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国自身抗体检测质量控制总结
- 格式:pdf
- 大小:323.10 KB
- 文档页数:5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Chinesejournalofethnomedicineandethnopharmacy实验研究Theexperimentstudy艾滋病筛查实验室保证检测质量应注意的问题姜兆金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黑龙江五大连池164100【关键词】:艾滋病质量控制【中图分类号】R-33;R512.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517(2008)06-0052-021人员要求与培训负责艾滋病筛查试验的技术人员需具有2年以上从事病毒性疾病血清学检测工作经验,接受过省级以上艾滋病检测技术培训,并获得培训证书。
工作中还要定期或不定期接受复训。
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不得从事艾滋病检测工作。
2样品采集、处理和保存最常用的样品是血液,用一次性注射器(或真空采血管)抽取一定量静脉血,室温下自然放置1~2h,待血液凝固、血块收缩后再用3000r/min离心15min,吸出血清备用。
采集样品时应避免溶血和微生物污染。
混浊或有沉淀的血清样品应先离心,澄清后检测。
用于抗体检测的血清或血浆样品,应存放于-20℃以下,短期(1周)内进行检测的样品可存放于2℃~8℃。
溶解时应上下颠倒充分混匀,混匀宜轻缓,避免产生气泡。
还应注意避免样品反复冻溶而造成抗体效价降低。
3样品检测筛查用HIV检测试剂必须是HIV-1/2混合型,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批准、批检合格、在有效期内,经临床质量评估敏感性和特异性高的试剂。
筛查方法采用酶联免疫试验(ELISA)和快速检测。
ELISA方法最常用,加样前应将微孔板条从冷藏环境中取出在室温下充分平衡,未用完的板条放入塑料袋内密封保存。
加样要加入孔底,避免加在孔壁上部,且不要使吸头碰到酶标板孔上的包被抗原。
温育时水要浸至板条的1/处,不可将板条叠加放置,严格控制反应的温度和时间。
洗涤时必须使用,并注意把板架放平。
使用酶标仪读数前应将微孔板底擦干,并在30min内完成比色。
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效果分析王军【摘要】本院从2008年开始实施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通过从临床检验的样本采集、仪器设备及试剂的选择、影响检验的因素等多个方面实现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将2003年1月~2008年1月本院所检验的1480份的免疫检验血样,与2008年1月~2013年1月检验的1510份血样的质量控制差异进行比较,分析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的效果。
结果对血清胰岛素(INS)、胰岛素抗体(IAb)、甲状腺功能检测、甲胎蛋白(AFP)、Ca199、Ca125、癌坯抗原(CEA)平均变异指数与控制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临床免疫检验中,通过对其进行科学的质量控制科有效提高检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所以医院进行质量控制是非常有必要的。
【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13(000)020【总页数】2页(P4735-4736)【关键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效果【作者】王军【作者单位】黄石普仁医院检验科,湖北黄石 43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7.39如今的医疗设备在疾病的诊断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手段进行质量控制,对患者是非常不利的。
我们不仅要重视医疗设备的发展,在使用的过程中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控制系统是非常重要的[1]。
我院从2008年开始实施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通过从临床检验的样本采集、仪器设备及试剂的选择、影响检验的因素等多个方面实现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来分析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2003年1月~2008年1月本院所检验的1480份的免疫检验血样,与2009年1月~2013年1月检验的1510份血样,进行统计分析。
其中质控前血清胰岛素(INS)样本220份、胰岛素抗体(IAb)230份、甲状腺功能检测份256、甲胎蛋白(AFP)份 187、Ca199份、Ca388份、癌坯抗原(CEA)份。
自身抗体检测及质量控制摘要】自身抗体种类繁多,检测方法较为丰富,已有效应用到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以辅助临床诊疗。
做好自身抗体全面、全程、全员参与的质量控制,如实验环境、仪器设备、试剂耗材、实验方法、实验人员的培训、能力验证、室内质控及室间质评,能够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准确、更有效的依据。
本文介绍了自身抗体检测的现状、技术,分析了其临床应用范围,建设性地提出了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质量控制建议,旨在为日后自身抗体的检测及临床诊疗提供有效的质量保证。
【关键词】自身抗体;临床应用;质量控制中图分类号:R446.6 文献标识码:A目前,各实验室开展检查的自身抗体种类较多,检测方法也较丰富,已经获得各专业各级临床医师的高度认可。
但是,有一些实验室由于所具有的设备、耗材、试剂以及检验工作者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发生一些检测不当结果可疑的现象。
本文分析各种检测抗体及检验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更重要的是提出一些相关的质量控制的建议,目的是为日后临床检测及临床诊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自身抗体及检测1.1内分泌疾病相关自身抗体:抗胰岛细胞抗体、抗胰岛素抗体主要发现于1型糖尿病患者。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是一种以自身甲状腺组织为抗原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抗甲状腺球蛋白与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抗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为其相关自身抗体。
1.2. 胃肠道疾病相关自身抗体:慢性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 抗小肠杯状细胞抗体为溃疡性结肠炎特异性抗体,抗胰腺腺泡抗体是其可靠标志物,pANCA阳性率可达76%;抗酿酒酵母菌抗体在克罗恩病中的阳性率可达70%。
抗胃壁细胞抗体及抗内因子抗体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及恶性贫血相关。
抗肌内膜抗体是麸质敏感性肠病标志性抗体,阳性率可达90%-100%。
1.3自身抗体的检测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愈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随着对自身抗体的了解越来越深入,自身抗体检测已是临床免疫检测的一项重要的实验室指标。
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与质量控制_万本愿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s,AID)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
自身抗体的存在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并非两个等同的概念,自身抗体可存在于无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正常人,特别是老年人,如抗甲状腺球蛋白、甲状腺上皮细胞、胃壁细胞、单链-DNA抗体等。
近年来,自身抗体检测在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判断疾病的活动程度、观察治疗效果、指导临床用药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由于不同实验室可能采用不同的抗原基质,即使同样的抗原基质,其抗原固定方法也有差异或不同。
