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西市博物馆 研学题目
- 格式:doc
- 大小:83.32 KB
- 文档页数:2
博物馆研学主题名称大全
一、动物类
1、自然世界中的谜题:动物的奇妙生活
2、不熟悉的动物探索之旅
3、动物的本能:如何生存
4、萌宠探索之路:动物的世界
5、神秘动物:深入自然
6、巨型动物的奇妙世界
7、珍稀动物:走进它们的世界
8、野生动物:维护它们的家园
二、历史类
1、追溯未知的历史:尘封的秘密
2、历史与建筑:生活的痕迹
3、大发现——考古探秘
3、中国的历史:多元文化的渊源
4、世界历史:发现新的领域
5、古老文明:凝聚不变的热血
6、古风古韵:传承中华文化
7、文物之旅:历史与文化的融合
三、文化类
1、中华文化之旅:古今中外
2、历史文化启蒙:中国的精华
3、中国传统文化:梦幻之旅
4、民俗文化:汲取历史智慧
5、中国民族文化:认识多元精彩
6、历史上的发明:激发创造力
7、惊叹世界之美:文化盛宴
8、民间文化:认识传统文化。
丝绸之路起点上的璀璨明珠——大唐西市博物馆健康发展之路编者按:西市是唐都长安最为繁华的国际化贸易中心,被国家文物局认定为隋唐丝绸之路的起点和重要标志之一。
西市遗址不仅反映唐代与世界各国进行商贸、文化交流的重要文化载体,也是“丝绸之路”的主要组成部分和东方起点的历史见证。
大唐西市博物馆是古丝绸之路上唯一的集市类遗址博物馆,也是中国目前唯一一家非国有国家一级博物馆。
馆藏文物两万余件,以西市遗址出土文物和博物馆创办人吕建中先生二十年来精藏文物为主,上起商周,下迄明清,跨越绵绵三千余载。
近日,本刊记者就来到素有“博物馆之城”的西安市,就大唐西市博物馆现阶段的发展建设及运营情况,有幸对博物馆馆长王彬进行了采访。
据了解,大唐西市博物馆占地20亩,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展览面积1.1万平方米,其中遗址保护面积0.25万平方米。
本刊记者/李 亚基本陈列《丝路起点盛世商魂》展厅尊重历史情怀讲好丝路故事《非国有博物馆》:“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城中东西市,闻客次第迎。
”讲的就是古丝绸之路起点长安西市的盛景。
在隋唐西市遗址之上建成的大唐西市博物馆,保护了目前唯一反映盛唐商业文化和丝路文化的长安西市遗址。
请王彬馆长介绍一下大唐西市博物馆从建成到目前的发展情况。
王彬:大唐西市博物馆的建成是偶然与必然发展的历史契机,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在中国博物馆发展良好的社会大环境下应运而生,博物馆的发展得益于政府支持、民企给力、科学规划、专家管理,走出了一条非国有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新道路。
西市遗址是大唐西市博物馆的核心文化内涵,可谓“镇馆之宝”,也最能代表我馆的特色。
作为遗址的保护者,大唐西市博物馆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确定了“遗址保护专业化、文物保管规范化、展陈体系特色化、教育活动多元化”的工作规范。
历时9年有余已实现良性运营,成为社会各界认可的,以民营资本保护国家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并兴建博物馆的成功范例,并且荣幸的被评为迄今为止首家也是唯一的非国有国家一级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研学主题名称
1. "古都长安,帝王之城的辉煌与沧桑"
这个主题可以深入探讨长安作为古代中国的首都,以及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地位。
可以介绍长安城的建设、宫殿、城墙、街道等方面的历史,以及长安在唐朝时期的繁荣和辉煌。
2. "丝绸之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桥梁"
这个主题可以介绍陕西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以及丝绸之
路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的作用。
可以深入探讨丝绸之路的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展示丝绸之路带来的文化交融和物质贸易
的影响。
3. "秦始皇与兵马俑,古代帝国的奇迹"
这个主题可以重点介绍秦始皇及其统一六国、修筑长城、制作
兵马俑等事迹。
可以深入探讨秦始皇的历史地位、统一中国的过程、兵马俑的发现与保护等方面的内容,展示秦始皇带来的历史变革和
文化遗产。
4. "唐诗宋词,陕西文学的辉煌岁月"
这个主题可以介绍陕西在唐宋时期的文学繁荣,以及著名的唐诗宋词作品。
