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免疫学课后思考题
- 格式:docx
- 大小:13.89 KB
- 文档页数:2
1、免疫应答的种类及特点免疫应答: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抗原的整个过程。
可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他们在获2、简述中枢免疫器官的组成和功能中枢免疫器官:骨髓和胸腺骨髓的功能:髓样祖细胞→粒细胞、单核、DC、①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产所: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淋巴样祖细胞→B、T、NK细胞②B细胞和NK分化发育的产所③再次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主要产所:抗原再次刺激记忆B细胞(在外周) →活化B细胞随血液或淋巴返回骨髓→B细胞在骨髓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大量IgG,释放入血。
(注:外周免疫器官如脾脏和淋巴结也是再次应答产所,但其产生抗体速度快而持续时间短,不是血清抗原主要来源——主要来自骨髓。
)胸腺的功能:①T细胞分化成熟的产所:经过阳性选择获得MHC限制性、经过阴性选择获得自身耐受性②免疫调节:胸腺基质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和胸腺肽类分子,促进胸腺和外周免疫器官的发育,促进免疫细胞(特别是T细胞)的发育。
③自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阳性选择后的T细胞的TCR若与胸腺基质细胞表面的自身pMHC 高亲和力则被消除。
试述淋巴结、脾和肠粘膜相关淋巴结的功能淋巴结: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主要产所(T 75%,B25%)初次免疫应答发生产所过滤作用——有利于巨噬细胞清除抗原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结深皮质区的HEV脾脏(胚胎时期造血器官、人体最大外周免疫器官):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主要产所(T 60%,B 40%)初次免疫应答发生产所过滤作用——有利于巨噬细胞清除抗原合成某些生物活性物质,如补体MALT :参与粘膜局部免疫应答其中的B-1细胞产生分泌IgA,抵御病原微生物。
淋巴细胞再循环?其生物学意义?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或组织间反复循环的过程。
生物意义:补充新的免疫细胞、增加与APC接触的机会、将免疫信息传递给其他免疫成分。
Ag试述抗原的基本特性异物性和特异性。
异物性:异种异物、同种异体异物(如同种异体移植物)、自身物质(恶化、衰老、死亡的自身组织和胚胎期未与免疫活性细胞接触的成分如精子、脑组织、眼晶状体P、甲状腺球P),亲缘关系越远,组织结构差别越大异物性越大,免疫原性越强。
医学免疫学课后习题1、简述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的组成和功能(1)中枢免疫器官:骨髓和胸腺骨髓的功能:髓样祖细胞→粒细胞、单核、DC、①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产所: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淋巴样祖细胞→B、T、NK细胞②B细胞和NK分化发育的产所③再次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主要产所:抗原再次刺激记忆B细胞(在外周)→活化B细胞随血液或淋巴返回骨髓→B细胞在骨髓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大量IgG,释放入血。
(注:外周免疫器官如脾脏和淋巴结也是再次应答产所,但其产生抗体速度快而持续时间短,不是血清抗原主要来源——主要来自骨髓。
)胸腺的功能:①T细胞分化成熟的产所:经过阳性选择获得MHC限制性、经过阴性选择获得自身耐受性②免疫调节:胸腺基质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和胸腺肽类分子,促进胸腺和外周免疫器官的发育,促进免疫细胞(特别是T细胞)的发育。
③自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阳性选择后的T细胞的TCR若与胸腺基质细胞表面的自身pMHC 高亲和力则被消除。
(2)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脾、肠粘膜相关淋巴结淋巴结、脾和肠粘膜相关淋巴结的功能淋巴结: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主要产所(T 75%,B25%)初次免疫应答发生产所过滤作用——有利于巨噬细胞清除抗原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结深皮质区的HEV脾脏(胚胎时期造血器官、人体最大外周免疫器官):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主要产所(T 60%,B 40%)初次免疫应答发生产所过滤作用——有利于巨噬细胞清除抗原合成某些生物活性物质,如补体MALT :参与粘膜局部免疫应答其中的B-1细胞产生分泌IgA,抵御病原微生物。
2、淋巴细胞再循环?其生物学意义?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或组织间反复循环的过程。
生物意义:(1)使体内淋巴细胞在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的分布更合理,有助于增强整个机体的免疫功能;(2)增强免疫细胞与抗原及抗原提呈细胞接触机会,有利于适应性免疫的产生;(3)使机体所有免疫器官和组织联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并将免疫信息传递给全身各处的淋巴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有利于动员各种免疫细胞和效应细胞迁移至病原体、肿瘤或其他抗原性异物所在部位,从而发挥免疫效应。
简明免疫学课后思考题第一章1) 1.简述免疫学发展史上的重大发现及其意义?2) 2.现代免疫学时期的基本研究内容及免疫学的作用。
第二章3) 1.简述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的组成和功能。
4) 2.试述淋巴结、脾和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的结构特点和与其功能的关系。
5) 3.T淋巴细胞有哪些亚群?各亚群有何功能?第三章6) 1.试述抗原的基本特性。
7) 2.试述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结构基础。
8) 3.简述影响抗原免疫应答的主要因素。
9) 4.试比较TD-Ag和TI-Ag的特点。
第四章10) 1.画出Ig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并简述Ig的生物学活性。
11) 2.试述免疫球蛋白的异质性及其决定因素。
12) 3.比较各类Ig的特性及功能。
13) 4.讨论Ig分子多样性的基础。
第五章14) 1.细胞因子的分类及生物学活性有哪些?15) 2.细胞因子有哪些临床应用及应用前景?16) 3.已经商品化的细胞因子及其相关药物的作用机制是什么?第六章17) 1.补体系统的概念及其组成。
18) 2.比较补体3条激活途径的异同。
19) 3.试述补体激活的调节机制。
20) 4.补体系统具有哪些生物学作用?第七章21) 1.何谓HLA基因复合体的多基因性和多态性?22) 2.HLA-I、HLA-II类分子结构、分布和功能有何异同?23) 3.为什么MHC的主要生物学功能体现在结合与递呈抗原肽?HLA与临床医学有什么关系?第八章24) 1.体液免疫应答的特点。
25) 2.B细胞对TD、TI-1及TI-2抗原免疫应答的异同。
26) 3.Th细胞如何辅助B细胞的免疫应答?第九章27) 1.中性粒细胞在炎症过程中的生理作用有哪些?28) 2.什么是趋化作用?趋化作用在整个炎症过程中有什么功能?29) 3.说出干扰素抗病毒作用的特点。
