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高日语口译能力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4
日语口译技能怎么训练口译能力的提升不仅仅是以上两点,反应能力的培养也同样十分关键。
因此,今天将向大家介绍一个专业的训练方法,来帮助大家切实有效地提到语言反应能力。
在搜索引擎上敲入“日语口译”四个大字,发现搜索结果主要有两大类:第一类是口译专有词汇的总结,对词汇量积累有一定帮助,但对口译技巧的习得没有太大作用;第二类则是限定话题、场合之下的大段文字中日文对照,实战训练素材的意味比较大一些。
显然,这样的搜索结果只会增加口译的神秘感,没有太多值得借鉴的实战技巧。
不可否认,提升口译技能亦或是通过口译考试,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系统学习的。
但其实,口译能力的提升不仅仅是以上两点,反应能力的培养也同样十分关键。
因此,今天将向大家介绍一个专业的训练方法,来帮助大家切实有效地提到语言反应能力。
当然,口译高手们请自动略过。
这种训练的名称叫做“快速反应训练”,日语叫「クイック-レスポンス」。
顾名思义,练习的是译者的快速反应能力,当然根据训练素材的丰富程度,也可以借此扩大译者的词汇量。
训练模式主要有:①看日语或中文,笔译成中文或日语②看日语或中文,口译成中文或日语③听日语或中文,口译成中文或日语。
这其中最接近听译的第③种训练模式需要重点突破。
接下来给大家看一个实战演练情景,稍微感受一下:一个夏日(火火火火)的'夜晚。
学渣君VS学霸君快速反应训练ing…学渣君:【表白】!学霸君:(0.5秒后)【こくはく】!下一个【あほ】!学渣君:(5秒后)嗯,那个啥,让我再想想……啊好熟悉但是想不起来……学霸君:【笨蛋】的意思!你要加快思考。
于是,学渣君被罚抄写“常用日本谚语”一遍……训练素材来看,一开始可以先从常用词汇入手,逐渐培养短时间内快速切换语言模式的能力。
接下来,可以拿一些比较难、甚至长的专有词汇“开刀”,另一方面快速反应训练本身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词汇的巩固训练。
与笔译不同,口译需要译者在极短的时间内,对一定数量的文字进行快速地翻译,如果本身就听不懂或者反应不过来,那么再好的实战技巧也是白搭,所以口译最实用的技巧就是在“台下练好功”。
日语口译教案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基本的日语口译技巧,包括听
力训练、口语表达和翻译能力。
教学重点:日常口语表达、简单句子的翻译、听力训练。
教学难点:听力训练和口译能力的提高。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相关的日语口译教材和练习题,包括日常用语、简单句子和听力材料。
2. 准备多媒体设备,以便进行听力训练和示范口译。
3. 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确保教学内容有条理、清晰。
教学过程:
1. 开场导入:通过播放日语口语对话视频或者音频,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激发学习兴趣。
2. 听力训练:播放日语听力材料,让学生进行听力练习,同时提供相关的听力
练习题目,帮助学生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3. 口译练习:教师示范口译一些简单的日语句子,然后让学生进行跟读和模仿,帮助他们提高口语表达和口译能力。
4. 练习与应用: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或者角色扮演,运用所学的口译技巧进行
实际的日语口译练习,加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5. 总结提高:对学生的口译表现进行点评和总结,鼓励学生并指出需要改进的
地方,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在实际的口译练习中提高自己的听力
和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口译技巧,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同时,教师也需要不断总结反思教学过程,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
提高口译口语水平的关键技巧与策略口译是一项需要高度语言表达能力和专业知识的工作,而提高口译口语水平则是每位口译从业者都追求的目标。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几种提高口译口语水平的关键技巧与策略。
一、扩大词汇量词汇量是口译表达的基础,拥有丰富的词汇库可以使口译员更加准确、流利地表达所听到的信息。
扩大词汇量的方法有很多,比如通过阅读相关的专业文献、报纸和书籍来学习行业术语和常用表达。
此外,积累并记忆一些常用的短语和惯用语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二、培养听力技巧听力是口译的基础,提高听力水平可以帮助口译员更好地理解和捕捉原文的信息。
为了提高听力技巧,可以多听一些相关的录音或文章,并训练自己快速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