可以深入探讨唐宋文学的特点、代表作品、文人墨客等方面的内容,展示陕西在文学领域的重要地位和贡献。
5. "陕西民俗文化,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这个主题可以介绍陕西的传统民俗文化,以及现代社会中的传承和发展。
可以深入探讨陕西的传统节日、民间艺术、民俗习惯等方面的内容,展示陕西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和民间传统。
以上只是一些可能的研学主题名称,具体的研学项目可以根据参观者的需求和博物馆的特点来确定。
高中教师西安研学心得体会较好的题目
1. 西安研学之旅的收获与感悟。
2. 古都西安:历史与文化的交融。
3. 渭水之畔,丝路情怀:在西安感受丝绸之路的魅力。
4. 西安的人文景观对学生的影响与启示。
5. 西安古城墙:历史的守望与文化的传承。
6. 秦始皇兵马俑:古代工艺与文化遗产的探索。
7. 大雁塔:佛教文化与历史建筑的艺术之美。
8. 西安美食之旅:品味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9. 西安民俗与传统节日:跨越时空的文化体验。
10. 研学活动对高中生学习动力与兴趣的影响。
这些题目都可以引导教师描述在西安研学期间所见所闻,以及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和启发。
安徽省宣城市中学2022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据媒体报道,日前,位于陕西西安的大唐西市博物馆正式成为“国家一级博物馆”,这是我国首个获此称号的民间博物馆。
时至今日,我国登记注册的博物馆已超过4600家,其中民间博物馆超过1000家,博物馆数量和规模都有长足的发展。
但也要看到,目前我们的博物馆不是多了而是少了。
一些发达国家平均每5万人就拥有一座博物馆,而在我国,平均每30万人才拥有一座博物馆。
随着人们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提升,对博物馆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除了加大力度建设公立博物馆外,进一步扶持民间博物馆也应是题中之义。
民间博物馆本质上是对公共资源不足的一种重要补充和积极分担,不能把民间博物馆排除在整个博物馆乃至公共文化事业之外。
相对于公立博物馆,民间博物馆从展品收集到场地租赁,从运营资金到人力投入,基本上都要靠自行解决,压力不小。
这客观上导致相当一部分民间博物馆资金不充足,功能不完善,运行状况不佳。
一些前期办得不错的民间博物馆甚至因为资金不足,逐渐走向衰落。
有的民间博物馆则变成买卖藏品的交易场所,还有的甚至展示赝品欺骗和误导观众……在这样的背景下,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越做越好,晋升“国家一级博物馆”,令人精神一振。
这说明只要运营得当,民间博物馆也会大有出路。
(摘编自李思辉《把民间博物馆纳入公共文化事业布局》)材料二:据统计,全国博物馆总数超过4000家,仅2016年一年,我国博物馆接待观众数量就达8.5亿人次,增长8.9%,公众对博物馆的热情超乎想象,而博物馆也在以各种方式走进生活。
故宫讲坛、国博讲堂、首博讲座、上博专题讲座……如今,开讲座几乎已经是博物馆的标配。
这些系列讲座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邀请中外专家学者,主题涉及文化、历史各方面:《研究奇缘:我们沿着秦始皇的足迹发现了什么》《北京四合院建筑的人文追求》《卢浮宫与法国文化软实力》……讲座粉丝分布于各个年龄段,有的一家老小全体出动,还有的已经把博物馆当成周末学习的固定去处。
学校开展了研学西安作文300字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学校开展了研学西安作文300字篇1经过漫长的旅途,我来到了古城西安。
第一站,我们直接前往钟楼。
钟楼紧挨着骡马市,钟楼属于子安的中心地段。
在钟楼边小商贩在吆喝着,叫着。
钟楼边的人如一阵阵浪花,人山人海。
在骡马市那块石头上记录着骡马市的热闹。
第二站,我们前往大唐西市。
大唐西市是古代商贸中心,也是四a 级景区。
虽然大唐西市在一千多年前被一把火给烧,但岁月掩盖不了它的繁华。
如今,大唐西市好像和一千多年前一样,十分热闹,大唐西市在每年春节举行庙会,大唐西市的两旁都有许多民族的小吃,如长沙的臭豆腐,海南的椰青,外国的油炸冰淇淋……第三站,我们前往大雁塔。
大雁塔是古代劳动人民的结晶,大雁塔被发现时已伤痕累累,政府花重金把大雁塔修好,又在大雁塔前建立了喷泉广场,是夏天避纳凉暑的好地方。
第四站,我们前往古城墙。
古城墙把以前的西安市围绕城一个圈。
听说,以前人们都不知道古城墙的历史文化价值,拆墙修房子啊,还用城墙上的砖,当政府知道时,右城墙已变的伤痕累累。
