析:收集并分析汽车尾气排放的相关数据,评估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3. 模型建立:建立汽车尾气排放模型,探索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的技术手段和政策措施;4. 实证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和实验验证,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五、预期结果本论文预期将得出以下结论:1. 汽车尾气排放主要成分及其特点;2. 汽车尾气排放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程度;3. 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的技术手段和政策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六、研究意义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为政府制定环境保护政策提供科学依据;2. 为汽车制造商提供改进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的建议;3. 提高公众对汽车尾气排放问题的认识和关注程度。
七、论文结构本论文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1. 引言:介绍研究背景和目的;2. 文献综述:回顾汽车尾气排放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3. 数据分析:分析汽车尾气排放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4. 模型建立:建立汽车尾气排放模型,探索减少排放的技术和政策措施;5. 实证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和实验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6. 结果与讨论:总结研究结果并进行深入讨论;7. 结论:总结全文,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Hubei Automotive Industries Institute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目我国汽车尾气排放现状与对策班号HGZ1243-2专业汽车维修与检测学号HGZ1243-21 学生姓名舒奇文指导教师国树文一、课题来源课题《我国汽车尾气排放控制现状与对策》来源于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汽车工程系汽车教研室。
二、国内外现状从发展时间上看,我国比国外起步晚了十几年,对欧美来说其汽车尾气排放技术是世界上的先进水平。
欧盟国家为限制汽车废气排放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而共同采用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
当前对几乎所有类型的车辆排放的氮氧化物、碳氢化物(HC)、一氧化物(CO)和颗粒物都有限制,比如小轿车、卡车、火车、拖拉机和类似机器、驳船,但不包括海轮和飞机。
对每一种车辆类型,汽车废气排放标准有所不同。
欧洲标准是由欧盟经济委员会(ECE)的汽车废气排放法规和欧盟(EU)的汽车废气排放指令共同加以实现的。
汽车废气排放法规由ECE参与国自愿认可,排放指令是ECE或EU参与国强制实施的。
在欧洲,汽车废气排放的标准一般每四年更新一次。
在1992年实行了欧洲一号标准,从1996年开始实行了欧洲二号标准,从2000年开始,实行了欧洲三号标准,从2005年开始,实行了欧洲四号标准。
相对于美国和日本的汽车废气排放标准来说,测试要求比较宽泛,因此,欧洲标准也是发展中国家大都沿用的汽车废气排放体系。
例如中国大陆于2001年实施的《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Ⅰ)》等效于欧洲一号标准(EUI或EURO 1);2004年实施的《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Ⅱ)》等效于欧洲二号标准(EUII或EURO 2);2007年实施的国III标准相当于欧洲三号标准(EUIII或EURO 3),将于2010年实施的国IV标准相当于欧洲四号标准(EUIV或EURO 4)。
这些年我国在汽车尾气排放技术的发展上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我国未来的汽车尾气排放技术的发展还是任重而道远。
清扫车开题报告清扫车开题报告一、背景介绍清扫车是一种专门用于城市环境卫生清洁的机动车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清扫车的需求量逐渐增加。
然而,目前市场上的清扫车存在一些问题,如清洁效果不佳、能耗高、噪音大等。
因此,我们决定开发一款新型清扫车,以解决这些问题。
二、目标与意义我们的清扫车将以提高清洁效果、降低能耗和噪音为目标。
通过引入先进的清洁技术和高效的能源利用方式,我们希望能够提供更加环保、高效的清扫解决方案。
这将有助于改善城市环境卫生状况,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技术方案1. 清洁技术我们计划采用多种清洁技术的组合,以确保清扫车在不同环境下都能够高效清洁。
其中包括高压水枪清洗、吸尘器清扫、喷洒消毒剂等。
通过综合利用这些技术,我们相信能够达到更好的清洁效果。
2. 能源利用为了降低能耗,我们将采用先进的能源利用方式。
例如,我们计划引入电动技术,以替代传统的燃油动力。
电动清扫车不仅能够减少尾气排放,还能够降低噪音污染。
此外,我们还将考虑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来提供清扫车的动力。
四、市场前景清扫车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环境卫生问题日益凸显。
