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幼儿园传统节日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5.20 KB
- 文档页数:3
幼儿园《春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春分的含义和特点,知道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2. 通过观察和体验,让幼儿感知春天的变化,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珍惜时间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春分的含义: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这一天白昼和黑夜的长度相等。
2. 春分的时间: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
3. 春天的变化: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植物开始生长,动物活动频繁。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图片、卡片、地球仪、春天的实物等。
2. 环境:布置充满春天的氛围,如放置鲜花、绿植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歌曲、舞蹈等形式,引导幼儿感受春天的氛围。
2. 讲解春分的含义和特点,展示地球仪,让幼儿了解春分是白昼和黑夜长度相等的节气。
3. 观察春天的变化,让幼儿说出他们看到的春天的特点,如花开、鸟儿活动等。
4. 活动:组织幼儿进行春天的户外活动,如放风筝、找春天等,让幼儿亲身体验春天的美好。
5. 总结:让幼儿复述春分的含义和春天的特点,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1. 家长协助幼儿观察春天的变化,记录在日记本上。
2. 家长引导幼儿了解春分这一天的一些习俗,如踏青、赏花等。
3. 家长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如绘画、唱歌等。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春分的认识和春天的感知。
2. 家长反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春分和春天的关注程度以及参与户外活动的情况。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幼儿的日记本,了解他们观察春天变化的认真程度和记录的详细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春游,让他们在自然环境中感受春天的美好。
2. 邀请家长参与春分主题的亲子活动,增进家长与幼儿之间的感情。
3. 开展春分手抄报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春分的认识。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兴趣,尽量让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春分幼儿园教案1. 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春分是我国24个节气之一,让幼儿初步认识和了解我国传统节日和文化。
•了解春分的习俗和活动,让幼儿对传统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和学习。
1.2 能力目标:•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习惯观察周围的事物和用语言表达。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创造力,通过小组活动让幼儿合作完成任务,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教学内容•春分是什么?•春分的习俗和活动。
•制作春分手工。
3. 教学活动3.1 活动一:认识春分•讲解春分是什么,幼儿们跟着老师一起唱古诗《春分》。
•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早春景色,比如春花、春草等,然后带领幼儿们讨论春分的特点和意义。
3.2 活动二:了解春分的习俗和活动•通过图片、视频、图书等多种形式,介绍春分的习俗和活动,如踩场、吃春饼、扫墓等。
•分小组让幼儿们合作完成春分习俗和活动的海报,通过孩子们的合作活动来提高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3 活动三:制作春分手工•分别为幼儿们准备卡纸、彩笔、贴纸、剪刀、胶水等工具,让幼儿们按照自己的喜好创作春分手工,如春卡、春花、春草等,从而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4. 教学评估•通过幼儿的动手制作、合作合联、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评估。
•教师可以从幼儿的表现中评估教学成果,比如幼儿们是否能正确认识春分节,是否了解春分的意义和习俗,以及是否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5. 总结通过本次春分教学活动,幼儿们认识了中国的传统节日春分,了解了春分的意义和习俗,同时,幼儿们还学会了制作春分手工,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同时,这也进一步启发家长和幼儿在生活中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健康成长。