第十章30) 1.血清病、血清过敏性休克、吸入花粉引起的过敏性鼻炎和链球菌感染收起的肾小球肾炎分属哪型超敏反应?其发病机制如何?怎样防治,简述其防治原理。
免疫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第⼀章绪论1名词解释:免疫:从狭义上讲,免疫是⼈体对病原体(病菌、病毒)和有害物质的抵抗⼒。
从⼴义上讲,免疫是机体识别“⾃⾝”与“⾮⼰”抗原,对⾃⾝抗原形成免疫耐受,对⾮⼰抗原产⽣排斥反应的⼀种⽣理功能。
2.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突变细胞的功能称为(C)A.免疫耐受B.免疫⾃稳C.免疫监视D.免疫防御E.免疫调节3.最早提出克隆选择学说的科学家是(D)A.JennerB.BorderC.PorterD.BurnetE.Pasteur4.最早⽤⽜痘预防天花的科学家是(D)A.BurnetB.BorderC.PorterD.JennerE.Pasteur5.免疫指(ABCDE)A.机体排除病原微⽣物的功能。
B.机体清除损伤和衰⽼细胞的功能。
C.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D.机体抗感染的防御功能E.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细胞的功能。
第⼆章免疫器官1.简述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概念及其意义淋巴细胞再循环: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的淋巴细胞,由输出淋巴管进⼊胸导管,经上腔静脉进⼊⾎液循环,在⽑细⾎管后微静脉处穿越⾎管内⽪细胞表⾯(HEV),重新分布于全⾝淋巴器官和组织。
淋巴细胞在⾎液、淋巴液、淋巴器官和组织间周⽽复始循环的过程即为淋巴细胞再循环。
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意义:(1)淋巴细胞在淋巴组织和器官中分布更为合理(2)淋巴组织不断从循环池中补充新的淋巴细胞有助于增强整个机体的免疫功能(3)有利于淋巴细胞与抗原和抗原递呈细胞接触(4)有利于动员效应淋巴细胞迁移⾄炎症部位;(5)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的记忆性细胞也参与再循环,其接触相应抗原后进⼊淋巴组织,并迅速发⽣活化、增殖和分化,产⽣再次免疫应答。
2.⾻髓的主要功能包括(ABDE)A.各类⾎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的场所B.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C.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D.再次体液免疫应答发⽣的场所E.既是中枢免疫器官,⼜是外周免疫器官3.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B)A.⾻髓B.胸腺C.腔上囊D.淋巴结E.脾4.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A)A.⾻髓B.胸腺C.腔上囊D.淋巴结E.脾第三章抗原1、TD2抗原:⼀类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使之产⽣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应答产物在体内外发⽣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免疫学思考题第二章免疫球蛋白1. Ig的基本结构,功能和水解片段答:组成:由一对较长的和一对较短的多肽链组成长链。
重链(Heavy Chain,H 链),450-550 aa,55-57 KD;短链:轻链(Light Chain, L链),214 aa,24 KD。
二硫键:H链和L链之间,两条H链之间,由二硫键连接,呈Y型。
命名:H链:分五类δ、μ、γ、ε、α链,IgD、IgM、IgG、IgE、IgA ; L链:分两型κ型和λ型。
分区:1)可变区(Variable region,V区)近N端:V区= 1/2 L链+ 1/4(1/5H)链;2)恒定区(Constant region, C区)近C端:C区= 1/2 L链+ 3/4(4/5)H链;3)铰链区功能:IgV区的功能:1.特异性识别、结合抗原;2.免疫调节;3.超抗体活性IgC区的功能:1.激活补体 IgM,IgG1,IgG2,IgG3-------经典途径;凝聚的IgA,IgG4,IgE --------旁路途径;2.结合Fc受体 1)介导I型超敏反应;2)介导调理作用,增强吞噬细胞的活性;3)ADCC作用,发挥岁靶细胞直接杀伤作用;4)胞饮作用。
3.通过胎盘IgG:唯一通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
水解片段:IgG 木瓜蛋白酶 2Fab段 + Fc段(抗原结合片段)(可结晶片段)IgG 胃蛋白酶 F(ab’)2段+ pFc’段(抗原结合片段)碎片意义:F(ab’)2段保持了与抗原结合的生物学活性,又减少了Fc段的生物学活性。
可应用于生物制品研究,如精致抗毒素等。
2. Ig多样性形成的机制答:(1)组合造成的多样性;(2)连接造成的多样性;(3)体细胞高频突变造成的多样性。
3.小分子抗体的特点答:1.仅含V区结构,免疫原性较弱。
2.分子量小,易通过血管壁,可有效克服肿瘤灶组织对抗体的生理阻抗。
3.无Fc段,不与非靶细胞的FcR结合,易达肿瘤病灶,适合临床诊断,肿瘤的导向治疗。
免疫学思考题整理1、简述参与固有免疫的细胞种类及主要生物学功能2、试述T 细胞的主要膜分子及其意义3、试述B细胞的主要膜分子及其意义4、简述T细胞的分类及其功能5、简述T细胞活化的“双信号学说”6、什么是免疫应答?试比较固有免疫及适应性免疫的特点7、简述机体初次免疫应答和再次免疫应答抗体产生的特点8、简述抗体分子的基本结构及各个功能区的意义9、简述抗体分子的水解片段10、简述五大类抗体分子具有不同的理化特性和生物学功能11、单克隆抗体12、简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13、肠道杆菌的共同特点是什么14、归纳志贺菌致病的主要特点15、急性菌痢的典型症状有哪些?解释其形成机制16、霍乱是如何传播的?期临床表现和预后如何?17、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特性?18、结核分枝杆菌致病物质及感染特点?19、结核菌素试验原理、结果判定与用途?20、试述HBV抗原抗体系统检测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21、试述HBV致病的可能机制22、试述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及其可能的致癌机制23、名词解释:补体、MAC、C5转化酶、补体的灭活24、简述补体经典激活途径和旁路激活途径的过程25、列表比较补体三大激活途径的主要区别(激活物质、C3转化酶、C5转化酶)26、补体系统广泛参与了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效应机制27、迄今发现了补体激活的经典途径、旁路途径和凝集素途径28、补体激活的三个途径具有共同的末端通路,形成攻膜复合物,溶解细胞29、补体活化过程产生多种生物活化片段,参与机体免疫调节和炎症反应30、抗体是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介导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31、抗体由两条重链和两条轻链经链接的二硫键连接而成,分为可变区、恒定区和铰链区32、抗体的可变区(V区)识别并特异性结合抗原,恒定区(C区)通过激活补体、结合Fc受体(调理作用、ADCC和参与1型超敏反应)和穿过胎盘发挥作用33、人工制备抗体的主要方法包括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和基因工程抗体34、正常菌群与其宿主生态环境在长期进化中形成生理性组合的动态平衡。
免疫学概论讲课重点容及思考题2015.12.1第一章免疫概论1. 免疫的概念:机体识别“自己”、排除“非己”,维持环境的平衡与稳定的功能。
2. 免疫系统的生理功能:(1)免疫防御: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它抗原性异物;(2)免疫自稳:清除损伤或衰老细胞(3)免疫监视:清除突变或畸变细胞,防止肿瘤发生、杀伤病毒感染细胞。
