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画教学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4
小一工笔课程教案教案标题:小一工笔课程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工笔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细致入微的绘画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
教学重点:1. 工笔画的基本技巧和特点。
2. 学生对于细节的观察和描绘能力。
3. 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教导学生细致入微的绘画技巧。
2. 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1. 工笔画教材和示范作品。
2. 绘画工具:毛笔、墨汁、颜料、宣纸等。
3. 绘画辅助工具:铅笔、橡皮擦、直尺等。
4. 学生的绘画作品展示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堂课学习的内容,简要介绍工笔画的定义和特点。
2. 展示一些工笔画的经典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讲解工笔画的基本技巧(10分钟)1. 介绍工笔画的绘画工具和材料。
2. 讲解工笔画的基本步骤:先画轮廓,再填充细节。
3. 示范绘制一个简单的工笔画,让学生理解绘画的过程和技巧。
三、练习绘制基本形状(15分钟)1. 让学生用铅笔在宣纸上练习绘制基本的直线、曲线和几何形状。
2. 指导学生使用毛笔和墨汁进行练习,逐渐熟悉工笔画的绘画方式。
四、观察和描绘细节(20分钟)1. 展示一幅工笔画作品,让学生仔细观察其中的细节。
2. 引导学生用毛笔和墨汁描绘作品中的细节部分,注重线条的精细和层次感。
五、创作一个简单的工笔画作品(25分钟)1.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题材或对象,用铅笔在宣纸上勾勒轮廓。
2. 学生使用毛笔和墨汁填充细节,注重绘画的精细和层次感。
3.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添加一些个人的想法和元素。
六、展示和评价(5分钟)1.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贴在展示板上,展示给全班同学。
2. 教师和同学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鼓励,提供积极的反馈。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多观察自然和周围的事物,培养绘画的灵感和想象力。
2. 组织学生参观工笔画展览或邀请工笔画艺术家进行现场示范,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
工笔画教学总结与反思近年来,工笔画在艺术界逐渐受到广泛关注,成为许多人学习和欣赏的对象。
作为一种传统的绘画技法,工笔画以其细腻、精致的特点吸引了众多爱好者。
在教学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工笔画的独特之处,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在此进行总结与反思,以期对工笔画教学的改进和提升。
工笔画教学需要注重基础训练。
工笔画的细腻程度对学习者的笔触控制要求较高,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基础技法的训练。
例如,对线条的运用、用笔的轻重、颜料的调配等都需要进行系统的练习和讲解。
通过反复训练,学习者可以逐渐掌握基本技法,为后续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工笔画教学需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
工笔画不仅仅是一种绘画技法,还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
在教学中,应向学习者传授工笔画的历史渊源、发展演变以及相关的理论知识。
这样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工笔画的精髓和内涵,提高其创作的深度和广度。
工笔画教学需要注重实践与创新。
工笔画作为一种传统的绘画技法,虽然有着严格的规范和传统的题材,但也需要有创新的空间和思维。
在教学中,应鼓励学习者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创作,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实践与创新,可以使工笔画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工笔画教学需要注重情感的表达。
工笔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仅是技法的展示,更重要的是情感的表达。
在教学中,应鼓励学习者通过工笔画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使作品更具有个人特色和艺术性。
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对学习者情感的引导和培养,使其能够在创作中表达真实、深沉的情感。
