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附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3
一、王充重点词注释(分封)会稽阳亭。
,,以农桑为业。
世灾年)(被)擒,祖父(王)汎(fàn )近,定居)(省略“于”,在,到)会稽,留(省略“于”,在)gǔ],至(王)蒙、(名词作状语,人。
(省略“于”,到)上虞。
州郡长官)语前置,隐藏自己的才能),座位)下,被接见),。
,亦不后置,比王公)dǒu dàn](俸禄)憾)。
稳重)必择友,随意)位虽微卑,,(风雅之事)(王充《论衡·自纪篇》,有删节)二、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王充者,会稽上虞人也,字仲任。
其先尝从军有功,封会稽阳亭。
一岁仓卒国绝,因家焉.,以农桑为业。
世祖勇任气,卒咸不揆于人。
岁凶.,横道伤杀,怨仇众多。
会世扰乱,恐为怨仇所擒,祖父汎举家担载,就安会稽,留钱唐县,以贾贩为事。
生子二人,长曰蒙,少曰诵,诵即充父。
祖世任气,至蒙、诵滋甚,故蒙、诵在钱唐,勇势凌人。
末复与豪家丁伯等结怨,举家徙处上虞。
建武三年,充生。
为小儿,与侪伦遨戏,不好狎侮。
侪伦好掩雀、捕蝉、戏钱、林熙,充独不肯,诵奇之。
六岁教书,恭愿仁顺,礼敬具备,矜庄寂寥,有巨人之志。
父未尝笞,母未尝非,闾里未尝让.。
八岁出于书馆,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
充书日进,又无过失。
手书既成,辞师受《论语》《尚书》,日讽.千字。
经明德就,谢师而专门,援笔而众奇,所读文书,亦日博多。
才高而不尚苟作口辩而不好谈对非其人终日不言。
其论说始若诡于众,极听其终,众乃是之。
以笔著文,亦如此焉;操行事上,亦如此焉。
不好徼名于世,不为利害见将。
常言人长,希言人短。
能释人之大过,亦悲夫人之细非。
好自周,不肯自彰,勉以.行操为基,耻以材能为名。
众会乎坐,不问不言;赐见君将,不及不对。
见污伤,不肯自明;位不进,亦不怀恨。
贫无一亩庇身,志佚于王公;贱无斗石之秩,意若食万钟。
得官不欣,失位不恨。
处逸乐而.欲不放,居贫苦而志不倦。
淫读古文,甘闻异言。
天津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分析天津高考语文试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审美的角度来看,龙无疑是古人的一种艺术创造。
它是从鱼、鳄、蛇和云、电、虹等一个个具体物象而来,经过由众多人参与的模糊集合,形成一个建立在各个具体物象之上,又涵蕴着各个具体物象的新的形象。
它的形成过程,是“美”的因素集纳的过程,用一句人们常说的话,就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其间渗透着、灌注着古人的神话猜想、宗教体味、审美快感和艺术情趣。
图腾(Totem),原为美洲印第安鄂吉布瓦人的方言词汇,意思是“他的亲族”。
图腾崇拜的核心是认为某种动物、植物或生物和自己的氏族有血缘关系,是本氏族的始祖和亲人,从而将其尊奉为本氏族的标志、象征和保护神。
世界各国不少学者,都对图腾崇拜这一既古老又奇特的文化现象做过考察和研究,普遍认为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曾经有过图腾崇拜,其残余在近现代一些民族中还可以看到。
最早提出龙图腾说的是闻一多。
闻先生在他的一篇专门谈论龙凤的*中这样说道:“就最早的意义说,龙与凤代表着我们古代民族中最基本的两个单元-——夏民族和殷民族,因为在鲧死……化为黄龙,是用出禹和天命玄鸟(即凤),降而生商两个神话中,人们依稀看出,龙是原始夏人的图腾,凤是原始殷人的图腾(我说原始夏人和原始殷人,因为历史上夏殷两个朝代,已经离开图腾文化时期很远,而所谓图腾者,乃是远在夏代和殷代以前的夏人和殷人的一种制度兼信仰),因之把龙凤当作我们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可说是再恰当没有了。
”那么,龙图腾是如何形成的呢?闻先生在他的名篇《伏羲考》说:龙这种图腾,“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是“蛇图腾兼并与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位的结果”。
龙图腾说由20世纪40年代起步,至今流衍不衰,一度还成为占统治地位的观点。
到了20世纪80年代,一些学者开始质疑龙图腾说,并出现一些否定性观点。
天津文言文试题及答案高中一、选择题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B.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向……请求)C. 吾何爱一牛,不若善用之(不如)D. 吾欲之南海,何如?(如何)答案:D(何如:怎么样)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A. 吾何爱一牛,不若善用之。
B.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C. 吾欲之南海,何如?D. 吾妻之美我者,妻也。