3. 非特异性免疫(天然免疫)的特点:(1)出生时已具备(早)(2)可稳定性遗传给后代(3)作用广泛:无特异性(4)个体差异不大4.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的特点:(1)出生后受抗原刺激产生(2)具有特异性(针对性)(3)一般不能遗传(4)个体差异大(5)具有记忆性5.特异性免疫的组成和功能?是由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组成,前者是由B淋巴细胞,后者是由T淋巴细胞承担。
B淋巴细胞形成浆细胞,进而产生抗体,发挥体液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可以形成致敏淋巴细胞和淋巴因子,发挥细胞免疫功能。
6. 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及其主要特点。
天然免疫是指机体在长期种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在接触外来侵染物之前就已经存在的天然防御功能,又称为天然免疫、固有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1)出生时已具备(早);(2)可稳定性遗传给后代;(3)作用广泛:无特异性;(4)个体差异不大。
特异性的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是一种经由与特定病原体接触后,产生能识别并针对特定病原体启动的免疫反应。
特点是:(1)出生后受抗原刺激产生;(2)具有特异性(针对性);(3)一般不能遗传;(4)个体差异大;(5)具有记忆性。
7. 免疫细胞有哪些?其主要功能?8. 免疫学与食品科学的关系?9.食品免疫学食品免疫学属免疫学畴,其侧重点是应用免疫学理论和技术,研究和探索食品营养与免疫、食品中一些特殊营养素—活性物质和功能因子实施免疫调节的机理,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特点实施对各类物质的免疫检测。
第二章免疫系统1.免疫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和各自有什么功能?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2.免疫器官的组成以及各免疫器官的特点、功能。
免疫学思考题汇总第一章:1.免疫系统如何区分“自己”和“非己”?2.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是什么?异常时有何表现?3.简述免疫应答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
第二章: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的组成及其功能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概念和意义第三章:抗原的概念、特性决定免疫原性的因素有哪些?表位交叉反应的机理异嗜性抗原佐剂、超抗原、丝裂原第四章:简述免疫球蛋白的结构简述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及功能第五章:补体的激活有哪些途径?各有何主要特点?补体有何生物学功能?第六章:结合细胞因子及其共同特点,简述你认为最熟悉的一类细胞因子的来源、作用特点。
细胞因子的分类。
细胞因子的功能。
第七章:白细胞分化抗原的概念粘附分子的概念第八章:MHC概念MHC多态性试比较MHC -Ⅰ类、MHC -Ⅱ类分子MHC分子的功能第九章:B细胞的胚系基因结构及基因重排机制。
b细胞主要表面分子及其功能关系b细胞的不同分类标准和该分类下b细胞的亚群组成第十章:T细胞有哪些重要的表面分子,它们的作用是什么?CTL的杀伤机制有哪些?第十一章:MPS的生物学功能。
成熟与未成熟DC的生物学特征及DC 的生物学功能。
试述胞质溶胶抗原递呈途径的过程。
试述溶酶体抗原递呈途径的过程。
第十二、十三章:体液免疫初次应答再次应答有何特点?b细胞对TD\TI抗原的免疫应答有何异同?Th细胞如何辅助B细胞的免疫应答?试述B细胞在生发中心的发育和成熟。
第十四章:简述模式识别受体及其识别的配体试述巨噬细胞表面受体、分子及其介导产生的生物学作用试述NK细胞不能杀伤正常组织细胞而能杀伤病毒感染或肿瘤靶细胞的作用机制。
试述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B1细胞的主要特征和生物学作用。
试述固有免疫应答的作用时相和主要作用特点。
第十五章:黏膜免疫系统的组成结构和特征是什么?肠道免疫系统为什么对我们每天摄入的大量食物抗原不产生免疫反应?黏膜免疫系统的耐受和稳态是如何维持的?黏膜免疫系统是如何对全身免疫系统产生影响的?第十六章:简述免疫耐受的特点及生物学作用免疫耐受形成的机制有哪些?简述建立和打破免疫耐受常用的策略第十七章:1.简述固有免疫有哪些特点?固有免疫在适应性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哪些重要作用。
思考题1.免疫的基本特性和基本功能有哪些?(1)基本特性:识别自身和非自身、特异性、免疫记忆(2)基本功能: 抵抗感染、自身稳定、免疫监视2.影响免疫原性的因素有哪些?(1)抗原分子的特性:异源性、一定的理化特性、对抗加工和呈递的易感性(2)宿主生物系统:受体动物的基因型、受体动物的年龄、性别与健康状态(3)免疫方法的影响3.细菌抗原和病毒抗原的种类有哪些?(1)细菌抗原:菌体抗原、鞭毛抗原、荚膜抗原、菌毛抗原(2)病毒抗原:病毒表面抗原、病毒衣壳抗原、核蛋白抗原4.抗原的交叉性发生的原因有哪些?(1)不同物种间存在共同的抗原组成(2)不同的抗原分子存在共同的抗原表位(3)不同的表位之间有部分结构相同5.Ig的结构特点有哪些?(1)免疫球蛋白是单体分子结构:所有种类免疫球蛋白的单体分子结构都是相似的,由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4条肽链构成的“Y”字形的分子。
(2)Ig的水解片段和生物学活性:a.两个可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相同片段,称为抗原结合片段(Fab)b.一个可形成蛋白结晶的称为Fc片段,无结合抗原活性,具有各类Ig的抗原决定簇,与抗体分子的其他生物学活性密切相关。
c.两个大小不同的片段,一个具有双价抗体活性的F(ab’)2片段,小片段类似于Fc片段,称为PFc’片段,无生物学活性。
(3)免疫球蛋白有特殊分子结构:a 连接链(J链):在免疫球蛋白中,IgM是由5个单体分子聚合而成的五聚体,分泌型的IgA是由两个单体分子聚合而成的二聚体,这些单体之间就是依靠J链连接起来的。
b 分泌成分:是分泌型IgA所特有的一种、特殊结构。
(4)糖类:以共价键结合在你H链的氨基酸上,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有N-糖苷键与多肽链中的天冬酰胺连接在一起,少数可结合到丝氨酸上。
6.Ig的种类及其特性有哪些?(1)类:根据重链C区的理化特性及抗原性的差异进行区分同种系所有个体内的Ig。
(2)亚类:根据重链恒定区的微细结构、二硫键的位置与数目及抗原特性的不同进行区分同一种类免疫球蛋白。
免疫学思考题思考题1.回顾免疫学的发展与免疫概念的演进,你能否根据自身体会,给出一个更恰当的免疫定义?2.构成机体免疫力的因素主要有哪些?是否能够为其勾勒出一个清晰的轮廓?3.你对免疫“既是阻止疾病形成的因素,也是疾病形成的原因”,这一论述持何种看法,并请展开论述。
1、什么是抗体?从抗体的结构特点,阐述抗体如何发挥特异性免疫学防御功能?2、当机体发生细菌感染,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激活补体系统,并且补体系统如何发挥对感染细菌的清除作用?3、从MHC分子的结构特点,阐明其如何发挥抗原提呈功能,如何参与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活化过程?1.B细胞识别表位和T细胞识别表位有何不同?它们与半抗原、完全抗原、TD-Ag、TI-Ag有何联系?2.交叉反应现象是对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否定还是肯定?为什么?1.T、B淋巴细胞及抗原提呈细胞表面膜分子都赋予了这些细胞的哪些能力?2.参与固有免疫的细胞有哪些类型?有何共同特点?3.同样是T、B细胞,为什么要被归入固有免疫细胞与适应性免疫细胞两个群体?这样的归类有何意义?4.你认为T细胞的异质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其异质性的存在具有哪些生物学意义?1.试从两类免疫应答的特点与构成上探讨其互补性以及形成进化的意义。
2.试比较固有免疫细胞激活与T、B细胞激活间的异同。
