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课外阅读检测
- 格式:doc
- 大小:147.50 KB
- 文档页数:5
四年级下册期末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姓名:____________(一)麻雀这是群精明的家伙。
它们贼头贼脑,似乎心眼儿极多,北方人称它们“老家贼”。
这种鸟儿,长得细长精瘦,一双大黑眼睛,目光却十分(锐利锋利)。
时时提防人,处处盯着人的一举一动。
脑袋仿佛一刻不停地转动着,机警地左顾右盼。
它们时刻都躲着人,不叫人接近,哪怕人并没有看见它们,它们也赶快赶忙逃掉。
要在人间觅食,还要识破人们布下的种种(阴谋圈套),诸如支起的箩筐、树上的铁夹子等。
有时地上有一粒亮晶晶的米,它也只能用饥渴的眼睛远远盯着它,却没有飞过去叼起来的勇气。
它盯着,叫着,然后腾身而去——这是因为它看见了米粒旁边有东西在晃动,惹起它的疑心或警觉。
它们不像燕子,在屋檐下搭窝,而是筑巢在高楼的犄角;或者在光秃秃的山墙中间,脱落掉了两块砖的洞眼里。
这些巢儿总是离地很远,又高又险,人手是摸不到的。
它们不仅机警多疑,而且具有不可驯服性。
大多数鸟儿习惯被人圈养在笼中,用招徕人喜欢的羽翼,耍着花腔,换得温饱。
唯有麻雀甘心在风雨中,过着自由自在的日子。
如果捉它一只,拴着绳子,它就要朝着明亮的窗子,一边叫,一边胡乱扑飞,飞累了,就倒垂下来,像一个秤砣,还张着嘴喘气。
第二天早上,它已经伸直腿,闭上眼睛死掉了。
它没有任何可驯服性,因此它不是家禽。
1.用\划去文中不合适的词语。
2.用“”画出文中的过渡句,它的作用是。
3.麻雀是“精明的家伙”“贼头贼脑”“不可驯服”,你认为作者是否含有讽刺麻雀的态度?请说说你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麻雀与燕子进行比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从哪三个方面写了麻雀的精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抗日英雄杨靖宇1940年2月的一天晚上,杨靖宇带着十几名战士向蒙江东边的大森林进发。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突破卷——课外阅读(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姓名:考号: .一、善意的谎言每周一次,我总到附近一间小小的理发店去吹洗头发,两个师傅负责设计发型,一个小学徒专门抓洗头发。
老实说,我很同情那个瘦小的学徒,看得出她很想学发型设计,但由于工作烦琐,加上两位师傅态度冷淡,她只能默默地在肥皂泡沫中消磨..她可怜的青春。
然后,有一天,机会忽然来了。
新年前的一个月,两个师傅要求加工资遭拒绝,一起辞职。
老板娘一时请不到人,除了亲自上阵外,还给小学徒进行“速成训练”,另外再请了个小工负责抓洗头发。
小学徒升级后,战战兢兢的,颇没自信。
而许多老顾客也不来了,生意顿时冷清起来。
小学徒忧心忡忡,老板娘脸如黑锅。
我把这一切看在眼里。
一天,踏入店内,特地指定小学徒为我吹头发,小学徒受宠若惊,拿着吹风机的手都微微地发着抖。
卷吹梳弄一小时后,我朝镜一望,哎呀,那发型硬绷绷的,好似戴了一顶不合时宜的帽子。
小学徒站立一旁,脸如那僵硬的发型,眼巴巴地望着我。
我赶快露了个笑容,说:“这个发型真不错,谢谢你!”小学徒的额头舒展开了,笑嘻嘻地把我送出小店。
再去理发店时,我依然..指定由她来吹饰。
她面带微笑,双手灵活地卷弄梳理,极有韵致。
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我惊讶极了,不由得真心实意地说道:“你梳得实在是很好哩!”小学徒脸若鲜花,灿然生辉。
1.题目“善意的谎言”在短文中指的是()(填序号)(1分)①“这个发型真不错,谢谢你!”②“你梳得实在是很好哩!”2.写出短文中加点词的近义词。
(2分)消磨——()依然——()3.小学徒前后两次为“我”吹头发,她的表情和手的动作变化很大。
请用文中的相关词语填空。
(4分)(1)第一次的表情:,手的动作:。
(2)第二次的表情:,手的动作:。
