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机房电气设计解决方案
- 格式:pdf
- 大小:17.07 MB
- 文档页数:26
某大型数据中心电气设计某大型数据中心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主要为UPS及电池间、IT机房及辅助办公间、卫星通信机房等区域。
总体面积约4500平方米(1) UPS及电池间:位于大楼地下二层东北角,面积404平方米,UPS配电间层高4.3米,净高3.6米,无吊顶,活动地板高度0.7米;UPS电池间层高4.3米,净高4.3米,无吊顶无地板。
主要有UPS配电间、UPS电池间。
功能:主要放置UPS配电系统包括UPS不间断电源、配电柜、公共旁路柜、有源滤波器、隔离变压器柜及UPS电池等。
(2) IT机房:位于大楼四层东配楼及主楼东半部分,面积4163平方米,机房区域层高4.1米,净高2.7米,活动地板高度0.45米;辅助功能用房层高3.65米,净高2.70米。
主要有数据机房、屏蔽机房、网络机房、卫星机房、总控机房等。
功能:主要放置各应用系统的服务器、网络安全设备、数据备份系统、网管服务器和将来数据中心的专用计算机系统服务器,各部门专用服务器等,全部服务核心交换机、网管设备、小型机等。
(3)卫星通信机房:位于大楼顶层东楼机房层,面积22平方米,层高3.65米,净高2.7米,活动地板高度0.45米。
功能:主要是放置卫星通讯接收、输出设备等。
一:配电系统1.1负荷分类及容量1.1.1 本工程负荷等级为:一级特别重要负荷:四层IT机房、顶层卫星通信机房及布线间UPS电源;地下二层UPS主机房及电池间空调、照明及插座电源;四层IT机房机房区照明及插座电源;弱电系统电源;气体灭火系统电源。
一级负荷:四层IT机房及卫星通信机房空调电源;四层IT机房辅助区照明及插座电源。
1.1.2 各类负荷容量:一级特别重要负荷:四层IT机房UPS负荷(含顶层卫星通信机房、布线间网络机柜):有功983.33kW;无功388.63kvar;地下二层UPS主机房及电池间空调、照明及插座负荷:有功86.72kW;无功65.04kvar;四层IT机房机房区照明及插座负荷:有功44.3kW;无功26.98kvar;一级负荷:四层IT机房及机房层卫星通信机房空调负荷:有功343.68kW、无功257.76kvar;四层IT机房辅助办公区照明、插座、空调负荷:有功104.96kW、无功93.96kvar;三级负荷:三级负荷:有功16.16kW、无功12.12kvar;1.2 供电电源及分界点:1.2.1 供电电源:本机房工程电源均为220/380V,除气体灭火系统电源就近引自大楼各层的应急照明电源,五层通信机房辅助区照明及插座电源引自大楼五层照明总箱、二十七层卫星通信机房照明就近引自大楼应急照明外,其余电源均直接引自大楼地下一层2#变配电室的低压配电柜,由大楼变配电室的两段不同母线引来两路独立电源供电。
大数据中心电气系统设计及应用摘要从电气系统设计角度出发,讨论大数据中心在配电,照明,消防,安装,选线等不同板块方面的要求与应用。
关键词数据中心电气系统设计要求1.引言随着大数据中心及人工智能超算中心的发展,电气专业得到了极大的重视,相较于常规项目的配电系统,数据中心的配电必须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稳定的电力配送能力。
电气设计方案也必须充分考虑系统的冗余性,故障可恢复性,需要配置备用电源,备用柴油发电站等设备以便抵御一般性的停电,设备故障断电。
满足设备检修断电,火灾应急处理等能力。
本文通过研读数据中心相应的设计规范,根据乌兰察布某模块化数据中心、及某武某汉人工智能中心等项目的配电设计方案,整理出一套大数据中心配电系统方案设计要点。
1.10kV/0.44kV变配电系统1.1.负荷等级一级负荷:数据中心的消防设备,应急照明,疏散指示灯消防用电;安防监控电源、机电设备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数据机房空调负荷,集成冷站内照明系统;二级负荷:冷站中的换风系统;三级负荷:集装箱内插座等。
1.1.市电供电电源变电所由市电接入四路10kV电源(A1,A2与B1,B2回路),进线电源电缆分别由两个独立的上级电业变电站专线专仓引至两处电房的中压室,为数据中心变电房馈电,同时为冷站主机及动力电房馈电。
高压电源布线由城市供电部门负责。
1.1.后备应急电源工程设置柴油发电机做第三电源,发电机供电电压等级为10kV,(一般发电机容量PRP:样版项目中选用1800kW机组,10用1备)。
室外设置埋地油罐,油管需满足负载连续运行12小时;在市电断电时,发电机系统能承担全部负荷,市电和发电机的切换采用有旁路功能的自动转换开关,自动转换开关时,不应影响电源的转换。
中压室两路10kV电源均失电情况下,柴油发电机组在15S内自启动。
柴油发电机组向消防负荷供电及一级负荷供电。
另外应急疏散照明和火灾事故照明灯具需采用自带蓄电池做后备电源。
1.1.变、配电所设置系统设置两个变配电房,分别放置A路、B路配电电源,系统采用N+1配置方案,对应数据中心每个楼层一个信息系统变压器,并设置一个备用变压器;另外为给数据机房持续提供可靠制冷的集成冷站系统单独设置A路,B路动力变压器。
数据中心电气架构的优化设计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中心作为信息存储和处理的重要基础设施,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数据中心的电气架构设计直接关系到数据中心的稳定性、可靠性和高效性。
因此,对数据中心电气架构进行优化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电气架构的概念、优化设计的意义、优化设计的原则和方法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电气架构概念数据中心的电气架构是指数据中心内部电气系统的组织结构和布局方式。
它包括供电系统、配电系统、接地系统、UPS系统等各个方面。
一个合理的电气架构设计能够确保数据中心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数据中心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优化设计的意义1. 提高数据中心的可靠性:优化的电气架构设计能够减少电气故障的发生,提高数据中心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提升数据中心的安全性:合理的电气架构设计能够降低火灾、电击等安全事故的风险,保障数据中心的安全运行。