清扫车作为城市环卫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持续受到市场需求的推动。
而我们的新型清扫车将以其高效、环保的特点,具备较大的市场竞争力。
五、项目进展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清扫车的初步设计,并进行了一些实验验证。
初步结果显示,我们的清扫车在清洁效果、能耗和噪音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表现。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设计,进行更加全面的实验和测试。
六、项目计划我们计划在接下来的一年内完成清扫车的开发,并进行市场推广。
具体的项目计划包括:完善设计、进行大规模试验、解决存在的问题、扩大生产规模等。
我们将不断优化产品性能,以满足市场需求。
七、风险与挑战在清扫车开发过程中,我们面临一些风险和挑战。
首先,技术方面的挑战是最大的。
我们需要不断创新,引入先进的清洁技术和能源利用方式。
大连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特征与控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逐年增长,其中大连市作为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每天有大量机动车在市区内行驶,相关排放的尾气污染问题成为当地环境保护和公众健康的重要问题。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大连市机动车数量已经超过150万辆,占整个城市交通工具保有量的70%以上,因此机动车污染排放已经成为当地空气质量最严重的来源之一。
大连市政府已经对尾气排放进行了一系列控制管理措施,包括实施尾气排放监测、推广低碳环保燃油和新能源车辆等。
但是,面对日益复杂的污染形势,仍然需要对机动车排气污染特征和控制进行更深入系统的研究。
因此,本研究将综合运用现代化的环境科学技术手段,对大连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特征和控制进行系统研究和探讨,为大连市的环境保护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1. 研究目的(1)分析大连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的现状和特征,探讨主要污染物的来源、浓度和分布规律;(2)分析机动车排气污染与气象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气象因素对污染物浓度的影响;(3)评估大连市主要机动车尾气污染的治理措施效果,分析目前控制措施的优劣和存在的问题;(4)提出针对大连市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污染控制建议和技术创新方案,为城市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2. 研究内容(1)大连市机动车尾气污染浓度和主要污染物的分布现状调查和分析;(2)影响尾气污染物浓度的气象因素调查和相关性分析;(3)对大连市现有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估;(4)结合国内外尾气排放污染控制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适合大连市尾气排放控制的技术创新方案和建议。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1. 研究方法(1)实地采集机动车尾气样本进行分析;(2)结合原位监测数据和统计分析模型,综合分析机动车尾气污染的现状和特征;(3)使用专业数学统计软件对尾气污染物浓度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4)综合对国内外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控制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提出适合大连市尾气排放控制的技术创新方案和建议。
汽车环境保护开题报告汽车环境保护开题报告一、引言汽车作为现代社会交通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然而,随着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汽车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探讨汽车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以减少汽车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二、汽车对环境的不良影响1. 空气污染汽车尾气中的废气排放,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和颗粒物等有害物质,对空气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这些有害物质会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并加剧大气污染问题。
2. 噪音污染汽车行驶时产生的噪音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对周围环境和野生动物造成了干扰和伤害。
长期暴露在高噪音环境下,人们容易患上心理和生理疾病。
3. 能源浪费传统燃油汽车的能源利用率较低,燃料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废热。
此外,石油资源的有限性也使得汽车的能源消耗问题变得更加紧迫。