工笔画教学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注重基础训练、理论传授、实践创新和情感表达。
只有通过这些方面的综合培养,学习者才能真正掌握工笔画的技法和精髓,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和艺术性的作品。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这些方面的培养和指导,以提高工笔画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工笔画教学大纲一、导言工笔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技法,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和独特的表现方式。
本教学大纲旨在系统地介绍工笔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帮助学习者全面掌握这门艺术形式。
二、课程目标1. 了解工笔画的历史和发展背景,掌握其基本概念和特点;2. 学习工笔画的绘画工具和材料,并熟悉使用方法;3. 掌握工笔画的基本构图与线条规划技巧;4. 学习工笔画的水墨运笔技巧和临摹方法;5. 提高观察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培养独立创作工笔画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1. 工笔画概述a. 工笔画的定义与特点b. 工笔画的由来和发展历程c. 工笔画与写意画的区别2. 工具与材料a. 绘画工具(毛笔、笔洗、宣纸等)的选择与使用方法b. 绘画颜料(国画颜料、水墨等)的选购和保养3. 基本构图与线条规划a. 工笔画的构图原则与要点b. 线条的粗细、长短与运用技巧4. 水墨运笔技巧a. 渲染与渐变的方法与技巧b. 点、线、面的处理方式5. 工笔画的临摹与创作a. 熟悉名家经典作品的临摹与学习b. 运用工笔画技法创作自己的作品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与示范:通过教师的讲解与示范,详细解析工笔画的相关知识和技巧。
2. 视频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录制教学视频,展示绘画过程和技术要点。
3. 实践操作: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践操作,巩固所学内容。
4. 作品展示与评析: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教师进行评析和指导。
五、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包括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实践操作的技巧运用等。
2. 作品评估:评估学生的作品质量,包括线条处理、构图能力、用色技巧等。
六、参考资料1. 张善子,《工笔花鸟画百态》;2. 张伯英,《工笔人物画技法基础》;3. 谢希德,《工笔山水画技法与鉴赏》。
七、总结通过本教学大纲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工笔画的基本技巧和理论知识,培养观察力和创作能力,为将来的艺术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提供充足的练习机会,鼓励独立思考和创作,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
二、工笔画教学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科学、文化、艺术各种交叉学科知识在全球内传播,社会越向前发展,就越迫切需要杰出的人才、优秀的人才、综合性的人才。
因此对工笔画表现技法问题的关注已是现代工笔画创作的重要特点之一。
如何再认识、再理解工笔画,是当代工笔画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观念问题,对工笔画教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教师要适应社会发展节奏的需要,使学生不仅学习到专业理论、专业技能,而且培养教育学生具有较高艺术修养,并成为一名适应性强、与社会同步的优秀人才。
所以工笔画技法因素在造型,用线和用色三个方面的实验大大丰富了艺术创造的空间,使中国工笔画具有了超越古代传统的现代形态。
(一)运用线描表现美感中国传统的工笔画,在众多的画种之中,可以说是最为成熟的画种之一。
它起于魏晋而成于宋,绘画之物象神态自然,笔韵高洁。
由于长期以来中国人民形成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美学思想,以及中国画工具材料的特点,使中国传统绘画形成了有别于西方绘画的内涵、风格与绘画技巧。
学习中国画要先学使用工具,只有经过长期的磨练,工具使用才能得心应手。
因此,用笔、用墨的技巧,历来就是学习中国画的基本功。
一、用笔在工笔画中用笔包含勾线用笔和设色用笔两层含义。
勾线用笔以中锋为主,也有偏锋、顺锋、逆锋之分。
中锋运笔笔锋行在线的中央,线条挺拔圆浑;偏锋笔尖偏向线的一侧,线条峭拔多变;顺锋线条流畅,逆锋线条苍毛。
运笔速度也能影响线的效果,急则流畅飘逸,徐则涩滞凝重。
用笔转是表现线的圆转变化,折是直角变化;顿挫是运笔过程中的停顿,使线产生节奏变化;提按是指用笔力度而言,提力大,线细而虚,按力重则线粗而实。
