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标准的重复性稳定性考核
- 格式:docx
- 大小:27.06 KB
- 文档页数:6
欢迎共阅1:计量标准的重复性、稳定性考核一、概述计量标准是准确度低于计量基准,用于检定或校准其他计量标准或者工作计量器具的计量器具,它处于国家量值传递(溯源)体系的中间环节,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因此,计量标准在使用前必须依照JJF1033《计量标准考核规范》的要求,进行各项技术准备,使计量标准符合规范的要求并通过考核。
下面主要介绍计量标准的重复性、稳定性考核的内容。
二、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考核果不大于新建计量标准时的重复性,则重复性符合要求;如果重复性试验结果大于新建计量标准时的重复性时,应按照新的重复性结果重新进行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并判断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是否满足被检定或校准对象的需要。
4.《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记录》参考格式及填写说明(1)《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记录》参考格式申请考核单位原则上应当按照本参考格式填写。
如果本参考格式不适用,申请计量标准考核单位可以自行设计《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记录》格式,但是不应少于参考格式规定的内容。
《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记录》参考格式:的重复性试验记录953.核查标准的选择在计量标准稳定性的测量过程中还不可避免地会引入被测对象对稳定性测量的影响,为使这一影响尽可能地小,必须选择一稳定的测量对象来作为稳定性测量的核查标准。
核查标准的选择大体上可以按下述几种情况分别处理:(1)被检定或被校准的对象是实物量具。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一性能比较稳定的实物量具作为核查标准。
(2)计量标准仅由实物量具组成,而被检定或被校准的对象为非实物量具的测量仪器。
实物量具通常可以直接用来检定或校准非实物量具的测量仪器,并且实物量具的稳定性通常远优于非实物量具的测量仪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不必进行稳定性考核。
但需画出计量标准器所提供的标准量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即计量标准器稳定性曲线图。
(3)计量标准器和被检定或被校准的对象均为非实物量具的测量仪器。
如果存在合适的比较稳定的对应于该参数的实物量具,可以用它作为核查标准来进行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计量标准仪器的重复性与稳定性考核研究摘要:计量标准是开展计量检定、校准、检测和测量控制的依据,是开展计量技术研究和计量工作的基础。
计量标准仪器是一种重要的计量器具,其性能优劣直接影响到国家计量基准和国家基本量值的准确可靠。
因此,加强对计量标准仪器性能的考核和管理,保证其准确可靠地提供量值,是保证国家量值传递和溯源体系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
而要对计量标准仪器进行考核,首先要明确其测量能力的考核内容,包括测量重复性、测量稳定性、测量结果精密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等。
这几项内容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在对其进行考核时,应依据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
关键词:计量标准仪器;重复性;稳定性;考核研究计量标准仪器是开展量值传递、溯源及量值溯源等工作的依据,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量值传递工作的质量。
而在对计量标准仪器进行考核时,要注重其测量能力考核内容和方法以及标准仪器之间比对考核方式等,因为这些内容直接关系到其是否能够满足国家量值传递工作的需要。
因此,必须对其进行严格而全面的考核,从而保证国家量值传递工作能够正常运行。
而要进行严格而全面的计量标准仪器考核,就需要对其测量能力考核内容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计量标准仪器测量能力符合国家量值传递工作的要求。
1.测量重复性测量重复性是指在一组相同的测量条件下,对计量标准仪器进行测量,获得相同结果的概率。
测量重复性的考核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计量标准仪器进行简单的重复测定,另一种是在多台不同测量条件下对计量标准仪器进行重复测量。
(一)简单重复测定一般是指在不同的条件下对计量标准仪器进行多次测量,其结果作为重复性评定的依据。
例如对压力表、温度计、密度计、流量计,应分别进行多次重复性测量。
(二)多台不同的计量标准仪器进行重复测定,可以是同一计量标准仪器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多次测量。
(三)在多台计量标准仪器中同时使用同一台标准设备,对其中某一台设备进行重复性测定。
计量标准稳定性和重复性考核的方法探讨摘要:计量标准考核是国家主管部门对计量标准测量能力的评定和利用该标准开展量值传递的资格的确认。
被考核的计量标准不仅要满足相应的技术要求,还必须满足国家法制管理的有关要求。
