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番3号(番茄)
- 格式:doc
- 大小:12.50 KB
- 文档页数:1
品种综合性状介绍一、87-587-5生育期90-95天,其中从出苗到开花45-48天,从开花到成熟45-47天,株高50-60cm 左右,主茎着生3-4穗花后自封顶。
87-5生长势弱,植株紧凑,分枝数5-6个。
果实椭圆形,鲜红色,着色均匀一致。
平均单果重60-70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5%,茄红素含量10.5mg/100g,总酸含量5.3%,耐压力5kg/果,果实抗裂耐压耐贮运,单产可达5-10t/亩,抗病性中等。
但随着87-5长时间大面积的种植,导致该品种在近几年出现了退化现象,并且逐年加重,主要表现在丛生株比例高,固形物含量降低,抗病性有所减弱,要想获得高产越来越困难。
二、屯河8号屯河8号为优良早熟杂交品种,成熟期95天左右,其中从出苗到开花46-48天,从开花到成熟47-49天。
株高70-75cm左右,株植生长势强,主穗着生3-4穗花后自封顶,分枝数7-9个。
果实椭圆形,鲜红色,着色均匀一致。
平均单果重80克左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0-5.4%,茄红素含量12-13mg/100g,耐压力6kg/果,果实抗裂耐压耐贮运。
屯河8号的抗逆性和综合抗病性都非常好,适应性强,丰产性非常好。
一般情况下,产量可以达到6-8吨/亩。
该品种综合性状非常好,深受广大种植户的欢迎,近几年在沙湾推广面积逐年攀升,现已成为我公司继87-5之后的第二大主栽品种。
预计该品种在今后几年内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三、石番15号石番15号:石河子亚心种业公司,早熟杂交种,生育期90天左右。
前期产量较高,成熟集中,果型较大,平均单果重90g左右,单株座果50个左右。
果实从下到上,大小基本一致。
建议保苗株数2500株。
90cm地膜,一膜双行,株距35-40cm。
前期控一下,后期促苗。
四、屯河3号屯河3号为晚熟杂交品种,生育期105天左右。
生长势强,主杆着生4-5个花序后自封顶。
株高75-85cm,果实长圆形,深红色,无青肩,果实着色均匀一致,平均单果重70-80克。
金番系列主要栽培品种简介一、早熟品种简介1、金番11号极早熟杂交一代加工番茄专用品种,自封顶,主杆着生3-4个花序后封顶,4-6个侧枝,植株生长势中等,株高70厘米左右。
早熟品种,从出苗到成熟需89天左右。
果实长圆形,鲜红色,着色均匀一致,果肉紧实,皮厚,不裂果,果面光滑,美观,平均单果重80克左右。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8%,茄红素含量13.3mg/100g,耐压力7.1公斤/果,果实抗裂耐压耐贮运,成熟集中,适宜机械采收。
综合抗病性好,抗逆性强。
一般亩产在6000-7000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无支架栽培,适当稀植,亩保苗株数在2500-2800株之间。
2、金番早丰杂交一代加工番茄专用品种,自封顶,主杆着生3-4个花序后封顶,4-5个侧枝,植株生长势中等,株高70厘米左右。
早熟品种,从出苗到成熟需91天左右。
果实长圆形,鲜红色,着色均匀一致,果肉紧实,皮厚,不裂果,果面光滑,美观,平均单果重86克左右。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6%,茄红素含量12.6mg/100g,耐压力5.2公斤/果,果实抗裂耐压耐贮运。
综合抗病性好,抗逆性强。
一般亩产在6000-7000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无支架栽培,适当稀植,亩保苗株数在2500-2800株之间。
3、金番8号杂交一代加工番茄专用品种,自封顶类型,植株生长势强,株高70厘米左右,主杆着生3-4个花序后封顶。
早熟品种,成熟期96天左右。
果实长圆形,鲜红色,着色均匀一致,果肉紧实,果面光滑美观,果肉厚,果实较硬,不裂果,平均单果重80克左右。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2-5.5%,茄红素含量13.6mg/100g,耐压力6.9公斤/果,果实抗裂耐压耐贮运。
抗病性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强,综合性状优。
一般亩产在6000-7000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无支架栽培,适当稀植,亩保苗株数在2500-2800株之间。
4、金番9号杂交加工番茄专用品种,自封顶,植株紧凑,生长势较强,主干着生3-4穗果后封顶,5-6片叶着生第一花序。
隶属函数法评价不同加工番茄品种耐盐性许立志;庞胜群;刁明;张国儒;李琦;牛宁【摘要】[目的]评价不同加工番茄品种的耐盐性,为生产上合理选用耐盐性较好的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7个加工番茄品种,用100 mM NaCl盐溶液进行胁迫处理.测定盐胁迫后叶片的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SOD、POD、CAT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各生理指标测定得出品种耐盐性各不相同,其中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以及抗氧化酶促系统中SOD酶活性,POD酶活性,CAT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与植物耐盐性呈正相关关系,丙二醛含量的积累与植物耐盐性呈负相关关系.