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7教学反思_教案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4.80 KB
- 文档页数:4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案(含设计意图和反思)语文园地七指导方案教学目标1.认识表示亲属的词语中的生字,了解家人中的一些称呼。
(重点)2.初步掌握形声字的特点。
(重、难点)3.正确书写“了、才、长、山、儿、四、我、心”这八个字,掌握生字书写的笔顺规则,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难点)4.理解并积累八字成语,激发学习成语的兴趣。
5.在师生共读中,丰富语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课前准备1.课件;猴子头饰等。
(教师)2.搜集八字成语。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导语: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接到孙悟空寄来的请柬,邀请小朋友们到他的花果山一游。
你们高兴吗?西天取经路上孙悟空降妖除魔,可谓是困难重重。
今天我们的“花果山之旅”,可爱的美猴王也设置了重重障碍,需要连闯“三关”才能到达,你们有信心吗?2.课件出示闯关图。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教师便用充满诱惑力的语言,针对小学生具有强烈好奇心的特点,用“孙悟空的请柬”激励他们积极参与,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个个都迫不及待地想投入到学习情境中。
二、分层闯关,巧学夯知1.识字加油站。
(1)过渡:勇敢机智的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来到第一关。
(谁能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人?课件出示: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爸爸妈妈伯伯叔叔爷爷奶奶)(2)尝试认读。
①个人认读,同桌互拼订正。
②汇报:指名学生读词语。
③分组开火车认读。
(3)教师强调这些词语中的第二个字读轻声。
(4)诵读积累。
①男女生赛读。
②齐读。
(5)小结:小朋友们真能干!我们顺利闯过第一关。
2.我的发现。
(1)过渡:小朋友们,别高兴得太早哟!瞧!第二关是什么呢?(2)揭示第二关内容。
(课件出示“我的发现”的内容。
孙悟空挑衅地说:“你们知道这两组生字有什么特点吗?”)①小组内讨论。
②学生试着说一说。
③教师小结:第一组“明、晚、昨、时”这些字都是日字旁,都和太阳有关。
第二组“妈、奶、姐、妹”这些字都是女字旁,都和女性有关。
7画大小多少称,左点比右点略低。
(3)牛、果:竖在竖中线上。
牛:第一笔是短撇,第一横略短,第二横要长,竖要出头,写在竖中线上。
果:先写“曰”,再写“木”,竖笔从上写到下,压住竖中线,最后撇和捺。
(4)鸟:学习新笔画——“竖折折钩”。
教师范写“竖折折钩”:起笔时稍重,每一个折处向右稍按一下,最后收笔微顿,再出钩。
指导写“鸟”:第三笔是点,第四笔是竖折折钩,横向的折要拉宽些,最后一笔要拉长一些。
【设计意图:教师的范写,又可以直观、清晰地再现每个笔画行进过程及先后顺序,对于刚刚学写汉字的学生来说,大大降低写字的难度。
】课堂作业新设计一、看图选出字的反义词。
①外②小③下大——()上——()里——()二、看拼音写汉字。
shǎo xiǎo niǎo niúɡuǒ多()()黄()水()三、选一选,填空。
只头个堆颗群一()牛一()鸭子一()猫一()枣一()杏子一()桃反义词对对碰。
师:我们做个“说反义词”的游戏吧!师:我说大。
生:我说小。
师:我说多。
生:我说少。
师:我说上。
生:我说下。
师:我说里。
生:我说外。
课堂作业新设计一、读一读,把意思相反的词用“○”圈起来。
一个大,一个小,一只老虎一只猫。
一个多,一个少,一群大雁一只鸟。
数一数,瞧一瞧,大小多少记得牢。
二、按要求填一填。
1.“小”字的笔顺是,共()画,第3画是()。
2.“少”字的笔顺是,共()画,第1画是()。
3.“牛”字笔顺是:,共()画,第3画是()。
4.“果”字的笔顺是:,共()画,第5画是()。
5.“鸟”字的笔顺是:,共()画,第4画是()。
三、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犭()()()鸟()()()参考答案:一、大一小多一少二、1. 3 丶2. 4 丨3. 4 一4. 8一5. 5 ㇉㇉㇉㇉㇉三、猫狗狼鸭鸡鹅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学习过程的布置,学习内容的出现,由“字——词——句——拓展造句”,符合学习语文的规律。