于是政府下重金修好古城墙,还公布了不能拆古城墙,所以古城墙才有今天的样子。
西安的景点还有好多……学校开展了研学西安作文300字篇2标题:学校开展了研学西安之旅大家好!我是小明,一个可爱的小学生。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我最近经历的一次难忘的研学之旅。
刚开学的那几天,老师就宣布说,我们全年级要去西安研学一周。
听到这个消息,我高兴极了!西安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去西安研学,我一定能学到很多新鲜有趣的知识。
终于,期盼已久的研学之旅开始了!我们全班乘坐大巴,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在车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热烈讨论着各自对西安的期待。
有的同学说要去看兵马俑;有的同学说一定要尝尝正宗的羊肉泡馍;还有的同学期待着游览古城墙。
无论是谁,想必都对这次研学充满憧憬吧?车行数小时后,我们终于抵达了西安市区。
第一站我们参观了大雁塔。
大唐西市博物馆讲解词一大唐繁华留胜迹——西市遗址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大唐西市博物馆参观游览“大唐西市博物馆”是在唐代长安城西市遗址上建设而成的中国首座民营遗址类物馆,占地15亩,建筑面览万平方米,展览面积万平方米,其中遗址保护面积2500平方米,藏品达到20000余件,游戏是出土的文物和馆藏文物两大部分构成;展陈总体介绍我馆陈列由基本陈列、专题陈列、临时展览和特别展览四部分构成;专题展览为丝路百工体验展,临时展览为不定期展览,特别展览为个人藏品;基本陈列以西识别土和馆藏文物为主,再现唐代西市的繁荣风貌和隋唐盛世的商业道德风范,使我们在了解西市历史的基础上勒戒丝绸文化和唐代的商德遗韵;现在占线我们眼前的是一楼遗址大厅,他被誉为“西安国际客厅”,此后各种历史、艺术、民俗、藏友收藏类的临时展览、特别展览将会在此轮换展出,常看长新;一、唐长安城坊结构图在我们前方的地板上看到的是唐代长安城的城坊结构图;唐长安城是在隋大兴城的基础上而建,面积平方公里,是我国古代,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隋唐坊制度是将贸易区和居住区分开,然后实行统一管理;长安城从一开始就规划了巨大的市场,分别在朱雀大街的两侧,这就是东西两市;其中红色区域就是我们所在的大唐西市;西市南北长1031米,东西宽927米,约今天的1600亩;相当于两个半天安门广场;西市市内有东西向和南北向的大街各两条,平行交叉成“井”字型,将西市分成九个区域,俗称九宫格;西市街宽约16米左右;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一楼遗址大厅的宽度;因西市连通着西去丝绸之路的金光门和开远门,除了为百姓提供日常所需外,周围聚居着来自丝绸之路的胡商,更有酒肆、邸店等场所,成为了当时的国际货物贸易交流集散地; 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先后于1959、1960、2006年对西市遗址进行了三次重点考古发掘,获得重要发现;这对了解唐长安城商业和手工业,对探索唐长安城都市生活面貌有很大意义;2007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被正式补充到丝路各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名单之中;陕西佳鑫集团出巨资支持了考古发掘,并舍弃商业利益,投资亿元建设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为民营资本从事古遗址保护树立了典范; 二、丝绸之路地形图在大厅的有墙壁上方我们看到的是目前国内文化信息量最大的丝绸之路地形图; 首先,“丝绸之路”是以运送丝绸为主的商路,这是它命名的主要理由;据专家考证,早在2000年前,罗马贵族就偏爱来自东方中国比黄金还珍贵的丝绸服饰,直到汉代,丝绸都只有中国出产,这大大刺激了丝绸之路的发展,欧洲的黄金源源不断的沿着这条路流入中国的汉地,汉朝因此也迎来了中国历史上早有企及的黄金时代,丝绸成了那时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商品,听到这里,您可能会明白,将一条商路以丝绸命名而不是其他商品的缘由和基本而牢固的内涵; “丝绸之路”有几条大致的路线,张骞两次凿空西域,形成了丝绸之路的基本走向;这幅示意图上主干线的中路即为张骞当年行走的路线;从长安也就是现在的西安跨过黄河到甘肃武威,进入河西走廊,再沿上千公里的河西走廊到达敦煌,这是河西走廊的西端;也是丝绸之路中国段一个重要的节点;说它是节点,是因为在敦煌大路被分成两条,向西北方向,出鼎鼎大名的玉门关进入新疆境内,沿天山山麓也