最后使用隶属函数法评价7个品种的耐盐性.[结论]7个加工番茄耐盐性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农番3号、IVF6172、石红9号、屯河17号、IVF3155、PT501Q、JW001.%[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evaluate the salt tolerance of different processed tomato varie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ational selection of varieties with good salttolerance.[Method]Seven tomato cultivars were used as materials to determine such physiological indicators as proline content, malondialdehyde, soluble sugar content,soluble protein content, SOD, POD, CAT activity of them under the stress of NaCl concentration of 100 mmol/L which were widely planted in Xinjiang.[Result]The activities of SOD, POD, CAT and soluble protein in proline, soluble sugar and antioxidant enzyme system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salt tolerance of plants and the accumulation of malondialdehyde tolerance of plants was negatively related with to salt stress.And finally, the salt tolerance of 7 varieties was evaluated by the method of membershipfunction.[Conclusion]The salt resistance ability of seven processing tomato cultivars from strong to weak is: Nongfan 3 > IVF6172 >Shihong9 >Tunhe17 >IVF3155 >PT501Q >JW001.【期刊名称】《新疆农业科学》【年(卷),期】2017(054)005【总页数】10页(P833-842)【关键词】加工番茄;耐盐性;生理指标;隶属函数【作者】许立志;庞胜群;刁明;张国儒;李琦;牛宁【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园艺系/特色果蔬栽培生理与种资资源利用兵团重点实验室,新疆石河子832003;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园艺系/特色果蔬栽培生理与种资资源利用兵团重点实验室,新疆石河子832003;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园艺系/特色果蔬栽培生理与种资资源利用兵团重点实验室,新疆石河子832003;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园艺系/特色果蔬栽培生理与种资资源利用兵团重点实验室,新疆石河子832003;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园艺系/特色果蔬栽培生理与种资资源利用兵团重点实验室,新疆石河子832003;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园艺系/特色果蔬栽培生理与种资资源利用兵团重点实验室,新疆石河子832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41.2【研究意义】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是茄科番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属中度盐敏感的鲜食和加工型蔬菜作物,在高盐土壤上生育状况差。
[教学]西红柿种植技术西红柿种植技术宇航3号番茄保护地?栽培技术宇航3号番茄属于无限生长类型,长势强健,茎杆粗壮,中早熟。
果实近圆形,成熟果粉红色,平均单果重180-250克,果实大小均匀,裂果少。
一、育苗1、营养土的配置取3年内未种过茄科类蔬菜的肥沃田园土6份,腐熟的优质有机肥(腐熟的马粪、圈肥或堆肥)4份,过筛后每立方米加入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公斤、草木灰2-5公斤、50%多菌灵80克,混合均匀。
2、苗床准备温室或日光温室育苗:苗床播种应选经长时间日光照晒,土温较高的疏松地块。
有条件的地方可在温室内铺设地热线,育苗时最好使用营养钵和育苗盘播种,可保证幼苗生长健壮和整齐一致。
小拱棚育苗:应在扣膜前将地整好并施肥。
整完地,扣膜加草苫,每日早拉晚盖,不放风,充分烤地,使地温上升,有条件者可在地下铺电热线。
3、播种播期的确定合理的播期取决于当地的气候和育苗条件,还取决于市场需求。
若用阳畦或小拱棚育苗,苗龄为50-60天。
若在温室育苗,苗龄为45-55天,按定植期往前推算播种日期。
4、种子处理温汤浸种:将种子放在50-55?的热水中,用水量为种子量的5倍左右。
期间要不断搅动以使种子受热均匀,以起到杀菌消毒作用。
当水温降到30-35?时,停止搅拌,搓洗净种子表面的粘液,再用30?左右的水浸泡5-6小时,准备催芽。