《春分》幼儿园教案(通用12篇)《春分》幼儿园教案篇1活动名称:春在哪里活动目标:1.能有感情的朗诵诗歌,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2.了解春天的特征。
3.学习简单的诗歌创编。
活动准备:图片、磁带活动过程:1.欣赏诗歌《春在哪里》。
出示图片,幼儿欣赏录音。
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在哪里?翠柳(牡丹、燕子)是怎么说的?为什么这么说?教师引导幼儿再次欣赏图片,并鼓励幼儿说一说春天的特征。
2.创编诗歌《春在哪里》。
你见过的春天是什么样的?你能像诗歌里那样谈谈你知道的春天吗?教师示范创编。
如:迎春花说:“春天在我的枝条上,瞧吧,迎风吐香!”引导幼儿仿照诗歌的句式创编诗歌。
3.画一画:春天时的我。
春天其实也在我们身上。
想一想,和冬天相比,春天给你带来了什么新变化?(如衣着等方面)让幼儿画出春天里自己的样子。
诗歌:《春在哪里》翠柳说:“春天在我的衣服上,瞧吧,绿叶飘荡!”牡丹说:“春天在我的花蕊上,瞧吧,艳丽芬芳!”燕子说:“春天在我的翅膀上,瞧吧,万里飞翔!”风筝说:“春天在我的线儿上,瞧吧,迎风直上!”湖水说:“春天在我的浪花上,瞧吧,哗哗歌唱!”春在哪里,太阳公公开了腔:“春在大地上!”《春分》幼儿园教案篇2一、单元教材分析:主题《春分来了》太阳暖暖地照着,春风轻轻的吹着,天空不时下起了小雨,淅沥淅沥的春雨像绿丝线,从地上牵起小草,小草变绿啦,长高啦……随着春分的道理,花儿的绽放,蜜蜂飞来了。
当幼儿看见蝴蝶在花丛中翩翩飞舞时,会慢慢的靠近,会用稚嫩的小手赶赶花丛中的蝴蝶。
春分充满着美丽,充满着新奇。
大自然的春分是幼儿认知、情感发展最好的'教科书,让幼儿走进大自然的春分,教育能做的就是给幼儿提供这样发展的契机。
二、家园合作中需要家长配合的问题:1.请家长有空时陪孩子户外游玩;2.带孩子散步时,引导幼儿寻找小动物,认识它们并乐意观看它们的活动。
三、讨论主题中各领域的1.教学理念2.教学目标3.教学重难点4.教学流程预设5.设计意图活动反思与建议备课是展现教师教学艺术的序幕。
春分幼儿园活动教案一、活动主题春分、天气变化、季节变迁二、活动目标1.了解春分节气的含义和特点,认识自然界的变化2.观察和描述天气变化,学会如何适应不同的天气3.了解春季植物的生长变化,认识花草的种类和特点4.通过手工制作和游戏,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三、活动内容及实施方法1. 课前准备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春分节气相关的资料、图片、幼儿园花床等2. 活动过程(1)介绍春分在感觉达到零点时,昼夜长相等,这一天为春分。
老师向幼儿们介绍春分的特点和变化,让幼儿感受自然界的变迁。
(2)天气变化观察让幼儿们围绕天气变化展开讨论,引导他们观察天气的变化,比如:阳光明媚、阴雨连绵、刮风下雪等,然后通过图片、课件、亲身感受等方式来帮助幼儿理解和描述不同的天气变化,同时培养自己适应不同天气的能力。
(3)春季植物的生长变化引导幼儿围绕花草的品种、生长环境、习性、外形等方面的问题展开探究,让他们通过观察、采集和交流的方式,了解春季植物的生长变化和特点,并逐渐形成自己的观察记录。
(4)手工制作与游戏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选择与主题相关的手工制作活动和游戏,比如:制作桃花扇、花卉拼贴、种植花草等,可以有效地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活动总结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幼儿们了解了春分节气的特点和含义,认识自然界的变化,同时掌握了观察和适应不同天气的方法,了解春季植物的生长变化和特点,同时体验了手工制作和游戏的乐趣,有效地促进了幼儿的综合发展。
四、教育价值春分幼儿园活动教案涉及到天气变化、季节变迁、植物生长等方面的内容,不仅能够增进幼儿对自然的认识和理解,还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培养他们的协作意识和创造力,为幼儿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春分幼儿园活动教案活动简介春分是一个重要的节气,标志着春天的正式到来。
为了让幼儿了解春分的意义,感受春天的气息,我们特别设计了一系列主题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幼儿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春分,认识春天,增进对自然的热爱。
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春分的含义和象征。
2.增强幼儿对自然的认识和热爱。
3.提高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内容1. 春分节气知识讲解•介绍春分的概念和起源。
•讲解春分的气候特点和对生活的影响。
•引导幼儿观察变化,感受春天的气息。
2. 制作春分主题手工•利用纸板、颜料等材料,制作代表春分的手工作品。
•营造春天的氛围,让幼儿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3. 春分主题绘画•提供春分主题的图片和素材,引导幼儿进行绘画创作。
•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和想象力。
4. 春分主题游戏•组织春分主题的小游戏,如春分寻宝、春分拼图等。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和竞争意识。
5. 春分主题音乐•播放春天相关的音乐,让幼儿感受到春天的美妙舒适。
•鼓励幼儿跟随音乐舞动,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活动安排•时间:上午9:00-11:00•地点:活动室•参与对象:全园幼儿•负责人:各班主任活动效果评估•观察幼儿对春分活动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考察幼儿对春分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收集幼儿的作品和表现,进行展示和评比。