答案:D(例句中“美”是形容词用作动词,D选项中“美”也是形容词用作动词)二、填空题3. 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翻译:我妻子之所以说我美,是因为她偏爱我。
4. 请根据所学文言文知识,填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________,________。
” 这是《岳阳楼记》中的句子,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答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三、简答题5. 请简述《出师表》中诸葛亮对刘备的忠诚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案: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对刘备的忠诚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刘备的知遇之恩深感感激,二是在刘备去世后,他继续辅佐刘备的儿子刘禅,忠心耿耿,三是在国家危难时刻,他毅然决然地北伐,以实现刘备的遗愿。
四、阅读理解题6.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落,回答问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1)这段文字出自哪篇文言文?答案:这段文字出自《出师表》。
(2)文中的“先帝”指的是谁?答案:文中的“先帝”指的是刘备。
(3)文中的“臣”指的是谁?他为何要写这段文字?答案:文中的“臣”指的是诸葛亮。
他写这段文字是为了表达自己对刘备的感激之情,以及自己愿意为实现刘备遗愿而努力的决心。
结束语:通过本次天津文言文试题及答案的练习,希望同学们能够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掌握,提高文言文阅读和翻译的能力。
一、王充重点词注释在那离),以农桑为业。
(王)置)(王)泛(fàn?)(省略“于”,在,到)会稽,留(省略“于”,在)gǔ]曰(王)诵,事,讲义气),至(王)蒙、(省略“于”,到)上虞。
长官)。
“稀”,很少)言人短。
人之大过,己的才能),座位),被接见),污伤,辩解);dǒu dàn](十升为一斗,十斗。
得官不欣,失位。
,。
,之,然终不自明,其人。
(王充《论衡·自纪篇》,有删节)二、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王充者,会稽上虞人也,字仲任。
其先尝从军有功,封会稽阳亭。
一岁仓卒国绝,因家焉.,以农桑为业。
世祖勇任气,卒咸不揆于人。
岁凶.,横道伤杀,怨仇众多。
会世扰乱,恐为怨仇所擒,祖父泛举家担载,就安会稽,留钱唐县,以贾贩为事。
生子二人,长曰蒙,少曰诵,诵即充父。
祖世任气,至蒙、诵滋甚,故蒙、诵在钱唐,勇势凌人。
末复与豪家丁伯等结怨,举家徙处上虞。
建武三年,充生。
为小儿,与侪伦遨戏,不好狎侮。
侪伦好掩雀、捕蝉、戏钱、林熙,充独不肯,诵奇之。
六岁教书,恭愿仁顺,礼敬具备,矜庄寂寥,有巨人之志。
父未尝笞,母未尝非,闾里未尝让.。
八岁出于书馆,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
充书日进,又无过失。
手书既成,辞师受《论语》《尚书》,日讽.千字。
经明德就,谢师而专门,援笔而众奇,所读文书,亦日博多。
才高而不尚苟作口辩而不好谈对非其人终日不言。
其论说始若诡于众,极听其终,众乃是之。
以笔着文,亦如此焉;操行事上,亦如此焉。
不好徼名于世,不为利害见将。
常言人长,希言人短。
能释人之大过,亦悲夫人之细非。
好自周,不肯自彰,勉以.行操为基,耻以材能为名。
众会乎坐,不问不言;赐见君将,不及不对。
见污伤,不肯自明;位不进,亦不怀恨。
贫无一亩庇身,志佚于王公;贱无斗石之秩,意若食万钟。
得官不欣,失位不恨。
处逸乐而.欲不放,居贫苦而志不倦。
淫读古文,甘闻异言。
世书俗说,多所不安,幽处独居,考论实虚。
一、王充重点词注释(分封)会稽阳亭。
,,以农桑为业。
世灾年)(被)擒,祖父(王)汎(fàn )近,定居)(省略“于”,在,到)会稽,留(省略“于”,在)gǔ],至(王)蒙、(名词作状语,人。
(省略“于”,到)上虞。
州郡长官)语前置,隐藏自己的才能),座位)下,被接见),。
,亦不后置,比王公)dǒu dàn](俸禄)憾)。
稳重)必择友,随意)位虽微卑,,(风雅之事)(王充《论衡·自纪篇》,有删节)二、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王充者,会稽上虞人也,字仲任。
其先尝从军有功,封会稽阳亭。
一岁仓卒国绝,因家焉.,以农桑为业。
世祖勇任气,卒咸不揆于人。
岁凶.,横道伤杀,怨仇众多。
会世扰乱,恐为怨仇所擒,祖父汎举家担载,就安会稽,留钱唐县,以贾贩为事。
生子二人,长曰蒙,少曰诵,诵即充父。
祖世任气,至蒙、诵滋甚,故蒙、诵在钱唐,勇势凌人。
末复与豪家丁伯等结怨,举家徙处上虞。
建武三年,充生。
为小儿,与侪伦遨戏,不好狎侮。
侪伦好掩雀、捕蝉、戏钱、林熙,充独不肯,诵奇之。
六岁教书,恭愿仁顺,礼敬具备,矜庄寂寥,有巨人之志。
父未尝笞,母未尝非,闾里未尝让.。
八岁出于书馆,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
充书日进,又无过失。
手书既成,辞师受《论语》《尚书》,日讽.千字。