3. 提高数据中心的能效性:优化的电气架构设计能够提高数据中心的能效比,降低能耗成本,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
4. 便于维护和管理:优化的电气架构设计能够简化数据中心的维护和管理流程,降低维护成本,提高运维效率。
三、优化设计的原则1. 可靠性原则:电气架构设计应该以确保数据中心设备正常运行为首要目标,保证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安全性原则:电气架构设计应该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范,确保数据中心的安全运行。
3. 节能性原则:电气架构设计应该考虑节能减排的要求,提高数据中心的能效比,降低能耗成本。
4. 灵活性原则:电气架构设计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能够适应数据中心的不断发展和扩张。
四、优化设计的方法1. 合理规划供电系统:根据数据中心的负荷需求和发展规划,合理规划供电系统的容量和备用方案,确保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设计可靠的配电系统:采用合适的配电设备和保护装置,设计可靠的配电系统,确保电能的有效分配和传输。
3. 建立完善的接地系统:建立完善的接地系统,确保数据中心设备的安全接地,减少接地故障的发生。
机房强电方案第1篇机房强电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中心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其稳定、高效的运行对保障企业业务发展至关重要。
强电系统作为机房的核心组成部分,承担着为机房内各种设备提供稳定、安全电源的重要任务。
为确保机房强电系统的稳定运行,降低故障风险,提高运维效率,特制定本机房强电方案。
二、设计原则1. 安全性:确保强电系统设计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降低电气火灾、触电等安全风险。
2. 可靠性:选用高品质设备,合理设计系统架构,确保强电系统稳定、可靠运行。
3. 灵活性:强电系统设计应具备良好的扩展性,便于后期设备升级、维护及扩容。
4. 经济性:合理利用现有资源,优化设备选型,降低投资成本。
5. 易管理性:强电系统应具备智能化、自动化管理功能,提高运维效率。
三、系统设计1. 供电系统(1)电源接入:采用双路市电供电,分别接入不同市电线路,提高电源可靠性。
(2)变压器:配置两台干式变压器,满足机房内设备满载运行需求。
(3)低压配电柜:设置低压配电柜,实现对机房内设备的集中供电。
(4)UPS系统:选用高品质UPS设备,确保机房内设备在市电断电情况下仍能正常运行。
2. 防雷与接地(1)防雷:采用三级防雷体系,对机房内设备进行有效保护。
(2)接地:设置专用接地网,确保机房内设备的安全运行。
3. 照明与动力(1)照明:采用高效节能灯具,实现机房内照明的分区控制。
(2)动力:为机房内空调、新风等设备提供稳定、可靠的动力电源。
4. 监控与报警(1)监控:对强电系统关键节点进行实时监控,掌握系统运行状态。
(2)报警:设置声光报警装置,实现故障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四、设备选型1. 变压器:选用高效、低损耗的干式变压器。
2. 低压配电柜:选用可靠性高、操作便捷的低压配电柜。
3. UPS系统:选用具有双变换、智能管理功能的高品质UPS设备。
4. 防雷设备: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防雷设备。
5. 照明设备:选用节能、环保、长寿命的LED灯具。
施耐德: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引言概述:施耐德电气作为全球领先的数字化转型和能源管理领域的专家,提供了一系列高效、可靠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提高数据中心的可用性、效率和安全性。
本文将针对施耐德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一、全球领先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提供商1.1 提供全面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产品施耐德电气提供了包括UPS电源、PDU、空调、机柜等在内的全面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产品,满足了不同规模数据中心的需求。
1.2 高效节能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施耐德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帮助客户降低能耗成本,提高数据中心的运行效率。
1.3 先进的数据中心监控和管理系统施耐德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还包括先进的监控和管理系统,帮助客户实时监控数据中心设备的运行状态,提高数据中心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二、灵活可扩展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2.1 可定制化的数据中心设计施耐德提供可定制化的数据中心设计服务,根据客户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设计灵活可扩展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2.2 高密度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施耐德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支持高密度服务器部署,提高数据中心的利用率和性能。