药剂处理:用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0-30分钟或10%的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分钟,然后用清水洗净,准备催芽。
5、催芽将浸种处理过的种子用湿毛巾包住,在29-30?温度下催芽,催芽过程中要注意调节湿度并进行换气。
每隔4-5小时翻动种子一次,进行换气,并及时补充水分。
当有75,左右种子破嘴或露白时播种。
6、播种播种前先将苗床灌足底水,待水下渗后撒一层极薄的底土。
播种时掺上少量细沙土,便于撒匀。
播种不能过密,以适当稀播为原则。
播种后随即覆盖过筛的细土,覆土厚1-1.2厘米,覆土后用塑料薄膜盖严实。
温室园艺2021-0441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DOI: 10.16815/ki.11-5436/s.2021.10.007番茄新品种测评筛选*曹瑞海,王海彬(中国蔬菜协会,北京 100081)中国是世界上蔬菜栽培面积最大、生产总量最多的国家。
据统计,2019年全国蔬菜种植面积突破3.1亿亩(2.06×107 hm2),产量超过7.2亿t,产值超过2万亿元,其中番茄是主要的蔬菜作物,面积1400万亩(933333.3 hm2),产量超过4600万t。
为进一步优化国内番茄品种资源,提高番茄产品品质,增加菜农生产效益,中国蔬菜协会对国内外番茄新品种进行了测评筛选,评定活动由中国蔬菜协会主办。
本次番茄测评共征集了135家科研单位和种子企业的910个新品种进行测试评选,期间中国蔬菜协会组织专业团队对测试品种进行管理,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河北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专家对测评给予了技术支持,最终筛选出北方秋冬季节温室栽培环境下表现较好的品种27个,供业内人士参考选择,进行推广、经营、种植。
测评情况和结果如下。
测评时间地点试验于2020年7~12月在河北省饶阳县的京津冀蔬菜科技测评示范中心进行。
测评种植管理种植模式对测评品种进行统一编号,盲评管理。
日光温室栽培,2020年7月15日播种,9月1日定植,采用起垄栽培方式,每个品种1垄,每垄2行,大小行距分别为80 、60 cm,每行种植20株,株距为45 cm,在温室的东西方向两端设置种植保护行。
水肥管理底肥施用腐熟粪肥35000k g/667m2、大量元素复合肥(N-P-K比例为15:15:15)25 kg/667 m2、微量元素肥料20 kg/667 m2、生物菌肥50 kg/667 m2。
使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进行追肥,具体参考荷兰易普润公司的蔬菜营养解决方案,针对作物不同生育期需求,施用适量的大量、中微量元素肥料以及生长调节剂,详见表1。
早熟高产抗性强樱桃蕃茄---亚蔬3号
主要性状:早熟,自封顶型,生长势强,结果多,果实樱桃型,光滑圆正,色泽鲜红,单果重约13.5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达5.5%,品质佳,口感好,早期产量高,丰产性好,667平方米,产量可达4000公斤以上,抗病性强,耐贮运,经济效益高。
栽培要点:适宜作早熟栽培。
大棚冷床育苗宜于11月上旬播种,电热温床育苗宜于1月上旬播种。
苗期加强管理,培育壮苗,于2叶1心时采用营养钵分苗,苗距10*10厘米,当有8-9片真叶时,要及时定植,作大棚栽培的不需炼苗,作露地地膜覆盖栽培的在定植前一星期要低温炼苗。
施足基肥,亩施腐熟厩肥3000公斤、复合肥40公斤。
一般畦宽1.4米(连沟),每畦种2行,株距0.4米。
采用双杆整枝,结果前期每隔2-3天用10-15ppm防落素喷花,促进保花坐果。
加强肥水管理,结果后不再追施氮肥,可用0.2-0.5%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追肥,以提高品质。
注意防治灰霉病等病害,待果实红熟时及时采收。
- 1 -。
新番4号(番茄)
品种来源:
新疆农科院园艺所培育的番茄一代杂种。
1994年通过新疆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
该品种生长势强,叶色深绿。
体型紧凑,第一花序着生在6-7节,花序间隔1-2片叶,2-4穗果封顶;果红色,无青肩,果形长圆,心室数2-3个,果内厚,硬度好,易裂果,平均单果重71.38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05%,109克鲜果番茄红素含量12.63毫克,果肉厚0.98厘米,有机酸含量0.45%,总糖含量3.2%,干物质含量5.78%。
后期结果性能好,拱应期长,一般亩产5000-7D00千克。
栽培要点:
适于新疆各地种植。
该品种适宜无支架栽培、育苗移栽或地膜覆盖直播栽培,在新疆地区育苗于3月中、下旬播种,5月上中旬定植,地膜直播于4月中下旬播种;选择肥力较好、透气、透水、盐碱含量低的沙壤土或轻壤土.避免与茄科作物连作,亩施有机肥3000千克以上。
起垄裁培,株距35厘米,行距65-75厘米。
地膜直播应在3-4片叶时定苗。
该品种生长好强,后期坐果性能好,坐果后应追施复合肥每亩15-20千克,尿素10-15千克。
生育期内应及时喷药防治病虫害。
- 1 -。