3.与T、B细胞介导的应答过程有何区别?这种区别之意义何在?4.出现临床症状的免疫损伤有哪些类型?与免疫应答的效应机制有何联系?1.主动免疫与被动免疫的分界点在何处?有没有非人工的主动免疫与被动免疫?试举例。
2.比较一下你和你的长辈们都接种过哪些疫苗,看看建国以来我国的计划免疫都经历了哪些变化。
你知道这些疫苗的种类吗?3.举身边之例,说明你了解的免疫治疗。
4.在所知的临床实验室诊断中,例举数种应用了免疫学原理的诊断方法。
选择题一、选择题的类型与示例1.“疾病是变异条件下的生命”一语出自A、BurnetB、Virchow BehringC、JennerD、BehringE、Leeuwenhoek 2.选出一组正确的组合A、Pasteur—牛痘、Ehrlich—侧链学说、Burnet—克隆选择学说B、Jenner—免疫网络学说、Burnet—克隆选择学说、von Behring—抗血清治疗C、von Behring—抗血清治疗、Ehrlich—侧链学说、Jerne—克隆选择学说D、Doherty—MHC限制性、Jerne—免疫网络学说、von Behring—抗血清治疗E、Jenner—牛痘、Burnet—免疫网络学说、Jerne—克隆选择学说3.参与ADCC效应的主要物质是A、NK细胞和补体B、B细胞和抗体C、NK细胞和抗体D、T细胞和补体E、T细胞和抗体4.抗体与抗原结合的部位是A、重链的C区B、重链和轻链的V区C、重链的V区D、轻链的V区E、重链和轻链的C区5.正常人血清中,可通过胎盘屏障的免疫球蛋白是A、IgMB、IgGC、IgAD、IgEE、IgD6.补体活化经典途径中C3转化酶的组成是A、C3bB、C4b2bC、C5bD、C3bBbE、C3bnBb7.下列哪一种分子不是由MHC基因编码A、HLA-I类分子B、C4C、B因子D、β2mE、HLA-Ⅱ类分子8、B细胞抗原识别受体是A、CD79aB、CD79bC、CD79aCD79bD、CD4E、SmIg9.下列哪一组合不存在关联A、CD3—TCRB、MHC I类分子—TCRC、MHC I类分子—CD4D、CD79a/b—SmIgE、CD28—CD8010.参与免疫应答的细胞都带有A、MHC分子B、SmIgC、丝裂原结合蛋白D、SRBC受体E、抗原受体(该选哪个呢,是E么,感觉有些难)能直接特异性杀伤靶细胞的细胞是A、NK细胞B、B细胞C、巨噬细胞D、中性粒细胞E、Tc细胞(可否改为此题)11.对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有高亲和力的抗体是A、IgAB、IgDC、IgED、IgGE、IgM12.具有MHC限制性的是A、吞噬细胞吞噬抗原B、NK细胞杀伤病毒感染细胞C、TCRγδT细胞识别抗原D、CD8+细胞杀伤肿瘤细胞E、肥大细胞脱壳粒13.半抗原是A、只有免疫原性的物质B、只有免疫反应性的物质C、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的物质D、被T淋巴细胞识别的物质E、不能与抗体结合的物质14.Th细胞对B细胞活化的辅助作用A、不需要细胞的直接接触B、不需要细胞因子的作用C、不需要共刺激分子的相互作用D、不需要CD4分子的参与E、不需要CD8分子的参与15.TI与TD抗原的区别点在于A、是否引起细胞免疫、是否产生IgM、是否诱导不同的T细胞亚群B、是否产生IgM、是否引起免疫记忆、是否诱导不同的B细胞亚群C、是否需要T细胞的辅助、是否引起细胞免疫、是否产生除IgM 之外的抗体D、是否需要T细胞的辅助、是否产生IgM、是否引起免疫记忆E、是否引起免疫记忆、是否产生除IgM之外的抗体、是否诱导不同的T细胞亚群BCR可选择性结合A、MHC-肽复合物B、MHC分子C、未经APC加工处理的抗原D、经APC加工处理的抗原E、CD79aCD79b16.B细胞作为APC,是因为A、能形成大量IL-2受体B、可表达MHCⅡ类分子C、有一定的吞噬能力D、SmIg有特异性结合抗原的能力E、其数量多于巨噬细胞1、牛痘接种的发明者是A、JerneB、BurnetC、JennerD、BehringE、Pauling2、半抗原是A、只有免疫原性的物质B、只有免疫反应性的物质C、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的物质D、被T淋巴细胞识别的物质E、不能与抗体结合的物质3、免疫监视功能是A、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能力B、清除自身衰老细胞的能力C、识别、排斥异物的能力D、清除突变细胞的能力E、调节免疫应答的能力4、先天性免疫的特点是A、习得性B、特异性C、效应递增性D、非特异性E、非遗传性5、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是A、骨髓B、胸腺D、淋巴结E、脾脏6、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A、骨髓B、胸腺C、腔上囊D、淋巴结E、脾脏7、合成和分泌抗体的细胞是A、T细胞B、B细胞C、浆细胞D、巨噬细胞E、NK细胞8、属于中枢免疫器官的是A、淋巴结B、骨髓C、脾脏D、黏膜相关淋巴组织E、扁桃体9、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免疫球蛋白是A、IgGB、IgAC、IgDD、IgEE、IgM10、分子量最大的免疫球蛋白是A、IgGB、IgAC、IgDD、IgEE、IgM11、IgM与抗原的实际结合价是A、一价B、二价C、三价D、五价12、sIgA不具有的特性是A、黏膜免疫中起重要作用B、有分泌片C、有J链D、均为二聚体E、均为单体13、抗原不具有的基本特性是A、免疫原性B、免疫反应性C、异物性D、小分子物质E、抗原决定簇14、抗体与抗原结合的部位是A、重链的C区B、轻链的V区C、重链的V区D、重链和轻链的V区E、重链和轻链的C区15、免疫球蛋白的Fab段的效应是A、通过胎盘B、激活补体C、结合抗原D、与细胞结合E、引起过敏反应16、补体结合的位置是 IgG 的A、VHB、CH1C、CH2D、CH3E、CL17、具有4个CH功能区的抗体是A、IgD、IgMB、IgA、IgMC、IgM、IgED、IgA、IgEE、IgG、IgD18、血清中补体含量最高的是A、C4B、C3C、C8D、C6E、C119、补体膜攻膜复合物的组成是A、C423B、C3bBbC、C56789D、C421E、C4b2b20、下述哪一项关于TCR的描述是正确的A、只能出现在CD4+细胞表面B、由α、β、γ、δ等四条肽链组成C、识别由CD8分子与抗原肽形成的复合物D、与天然抗原的决定簇形成空间互补E、是APC与T细胞之间相互接触的一个环节21、经典途径中C3转化酶的组成是A、C3bB、C4b2bC、C5bD、C3bBbE、C3bnBb22、下列细胞哪一个应不属于APCA、辅助性T细胞B、巨噬细胞C、朗罕氏细胞D、B细胞E、树突状细胞23、抗原特异性取决于抗原分子的A、物理性状B、分子量大小C、异物性D、结构的复杂性E、分子中的特殊化学基团24、胸腺依赖性抗原是指A、蛋白质抗原B、相应抗体在胸腺中产生的抗原C、仅刺激T细胞的抗原D、只能诱导细胞免疫的抗原E、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需要T细胞辅助的抗原25、下列哪一过程不能列入免疫应答活动A、APC对抗原的处理、递呈B、T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C、T细胞由双阳性细胞转为单阳性细胞D、B细胞活化、增殖形成浆细胞E、Tc对靶细胞的特异性杀伤26、1分子IgG可被木瓜蛋白酶水解为A、1Fab+2FcB、1Fc+2FabC、1F(ab,)2+2FcD、1F(ab,)2+pFc,E、1F(ab,)2+1Fc27、补体经典激活途径激活的顺序是A、C123456789B、C132456789C、C142356789D、C124356789E、C12354678928、哪个补体组分能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A、C2bB、C3bC、C5bD、C4bE、C5a29、介导I型超敏反应的免疫球蛋白类型是A、IgGB、IgMC、IgAD、IgDE、IgE30、能通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是A、IgGC、IgAD、IgDE、IgE31、能直接特异性杀伤靶细胞的细胞是A、NK细胞B、B细胞C、巨噬细胞D、中性粒细胞E、Tc细胞32、在人类的哪一对染色体上编码MHCA、第17对B、第15对C、第6对D、第9对E、第20对33、哪种细胞上不出现HLA I类抗原A、T细胞B、B细胞C、巨噬细胞D、红细胞E、NK细胞34、HLA II类分子的抗原肽结合区位于A、α1和β 1B、β2mC、α1和α 2D、β1和β 2E、α1和α335、可与TCR组合,转导T细胞活化信号的分子是A、CD3C、CD11D、CD19E、CD2536、在抗原诱导的T