同时,也可以参加一些口译培训班或者研讨会,通过模拟口译的练习来提高听力反应速度。
三、注重口语训练口译是表达能力的体现,为了提高口译的表达能力,口语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口语训练可以通过模拟口译的练习来进行,可以找一些相关的文章或者录音进行模拟,尽量准确地表达听到的内容。
同时,可以多参加一些口语交流活动,和其他口译员或者母语人士进行口语交流,提高口语的流利度和准确度。
四、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口译作为一项专业工作,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对于口译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口译员需要了解各个领域的专业术语和相关的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原文信息。
因此,口译员需要不断学习和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可以通过参加相关专业培训,阅读相关的书籍和学术文章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五、保持练习与反思口译是需要不断练习和实践的,只有通过实际的口译工作才能真正提高口译水平。
因此,口译员需要不断保持练习的机会,可以通过参加一些口译比赛或者模拟口译的练习来提高自己的口译技巧。
同时,在实践过程中要不断进行反思和总结,找到自己的不足和改进的方向,从而不断提高口译水平。
综上所述,提高口译口语水平需要口译员在词汇量、听力技巧、口语训练、专业知识学习以及保持练习与反思等方面下功夫。
如何开展日语口语提升日语口语是学习日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际运用中,很多人会发现自己的日语口语一直无法提升,方法不当可能会导致口语水平停滞不前。
本文将分享几个开展日语口语提升的方法,旨在帮助更多人在学习日语时更加高效。
一、多听多说多练学习任何语言,听说读写四项都是必不可少的,但在口语方面,特别是在日语口语方面,听与说的比重甚至可以占到整个学习过程的70%以上,而且这两项的效果也是非常立竿见影的。
首先,多听日语能够帮助我们熟悉日语的语音、语调和语音规律等基本知识,这对于日语初学者来说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把握日语发音的核心要点,进一步提升我们的口语水平。
其次,多说对于口语提升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口语练习的机会,除了可以让我们熟悉日语的发音和表达方式外,还可以让我们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口语能力。
在实践中,对于英语、日语等语言的学习来说,大量的听说练习和场景模拟是非常必要的。
因此,建议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将听说练习和场景模拟融合,这样可以更好地锻炼我们的口语能力。
二、多使用口语教材除了听说练习和场景模拟外,多使用口语教材也是非常重要的。
口语教材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系统化地学习和掌握日语口语的核心知识和技巧,这对于我们提升口语能力来说非常有益。
在选择口语教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选教材要适合自己的水平,如果是初学者,建议选择入门级别的日语口语教材,如果已经有一定基础,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水平的口语教材。
选教材要注意综合,这样才能更好地弥补自己的不足,并打好日语口语的坚实基础。
选教材要有趣有用,这样可以增加我们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三、多进行语言环境模拟要提高日语口语水平,还需要模拟语言环境,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模拟日语语言环境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日语语言和文化,不仅可以让我们掌握更多的日语口语技巧和策略,还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甚至能够提升自己的职业竞争力。
模拟日语语言环境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可以通过看日语电影、电视剧、听日语广播等丰富自己的语言环境,也可以尝试参加日语学习班、学习交流团等,来与其他学习者进行交流和对话。
学生浅议日语口译教学与实践【摘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口译教学的理论必须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才能知道是否正确。