结语通过本次春分主题活动,希望能够引导幼儿了解春分的含义,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幼儿对自然的热爱和观察力。
让我们一起享受春分带来的欢乐和温馨吧!。
幼儿园课程春分教案幼儿园课程春分教案一滴春雨,润透万物的心灵;一缕春风,吹开美好的明天;一声春雷,响彻希望的原野;一声春福,道出无限的情谊。
春分了,愿你春风得意,万事如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课程春分教案(精选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课程春分教案1春分是春季的第四个节气,中国除了青藏高原、东北、西北和华北北部地区外全部进入了明媚的春天。
春分后气温温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
春分的意义在于它将一天时间的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
对于孩子来说,能够明显感觉到相比冬天,春天白天的时间在一点点变长,但是孩子们很难感受到具体的黑夜与白天的时长。
孩子对于太阳有较多的兴趣,能够借助春分这一特点为孩子们普及太阳和地球的旋转特点。
目标:(一)帮助孩子了解春分气象、物候等特点;(二)带领孩子认识春分的民俗传统;(三)通过地球仪、手电筒的辅助,让孩子理解太阳和地球的旋转方法;(四)让孩子通过不同的感官,感受春天。
内容:(一)春分气候每年公历3月19-22日,我们就会迎来“春分”节气。
春分的意思就是将春天一分为二,白天和黑夜各为12个小时,冷暖也越来越平衡。
“一场春雨一场暖,春雨过后忙耕田。
”伴随着春分的到来,明媚的春天已经走进了我国大部分地区。
杨柳长出新芽,小麦开始快速生长,满地都是油菜花,一片欣欣向荣的明媚春光。
(二)昼夜平分(地球仪配合演示)刚才老师也说了,春分昼夜平分。
小朋友们有没有发现,现在的白天时间越来越长了。
还记不记得以前冬天的时候,上海下午四五点天就黑了,但是现在六点左右天还是亮着的。
大家想不想知道这是为什么?我们都知道太阳和地球都是圆圆的,其实它们都是会旋转的,而且在自己旋转的基础上,地球会围绕着太阳转动。
我国是处在北半球的国家,大家可以在地球仪上找一找中国在哪里。
我们在上面贴一张贴纸。
接着我们拿出手电筒,我们把它当成太阳。
在春分这一天,太阳刚好照在地球中间的这条线上。
接着我们转动地球仪,可以看到,除了南极和北极,其它地区都是有一半时间能够照到太阳的。
春分教案幼儿园一、教学背景春分是农历24节气之一,分为春分和秋分,是昼夜平分的时期。
对于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来说,了解和认识节气是培养孩子从小热爱祖国文化的一种方式,更有助于孩子整体的素质教育。
因此,将春分的知识融入幼儿园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春分节气是什么,以及与春分节气相关的传统文化活动。
2.了解春分节气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3.了解春分所代表的自然现象,如平衡、和谐等。
技能目标1.能够识别春分节气,并能通过画画、手工等形式表达对春分节气的理解与喜爱。
2.能够通过简单的体育运动及游戏活动,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素质。
3.能够通过绘画、音乐、书法等,表达春分节气所代表的自然现象。
情感目标1.让孩子感受春天带来的生机和活力,激发孩子对春天的热爱和向往。
2.让孩子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认识并尊重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3.通过课程的开展,增强孩子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际能力,培养孩子积极向上、勇敢探索的品质。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内容一、起始活动1.讲故事:“邻居大姐说,春分是阳光和雨水的盛宴,是万物开始生长的日子。
我们在这一天里要快快跳起来,欢度繁荣富强的春天。
”2.介绍春分的知识和相关文化活动(如踏青、祭祖等)。
二、知识讲解1.通过制作春分手抄报、识别春分节气等方式,教授春分节气的相关知识。
2.观看视频、图片等资料,让幼儿了解春分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三、生动游戏1.通过简单的体育运动和游戏活动(如踢毽子、识别节气等),增强孩子身体素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通过表演、绘画等形式,让幼儿感受春分所代表的自然现象。
四、反思总结1.通过小组交流、展示作品等方式,让孩子分享自己对春分节气的理解和表达。
2.教师总结讲解,并让孩子互相评价和反馈。
步骤1.学生起立,齐声喊:“欢度春分,抒发心情”。
教师介绍春分知识,并讲述春分与传统文化活动的关联。
2.学生制作手抄报,了解春分所代表的自然现象。
3.学生参与各种活动和游戏,锻炼身体。
春分节气幼儿园教案大班一、教案背景春分是24个节气之一,也是农历的第四个节气。
在春分这一天,昼夜时间相等,正式告别寒冷的冬季,迎来温暖的春天。
在幼儿园,在这个节气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时机。
本教案就是为了更好的向大班幼儿园宝宝们介绍春分这一节气,同时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促进幼儿们的身心成长。
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春分的来历和传统风俗。
•认识春季四季花卉和春季蔬菜。
•能够简单识别和描述春天天气的变化。