经明德就,谢师而专门,援笔而众奇,所读文书,亦日博多。
才高而不尚苟作口辩而不好谈对非其人终日不言。
其论说始若诡于众,极听其终,众乃是之。
以笔著文,亦如此焉;操行事上,亦如此焉。
不好徼名于世,不为利害见将。
常言人长,希言人短。
能释人之大过,亦悲夫人之细非。
好自周,不肯自彰,勉以.行操为基,耻以材能为名。
众会乎坐,不问不言;赐见君将,不及不对。
见污伤,不肯自明;位不进,亦不怀恨。
贫无一亩庇身,志佚于王公;贱无斗石之秩,意若食万钟。
得官不欣,失位不恨。
处逸乐而.欲不放,居贫苦而志不倦。
淫读古文,甘闻异言。
天津市统编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题(附答案)一、高中文言文试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王祎,字子充,义乌人。
幼敏慧,及长,身长岳立,屹有伟度,以文章名世。
睹元政衰敝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隐青岩山著书名日盛。
太祖征江西,祎献颂。
太祖喜曰:“江南有二儒,卿与宋濂耳。
学问之博,卿不如濂。
才思之雄,濂不如卿。
”太祖创礼贤馆,召置馆中。
累迁侍礼郎,掌起居注。
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赐金带宠之。
太祖将即位,召还,议礼。
洪武元年八月,上疏言:“祈天永命之要,在忠厚以存心,宽大以为政,法天道,顺人心。
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
浙西既平,科敛当减。
”太祖嘉纳之,然不能尽从也。
明年修《元史》,命祎与濂为总裁。
祎史事擅长,裁烦剔秽,力任笔削。
书成,擢翰林待制,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
奉诏预教大本堂,经明理达,善开导。
召对殿廷,必赐坐,从容宴语。
五年正月议招谕云南,命祎赍诏往。
至则谕梁王,亟宜奉版图归职方,不然天讨旦夕至。
王不听,馆别室。
他日,又谕曰:“朝廷以云南百万生灵,不欲歼于锋刃。
若恃险远,抗明命,悔无及矣。
”梁王骇服,即为改馆。
会元遣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
王不得已出祎见之,脱脱欲屈祎,祎叱曰:“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
汝爝火馀烬,敢与日月争明邪!且我与汝皆使也,岂为汝屈!”或劝脱脱曰:“王公素负重名,不可害。
”脱脱攘臂曰:“今虽孔圣,义不得存。
”祎顾王曰:“汝杀我,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
”遂遇害。
(节选自《明史·王祎传》)(1)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睹元政衰敝/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隐青岩山/著书/名日盛B. 睹元政衰敝/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隐青岩山/著书/名日盛C. 睹元政衰敝/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隐青岩山/著书名日盛D. 睹元政衰敝/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隐青岩山/著书/名日盛(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释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起居注,是我国古代记录帝王的言行录。
天津高考文言文练习题附答案译文天津高考文言文阅读原文萧劢字文约,喜愠不形于色。
位太子洗马,母忧去职,殆不胜丧。
每一思至,必徒步之墓。
或遇风雨,仆卧中路,坐地号恸,起而复前,家人不能禁。
景特所钟爱,曰:“吾百年后,其无此子乎。
〞使左右节哭。
服阕,除太子中舍人。
景薨于郢镇,或以路远,秘其凶问,以疾渐为辞。
劢乃奔波,届于江夏,不进水浆者七日。
庐于墓所,亲友隔绝。
会叔父昙下诏狱,劢乃率昆弟群从同诣大理,虽门生故吏,莫能识之。
除淮南太守,以善政称。
迁宣城内史,郡多猛兽,常为人患,及劢在任,兽暴为息。
又迁豫章内史,道不拾遗,男女异路。
徙广州刺史去郡之日吏人悲泣数百里中舟乘填塞各赍酒肴以送劢劢皆为纳受随以钱帛与之至新淦县岓山村,有一老姥以盘擎鳅鱼,自送舟侧奉上之,童儿数十人入水扳舟,或歌或泣。
广州边海,旧饶,外国舶至,多为刺史所侵,每年舶至不过三数。
及劢至,纤豪不犯,岁十余至。
俚人不宾,多为海暴,劢征讨所获生口宝物,军赏之外,悉送还台。
前后刺史皆营私蓄,方物之贡,少登天府。
自劢在州,岁中数献,军国所须,相继不绝。
武帝叹曰:“朝廷便是更有广州。
〞有诏以本号还朝,而西江俚帅陈文彻出寇高要,又诏劢重申蕃任。
未几,文彻降附。
劢以南江危险,宜立重镇,乃表台于高凉郡立州。
敕仍以为高州,以西江督护孙固为刺史。
征为太子左卫率。
劢性率俭,而器度宽裕,左右尝将羹至胸前翻之,颜色不异,徐呼更衣。
聚书至三万卷,披玩不倦,尤好《东观汉记》,略皆诵忆。
刘显执卷策劢,酬应如流,乃至卷次行数亦不差失。
少交结,唯与河东裴子野、范阳张缵善。