对学生的要求一步一步提升,使学生的学习情绪时时高涨,学习效率时时增高,且学得轻松愉快。
《识字7》教学设计《识字7》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朗读、背诵。
3、培养学生爱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记书写生字,学会用量词说话。
教学难点:学会用量词说话。
教学准备:课文插图,生字卡片、田字格小黑板。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
1、出示课文挂图。
认识事物:牛马鱼鸭……说话:图上有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学生所有量词。
2、交待学习量词任务。
二、自读儿歌。
1、要求读准字音,画出生字多读几遍。
2、同桌互相检查。
三、学习儿歌中的生字。
1、自读儿歌,自学儿歌中的11个生字。
2、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四、读背儿歌。
1、同学互相读一读,背一背。
2、老师抽查。
3、指导背诵。
4、小组拉火车背诵比赛。
五、作业。
用“条”和“头”造句。
选字填空。
板书:识字7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头匹条只本枝张幅架个……牛马鱼鸭书笔纸画飞机娃娃…第二课时一、导入。
1、读生字上卡片。
2、交待学习书写8个生字的任务。
3、要求正确书写8个生字。
二、练习写字。
1、自学生字,看一看字的笔画和笔顺,自己书写练一练。
2、同学旧互学,说一说写字时要注意些什么。
3、老师指导写“幅”字。
结构:间架:左窄右宽。
右边“一口田”注意宽窄安排,从上到下依次加宽。
4、学生依照这样的方法分析其它字的写法。
三、学习正确使用量词。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一个牛。
两个马。
三个鱼。
四个人。
五个鸭蛋。
2、巩固儿歌中出现的量词。
3、同学互相考查量词运用。
口头练习。
四、作业。
我会填:一()花一()扇子一()牛一()西瓜一()小河一()云一()树一()船一()衣服《识字7》教学设计2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
2、理解第一则短文的意思,知道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说:《小蚂蚁搬走大青虫的故事》(大概):一只小蚂蚁发现了一条死去的大青虫,去搬,搬不动。
二年级语文
第七单元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识字7教案教材来源:小学二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__年版教内容来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组教学主题:识字课时:第一课时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设计者:王会丽芝田镇羽林庄小学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认识44个生字,会写40个生字。
背诵课文“红领巾”真好。
通过正确、流利地读课文知道保护环境。
解读:“识字写字”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各个学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二年级学生要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有良好的识字习惯。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朗读时应注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学情分析本设计针对低年级儿童的识字教学特点,以诵读带动整个教学,语境中识字,语境中感悟,领悟动物与人相互依存的关系,有保护动物的意识。
3教材分析本课的拍手歌共十节,每节字数相同、读音大体押韵、节奏感强。
课堂上从唱一唱、演一演中让学生领悟地球是人类和动物共同的家园,动物与人类互相依存。
4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说话、认读卡片等形式,读准“护、牢”等10个生字的字音,正确抄写“丛、牢”等8个生字。
2.通过范读、对读、拍手读等形式,能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感。
3.通过读知道保护动物。
5评价任务任务一:认读、书写“丛、牢”等8个字。