2.情感目标•培养幼儿们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通过团队活动和分享交流,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3.能力目标•提高幼儿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内容及活动设计1.认知目标的相关活动1.春分的起源:介绍春分的由来和传统风俗,向孩子们讲述春分节日的历史和文化,并引导孩子们思考如何传承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
2.春季花卉和蔬菜认识:通过比较春季常见的几种蔬菜和花卉特征,并向孩子们讲解春季蔬菜、春季鲜花的来历和特点,让孩子们能简单地识别春季蔬菜和鲜花。
2.情感目标的相关活动1.春光明媚的环保行动: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材料或图片,向孩子们介绍如何做到环保,保护我们生活的森林、河流等自然环境,并进一步帮助孩子们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保护环境的行动力。
2.团队活动分享:与孩子们一起设计团队活动,引导孩子们主动参与,共享团队成果,并进一步启发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3.能力目标的相关活动1.种植春季蔬菜:通过亲自种植春季蔬菜,让孩子们亲身体验播种、浇水和施肥的乐趣,同时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
2.识别春天天气变化:通过观察、记录春天的天气变化,学习、练习用常见形容词描绘春天的天气。
四、教学评估及反馈本教案中,我们将通过多个角度的活动来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每个活动都有不同的评估和反馈机制,让孩子们知道自己该如何做,怎样去做,发现并改正错误,以便在教学中更好地表现。
五、家长配合在这个节气里,家长们可以带着孩子们到户外赏花、赏景、感悟春天的变化,同时也可以与孩子们共同做一些小游戏、手工和 DIY,让孩子们自己动手,亲自感受到春天的到来,并将这些快乐的体验及时和老师分享。
幼儿园主题课春分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春分节日活动主题课教案及反思(适用于幼儿园)教学目标:1. 了解春分节日的由来和意义。
2. 认识春分节日的传统习俗。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1. PPT或图片展示春分节日的相关内容。
2. 春分节日相关的手工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等)。
3. 春分节日相关的游戏道具(如彩蛋、竹蜻蜓等)。
4. 春分节日相关的音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幼儿回忆上次学习的内容,以复习幼儿对春分节日的初步认识。
二、新知讲解(10分钟)1. 使用PPT或图片展示春分节日的由来和意义,简单介绍春分节日的传统习俗,如踏青、放风筝等。
2. 与幼儿进行互动对话,引导幼儿表达对春分节日的期待和喜爱之处。
三、实践操作(20分钟)1. 分发手工材料,指导幼儿制作彩蛋或其他春分节日相关的手工作品。
2. 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四、游戏活动(15分钟)1. 设计春分节日主题的游戏,如竹蜻蜓比赛、踩气球等。
2. 组织幼儿参与游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总结反思(5分钟)1. 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引导幼儿总结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2. 鼓励幼儿分享制作的手工作品和游戏的体验感受。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幼儿了解春分节日的由来和意义,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通过引导幼儿参与手工制作和游戏活动,他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春分节日的习俗和传统,同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合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与幼儿的互动,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师还应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幼儿园春分教案学前班一、教学目标1.让学前班幼儿了解春分的含义和特点。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4.增加幼儿的品味和感受春天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1.春分的基本知识:–什么是春分?–春分是在春天的什么时候?–春分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2.春分的风俗习惯:–春分时的传统习俗。
–春分节日食俗和庆祝活动。
3.春分的植物:–春分时期常见的植物。
–了解春分时期的植物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4.春分的手工活动:–制作春天的手工艺品,如花朵、彩虹等。
三、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春分的相关图片和资料。
–春天的手工材料,如纸张、颜料、画笔等。
2.教学工具:–教学展示用的投影仪或电子白板。