就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北沿,到高昌即今天的吐鲁番,再到龟兹即今天的库车,然后到疏勒即今天的喀什,越过帕米尔高原,到大宛也就是今天哈萨克斯坦的费尔干那盆地,这就是丝绸之路的北线;而从敦煌出发另一个着名关口为阳关,大家都很熟悉,是唐代大诗人王维写的一首送别诗,叫送元二使安西,诗中写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中的阳关可能就是这个阳关;从阳关进入今天的新疆境内,穿越白龙堆沙漠,从一望无际的罗布泊旁经过,眼塔克拉玛干沙漠南沿经楼兰即今天的鄯善、于阗也就是今天的和田,然后越过帕米尔高原,到达大月氏即今天的阿姆河中部,这就是汉代丝路的南线;两汉以后,原来的南线没有变还是南线,但原来的北线却变成了中线,为什么呢原来,沿天山以北的北线更北,就称为北线,而汉代的北线只好退居中线了;三条线在大宛的木鹿也就是今天中亚乌兹别克斯坦的马里,汇合在一起继续向西延伸,一直经过安息,也就是今天的伊朗,到达西亚的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也就是地中海的东岸;这些,就被认为是丝绸之路的干线或基本线路,从长安算起,大约有7000公里,这也就是我们最常听到的陆上丝绸之路的里程;在唐代,实际还有其他的线路构成丝绸之路的铺线,除陆上丝绸之路外,还有海上丝绸之路的说法,但这种提法出现较晚,具体的起始点也各有不同,但是不论是哪个起点都不能代表中国;而我们知道,汉唐时中国的首都都是长安,货物起运、使节出访都是从长安开始的,经海上丝路运来的货物最终也大都运到了长安,所以,也有人将海上丝路的终点也算到长安;如果问丝绸之路的起始点是哪里大家都知道是长安,但很少人知道大唐的西市才是丝绸之路的确切出发点附近;西市地处城西,与开远门外西去的大道,也就是着名的“丝绸之路”近在咫尺,由于西市是但是中国最主要的商品集散地,大批商品在这里集中,然后车载驼运输往西域,因此,如果说丝绸之路是一条商路,那西市就是商路所运输商品的源头;以西市为商品源头,丝路为运输干线,二者共同组成了一个巨大的物流体系,没有西市,丝路无货可运就不能称为古代最着名的“商路”;反之,没有丝路,西市的商品也无法向远方异于流传;这好比现在的自来水管和水源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它们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逻辑关系,因此西市应当被视为丝路真正的起点;三、西市东北“十字街”“排水沟道”“道路与车辙”遗址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西市遗址进行较大规模发掘时,在东北方向清理出的部分街道路面;经过发掘,揭露出一处保存较好的十字街遗址,即东北十字街;在十字街处还发现一处石板桥,是解决跨过水渠的交通设施;这处石板桥东西长米,南北宽米,桥面的石板比较厚,为的是能承受很重的重量;西市每天车水马龙,商旅行人络绎不绝,交通流量是很大的,汉代的班固形容汉长安城市场的热闹情景是“人不得顾,车不得旋”,意思是车挤得无法调头,人多得无法照看,唐朝的西市比汉代市场繁华多了,拥挤程度也必然更甚,所以桥梁必须要做得很结实;石板虽然很大,但为了保险,两块石板之间又有铁卡固定,将两块石板连成一个整体;这种铁卡设计很巧妙,不但非常牢固,而且简单易制,在女皇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乾陵那样的大型工程中也有使用;文献记载唐代还引水渠入西市,其漕渠连通终南山,并通渭河;又有永安渠经西市之东侧;这些水渠即通水运,有解决供水,为西市的繁荣的创造了最基本的条件;现在,经过考古发掘,发现了许多水井还有水渠遗址,证明当时西市却有水陆交通;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水渠下部两侧各有数块石条或石板衬托,做工非常考究;在考古发掘中还发现土筑和砖砌两类排水沟道;土筑水沟较早,沟宽米,沟壁附有木板,木板之外竖有立柱,以防沟璧坍塌;砖砌水沟属于唐晚期,是在早期沟的上面改建或移位而建,沟底宽约米,沟口残存米,沟深米,发掘长度30米,钻深得知延长250米还不到尽头;2006年考古钻探,发现永安渠往北流经西市的东部,并沿西市南大街北侧向西又伸出一段长约140米、宽米、深6米的支渠;这是供应西市一般用水的来源;在西市南大街东端路南进行的发掘工作中,发现有上中下三层路面;第三层路面,距地表—米,保存较好,底部填石子后再经夯打,形成极坚硬的路面;路宽16—18米,车马道宽14米,路两侧又各有一条宽30厘米、截面呈半圆形的明沟,明沟外侧还有一米宽的人行道;在路面上发现有若干条车辙遗迹,宽度约为米,与皇宫大明宫/兴庆宫石门槛上车辙宽度相当;这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说唐朝继承了秦、汉时的制度,规定必须“车同轨”:路上隔一段铺一条石门槛,门槛上开有两道石槽,合乎规定的车可以顺利通过,而宽窄不合的车就无法通过,这其实也就是早期的国家标准化制度;由此可见西市同皇宫一样是实行车同轨制度的;这一段路面居于唐文化层最下面,也就是盛唐时期路面;道路坚实、车辙明显,使我们可以遥想当年行人如轵、车水马龙的盛况; 