4.通过小学徒前后两次为“我”吹头发的变化,可以看出“我”那句“善意的谎言”给小学徒带来了,从中也可以看出“我”是一个的人。
(4分)二、古人谈读书(两则)其一飞禽走兽,饥知食,渴能饮,又能营巢穴为休息之所。
四年级语文课外阅读专项训练(16篇+答案)一、《吐鲁番盆地》我国的旅游胜地——新疆吐鲁番盆地,它的最低点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4米,是我国最低的洼地,也是世界第二低地。
它每年六月至八月气温均高于40摄氏度,最高可达47摄氏度,而地表温度则高达75摄氏度以上;加上平均每年要刮七十多次风,每次卷起漫天风沙,所以有“火洲”“风库”之称。
《西游记》中所描绘的“八百里火焰山”(其实只有一百公里长)横贯整个盆地,那殷红色的山石,褶皱的地貌,远远望去,真像跳动的火苗。
在盛夏(猛烈强烈)的阳光(照射照耀)下,满山像烧起了大火,热浪灼灼扑人。
这里夏天人们每天都要洗澡,甚至一天要洗好多次。
传说有位县长上任时正赶上大热天,公务繁忙,热汗擦了又流,洗了又淌。
为了节省时间,他干脆坐到水缸里办公。
有人来找县长,光听见声音不见人,回头一看,哟!他正赤条条地坐在水缸里看文件呢!夏季去吐鲁番,半路上没有饭店也饿不着。
()带一些鸡蛋,不用找锅,不需生火,把鸡蛋往沙坑里一埋,很快()可以吃上喷香的熟鸡蛋了。
再配上随身携带的小菜和饮料,就是一顿十分(精致别致)的野餐。
吐鲁番人植树造林,变沙漠、盆地为绿洲。
在吐鲁番通往交河古城中间,有这样一条十五公里长的林阴路:两侧树分为三行,一行是钻天白杨,一行是桃树,一行是梨树。
据说这是一位五十年代的县委书记领人栽的。
他想让后人()有遮阳蔽日之处,()有解热止渴的桃梨。
如今白杨已搭起绿色的通道,桃梨已开花结果。
那些走得又热又渴的行人,惊喜地扑到这清凉的树阴下,大口地吃着酸甜解渴的水果的时候,该是多么感激这不知名的种树人啊!大风、酷热考验了人,也锻炼了人,使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像金子一样耀眼、闪光。
1.给下列词语中的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漫:①不受约束,随便;②广阔,长;③到处都是。
漫天风沙()长夜漫漫()漫无目的()2.在文中括号里合适的词下面画横线。
3.在文中的括号内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4.文中的“火洲”“风库”指的是:。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课外阅读检测试卷学溜冰①从前,有一位体育老师教我们溜冰。
②开始时,我不知道技巧,总是跌倒。
所以,他给我一把椅子,让我推着椅子溜。
③果然,此法甚妙。
因为椅子稳当,可以使我站在冰上如站在平地上一般,不再跌跤,而且,我可以推着椅子行进,来往自如。
④我想,椅子真是好!⑤于是,我一直推着椅子溜。
⑥溜了一个星期之久,有一天,老师来到溜冰场,一看我还在那儿推着椅子呢!这回他走上冰来,yì yán bù fā就( )把椅子从我手中搬走。
⑦失去了椅子,我不觉惊惶大叫,脚下不稳,跌了下去,我嚷着要那椅子。
⑧老师在旁边,看着我在那里叫嚷,无动于衷。
我只得zì lì gēng sh ēng( ),站稳了脚步。
我这才发现,我在冰上这样久,椅子已经帮我学了很多。
但推椅子只是一个过程,要真正学会溜冰,非得把椅子拿开不可——没有人带着椅子溜冰的,不是吗?⑨不要以为你离开某人就活不下去!⑩更不要使你自己离开某人就活不下去!⑪世上没有人可以支持你一生!别人可以在必要时扶你一把,但是别人还有别人的事,他不能变成你的一部分,来永远支持你。
所以还是拿出力量来,承认“坚持独立,自求多福”这八个字吧!1.根据拼音写词语。
2.根据文章的内容,用“‖”把文章分成两部分,并概括每部分的大意。
第一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初学溜冰时,老师为什么给“我”一把椅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我”能推着椅子自如溜冰时,老师为什么又把椅子搬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怎样理解文中“椅子”的含义?( )A.“椅子”就是“我”溜冰时可以扶着和坐着休息的用具。