卒于道,赠侍中,谥曰光侯。
天津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目4.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A.徙广州/刺史去郡之日/吏人悲泣/数百里中/舟乘填塞/各赍酒肴以送劢/劢皆为纳受/随以钱帛与之/B.徙广州刺史/去郡之日/吏人悲泣数百/里中舟乘填塞/各赍酒肴以送劢/劢皆为纳受/随以钱帛与之/C.徙广州刺史/去郡之日/吏人悲泣/数百里中/舟乘填塞/各赍酒肴以送劢/劢皆为纳受/随以钱帛与之/D.徙广州/刺史去郡之日/吏人悲泣数百/里中舟乘填塞/各赍酒肴以送劢/劢皆为纳受/随以钱帛与之/5.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A.服阕,守丧期满除去丧服。
天津高考文言文阅读题附答案译文文言文阅读是天津高考语文中最多考生失分的地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成为高考语文复习的关键,下面店铺为大家带来天津高考文言文阅读题附答案译文,供考生阅读练习。
天津高考文言文阅读原文天生一不朽之人,而其子若②孙必欲推而纳之于必朽之处,此吾所为悁悁而悲也。
夫所谓不朽者,非必周、孔而后不朽也。
羿之射,秋之奕,俞跗之医,皆可以不朽也。
使必待周、孔而后可以不朽,则宇宙间安得有此纷纷之周、孔哉!子之大父一瓢先生,医之不朽者也,高年不禄③。
仆方思辑其梗概以永其人,而不意寄来墓志无一字及医,反托于与陈文恭公讲学云云。
呜呼!自是而一瓢先生不传矣,朽矣!夫学在躬行,不在讲也。
圣学莫如仁,先生能以术仁其民,使无夭札④,是即孔子“老安少怀”之学也,素位而行,学孰大于是!而何必舍之以他求?文恭,相公也;子之大父,布衣也,相公借布衣以自重,则名高;而布衣扶相公以自尊,则甚陋。
今执途之人而问之曰:“一瓢先生非名医乎?”虽子之仇,无异词也。
又问之曰:“一瓢先生其理学乎?”虽子之戚,有异词也,子不以人所共信者传先人,而以人所共疑者传先人,得毋以“艺成而下”⑤之说为斤斤乎?不知艺即道之有形者也。
精求之,何艺非道?貌袭之,道艺两失。
医之为艺,尤非易言,神农始之,黄帝昌之,周公使冢宰领之,其道通于神圣。
今天下医绝矣,惟讲学一流转未绝者,何也?医之效立见,故名医百无一人;学之讲无稽,故村儒举目皆是。
子不尊先人于百无一人之上,而反贱之于举目皆是之中,过矣!仆昔疾病,性命危笃,尔时虽十周、程、张、朱⑥何益?而先生独能以一刀圭⑦活之,仆所以心折而信以为不朽之人也。
虑此外必有异案良方,可以拯人,可以寿世者,耕而传焉,当高出语录陈言万万。
而乃讳而不宣,甘舍神奇以就臭腐,在理学中未必增一伪席,而方伎中转失一真人矣。
岂不悖哉!岂不惜哉!【注】①此文是袁枚写给名医薛雪(号一瓢)之孙薛寿鱼的一封信,信中借如何评价薛雪,批评了当时重理学轻技艺的社会风气。
文言文阅读:历史事件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桓公使鲍叔识君臣之有善者,晏子识不仕与耕者之有善者,高子识工贾之有善者,国子为李⑴,隰朋为东国,宾胥无为西土,弗郑为宅。
凡仕者近宫,不仕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
三十里置遽⑵,委焉,有司职之。
从诸侯欲通,吏从行者,令一人为负以车;若宿者,令人养其马,食其委。
客与有司别契,至国入契费。
义数⑶而不当,有罪。
凡庶人欲通,乡吏不通,七日,囚,出欲通,吏不通,五日,囚。
贵人子欲通,吏不通,二日,囚。
凡具吏进诸侯士而有善,观其能之大小以为之赏,有过无罪。
令鲍叔进大夫,劝国家,得之成而不悔,为上举。
从政治为次,野为原,又多不发,起讼不骄,次之。
劝国家,得之成而悔;从政虽治而不能野原,又多发,起讼骄,行此三者为下。
令晏子进贵人之子,出不狂,处不华,而友有少长,为上举,得二,为次,得一,为下。
士处靖敬老与贵交不失礼行此三者为上举,得二,为次,得一,为下。
耕者,农农用力,应于父兄,事贤多,行此三者,为上举;得二,为次;得一,为下。
令高子进工贾,应于父兄,事长养老,承事敬,行此三者为上举,得二者,为次,得一者,为下。
令国子以情断狱。
三大夫既已选举,使县行之。
管仲进而举言,上而见之于君,以卒年君举。
管仲告鲍叔曰:“劝国家,不得成而悔,从政不治不能,野原又多而发,讼骄,凡三者,有罪无赦。
”告晏子曰:“贵人子处华,下交,好饮食,行此三者,有罪无赦。
士出入无常,不敬老而营富,行此三者,有罪无赦。
耕者出入不应于父兄,用力不农,不事贤,行此三者,有罪无赦。
”告高子曰:“工贾出入不应父兄,承事不敬,而违老治危,行此三者,有罪无赦。
”(节选自《管子·大匡》)【注】(1)李:通“理”,即管理(讼狱)(2)遽,驿站。
(3)义数:待客礼仪与收费数目。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桓公使鲍叔识君臣之有善者识:考查B.令人养其马,食其委委:贮存(的食物)C.从政虽治而不能治:有政绩D.出不狂,处不华华:喧哗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凡仕者.近宫求人可使报秦者.B.令一人为.负以车人为.刀俎,我为鱼肉C.令国子以.情断狱斧斤以.时入山林D.而.友有少长,为上举拔剑撞而.破之3.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其中都能表现齐桓公治理齐国的策略的一组是(1)凡仕者近宫,不仕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2)贵人子欲通,吏不通,二日,囚(3)从政不治不能,野原又多而发,讼骄,凡三者,有罪无赦(4)贵人子处华,下交,好饮食,行此三者,有罪无赦(5)客与有司别契,至国入契费。