–课堂互动工具。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1.制作教室春分主题板块,展示相关图片和资料。
2.引导学前班幼儿观察、讨论和描述春分的现象和特点。
步骤二:讲解1.通过投影仪或电子白板,向学前班幼儿展示春分的相关图片和资料。
2.向学前班幼儿讲解春分的基本知识:–春分是什么时候?–春分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步骤三:小组合作活动1.将学前班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春分节日传统习俗或庆祝活动进行探究和了解。
2.每个小组通过讨论、合作和创作,表演或展示他们选择的春分习俗或庆祝活动。
步骤四:互动体验1.室外活动:带领学前班幼儿到室外环境中观察春分时期常见的植物。
2.引导学前班幼儿观察和描述春分时期的植物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步骤五:手工创作1.向学前班幼儿介绍春分的手工活动。
2.提供合适的手工材料,引导学前班幼儿制作春天的手工艺品,如花朵、彩虹等。
五、教学评价1.教师观察和记录学前班幼儿的参与度、表现和互动程度。
2.对幼儿的手工作品进行评价和欣赏。
3.收集学前班幼儿对学习春分的反馈意见和思考。
六、拓展延伸1.在课后,鼓励幼儿在家里进一步探究春分的知识,与家人分享他们在学校学到的内容。
2.鼓励幼儿与家人一起参加春分的传统习俗和庆祝活动。
小班教案《春分》(优秀6篇)小班教案《春分》篇1教学思路:“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是新课标中的新教学理念其一。
本课选用了贴近孩子生活、以孩子最感兴趣的春游活动为主题的歌曲。
教学过程通过歌曲听辨、唱游、律动等自主探究手段,让学生感受春天万物复苏的勃勃生机和鸟语花香的美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热情。
本课的教学设计将情境、情感和学习内容三者有机结合,通过“听听、看看、唱唱、动动”等音乐活动,层层展开、步步深入,使学习活动趣味盎然、高潮迭起。
教学目标:1、能积极、主动参与音乐学习活动。
在音乐中感受春天的美好。
2、喜欢聆听乐曲《郊外去》、《野蜂飞舞》。
在听赏中能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感受音乐的快慢、强弱对比。
并能用跑、跳、蜜蜂飞舞等动作来表现音乐的变化。
3、能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春天来了》。
有创造性地用动作来表现歌曲,主动用歌声、动作来表现对春天美好向往的情感。
4、通过音乐学习来认识、亲近大自然,培养热爱大自然、关注环保的情感。
教学重点:1、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春天来了》。
2、能感受两首乐曲的基本情绪,并能用动作(或律动)主动参与表现音乐中的快慢、强弱变化。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音乐中感受、体验和表现春天的美、大自然的美。
并能大胆、自信、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学习活动。
激发热爱大自然、关注环保的情感。
教具准备:音响、课件、打击乐器、“小明星”奖章等教学方法:聆听法、启发法、听唱法、表现法、游戏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设计表:教学环节教学步骤设计意图一、情境导入(说说看看)1.听音乐《春之声圆舞曲》进入教室。
师生问好。
2.“说说”——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生:春天!师:春天美吗?生:美!师:你们能说说春天有些什么美丽的景色吗?(学生自由说出春天的各中景色)3.“看看”——师:在美丽春天里,人们都喜欢去春游,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有关春天的相片和图片(播放本班同学去春游的相片和一些春天的美景图)创设春天的情境,让学生一走入教室就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年幼儿园教案《春分》一、教案背景1.1 教学内容本教案将围绕春分这一节气展开,通过有趣的活动让幼儿深入了解春分的相关知识,培养其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热爱。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1.了解什么是春分,春分的日期和气候特点。
2.认识春季的花朵和植物。
3.认知春分对大地的影响。
2.2 能力目标1.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
2.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2.3 情感目标1.激发幼儿对于大自然的好奇心和热爱。
2.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关心环境。
三、教学准备1.春分相关的图片或故事书籍。
2.春季植物的图片或实物。
3.DIY制作春分主题手工材料。
四、教学过程4.1 课堂导入1.通过观看图片或故事书,让幼儿了解春分的意义。
4.2 主体活动1.制作DIY春分主题手工,如春天花环或春分小贴画。
2.认知春季的植物,了解春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进行户外活动,观察大自然的春分变化,感受初春的气息。
4.3 渐进式引导1.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户外观察到的春分变化。
2.鼓励幼儿表达对春分的想法和感受。
五、教学评价1.老师观察幼儿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程度。