关键词计量标准计量标准考核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计量标准的重复性引言:计量标准是准确度低于计量基准,用于检定或校准其他计量标准,或者工作计量器具的计量器具。
它处于量值传递(溯源)体系的中间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量值一旦失准,它所传递的其他计量标准或工作计量器具的量值都将失准,结果影响各个方面,严重的会影响到全国量值的一致性和国家量值传递(溯源)体系的安全。
为了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传递的一致性、准确性,为国民经济发展以及计量监督管理提供公正、准确的检定、校准数据或结果,国家对一些重要的计量标准实行考核制度。
计量标准的稳定性:是计量标准,保持其计量特性随时间恒定的能力。
计量标准的重复性:在一组重复性测量条件下的测量精密度。
下面就考核工作中计量标准的稳定性和重复性考核加以探讨。
1.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在计量标准考核中计量标准的稳定性用计量特性在规定时间间隔内发生的变化量表示。
新建的计量标准一般应当经过半年以上的稳定性考核,证明其所复现的量值稳定可靠后,方可申请计量标准考核;已建计量标准一般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稳定性考核,并通过历年的稳定性考核记录数据比较,证明其计量特性的持续稳定。
有证标准物质有效期内,可以不进行稳定性考核。
计量标准的稳定性应当包括计量标准器的稳定性和配套设备的稳定性。
稳定性的考核应当根据计量标准的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考核方法,方法有五种。
a、采用核查标准进行考核。
b、采用高等级的计量标准进行考核。
c、用控制图法进行考核。
d、采用计量检定规程或计量技术规范规定的方法进行考核。
e、采用计量标准器的稳定性考核结果进行考核。
核查标准或核查装置是指用于日常验证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性能的装置。
关于计量标准稳定性的考核方法对于已建计量标准,每年用被考核的计量标准对核查标准进行一组n次的重复测量,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请问:n次是多少次?另外,稳定性考核记录中,试验人员要一个还是两个人员签名?n按照相应专业的检定规程上要求的测量次数就行,n一般取10,不小于6次,一个人就可以了(1)对于新建计量标准,每隔一段时间(大于一个月),用该计量标准对核查标准进行一组n次的重复测量,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的测量结果。
共观测m组(m≥ 4)。
取m个测量结果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作为新建计量标准在该时间段内的稳定性。
(2)对于已建计量标准,每年用被考核的计量标准对核查标准进行一组n次的重复测量,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以相邻两年的测量结果之差作为该时间段内计量标准的稳定性。
若计量标准在使用中采用标称值或示值(即不加修正值使用),则测得的稳定性应小于计量标准的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如加修正值使用,则测得的稳定性应小于该修正值的扩展不确定度(U,k=2或U95)。
在计量标准稳定性的测量过程中还不可避免地会引人被测对象对稳定性测量的影响,为使这一影响尽可能地小,必须选择一稳定的测量对象来作为稳定性测量的核查标准。
核查标准的选择大体上可以按下述几种情况分别处理:l)被检定或被校准的对象是实物量具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一性能比较稳定的实物量具作为核查标准。
2)计量标准仅由实物量具组成,而被检定或被校准的对象为非实物量具的测量仪器实物量具通常可以直接用来检定或校准非实物量具的测量仪器,并且实物量具的稳定性通常远优于非实物量具的测量仪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不必进行稳定性考核。
但需画出计量标准器所提供的标准量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即计量标准器稳定性曲线图。
(3)计量标准器和被检定或被校准的对象均为非实物量具的测量仪器如果存在合适的比较稳定的对应于该参数的实物量具,可以用它作为核查标准来进行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测量标准重复性和稳定性的评定方法张昌俊(北京特种车辆研究所,北京100072)摘 要 本文介绍了测量标准重复性和稳定性评定的常规方法,分析了这种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几种新的评定方法。
关键词 测量标准 重复性 稳定性 在建立新的测量标准或者对测量标准申报考核前,需要对测量标准的重复性和稳定性进行评定。
根据C JB/J2749—96《建立测量标准技术报告的编写要求》被测量的重复性应好于测量标准合成不确定度的2/3,稳定性应好于测量标准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在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时,重复性还应作为不确定度的一个来源。
因此,正确评定测量标准的重复性和稳定性是一项重要工作。
C JB/J2749—96《建立测量标准技术报告的编写要求》推荐了一种评定测量标准重复性和稳定性的方法,即下文将介绍的被检测量器具法,但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本文结合实际工作,针对不同类型的测量标准提出了不同的评定方法。