本文通过学生们对口译教学与实践的体会,分析现在的日语口译课程教学方式,通过对比的方法探讨口译课堂教学方式存在的利弊和产生的课堂效应,进而探索符合学生的,口译教学与实践相互适应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融入学校课堂教学中,谋求达到学习的最好效果是本课题的创新点。
【关键词】口译教学;校外实践;校内实践【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02一、学生对口译教学的体会口译教学一般在本科教学的高年级阶段实施,即在完成大一大二听、说、读相关的基础课程后开始。
因此,翻译教学是对基础教学的阶段性成果检验。
我们从学生的角度来谈高校日语口译教学体会。
(一)口译教学现状。
我国经济贸易的飞速发展,需要口译人才数量越来越大,口译课程就显得愈发重要。
口译课教学为了迎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和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学形式也在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呈现多样化。
一、模拟生活培养学生口译的习惯。
将学习理论知识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学习方式,很多学校都采用这种教学方式。
桂林某旅游专科学校的日语课老师,课堂上设置旅游接待场景,让同学们发挥想象力,通过接待进行外语对话和翻译使学生们融入到课堂学习中。
二、课堂上采取演讲、报告等形式来锻炼学生的抗压能力和表现自我的能力。
例如桂林某大学的日语专业教师,坚持安排学生上台演讲,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表达能力,也提高了语言组织能力。
三、利用语音室、多媒体、幻灯、图片及最新的同声翻译等教学辅助资源和广播视听媒体资源来授课。
由于现代教学设备能展现口译的即时性、现场性,所以能提高学生的兴趣,促进听说能力水平的提高。
(二)口译教材不够丰富。
调查发现,有些学校已经没有口译课而只有口语课,好像已经把口译和口语合并成一门课程。
口语与口译虽然相关,却不同一个方向。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日语翻译?•日语翻译专业就业浅析日语人才从目前来看,还是比较热门的,但是要成为真正的日语人才是没那么容易的,这得靠自己的努力!你了解如何成为日语人才??了解如何提高日语翻译能力吗??了解日语翻译专业就业形势好吗??请看下面日语人才网的小编为大家讲解!想要成为日语人才就得知道如何提高日语翻译能力1. “三皮”原则要想征服日语,首先,头皮要硬!无论碰到多大的困难,也不要放弃!其次,嘴皮要勤!时时刻刻操练;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只有嘴皮勤,才能把说惯了中文的嘴练成中文日文同样流畅!第三,脸皮一定要厚!不要怕别人笑话,别人越笑,越要充满激情地、起劲地、加油地练习,一定要用一口流利的日语证明他们是错误的、愚蠢的、短视的!不要面子要里子!※ 环境を変えることはできない、しかし、自己の考え方は変えることができる。
(你无法改变环境,但你可以控制自己的思想。
)2. “三大”原则苦练日语时,一定要“大声说”,因为只有大声说才能刺激你的听觉,增强你的自信,加深你的记忆,达到终生不忘,中国人读外语的声音实在是太小了!与日本人交流时要“大胆说”,不要害怕犯错误,要热爱丢脸。
记住:犯的错误越多,纠正的错误也就越多,进步才越大。
我们天生就会讲世界上最难的汉语,日语又算得了什么呢?没什么了不起。
要保证日语的成功,还必须要“大量说”,要让你的口腔肌肉不停地运动,量变才能引起质变。
练习的量如果不够,你再刻苦学日语也是没有用的。
※ 失败に失望するな。
もし挑戦しないなら、それは失败と同じなのだから。
(失败了,你也许会失望;但如果不去尝试,那么你注定要失败。
)3. “三一”原则学习日语,第一,就是“一个单词一个单词读准”,只有将每个单词读准,才能听懂、才能说清,听力、口语才能同时获得巨大进步。
第二,要做到“一个句子一个句子读顺”,只有这样你才能牢固地掌握单词和语法,你的日语才流利、才悦耳动听!你的日语水平将决定于你能脱口而出的句子量!第三,要“一篇文章一片文章读烂”,这样你说出来的日语就不再是孤立的单词或句子,而是一段一段,一篇一篇,你才能做到滔滔不绝!才能让日本人对你的敬佩之情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
日语CATTI三级口译经验第一环单词快速反应单词快速反应,又称クイックレスポンス。
翻译练习基本功之一。
简单来说,就是“单词乒乓球。
”形式说来不难,就是“提问单词”,对方以极快的速度抛给你一个单词,然后你瞬间说出它的意思。
并且要不停的日切中,中切日,频道要一直转换。
就像对方刷的扣过来一个狠球,你必须“啪”地打回去。
<多人练习>版本比较柔和的形式是一对多。
一个人提问,大家轮流来说,因为速度很快,所以必须随时提高警惕,免得轮到自己的时候掉链子。
好处是,因为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所以不会很累。
练习初期推荐使用。
比较惨烈的形式是多对一。
是的,就是一个人壮烈地站在台前,然后其余的人集中火力,对这个可怜的倒霉蛋进行单词攻击。
这个的难度又上了一层,适合进阶者使用,效果非常显著。
(因为你只要必须到台前去被人攻击,就会发现单词记得特别快,而且不会忘的。
)<单人练习>版本多人练习,一般只能在有组织,有预谋的情况下才能实现。