2.通过观察幼儿制作的手工作品和听幼儿的表达,评价其对春分的认知程度。
六、拓展延伸1.在课后让幼儿观察家中或学校周围的春分景象,记录下来分享。
2.组织户外春游活动,让幼儿亲身感受春天的美好。
七、教学反思1.总结本次教学中幼儿的表现和反馈,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幼儿认识春分的方式。
2.寻找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法的途径,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通过以上教案,希望能够激发幼儿对春天的热爱,让他们在玩乐中学习,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对环境的责任感和保护意识,引导他们建立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
幼儿园教案《春分》一、教学目标1.了解春分的来龙去脉;2.了解春分节气的气候特征,初步认识春的风物;3.通过教学活动,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们的情感,培养和谐、自然、绿色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了解春分的来龙去脉;2.认识春分的气候特征;3.春分节气的相关习俗。
三、教学内容1.自由游戏游戏目的:解除幼儿的紧张情绪,创建良好的教育氛围。
活动形式:自由活动时间,游戏玩耍。
时间安排:15分钟。
2.导入新知活动目的: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准确传达春分的概念。
活动形式:图文、音频搭配。
时间安排:10分钟。
•春分是指中华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大约在3月20日左右。
•春分时刻太阳位于黄道上的位置与秋分相同,是公历中昼夜等长的日子。
3.合作探究活动目的:通过观察、询问、合作的形式,认识春分的气候特征和春季的风物。
活动形式:教师导游、带着孩子们去校园里来一次春天的探险之旅。
时间安排:20分钟。
•导游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们观察春天的缤纷色彩,听取小朋友的感受和想法。
•途中,教师可以指认不同的树、花、草,让孩子们了解春季的风物。
•有条件的话,可以带孩子们到易地考察,看看在不同地点的植物群落特征。
4.知识输出活动目的:巩固幼儿对春分节气有关知识的了解和认识。
活动形式:听故事并进行小讨论。
时间安排:20分钟。
•通过听故事,《草长莺飞》、《小鸟和小草》,了解不同的植物和动物在春天的生长变化;•故事结束后,可以与孩子们进行小讨论,询问他们对故事的理解。
5.拓展活动活动目的:通过手工制作,巩固幼儿对春分的认识。
活动形式:手工制作。
时间安排:20分钟。
•活动前,教师向幼儿们介绍茉莉花语,让他们知道茉莉花是春天的代表花之一,具有美丽、清香、灵动等特点;•待介绍完后,教师带领孩子们制作小茉莉花,用绿色毛毡制作茉莉花的叶子、使用黄色毛线来演绎花一般的金黄色花心,让他们在动手学习的过程中,感知春天的美好。
四、课后教育活动目的:巩固课堂所学内容。
2024年幼儿园关于春分的主题教案(精选5篇)幼儿园关于春分的主题教案1活动目的:让幼儿知道春分,是24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
了解关于春分的诗词和春分的相关知识。
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活动过程:一、课题导入二、了解春分的由来春分的由来春分,是24节气中第四个节气,在每年的3月21日前后。
春分这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所以古代春分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
《春秋繁露》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
”所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指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三、了解春分趣事春分趣话每年在春分这天,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
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
春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故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
了解春分汉字的由来: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体。
四、诗词欣赏《村居》、《渭城曲》、《春夜洛城闻笛》、《踏莎行》、《清平乐春晚》、《蝶恋花》五、活动小结,布置作业。
幼儿园关于春分的主题教案2一、教学目标:了解与春分有关的习俗,感受春分带给我们的文化情趣。
二、教学重点通过收集春分的材料,不断传承民俗文化,建立起对家乡深厚的感情。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传统节日的历史。
了解各地有关春分习俗。
有关春分习俗的图片,各种与春分活动有关的文字介绍。
四、活动过程:1. 前期初步了解一些春季气候改变的相关常识,以及气候改变对生活的影响。
春分节气简介:(课件、春分的图片)2.老师介绍春分的由来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在每年的3月20日或 21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值春季三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幼儿园儿歌春分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儿歌《春分》的歌词和曲调。