这些方法对其他测量标准重复性和稳定性的评定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一、被检测量器具法11重复性:测量标准的重复性是指在相同测量条件下,测量标准对重复使用的被测量提供非常相近的示值的能力[2]。
选一稳定的被测量或被检测量器具,在短时间内重复测量n(n≥6)次,测得n个观测值x i,由式(1)计算实验标准偏差,用s(x)表示[3]。
s(x)=1n-1∑ni=1(x i- x)2(1)例如,为评定二等砝码标准装置的重复性,取一个50mg的F2等被检砝码在标准装置(50mg二等砝码、TC128天平)上短时间内重复测量10次,得到折算质量修正值如下:x i(mg):0103,0104,0104,0103,0104,0104, 0104,0103,0103,0104; x i=01036mg;s n(x)=010052mg。
21稳定性:测量标准的稳定性是指测量标准保持其计量特性持续恒定的能力[2]。
选一长期稳定性好的被测量或被检测测量器具,每隔一个月用测量标准重复观测,每次都测n 次(n≥6),分别计算测量平均值 x j,共测m(m≥4)个月,计算m个月平均值的平均值 x m,由公式(2)计算标准偏差,即为长期稳定性,用s m( x j)表示[3]。
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记录参考格式检定游标量具标准组的重复性试验记录选一把分度值0.02mm ,量程为(0-300)mm 的游标卡尺,在标准器组正常工作的条件下,等精度测量重复5次,各次测量值如下:其标准偏差:S =μm注:已建计量标准,至少每年进行一次重复性试验,测得的重复性应满足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
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记录参考格式检定游标量具标准组的稳定性考核记录用此套标准装置对300mm游标卡尺121.80点测量,编号0061,在规定的间隔时间内,进行4次等精度测量,测量数据如下:根据上述测量数据可知,测量结果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121.80-121.80=0mm,其值小于本计量标准的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0.02mm结论: 该计量标准的稳定性符合要求。
注:若计量标准在使用中采用标称值或示值,则稳定性应小于计量标准的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如加修正值使用,则应小于修正值的扩展不确定度。
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记录参考格式衡器检定装置的重复性试验记录选取一台100kg 台秤在装置正常工作的条件下,50kg 重量等精度重复测量10次,各次测量值如下:X =50kgni 1=∑U 2=0.0058S=±1)(12--∑=n X Xni i=±90058.0=±0.025kg=±25g该装置的最大重复性误差为25g注:已建计量标准,至少每年进行一次重复性试验,测得的重复性应满足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
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记录参考格式衡器检定装置的稳定性考核记录选取一台100kg台秤分度值为0.05kg,在装置正常工作的条件下称量50kg重量,在规定的间隔时间内,进行4次等精度测量,测量数据如下:根据上述测量数据可知,测量结果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50.00-50.00=0kg,其值小于本计量标准的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
结论: 该计量标准的稳定性符合要求。
计量标准考核的原则是什么计量标准考核是对计量标准体系进行评估和验证的过程。
在实施计量活动的过程中,确保准确的计量结果非常重要。
计量标准考核的目的是评估计量标准体系的可靠性、准确性和合规性。
本文将讨论计量标准考核的原则和标准。
1. 准确性准确性是计量标准考核的核心原则之一。
计量标准体系必须能够提供准确的计量结果,以确保测量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
准确性的评估可以通过进行比较实验、校准和验证来实现。
计量标准考核的过程应确保计量结果在一定的置信水平下具有满足要求的准确度。
2. 可追溯性可追溯性是计量标准考核的另一个重要原则。
可追溯性是指测量结果能够追溯到全球或国内国际计量标准的基础上进行的。
计量标准体系应该能够提供明确的测量链,以便追溯至国际或国家计量标准体系。
3. 合规性合规性是计量标准考核的重要原则之一。
合规性是指计量标准体系符合适用的法规、法律和标准要求。
计量标准考核的过程应确保计量标准体系的合规性,以避免使用不符合要求的计量结果。
4. 可靠性可靠性是计量标准考核的另一个关键原则。
可靠性是指计量标准体系能够提供一致性和稳定性的计量结果。
计量标准考核的过程应确保计量标准体系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确保计量结果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
5. 适用性适用性是计量标准考核的重要原则之一。
适用性是指计量标准体系能够满足特定的计量需求和应用要求。
计量标准考核的过程应确保计量标准体系在不同场景下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6. 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计量标准考核的最终目标之一。
计量标准体系应该不断改进和发展,以保持与技术和市场的步伐同步。
计量标准考核的过程应鼓励发现问题并提供持续改进的机会,以确保计量标准体系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7. 保密性保密性是计量标准考核的另一个重要原则。