要么邀约几个学友共同练习,要么在课堂上被老师削,总之,是需要别人配合的。
那么,如果情况不合适该如何呢?孔明就常常是寂寞的,所以只能自己跟自己玩。
单词快速反应的核心,就是建立对单词的“本能”。
因为口译往往是临场发挥,一个单词啪地飞过来,容不得你卡壳。
而那种情况下,比起写法,对”声音“的敏感更为重要,所以,只需要建立对”声音“的反应即可。
孔明的做法是,拿手机将单词表(我练习的是实务参考书里的单词)分”汉语版“与”日语版“录下来,语速要快,间隔要短。
录好了之后,就可以听着录音,自己练习了。
听到日语翻译汉语,听到汉语翻译日语,要切换着来。
这个方法的好处是随时随地可以练习,适合最初记单词来使用。
而且不至于太紧张,心理压力过大。
缺点就是容易对自己放松。
所以孔明建议的顺序是:自己练习(夯实基础)——>多人练习(一对多)——>多人练习(多对一)第二环朗读”朗读“的重要性,是近年才知道的。
口译论文:浅析口译的特点与技巧摘要:本文浅析口译的基本特点,介绍提高口译的技巧,希望对口译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
关键词:口译;基本特点;技巧一、口译的基本特点口译是通过口头表达,将信息由一种语言形式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形式的语言交际行为;它是跨文化、跨民族交往的一种基本交际工具。
同时,它又是一种集视、听、说、写、读之大成的综合性语言活动。
译员除了应具备过硬的双语能力和"杂学"知识之外,还应具备短时间内处理语言和非语言信息的能力、理解能力、速记或强记能力。
当然,掌握一定口译技法也至关重要。
口译主要涉及两个步骤--理解和表达。
然而,与笔译不同的是口译涉及的是两种外语学习过程中的单项技能一听和说。
口译过程中,"听"是基础,只有听懂了才能谈得上转换;而"说"是媒介,以口头的形式传递信息。
因此,口译有其自身的技巧和方法,涉及到如何记忆、记笔记、数字转换、成语翻译、释义、概括、猜测、信息分流、延时、思考,等等。
二、口译常用技巧1.词类转换英语倾向于多用名词,叙述多呈静态(stative),介词相当活跃;而汉语倾向于多用动词,叙述多呈动态(dynamic)。
因此,在英汉口译过程中,应尽量使用动词去译英文句中的名词、介词或形容词,并不一定要照搬原文的句式;而在汉英口译中,也应尽量采用名词、介词或其他非谓语形式去译汉语句中的连动式。
例如:the structural adjustment of china's economy,overproduction,the migration of surplus rural labor to the cities, the establishment of non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and the growing use of new technologies,all this may be thecauses of growing unemployment and lay-offs.重新调整中国经济结构,生产过剩,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乡村迁移,建立非农企业,以及不断使用新技术,这些都导致了越来越多的人失业或下岗。
做口译的学习计划第一阶段:语言能力的提升口译工作需要在不同语言之间进行翻译和传译,因此首先需要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的能力。
1. 提升听力能力a. 听力训练:每天至少听一小时的外语广播、新闻、讲座等,以提升自己的听力水平。
b. 口语训练:与外教或者翻译专业人士进行口语对话练习,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2. 提升阅读能力a. 阅读外语书籍、报纸、杂志等,扩大自己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
b. 订阅外语学习网站、APP,进行阅读和词汇练习,掌握语言的应用能力。
3. 提升写作能力a. 每天进行写作训练,包括写作随笔、翻译文章等,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b. 查阅相关的写作书籍和学习资料,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第二阶段:专业知识的积累口译工作不仅需要良好的语言能力,还需要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比如经济、法律、医学、科技等领域的知识。
1. 针对具体领域进行学习a.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需求,选择一个或多个专业领域进行深入学习。
b. 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文献,了解该领域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术语。
2. 学习相关的传译技巧a. 学习口译的基本技巧,包括快速准确地翻译、边听边译、记笔记等技巧。
b. 参加口译培训班或者翻译考试,获取相关的证书和资质。
第三阶段:实践和经验的积累口译工作需要不断的实践和经验积累,才能够熟练掌握口译技能。
1. 参与口译实践a. 参加口译实践活动,比如模拟会议、演讲比赛、讲座等,提高自己的口译水平。
b. 寻找相关的实习机会或者兼职工作,积累口译的实际经验。