西市遗址的三次考古发掘,不但发现了十字街、石板桥、沟渠、水井和车辙遗迹,还发现了散水、房址、灶址、柱础、砖瓦等建筑遗迹和建筑材料,以及陶瓷、三彩器等大量生活用具,是我们了解唐代西市的重要实物资料; 四、遗址出土文物1、石臼、石杵:是古时人们加工食粮的工具;将收获的稻米放入臼中,用石杵把稻米外面的糠皮去除,这样做出的饭食,不但口感细腻,而且利于人体吸收;西市的一些手工业加工,也需要捣碎原料;像染料、食料等; 2、大磨盘、石碾:西市有不少的食店,卖各种炊饼,石磨石碾就是粮食加工工具;他是将原食加工成细粉精料,以备做食物之用; 3、白石莲花石座:莲花柱础是支撑柱子用的建筑材料,莲花图案意义重大,一则表示建筑等级之高,二则可能建筑与佛教有关,总之不是一般人随便用的;莲花台座上面可能安放佛像,但也可能是建筑材料的底座;二万里丝路由此而起——西市概况西市,早在汉代首都长安就已经有了这个名字,唐代继续这样叫,另一个原因,是长安城中还有一个大市场,位置在城东,所以叫西市,是与东市相对的;其实,东西两市本来都有自己的正式名字,东市叫“都会市”,主要服务于皇室和官员;西市叫“利人市”,是当时丝绸之路起点和终点;老百姓和来自丝绸之路的中亚粟特和胡商在这里建立了胡姬酒肆、绢行、粥行等,外销货物也在这里购买启运,外域货物在这里卸货销售,可以说是,商铺林立,百业兴旺;所以西市素有“金市”之誉; 1、骨料骨簪、骨饰原料、骨梳2006年考古发掘发现,西市西大街中部偏南的东侧不远处,不仅出土了一些精美的骨器,还发现有相关加工骨器的遗址等;专辑推断,此处可能是西市一处加工、制造和出售骨器的骨器店铺遗址; 2、带字砖西市遗址出土很多带字砖和手印砖意义重大;这反映了当时的责任制:这种做法从战国时期就有了,即制成的砖背后有刻字或手印;谁做的砖就要刻上谁的名字,而不识字的就按上手印;这块砖一旦有了质量问题,刻名字或按手印的人就要承担责任;由于这种责任制简单明了,所以,在制作时谁也不敢马虎大意,使制成的砖的质量很高; 3、兽面砖兽面砖上面印有兽面,取吉祥如意和辟邪的用意,寄托了人们希望建筑长久平安的愿望; 1、三彩胡人牵驼俑:有了畅通的交通大道,大批胡人来到中国才成为可能;事实上,长安那么多胡人,绝大多数都是沿着陆路交通也就是“丝绸之路”进来的,通过其他渠道进来的只是一小部分;从历史情况看,从事贸易的商人是丝路上来来往往的主要成员,这件三彩胡人牵驼俑佣刻画了胡商提缰启程的形象; 2、骆驼俑:唐代中外交流频繁,在西行的丝绸之路上,吃苦耐劳的骆驼是当时最得力的远输能手,骆驼有双峰驼和单峰驼之分,产于阿拉伯,北非和印度等地;唐代雕塑作品中大的双峰驼居多;这件双峰驼间还搭挂有驮囊,两侧挂物;可见当时丝路贸易交流繁盛; 西市管理唐政府对东、西两市的商业活动,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当时的专门管理机构叫“市局”和“平准局”;市局和平准局对上市货物的质量、价格、交易是否公平,都要检查;不同的商品按行设肆,即有利管理,也便于买卖;如果买卖奴婢、牛马,还要公验立券;这些规定对商品交易的正常进行起了保障作用; 1、开市鼓,闭市钲;唐政府对两市交易的时间有严格的规定;史料记载西市每天中午12时击鼓三百声表示开市,日落前1小时40分钟击鼓三百声表示散市;因为开始前要准备散市后要善后,所以开市、闭市时间应是每日正式交易时间;唐时对长安坊、市进行封闭式管理,西市东西南北四面各开有两门,每门均有门吏管理,按时开闭;开市、闭市时间与市门开闭时间是有区别的;所以在这里您看到的这两件文物分别就是代表开市和闭市的鼓和钲;2、度量衡管理方面;凡在市场交易中使用的度量衡器,都要用官方定的器皿并且要按时校对,官府用印之后,才可以使用;不合规定的要负法律责任;对私自制造度量衡器者也要严格处罚;这件铜称的盘直径,高,盘的口沿上有三个均匀分布的铜环;秤杆长,但是没有星码,期间铸有圆环,与三条锁状链条相接,在链条的末端有挂钩,正好勾在盘口的三环之上;这杆秤可以说是为研究唐代的度量衡制度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实物。
大唐西市博物馆调研计划书张英武王少儒为了更好地理解建筑空间构成及功能的分布,在经过小组成员对商业型与展览型建筑的初步调研以及对比之后我们决定还是以博物馆为最终调研对象,大唐西市博物馆于去年建成,今年开馆,相对时代性比较靠近我们,我们认为其更容易代表建筑现在正在发展的朝向,另外我们将以张锦秋的作品陕西省历史博物馆与之作为对比,从而更好的对展馆类建筑有深入的了解。