二、用墨在工笔画中,不但讲究用笔,而且讲究用墨。
工笔作画多选用油烟墨,墨黑而有光泽,干后不跑动。
也可选用一得阁墨汁,画重墨或淡墨时好用,但要慎用焦墨和浓墨,渲染时墨色易跑动。
中国画墨色可分为焦、浓、重、淡、清几个等级,白描勾线时,要依据所画物象颜色的明度,调出墨色的深浅。
工笔画教案第一节:中国画的分类一、教学内容:中国画的分类二、教学目的:通过中国画分类概况的讲授,使学生能初步的了解中国画的基本分类。
了解中国画中各个画种的不同表现形式和基本表现方法三、教学方法:讲授、观摩。
四、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在于了解中国画的分类,及中国画中各个画种的不同表现形式和基本表现方法。
五、教学难点教学方式采用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领会能力,掌握中国画各个画种的不同表现形式和基本表现特点。
六、教学过程:一、中国画的定义:中国画:又称“国画”,我国传统的绘画(区别于‘西洋画’)。
它是用毛笔、墨和中国画颜料在特制地宣纸或绢上作画,题材主要有人物、山水、花鸟,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两种,富于传统特色。
二、中国画的技法:1、写意:中国画传统的画法之一,相“工笔画”而言,用豪放、简练、洒落的笔墨描绘物象的形神,抒发作者的感情。
写意画在表现对象上是运用概括、夸张的手法,丰富的联想,用笔虽简但意境繁邃,具有一定的表现力。
它要有高度概括的能力,要有以少胜多的含蓄意境,落笔要准确,运笔要熟练,要能得心应手,意到笔随。
2、工笔画:中国画传统画法之一。
画法比较工整严谨,以描绘被画对象的准确形象为准则。
相对于“写意画”。
(以描绘被画对象的大意为原则)而言。
总的来讲,工笔画用笔工整细致,敷色层层渲染,细节刚彻入微要用极细腻的笔触描绘物象,故称“工笔”三、欣赏:出示国画名家的作品视频,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审美认知水平。
第二节:中国画的用具(一)笔墨一、教学目的:通过中国画工具材料的讲授,使学生了解工笔花鸟画工具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二、教学方法:讲授、演示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由于工笔画有着自身的表现要求,因而工笔花鸟画有其着其特用的工具与材料要求。
当然,目前工笔画家已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工具与材料,而是拓宽了使用范围,许多画家并对此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尤其是颜料的使用上,大量矿物性颜色(岩彩)的使用,使工笔画在走向现代化方面趋于成熟,并使工笔画风格出现多元化四、讲授新课一、笔的分类:出示幻灯片让学生边观察便了解1、勾线笔类工笔画基本上用中锋勾勒细而匀的线条,故多选用狼毫这类细而尖的笔,常用的笔有衣纹笔、叶筋笔、大红毛、小红毛、蟹爪、拖线笔、勾线笔等。
工笔花鸟画教案设计工笔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重要流派之一,也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工笔花鸟画教案设计,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工笔花鸟画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的:怎样应用所学的绘画知识进行创作,构图在创作中的重要性,进行中国画工笔花鸟创作画的一般程序中国画工笔花鸟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构图在创作中的重要性难点:基础知识在创作过程中的运用教学过程:一、讲授新课:1、学习中国画的意义:(1) 继承:中国画是我国的民族绘画,经历了自身发展的辉煌岁月,崛起了光照四宇的艺术峰巅,它不仅为我国历代各族人民所珍爱,同时也对世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进行创作:学习的同时是为增强学生的感受能力,使他们善于捕捉自己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并在造型和色彩上强化其表现,更多的是使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表现能力。
2、进行工笔花鸟画创作的步骤:(1) 确定思路,构想(2) 写生、搜集资料: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我们不仅要继承发扬前人的优良传统,而且要深入生活中去观察、体验、收集素材(口述:公园、花圃、盆栽都可以作为写生的素材)。
(3) 自描定移:(首先向学生提问什么是白描。
白描的特点?)白描:也称双勾。
它的特点是不借助任何色彩和明暗关系、完全用线来表现对象的形体、结构、质感和立体感,圆满地完成画面效果,达到形神兼备的造型要求。
白描的空间感、质感、立体感:①空间感:是靠线的虚实、疏密、浓染、粗细、松紧、强弱等对比手法表现的。
②质感:主要是根据对象轮廓特征与表面纹理而概括出来的那些线条。
③立体感:是根据物体的透视结构而产生的。
(4) 构图:指在特定的有限平面范围内,将个别的局部的艺术形象有机地组织结构,从而创造出一幅完整的艺术作品构图的方法和规律:①宾主:分清主次、突出主体,可以从位置、分量、角度、虚实、色彩等方面考虑。