任务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感。
任务三:通过读知道保护动物。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自主识字活动一谈话导入新课学生借助拼音猜读等多种方法认读新生字。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游戏巩固生字。
(评价目标一)活动二初读课文,自主用多种方法识字。
活动三小组内交流识字收获: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环节二合作交流活动一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先轮读,后提问检查整体识字情况和个别学生认读情况。
(评价目标一)1/12活动二重点识记“丛、牢、护”,同桌讨论用什么方法记住的,全班交流。
活动三再读课文,巩固字音。
(完成目标一)环节三节奏读,体会美感活动一自由读拍手歌,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应该怎样保护它们呢(完成目标二)通过朗读拍手歌,使学生对生字进行再认识和运用,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记忆,同时用自由读、齐读、赛读、背诵等多种形式来感悟课文。
识字教案6篇识字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65个生字,会写46个字。
2.能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出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
3.背诵《我是什么》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4.注意积累“兴致勃勃”等四字词语。
5.喜欢了解科学知识,勇于探索。
教学要求:1.学会6个生字,会认9个生字。
2.熟练掌握成语和科学术语。
教学重难点:1.掌握生字生词。
2.神话故事与科技的不同。
教学方法:集中识字、表演朗读课前准备:生字词卡片、有关神话和科学的图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人新课。
大家在生活中有没有碰到过难题?你是怎样解决的呢?我们有无数个为什么要问,要弄懂这些为什么,就要爱科学,学科学。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组科学术语。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认读生字生词。
(l)轻声读课文。
找出生字并作记号。
(2)教师范读,学生听清字音。
(3)抽卡片认读生字和生词。
(4)教师指正。
(5)重点指导:宇、宙、载、箭2.指导书写、议记。
(l)自学。
(2)讨论识记生字字形的方法。
(3)重点指导:卫、运、宙(4)师范读字词,领读字词。
(5)学生自由读。
三、学习科学术语。
识字教案篇2活动目标:1、孩子们能根据汉字的一些简单的字形特征认读出柳树、桃花、燕子、青蛙、小雨这五组字。
2、引导孩子自己去发现一些较简单的汉字的字形特点。
活动准备:1、柳树、桃花、燕子、青蛙、小雨的图片各一幅。
2、柳树、桃花、燕子、青蛙、小雨的字卡一套。
授课教师:__。
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
教师:今天,我们班上来了许多字宝宝朋友,你们看看,认识吗?都不认识啊?那我们来仔细看看,他们到底是谁,有什么秘密,好吗?二、认读字宝宝,培养幼儿学识字的兴趣。
1、认读字卡。
(柳树、桃花、燕子、青蛙、小雨)柳树——春天来了,柳树发芽了,(出示柳树发芽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我们的柳树字宝宝也发芽了,(引导孩子观察木字旁的两点)柳条长长的,风一吹,飘起来了……(卯字的一撇)桃花——春天来了,桃花开了,真漂亮!(出示桃花图片)我们的桃花字宝宝也来了,看看,桃花字宝宝长什么样?(引导孩子们认真观察桃花两字的字形结构)燕子——(出示燕子图片)春天来了,可爱的燕子也来了。
识字教案范文7篇识字教案篇1蹦蹦床上的字宝宝活动目的:1.复习有关汉字;2.锻炼幼儿的弹跳力。
3.体验合作创编游戏的乐趣。
4.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活动准备:将要复习的汉字字卡若干。
活动玩法:将字卡字朝下放在蹦蹦床中间,幼儿站在字卡周围。
老师发出预备跳的口令后,幼儿便使劲儿弹跳,直到字卡字朝上,这时幼儿停下认读上面的汉字,认错了,老师帮助纠正,幼儿继续玩。
活动提示:1.如幼儿过多,可将幼儿分组。
由于字卡在剧烈的振动下,时而字朝上,时而字朝下,幼儿弹跳效果不可能所有字卡最后都字朝上。
所以各组宜交替玩,时间3-5分钟,达到认读的效果即可。