2. 不断反思和改进a. 对自己的口译表现进行反思和评估,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逐步改进。
b. 结合实际工作中的反馈和建议,不断完善自己的口译技能和工作流程。
第四阶段:持续学习和提高口译工作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提高的过程,需要保持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
1. 参加相关的培训和学习活动a. 参加口译专业培训班、研讨会、学术会议等,了解最新的口译技术和方法。
浅析如何提高日语口译能力
作者:陈知武
来源:《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年第12期
[摘要]处于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与密切的当今时代,翻译,尤其是口译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理念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如何提高日语口译能力成为促进中日两国交流的重要研究课题。
文章阐述了日语口译的种类,总结归纳出日语口译的三个步骤,提倡采用多模态教学手段,重视影子跟读的训练方法,从而达到提高日语口译能力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日语口译能力;多模态教学;影子跟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7)12-0120-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7.12.053 [本刊网址]http:∥
在外语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口译有着特殊的地位和意义。
要想胜任口译工作,除了需要具备丰富坚实的外语和母语的基础知识外,还要求具有快速灵敏的反应能力和熟练的双语思维能力。
这是一种比较有难度的技能,只有通过有效科学的训练才能掌握。
在此,笔者想与广大教育工作者分享一下日语口译方面的教学经验。
一、口译的种类
(一)交互传译
交互传译是口译种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在发言者讲话告一段落后,由译者开始翻译。
交互传译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各种会议、研讨会、商务谈判乃至政府首脑会议等大都使用这种口译形式。
随着国际间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各种国际会议不断增加,对交传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
交传是在发言者停顿后,由译者进行翻译。
可发言者停顿的时机是各不相同的。
有人在讲完一句话后停顿,有人在一段话后停顿,情绪高昂时有可能讲了很长时间才停下来。
交传译员需要随机应变,处理好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
除此之外,交传译员一般情况下都坐在发言者的旁边,所以会受到现场气氛的影响。
因此,翻译人员除了要熟练掌握中日两种语言,还需要一些胆量和自信。
不能因为受到现场所有人的关注,就变得缩手缩脚。
日英翻译的名家小松达也先生经常半开玩笑地说:“翻译人员必不可少的三大条件是声音要大、要沉得住气、脸皮要厚。
”他还常常讲道:“口译工作其实是一种综合性的表演,其中包含了很多要素,语言所占比例最多也就30%左右,除此之外,还有翻译技巧、知识储备、自信沉着、音量音质等要素。
”从中可见,要成为一名出色的翻译人员除了语言功底要扎实外,其他方面的综合素质也同样重要。
(二)同声传译
同声传译就是几乎在发言人开始讲话的同时开始翻译,并且与发言者几乎同时结束。
这种翻译形式对译者的要求非常高,除了需要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还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随机应变的能力。
做同声传译时,译员首先要听清发言内容,同时在脑海里将其翻译成相应的外语或母语,然后使用正确的词汇、语序表达出来。
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必须在瞬间完成,与此同时,讲话者仍然在继续发言,并不会停下来。
达到同声传译的要求,一般要经过严格的训练。
大学本科阶段的口译课程大都针对培养学生的交互传译能力而开设的。
培养同声传译人才的机构是比本科教育更高的研究机构或者是定向培养的专门机构。
二、口译过程
口译工作与其他事情一样有其内在的规律,美国翻译家E.A.奈达对口译工作的过程进行了分析。
参考这些见解,并基于实际情况,作者想将口译工作的过程分为“再现—整理—表达”这三个步骤。
步骤1再现:听清—记忆—适应;
步骤2整理解—判断—组织;
步骤3表达:语言—常识—表达。
在这三个步骤中,听清被认为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也是各大高校在教学目标中着重强调的内容,下面就这个环节进行详细的分析。
口译的第一步就是“听清”,也就是说译员在听发言者讲话时,不允许有任何疏忽,从一开始就要努力做到集中全部精力,毫无缺损地听清。
