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生物学(北京版)-专题四生物圈中的人-人体的物质交换(二)-3学习任务单
- 格式:docx
- 大小:1.41 MB
- 文档页数:5
《生物圈中的人复习》学习任务单【学习目标】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2.通过复习生物圈中的人,提高归纳、总结、分析的能力。
3.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4.形成稳态与平衡的生命观念,认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课前预习任务】梳理人体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相关知识。
【课上学习任务】1.细胞生活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如何获得?2.细胞生活所需要的氧气如何获得?3.来自消化道的营养物质和来自肺部的氧气如何运往身体各处的组织细胞?4.人体内有哪些排泄途径?5.生命活动如何调节?【课后作业】1.为了解北京市初中生的营养状况,研究人员调查了北京市15所学校的1576名初中学生每日能量及营养素摄入量,并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日参考摄入量营养素与能量男生女生实际摄入量实际摄入量占推荐摄入量比例/%实际摄入量实际摄入量占推荐摄入量比例/%能量/kcal 1723.51 68.94 1396.33 69.81蛋白质/g 69.35 92.47 51.92 86.53钙/mg 643.64 64.36 562.99 56.30钠/mg 2217.15 138.57 1856.70 116.0460%~<80%时,属于营养素摄入不足;低于60%时,属于营养素摄入严重不足。
(1)研究人员采用的研究方法为法。
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右图表示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其中参与蛋白质消化的场所有(填图中序号),在消化酶的作用下,蛋白质最终被分解成后被机体吸收利用。
建议初中生可每天通过食用(选填序号)来补充蛋白质。
A.鸡蛋B.苹果C.米饭D.番茄(2)表中结果显示,女生每日摄入的钙量比男生,且从实际摄入量占推荐摄入量比例分析,女生已经属于钙类营养素摄入的范围。
钙是人体和牙齿的重要组成成分,缺钙易患佝偻病,因此建议初中生应适量增加钙的摄入。
专题四生物圈中的人1、人猿同祖2、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书P9)睾丸是男性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的生殖器官。
卵巢是女性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的生殖器官。
3、青春期的身体变化①身高突増,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功能也明显壊强。
②性器官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③出现第二性征3、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丞、无机盐和维生素。
人体内三大供能物质:糖类、蜒、蛋白质。
4、人体缺乏维生素引起的主要病症缺乏维生素A:皮肤干燥、夜盲症(夜晩看不清东西)等。
缺乏维生素&:神经炎、脚气病(维生素&缺乏症)等。
缺乏维生素C:坏血病等。
缺乏维生素D:佝偻病(少年儿童)、骨质疏松症(中老年人)等。
维生素D可以促进磷、钙的吸收5、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由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构成。
消化腺由唾液腺、胃腺、肝脏(最大)、脸腺、肠腺等器官组成。
6、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淀粉 ------------------- 麦芽糖------------------- 葡萄糖蛋白质 ----------------- 氨基酸脂肪------------------ 甘油和脂肪酸7、食物中毒、绿色食品、平衡膳食宝塔8、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
呼吸系统中的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叫做呼吸道。
唯是呼吸的通道,也是发声的器官。
匣是气体交换的场所9、肺泡适于物质交换的特点:肺泡的数量多表面积很大(100廿);肺泡壁极薄,肺泡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物质交换。
10、血液的成分和功能: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
⑴血浆(形态):血液分层后,上层淡黄色的透明液体。
(功能人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⑵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初中⽣物_专题复习:⽣物圈中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专题复习:⽣物圈中的⼈教学设计⼀.教学⽬标知识与技能:1.能熟练记忆⼈体四⼤系统的知识结构内容。
2.准确把握,全⾯理解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的重难点。
过程与⽅法:能完成知识记忆理解基础上的迁移和综合应⽤,解决中考重要考点问题,并学会分析、研究做题思路、规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体是⼀个统⼀整体的⽣物学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准确把握,全⾯理解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的重难点。
教学难点:知识的的迁移和综合应⽤,学会分析、研究做题思路、规律、⽅法。
三.教学⽅式与⼿段在复习重难点知识及中考命题点的基础上,通过知识框架的构建、典例训练及中考真题演练进⼀步巩固和深化这部分的知识,解决中考重要考点问题,总结做题思路、规律、⽅法等。