2.3 可持续发展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施耐德致力于推动数据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包括再生能源利用、废热回收等在内的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
三、安全可靠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3.1 数据中心物理安全解决方案施耐德提供了一系列数据中心物理安全解决方案,包括门禁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保障数据中心设备和数据的安全。
3.2 数据中心防火灾解决方案施耐德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还包括防火灾解决方案,通过火灾预警系统、灭火系统等保障数据中心的安全。
3.3 数据中心应急备份解决方案施耐德提供了数据中心应急备份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在灾难发生时快速恢复数据中心的运行。
四、智能化管理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4.1 数据中心远程监控和管理施耐德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支持远程监控和管理,客户可以通过云端平台实时监控和管理数据中心设备。
浅谈数据中心机房供配电系统设计丁国余上海**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摘要:现代的数据中心中都包括大量的计算机,对于这种场所的电力供应,都要求供电系统必须在所有的时间都有效,这就不同于一般建筑的供配电系统,它是一个交叉的系统,涉及到市电供电、防雷接地、防静电、UPS不间断供电、柴油发电机等,每个系统互相交叉,互有影响,这就使我们在设计时必须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关键词:数据中心、UPS不间断供电、冗余、接地、防静电一、系统概述现代的数据中心机房中都包括大量的计算机,对于这种场所的电力供应,都要求供电系统必须在所有的时间都有效,扩容容易,维护简便,容错力强,最重要的是性价比高。
数据中心机房是现代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程,为各个业务提供稳定、安全的工作环境,而机房的供配电系统就是这基础工程的心脏和大动脉,供配电系统的稳定,能够保障其它系统发挥作用和核心业务正常运行。
系统不同于一般建筑的供配电系统,它是一个交叉的系统,涉及到市电供电、防雷接地、防静电、UPS不间断供电、柴油发电机等,各个系统互相交叉,互有影响,这就使我们在设计时必须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二、设计标准数据中心有专门的设计标准,全球第一个综合性的数据中心电信基础标准TIA-942 《数据中心电信基础设施标准》,是2005年4月由美国电信产业协会(TIA)、TIA技术工程委员会(TR42)和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批准的。
国内的相关规范和标准也是综合国外标准以及国内数据中心建设发展情况做出的,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 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也于2008年l1月12日发布,2009年6月1日开始实施。
设计一个数据中心首先需要根据用户重要性和业主对数据中心可靠性、安全性等的具体需求,确定机房等级.再按照相应等级确定适合的供配电系统。
国内的数据中心首先需要满足国内规范的要求。
GB 50174—2008中关于数据中心的分级规定如下: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应划分为A、B、C三级。
. - 计算机数据中心机房系统设计方案(模板)2016年9月目录1.机房设计方案61.1概述61.1.1概述61.1.2工程概述说明61.1.3设计原则71.1.4建设容实施71.1.5设计依据81.1.6引用标准81.1.7设计指标101.1.9设计思想及特点111.1.10绿色数据中心建设121.2装饰装修工程151.2.1机房的平面布局和功能室的划分15 1.2.2装修材料的选择151.2.3机房装饰的特殊处理181.3供配电系统(UPS系统)191.3.1供配电系统设计指标191.3.2供配电系统构成211.3.3供配电系统技术说明221.3.4供配电设计221.3.5电池231.4通风系统(新风和排风)241.4.1设计依据241.4.2设计目标241.4.3设计围241.4.4新风系统241.4.5排烟系统251.4.6风幕机系统251.5精密空调系统251.5.1机房设备配置分析251.6防雷接地系统271.6.1需求分析271.6.2系统设计271.7综合布线系统291.7.1系统需求分析291.7.2机房布线方案291.7.3子系统主要技术说明301.8门禁系统301.8.1需求分析301.8.2系统设计301.9机房视频监控311.9.1项目概述311.9.2设计原则311.9.3总体目标321.9.4设计依据331.9.5机房视频监控规划341.10环境集中监控系统351.10.1概述351.10.2设备监控分析351.10.3机房动环设备集中监控平台一套37 1.10.4设计依据371.10.5设计原则381.10.6系统选型381.10.7系统组成391.11机柜系统401.11.1设备机柜技术要求分析401.12消防系统411.12.1七氟丙烷灭火系统421.机房设计方案1.1概述1.1.1概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现代控制技术、现代仪器仪表技术和现代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完善和整合,计算机机房智能化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