㊀山东农业科学㊀2024ꎬ56(4):145~150ShandongAgriculturalSciences㊀DOI:10.14083/j.issn.1001-4942.2024.04.018收稿日期:2023-06-07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20QC152)ꎻ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农业良种工程项目(2022LZGC009)ꎻ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项目(YDZX2022136)作者简介:苏晓梅(1988 )ꎬ女ꎬ博士ꎬ助理研究员ꎬ主要从事番茄遗传育种研究ꎮE-mail:sxm198846@126.com通信作者:侯丽霞(1970 )ꎬ女ꎬ博士ꎬ研究员ꎬ主要从事番茄遗传育种研究ꎮE-mail:houlx2006@126.com番茄颈腐根腐病病原菌鉴定及抗性品种筛选苏晓梅ꎬ王梦蕊ꎬ吕宏君ꎬ刘淑梅ꎬ王施慧ꎬ侯丽霞(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山东省设施蔬菜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国家蔬菜改良中心山东分中心ꎬ山东济南㊀250100)㊀㊀摘要:番茄颈腐根腐病是设施番茄冬春生产中最严重的病害之一ꎬ严重威胁我国设施番茄的安全生产ꎮ近年来番茄颈腐根腐病在我国番茄主产区发生日益严重ꎬ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ꎮ本试验采集典型症状的发病植株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ꎬ综合运用形态学观察㊁分子生物学鉴定和致病性测定方法ꎬ确定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番茄颈腐根腐病专化型(Fusariumoxysporumf.sp.radicis ̄lycopersiciꎬForl)ꎮ之后利用分离的病原菌通过苗期人工接种鉴定结合抗性基因分子标记方法ꎬ对32个番茄商品种进行抗颈腐根腐病鉴定分析ꎬ结果显示有18个表现抗病ꎬ与分子标记Frl-ZL的鉴定结果一致ꎬ可用于番茄抗颈腐根腐病育种或生产ꎮ关键词:番茄ꎻ颈腐根腐病ꎻ抗性鉴定ꎻ分子标记中图分类号:S436.412.1㊀㊀文献标识号:A㊀㊀文章编号:1001-4942(2024)04-0145-06IdentificationofPathogenCausingFusariumCrownandRootRotandScreeningResistantVarietiesinTomatoSuXiaomeiꎬWangMengruiꎬLyuHongjunꎬLiuShumeiꎬWangShihuiꎬHouLixia(InstituteofVegetablesꎬShandong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ShandongProvincialKeyLaboratoryforBiologyofGreenhouseVegetables/ShandongBranchofNationalImprovementCenterforVegetablesꎬJinan250100ꎬChina)Abstract㊀Fusariumcrownandrootrot(FCRR)isoneofthemostseriousdiseasesthreatingprotectedtomatoproductioninChina.InrecentyearsꎬtheincidenceofFCRRisincreasinginthemainproducingareasoftomatoinChina.Cultivatingresistantvarietiesisthemostcost ̄effectivemethodforpreventingthedisease.Inthisstudyꎬthepathogenwasisolatedfromdiseasedtomatoplantsbytissue ̄isolationmethod.Basedonmorpho ̄logicalcharacteristicsꎬmolecularidentificationandpathogenicitytestꎬthecausalpathogenwasidentifiedasFusariumoxysporumf.sp.radicis ̄lycopersici(Forl).ToexploretheresistantvarietiesagainstForlinproduc ̄tionꎬtheresistanceof32varietiestoForlwereidentifiedthroughartificialinoculationatseedlingstageandmolecularmarker ̄assistedidentificationofFrlgene.Theresultsofinoculationshowed18materialswithresist ̄ancetoFCRRꎬwhichwasconsistentwiththeidentificationresultsusingmolecularmarkerFrl ̄ZL.Thesese ̄lectedvarietiescouldbeusedinbreedingorproductionoftomatowithFCRRresistance.Keywords㊀TomatoꎻFusariumcrownandrootrotꎻResistanceidentificationꎻMolecularmarker㊀㊀番茄颈腐根腐病(FusariumcrownandrootrotꎬFCRR)ꎬ俗称 死棵病 ꎬ是由尖孢镰刀菌番茄颈腐根腐病专化型(Fusariumoxysporumf.sp.radicis ̄lycopersiciꎬForl)引起的番茄土传性真菌病害[1]ꎬ能够造成番茄黄化萎蔫㊁发育不良和根茎腐烂ꎮ该病害在设施栽培地区发生严重ꎬ尤其是连作栽培导致病原菌在土壤中富集ꎬ对设施番茄生产造成严重影响[2-5]ꎮ近年来ꎬ番茄颈腐根腐病已成为威胁我国设施番茄冬春生产的最重要病害之一ꎬ侵染后可造成番茄严重减产甚至绝收[6-8]ꎮ此病侵染周期相对较长ꎬ早期不易发现ꎬ目前还没有十分安全有效的物理和化学防治方法[9]ꎮ相对来说ꎬ培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害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ꎮ国外开展番茄颈腐根腐病抗性鉴定工作较早ꎬ并且在抗性基因定位和分子标记开发应用方面也取得一定的进展[10-14]ꎮ然而我国有关番茄颈腐根腐病的研究报道较少ꎬ且多数集中在该病害的发生和病原菌鉴定方面ꎬ而在抗性资源筛选研究方面还相对落后ꎬ抗病育种工作进展也较为缓慢ꎮ本研究采集山东省内不同地区番茄发病植株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ꎬ之后采用形态学观察㊁分子生物学鉴定和致病性测定方法对其进行鉴定ꎬ确定其为番茄颈腐根腐病菌后再利用苗期人工接种鉴定结合分子标记分析方法ꎬ对不同来源的32个番茄商品种进行抗颈腐根腐病鉴定分析ꎬ以期为番茄抗颈腐根腐病育种和生产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ꎮ1㊀材料与方法1.1㊀试验材料供试病株材料:于2020 2022年对山东省济南市㊁聊城市㊁青岛市和威海市四地番茄颈腐根腐病田间发病症状进行调查ꎬ采集番茄颈腐根腐病病株组织ꎬ带回实验室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ꎮ抗性鉴定材料:试验所用鉴定材料共32个番茄商品种ꎬ由育种公司惠赠或市场购买ꎮ抗病对照LA3273和感病对照Heinz1706来自番茄遗传资源中心(TomatoGeneticsResourceCenterꎬTGRC)ꎬ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番茄课题组收集保存ꎮ试验于2023年4 5月在蔬菜所实验楼土培室中进行ꎮ以上材料各选取12粒饱满无病种子ꎬ在28ħ恒温箱中催芽ꎬ待露白后播种于基质土中ꎬ每个品种播种8株ꎬ24~28ħ培养室内育苗ꎮ1.2㊀试验方法1.2.1㊀病原菌分离与形态观察㊀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15]ꎮ将染病植株根部冲洗干净ꎬ于超净工作台中将植株病健交界处组织切为大小约3mmˑ3mm的茎段ꎬ用75%酒精消毒20s后无菌水冲洗1次ꎬ然后用1%Na ̄ClO对病茎消毒5min后无菌水冲洗4~5次ꎬ最后将该组织置于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上ꎬ每皿放置2~3块ꎬ于25ħ恒温培养箱中黑暗培养ꎮ病原菌长出后ꎬ选取疑似番茄颈腐根腐病病原菌菌落转接至新的PDA培养基上ꎬ于25ħ培养箱内黑暗培养ꎬ直至菌落外观均一ꎮ将纯化的病原菌于显微镜下观察鉴定ꎬ-80ħ保存备用ꎮ1.2.2㊀病原菌分子生物学鉴定㊀将分离纯化后的病原菌挑至马铃薯葡萄糖(PD)液体培养基中ꎬ25ħ条件下120r/min振荡培养4dꎬ过滤收集菌丝体ꎬ冻干后提取菌株基因组DNAꎮ利用ITS通用引物(ITS1:TCCGTAGGTGAACCTGCGGꎻITS4:TCCTCCGCTTATTGATATGC)和根据NCBI中Forl序列设计引物(F:CTCCGACCTATTCTGTTC ̄TATGꎻR:TTCAGTTCTTTGCCGTGTAA)对病原菌DNA进行PCR扩增ꎮ扩增产物经1.5%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后送至北京六合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测序ꎮ利用NCBI数据库的Blast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比对ꎮ1.2.3㊀病原菌致病性测定㊀病原菌在PD培养基中振荡培养4d后ꎬ用无菌水配成浓度为1ˑ107个/mL的孢子悬浮液ꎮ以感病番茄材料Heinz1706为接种对象ꎬ采用浸根法回接番茄幼苗ꎬ同时以清水接种作为对照ꎮ接种后控制温度为20ħꎬ相对湿度为50%~60%ꎬ正常栽培管理ꎮ待植株发病后再次进行病原菌分离与纯化ꎬ观察其菌落外观形态ꎬ镜检菌丝与孢子形态ꎮ1.2.4㊀番茄品种抗病性鉴定㊀分别以LA3273和Heinz1706为抗感病对照ꎬ参照王梦蕊等[15]的浸根法对32个番茄商品种进行接种鉴定ꎮ接种后置于18~22ħ室内环境中培养ꎬ4周后调查发病情况ꎮ1.2.5㊀番茄品种分子标记检测㊀每个编号的番茄品种混合取样ꎬ采用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ꎬ使用与Frl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PNU-641山东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56卷㊀D4[13](F:CAGCTGAAAGATGTCACCCAꎻR:TGAT ̄CATTTACAAGGCGGCA)和Frl-ZL[16](F:ACAAT ̄TTTGCCTTTAGTGTTGGꎻR:CCTAAAGTAGTGAAACTTATGGTG)对番茄品种进行PCR扩增分析ꎮPNU-D4的PCR产物经MboⅠ酶切后用2%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ꎮ2㊀结果与分析2.1㊀番茄颈腐根腐病发病症状调查发现ꎬ番茄颈腐根腐病常发生于保护地冬春季番茄生产中ꎬ成株期发生时出现植株下部叶片黄化和植株直立而萎蔫的症状ꎬ萎蔫最早出现在一天最暖和的时候ꎬ晚上恢复ꎮ该病最明显的特征为茎基部缢缩且呈深褐色ꎬ主根部分或全部腐烂脱落ꎻ病株根部纵向剖面可以看到广泛的褐变和腐烂现象ꎬ维管束呈褐色并向地上部延伸ꎬ高度不超过土壤线上25cm(图1)ꎮ2.2㊀病原菌鉴定2.2.1㊀病原菌形态学鉴定㊀在PDA培养基中于25ħ黑暗条件下进行恒温培养ꎬ结果(图2)看出ꎬ病原菌呈灰白色或粉紫色ꎬ菌落圆形㊁平铺生长ꎬ菌丝绒毛状ꎬ培养5d菌落直径60mm左右ꎮ病原菌主要产生三种类型的孢子:小分生孢子㊁大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ꎮ小分生孢子数量最多ꎬ呈长椭圆形或纺锤形ꎻ大分生孢子呈镰刀形ꎬ有2~4个分隔ꎻ厚垣孢子为透明状球形ꎬ顶