一调研目的为了更好的了解建筑的空间及功能分布以及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具体为:1了解博物馆的平面分布及其结构2了解博物馆的功能分区3了解博物馆周围地段的性质及周围建筑群对博物馆的影响4了解博物馆的展览主题5了解西安的相关建筑规定二调研内容1博物馆的平面分布图2博物馆的交通流动图3博物馆的功能空间的排布4博物馆周围建筑的形式及安排5陕西省对建筑的相关规定6博物馆的展品性质7博物馆面向的群众三调研设计1调研对象:大唐西市博物馆陕西省历史博物馆2资料收集方法:本次调研主要以文献搜索和实地考察的方式获取资料,前期我们将在网上搜索相关博物馆的主要信息,主要包括落馆时间,负责建筑师,建筑师的设计思想与理念,周围地段的性质。
再辅助于一些书籍资料的查阅,对唐风建筑形式的了解。
实地考察时得到平面图以及相关照片,最后整合所有的资料信息内容。
3调研时间设计:为期调研天的时间,第一天在网上及书籍上搜集资料,第二天到第四天进行实地考察,第五天对前几天的工作进行总结并发现自己的调查漏洞,随后的两天实地考察与参考书籍相结合,弥补前两天调研的不足。
最后三天对所有资料整合,并得出最后的调研结果四调研收尾1对收集资料和照片进行整理,根据资料及实地考察的体会,总结自己对建筑空间功能与建筑环境等等的理解2整理调查的内容与最终结论并进行修改完善。
五调研成员张英武王少儒全文结束》》-11-15。
大唐西市博物馆的设计特色与创新施工技术王瑞良【摘要】大唐西市博物馆是国内唯一一家反映盛唐商业文化和丝绸之路文化的主体博物馆.从工程设计理念、构思布局到功能定位进行阐述,反映了其独特的设计特色.同时,对工程施工中采用的文物安全防护技术、不同结构协同工作技术等5项创新技术进行探索和总结,可供相关工程参考和借鉴.【期刊名称】《建筑施工》【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3页(P375-377)【关键词】大唐西市博物馆;先进适用;创新;施工技术【作者】王瑞良【作者单位】陕西建工第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宝鸡 72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242.51 大唐西市博物馆的设计特色1.1 工程概况大唐西市博物馆是国内由民间资本投资建设的遗址类博物馆,它是唯一反映盛唐商业文化,丝路文化和西市历史文化的主题博物馆,也是唯一在唐长安城西市原址上建造的原真性保存“西市遗址”的博物馆。
大唐西市博物馆属于大唐西市商业开发项目中的一项内容,整个西市商业项目由张锦秋院士规划设计,占地规模约为原隋唐西市的1/9。
按隋唐西市格局划分的九宫格,博物馆位于其中的第四格,主要用于保护隋唐西市十字街遗址,以及展示隋唐西市及丝绸之路出土文物。
博物馆建筑面积4.25 万m2,建筑总高度17.86 m,框架剪力墙结构和钢结构,地下2 层,地上4 层,展出面积8 000 m2,遗址保护面积2 500 m2,馆藏文物2 万余件,具有完备的陈列展览体系,集历史、艺术、民俗、收藏等各类陈列及主题活动于一体。
工程造型独特、气势恢宏、环境优美、功能齐备、服务一流,是西安市重要的地标性建筑、公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场所、对外开放的特色窗口(图1)。
1.2 设计特色图1 建筑立面本工程的建筑设计遵循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及展示的先进理念,通过精心设计、合理布局,创造性地保护和展示了隋唐西市十字街遗址以及隋唐西市十字街原有的道路格局、尺度、规模及氛围,并以现代方式与周边新唐风商业建筑和谐共存。
大唐西市博物馆室内生感悟篇一:大唐西市博物馆是一处让人们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好去处。
在这座博物馆中,我们可以欣赏到许多精美的文物和艺术品,同时也可以从中感受到古代人们的生活和信仰。
首先,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大唐西市博物馆中的一些文物。
这些文物包括铜器、玉器、瓷器、书画等等,每一件作品都有着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例如,我们可以欣赏到一件精美的铜器,它的形状和纹饰都非常华丽,让人不禁感叹古代工艺的精湛。
其次,让我们来谈谈大唐西市博物馆中的艺术品。
这些作品包括画作、书法等等,每一件作品都展现了古代艺术家的独特智慧和才华。
例如,我们可以欣赏到一幅精美的画作,它的主题是古代宫廷的日常生活,画面中的人物、器具和场景都非常精细,让人感受到古代绘画的魅力。
此外,大唐西市博物馆还提供了一些互动体验。
例如,我们可以参加一次古代工艺体验,学习如何制作一些传统的手工艺。
这些体验活动不仅让人们可以欣赏到古代工艺的精湛,同时也可以学习到一些实用的技能和知识。
大唐西市博物馆是一个让人们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好去处。
在这里,我们可以欣赏到许多文物和艺术品,感受到古代人们的生活和信仰,同时也可以学习到一些知识和智慧。