绝密启用前2023 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语文本试卷分为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 卷两局部,共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第 I 卷1 至6 页,第 I 卷7 至11 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完毕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当!第I 卷留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 11 小题,每题 3 分,共 33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9 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1~3 题。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句流行语生动反映出人们在精神消费方面的愿望。
纵观古今,人类从没有像今日这样( )于旅游。
一场完善的旅行,必需要选择一家满足如意的酒店。
那么在古代,外出旅行或者出门办事,人们如何解决住宿问题呢?西周早期,统治者在通往都城的道路上广修客舍,便于各地诸侯入朝纳贡和朝觐时休息。
春秋战国时期,名为“传舍”或“逆旅”的客舍也消灭了。
西汉初期,各地均在交通要道上设立驿馆。
南北朝时,很多王公贵族觉察经营旅馆存在巨大商机,竞相建置,旅馆林立城中。
唐朝繁盛,各国使者纷纷到大唐学习、取经。
为了彰显唐人风度,官方旅馆的建设被提上日程。
与此同时,民间旅馆的进展也相当可观。
据《太平广记》记载了岐州富豪开设的私家旅馆,可以容纳千人食宿,不行谓世所罕见。
宋朝商品经济兴盛,在临安,私营旅馆临街而立,吵闹非凡,尤其是西湖岸边的湖景旅馆,密密匝臣,令人( )。
陆游那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就是在杭州西湖砖街巷的一家湖景旅馆里写的。
明初,全国要冲均设驿馆、递铺,“十里一铺、六十里一驿”的( )最常见。
至晚清,中国的旅馆业走上了近代化之路。
天津高考文言文阅读真题附答案译文文言文阅读是天津高考语文考试中的难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成为高考语文复习的关键,下面店铺为大家带来天津高考文言文阅读真题附答案译文,欢迎各位考生练习。
天津高考文言文阅读原文徐君讳谦尊,字玄初,吴县附学生○1君天资英敏,读书观大略,暮古侠烈之士,好施与,矜然诺。
里有争,必造门征曲直,君一言折之。
家既落,君委曲以秦甘旨,故乡望公○2得与二三故旧歌啸山水间二十余年。
一切徭役皆身经理之,不以科兄弟。
君之伯性刚卞,君事之弥谨。
季读书,君不以贫故竭力佽助。
明末赋役重,首事者往往破家,君条利弊上巡抚张公,公览而击节曰:“此真读书人。
”于是广义田以资通区,置役田给诸甲,至今犹食其利焉。
崇祯末,旱蝗相仍,民殣于道路,君岁减廪食以资乡里,又劝助有力之家,全活甚众。
妻兄弟有老而独者养之二十年,没葬而岁祀之,君友黄某父子死非所,遗二寡妇一女,君悉心护之,以其女字君从子,故黄氏终身不知有孤寡之苦,黄之姻某喜豪举,忽罹大祸,君营救之为破家。
其教子以亲贤友善为第一务。
鼎革○3初,州郡望人义士多辟地邓尉山、太湖中,君为谋舍馆资饮饩不倦,不复以利害嫌疑介意,而乙酉丙戌间,群盗大起。
君以身保障一方、每闻盗则挺身出,纠里中壮士为守御。
贼大恨,卒杀公。
乡里人皆欷歔流涕曰:“斯人死,我辈无所侍矣。
”或曰:君古游侠之流也。
魏禧曰:游侠士以好义乱国,君以好义庇民,此其不同也。
世之盛也,上洁己砺治以利其下,下尽职以供其上,上下相安,而盗贼不作。
其衰也,大吏贪纵武威以督其下,小吏晙朘削百姓,自奉以奉上,细民无所依倚。
当是时,千家之乡,百室之聚,苟有巨室魁士,好义轻财利,能缓急一方者,则穷民饥寒有所资,大兵大寇有所恃,不肯失身遽为盗贼。
又或畏威怀德,不敢为非,不忍负其人。
故乡邑有好义士,足以补朝廷之治,救宰相有司之失,而有功于生民。
若徐君者,其庶几于是者与?嗟乎,是非独为徐氏言之也。
【注】①附学生:明清科举生员名称之一。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语文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3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1题,每小题3分,共33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9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音乐,充满奇情幻想,它对人类来说有着一种不可摆脱的魅力。
古人听了一曲好的音乐,说有“绕梁三日”之感。