H细胞活化过程中,下列哪些分子是必须的A、TCR—CD3B、TCR—CD3、MHC分子C、TCR—CD3、MHC分子、CD4D、TCR—CD3、MHC分子、CD4、CD28、CD80(B7)E、TCR—CD3、MHC分子、CD4、CD8、CD2837、免疫细胞的概念是A、参与免疫应答活动的细胞B、T,B淋巴细胞C、巨噬细胞D、NK细胞E、枯否细胞38、属于T细胞的表面标志是A、CD3B、CD79C、CD5D、CD18E、CD8039、辅助性T细胞一般是指A、CD4+ T细胞B、CD8+ T细胞C、CD4+ CD8+ T细胞D、CD4- CD8- T细胞E、CD3+ T细胞40、B细胞起源于A、骨髓C、脾脏D、扁桃腺E、淋巴结41、具有特征性的B细胞表面分子是A、CD80B、SmIgC、CD32D、CD86E、CD2142、BCR选择性结合A、MHC肽复合物B、MHC分子C、未经APC加工处理的抗原D、经APC加工处理的抗原E、抗原抗体复合物43、Th细胞对B细胞活化的辅助作用A、不需要细胞的直接接触B、不需要CD8分子的参与C、不需要细胞因子的作用D、不需要共刺激分子的相互作用E、不需要CD4分子的参与44、T细胞活化的第I信号来自A、CD4与MHC II分子间的相互作用B、CD8与MHC I分子间的相互作用C、IL-1与相应受体间的相互作用D、抗原肽-MHC与TCR/CD3间的相互作用E、CD80与CD28分子间的相互作用45、下列哪种情况可以满足T H细胞活化的条件A、HLA—A3+的感染细胞接触HLA—A3-的CD4+细胞B、HLA—A3+的感染细胞接触HLA—A3+的CD4+细胞C、HLA—A3+的感染细胞接触HLA—A3+的CD8+细胞D、HLA—DR4+的巨噬细胞接触HLA—DR4+的CD4+细胞E、HLA—DR4+的巨噬细胞接触HLA—DR4+的CD8+细胞46、再次应答时,抗体形成的特征是A、IgM显著增高B、IgG显著增高C、IgA显著增高D、抗体特异性改变E、抗体亲和力下降47、B细胞作为APC,是因为A、能形成大量IL-2受体B、SmIg有特异性结合抗原的能力C、有一定的吞噬能力D、其数量多于巨噬细胞E、可表达MHCⅡ类分子48、关于免疫耐受的概念正确的是A、是机体的一种病理过程B、是机体的一种特异性免疫不应答状态C、是机体的一种非特异性免疫不应答状态D、是一种只针对自身抗原产生的无应答状态E、是一种正免疫应答过49、防止Rh溶血,可通过A、给孩子输入母亲的红细胞B、用抗Rh血清给孩子被动免疫C、用过量的抗原中和母亲的抗Rh抗体D、婴儿出生后,使用类固醇制剂E、及时给母亲输入抗Rh血清50、III型超敏反应是由哪种细胞浸润为主的血管壁炎症反应A、T细胞B、肥大细胞C、中性粒细胞D、嗜碱性粒细胞E、嗜酸性粒细胞。
免疫学各章思考题一1、本章所用抗原的定义与一般材料、参考书有什么不同之处?采用这种定义的意义是什么?2、试将医学上重要的抗原按几个项目列表归纳,这将有助于对这一部分作一系统复习。
3、澄清半抗原的概念,对于理解和区分它与抗原的异同及一些相关概念是有帮助的。
下面四组多种概念的组合,能否从各组中明确指出何者为正确的。
(1)a、具有特异反应性与免疫原性;b、无特异反应性与免疫原性,需与蛋白载体结合后方具有;c、只有免疫原性而无特异反应性;d、只有特异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
(2)a、大分子物质;b、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c、小分子物质,具有免疫反应性,在与蛋白质结合后才具有免疫原性;d、具有免疫原性,但不能与相应抗体起反应;e、可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
(3)a、有免疫原性,无免疫反应性;b、可与抗体结合,但不一定出现可见反应;c、动物血清对人来说是半抗原;d、化学性质均为蛋白;e、有佐剂作用。
(4)a、具有抗原特异性;b、刺激T细胞增生;c、刺激B细胞增生;d、只诱发产生IgM 4、ABO血型系统基因型父方为A/A,母方为A/O,他们共生三个孩子,孩子中可能有几种ABO基因型?输血时父亲能否作为全家孩子的供血者而不会引起ABO血型不符的输血反应?5、(1)抗原有多种分类方法,就每一种分类方法,试将下述抗原分别归类。
(2)用下列抗原免疫小鼠后,能否产生抗体?说明理由。
a.DNPb.DNP-HASc.大剂量BSAd.适量BSAe.多聚L-赖氨酸f.HASg.DNP-MGGh.小剂量BSAi.去聚合BGGj.去聚合BGG+佐剂k.人BBCl.Ia抗原m.(T,G)-A-Ln.MGGo.TNP-KLHp.H-2抗原q.Gm因子r.HLA 抗原思考提示:1、最大不同点是新定义既融合了克隆选择学说要点,同时概括了传统的抗原、变应原合耐受原。
它强调能引起免疫应答(包括负免疫应答)而不强调其产物。
这样避免了旧抗原定义中无法概括引起耐受性的抗原的矛盾。
免疫学复习思考题一、名词概念免疫原性、反应原性抗原抗体完全抗原半抗原抗原表位抗原决定簇被动免疫主动免疫被动免疫母源抗体单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 APC ADCC作用调理作用二、问答题1、免疫的概念、特点及功能是什么?2、免疫功能低下、过强、异常会发生那些疾病?3、构成抗原的条件是什么?4、如何理解共同抗原和交叉反应?5、抗体与免疫球蛋白有何区别?6、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7、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功能是什么?8、抗体的功能有哪些?9、什么是多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10、什么是免疫系统?11、哺乳动物、禽类免疫器官的组成。
12、T、B细胞的来源与分化。
13、细胞因子的概念及生物学活性。
14、细胞因子的种类有哪些?15、干扰素概念与作用。
16、免疫应答的概念及基本过程。
17、细胞免疫的构成因素及作用。
18、体液免疫的作用。
19、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特点及构成因素20、机体如何抵抗病毒感染的?21、被动免疫、主动免疫的概念、特点及作用。
22、引起免疫失败的原因有哪些?23、如何制备多克隆抗体?24、如何制备单克隆抗体?25、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原理是什么?三、单项选择题1、关于免疫球蛋白与抗体的关系,以下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A. 免疫球蛋白就是抗体B. 抗体不等于免疫球蛋白C. 抗体就是免疫球蛋白,而免疫球蛋白也就是抗体D. 所有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但免疫球蛋白不一定都是抗体E. 免疫球蛋白与抗体无关2、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是由()A. 2条多肽链组成B. 4条多肽链组成C. 由铰链区连接1条H链和L链D. 二硫键相连的1条H链和1条L链组成E. 二硫键相连的2条H链和2条L链组成3、用木瓜蛋白酶处理IgG后,能分解成为()A. 2个Fab片段和1个Fc片段B. 2条H链和2条L链C. 三个大小不等的片段D. 2个F(ab’)片段和1个Fcʹ片段2E. 2个Fab片段和1个Fcʹ片段4、抗体与抗原结合的部位是()A. VL和VH区B. CH1区C. 铰链区D. CH2区E. CH3区5、免疫球蛋白超变区的位置在()A. Fab片段B. Fc片段C. VL区D. VL和VH区E. CL和CH区6、五种免疫球蛋白的划分是根据()A. H链和L链均不同B. V区不同C. L链不同D. H链不同E. 连接H链的二硫键位置和数目不同7、ABO血型抗体属于()A. 免疫抗体B. 异种抗体C. 自身抗体D. 天然抗体E. 不完全抗体8、动物机体的血清中含量最高,且持续时间最长的抗体是()A. IgMB. IgGC. IgAD. IgDE. IgE9、分泌型IgA是()A. 由J链连接的五聚体B. 由淋巴结中的浆细胞合成和分泌C. 主要存在于血清中D. 参与粘膜免疫的主要抗体E. 一种高效能的抗体10、能在HAT选择培养基中长期生长的细胞是()A. 小鼠骨髓瘤细胞B.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C. 骨髓瘤细胞与B细胞的融合细胞D. 小鼠脾细胞E. 两个融合的骨髓瘤细胞11、关于脾脏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 贮存血液器官B. 淋巴细胞定居场所C. 抗原刺激产生抗体的场所D. 中枢免疫器官E. 是合成吞噬细胞增强激素的主要场所12、实验动物新生期切除胸腺后:()A. 细胞免疫功能正常,体液免疫功能受损B. 细胞免疫功能受损,体液免疫功能正常C. 细胞免疫功能缺乏,体液免疫功能受损D. 