②疏密:“密不透风,疏可走马”构图应密处密,疏处疏,不能平铺直叙。
③呼应:画面上所有的特点不同都不能孤立存在,而且相互联系。
工笔教学大纲工笔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技法,以细腻的线条和精细的色彩描绘出清晰的形象。
它注重细节的表现和精确的构图,给人以细腻、精致的感觉。
工笔画的教学大纲是指在学习工笔画时,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巧的总结和概括。
一、基本知识在学习工笔画之前,首先要了解一些基本知识。
比如,了解工笔画的起源和发展历史,了解工笔画的特点和表现手法等。
这些基本知识的了解,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工笔画的技法和精神内涵。
二、素描基础工笔画的绘制离不开素描基础。
学习者需要通过素描的训练,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和表现能力。
素描基础包括线条的掌握、光影的表现、形体的构造等。
只有掌握了这些基础,才能更好地进行工笔画的绘制。
三、线条的运用线条是工笔画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
学习者需要通过练习,掌握各种线条的运用技巧。
比如,直线、曲线、粗细的变化等。
线条的运用不仅可以表现出物体的形态,还可以表达出物体的质感和纹理。
四、色彩的运用工笔画的色彩表现非常重要。
学习者需要通过练习,掌握色彩的运用技巧。
比如,色彩的搭配、色彩的层次感、色彩的过渡等。
色彩的运用可以使画面更加生动和丰富,给人以美的享受。
五、细节的表现工笔画注重细节的表现。
学习者需要通过观察和实践,提高自己对细节的观察和描绘能力。
比如,细腻的线条描绘、精确的色彩填充、精细的纹理表现等。
只有将细节处理得到位,才能使画面更加真实和精致。
六、构图的设计工笔画的构图设计非常重要。
学习者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构图能力。
构图的设计包括画面的整体布局、物体的位置和比例关系等。
只有将构图设计得当,才能使画面更加有层次感和艺术感。
七、创作的实践学习工笔画不仅要掌握技法,还需要进行实践和创作。
通过实践和创作,学习者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和技巧应用到实际的绘画中。
只有不断地实践和创作,才能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和艺术修养。
总结:工笔画的教学大纲包括基本知识、素描基础、线条的运用、色彩的运用、细节的表现、构图的设计和创作的实践等。
工笔画入门教学方法工笔画是中国传统绘画技法之一,以精细细腻的线条描绘物体,强调细节和色彩的表现力。
在工笔画中,每一笔每一点都需要精确地勾勒,具有很高的要求。
本文将介绍一些工笔画入门教学方法,帮助初学者掌握这一技巧。
一、学习基础绘画技巧在学习工笔画之前,初学者首先要掌握基础的绘画技巧。
这包括线条勾勒、明暗处理、透视原理等方面的知识。
可以通过学习素描、水彩画等其他绘画技法,提高自己的基本功,为工笔画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了解工笔画的特点和风格工笔画的特点是精细、细致,追求写实和精确的表现。
在工笔画中,需要运用细腻的线条来勾勒物体的轮廓,以及丰富的色彩来表现物体的质感和细节。
学习工笔画之前,初学者应该仔细观察经典的工笔画作品,了解其特点和风格,培养对工笔画的审美意识。
三、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材料在绘制工笔画时,选择适合的工具和材料非常重要。
首先要选择一支细腻的毛笔,用于描绘线条和细节。
其次,选用质地细腻、颜色丰富的颜料,以确保色彩的精确表达。
同时,还需要准备好宣纸和其他绘画用具,以保证作品的质量和持久性。
四、练习勾勒线条在工笔画中,线条的勾勒是基础和关键。
初学者可以通过练习勾勒线条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技巧。
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物体进行练习,比如花朵、水果等,先用铅笔或淡墨进行简单的素描,然后再用细腻的毛笔重点描绘线条,尽量做到精确和细致。
五、注重色彩的表现工笔画强调色彩的细腻和准确表达。
在练习工笔画时,初学者应该注重色彩的练习和掌握。
可以选择一些色彩比较简单的物体进行练习,比如果实、花卉等,逐渐提高色彩的表现能力。
可以运用渐变、叠加等技巧,使作品更加细腻和立体。
六、勤于观察,学习借鉴观察是学习工笔画的重要方法之一。
初学者应该培养良好的观察能力,仔细观察自然界中的物体,了解其结构和细节。
可以多参考经典的工笔画作品,学习其中的构图、线条和色彩运用等技巧。
通过不断借鉴和学习,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七、坚持练习,持之以恒学习工笔画需要耐心和毅力。
工笔画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十课《工笔画教学》。
课程主要让学生了解工笔画的定义、特点、技法,并通过实践创作一幅工笔画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工笔画的定义、特点、技法,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2. 培养学生独立创作工笔画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工笔画的定义、特点、技法。