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活动设计意图问题导⼊1.⼈体有⼏⼤系统组成?导语:⼈体各个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协调配合,使之成为⼀个统⼀的整体,本节课我们从消化、呼吸、循环及泌尿系统之间的联系⼊⼿复习⽣物圈中的⼈。
2.明确复习⽬标⽣答:⼋⼤系统使学⽣明确⼈体是⼀个统⼀的整体,各个系统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为知识构建做准备。
任务⼀、知识梳理,师⽣共同突破重难点和命题点⼀消化系统(知1、这份早餐能为⼈体提供哪些营养物质?⽣答:⽔、⽆机盐、维⽣素、糖类、脂肪、蛋⽩质等进⼀步提问:其中哪些物质可以被1.通过层层设问引导学⽣复习⾷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中考命题点内容识回忆、内容突破)命题点⼆呼吸系统(知识回忆、内容突破)命题点三循环系统(知识回忆、内容突破)直接吸收?哪些还需要经过消化之后才被吸收?⽣答:⽔、⽆机盐、维⽣素可以被直接吸收;糖类、蛋⽩质、脂肪需要经消化道消化后才能被吸收。
2、淀粉、蛋⽩质、脂肪在整个消化道中消化的过程分别是怎样的?提⽰:⽣从这⼏个⽅⾯思考作答淀粉、蛋⽩质、脂肪的消化过程:最初消化的部位→参与的消化液→初产物;最终消化的部位→参与的消化液→最终产物。
专题四 生物圈中的人一、 人的由来[知识网络结构]1[1蛋白质:人的生长发育和受损细胞的修复离不开蛋白质,同时,也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脂肪:主要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存在于体内水:人体内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约占体重的60%---70%,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无机盐的缺乏症状和食物来源(见下表)维生素的缺乏病症和食物来源(见下表)几种维生素缺乏时的症状和食物来源口腔 咽消化道 食道消化系统的组成 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 唾液腺、肝脏、胰腺——大腺体胃腺、肠腺——小腺体2、消化和吸收 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食物的消化 蛋白质 氨基酸脂肪 脂肪微粒 甘油、脂肪酸胃:吸收部分水、无机盐和酒精吸收的部位 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场所,水、无机盐、维生素、氨基酸、葡萄糖、甘油、脂肪酸均在此吸收营养物质的吸收 大肠:吸收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吸收的途径:甘油和脂肪酸由毛细淋巴管吸收外,其它的成分均由毛细血管吸收[课标考点解读]本章按照人的食物取自环境,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能量是人体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来源,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要经过消化和吸收才能被细胞利用。
本章力求将人的营养问题始终与周围的环境相联系,以便使学生认识到人与生物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本章的学习应注重探究实验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注重对探究实验的思考。
对图表、插图、数据以及生活经验的分析,培养了学生解读图表和数据的能力。
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明确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注重解读曲线图的技能训练。
[经典例题剖析]例1.人体肝脏能够利用胡萝卜素合成维生素,因此肝病患者同时易患( )。
A.软骨病B.坏血病C.夜盲症D.脚气病解析:我们要善于从题干中发现信息,题目已告诉我们肝脏能利用胡萝卜素合成维生素,所以肝病患者同时易患的应是维生素缺乏症,而胡萝卜素能够合成维生素A ,维生素A 能够维持人体正常的视觉,若缺少易患夜盲症。
答案:C 。
例2.既能消化糖类,又能消化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液是( )。
《人体的营养和物质运输》复习课学习任务单【学习目标】1.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2.概述血液循环。
3.分析消化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之间的联系,初步体会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课前预习任务】1.补充下面“图1 消化系统的组成”的内容。
图1 消化系统的组成2. 补充下面“图2 血液循环系统”的内容。
图2 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3.补充下面“图3 血液循环途径”的内容。
图3 血液循环的途径4. 心血管病,包括心脏病和血管病。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仍处于上升阶段,目前患病人数约为2.9亿,心血管病导致的死亡占居民疾病死亡的40%以上。
生活方式是心血管发病率和病死率的重要影响因素,而膳食类型又是其中重要的方面。
我国常见的与膳食营养有密切关系的心血管病有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和高脂血症等。
请查阅资料,结合血液循环和合理膳食的内容,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一:请从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和高脂血症中选一种,查阅资料,简要介绍这种疾病的病因、症状、膳食注意问题。
任务二:下面是一位高血压患者某一天的食谱:1.分别列出此食谱中,主要提供糖类、蛋白质、脂肪三种营养物质的食物名称。