生或间生于短侧枝上ꎬ多为单独生长ꎬ偶尔也对生或串生ꎮ该形态与其他研究者[17-18]描述的尖孢镰刀菌番茄颈腐根腐病专化型相一致ꎬ可初步确定该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ꎮ图1㊀番茄颈腐根腐病田间病株(左)和根茎纵切面(右)A:菌落形态ꎻB:分生孢子ꎻC:厚垣孢子与孢子梗ꎮ图2㊀菌株的菌落形态与显微形态2.2.2㊀病原菌分子生物学鉴定㊀使用真菌ITS通用引物和Forl基因设计的引物对病原菌DNA进行PCR扩增ꎬ经检测分别获得520bp和1400bp左右的条带(图3)ꎮ将PCR产物测序后提交至NCBI进行Blast比对ꎬ结果表明ꎬITS1/4扩增产物与尖孢镰刀菌(KY073258.1)同源性为99%以上ꎻForl扩增产物与尖孢镰刀菌颈腐根腐病专化型(AB208073.1)的同源性为99%以上ꎮ2.2.3㊀病原菌致病性测定㊀从不同地区分离到的4个菌株分别接种到感病番茄Heinz1706上ꎬ接种后两周番茄幼苗下部叶片黄化ꎬ根部与茎基部褐化腐烂ꎬ表现为典型的番茄颈腐根腐病症状(图4)ꎮ从病株发病组织再次分离病原菌进行观察ꎬ其菌落形态和孢子形态与2.2.1中描述的菌株一致ꎮ结合病原菌形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ꎬ确认分离的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番茄颈腐根腐病专化型Fusariumoxysporumf.sp.radicis ̄lycop ̄ersiciꎮ741㊀第4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苏晓梅ꎬ等:番茄颈腐根腐病病原菌鉴定及抗性品种筛选A:ITS扩增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图谱ꎻB:Forl-1扩增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图谱ꎻ1~4:不同地区分离出的病原菌菌株ꎮ图3㊀颈腐根腐病病原菌分子生物学鉴定图4㊀接种病原菌的番茄幼苗发病情况2.3㊀品种接种鉴定与分子标记检测采用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方法对32个番茄商品种进行抗颈腐根腐病鉴定ꎬ接种后4周进行病情调查ꎬ确定抗性级别ꎬ鉴定结果如表1所示ꎮ其中ꎬ表现抗病的品种有18个ꎬ包括来自伟丽公司的4个砧木以及其他公司选育的栽培品种ꎬ这些材料可用于番茄抗颈腐根腐病生产ꎮ使用基因连锁标记PNU-D4和Frl-ZL对32个番茄商品种进行分析ꎬ结果(图5)显示ꎬ标记PNU-D4检测结果中有28个与接种鉴定结果一致ꎬ该标记的准确率为87.5%ꎻ标记Frl-ZL检测结果与接种鉴定结果完全一致ꎬ准确率为100%ꎬ表明该标记可用于番茄抗颈腐根腐病辅助育种ꎮ表1㊀32个番茄品种人工接种鉴定与分子标记检测结果序号品种名称来源类型果重/g标记PNU-D4标记Frl-ZL人工接种鉴定结果1天妃十一沈阳谷雨粉果250~280HH抗病2卓粉一号沈阳谷雨粉果250HS感病3天宝326沈阳谷雨粉果250~300HS感病4天赐595沈阳谷雨粉果300~350SS感病5冠群七号南澳绿亨粉果280HH抗病6吉丽二号南澳绿亨粉果250~280SS感病7喜旺二号南澳绿亨粉果280~300HH抗病8粉抗四号南澳绿亨粉果260~280SS感病9普金901南澳绿亨粉果240~260SS感病10鲜美五号南澳绿亨口感120HS感病11罗拉海泽拉粉果240~270HH抗病12安纳西海泽拉粉果240~260SH抗病13桃乐丝海泽拉红果200~240HH抗病14圣罗兰海泽拉粉果200~240HH抗病15瑞拉海泽拉粉果220~240SS感病16齐达利先正达红果220SS感病17瑞菲先正达红果200SS感病18冬暖先正达红果200SS感病19凯利3号先正达红果200HH抗病20思贝德先正达红果200SS感病21丰收128宁夏巨丰粉果200~250HH抗病22意佰芬-5宁夏巨丰粉果250HH抗病841山东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56卷㊀表1(续)序号品种名称来源类型果重/g标记PNU-D4标记Frl-ZL人工接种鉴定结果23沃粉2号宁夏巨丰粉果250SS感病24凯德雅丽87360宁夏巨丰粉果280HH抗病25砧如意伟丽种苗砧木 RR抗病26砧爱一号伟丽种苗砧木 HH抗病27RT1703伟丽种苗砧木 RR抗病28D609伟丽种苗砧木HH抗病29诺粉309艾维特粉果280HH抗病30京番309京研益农口感80~120SS感病31喜来德1号纽内姆粉果220~270HH抗病32托瑞德澳特粉果160~180HH抗病33LA3273TGRC抗病对照 RR抗病34Heinz1706TGRC感病对照 SS感病㊀㊀注:H表示杂合抗病ꎬR表示抗病ꎬS表示感病ꎬ 表示无数据ꎻ果重为单一数值时表示果重为该数值左右ꎮM:DNAladderꎬ100bpꎻH:杂合型ꎬR:抗病型ꎬS:感病型ꎻLA3273(33)和Heinz1706(34)分别为抗感病对照ꎻ1~32为番茄商品种ꎮ图5㊀分子标记PNU-D4(A)和Frl-ZL(B)在32个番茄商品种中的扩增检测结果3㊀讨论与结论我国是番茄生产大国ꎬ近年来随着设施栽培面积的不断增大ꎬ多地出现颈腐根腐病危害番茄生产的报道ꎬ该病已成为威胁我国设施番茄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ꎮ目前生产上对番茄颈腐根腐病认识不足ꎬ常与枯萎病㊁青枯病等混称为 死棵 