无论是爱好文化的人还是对古代文化感兴趣的人,大唐西市博物馆都是一个必去之地。
篇二:大唐西市博物馆是一处集历史文化、艺术品展览、互动体验等多种元素于一体的博物馆,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大唐西市。
在这里,我有幸参观了大唐西市博物馆,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内涵。
在进入博物馆的大厅里,我看到了一个巨大的铜质佛像,它的高度达到了两米多,看起来非常雄伟。
佛像的背后刻着一串梵文,我无法理解它们的含义,但我仍然感受到了那种神秘的力量。
随后,我参观了博物馆的展厅,每个展厅都展示了不同的文化主题和艺术品。
在第一个展厅,我看到了一组古代瓷器,每一件瓷器上都刻着精美的花纹和文字,让我感受到了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高超水平。
在第二个展厅,我看到了一件汉代的铜器,它的造型非常独特,上面还有许多精美的花纹和雕刻,让我感受到了中国古代铜器艺术的精湛工艺。
陕西历史博物馆研学标题
陕西历史博物馆研学标题:
1. 探寻古都西安的文化秘密——陕西历史博物馆研学之旅
2. 穿越千年的文明流转——探索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研学之旅
3. 陕西历史博物馆:穿越时空的历史见证
4. 陕西历史博物馆研学之旅:探求古代中国的辉煌文明
5. 古都之宝——探索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文物奥秘
6. 走进陕西历史博物馆:感受历史的魅力与智慧
7. 陕西历史博物馆研学之旅:品味千年文明的璀璨之光
8. 探寻古代王朝的辉煌时代:陕西历史博物馆研学之旅
9. 陕西历史博物馆:揭秘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10. 穿越历史长廊: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研学探索。
大唐西市志愿讲解员实践一、实践地点:大唐西市博物馆二、实践目的:1、锻炼自己的胆量2、提高自己与他人的交流能力3、丰富自己的校园时光三、大唐西市博物馆介绍:大唐西市博物馆设有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临时展览、特别展览等完备的陈列体系,集历史、艺术、民俗、藏友收藏等内容为一体,展示唐代西市概况的商业性遗址。
博物馆共有四层。
一层展出了唐代西市东北十字街遗址、车辙遗迹和部分出土文物;二层常设陈列“大唐西市——丝路起点”是对该遗址的补充说明与引申,主要是叙史部分;三层专题展览“丝绸之路百工体验”演示了几种古代丝路上的传统工艺制作过程;四层“馆藏精品展”是藏友鉴定、交流、观赏的场所。
其中,我们志愿者一般是做一层和二层的讲解,较为优秀的志愿讲解员可以去三层做讲解,四层是不允许我们志愿讲解员去的。
四、实践内容:在大二这学期,我参加了我们学校的大唐西市志愿讲解队。
总的来说,我觉得收获很大。
让我学习到什么叫做专业,什么叫做耐心,还有如何与游客交流,更好的为游客服务。
在我们正式成为大唐西市志愿讲解员之前,我们一共培训了三次。
第一次是博物馆讲解队的组长灿姐带着我们把博物馆转了一遍,给我们讲解了一下,让我们大体了解讲解的过程以及讲解的内容。
第二次和第三次,都是去听老师的讲座,给我们讲历史以了解唐代的背景,讲如何更好的讲解。
还发了讲解词让我们回去背。
天哪!一共二十多页,密密麻麻的。
我看到都头大。
可是想到,这真的是一个很不错的锻炼机会就硬是要求自己无论如何都要背下来。
我们有两次考核,第一次是在2010年底,这算是一个“初试”吧,第二次是过完年开学以后,只有经过了第二次考核才会成为正式的志愿讲解员,并发志愿讲解证。
由于我是个比较贪玩的孩子,所以,第一次初试没有好好准备,提前两天才开始背,去了也就没有讲得很顺溜。
不过我的讲解感觉很正确,得到了灿姐的认可,说要把我往临时讲解员方向发展。
这个临时讲解员,和我们的志愿讲解员是不一样的。
临时讲解员是有工资的,并且可以在寒暑假去那边做讲解。
2021年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2022年5月4日,联合国启动2025年前能源承诺促进行动计划,以促进可再生能源使用,到2025年实现再有5亿人获得电力供应,再有10亿人获得清洁交饪解决Λ.8000万B.3000万C.9000万D.5000Jj【答案】:B2.()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一直追求和传承的理念,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王称霸的基因。