难点:工笔画作品的创作方法和表现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画纸、画笔、墨水、颜料等。
学具:画纸、画笔、墨水、颜料、水杯、毛巾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几幅精美的工笔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工笔画的特点和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教师简要介绍工笔画的定义、特点、技法,让学生对工笔画有初步的认识。
3. 示范:教师现场演示一幅工笔画作品的创作过程,讲解每一步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4. 练习: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独立创作一幅工笔画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板书设计工笔画特点:细腻、逼真、色彩鲜艳技法:线条、渲染、勾勒、填色创作步骤:构图、打稿、上色、修整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描述本节课所学的工笔画特点、技法和创作步骤。
2. 请学生谈谈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3. 请学生课后收集更多关于工笔画的作品,下节课分享给同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工笔画的定义、特点、技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大部分学生能独立完成一幅工笔画作品。
但仍有部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对线条、渲染等技法的运用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工笔画的历史和发展,欣赏更多优秀的工笔画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尝试其他美术创作形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1. 工笔画的定义:工笔画是一种以细笔勾勒、渲染、填色等技法为主的绘画形式,注重线条、色彩和形象的细腻表现,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
工笔淡彩画教案【篇一:《工笔花鸟画》教案】刘丹《中国画艺术》教案- 1 -【篇二:工笔画校本课程_教案】景德镇市xxxx《工笔画》教学教案授课时间:学年第学期适用专业、班级:___________编写人:___________编写时间:年月第一节:中国画的分类教学内容:中国画的分类教学目的:通过中国画分类概况的讲授,使学生能初步的了解中国画的基本分类。
了解中国画中各个画种的不同表现形式和基本表现方法教学方法:讲授、观摩。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本课教学对象为三年级学生、教学重点在于了解中国画的分类,及中国画中各个画种的不同表现形式和基本表现方法。
教学方式采用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领会能力,掌握中国画各个画种的不同表现形式和基本表现特点。
教学过程:一、中国画的定义:中国画:又称“国画”,我国传统的绘画(区别于?西洋画?)。
它是用毛笔、墨和中国画颜料在特制地宣纸或绢上作画,题材主要有人物、山水、花鸟,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两种,富于传统特色。
二、中国画的技法:1、写意:中国画传统的画法之一,相“工笔画”而言,用豪放、简练、洒落的笔墨描绘物象的形神,抒发作者的感情。
写意画在表现对象上是运用概括、夸张的手法,丰富的联想,用笔虽简但意境繁邃,具有一定的表现力。
它要有高度概括的能力,要有以少胜多的含蓄意境,落笔要准确,运笔要熟练,要能得心应手,意到笔随。
2、工笔画:中国画传统画法之一。
画法比较工整严谨,以描绘被画对象的准确形象为准则。
相对于“写意画”。
(以描绘被画对象的大意为原则)而言。
总的来讲,工笔画用笔工整细致,敷色层层渲染,细节刚彻入微要用极细腻的笔触描绘物象,故称“工笔”三、欣赏:出示国画名家的作品视频,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审美认知水平。
四、拓展:出示优秀的学生作品,让学生小组讨论分析优点和不足,提出自己的见解。
五、小结:第二节:中国画的用具(一)笔墨教学目的:通过中国画工具材料的讲授,使学生了解工笔花鸟画工具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工笔画教学浅谈
摘要:中国画的发展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在中国艺术的滚滚长河中,工笔画无疑是其中一颗闪耀的明珠,时至今日,它作为一种艺术手段仍散发着迷人的光辉,吸引人们去学习、研究。
因此在工笔画的教学方面,对教师而言有困难也有挑战,同时也有更高的艺术要求。
那么如何在当下把工笔画教学的艺术水准提高,在这一领域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这是我们所要探讨的!