2. 参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此食谱在油脂、盐的摄取上,有什么特点?【课上学习任务】1.小明起床晚了,没有吃早餐,匆匆忙忙赶往学校。
体育课上感觉头晕、心慌。
(1)根据小明目前的状况,此时补充最为合适。
A.鸡蛋 B.火腿肠 C.牛奶 D.巧克力(2)此后,小明坚持每天吃早餐。
他常吃的早餐有:你认为号食谱搭配不合理,需要补充的营养物质是。
2.小张的爸爸患胆结石,做了胆囊切除手术。
术后,胆汁不再根据进食规律周期性排出,而是频繁排出,但单次排出量减少。
以下四种营养餐中,小张建议爸爸选择()A. 米饭、清炒西兰花、煮鸡蛋 B. 炸春卷、红烧带鱼、烤鸭C. 炸酱面、麻婆豆腐、鱼香肉丝D. 葱油饼、凉粉、疙瘩汤3.对于不能正常进食的病人,可采用静脉输入全营养液的方法为细胞提供营养。
专题四提纲(1) 生物圈中的人人体的营养人体的呼吸人体内物质的运输1、人体需要的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水、无机盐。
其中, 糖类、脂肪、蛋白质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含量最多的是水。
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2、人体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备用能源物质是:脂肪。
3、蛋白质的主要功能是为生长发育和受损细胞的更新和修复提供原料。
4、皮肤干燥,夜盲症是缺乏维生素A ;佝偻病、骨质疏松症是缺乏维生素D ;神经炎,脚气病是缺乏维生素B1 ;坏血病,牙龈出血是缺乏维生素C 。
5、人体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唾液腺——分泌唾液(含淀粉酶)进入口腔胃腺--分泌胃液(含蛋白酶)进入胃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 能乳化脂肪)进入小肠.胰腺——分泌胰液(含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进入小肠.肠腺--分泌肠液(含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进入小肠。
图1 消化系统示意图图2 呼吸系统示意图6、淀粉在口腔开始被初步消化,在小肠被彻底消化成葡萄糖;蛋白质在胃开始被初步消化,最终在小肠被消化成氨基酸;脂肪只在小肠被消化。
7、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是:小肠,原因是:(1)含多种消化液(2)小肠很长8、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原因是(1)长度长(2)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3)内表面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加吸收面积。
(4)小肠绒毛壁薄,仅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9、人体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其中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10、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还能对进入的气体行处理,使到达肺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11、循环系统是由 心脏 、 血管 以及在血管中流动的 血液 组成的。
其中 心脏 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12、血管可分为 动脉 、 静脉 和 毛细血管 。
动脉的管壁最厚,血流速度最快,弹性最大; 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是 毛细血管 。
初中生物大单元教学设计生物圈中的人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的任务是带领初中学生深入学习生物圈中的人这一大单元内容。
该单元旨在帮助学生理解人类在生物圈中的角色、影响以及与其它生物的相互关系。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人体的结构、功能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知识,培养其生物学科的基本素养,同时强化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生命尊重的态度。
2、教学对象本次教学设计的对象为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一般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对生物圈和人类的基本概念有所了解。
然而,对于较为抽象的生命科学概念和复杂的人体系统,他们可能还需要通过具体、直观的教学活动来加深理解。
此外,考虑到初中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好奇心强,善于探索,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教学设计需要兼顾趣味性与知识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人类在生物圈中的位置和作用,掌握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掌握生物圈中的人与其它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生态系统中能量与物质的流动;(3)学会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观察、实验、调查等基本生物学技能,能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简单的生物研究;(5)掌握生物学基本概念,如生态平衡、食物链、能量转换等,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2)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3)