2.蹦蹦床是大型玩具,所以玩时老师要注意幼儿的安全。
点兵点将活动目的:复习已经学过的字词。
活动准备:字卡、小筐。
活动玩法:两名幼儿将一小筐字卡反扣在桌上,并一字排开(根据字卡数也可并列几行)。
用猜拳的方法分出胜负,胜者先开始游戏。
边说儿歌"点兵点将,谁是我的好老将"边用右手食指从左向右点数字卡,点一个字读一个字音,当说到"将"时立即将右手食指所指的字拿起来认读,认对了,字卡放到自己跟前,认错了,继续反扣在原处,有第二名幼儿开始游戏,一人一次轮换进行。
如数完字卡,儿歌未说完,继续返回从左向右点数。
飞行试验活动目的:复习所学过的字卡活动准备:字卡活动玩法:教师将字卡贴在黑板的四周,其中每一张字卡都代表飞机飞行试验基地,开始,总指挥宣布飞行试验开始,随即飞机到达第一实验厂,如幼儿说出字卡飞机就继续进行飞行实验,如说错了飞机则停止进行修理直至学会这个字后方才继续飞行,最后到达目的后一起欢呼跳跃。
翻翻棋活动目的:1.复习有关汉字;2.提高孩子的记忆力及综合分析能力。
活动准备:1.棋盘一张。
2.25张用硬纸片做的棋子(稍小于棋盘格子),分别写有汉字。
其中水果类5张,如:梨、苹果、桃、杏、西瓜;干果类5张,如栗子、核桃、枣、花生、榛子;蔬菜类5张,如白菜、土豆、茄子、辣椒、黄瓜;农作物5张,如玉米、小麦、高梁、水稻、大豆。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8 人之初-教案(含教学反思)8 人之初备课素材【写作背景】《人之初》精选了《三字经》的两个片段进行识字教学,共八行,四句。
第1个片段讲述了教育孩子的重要性,第2个片段讲述了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
本课的学习,应注重培植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激发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
《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
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
基于历史原因,《三字经》难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艺术瑕疵,但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仍然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
【其他资料】《三字经》节选犬守夜,鸡司晨。
苟不学,曷为人。
蚕吐丝,蜂酿蜜。
人不学,不如物。
幼而学,壮而行。
上致君,下泽民。
扬名声,显父母。
光于前,裕于后。
人遗子,金满赢。
我教子,唯一经。
勤有功,戏无益。
戒之哉,宜勉力。
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小雨点会落在哪?请连一连吧。
qì yòu chū xìng jiào初性教幼器二、照样子,写一写。
相远幼木目阅读能力大提升三、重点段落品析。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如果人不努力学习,也就不会懂得道理。
”这是哪句话的意思?思维创新大拓展四、“人不学,不知义……”后面的内容是什么?请你说两句。
参考答案:一、初 chū性 xìng 教 jiào 幼 yòu 器 qì二、辶元幺力三、人不学,不知义四、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识记12个二字词语和8个四字词语,能熟练运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2.能根据对词语的理解想象自然景象。
能体会到拟人句的特点。
积累背诵诗歌。
3.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写话能力。
4.识记容易写错的生字,培养学生归纳、整理易错字的习惯。
5.背诵《数九歌》,了解数九节气。
阅读《分不清是鸭还是霞》,培养爱阅读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识字学词、学会熟练查字典、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对自然景观的四字词语的理解,感受拟人句的有趣,写话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教学准备:1.学生借助拼音和图画读词语、读句子、读《数九歌》和《分不清是鸭还是霞》。
2.复习部首查字法。
3.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识字加油站。
1.看拼音,读每组词语,要求读准字音。
2.说说在每组词中你发现了什么。
3.出示词语,开展多种形式地生字词认读。