三、汽车环境保护的重要性1. 保护人类健康汽车排放的废气和噪音对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通过减少汽车对环境的污染,可以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并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2. 保护生态平衡汽车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不仅局限于城市,还会波及到郊区和乡村地区。
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和噪音污染,有助于保护自然环境、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和繁衍。
3. 节约能源汽车是能源消耗的主要来源之一,减少汽车的能源浪费,可以有效节约能源资源,降低对石油等有限资源的依赖。
四、解决方案1. 推广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如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具有较低的尾气排放和噪音污染,是减少汽车对环境影响的有效途径。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激励政策,鼓励人们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
2. 改善交通规划优化城市交通规划,提高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和覆盖率,可以减少私人汽车的使用频率,从而减少尾气排放和交通拥堵问题。
3. 提倡绿色驾驶通过宣传教育,提倡绿色驾驶行为,如减速行驶、合理加速和减少急刹车等,可以降低汽车的能源消耗和尾气排放。
4. 加强监管和技术创新政府应加强对汽车尾气排放和噪音污染的监管力度,推动汽车制造商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开发更加环保的汽车产品。
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排放开题报告一、立论依据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全球机动车数量持续增加,机动车尾气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在国内外许多大城市中,机动车尾气污染排放分担率相当高。
以为例,1983年英国汽车尾气排放率占85,1967年芝加哥为94,1970年洛杉矶为98,1965年纽约占96[1],美国1995年汽车尾气污染排放率占总排放的66,上海市在1998年机动车排放的就占到了总排放的64[2],广州市1994年占888,北京市1992年占62[2]。
机动车尾气中另外两种主要污染物、的排放在总排放量中的分担率也非常高,如,东京市在1975年汽车尾气排放分担率占到了80[1]。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机动车排放所造成的污染也日益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3~9]。
自九十年代以来本市加强了在用车尾气排放检测、普及使用无铅汽油、提前执行轻型车新车排放标准等一系列机动车污染控制措施,较为有效地控制了中心城区的环境空气质量继续恶化的势头,但郊区环境空气质量受机动车污染排放影响日益突出。
2000年全市年均浓度0056毫克立方米,比1995年上升了10;城区和郊县年均浓度为0090毫克立方米和0032毫克立方米,分别比1995年上升了23和39,见表1[10]。
表11995~2000年上海市年日平均浓度变化年份全市城区郊县浓度微克立方米相对浓度浓度微克立方米相对浓度浓度微克立方米相对浓度1995511007310023100199759116105144281222000561109012332139根据国外机动车发展经验可知,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以上时,轿车将成为机动车保有量增长的主要方向。
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汽车工业的发展不仅预示和带动本市经济的腾飞,同时,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急切期待现代化便捷交通方式的到来和家庭汽车的普及,机动车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将保持快速增长的速度。
整车排放试验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现代社会对环保和节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行业作为一个大的污染源,被严格监管和限制,尤其是在车辆排放方面。
全球各国都在出台严格的汽车排放标准和法规以及技术标准,以减少汽车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为了保证整车排放符合要求,国内外已对整车排放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试验,采用不同的测试方法和技术手段,建立了一系列汽车整车排放试验标准和规范,包括欧洲的WLTP、NEFZ等标准,美国的FTP等标准,以及我国的国家级排放标准。
整车排放试验是指在车辆行驶状态下,通过实际检测车辆在道路上运行时产生的尾气和周围环境污染物排放情况,以及车辆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能等参数,进一步优化汽车设计和开发,实现整车排放控制和减排目标。
研究汽车整车排放试验的方法和技术,对于推动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针对汽车整车排放试验的方法和技术进行系统研究和探讨,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内容:1.整车排放试验标准和规范:对比分析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整车排放试验标准和规范,以及我国现行的国家级排放标准和测试方法,探讨其主要差异和发展趋势。