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甚至“三月不知肉味”。
唐代是一个诗和音乐的时代,在那个时代,诗和音乐结合的盛况,表现在诗被谱之以曲,可以随处演奏咏唱;也表现在音乐已成为诗人们创作诗歌时喜爱的(),出现了不少将音乐美与文学美结合得很好的作品。
其中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白居易的《琵琶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不仅表现了无比美妙的音乐世界,而且也体现了令人惊叹的音乐美,堪称精品中的精品,被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
这些作品把前所未有的高超艺术和出神入化的描写创设的神奇音乐境界,堪称千古绝唱。
白居易描摹形象,严格按照音乐的本来面貌,全部运用人们生活中()的事物设喻,朴实自然,亲切可闻;李贺则运用了大胆的夸张、神奇的想象、瑰丽的比喻,足使鬼泣,极其浪漫;而韩愈不论描摹音乐形象,还是()音乐效果,既不乏巧妙的夸张、丰富的联想、新颖的比喻,又让人虽感到奇险而不觉得怪诞。
清代方扶南评价这三首诗说:“__________。
”这看来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它恰好说明了这三首诗在音乐描写上所表现出来的不同风格。
(取材于郑喜林文章)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题材司空见惯渲染B.题材触手可及浸染C.体裁司空见惯浸染D.体裁触手可及渲染2.文章中画波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A.这些作品以前所未有的高超艺术和出神入化的描写创设了神奇音乐境界,堪称千古绝唱。
《放翁家训·序》《石林治生家训要略》高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天津市高考题)三、(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吾家在唐为辅相者六人,廉直忠孝,世载令闻。
念后世不可事伪国、苟富贵,以辱先人,始弃官不仕。
东徙渡江,夷于编氓。
孝悌行于家,忠信著于乡,家法凛然,久而弗改。
宋兴,海内一统。
陆氏乃与时俱兴,百余年间文儒继出,有公有卿,子孙宦学相承,复为宋世家,亦可谓盛矣!然游于此切有惧焉,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
游童子时,先君谆谆为言,太傅出入朝廷四十余年,终身未尝为越产;家人有少变其旧者,辄不怿;晚归鲁墟,旧庐一椽不可加也。
楚公少时尤苦贫,革带敝,以绳续绝处。
秦国夫人尝作新襦,积钱累月乃能就,一日覆羹污之,至泣涕不食。
姑嫁石氏,归宁,食有笼饼,亟起辞谢曰:“昏耄不省是谁生日也。
”左右或匿笑。
楚公叹曰:“吾家故时,数日乃啜羹,岁时或生日乃食笼饼,若曹岂知耶?”是时楚公见贵显,顾以啜羹食饼为泰,愀然叹息如此。
游生晚,所闻已略;然少于游者,又将不闻。
而旧俗方已大坏。
厌黎藿,慕膏粱,往往更以上世之事为讳,使不闻。
此风放而不还,且有陷于危辱之地、沦于市井、降于皂隶者矣。
复思如往时安乐耕桑之业、终身无愧悔,可得耶?呜呼!仕而至公卿命也退而为农亦命也若夫挠节以求贵市道以营利吾家之所深耻。
子孙戒之,尚无堕厥初。
(节选自宋·陆游《放翁家训·序》)【注】太傅:陆游的高祖。
楚公:陆游的祖父。
秦国夫人:陆游的祖母。
出作入息,农之治生也;居肆成事,工之治生也;贸迁有无,商之治生也;膏油继晷,士之治生也。
然士为四民之首,尤当砥砺表率,效古人体天地、育万物之志,今一生不能治,何云大丈夫哉!治生非必蝇营营逐逐、妄取于人之谓也。
若利己妨人,非唯明有物议、幽有鬼神,于心不安,况其祸有不可胜言者矣,此岂善治生欤?夫俭者,守家第一法也。
故凡日用奉养,一以节省为本,不可过多。
宁使家有赢余,毋使仓有告匮。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语文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在立春之日的“一片雪花”中拉开帷幕,在( )的早春时节挥手道别。
中国“言必信,行必果”,为世界奉献了一届( )、安全、精彩的冬奥盛会,也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坚韧不拔、欣欣向荣的中国”。
在开、闭幕式上,观众们目睹了“黄河之水天上来”的震撼场景,感受了冰雪五环“破冰”而出的唯美意境,欣赏了冰鞋划过冰面的轻盈曼妙,见证了“折柳寄情”与中央光束联动演绎的浪漫缱绻……全新科技美学与中国文化艺术的完美结合,打造出空灵而又壮观的视觉盛宴。
一场冰雪运动的盛会,也是一次精神力量的( ):从攻克尖端技术难题的科研团队,到挥洒汗水的冬奥场馆建设者;从助力冰雪运动推广的农民滑雪队,到热情迎接四海宾朋的志愿者……无数人的默默奉献,共同成就了奥运盛事。
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动荡不安的世界带来了信心和希望。