细胞免疫功能及体液免疫功能均正常E. 细胞免疫功能及体液免疫功能均丧失13、B细胞识别特异性抗原,因其表面有:()A. Fc受体B. C3受体C. TCRD. mIg受体14、关于免疫细胞,错误的叙述是:()A. B淋巴细胞具有抗原递呈功能细胞具有免疫调节功能B. THC. 单核吞噬细胞具有吞噬杀菌和抗原递呈功能D. 树突状细胞具有吞噬杀菌和抗原递呈功能15、具有抗病毒作用的细胞因子是:()A. IL-2B. IFNC. CSFD. GF16、即属于中枢免疫器官,又属于外周免疫器官的是:()A. 骨髓B. 胸腺C. 淋巴结D. 脾脏E. 法氏囊17、有杀伤靶细胞作用的T细胞亚群是:()A. 诱导性T细胞B. 抑制性T细胞C. 辅助性T细胞D. 细胞毒性T细胞E. 迟发型超敏反应性T细胞四、判断题1、所有种类免疫球蛋白的单体分子结构都是相似的()2、所有的免疫球蛋白都是由单体分子组成的()3、抗体分子的补体结合位点在CH1区()4、IgM和IgA的重链有5个功能区()5、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等表面有IgG的Fc受体()6、分泌型IgA是由J链和分泌成分连接两个Ig单体分子而形成的()7、动物机体初次接触抗原时最先产生的抗体是IgM()8、单克隆抗体是由一个B细胞产生的针对单一抗原决定簇的抗体()9、免疫球蛋白即具有抗体活性,又具有抗原活性()10、五类免疫球蛋白都可通过胎盘到达胎儿体内()11、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组成()12、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产生和成熟的场所()13、切除仔猪的外周免疫器官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14、骨髓是所有动物B细胞成熟的场所()15、脾脏可以过滤清除淋巴液和血液中的病原体()16、NK细胞可以特异性杀伤靶细胞()17、B细胞的Fc受体是B细胞成熟的表面标志之一()18、嗜中性粒细胞的特点是有高度移动性和吞噬功能()19、细菌是最好的干扰素诱生剂()20、细胞因子的主要生物学活性是免疫调节作用()。
第一章绪论1名词解释:免疫:从狭义上讲,免疫是人体对病原体(病菌、病毒)和有害物质的抵抗力。
从广义上讲,免疫是机体识别“自身”与“非己”抗原,对自身抗原形成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产生排斥反应的一种生理功能。
2.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突变细胞的功能称为(C)A.免疫耐受B.免疫自稳C.免疫监视D.免疫防御E.免疫调节3.最早提出克隆选择学说的科学家是(D)A.JennerB.BorderC.PorterD.BurnetE.Pasteur4.最早用牛痘预防天花的科学家是(D)A.BurnetB.BorderC.PorterD.JennerE.Pasteur5.免疫指(ABCDE)A.机体排除病原微生物的功能。
B.机体清除损伤和衰老细胞的功能。
C.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D.机体抗感染的防御功能E.机体识别和清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
第二章免疫器官1.简述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概念及其意义淋巴细胞再循环: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的淋巴细胞,由输出淋巴管进入胸导管,经上腔静脉进入血液循环,在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处穿越血管内皮细胞表面(HEV),重新分布于全身淋巴器官和组织。
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和组织间周而复始循环的过程即为淋巴细胞再循环。
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意义:(1)淋巴细胞在淋巴组织和器官中分布更为合理(2)淋巴组织不断从循环池中补充新的淋巴细胞有助于增强整个机体的免疫功能(3)有利于淋巴细胞与抗原和抗原递呈细胞接触(4)有利于动员效应淋巴细胞迁移至炎症部位;(5)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的记忆性细胞也参与再循环,其接触相应抗原后进入淋巴组织,并迅速发生活化、增殖和分化,产生再次免疫应答。
2.骨髓的主要功能包括(ABDE)A.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B.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C.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D.再次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E.既是中枢免疫器官,又是外周免疫器官3.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B)A.骨髓B.胸腺C.腔上囊D.淋巴结E.脾4.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A)A.骨髓B.胸腺C.腔上囊D.淋巴结E.脾第三章抗原1、TD2抗原:一类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应答产物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免疫学复习思考题一、名词概念免疫原性、反应原性抗原抗体完全抗原半抗原抗原表位抗原决定簇被动免疫主动免疫被动免疫母源抗体单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APC ADCC作用调理作用二、问答题1、免疫的概念、特点及功能是什么?2、免疫功能低下、过强、异常会发生那些疾病?3、构成抗原的条件是什么?4、如何理解共同抗原和交叉反应?5、抗体与免疫球蛋白有何区别?6、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7、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功能是什么?8、抗体的功能有哪些?9、什么是多xx抗体和xx抗体?10、什么是免疫系统?11、哺乳动物、禽类免疫器官的组成。
12、T、B细胞的来源与分化。
13、细胞因子的概念及生物学活性。
14、细胞因子的种类有哪些?15、干扰素概念与作用。
16、免疫应答的概念及基本过程。
17、细胞免疫的构成因素及作用。
18、体液免疫的作用。
19、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特点及构成因素20、机体如何抵抗病毒感染的?21、被动免疫、主动免疫的概念、特点及作用。
22、引起免疫失败的原因有哪些?23、如何制备多xx抗体?24、如何制备xx抗体?25、xx抗体技术的原理是什么?三、单项选择题1、关于免疫球蛋白与抗体的关系,以下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A.免疫球蛋白就是抗体B.抗体不等于免疫球蛋白C.抗体就是免疫球蛋白,而免疫球蛋白也就是抗体D.所有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但免疫球蛋白不一定都是抗体E.免疫球蛋白与抗体无关2、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是由()A. 2条多肽链组成B. 4条多肽链组成C.由铰链区连接1条H链和L链D.二硫键相连的1条H链和1条L链组成E.二硫键相连的2条H链和2条L链组成3、用木瓜蛋白酶处理IgG后,能分解成为(A. 2个Fab片段和1个Fc片段B. 2条H链和2条L链C.三个大小不等的片段D. 2个F(ab’)2片段和1个Fcʹ片段E. 2个Fab片段和1个Fcʹ片段4、抗体与抗原结合的部位是()A. VL和VH区B. CH1区C.铰链区D. CH2区E. CH3区5、免疫球蛋白超变区的位置在()A. Fab片段B. Fc片段C. VL区D. VL和VH区E. CL和CH区)6、五种免疫球蛋白的划分是根据()A. H链和L链均不同B. V区不同C. L链不同D. H链不同E.连接H链的二硫键位置和数目不同7、ABO血型抗体属于()A.免疫抗体B.异种抗体C.自身抗体D.天然抗体E.