病ꎬ难以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ꎮ病原菌的分离鉴定是确定病害类型并进行有效防治的前提ꎮ本研究对在山东省不同地区采集的疑似番茄颈腐根腐病病株进行病原菌分离ꎬ通过形态学特征观察㊁分子生物学鉴定和致病性测定方法鉴定分离得到的病原菌为番茄颈腐根腐病专化型Forlꎮ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ꎬ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已成为番茄育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技术手段ꎬ可以有效缩短育种时间ꎬ提高育种效率ꎮ然而其准确性取决于分子标记与目标基因的连锁程度ꎮ目前应用于番茄抗颈腐根腐病育种的分子标记有C2-25和PNU-D4ꎮ程琳等[6]通过人工接种结合分子标记C2-25方法对25份番茄种质材料进行鉴定ꎬ结果表明标记C2-25的准确率为100%ꎬ然而在王梦蕊等[15]的研究中ꎬ该标记的准确率仅为59%ꎬ其原因可能在于不同研究者使用的材料遗传背景不同ꎮ2016年ꎬKim等[13]筛选获得一个CAPS标记PNU-D4ꎬ其在F2群体及60份商品种番茄中的准确率分别为92.8%和90%ꎬ在王梦蕊等[15]的研究中ꎬPNU-D4在51份杂交种中鉴定的准确率为86%ꎬ在本研究中该标记的准确率为87.5%ꎬ与前人结果基本一致ꎮ随着Frl基因定位与克隆的研究进展ꎬ李传友等[16]开发了一个SCAR标记Frl-ZLꎬ本研究中该标记在32个商品种抗病鉴定中的准确率为100%ꎬ表明该标记可用于番茄抗颈腐根腐病辅助育种ꎮ接下来还需进一步加强Frl基因的克隆研究ꎬ为明确番茄抗颈腐根腐病分子机理和加快新品种选育奠定基础ꎮ941㊀第4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苏晓梅ꎬ等:番茄颈腐根腐病病原菌鉴定及抗性品种筛选参㊀考㊀文㊀献:[1]㊀JarvisWRꎬShoemakerRA.TaxonomicstatusofFusariumox ̄ysporumcausingfootandrootrotoftomato[J].Phytopatholo ̄gyꎬ1978ꎬ68(12):1679-1680.[2]㊀SonodaRM.OcurrenceofaFusariumroot ̄rotoftomatoesinSouthFlorida[J].PlantDiseaseReporterꎬ1976ꎬ60:271-274.[3]㊀JarvisWRꎬThorpeHJꎬMelocheRB.SurveyofgreenhousemanagementpracticesinEssexCountyꎬOntarioꎬinrelationtoFusariumfootandrootrotoftomato[J].PlantDiseaseꎬ1983ꎬ67:38-40.[4]㊀KimJTꎬParkIHꎬHahmYHꎬetal.CrownandrootrotofgreenhousetomatocausedbyFusariumoxysporumf.sp.radi ̄ces ̄lycopersiciinKorea[J].PlantPathologyJournalꎬ2001ꎬ17(5):290-294.[5]㊀Porta ̄PugliaAꎬTantiRꎬMifsudD.AsevereoutbreakofcrownandrootrotoftomatocausedbyFusariumoxysporumf.sp.radicis ̄lycopersiciinMalta[J].PhytopathologiaMediterraneaꎬ2005ꎬ44(3):319-321.[6]㊀程琳ꎬ张生ꎬ李艳青ꎬ等.番茄颈腐根腐病病原菌鉴定与抗病种质材料的筛选[J].园艺学报ꎬ2016ꎬ43(4):781-788. [7]㊀张尚卿ꎬ韩晓清ꎬ缪作清ꎬ等.番茄颈腐根腐病病原鉴定及2种接种方法的评价[J].华北农学报ꎬ2017ꎬ32(5):124-129.[8]㊀李潇ꎬ李雪萍ꎬ漆永红ꎬ等.番茄颈腐根腐病病原鉴定及其品种抗性鉴定[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ꎬ2019ꎬ54(5):121-127.[9]㊀LiuJBꎬGilardiGꎬSannaMꎬetal.BiocontrolofFusariumcrownandrootrotoftomatoandgrowth ̄promotingeffectofbac ̄teriaisolatedfromrecycledsubstratesofsoillesscrops[J].Phy ̄topathologiaMediterraneaꎬ2010ꎬ49(2):163-171. [10]FazioGꎬStevensMRꎬScottJW.IdentificationofRAPDmarkerslinkedtoFusariumcrownandrootrotresistance(Frl)intomato[J].Euphyticaꎬ1999ꎬ105:205-210.[11]StaniaszekMꎬSzczechuraWꎬMarczewskiW.IdentificationofanewmolecularmarkerC2 ̄25linkedtotheFusariumoxyspo ̄rumf.sp.radicis ̄lycopersiciresistanceFrlgeneintomato[J].CzechJournalofGeneticsandPlantBreedingꎬ2014ꎬ50(4):285-287.[12]MutluNꎬDemirelliAꎬIlbiHꎬetal.Developmentofco ̄domi ̄nantSCARmarkerslinkedtoresistantgeneagainsttheFusari ̄umoxysporumf.sp.radicis ̄lycopersici[J].TheoreticalandAp ̄pliedGeneticsꎬ2015ꎬ128(9):1791-1798.[13]KimBꎬKimNꎬKimJYꎬetal.Developmentofahigh ̄resolu ̄tionmeltingmarkerforselectingFusariumcrownandrootrotresistanceintomato[J].Genomeꎬ2016ꎬ59(3):173-183. [14]DevranZꎬKahveciEꎬHongYꎬetal.IdentifyingmolecularmarkerssuitableforFrlselectionintomatobreeding[J].Theo ̄reticalandAppliedGeneticsꎬ2018ꎬ131(10):2099-2105. [15]王梦蕊ꎬ刘淑梅ꎬ侯丽霞ꎬ等.