4.同桌之间展开记字比赛。
二、字词句运用。
(一)认识理解象声词。
1.生观察字形,根据形声字特点猜词语读音。
2.指生试读9个词语的读音,师正音。
3.生和同桌开展读词比赛,看谁把象声词读得又正确又流利。
4.课件出示句子,开火车选词填空,生生评议。
(二)理解关于自然景象的四字词语。
1.生自由读词语,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2.小组内试着选出自己理解的一两个词语来描述自然景象。
3.课件出示各种自然景象,生仔细欣赏后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4.指生再选词语描述情境。
(三)体会句子的有趣。
1.生自由读句子,想想:这些句子读后给人什么感觉?2.讨论:你发现这两个句子为什么会给人留下有趣这一印象?3.交流:把雾和风当成人在写。
4.师小结:两句话都是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雾和风的特点,让人读后感觉有趣。
5.引导生试说拟人句。
第二课时看图想象,编写故事。
1.激趣导入:同学们喜欢看猫和老鼠的故事吗?以往我们是看别人编写的故事,今天我们就动脑来编出一个猫和老鼠的故事给别人看。
【导语】《操场上》课⽂以体育活动为主题,描绘了下课后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的情景,告诉⼩朋友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使我们的⾝体更健壮。
以下是整理的⼈教版⼩学⼀年级下册语⽂识字第7课《操场上》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教版⼩学⼀年级下册语⽂识字第7课《操场上》原⽂ 操cāo场chǎnɡ上shànɡ 打dǎ球qiú 拔bá河h 拍pāi⽪pí球qiú 跳tiào⾼ɡāo 跑pǎo步bù 踢tī⾜zú球qiú 铃línɡ声shēnɡ响xiǎnɡ,下xià课kè了le, 操cāo场chǎnɡ上shànɡ,真zhēn热rè闹nào。
跳tiào绳shénɡ踢tī毽jiàn丢diū沙shā包bāo, 天tiān天tiān锻duàn炼liàn⾝shēn体tǐ好hǎo。
【篇⼆】⼈教版⼩学⼀年级下册语⽂识字第7课《操场上》教案 ⼀、教材简说 本课以体育活动为主题,由⼀幅图、六个词语和⼀⾸⼉歌组成。
词语都是体育活动的名称,其中第⼀⾏的活动以⼿为主,词语中的动词都带提⼿旁;第⼆⾏的活动以脚为主,动词都带⾜字旁。
⼉歌描绘了下课后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的情景,告诉⼩朋友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使我们的⾝体更健壮。
⼆、学习⽬标 1、认识14个字,会写4个字。
认识“、⼝、讠、亻”4个偏旁。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
3、有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愿望。
三、教学建议 (⼀)识字写字 1、识字。
(1)教学本课,在熟读词语、⼉歌之后呈现⽣字。
可以先根据插图看图说图意,出现词语。
在读准词语的基础上,认读⽣字。
本课⽣字中,“真、⾝”是翘⾆⾳,“⾜”是平⾆⾳,“跳、响”是三拼⾳,教学时要重点指导。
(2)随⽣字教学,认识“、⼝、讠、亻”四个偏旁。
识字7教学反思
本文是关于识字7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识字7教学反思
汉字是世界迄今为止仍在使用的表意义文字。
本课侧重于形近偏旁比较识字,比较“示字旁”、“衣字旁”和“宝盖头”、“穴宝盖”两组易于混淆的偏旁。
在教学中我特别把握这一契机,激发学生对这一古老文字的热爱之情。
第一步:温习旧知,激趣识字。
用文字游戏让学生重新回顾识字3,4里文字的演变知识。
既揭示本节课学习内容,又启发了学生用已有的经验和方法识字的方向。
了解这个偏旁的演变过程,观察图与古文字之间的联系:图示——古文字——今文字(偏旁),再来理解词语。
第二步:采取多种形式识字,强化对形近偏旁构成的生字的比较记忆。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识字。
开课就先用一个大红年画把学生带入鲜明的语境当中学习生字“福”,学生驾轻就熟。
再引出“祝福”一词为后面理解较抽象的“示字旁”的本意做个铺垫。
象形字识字。
我先让学生理解了“祝福”,“神话”,“祖先”的意思,再建立起偏旁的概念,引导学生观察感知汉字的演变规律:由丰满的图形→简洁的象形文字→端正的正楷字。
理解象形文字的字理、偏旁的由来。
也从中认识世界、感悟文化、丰富情感,为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储备了势能。
比较识字。