课外阅读专项第一单元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支弯曲的木橹,在水面上一来一回(悠然突然)搅动,倒映在水中的石桥、楼屋、树影,还有天上的云彩和飞鸟,都被这不慌不忙的木橹搅碎,碎成斑斓的光点,迷离闪烁,犹如在风中漾动的一匹长长的彩绸,没有人能描绘它朦胧炫目的花纹……有什么事情比在周庄的小河里泛舟更富有诗意呢?小小的木船,在窄窄的河道中缓缓滑行,拱形的桥孔一个接一个从头顶掠过。
贞丰桥,富安桥,双桥……古老的石桥,一座有一座的形状,一座有一座的风格,过一座桥,便换了一道风景。
站在桥上的行人低头看河里的船,坐在船上的乘客抬头看着桥上的人,相看两不厌,双方的眼帘中都是动人的景象。
周庄的河道呈“井”字形,街道和楼宅被河分隔。
然而河上有桥,石桥(巧合巧妙)地将古镇连缀为一体。
据说,当年的大户人家,能将船划进家门,大宅后院,还有泊船的池塘。
这样的(精致景象),大概只有在威尼斯才能见到。
一个外乡人,来到周庄,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这里的水,以及一切和水连在一起的景物。
1.在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
2.“什么比在周庄的小河里泛舟更富有诗意呢?”这句话是句,这句话的作用是。
3.找出在周庄泛舟有诗意的景物。
4.你如何理解“这样的景象,大概只有在威尼斯才能见到”这句话?5.给短文选择一个合适的题目。
A.美丽的周庄B.周庄水韵C.我爱周庄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儿子的礼物今年春节,我生平第一次收到儿子的礼物——一块德芙巧克力,把那块东西放在我手心里时,儿子的表情显现出从未有过的辉煌。
儿子二十岁了,在一个自修大专班读书,钱是他业余打工挣来的。
他在一家卡拉ok厅当服务员,从晚上6点干到午夜12点,第二天一早,赶两趟车去学校上课。
打工期间,他每晚要打扫三间包房,洗很多茶杯,给客人倒茶送水,递吃递喝,直至深夜。
他学会了简单的英语日常用语,能识别和说出各种洋酒的英语名称,还学会了做水果盘。
两个月来,他没有向我透一点风,我惟一的感觉是,他瘦了。
2017年景山小学四年级课外阅读检测题[复制]孩子们,经过一段时间的课外阅读,你一定收获了不少,让我们一起来做做下面的题目吧。
一定要仔细读题哦!你的班级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的姓名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奥斯卡•王尔德是( )作家、诗人。
[单选题] *A、丹麦B、英国(正确答案)C、美国2.《少年国王》这个故事中的少年国王是否从小就生活在王宫中?( ) [单选题] *A、是B、不是(正确答案)3.《快乐王子》这个故事讲述了一尊快乐王子的塑像在( )的帮助下,利用自己身上的宝石和金子帮助贫苦臣民的故事。
[单选题] *A、小燕子(正确答案)B、教授C、市长4.《忠实的朋友》中,小汉斯把( )当作最忠实的朋友,可这位朋友却是那样的伪善与无耻。
[单选题] *A、医生C、磨坊主休(正确答案)5.《忠实的朋友》中,磨坊主曾经答应送给小汉斯( ),但最终成了谎言。
[单选题] *A、独轮车(正确答案)B、围巾C、面粉6.《快乐王子》中快乐王子的雕像有没有被拆除?( ) [单选题] *A、有(正确答案)B、没有7.《忠实的朋友》中的小汉斯是怎样死去的?( ) [单选题] *A、修理屋顶时摔死B、病死C、掉进水潭里淹死(正确答案)8.《了不起的火箭》中,火箭的结局是什么?( ) [单选题] *A.爆炸,变成一根棍子(正确答案)B.存放在王宫C.被掩埋在地下9.《自私的巨人》中,巨人立的牌子上面写着什么?( ) [单选题] *A.闲人可进,进入无碍B.闲人莫入,违者坐牢C.闲人莫入,违者重罚(正确答案)10.《星孩儿》中,星孩儿的母亲的真实身份是( )。
[单选题] *B.王后(正确答案)C.女王11.《公主的生日》中,公主最喜欢( )表演。