计量标准体系应保护计量数据和结果的机密性和安全性。
计量标准考核的过程应确保计量数据的保密性,并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使用。
8. 透明度透明度是计量标准考核的关键原则之一。
测量标准重复性和稳定性的评定方法张昌俊(北京特种车辆研究所,北京100072)摘 要 本文介绍了测量标准重复性和稳定性评定的常规方法,分析了这种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几种新的评定方法。
关键词 测量标准 重复性 稳定性 在建立新的测量标准或者对测量标准申报考核前,需要对测量标准的重复性和稳定性进行评定。
根据C JB/J2749—96《建立测量标准技术报告的编写要求》被测量的重复性应好于测量标准合成不确定度的2/3,稳定性应好于测量标准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在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时,重复性还应作为不确定度的一个来源。
因此,正确评定测量标准的重复性和稳定性是一项重要工作。
C JB/J2749—96《建立测量标准技术报告的编写要求》推荐了一种评定测量标准重复性和稳定性的方法,即下文将介绍的被检测量器具法,但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本文结合实际工作,针对不同类型的测量标准提出了不同的评定方法。
这些方法对其他测量标准重复性和稳定性的评定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一、被检测量器具法11重复性:测量标准的重复性是指在相同测量条件下,测量标准对重复使用的被测量提供非常相近的示值的能力[2]。
选一稳定的被测量或被检测量器具,在短时间内重复测量n(n≥6)次,测得n个观测值x i,由式(1)计算实验标准偏差,用s(x)表示[3]。
s(x)=1n-1∑ni=1(x i- x)2(1)例如,为评定二等砝码标准装置的重复性,取一个50mg的F2等被检砝码在标准装置(50mg二等砝码、TC128天平)上短时间内重复测量10次,得到折算质量修正值如下:x i(mg):0103,0104,0104,0103,0104,0104, 0104,0103,0103,0104; x i=01036mg;s n(x)=010052mg。
21稳定性:测量标准的稳定性是指测量标准保持其计量特性持续恒定的能力[2]。
选一长期稳定性好的被测量或被检测测量器具,每隔一个月用测量标准重复观测,每次都测n 次(n≥6),分别计算测量平均值 x j,共测m(m≥4)个月,计算m个月平均值的平均值 x m,由公式(2)计算标准偏差,即为长期稳定性,用s m( x j)表示[3]。
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是评估计量标准或设备在一定时间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稳定性考核是确保计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的关键步骤。
下面将对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进行700字的阐述。
首先,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需要对标准设备进行周期性的校准和检验。
校准是通过与已知准确度的参考设备进行比较,调整设备的工作环境和参数,以保证其准确性。
而检验则是通过比较被测设备与标准设备的测量结果,确定其测量误差和准确性。
周期性的校准和检验可以发现设备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产生的漂移和误差,确保其测量结果的稳定性。
其次,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需要进行长期稳定性试验。
长期稳定性试验是通过对标准设备在一定时间内连续测量相同样品的数据,来评估其测量结果的稳定性。
这可以通过统计分析来判断标准设备的测量结果是否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以及波动的幅度和趋势。
这些统计指标可以反映出设备在一定时间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另外,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需要进行设备的重复性试验。
重复性试验是指在相同条件下,重复测量同一样品多次,以评估设备在短时间内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通过比较重复测量结果的变异程度,可以得出设备的重复性指标。
这些指标反映了设备对同一样品在相同条件下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最后,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还需要进行设备的耐久性试验。
耐久性试验是通过对设备在长时间和不同工作条件下的使用,来评估其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这可以通过记录设备的使用情况、维修记录和维护情况等来判断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同时,对设备进行定期的保养和维护也是保证其稳定性的重要措施。
综上所述,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是确保计量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步骤。