2.整车排放测试设备和技术:研究采用的整车排放测试设备和技术,包括排放测量系统、燃油经济性测试系统、动力性能测试系统、车载诊断系统等,对其组成和原理进行详细分析和比较。
3.整车排放试验数据分析和处理:研究整车排放试验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和评估方法,探讨如何利用试验数据提高汽车排放控制和减排效果。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调研、数据分析等方法,以及与汽车行业相关的专家进行深入交流和讨论,形成完整的研究报告。
三、预期研究成果通过本研究,预期可以达到以下主要成果和贡献:1.全面了解欧美等国家和地区整车排放试验标准和规范,掌握其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
2.深入研究整车排放测试设备和技术,精细化分析测试原理和特点。
3.总结整车排放试验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和评估方法,为汽车排放控制和减排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和解决方案。
西京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基于Pro/的家庭环保型轿车造型设计教学单位:机电工程系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号:***********名:**指导教师:**2011年12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教研室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填写并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开题报告字数应在1500字以上,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2篇(不包括辞典、手册,其中外文文献至少2篇),文中引用参考文献处应标出文献序号,“参考文献”应按照国标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要求书写。
4.指导教师意见和所在教学单位意见用黑墨水笔书写,并亲笔签名。
5.年、月、日的日期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例:“2010年11月26日”或“2010.11.26”。
1.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背景、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
随着当代汽车产业和社会文化的发展,人们对汽车造型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汽车从来不仅是满足人的使用需求的产品。
当今各品牌汽车的功能技术指标基本接近,因此,在设计所关心的使用功能和审美功能这一二元结构中,决定汽车审美价值的造型设计往往凸显出比其使用功能更加重要的意义。
汽车的艺术化造型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和精神诉求,同时还是构建大众艺术化生活的重要元素。
高水平的汽车造型设计是汽车产品立足市场的重要基础,当今世界大型汽车产业集团无一不把其产品造型设计放在战略高度进行思考和钻研。
艺术化的生活是物质之美与精神之美统合的产物。
作为艺术化生活重要元素的汽车造型设计,有其时代性、文化背景性,故本文将研究当代汽车造型设计的形式规律、风格规律、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艺术精神的设计风格。
中国汽车产业正在飞速发展,然而中国的汽车造型设计领域仍在世界格局中处于弱势和边缘的地位。
一方面,汽车设计核心竞争力的缺失是由于我们一直没有在国内汽车品牌设计创新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没有摆脱形态和实物对设计创新的束缚这一低层徘徊的怪圈;另一方面,只要国内的汽车设计界把视角置于一种国际经济多极化和民族文化多元化的产品战略设计诉求日益强烈的大环境下,去思考未来面向全球化的中国汽车设计时,就不可能放弃对建构中国设计文化、满足中国大众的审美需求和文化品位需求、创造独特民族设计风格的责任。
为研究符合人的审美观念的汽车造型,本文将深入联系美学、艺术、文化等与设计密切相关的学科理论,以求在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中得到更有说服力的分析结果。
论文的核心研究内容是家庭环保型轿车造型的设计。
所谓的艺术规律,将被设定为一个比较广义的概念,包括形式审美规律、设计风格规律。
节能、环保、安全是当今汽车的主题,是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
随着人们逐渐认识到汽车的使用对自然环境和人类身体的健康的影响,认识到节能环保的重要性,节能环保型汽车伴随着节能环保技术诞生了。
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活动越来越具有“力量”,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这些“影响”往往由于人类的无知是负面的。
包括诞生近两百年的汽车,它们为人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由于燃油的耗费和尾气的排放对能源和环境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为了在依然享受汽车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与自然环境和睦相处,我们必须使用节能环保型汽车。