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组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5)注重课外实践,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实地观察生物圈中的人与生物的相互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自然、尊重生命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2)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培养其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3)通过学习生物圈中的人,使学生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密切关系,树立和谐共生的观念;(4)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如生态环境保护、人类健康等,培养其公民意识;(5)塑造学生积极向上、勤奋好学的态度,使其具备终身学习的观念和能力。
《人体内的物质交换(二)》学习任务单
【学习目标】
1.以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物质和能量来源切入点,梳理“人体消化”和“人体的排泄”等单元中的重要概念,描述人体营养物质消化吸收过程以及排泄过程;
2.理解人吸收的营养物质需经循环系统运送到身体的各种组织、器官,人体产生的废物也需通过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等的协调活动排出体外;
3.通过类比,归纳人体内利于物质交换的结构的共同特点。
【课前预习任务】完成下列结构图的填写。
图1-人体消化系统
图2-肾单位模式图
【课上学习任务】
任务一:简述人体内消化和吸收过程,并完成下图填写。
任务二:小肠适应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
①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务三:简述尿液的形成过程,并完成下图填写
血液→肾动脉→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肾静脉
↓↑
作用↓作用↑
→→→→→→→尿液
任务四:小试牛刀
(2019中考,18题)肾脏是人体主要的排泄器官。
膳食结构不合理会加重肾脏的负担。
(1)食物中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
(2)肾单位是尿液形成的基本单位,如图为其结构示意
图。
图中①具有__________作用,可使血液中的小分子物
质进入②________形成原尿。
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
用,最终形成尿液。
(3)显微观察发现,肾小管不同区段的上皮细胞形态结
构存在差异,如图a、b、c所示。
其中___细胞所在区段
是重吸收的主要部位,推测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答案合理即可)。
(4)研究人员发现用高脂饲料喂养健康小鼠,12周后尿液中含有较高浓度的白蛋白。
据此判断,长期高脂饮食会导致小鼠肾单位中的__________受损,通透性增大。
【课后作业】
1.(西城-2019初三二模)如图表示血液流经结构X后某些成分的变化情况,据此推测结构X为()
A.肾脏
B. 组织细胞
C. 肺
D. 小肠
2.(昌平-2019初三二模)结合下图判断有关人体营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③
①
②
A.结构①内可以消化蛋白质
B.结构②是消化的主要器官
C.结构③扩大了吸收的面积
D.吸收的基本功能单位是器官
3.(平谷-2019初三二模)科学家用微穿刺技术检测了肾单位内葡萄糖含量的变
化情况。
下图A、B、C分别代表肾单位的不同结构,C的结构名称和生理过程分别是( )
A. 肾小管、重吸收作用
B. 肾小管、滤过作用
C. 肾小球、重吸收作用
D. 肾小球、滤过作用
4.(东城-2019初三一模)肠道显微胶囊是一种用于诊断胃肠道疾病的可吞咽式小型设备(如图1),它可以在短时间捕捉到消化道内的三维图象。
结合图2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显微胶囊可依次经过口腔→咽→食道→胃→小肠
B. 显微胶囊可进入结构②,②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消化酶
C. 显微胶囊可进入结构④,④处可进行蛋白质的初步消化
D. 显微胶囊可进入结构⑥,⑥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5.(房山-2019九上期末)医生从某人的肾脏中抽取样液进行检测,测得样液成分及含量如表所示,请据此表推测:抽取的样液最可能取自于( )
样液所含成分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尿素
含量(g/100ml)9500.10.720.03
A. 肾动脉
B. 肾小球
C. 肾小囊
D. 肾小管
6.(大兴-2019初三一模)新鲜的果汁富含丰富营养。
某人将20多种水果榨汁,经简单过滤后注射到自己的静脉里,造成全身严重感染,多个脏器不同程度受损。
回答问题:
(1)新鲜果汁中含有水、无机盐、糖类、维生素等物质。
正常情况下,这些物质主要通过______这一器官的毛细血管
进入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若果汁中含有少量蛋白质,需将
其彻底消化为______,才能被人体利用。
(2)果汁通过静脉进入人体后,往往会形成血栓。
若图中
A处形成血栓,首先影响的是B的______作用,使C内的
______量减少,从而影响尿液的形成。
(3)在医院经常采用静脉注射给药的方式治疗疾病,如通过静脉注射治疗肺炎,药物会通过______(血管名称)由心脏运送到肺部,如果静脉注射操作不当可能会引发肺水肿,即大量组织液从肺部毛细血管渗出,积聚在肺泡处,使肺泡与血液间的______出现障碍。
任务五:小试牛刀答案
(1)小肠(2)滤过肾小囊(3)a 细胞表面有微绒毛,增大了其吸收面积。
(4)肾小球
【课后作业参考答案】
1.A
2.D
3.A
4.B
5.C
6.(1)小肠氨基酸(2)滤过水(3)肺动脉气体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