(取材于《人民日报》、新华社的相关报道)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花团锦簇简约焕发B.花团锦簇简朴勃发C.草长莺飞简约勃发D.草长莺飞简朴焕发2.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A.不仅在于向世界发出了"一起向未来"的邀约,而且在于不断刷新纪录、超越自我B.不仅在于不断刷新纪录、超越自我,而在于向世界发出了"一起向未来"的邀约C.不仅在于向世界发出了"一起向未来"的邀约,而在于不断刷新纪录、超越自我D.不仅在于不断刷新纪录、超越自我,而且在于向世界发出了"一起向未来"的邀约3.下列与文段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A.《论语》是语录体散文,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言必信,行必果""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都出自《论语》。
B."欣欣向荣"语出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木欣欣以向荣"。
天津市高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题分类汇编(含答案)一、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与元九书(节选)白居易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
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
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
累岁已来,牵故少暇,间有容隙,或欲为之;又自思所陈,亦无出足下之见;临纸复罢者数四,卒不能成就其志,以至于今。
今俟罪浔阳,除盥栉食寝外无余事,因览足下去通州日所留新旧文二十六轴。
开卷得意,忽如会面,心所蓄者,便欲快言,往往自疑,不知相去万里也。
既而愤悱之气思有所泄,遂追就前志,勉为此书,足下幸试为仆留意一省。
夫文,尚矣,三才各有文。
天之文,三光首之;地之文,五材首之;人之文,《六经》首之。
就《六经》言,《诗》又首之。
何者?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上自圣贤,下至愚騃,微及豚鱼,幽及鬼神,群分而气同,形异而情一,未有声入而不应,情交而不感者。
圣人知其然,因其言,经之以六义;缘其声,纬之以五音。
于是乎孕大含深,贯微洞密,上下通而一气泰,忧乐合而百志熙。
五帝三皇所以直道而行,垂拱而理者,揭此以为大柄,决此以为大宝也。
洎周衰秦兴,采诗官废,上不以诗补察时政,下不以歌泄导人情。
用至于谄成之风动,救失之道缺。
于时六义始刓①矣。
“余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归花先委露,别叶乍辞风”之什,丽则丽矣,吾不知其所讽焉。
故仆所谓嘲风雪、弄花草而已。
唐兴二百年,其间诗人不可胜数。
所可举者,陈子昂有《感遇诗》二十首,鲍防《感兴诗》十五篇。
又诗之豪者,世称李、杜。
李之作,才矣奇矣,人不逮矣,索其风雅比兴,十无一焉。
杜诗最多,可传者千余首。
至于贯穿古今,覙缕②格律,尽工尽善,又过于李焉。
然撮其《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塞芦子》、《留花门》之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句,亦不过三四十首。
2021年高考天津卷文言文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语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世之所谓智者,知天下之利害,而审乎计之得失,如斯而已矣。
此其为智犹有所穷。
唯见天下之利而为之,唯其害而不为,则是有时而穷焉,亦不能尽天下之利。
古之所谓大智者,知天下利害得失之计,而权之以人。
是故有所犯天下之至危而卒以成大功者,此以其人权之。
轻敌者败,重敌者无成功。
何者?天下未尝有百全之利也,举事而待其百全,则必有所格,是故知吾之所以胜人,而人不知其所以胜我者,天下莫能敌之。
当汉氏之衰,豪杰并起而图天下,二袁、董、吕争为强暴,而孙权、刘备又已区区于一隅,其用兵制胜,固不足以敌曹氏,然天下终于分裂,讫魏之世,而不能一。
盖尝试论之。
魏武长于料事,而不长于料人。
刘备有盖世之才,而无应卒之机。
方其新破刘璋,蜀人未附,一日而四五惊,斩之不能禁。
释此时不取,而其后遂至于不敢加兵者终其身。
孙权勇而有谋,此不可以声势恐喝取也。
魏武不用中原之长,而与之争于舟楫之间,一日一夜,行三百里以争利。
犯此二败以攻孙权,是以丧师于赤壁,以成吴之强。
且夫刘备可以急取,而不可以缓图。
方其危疑之间,卷甲而趋之,虽兵法之所忌,可以得志。
孙权者,可以计取,而不可以势破也,而欲以荆州新附之卒,乘胜而取之。
彼非不知其难,特欲侥幸于权之不敢抗也。
此用之于新造之蜀,乃可以逞。
故夫魏武重发于刘备而丧其功,轻为于孙权而至于败。
此不亦长于料事而不长于料人之过欤?嗟夫!事之利害,计之得失,天下之能者举知之。
知之而不能权之以人则亦纷纷焉或胜或负争为雄强而未见其能一也。
(宋·苏轼《魏武帝论》,有删节)观曹公明锐权略,神变不穷,兵折而意不衰,在危而听不惑,临事决机,举无遗悔,近古以来,未之有也。
虽复名微众寡,地小力穷,官渡受围,濮阳战屈。
然天下精明之士,拓落之材,趋若百川之崇巨海,游尘之集高岳。
