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大改造(人教版)
- 格式:ppt
- 大小:24.55 MB
- 文档页数:21
【初中历史】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知识点+练习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1、农业合作化原因:分散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2、方式: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开始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
先后经历了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3、结果: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4、手工业合作化: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二、公私合营1、工商业改造方式:从1954年开始,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公私合营。
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2、结果: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3、赎买政策: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
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4、三大改造结果: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6、意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7、缺点: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1、三大改造后,我国农村的主要生产组织形式是()A.互助组B.家庭个体劳动C.农业合作社D.人民公社化2、下列关于手工业改造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B.1955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C.1956年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国家通过赎买政策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A.实行赎买政策B.成立生产合作社C.建立人民公社D.实行“一国两制”4、同仁堂是我国有着300多年历史的中药名牌老店。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三大改造》是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讲述了我国在1953年至1956年期间进行的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我国的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三大改造的内涵、意义和影响可能还不太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三大改造的内容,以及它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三大改造的主要内容、时间、范围和方式,认识三大改造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三大改造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和建设的重要举措,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奠定了基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三大改造的主要内容、时间、范围和方式。
2.难点:三大改造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与三大改造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对新课的学习。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三大改造的主要内容、时间、范围和方式。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三大改造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4.成果展示: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本组讨论的成果。
5.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和讲解,解答学生心中的疑问。
6.课堂小结:对本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的记忆。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时间:1953-1956年内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方式:合作化、公私合营意义: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八. 说教学评价本课结束后,将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和考试成绩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