早几年前,路上行驶的汽车基本上都是国外的淘汰车型,随着中国加入WTO,汽车产业成熟发展,目前国内市面上的汽车已经走出了国外淘汰车型的尴尬局面,但造经历的七大阶段性美学风格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不难看出,汽车造型设计中技术与艺术的关系也发生了以下复杂的变化过程:技术>艺术,技术≥艺术,甚至技术≤艺术。
从机械美学风格,装饰风格,反装饰风格,流线型风格,新有机风格,波普风格到如今的极简主义风格、仿生风格、雕刻风格以及高科技风格,都直接反映出了各个时期设计师对这种平衡关系的理解。
人类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汽车设计也从未停下过前进的步伐。
汽车的设计美学风格也在不断地演变,也在通过自身的不断发展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就汽车的设计美学风格来讲,雕刻风格、仿生风格以及高科技风格仍将长期处于主导地位。
汽车设计中由设计师往弥定的外形尺寸包括:长、宽、高、轴距、轮距、前后悬长和离地距等。
确定汽车尺寸首先要服从机械布局,然后要满足各项应有的功能,如必须具备载客、载货的空间等。
下面详谈各尺寸的具体确定方法:1.长度长度是对汽车的用途、功能、使用方便性等影响最大的参数。
因此一般以长度来划分车身等级。
车身长意味着纵向可利用空间大,这是显而易见的;但太长的车身会给调头、停车造成不便。
4米长与5米长的汽车在驾驶感觉上会有很大的差异,一般中小型乘用车长4米左右,接近5米长的可算作大型车了。
2.宽度宽度主要影响乘坐空间和灵活性。
对于乘用轿车,假如要求横向布置的三个坐位都有宽广的乘坐感(主要是足够的肩宽),那么车宽一般都要达到1.8M。
近年由于对安全性的要求,车门壁的厚度有所增加,因此车宽也普遍增加。
日本车对宽度的限制比较严,大部分在1.8M以下,欧洲车则倾向增大车宽。
但是车身太宽会降低在市区行走、停泊的方便性,因此对于轿车来说车宽2M是一个公认的上限。
接近2米或超过2米的车都会很难驾驶。
道路用车(大货车、大客车)的车宽一般也不能超过2.5米。
对于车外倒后镜不能折叠的车辆,规格表上的宽度一般把外伸倒后镜也包括在内,因而有些欧洲轿车规格表上的宽度接近甚至超过2米(例如FIAT MULTIPLA宽度为2010mm),各位明察即可。
3.高度车身高度直接影响重心(操控性)和空间。
大部分轿车高度在1.5米以下,与人体的自然坐姿高度相比低很多,主要是出于降低全车重心的考虑,以确保高速拐弯时不会翻车。
MPV、面包车等为了营造宽广的乘坐(头部空间)和载货空间,车身一般比较高(1.6米以上),但随之使整车重心升高,过弯时车身侧倾角度大;这是高车身车种的一个重大特性缺陷。
此外在日本,香港等一些地区,大部分的室内停车场都有高度限制,一般为1.6米,这也是确定车高的重要考虑因素。
小型车为了在有限的占地面积内扩大车厢空间,近年有向上发展的趋势,如丰田的YARIS(高1500mm)和标致206(1430mm),以及一批超过1.7M的日本K-CAR级RV(如铃木WAGON R),车身都比传统的小型车高出很多,重心升高导致的主动安全性下降是必然的。
4.轴距在车长被确定后,轴距是影响乘坐空间最重要的因素,由于占尽大多数的2厢和3厢轿车,乘员的坐位都是布置在前后轴之间的。
长轴距使乘员的纵向空间增大,直接得益的是对乘坐舒适性影响很大的脚部空间。
在行驶性能方面,长轴距能进步直路巡航的稳定性,但转向灵活性下降,回旋半径增大。
因此在稳定性和灵活性之间必须作出取舍,取得适当的平衡。
5.前、后悬车长=前悬+后悬+轴距。
所以轴距越长,前后悬便越短。
最短的悬殊长可以短至只有车轮,即为车轮半径1/2。
但除了一些小型车要竭力增加轴矩来扩大乘坐空间外,一般轿车的悬长都不能太短,一来轴矩太长会影响灵活性,二来要考虑机械零件的布局。
例如前横置引擎前轮驱动的轿车,引擎一般会安置在前轴的前方,因此前悬必须有一定的长度(例一);但前悬也不应过长,以确保爬坡通过性,越野车为了保证爬坡、越台的能力,前悬都很短(例二);一些高性能跑车的前后悬取值主要是出于对前后重量平衡和动态重心转移的考虑(例三)。
近年为了满足严格的正面撞击测试法规,有加长前悬的趋势,目的是容纳车架的撞击缓冲结构。
后悬则可以比前悬稍长一些。
6.轮距轮距直接影响汽车的前后宽度比例。
与其它尺寸相比,轮距更受机械布局(尤其是悬挂系统类型)的影响,是造型设计师需要在很早期就确定的参数。
一般轿车的前轮距比后轮略大(相差约10-50MM),即车身前半部比后半部略宽,这与气活动力学有关。
但一些特殊机械布局的汽车,如法拉利的512TR,由于后轴安放了大型的水平对向12缸引擎,使其后轮距远大于前轮距,这就需要以特别的造型设计来配合。
在操控性方面,轮距越大,转向极限和稳定性也会进步,很多高性能跑车车身叶子板都向外抛,就是为了尽量扩大轮距。
7.离地距离地距即车体最低点与地面的间隔。
后驱车的离地最低点一般在后轴中心,先驱车一般在前轴,也有些轿车的离地距最低点在前防撞杆下缘(气活动力学部件)。
离地距必须确保汽车在行走坎坷道路、上下坡时的通过性,即保证不"刮底"。
但离地距高也意味着重心高,影响操控性,一般轿车的最低离地距为130mm-200mm,附合正常道路状况的使用要求。
3.预期成果形式。
我所选择的家庭环保型轿车造型设计应具有鲜明特点,实际实用性,满足小家庭使用空间,绿色环保。
设计必须有车辆外观与内饰设计。
确保节能型环保汽车具有相应的动力技术,使人们通过购买节能环保产品,不但实现该产品对于个人的价值,还实现了节能环保产品特有的公益性。
计划进度:第一阶段:准备和开题阶段。
(1)立题:搜集资料,确立课题。
(2)开题报告(3)设计计算,绘制草图等。
(4)完成设计图,撰写设计说明书。
(5)完成设计说明书。
(6)总结心得体会。
第二阶段:论文完善和答辩阶段。
(1)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正、补充、完善各个内容。
(2)形成最终样本。
成果形式(1)整理所有材料,装订成册。
(2)提交论文,进行答辩4.本课题的重点及难点,前期已开展工作。
本设计主要在于设计家庭汽车的外观与内饰设计,结合美学和空气动力学。
关键是基于pro/e对汽车设计的方法。
关键在于汽车内饰的设计和车辆工程图及车辆三维爆炸图的制作。
我已经在网上搜集资料,并查阅相关资料,如《汽车设计》、《设计美学》、《汽车造型》、《汽车理论》等。
5.指导教师意见(对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
指导教师:年月日6.教研室审查意见:教研室主任: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