不完全抗体8、动物机体的血清中含量最高,且持续时间最长的抗体是(A. IgMB. IgGC. IgAD. IgDE. IgE9、分泌型IgA是()A.由J链连接的五聚体B.由淋巴结中的浆细胞合成和分泌C.主要存在于血清中D.参与粘膜免疫的主要抗体E.一种高效能的抗体10、能在HAT选择培养基中长期生长的细胞是()A.小鼠骨髓瘤细胞B.小鼠腹腔巨噬细胞C.骨髓瘤细胞与B细胞的融合细胞D.小鼠脾细胞E.两个融合的骨髓瘤细胞11、关于脾脏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贮存血液器官B.淋巴细胞定居场所C.抗原刺激产生抗体的场所D.中枢免疫器官E.是合成吞噬细胞增强激素的主要场所12、实验动物新生期切除胸腺后:()A.细胞免疫功能正常,体液免疫功能受损B.细胞免疫功能受损,体液免疫功能正常C.细胞免疫功能缺乏,体液免疫功能受损D.细胞免疫功能及体液免疫功能均正常E.细胞免疫功能及体液免疫功能均丧失13、B细胞识别特异性抗原,因其表面有:()A. Fc受体B. C3受体C. TCRD. mIg受体14、关于免疫细胞,错误的叙述是:()A. B淋巴细胞具有抗原递呈功能B. TH细胞具有免疫调节功能C.单核吞噬细胞具有吞噬杀菌和抗原递呈功能D.树突状细胞具有吞噬杀菌和抗原递呈功能15、具有抗病毒作用的细胞因子是:()A. IL-2B. IFNC. CSFD. GF16、即属于中枢免疫器官,又属于外周免疫器官的是:(A.骨髓B.胸腺C.淋巴结D.脾脏)E.xx17、有杀伤靶细胞作用的T细胞亚群是:()A.诱导性T细胞B.抑制性T细胞C.辅助性T细胞D.细胞毒性T细胞E.迟发型超敏反应性T细胞四、判断题1、所有种类免疫球蛋白的单体分子结构都是相似的()2、所有的免疫球蛋白都是由单体分子组成的()3、抗体分子的补体结合位点在CH1区()4、IgM和IgA的重链有5个功能区()5、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等表面有IgG的Fc受体(6、分泌型IgA是由J链和分泌成分连接两个Ig单体分子而形成的(7、动物机体初次接触抗原时最先产生的抗体是IgM()8、单克隆抗体是由一个B细胞产生的针对单一抗原决定簇的抗体(9、免疫球蛋白即具有抗体活性,又具有抗原活性()10、五类免疫球蛋白都可通过胎盘到达胎儿体内()11、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组成()12、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产生和成熟的场所()13、切除仔猪的外周免疫器官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14、骨髓是所有动物B细胞成熟的场所()15、脾脏可以过滤清除淋巴液和血液中的病原体()16、NK细胞可以特异性杀伤靶细胞()17、B细胞的Fc受体是B细胞成熟的表面标志之一()18、嗜中性粒细胞的特点是有高度移动性和吞噬功能()19、细菌是最好的干扰素诱生剂()20、细胞因子的主要生物学活性是免疫调节作用())))。
复习思考题及答案第一讲总论第一章绪论1名词解释:免疫:从狭义上讲,免疫就是人体对病原体(病菌、病毒)与有害物质得抵抗力.从广义上讲,免疫就是机体识别“自身”与“非己”抗原,对自身抗原形成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产生排斥反应得一种生理功能。
2.机体免疫系统识别与清除突变细胞得功能称为(C)A、免疫耐受B、免疫自稳C、免疫监视D、免疫防御E、免疫调节3。
最早提出克隆选择学说得科学家就是(D)A、Jenner B、Border C、PorterD、BurnetE、Pasteur4。
最早用牛痘预防天花得科学家就是(D)A、BurnetB、BorderC、PorterD、JennerE、Pasteur5。
免疫指(ABCDE)A、机体排除病原微生物得功能.B、机体清除损伤与衰老细胞得功能。
C、机体识别与排除抗原性异物得功能。
D、机体抗感染得防御功能E、机体识别与清除自身突变细胞得功能。
第二章免疫器官1、简述淋巴细胞再循环得概念及其意义淋巴细胞再循环: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得淋巴细胞,由输出淋巴管进入胸导管,经上腔静脉进入血液循环,在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处穿越血管内皮细胞表面(HEV),重新分布于全身淋巴器官与组织。
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与组织间周而复始循环得过程即为淋巴细胞再循环。
淋巴细胞再循环得意义:(1)淋巴细胞在淋巴组织与器官中分布更为合理(2)淋巴组织不断从循环池中补充新得淋巴细胞有助于增强整个机体得免疫功能(3)有利于淋巴细胞与抗原与抗原递呈细胞接触(4)有利于动员效应淋巴细胞迁移至炎症部位;(5)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得记忆性细胞也参与再循环,其接触相应抗原后进入淋巴组织,并迅速发生活化、增殖与分化,产生再次免疫应答。
2。
骨髓得主要功能包括(ABDE)A.各类血细胞与免疫细胞发生得场所B.B细胞分化成熟得场所C.T细胞分化成熟得场所D.再次体液免疫应答发生得场所E.既就是中枢免疫器官,又就是外周免疫器官3.T细胞分化成熟得场所就是(B)A、骨髓B、胸腺C、腔上囊D、淋巴结E、脾4。
免疫学思考题免疫学复习思考题⼀、名词概念免疫原性:指抗原能刺激机体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特性。
反应原性:抗原与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特异性结合反应的特性。
抗原(Ag):凡是能刺激机体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之结合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称为抗原。
抗体(Ab):抗体是由抗原致敏的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产⽣的能与相应抗原发⽣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
完全抗原:具有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的物质称为完全抗原。
(免疫原)半抗原(不完全抗原):只有反应原性⽽⽆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半抗原。
抗原结合价:每个抗原分⼦上抗原决定簇的数⽬称为抗原结合价。
抗原决定簇(抗原表位):抗原分⼦表⾯具有特殊⽴体构型和免疫活性的化学基团称为抗原决定簇。
被动免疫:⼈或动物机体依靠输⼊其他机体产⽣的抗体或细胞因⼦⽽产⽣的免疫⼒称为被动免疫。
主动免疫:⼈或动物受到某种病原体刺激后,⾃⾝产⽣针对该抗原的免疫⼒,称为主动免疫母源抗体:胎⼉、幼龄动物从母体获得的抗体称为母源抗体。
单克隆抗体(McAb):是指由⼀个B细胞分化增殖的⼦代细胞(浆细胞)产⽣的针对单⼀抗原决定簇的抗体。
多克隆抗体(PcAb):由多种抗原决定簇刺激多种细胞克隆合成分泌的各种不同抗体,称为多克隆抗体。
APC(抗原提呈细胞):是指能摄取、加⼯和处理抗原,并将处理后的抗原肽提呈给淋巴细胞⽽使淋巴细胞活化的⼀类免疫细胞。
ADCC作⽤: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调理作⽤:抗体-抗原或抗原-抗体-补体复合物与吞噬细胞结合后,能够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杀伤功能,抗体的这种作⽤称为免疫调理作⽤。
⼆、问答题1、免疫的概念、特点及功能是什么?概念:免疫是指动物(或⼈)机体识别⾃⼰和⾮⾃⼰,并清除⾮⼰⼤分⼦物质,从⽽保持机体内、外环境稳定的⼀种⽣理学反应。
免疫的基本特点:识别⾃⼰与⾮⾃⼰、特异性、免疫记忆免疫的基本功能:免疫防御、免疫稳定、免疫监视2、免疫功能低下、过强、异常会发⽣那些疾病?3.构成抗原的条件是什么?①异源性(异物性)②⼤分⼦物质③分⼦结构复杂④物理性状⑤适当的进⼊机体途径4如何理解共同抗原和交叉反应?答:带有共同抗原决定簇的抗原叫共同抗原。
免疫学概论讲课重点内容及思考题2015.12.1第一章免疫概论1. 免疫的概念:机体识别“自己”、排除“非己”,维持内环境的平衡与稳定的功能。
2. 免疫系统的生理功能:(1)免疫防御: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它抗原性异物;(2)免疫自稳:清除损伤或衰老细胞(3)免疫监视:清除突变或畸变细胞,防止肿瘤发生、杀伤病毒感染细胞。