通过周期性的校准和检验、长期稳定性试验、重复性试验和耐久性试验,可以评估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而保证计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1:计量标准的重复性、稳定性考核一、概述计量标准是准确度低于计量基准,用于检定或校准其他计量标准或者工作计量器具的计量器具,它处于国家量值传递(溯源)体系的中间环节,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因此,计量标准在使用前必须依照JJF1033《计量标准考核规范》的要求,进行各项技术准备,使计量标准符合规范的要求并通过考核。
下面主要介绍计量标准的重复性、稳定性考核的内容。
二、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考核1.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计量标准的重复性即在相同测量条件下,重复测量同一被测量,计量标准提供相近示值的能力。
计量标准的重复性通常用测量结果的分散性来定量表示,即用单次测量结果y i 的实验标准差s(y i)来表示。
计量标准的重复性通常是检定或校准结果的一个不确定度来源。
新建计量标准应当进行重复性试验,并提供试验的数据;已建计量标准,至少每年进行一次重复性试验,测得的重复性应满足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
在计量标准考核中,计量标准的重复性是指在重复性条件(这些条件包括测量程序、人员、仪器、环境等方面)下用该计量标准测量一常规的被测对象时,所得到的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为保证在尽量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测量必须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重复性测量。
2.重复性的试验方法在重复性条件下,用计量标准对常规的被检定或被校准对象进行n次独立重复测量,若得到的测量结果为y i (i = 1,2,…,n),则其重复性s(y i)为()()112--=∑=nyyy snii i式中:y—n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n—重复测量次数,n应尽可能大,一般应不少于10次。
重复性试验结果也会受被测对象不稳定的影响,所以在进行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时,选择的测量对象应为常规的被检定或被校准计量器具,而不是本身重复性和稳定性都是最佳的被检定或被校准计量器具,这样评定得到的不确定度可以用于大多数的检定或校准结果。
3.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考核对于新建计量标准,只要按照要求进行重复性试验,并提供试验的重复性数据即可;对于已建计量标准,至少每年进行一次重复性试验,如果重复性试验结果不大于新建计量标准时的重复性,则重复性符合要求;如果重复性试验结果大于新建计量标准时的重复性时,应按照新的重复性结果重新进行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并判断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是否满足被检定或校准对象的需要。
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要求计量不仅保证着产品的一致性和互换性,而且对于保证产品的优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测量过程可以溯源到统一的标准,而统一的标准就是计量标准,计量标准最重要的指标是其稳定性和准确性。
一、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计量标准的稳定性是计量标准的主要计量特性之一,它是指计量标准保持其计量特性随时间恒定的能力,也就是说,计量标准的稳定性是表示计量标准所提供的标准量值的长期漂移的度量。
在JJF1033-2008《计量标准考核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中规定,计量标准的稳定性用经过规定的时间间隔后计量标准提供的量值所发生的变化来表示,因此,计量标准的稳定性与所考虑的时间段的长短有关。
计量标准通常由计量标准器和配套设备组成,因此,计量标准的稳定性应包括计量标准器的稳定性和配套设备的稳定性。
同时,在稳定性的测量过程中还不可避免地会引入被测对象对稳定性测量的影响,因此必须选择稳定的测量对象作为稳定性测量的核查标准。
二、用于稳定性考核的核查标准的选择JJF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给出的测量仪器的定义是“单独地或连同辅助设备一起用以进行测量的器具”,而实物量具的定义是“使用时以固定形态复现或提供给定量的一个或多个已知值的器具”。
由此可见,所有可以用来进行测量的器具都属于测量仪器,而实物量具是测量仪器中特定的一类。
其特点是它们本身能提供一个或多个标准量值,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其形态不能发生变化。
在计量标准考核中是否存在量值稳定的核查标准,取决于计量标准中的标准器、主要配套设备,以及被测对象是不是量值比较稳定的实物量具。
由于计量标准种类繁多,因此,无法对核查标准的选择作统一的规定。
在计量标准考核中,核查标准的选择大体上可以按下述几种情况分别处理:1.被检定或被校准的对象是实物量具由于实物量具所提供的标准量值一般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性能比较稳定的实物量具作为核查标准。
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应该进行稳定性考核。