因为只有听清才能正确理解讲话者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
但口译不同于笔译,话语一旦说出来,留给翻译人员的时间非常有限,翻译人员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翻译任务。
成为一名出色的口译人才,需要经过长期大量的听力练习,才能达到“听清”这一目标。
在听力训练中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方言问题。
我们平时接触和学习的一般都是汉语和日语的普通话,也就是标准发音。
但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并非如此。
发言者的发音有时并不那么标准,其中夹杂一些方言。
日语中代表性的方言有东北方言、关西方言等,但只不过语音语调稍有不同,基本语法同日语标准话还是一致的。
相比之下,汉语就要复杂很多。
中国幅员辽阔,是一个由多民族组成的国家,存在多种方言。
如上海方言、广东方言等。
并且每种方言的发音实在不同,如果不是当地人,根本听不懂对方所讲内容。
不过随着汉语普通话的普及和推广,在正式场合,大家也都开始讲普通话。
但是由于受方言影响,听起来同普通话还是有差别。
这些都给口译工作者造成了很大的负担。
为了最大限度地完成工作,必须要有意识地多了解不同种类的方言。
三、多模态教学的应用
日语口译课堂最大的特点是面对面的口头交际,学习者面对的不仅是教材和PPT,还包括手势、动作等肢体语言,还涉及大量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
所有这些构成了日语口译课堂教学的多模态超文本语篇。
教学过程就是如何有效组织和利用这些多模态语篇,与学生动态关联,和谐互动,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多模态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源于英国著名语言学家韩礼德(Halliday)创建的概念系统功能语言学。
韩礼德认为,概念、人际和语篇这三个元功能是三位一体的,不存在主次之分。
21世纪初期,语言教育专家Stein提出,采取多模态教学法是课堂教学的大势所趋。
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教学手段,积极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从而形成良性的课程、教学和评估。
日本语言教育学者高木幸子实证分析了多模态教学方法,从非语言特征和伴语言特征的研究角度得出结论:在人类语言交际所传达的信息当中,所占比例最高的为表情和语态,比例约为55%,其次是音声和音质,所占比例约为38%,最后才是语言内容,所占比例大致为7%左右。
这为多模态教学理论的教学效果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四、影子跟读训练
在多种教学手段中,最具有口译教学特色的即为影子跟读训练。
顾名思义此种练习是像影子一样跟着说话者的话语,以几乎同等的语速,使用同等的语言重复讲话者所说内容。
影子跟读练习既能提高译员的表达能力和词汇量,同时也能锻炼日语的发音、节奏、语音语调、语速等,从而提高口译能力。
据有关研究表明,成人的大脑与孩子不同,单单凭借声音去模仿自己还没有完全听懂或者理解的内容是有一定难度的,更何况复述的是用外语所讲的内容,这进一步增加了难度。
所以练习的时候,可以先从跟读汉语开始。
虽说是母语,可是遇到不太熟悉的词语和表达方式时,虽然能够大概理解其意思,但要从自己的口中说出来,还是不太容易的。
待母语跟读练习熟练掌握后,可进行日语跟读练习。
日语跟读练习会比汉语跟读练习困难很多,相同的跟读内容,可以多次进行操练,逐渐掌握其中的技巧。
迄今为止,已有大量研究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对影子练习理论进行分析和阐述,证实此种练习确实对提高工作记忆起到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陆续有大量日本学者另辟蹊径将研究重点由理论转向实证研究,进一步验证影子练习在外语学习方面的作用。
破田和松见(2004)实证证明只要坚持一定时间的训练,影子练习能提高学习者的听解能力和记忆力,荻原(2005)发现影子练习对改善日语发音有很大促进作用,大久保(2010)通过实验证明了影子练习能够促进语音语调的提高。
这些研究进一步支撑了影子练习在提高日语口译能力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俗话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口译工作者,绝非是一朝一夕的事。
需要从点滴做起,养成勤奋学习,大胆实践,不断向自己挑战的习惯。
“师傅领进门,
修行在个人”、“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这些俗语之所以千古流传,就是因为它道出了从师学艺想要攀登高峰时的诀窍。
实际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从单纯的模仿和固定模式的技巧运用中解放出来,达到得心应手运用自如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