由于是形近偏旁的教学,那么在课中就要引导学生做全面地比较。
我主要引导学生理解字理比较“示字旁”和“衣字旁”不同的本意,进而能准确地辨别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
此外字形上的“一点之别”虽然是细节却不容忽视。
而本课生字“裙,裤,衬”虽然字形复杂,却是有章可循。
利用学生已有形声字的概念,我让学生比较异中同,同中异,就不必在进行烦琐的字形分析了,还可以让学生得到自主识字的实践。
第三步:教学有主次,训练有层次。
本课编排的这两个偏旁,“示字旁”字由于古今意的差别较大,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距离较远,因此从本班学情出发,我把它定为教学的重难点。
而“衣字旁”
由于学生在上学期已有接触,且意思明朗,因此我采取了“开放式”的教学法,放手让学生自学。
苏教版二年级下:《识字7》教学反思
本课是形近偏旁比较识字。
在导入时,复习了识字四。
让学生找出每串词组的规律,并复习了当时的学习方法。
我在上这一课也没有什么创新的教案设计,就按部就班的上好这一课。
先出示图,让学生说说图上画得是什么?(表达要求要完整),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词语。
当一组词语都出示以后,要求学生找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同一个偏旁。
然后再了解这个偏旁的演变过程,观察图与古文字字之间的联系:图示——古文字——今文字(偏旁)。
最后再来理解这几个词语。
就按照这样的方式学习以下的几组词串。
整个教学过程还是比较流畅,只是本问中,没有找到训练的点。
只让学生在认识偏旁的时候,想一想出了课文中还有那些字,也带有这个偏旁?并学习了归类的识字方法。
这些字都与什么有关,通过理解偏旁的本义来理解和记住该字词。
还注意让学生从义和形上比较区别了“示字旁”和“衣字旁”以及“宝盖头”和“穴宝盖”。
上下来的感觉:学生掌握得还是不错的。
只是在感情朗读指导上有些难度,因为本课的韵文读起来并不是那么朗朗上口,缺少一些情感的投入,只是读顺了,然后便流利了。
教学反思
借助彩图激活经验触摸语言——有感于“鸟窝”一词的教学
作者:时守礼
(一生读“鸟窝”一词。
)
师:谁能从彩图中找到“鸟窝”?
(生1到彩图前指出“鸟窝”。
)
师:能说说它是什么样子的吗?
生1:鸟窝是鸟妈妈用横七竖八的树枝造成的。
窝里有两只可爱的鸟宝宝,鸟妈妈捉来一只大菜虫喂鸟宝宝。
(词串识字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识字,但不只是简单的为识字而识字。
识字的同时要训练孩子的语言,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
这些训练的机会从哪里来?我们要有一种资源开发意识,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教学资源,结合识字、理解词语、认识事物来发展语言能力。
)
生2:老师,看到这幅图画,我想到了刚学过的成语“舐犊之爱”!
师:为什么会想到这个词语呢?
生2:因为鸟妈妈捉虫子喂鸟宝宝就像老牛舔着小牛一样!
师:活学活用,好!
生3:老师,我还想到了刚刚学过的“家庭”一词。
师:为什么呢?
生3:树上的鸟窝就好象一个家庭,这个家庭中有两个鸟宝宝和一个鸟妈妈。
生4:老师,由“家庭”我还想到“天伦之乐、其乐无穷”两个成语。
……
(肖川博士指出“有效教学的主要特征之一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背景,帮助学生达到更复杂水平的理解。
”虽然是简单的“鸟窝”一词的教学。
孩子们有观察画面获得直观感受后,激活了自己的经验背景,使简单的识字走向更为复杂的理解。
着名语文教育专家吴立岗教授曾指出“我们的语文教学太注重语言积累,而忽视语言运用。
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的引导孩子运用以前积累过的词语、句子。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积累的目的。
同时,在教学中,结合孩子的运用,如“为什么想到舐犊之情”?让孩子在语言训练中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
)师:小朋友们,“鸟窝”给你们留下什么样的感受?能通过读告诉老师吗?
(一生轻柔地读。
)
师:你想告诉老师什么?
生:鸟窝很舒服。
师:老师听出来了,鸟窝对于小鸟们来说就像席梦思一样舒适。
(一生声音响亮地读。
)
师:你想告诉老师什么?
生:鸟窝很温暖!
……
(“言为心声”,孩子对词语有不同的感受,就会用不同的声音表达,这也就是语感地培养。
语文教学中,所有独特的理解、感受都可以用声音表达。
这样的教学对于孩子们来说更感到有趣,这样的教学,才更有利于孩子细腻心灵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