2.通过听儿歌《春分》,理解春分的意义和特点。
3.通过演唱和欣赏儿歌,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二、教学准备:1.儿歌《春分》的CD和音响设备。
2.儿童乐器如小锣、木鱼等。
3.春分的相关图片和道具。
三、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与幼儿一起做简单的拉伸操,放松身体,准备好听儿歌。
2.导入:教师出示春分的相关图片,引导幼儿回顾春分的特点,并提问:(1)春分是一年的第几个节气?(2)春分是什么时候?(3)春分有什么特点?3.展示儿歌《春分》的CD,播放并演示唱一遍,让幼儿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曲调。
4.教唱:教师带领幼儿学唱儿歌《春分》,并分段教唱,保证幼儿能根据节奏跟上。
5.合唱:分小组进行合唱训练,让幼儿在小组中互助合作,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6.表演:指导幼儿进行简单的舞蹈动作,配合歌曲节奏,进行儿歌表演。
7.音乐欣赏:教师准备儿童乐器如小锣、木鱼等,让幼儿一起进行音乐伴奏,体验不同乐器的声音和节奏。
8.小结:回顾教授的内容,引导幼儿总结春分的特点和儿歌的曲调。
四、教学延伸:1.绘画欣赏:给幼儿提供画纸和彩笔,让幼儿根据儿歌《春分》的内容进行自由绘画。
2.情景表演:将幼儿分成小组,根据儿歌《春分》的内容进行情景表演,展示每个小组的表演成果。
3.美化环境:在幼儿园的大厅或教室陈列春分相关的装饰和图片,营造浓厚的春天氛围。
五、教学反思:通过设计这节幼儿园儿歌春分教案,幼儿可以通过听儿歌了解春分的意义和特点,提高幼儿对春分的认识和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和乐器,增强幼儿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同时,通过合唱和表演,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舞台表现力。
此外,通过绘画欣赏和情景表演的延伸活动,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幼儿的艺术细胞。
通过这些教学活动,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春分的意义,学会用音乐表达自己对春分的喜爱和祝福。
幼儿园节日春分教案中班一、教学目标1.认识春分节日的由来和意义。
2.了解春分时节的自然现象。
3.学习春分节日相关的歌曲和诗歌。
4.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春分节日的由来和意义。
2.春分时节的自然现象。
3.春分节日相关的歌曲和诗歌。
三、教学准备1.系统准备:幼儿园黑板、粉笔、课件、音响设备等。
2.教具准备:春分节日相关的图片、诗歌资源、音乐资源等。
3.材料准备:纸张、彩笔等。
四、教学步骤1.引入(约10分钟)–教师向幼儿介绍春分节日,让幼儿了解这个节日的由来和意义。
比如,春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它标志着春天正式开始,白昼和黑夜的时间相等。
–通过图片展示春分时节的自然现象,如天空出现云朵和小鸟迁徙等。
2.讲解(约15分钟)–教师与幼儿共同回顾春分节日的由来和意义,并引导幼儿表达对春分节日的印象和感受。
–在春分节日中,教师向幼儿介绍一首与春天有关的诗歌,并帮助幼儿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
3.活动(约3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自行创作与春分节日相关的诗歌或歌曲。
每个小组需要一名代表来进行表演。
–每个小组的代表可以选择表演诗歌朗诵、歌曲演唱或其他创意形式,由其他幼儿投票选出最佳表演。
4.总结(约10分钟)–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并提醒幼儿春分节日的重要性和意义。
–教师鼓励幼儿继续关注和体验春分时节的自然现象,并鼓励他们创作更多与春天有关的歌曲和诗歌。
五、教学扩展1.邀请家长一同参与幼儿的诗歌和歌曲创作,促进家园共育。
2.室外活动:带领幼儿观察春分时节的自然现象,例如花开、昆虫活动等。
3.艺术创作:让幼儿用画笔和颜料创作属于他们的春天画作。
六、教学评价1.教师观察幼儿在讲解和活动环节中的表现和参与程度。
2.录音、录像幼儿创作表演的过程,以便后续评价和分享。
以上是一份关于幼儿园节日春分教案的中班版本。
教案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准备到教学步骤、扩展和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第1篇一、活动背景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春季的一个重要节气。
春分时节,阳光明媚,万物复苏,大自然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春分节气,感受春天的气息,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我园特举办春分教研主题活动。
二、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春分节气的由来、习俗和特点。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
3. 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让幼儿学会珍惜大自然。
4.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活动时间2022年3月20日四、活动地点幼儿园多功能厅、户外活动区五、活动对象幼儿园全体教师及幼儿六、活动内容(一)春分知识讲座1. 邀请专家为教师和幼儿讲解春分的由来、习俗和特点。