A.团结、合作、进步B.和平、和睦、和谐C.团结、友好、和谐D.和平、友好、和睦【答案】:B3.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主要包括内部行政监督体系和外部行政监督体系,以卜哪项属于内部行政监督()。
A.司法监督B.政党监督C.直辖监督D.立法监督【答案】:C4.随着人们健康理念和绿色环保概念的提高,骑自行车出行的人越来越多,自行车的价格上涨幅度很大,尽管轿车价格下降很多,但是自行车的价格一般不会比轿车的价格高,这说明商品价格:()A.与价值总是保持一致B,是由价值决定的C.高于商品价值D,是价值的基础【答案】:B5.饭局结束后,甲乙都喝了不少酒,甲向乙说:“咱俩别开不了,醉驾已经入刑了。
”甲乙拒绝酒驾的行为体现了()。
A.指引作用B,预测作用C.强制作用D.评价作用【答案】:A6.“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是指()。
A.成都高原8.内蒙古高原C.青藏高原D.东北平原【答案】:B7.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H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
A.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C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D∙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答案】:B8.许多人认为,赤道地区是最热的地方。
其实最热的地方并不在赤道,世界上有很多地方,像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我国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等,白天的最高温度都超过了45C,而赤道地区尽管太阳光照很厉害,但白天的气温很少超过35C。
大唐西市博物馆研学题目
大唐西市博物馆是中国陕西省西安市的一座历史文化博物馆,位于大唐文化园内。
作为保存和展示大唐文化的重要场所,博物馆不仅陈列着丰富的文物和艺术品,还为学生们提供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研学体验。
本篇文章将介绍大唐西市博物馆提供的研学题目和相关内容。
一、丝绸之路探秘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交流的重要通道,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在这条路上蓬勃发展。
学生们可以通过参观大唐西市博物馆的相关展览,了解到丝绸之路的起源、发展和对各国文化的影响。
此外,博物馆还与学校合作,提供丝绸之路主题的游戏和互动体验,让学生们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丝绸之路时代的商贸活动和文化交流。
二、唐朝生活体验
大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黄金时代之一,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巅峰时期之一。
学生们可以参观博物馆中的唐代生活展览,了解唐朝时期的社会结构、生活习俗、服饰和饮食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博物馆还提供了一些体验活动,让学生们亲身感受唐代文化,比如穿上唐代服装、体验唐代音乐和舞蹈等。
三、传统艺术欣赏
大唐西市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唐代艺术品,如壁画、陶瓷、玉器和青铜器等。
学生们可以欣赏这些美术作品,了解唐代艺术的特点和发展。
博物馆还提供了一些艺术创作的培训课程,让学生们学习绘画、雕塑或陶艺等传统艺术技巧,感受并传承着唐代的艺术精髓。
四、历史文化考古
大唐西市博物馆定期举办古代遗迹发掘和考古展览,让学生们了解考古工作的过程和重要性。
学生们可以参观展览,了解考古学家是如何通过发掘文物和遗址,还原和研究历史的。
同时,博物馆还提供一些考古体验活动,如模拟挖掘、文物保护和修复等,让学生们亲身感受考古工作的精彩和困难。
五、大唐文化讲座
大唐西市博物馆定期举办大唐文化讲座,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演讲和分享,向学生们介绍唐代历史、文化和艺术的相关知识。
学生们可以通过参加这些讲座,深入了解唐代的风俗习惯、政治制度、文学艺术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内容,丰富自己的历史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