[单选题] *A. 跳舞班的男孩子们的舞蹈B. 吉卜赛人的演奏C. 小矮人的舞蹈(正确答案)12.《了不起的火箭》中,你认为这是一支( )的火箭。
人教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课外阅读检测卷含答案四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课外阅读检测卷(一)猪嘴防毒面具①细心的人会注意到防毒面具的外形和猪嘴极为相似,这是为什么呢莫非防毒面具的发明和猪嘴有关为什么叫猪嘴防毒面具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曾与英法联军为争夺某地区展开激战,双方对峙半年之久。
1915年,德军为了打破欧洲战场长期僵持的局面,第一次使用了化学毒剂。
他们在阵地前沿设置了几千个盛有氯气的钢瓶,朝着英法联军阵地的顺风方向打开瓶盖,把约180吨的氯气释放出去。
顿时,一片黄绿色烟雾弥漫,并快速向联军的阵地飘移,一直扩散到联军阵地纵深几十千米处,致使几千名英法联军士兵中毒,战场周围的大量野生动物也相继中毒丧命。
③可是奇怪的是,这一带的野猪竟意外地活了下来。
这件事引起了科学家的极大兴趣。
经过考察和研究后,科学家们终于发现是野猪喜欢用嘴拱地的习性,使它们免于一死。
当野猪闻到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后,就用嘴拱地,以躲避气味的刺激。
而泥土被野猪拱动后,其颗粒变得较为松软,对毒气起到了过滤和吸附的作用。
野猪巧妙地利用了大自然赐予它们的防毒面具,因此它们能在这场氯气的浩劫中幸免于难。
④揭开了这个秘密之后,两国科学家深受启发。
他们很快就设计、制造出了第一批像猪嘴巴一样的防毒面具,但这种防毒面具没有直接采用泥土作为吸附剂,而是使用木炭颗粒做过滤层,内装有可以过滤毒气的材料,猪嘴的形状能装入较多的木炭颗粒。
后来经过多次改进,防毒面具采用的过滤材料更为先进可靠,吸附化学毒剂的本领更大,但它酷似猪嘴的基本样式却一直没有改变。
⑤防毒面具可以说是一件模仿猪嘴的杰作。
(有删改)1.对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引出说明对象猪嘴防毒面具。
B.提出问题,引起读者思考。
C.特意点出防毒面具外形和猪嘴相似,提问“为什么",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D.总结全文,突出说明对象猪嘴防毒面具的特点。
2.第④段中加点的“这个秘密”指的是什么用“——"画出来。
四年级十一月份课外阅读测试题姓名:等级:一、填空题。
(40分)1.《时代广场的蟋蟀》的作者是美国的乔治·塞尔登,这本书曾荣获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银奖。
2.蟋蟀唱歌不是用嗓子而是用它的一对翅膀。
在冯赛讲的故事里,一个叫西帅的人被玉皇大帝变成了蟋蟀。
3.玛利欧给柴斯特的家先是一个火柴盒,后是一个蟋蟀笼子。
4.玛利欧的爸爸叫白利尼,他的工作是经营报摊。
5.来到纽约时代广场以前,蟋蟀是靠柳树高度来度量事物,用溪水声来评价周围声音的。
6. 玛利欧的朋友保罗,是班车上的列车长,他对玛利欧很好,经常买他的报纸。
7. 玛利欧在水泥墙边垃圾堆下面的找到了蟋蟀,它有六条腿,头上有两根长长的触须,真正的颜色是黑色的。
8. 柴斯特用绝妙的音乐天赋回报了朋友们的真诚友情,帮助了玛利欧一家摆脱了困境。
9. 柴斯特因为贪吃一根腊肠跳进了野餐盒,被带到纽约最繁华的地方——时代广场。
10.为了解救柴斯特出狱,塔克拿出了它一生的积蓄。
它之前将它的积蓄藏在排水管里。
11. 在纽约,第一个看到柴斯特的是玛利欧,他是跟着柴斯特的叫声才找到它的。
12. 柴斯特、塔克、亨利三个伙伴在举行派对时,塔克的疯狂大旋转让报亭失火了,柴斯特启动闹铃进行报警。
13. 柴斯特正式接受音乐教育,用的是收音机,因为第二天是礼拜天,所以它决定从一首圣歌开始音乐会。
14. 蟋蟀笼子塔尖是金色的,一共有七层。
15.那位中国绅士告诉玛利欧蟋蟀应该吃桑叶,冯赛摘了十二片桑叶给他。
16. 冬天里的每个星期天,玛利欧一家一定会围在报摊的收音机旁边,聚精会神地聆听广播中的歌剧。
17. 报亭失火后,玛利欧是心情悲痛的一行人里走在最后面的一个,他最先想到的是那只蟋蟀的安全。