番茄颈腐根腐病抗性鉴定技术的建立及抗性种质资源筛选[J].中国农业科学ꎬ2022ꎬ55(4):707-718.[16]李传友ꎬ赵伟ꎬ邓磊ꎬ等.与番茄抗颈腐根腐病基因Frl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CN113943826B[P].2023-05-05.[17]耿丽华ꎬ李常保ꎬ迟胜起ꎬ等.番茄颈腐根腐病病原鉴定及不同条件对其生长的影响[J].植物病理学报ꎬ2012ꎬ42(5):449-455.[18]李景富ꎬ孙亚莉ꎬ赵婷婷ꎬ等.番茄颈腐根腐病菌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ꎬ2018ꎬ49(2):22-30.051山东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56卷㊀。
西粉3号(番茄)
品种来源:西安市蔬菜研究所培育的杂交种。
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1991年审定。
特征特性:有限生长类型;株高55-60厘米,株幅45-55厘米,长势较强。
6-7节首生第一花序;3-4穗果封顶。
果实圆下,粉红色,有青肩,果径7-8厘米,单果重115-132克。
果实含蛋白质1.24%,100克鲜果含维生素C12.87毫克,可按性固形物5.05%。
早熟种,生育期180日。
低温下生长良好,果实发育抉。
高抗烟草花叶病毒了TMV,耐黄瓜花叶病毒CMV。
一般亩产4500千克,最高可达6000千克。
栽培要点:适于陕西省各地作保护地栽培。
适时播种,培育壮苗,苗龄控制在67-70日为宜。
施足底肥,一般每亩有机肥5000千克。
及时定植,行株距44厘米×23厘米,亩栽4500株。
定植后注意及时打杈采收,采用一干半整技或改良单干整枝。
结果期加强肥水管理,亩施尿素15千克。
同时,对每层刚开的花要用15-20毫克/升的2,4-D点花,以防落花。
- 1 -。
N o n g j i t u i g u a n g西红柿营养价值全面,口感酸甜,风味独特,既可以生吃也可以作为熟食,还是可以加工成番茄酱,应用价值十分广泛。
当前,随着大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消费者对高品质西红柿的需求量呈现出逐渐增高的态势。
西红柿管理简便,经济效益较高,深受广大种植户的喜爱。
在西红柿种植过程中,应该注重做好栽培管理工作确保种植管理方案科学合理,能够满足西红柿的生长发育所需,并在此基础上要加强病虫害的针对性防治,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融入其中。
本次研究以大棚西红柿栽培为例,探讨了西红柿的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希望对更好的保障西红柿的产量和品质有一定帮助。
一、西红柿高产栽培技术1、选择合适的西红柿品种大棚环境相对封闭,空气流通不畅,容易滋生病菌。
因此,栽培的番茄品种应具有较强的抗病性,能够抵御常见的病害,如病毒、霉菌等。
另外大棚内温度较高,特别是夏季,温度可能会超过番茄的耐受范围。
因此,选择耐高温的番茄品种,能够在高温环境下维持正常生长和产量。
同时,大棚栽培的番茄宜选择矮生型品种,这样方便管理和控制植株生长,更容易进行收割和施肥等操作。
要确选择的番茄品种能够适应大棚环境以及适应不同气候条件变化。
目前推广应用较好的番茄品种,主要包括了加粉10号,金棚1号,中杂9号、威敌3号,这些品种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坐果能力较强,果实较大,耐储存,对阴湿环境适应能力较强,是大棚西红柿生产的优良品种。
2、合理安排茬口大棚西红柿的茬口安排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很多农民群众在西红柿种植过程中都会采用单茬连作种植模式,即在同一个大棚内连续种植西红柿,不进行轮作。
这种方式可以充分利用大棚资源,提高产量和效益。
但由于连续种植容易导致土壤病虫害的积累和土壤肥力的下降,需要加强病虫防治和施肥管理。
可以将大棚中的西红柿与其他蔬菜进行轮作,例如豆类、茄果类(如茄子、辣椒)、叶菜类(如菠菜、油菜)等。
内番3号(番茄)
品种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以大黄1号为母本,大同156为父本育成的杂交种。
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1991年审定。
特征特性:
无限生长类型。
株高约1.5米,茎粗1.5-2.0厘米,叶深绿,叶缘波状,最大叶长期20厘米左右;叶宽10-15厘米米,叶面光滑,叶柄、叶脉均绿色。
总状花序.第一花序着生于7-8节,花序间隔叶数为3片,每花序5-6朵花,花冠黄色。
果实圆球形,果纵径6.08厘米,横径6.98厘米,果黄色.果面光滑,果脐稍大,果心空效4-5个,果肉较厚,黄色,平均单果重200克左右,单果种子数约400粒。
种子千粒重大克左右。
中晚熟种,始收56日左右。
亩产量一般在家5000千克左右。
迫结g日左右,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6%,甜酸适中,品质佳。
较抗病毒病和早疫病,耐寒性、耐热性和耐旱性均一般。
栽培要点:
该品种为露地裁培品种。
呼和浩特市一般在3月中下旬播种,5月下旬定位于露地。
株距35-40厘米,行距50×50厘米,每亩裁植3200-3500株。
进行单干整枝。
在采收盛期不能过于过湿,也不宜大水漫灌。
注意及时防治病虫害。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