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记录参考格式检定游标量具标准组的重复性试验记录选一把分度值0.02mm ,量程为(0-300)mm 的游标卡尺,在标准器组正常工作的条件下,等精度测量重复5次,各次测量值如下:其标准偏差:S ==2.33μm注:已建计量标准,至少每年进行一次重复性试验,测得的重复性应满足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
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记录参考格式检定游标量具标准组的稳定性考核记录用此套标准装置对300mm游标卡尺121.80点测量,编号0061,在规定的间隔时间内,进行4次等精度测量,测量数据如下:根据上述测量数据可知,测量结果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121.80-121.80=0mm,其值小于本计量标准的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0.02mm结论: 该计量标准的稳定性符合要求。
注:若计量标准在使用中采用标称值或示值,则稳定性应小于计量标准的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如加修正值使用,则应小于修正值的扩展不确定度。
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记录参考格式衡器检定装置的重复性试验记录选取一台100kg 台秤在装置正常工作的条件下,50kg 重量等精度重复测量10次,各次测量值如下:X =50kgn i 1=∑U 2=0.0058S=±1)(12--∑=n X Xni i=±90058.0=±0.025kg=±25g该装置的最大重复性误差为25g注:已建计量标准,至少每年进行一次重复性试验,测得的重复性应满足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
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记录参考格式衡器检定装置的稳定性考核记录选取一台100kg台秤分度值为0.05kg,在装置正常工作的条件下称量50kg重量,在规定的间隔时间内,进行4次等精度测量,测量数据如下:根据上述测量数据可知,测量结果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50.00-50.00=0kg,其值小于本计量标准的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
结论: 该计量标准的稳定性符合要求。
试论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摘要:计量标准的稳定性是指计量标准保持其计量特性随时间恒定的能力。
计量标准通常由计量标准器和配套设备所组成,因此一般来说计量标准的稳定性应包括计量标准器稳定性和配套设备的稳定性。
本文对这方面相关的内容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计量标准稳定性考核1稳定性考核的意义依据JJF1033-2008《计量标准考核规范》和JJF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可知,计量标准的稳定性是指计量标准保持其计量特性随时间恒定的能力,一般可以“用计量特性在规定时间所发生的变化”来作为对稳定性的定量表示。
我们还应明确的是:这里所说的计量标准,通常是指包括配套辅助设备在内的整套计量标准装置。
而单个计量标准仪器的稳定性,则应区别称之为计量标准器的稳定性。
测量仪器的稳定性是反映在一定时间段内该测量仪器的测量结果是否总能保持准确可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也是我们据以确定计量仪器的检定(校准)周期,或查验检定(校准)周期是否合理的一个重要依据。
因此JJF1033-2008规定,计量标准的使用者应该对计量标准和计量标准器的稳定性进行考核。
考核稳定性就是考核计量特性随时间发生的变化。
不过计量特性包含较广,考核一般只抓住其主要特性即量值的变化进行考查。
2如何进行稳定性考核计量标准稳定性考核,是对计量标准装置的测量能力和测量准确度随时间变化的一种考核。
具体考核方法除相关计量检定规程或计量技术规范已有明确规定的之外,通用方法是:选取一个或一组稳定的被测对象,每隔一个规定的时间间隔,则用该被考核的计量标准装置对该选定的被测对象进行一组相同的测量,观察比较历次测量相同测量点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这里的“规定时间间隔”通常为一年或半年,但对于新建计量标准,可以是1至2个月,最关键也最困难的是如何选取“稳定的被测对象”。
首先,同一类计量器具通常总是等级越高稳定性越好。
因此,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是选用高一等级的计量标准器作为被测对象。
计量标准稳定性考核计量标准的稳定性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计量标准的性能能够保持稳定,不会因为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是对计量标准在使用过程中的性能进行评估和监控,以确保其稳定可靠,为各种测量活动提供可靠的基准。
本文将从稳定性考核的概念、重要性、方法和实施要点等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稳定性考核的概念。
稳定性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计量标准的性能能够保持不变。
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就是通过对计量标准的性能进行定期检验和监控,评估其是否能够保持稳定。
稳定性考核是对计量标准的一种质量管理手段,是保证计量标准性能稳定可靠的重要途径。