3. 非特异性免疫(天然免疫)的特点:(1)出生时已具备(早)(2)可稳定性遗传给后代(3)作用广泛:无特异性(4)个体差异不大4.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的特点:(1)出生后受抗原刺激产生(2)具有特异性(针对性)(3)一般不能遗传(4)个体差异大(5)具有记忆性5.特异性免疫的组成和功能?是由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组成,前者是由B淋巴细胞,后者是由T淋巴细胞承担。
B淋巴细胞形成浆细胞,进而产生抗体,发挥体液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可以形成致敏淋巴细胞和淋巴因子,发挥细胞免疫功能。
6. 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及其主要特点。
天然免疫是指机体在长期种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在接触外来侵染物之前就已经存在的天然防御功能,又称为天然免疫、固有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1)出生时已具备(早);(2)可稳定性遗传给后代;(3)作用广泛:无特异性;(4)个体差异不大。
特异性的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是一种经由与特定病原体接触后,产生能识别并针对特定病原体启动的免疫反应。
特点是:(1)出生后受抗原刺激产生;(2)具有特异性(针对性);(3)一般不能遗传;(4)个体差异大;(5)具有记忆性。
7. 免疫细胞有哪些?其主要功能?8. 免疫学与食品科学的关系?9. 食品免疫学食品免疫学属免疫学范畴,其侧重点是应用免疫学理论和技术,研究和探索食品营养与免疫、食品中一些特殊营养素—活性物质和功能因子实施免疫调节的机理,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特点实施对各类物质的免疫检测。
第二章免疫系统1. 免疫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和各自有什么功能?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2.免疫器官的组成以及各免疫器官的特点、功能。
免疫学复习思考题一、名词概念免疫原性、反应原性抗原抗体完全抗原半抗原抗原表位抗原决定簇被动免疫主动免疫被动免疫母源抗体单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 APC ADCC 作用调理作用二、问答题1、免疫的概念、特点及功能是什么?2、免疫功能低下、过强、异常会发生那些疾病?3、构成抗原的条件是什么?4、如何理解共同抗原和交叉反应?5、抗体与免疫球蛋白有何区别?6、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7、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功能是什么?8、抗体的功能有哪些?9、什么是多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10、什么是免疫系统?11、哺乳动物、禽类免疫器官的组成。
12、 T、 B细胞的来源与分化。
13、细胞因子的概念及生物学活性。
14、细胞因子的种类有哪些?15、干扰素概念与作用。
16、免疫应答的概念及基本过程。
17、细胞免疫的构成因素及作用。
18、体液免疫的作用。
19、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特点及构成因素20、机体如何抵抗病毒感染的?21、被动免疫、主动免疫的概念、特点及作用。
22、引起免疫失败的原因有哪些?23、如何制备多克隆抗体?24、如何制备单克隆抗体?25、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原理是什么?三、单项选择题1、关于免疫球蛋白与抗体的关系,以下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A.免疫球蛋白就是抗体B.抗体不等于免疫球蛋白C.抗体就是免疫球蛋白,而免疫球蛋白也就是抗体D.所有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但免疫球蛋白不一定都是抗体E.免疫球蛋白与抗体无关2、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是由()A. 2 条多肽链组成B. 4 条多肽链组成C.由铰链区连接 1 条 H链和 L 链D.二硫键相连的 1 条 H链和 1 条 L 链组成E.二硫键相连的 2 条 H链和 2 条 L 链组成3、用木瓜蛋白酶处理 IgG 后,能分解成为()A. 2个 Fab 片段和 1个 Fc 片段B. 2条H链和2条L链C.三个大小不等的片段D.2 个 F(ab’)2片段和 1 个 Fc?片段E.2 个 Fab 片段和 1 个 Fc?片段4、抗体与抗原结合的部位是()A. VL 和 VH区B.CH1 区C.铰链区D.CH2 区E.CH3 区5、免疫球蛋白超变区的位置在()A. Fab 片段B. Fc 片段C.VL区D. VL 和 VH区E. CL 和 CH区6、五种免疫球蛋白的划分是根据()A. H 链和 L 链均不同B. V 区不同C. L 链不同D. H 链不同E.连接 H 链的二硫键位置和数目不同7、ABO血型抗体属于()A.免疫抗体B.异种抗体C.自身抗体D.天然抗体E.不完全抗体8、动物机体的血清中含量最高,且持续时间最长的抗体是()A.IgMB.IgGC.IgAD.IgDE.IgE9、分泌型 IgA 是()A.由 J 链连接的五聚体B.由淋巴结中的浆细胞合成和分泌C.主要存在于血清中D.参与粘膜免疫的主要抗体E.一种高效能的抗体10、能在 HAT选择培养基中长期生长的细胞是()A.小鼠骨髓瘤细胞B.小鼠腹腔巨噬细胞C.骨髓瘤细胞与 B 细胞的融合细胞D.小鼠脾细胞E.两个融合的骨髓瘤细胞11、关于脾脏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贮存血液器官B.淋巴细胞定居场所C.抗原刺激产生抗体的场所D.中枢免疫器官E.是合成吞噬细胞增强激素的主要场所12、实验动物新生期切除胸腺后:()A.细胞免疫功能正常,体液免疫功能受损B.细胞免疫功能受损,体液免疫功能正常C.细胞免疫功能缺乏,体液免疫功能受损D.细胞免疫功能及体液免疫功能均正常E.细胞免疫功能及体液免疫功能均丧失13、 B 细胞识别特异性抗原,因其表面有:()A. Fc 受体B. C3 受体C.TCRD.mIg 受体14、关于免疫细胞,错误的叙述是:()A. B 淋巴细胞具有抗原递呈功能B.T H细胞具有免疫调节功能C.单核吞噬细胞具有吞噬杀菌和抗原递呈功能D.树突状细胞具有吞噬杀菌和抗原递呈功能15、具有抗病毒作用的细胞因子是:()A.IL-2B.IFNC.CSFD.GF16、即属于中枢免疫器官,又属于外周免疫器官的是:()A.骨髓B.胸腺C.淋巴结D.脾脏E.法氏囊17、有杀伤靶细胞作用的T 细胞亚群是:()A.诱导性 T 细胞B.抑制性 T 细胞C.辅助性 T 细胞D.细胞毒性 T 细胞E.迟发型超敏反应性 T 细胞四、判断题1、所有种类免疫球蛋白的单体分子结构都是相似的()2、所有的免疫球蛋白都是由单体分子组成的()3、抗体分子的补体结合位点在CH1区()4、IgM 和 IgA 的重链有 5 个功能区()5、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等表面有IgG 的 Fc 受体()6、分泌型 IgA 是由 J 链和分泌成分连接两个Ig 单体分子而形成的()7、动物机体初次接触抗原时最先产生的抗体是IgM()8、单克隆抗体是由一个 B 细胞产生的针对单一抗原决定簇的抗体()9、免疫球蛋白即具有抗体活性,又具有抗原活性()10、五类免疫球蛋白都可通过胎盘到达胎儿体内()11、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组成()12、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产生和成熟的场所()13、切除仔猪的外周免疫器官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14、骨髓是所有动物 B细胞成熟的场所()15、脾脏可以过滤清除淋巴液和血液中的病原体()16、NK细胞可以特异性杀伤靶细胞()17、B 细胞的 Fc 受体是 B 细胞成熟的表面标志之一()18、嗜中性粒细胞的特点是有高度移动性和吞噬功能()19、细菌是最好的干扰素诱生剂()20、细胞因子的主要生物学活性是免疫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