2. 教师和幼儿共同参与问答环节,巩固所学知识。
(二)春分手工制作1. 教师带领幼儿制作春分主题的手工制品,如:春分贴画、春分风筝等。
2. 幼儿在制作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展示自己的创作才能。
(三)春分户外活动1. 教师带领幼儿在户外进行春分主题的实践活动,如:春分寻宝、春分踏青等。
2. 幼儿在活动中,观察大自然的变化,感受春天的气息。
(四)春分美食分享1. 教师和幼儿共同制作春分美食,如:春饼、青团等。
2. 幼儿品尝美食,了解春分美食的由来和制作方法。
(五)春分主题班会1. 教师组织幼儿开展春分主题班会,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2. 幼儿在班会中,相互交流,增进友谊。
七、活动准备1. 准备春分知识讲座的PPT和资料。
2. 准备春分手工制作的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等。
3. 准备春分户外活动的场地和设备。
4. 准备春分美食的制作材料和工具。
5. 准备春分主题班会的场地和设备。
八、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春分节气的认识和了解。
2. 收集教师和幼儿在活动中的反馈意见,为今后的教研活动提供参考。
3. 对活动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春分》幼儿园传统节日教案
一、教学目标:
了解与春分有关的习俗,感受春分带给我们的文化情趣。
教学重点
通过收集春分的材料,传承民俗文化,建立起对家乡浓厚的感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独特情趣。
教学手段
1.教师准备:了解各地有关春分习俗。
有关春分习俗的图片,各种与春分活动有关的文字介绍。
2.学生准备:向老人询问民间流传的与春分有关的谚语、习俗。
教学设计:
一:前置学习初步了解一些春季气候变化的相关常识,以及气候变化对生活的影
惊蛰简介:(课件、春分的图片)
二、教师介绍春分的由来
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在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所不同的是北半球是春天,南半球是秋天.春分是24节气中的第4个节气,是春季6个节气中的第4个。
中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
”便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
古代黄河流域与之相应的物候现象为“玄鸟至,雷乃发声,始电”
春分节气习俗:吃春菜
岭南风俗
昔日四邑(加上鹤山为五邑)的开平苍城镇的谢姓,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春分吃春菜”。
“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
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
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
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
有顺口溜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
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一年自春,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春分节气习俗:送春牛
春分随之即到,其时便出现挨家送春牛图的。
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春牛图”。
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春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
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
俗称“说春”,说春人便叫“春官”。
春分节气习俗:粘雀子嘴
春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元,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元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春分期间还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
尤其是春分当天。
甚至大人们也参与。
风筝类别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眯蛾风筝,雷公虫风筝,月儿光风筝,其大者有两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
市场上有卖风筝的,多比较小,适宜于小孩子们玩耍,而大多数还是自己糊的,较大,放时还要相互竞争看哪个的放得高。
春分诗句
《春分》
立春阳气转,雨水雁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三、总结提升: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春分
作业回家给家人介绍春分的习俗
课后反思
小百科:春分也是节日和祭祀庆典,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
周礼天子日坛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