18. 那只蟋蟀乘火车离开了纽约,为它送行的是两个好伙伴。
19.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是宋代诗人赵师秀《约客》中的诗句。
20.《肩上的童年》这本书的作者是曹文芳,书中讲述了她和哥哥曹文轩的童年往事。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课外阅读检测试卷(一)大石围天坑世界上最大的天坑群在乐业。
在方圆不到20平方公里的崇山峻岭里,分布着24个天坑,其中大石围天坑是乐业天坑群的代表。
大石围天坑是一处鲜为人知的秘境,集险、奇、峻、秀于一体,是世界上罕见的自然奇观大石围天坑像个巨大的火山口,东西长约600米,南北宽420米,深613米,四周是悬崖峭壁像刀削过一样,异常险峻。
大石围底部有大片的地下原始森林,面积约9.6万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原始森林。
天坑地下青苔遍布,灌木丛生,林中树木粗壮,有好多酸枣树要三人合抱才行。
大石围的地下溶洞中,石笋、石柱、石瀑、石帘等千姿百态,晶莹剔透,犹如一片巨大的宝藏,铺满晶莹闪烁的宝石,令人惊叹。
洞内有两条地下河,水流湍急,最神奇的是河水一热一冷。
地下河有多长,地下河的源头和出口在哪里,为什么河水一热一冷,这些都是谜。
在大石围天坑的观景台俯瞰天坑,阴天的时候雾气缭绕、时浓时淡、恍如仙境;晴天的时候,地下原始森林郁郁葱葱、神秘莫测。
远眺前方峭壁,上面清晰地赫然显现着一幅倒着的“中国地图”,逼真得让人难以想象,就连海南岛、台湾岛都非常清晰,整个“中国地图”的总面积约9600平方米,堪称“中国地图”之最。
大石围天坑就像一个蒙着面纱的神秘少女,令人倾倒。
1.练习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鲜为人知:俯瞰:2.短文写了大石围天坑哪些令人称奇的地方?3.阅读画横线的句子,展开想象,描写一下你想象的画面。
4.为什么说前方峭壁上的“中国地图”堪称“中国地图”之最?5.画横线的粗体字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好处是(二)月夜(节选)入夜,由于刚下雨不久,街道尚未干透,树叶上盈满雨珠。
天边布满黑色的云朵,仿佛是谁给天空泼满了墨。
慢慢地,乌云越来越少,露出明亮的云缝,黑暗中有了光明。
月亮悄悄地出现在天空,月光如水。
月儿很小,如一个光芒四射的金盘子。
她四周的乌云像几缕轻纱,时而遮住她美丽的脸庞,时而挽作她颈边的装饰。
(十五)《提灯笼的小飞虫》(26分)温暖的夏夜里,草丛里多么热闹!有各种小虫在唱歌,还有一闪一闪的小飞虫,像提着灯笼在漫游。
它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或者把光熄(xīshì)灭,让你看不到它,它就是萤火虫。
它是你想捉到的最可爱的一种甲虫。
它不咬人,不蜇(zhēzhé)人,它的光是凉的,并不会烧你的手。
萤火虫在地上产卵,刚刚孵出的小萤火虫藏(cáng zàng)在地下,或是躲在烂木头里。
萤火虫有很多种,有一种萤火虫不会飞,还有一种萤火虫特别大,放几个在玻(bōpō)璃瓶里就很亮,可以用来照路。
科学家认为,萤火虫发光是为了找到自己的伙伴,同时让夜间寻食的鸟儿知道它们是哪种昆虫。
大多数夜间寻食的鸟儿都不喜欢吃发光的萤火虫,它们看到发光的飞虫就不去管了。
多年来,科学家们试图发现萤火虫发光的秘密,他们希望能造出同样柔和的,不烧伤人的光来,为家庭和街道照明。
1. 给带点的字选择恰当的意思,在上面画“√”。
(4分)漫游(1)满,遍√(2)水过满,漾出来(3)没有限制,没有约束试图(1)用绘画表现出来的形象(2)计划(3)希望得到,谋取√2、我会在文中括号内划掉不正确的读音。
(4分)3、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6分)温暖——(冰凉)热闹——(冷清)柔和——(暴躁)4. 用“————”画出描写“提灯笼的飞虫”样子的语句。
(3分)5、萤火虫的光有什么特点?它为什么要发光?(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六)《血染的母爱》(24分)有对母女的感情有了裂痕,13岁的女儿一直认为母亲的地位卑微,使她在人前抬不起头。