关键词:国画;工笔画;教学;现代
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6-0192-01
一、工笔画教学的现状
我国传统的工笔画教学讲究师承关系,父子相传、师徒相授、口传身教。
这一传统教学模式培养了许多伟大艺术家甚至影响至今的各大艺术流派。
在传统的师傅带徒弟式的教学模式中,工笔画的学习离不开临摹画稿和对画谱、画论的研读,《芥子园画谱》就是一部整合了画论和笔法临摹的书籍,现代教学训练中仍把它作为经典。
说到现代工笔画教学,由于西画的传入,留学西方的中国艺术家的推动,在教学模式上从师徒相授、传移摹写转变为西方更为科学的解剖、素描、色彩,传统观察方法也转变为更为科学的透视学观察方法,现今美术学院的学生在学习工笔画之前要学习素描几何体、素描人物、色彩静物、色彩人物,分过专业后再相应的做线描花鸟、
线描人物的练习,临摹古画、创作。
这一教学模式下,学生观察事物更科学,造型更准确,对光影、空间的塑造更得心应手,这一教学模式固然是科学的,但也有很多缺点,比如工笔画本身意境的追求,由于以西画理念作为教学基础,现在学习工笔画的学生很少研读画论、画谱,这就使得传统绘画理念和精髓逐渐丢失;古人作品中淡泊隐逸、闲适田园不是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所以笔墨当随时代,工笔画的教学也应紧随时代的脚步;西画的传入也使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西方的油画等专业,较少选择中国画。
把国画比喻成是老牛车,而西画是汽车。
二、工笔画教学遇到的问题
众所周知,工笔人物写生课第一个内容是素描与专业课应怎样相结合,这点在任何高校都差不多是相同的。
中国画的特点是以线造型为主, 因此在素描基础课中应根据国画的特点采取适合专业特点
的以线为主的素描表现方法, 学生掌握了线的造型能力后, 在以
后的步骤中就能轻松地完成造型任务。
反之, 许多同学没有根据专业特点, 一概按照油画专业的素描教学要求, 不是以线为主去塑
造形体而是用明暗光影调子去塑造, 到了下一步骤透稿时才发现
不对, 还得从头开始研究如何用线塑造形体, 所以大部分时间都
用在素描这一阶段。
基础课向专业课过渡时, 观察与表现方法产生矛盾发生混乱, 就影响了学习进程, 所以说素描课和专业课的结
合是关键问题。
应该在素描的基础课中加强对各专业素描的训练或
者在专业课之前增加各自专业的素描时间, 使学生能有一个过渡
的时间,为上好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好的工笔作品应当是造型与制作的高度和谐。
工笔画不同于其他的绘画形式,他最重要表现手段是线。
通过线塑造形体,通过线体现虚实转折,而现在的老师、学生往往忽视线的作用,强调色彩和不同材料带来的视觉冲击力。
综观现在的一些学生作品,题材和内容很新颖,创作手段也很丰富,但总少了点东西,就是骨法用笔,工笔画的根基在于线,线就如同骨架支撑整幅画。
三、树立新的教学思想
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授课,学生安静的在课堂下听课的场面,这样的教学模式很单调,虽然可以达到一个统一的授课目的,但是不能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我们上中国工笔画的课,所培养的对象是专业的美术学生。
他们本身对美都有一定的自我认识,或者对艺术有一定的见解。
因此我们的课堂要缩短不同的学生对艺术的不认识到认识;不成熟到成熟的这个过程。
如果单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只会对有天赋的学生进行扼杀。
所以对于美术艺术的学生来说,应该了解每个同学的特点和爱好,因人而异,要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尽量做到和谐自由,让学生全面的发展,这才是中国工笔画教学的重中之重。
在课堂上讲课,不能简单的做到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学生简单的听课,这样达不到全面的发展,因为工笔画的课堂不仅仅是在学术上传授,更是在创作中传授,也就是
我们通俗说的画。
因为老师教课的目的就是想让学生成为一名画家,作为一名画家不只是口头上的表达或者文字上的写作,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在自己的绘画功底上。
因此在这方面,老师对学生的提问,不能简单的安排在是或者否上,更重要的是在绘画的传授上。
还有一点就是在身份的面对上,对于学生我们不能简单的把他看作一名学生,要把他在心里看成以为艺术家,这样才能公平的对待他所创作的每一副作品,在点评上或者传授上才能把起点提的更高。
这一点在我国传统的艺术绘画教育方面,是没有做到的,应该全面的进行改进。
参考文献:
[1]郑勤砚.中国传统美术教育理论研究[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博士),2004(4).
[2]胡玉敏.论中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作用[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