其次,稳定性考核的重要性。
计量标准的稳定性对于各种测量活动都至关重要。
只有当计量标准的稳定性得到保证,才能够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因此,稳定性考核是保证计量标准性能稳定可靠的基础,对于提高测量活动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稳定性考核的方法。
稳定性考核的方法主要包括定期校准、比对检验、环境监控等。
定期校准是通过将计量标准送至具有资质的计量机构进行校准,以检验其性能是否稳定可靠。
比对检验是通过与其他计量标准进行比对,检验其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环境监控是通过对计量标准所处的环境条件进行监控,以确保其在稳定的环境条件下工作。
最后,稳定性考核的实施要点。
稳定性考核的实施要点包括建立健全的稳定性考核制度、加强对计量标准的日常管理、定期进行稳定性考核、及时处理稳定性异常情况等。
建立健全的稳定性考核制度是保证稳定性考核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需要明确稳定性考核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明确稳定性考核的周期和内容,确保稳定性考核工作的有序进行。
总之,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是保证计量标准性能稳定可靠的重要手段,对于各种测量活动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立健全的稳定性考核制度,加强对计量标准的日常管理,定期进行稳定性考核,可以有效地保证计量标准的稳定性,为各种测量活动提供可靠的基准。
1计量标准的重复性、稳定性考核
一、概述
计量标准是准确度低于计量基准,用于检定或校准其他计量标准或者工作计量器具的计量器具,它处于国家量值传递(溯源)体系的中间环节,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因此,计量标准在使用前必须依照JJF1033《计量标准考核规范》的要求,进行各项技术准备,使计量标准符合规范的要求并通过考核。
下面主要介绍计量标准的重复性、稳定性考核的内容。
二、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考核
1.计量标准的重复性
计量标准的重复性即在相同测量条件下,重复测量同一被测量,计量标准提供相近示值的能力。
计量标准的重复性通常用测量结果的分散性来定量表示,即用单次测量结果y的实验标准差s(y i)来表示。
计量标准的重复性通常是检定或校准结果的一个不确定度来源。
新建计量标准应当进行重复性试验,并提供试验的数据;已建计量标准,至少每年进行一次重复性
试验,测得的重复性应满足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
在计量标准考核中,计量标准的重复性是指在重复性条件(这些条件包括测量程序、人员、仪器、环境等方面)下用该计量标准测量一常规的被测对象时,所得到的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为保证在尽量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测量必须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重复性测量。
2.重复性的试验方法在重复性条件下,用计量标准对常规的被检定或被校准对象进行
结果为y i(i=1,2,…,n),则其重复性s(y i)为式中:y —n次测量结果的
算术平均值;
n—重复测量次数,n应尽可能大,一般应不少于10次。
重复性试验结果也会受被测对象不稳定的影响,所以在进行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时,选择的测量对象应为常规的被检定或被校准计量器具,而不是本身重复性和稳定性都是最佳的被检定或被校准计量器具,这样评定得到的不确定度可以用于大多数的检定或校准结果。
3•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考核对于新建计量标准,只要按照要求进行重复性试验,并提供试验的重复性数据即可;对于已建计量标准,
至少每年进行一次重复性试验,如果重复性试验结果不大于新建计量标准时的重复性,则重复性符合要求;如果重复性试验结果大于新建计量标准时的重复性时,应按照新的重复性结果重新进行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并判断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是否满足被检定或校准对象的需要。
4•《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记录》参考格式及填写说明
(1)《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记录》参考格式申请考核单位原则上应当按照本参考格式填写。
如果本参考格式不适用,申请计量标准考核单位可
以自行设计《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记录》格式,但是不应少于参考格式规定的内容。
《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记录》参考格式:
的重复性试验记录
n次独立重复测量,若得到的测量
试验时间、、测量值()月日年年
月日
年
月日
年
月日
年
月日
试验条件
1
2
3
4
5
6
7
8
9
10
结论
备注
试验人员
直流电阻箱检定装置 的重复性试验记录
1. 计量标准的稳定性
(2)《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记录》参考式样的填写说明
在表上方“的重复性试验记录”栏目中的横线上方填写计量标准名称。