母亲终日忙碌辛苦,也不能使女儿快乐起来。
2004年2月,母亲邀女儿去阿尔卑斯山滑雪。
母女俩在滑雪中,由于缺乏经验,偏离滑雪道迷路了,又遭遇了可怕的雪崩。
A 、小
B 、中
C 、高中
D 、大学
10、《长袜子皮皮》中主人公皮皮她脚上穿的长袜子,一只是棕色的,另一只是()色的。
A 、白B、黑 C 、肤D、红
二、填空。
(20分)
1、<<一千零一夜>>作品填空:(10分)
(1)国王山努亚和他的___ 四色鱼
(2)鱼夫和___的故事辛巴达
(3)航海家____的故事朱特
(4)鱼翁.魔鬼和____的故事雄人鱼
(5)___和两个哥哥的故事一千零一夜
2、诗句填空。
(10分)
1、疑是银河落九天。
2、千里莺啼绿映红,
3、桃花潭水深千尺,
4、竹外桃花三两枝,
5、浮萍一道开。
三、连线。
(12分)
1、遥知兄弟登高处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树阴照水爱晴柔王维
两个黄鹂鸣翠柳遍插茱萸少一人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甫
2、桑桑毛笔字写得特别漂亮
陆鹤读四年级就有了一辆自行车杜小康扮演秃子连长很成功
纸月扯了蚊帐做鱼网
四、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你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人物是谁?说说理由。
(10分)
最喜欢:____________理由:
最不喜欢:___________ 理由:
五、读一定数量的课外文学名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要求。
但读书除了积累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
你一定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了不少的课外书。
下面请你做一个简要的读书札记。
(10分)
书名:
作者:
印象最深的人物:
该人物形象给你的人生启示: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8分)
有一年疾病(流留)行,华(huàhuá)佗亲眼看到许多人被病痛折磨得呻吟着、挣扎着,痛不欲生。
为解除病人的痛苦,华佗立志学医。
他风餐露宿,历尽艰辛,来到西山,拜师学医。
华佗拜见师傅后,师傅说:“这里有许多病人,你就专门侍候他们吧。
”华佗一面耐心地侍候病人,一面留心观察每个病人病情的变化,研究用药的情况。
因此,他在3年时间里就了解了不少病源、病理和用药的方法。
一天,师傅说:“你已磨练了3年,学了不少东西,但是还要学些医书、药典。
”他带华佗来到内室,只见到处是书籍、挂图。
华佗高兴极了,从此便不分昼夜、如饥似(sì shì)渴地攻读起医书来。
暑去寒来,又是3年。
一天,华佗正在读医书,忽然有个人跑来说:“师傅病了,你快去看看吧!”
华佗连忙跑过去,只见师傅两眼紧闭,手脚僵硬。
他摸摸师傅的额头,又按按师傅的脉搏,然后笑着说:“师傅没有大病,自己会好的。
”人们都责怪华佗不懂医德。
就在这时候,师傅突然(坐座)起来,哈哈大笑说:“华佗说得对,我是故意装病,试试你们的本领的。
”众人听了,个个惭愧,不得不佩服华佗的本领。
“有志者事竟成!”华佗终于学得一手好医术,辞别了师傅,下山给人治病去了。
1.在横线上给文章加个合适的题目。
2.划去括号内不正确读音和字词。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责备()羞愧()餐风饮露( )
4.华佗为什么立志学医?在短文中用“”划出有关句子。
5.文中的哪两个词写出了华佗为了拜师学医而吃尽了苦头?在词的下面划上“△”。
6.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写出了华佗学医时的认真和勤奋。
7.读了这篇短文,你一定明白了“有志者事竟成”的含义,请把它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