另外,由于不同的血清稀释方法以及操作者对不同荧光模式的识别能力的不同,均可影响到自身抗体的检测质量。
1常见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大多数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血清中可检测到高效价的自身抗体,虽然有些自身抗体在疾病中的作用尚未被证实,但其与疾病的相关性已获得认可。
特别是有些自身抗体的检测已纳入到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标准中,这些自身抗体的检测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愈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随着对自身抗体的了解越来越深入,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免疫学技术进一步的提高,自身抗体检测已是临床免疫检测的一项重要的实验室指标。
在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判断疾病的活动程度、观察治疗效果、指导临床用药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笔者简单介绍一下自身抗体的临床应用。
1.1抗核抗体(antinuclearantibody,ANA)是一组针对自身真核细胞的各种细胞核成分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的总称。
ANA的性质主要是IgG、也有IgM、IgA和IgD。
其无器官和种属的特异性,故该类抗体可与所有动物的细胞核发生反应[1,2]。
现已证实ANA对很多自身免疫性疾病有诊断价值,在不同疾病中,特别是在风湿性疾病中,其抗体谱有一定的特征性。
此外,在桥本甲状腺炎、重症肌无力、多发性动脉炎等患者中也可能检测出ANA。
2010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总结2010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院领导的统一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疾控工作以“预防为主,服务基层”为宗旨,不断拓展工作思路,转变观念,完善工作机制,强化管理,健全各种制度,经各级人员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趋向于规范化、科学化轨道迈进。
现就2010年工作总结如下:一、制度建设疾病预防控制是长期性的工作,我们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工作方针,认真全面贯彻落实各项防治措施,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结合工作实际,明确了职责和任务,使疾控工作更趋向于规范化、科学化。
二、加强学习1、组织动员:2010年3月25日召开的东城卫生局卫生工作会议,开展了疾控工作工作,认真执行上级精神,各尽其责。
2、加强管理:结合疾控工作的需要,制定和完善了各种制度,包括:工作制度、学习制度、各科室工作职责,以及基层业务考核,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方案,按照各科室工作特点,重新确定岗位,工作责任到人。
3、队伍建设:积极参加区、市组织的各种业务培训班,包括:扩大免疫规划、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不明原因肺炎监测、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理、艾滋病行为干预、结核病项目管理,提高专业技能;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卫生法律、法规和专业理论的学习,并组织业务理论考试,提高综合能力;通过培训学习,提高了业务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改变服务态度,转变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4、按照卫生局安排,积极组织人员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三、开展各项业务(一)免疫规划1、预防接种情况计划免疫继续实行免费接种,按照免疫程序进行接种。
2、按照区卫生局的要求,为做好我区扩大免疫规划前期准备工作,于2010年4月25日—4月30日组织开展了以“预防接种,健康的保障”为主题,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为主要内容的计划免疫宣传周活动。
通过(1)召开会议,动员部署;(2)利用媒体,动员讲话;(3)领导参加,群众参与;(4)深入基层,面向群众;(5)设立咨询点,扩大宣传面;等多种形式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宣传活动。
中医医院提高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抗体检测实习教学质量的经验总结中医医院提高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抗体检测实习教学质量的经验总结一、引言:随着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自身抗体检测在中医医院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由于自身抗体检测技术的复杂性和新陈代谢的多样性,掌握其实习教学质量成为中医医院面临的挑战。
因此,本文总结了中医医院提高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抗体检测实习教学质量的经验。
二、积极开展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实验室是进行自身抗体检测的核心地点,规范化管理是确保实习教学质量的基石。
中医医院应制定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确保实验室设备的维护和废液的处理符合标准。
同时,实验室应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定期组织技术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实验操作能力。
实验室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也应在规定范围内,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三、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中医医院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抗体检测实习教学中应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体系的完善。
教学内容应涵盖免疫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免疫性疾病的检测方法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确保学生能全面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教学方法要结合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在实验室中亲自操作,通过自身操作来深刻理解和掌握相关技能。
考核体系应明确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储备,采用多种形式的考核手段,如实验报告、口头答辩等,全面评价学生实习教学水平。
四、优化师资队伍:中医医院应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抗体检测实习教学的教师水平。
首先,应招募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教师,确保他们能够准确传授实验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
同时,中医医院要加强教师培训和学术交流,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会议和培训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另外,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与教师建立良好的互动和交流,让学生能够主动向教师请教问题,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五、加强实习教学的监督与评估:中医医院应建立健全的实习教学监督与评估机制,确保实习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