“试验时间”是指进行重复性试验的日期,每年至少一次。
“测量值”是指进行重复性试验时测得的单次测量结果。
“试验条件”填写选用的被测对象以及试验时的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
“结论”是指是否符合对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
“备注”栏填写重复性试验需要附加说明的问题。
“试验人员”栏须为试验人员的签名。
1) 2) 3) 4) 5)
6)
7)
例如:
试验时间 测量值(Q) '测量次数
2008 年 10月22日
年
月日
年
月日
年
月日
年
月日
试验条件
20 C, 55%
1
2
3
4
5
6
7
8
9
10
结论 符合要求
备注
/
试验人员
XXX
三、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考核时间 、、
测量值() '测量次数
年
月日
年
月日
年
月日
年
月日
年
月日
核查标准
1
2
3
4
计量标准的稳定性是指计量标准保持其计量特性随时间恒定的能力。
因此计量标准的稳定性与所考
虑的时间段的长短有关。
计量标准通常由计量标准器和配套设备所组成,因此一般说来计量标准的稳定 性应包括计量标准器的稳定性和配套设备的稳定性。
在计量标准考核中,计量标准的稳定性是指用该计量标准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测量稳定的被测对象 时,所得到的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因此所得到的稳定性测量结果中包括了被测对象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为使该影响尽可能小,必须选择一量值稳定的核查标准作为测量对象。
新建计量标准一般应当经过半年以上的稳定性考核,证明其所复现的量值稳定可靠后,方能申请计量标 准考核;已建计量标准应当保存历年的稳定性考核记录,以证明其计量特性的持续稳定。
2. 计量标准稳定性的考核方法 对于新建计量标准,每隔一段时间
(大于一个月),用该计量标准对核查标准进行一组
n 次的重复测量,
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的测量结果。
共观测 m 组(m > 4)。
取m 个测量结果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
作为新建计量标准在该时间段内的稳定性。
对于已建计量标准,每年用被考核的计量标准对核查标准进行一组
n 次的重复测量,取其算术平均值作
为测量结果。
以相邻两年的测量结果之差作为该时间段内计量标准的稳定性。
若计量标准在使用中采用标称值或示值
(即不加修正值使用),则测得的稳定性应小于计量标准的最大允
许误差的绝对值;如加修正值使用,则测得的稳定性应小于该修正值的扩展不确定度
(U ,k=2或U 95)。
3. 核查标准的选择
在计量标准稳定性的测量过程中还不可避免地会引入被测对象对稳定性测量的影响,
为使这一影响尽可
能地小,必须选择一稳定的测量对象来作为稳定性测量的核查标准。
核查标准的选择大体上可以按下述 几种情况分别处理: (1 )被检定或被校准的对象是实物量具。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一性能比较稳定的实物量具作为核查标准。
(2) 计量标准仅由实物量具组成,而被检定或被校准的对象为非实物量具的测量仪器。
实物量具通常可以直接用来检定或校准非实物量具的测量仪器,
并且实物量具的稳定性通常远优于非实
物量具的测量仪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不必进行稳定性考核。
但需画岀计量标准器所提供的标准量 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即计量标准器稳定性曲线图。
(3) 计量标准器和被检定或被校准的对象均为非实物量具的测量仪器。
如果存在合适的比较稳定的对应于该参数的实物量具,
可以用它作为核查标准来进行计量标准的稳定性
考核。
如果对于该被测参数来说,不存在可以作为核查标准的实物量具,可以不作稳定性考核。
4•《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记录》参考格式及填写说明 (1)《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记录》参考格式 申请考核单位原则上应当按照本参考格式填写。
如果本参考格式不适用,
申请考核单位可以自行设
计《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记录》格式,但是不应少于参考格式规定的内容。
《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记录》参考格式:
的稳定性考核记录
(2)《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记录》参考格式的填写说明
在表上方“的稳定性考核记录”栏目中的横线填写计量标准名称。
“考核时间”是指进行稳定性考核时的日期,每年至少一次。
“测量值”是指进行稳定性考核时测得的单次测量结果。
“核查标准”填写核查标准的名称及其主要计量特性。
变化量是指本次测量结果和上次测量结果之差。
“允许变化量”是指本文第三、
2.条所规定的控制限。
“结论”栏: 1) 2) 3) 4) 5) 6) 7) 写“不符合”。
如果变化量不大干允许变化量,填写“符合”,如果变化量大于允许变化量,填 8)“考核人员” 例如:
栏须为考核人员的签名。
直流电桥检定装置的稳定性考核记录
考核时间、、测量值(Q) 2008 年
5月26日
2009 年
5月26日
年
月日
年
月日
年
月日
核查标准名称:直流电桥型号:XXXX等级:级编号:XXX 1
2
3
4
5
6
7
8
9
10
变化量I G y 1 /
允许变化量Q
结论/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