故有荀彧、郭嘉等,或敛风长感,或一见尽怀。
然后览英雄之心,骋熊罴之勇,挟天子以崇大顺,扶幼主而显至公,武功赫然,霸业成矣。
天津高考文言文阅读原文
虞溥字允源,高平昌邑人也。
父祕,为偏,镇陇西。
溥从父之官,专心坟籍。
郡察孝廉,除郎中,补尚书都令史。
稍迁公车司马令,除鄱阳内史。
大修庠序,广招学徒,移告属县日:“学所以定情理性而积众善者也。
请定于内而行成于外,积善于心而名显于教,故中人之性随教而移,善积则习与性成。
唐虞之时,皆比屋而可封,及其废也,而云可诛,岂非化以成俗,教移人心者哉!自汉氏失御,天下分崩,江表寇隔,久替王教,庠序之训,废而莫修。
今四海一统,万里同轨,熙熙兆庶,咸体息乎太和之中,宜崇尚道素,广开学业,以赞协时雍,光扬盛化。
”乃具为条制。
于是至者七百余人。
溥乃作诰以奖训之,曰:
文学诸生皆冠带之流,年盛志美,始涉学庭,讲修典训,此大成之业,立德之基也。
夫圣人之道淡而寡味,故始学者不好也。
及至期月,所观弥博,所习弥多,日闻所不闻,日见所不见,然后心开意朗,敬业乐群,忽然不觉大化之陶己,至道之入神也。
故学之染人,甚于丹青。
丹青吾见其久而渝矣,未见久学而渝者也。
夫工人之染,先修其质,后事其色,质修色积,而染工毕矣。
学亦有质,孝悌忠信是也。
君子内正其心,外修其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文质彬彬,然后为德。
夫学者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故曰希骥之马,亦骥之乘,希颜之徒,亦颜之伦也。
又日锲而舍之,朽木不知;锲而不舍,金石可亏。
斯非其效乎!
今诸生口诵圣人之典,体闲庠序之训,比及三年,可以小成。
而令名宣流,雅誉日新,朋友钦而乐之,朝士敬而叹之。
于是州府交命,择官而仕,不亦美乎!若乃含章舒藻,挥翰流离,称述世务,探赜究奇,使杨、班韬笔,仲舒结舌,亦惟才所居,固无常人也。
然积一勺以成江河,累微尘以崇峻极,匪志匪勤,理无由济也。
诸生若绝人间之务,心专亲学,累一以贯之,积渐以进之,则亦或迟或速,或先或后耳,何滞而不通,何远而不至邪!
溥为政严而不猛,风化大行,有白乌集于郡庭。
注《春秋》经、传,撰《江表传》及文章诗赋数十篇。
(节选自《晋书·虞溥传》 )
天津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目
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自汉氏失御御:控制。
B .未见久学而渝者也渝:违背。
C .夫工人之染染:着色。
D .朝士敬而叹之叹:赞叹。
9.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 岂非化以成俗始以强壮出
B. 咸休息乎太和之中相与枕藉乎舟中
C .甚于丹青善假于物也
D .朋友钦而乐之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
10. 把第 1 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8 分)
(1) 夫学者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故曰希骥之马,亦骥之乘,希颜之徒,亦颜之伦也。
(4 分 )
(2) 然积一勺以成江河,累微尘以崇峻极,匪志匪勤,理无由济也。
( 4 分)
11. 第 1 卷文言文中,虞溥在奖训学人时对学习目标、态度和方法提出了哪些要求?请简要概括。
( 5 分)
12. 用斜线 ( / ) 给下面短文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画 8 处) ( 4 分)
楚有贤臣屈原,被谗放逐乃著离骚八篇言己离别愁思申杼其心自明无罪因以讽谏冀君觉悟卒不省察遂赴汨罗死焉。
(选自《隋书·经籍志四》 )
天津高考文言文阅读答案
8.【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B项的“渝”在这里是“改变”之意。
9.【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B项的“乎”都作介词,相当于“于”。
10.(1)学习的,不必忧虑才能不够,而应忧虑志向不立;所以说,希望成为千里马的马,会成为千里马那样的马,希望成为颜渊那样的那类人,也会成为和颜渊一类的人。
(2)然而积累每一勺水来形成江河,积累微小的灰尘来形成崇山峻岭,没有志向,没有勤奋,按理说没有理由成功。
11.【答案】目标:树立美好的品德,有一颗正直的心,有良好的处世之道,二者相得益彰。
态度:为了心目中的理想目标而积极努力,拥有这样的向上的奋斗的心态。
方法:坚持去做,不断努力,积少成多。
【解析】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要先读懂全文大意,然后抓住“目标、态度、方法”三个词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归纳。
12.【答案】楚有贤臣屈原,被谗放逐,乃著《离骚》八篇,言己离别愁思,申杼其心,自明无罪,因以讽谏,冀君觉悟,卒不省察,遂赴汨罗死焉。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文言断句题,要先读懂文段大意。
并注意其中的文章名和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