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1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16.50 KB
- 文档页数:10
1、指出下面的变量中哪一个属于分类变量(D)A、年龄B、工资C、汽车产量D、购买商品时的支付方式(现金、信用卡、支票)2、指出下列的变量中哪一个属于顺序变量(C)A、企业的销售收入B、员工的工资C、员工对企业某项改革措施的态度(赞成、中立、反对)D、汽车产量3、指出下面的变量中哪一个属于数值型变量(A)A、生活费指出B、产品的等级C、企业类型D、员工对企业某项改革措施的态度4、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以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
这项研究总体是(B)A、2000个家庭B、200万个家庭C、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D、200万个家庭的人均收入5、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以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
这项研究的样本是(A)A、2000个家庭B、200万个家庭C、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D、200万个家庭的人均收入6、一家研究机构从IT从业者中随机抽取5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60%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50%的人回答他们的消费支付方式是用信用卡。
这里的总体是(A)A、IT业的全部从业者B、IT业的500个从业者C、IT从业者的总收入D、IT从业者的消费支付方式7、一家研究机构从IT从业者中随机抽取5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60%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50%的人回答他们的消费支付方式是用信用卡。
这里的“消费支付方式”是(A)A、分类变量B、顺序变量C、数值型变量D、连续变量8、一家研究机构从IT从业者中随机抽取5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60%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50%的人回答他们的消费支付方式是用信用卡。
这里的“月收入”是(C)A、分类变量B、顺序变量C、数值型变量D、离散变量9、一项调查表明,在所抽取的1000个消费者中,他们每月在网上购物的平均花费是200元,他们选择在网上购物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
高等职业教衣“十一五”规划教材《统计学》第一章课后习题及答案1.统计学是一门研究现象总体数量方面的方法论科学,所以它不关心、也不考虑个别现象的数量特征。
错,它有四个特点,其中两点就是总体性与具体性。
它的研究对象是具体事物的数量yydm.dmj这个数量是指某一事物在一定时间、地点、投机倒把下的数量表现。
2.社会经济统计是一门实质性科学。
(不要考,存疑)所谓实质性科学,是指这类科学的内容及任务在于揭示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3.总体的大量性是指总体的范围不能确定。
错,它是指统计总体是由许多具有相同性质的个体组成的。
4.对于有限总体不必应用统计推断问题。
答:错。
一些有限总体,由于各种原因,并不一定都能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
例如,某一批电视机是有限总体,要检验其显像管的寿命。
不可能每一台都去进行观察和实验,只能应用抽样调查方法。
5.总体中各个单位标志具体表现各不相同,这种可变的标志是变异。
错,标志和指标的具体表现存在的差别,就说明它变异了,而这种具体变异的数量标志和统计指标,就是变量。
1.“统计”一词的三种涵义是( 2 )。
1.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2.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科学3.统计信息统计咨询统计监督4.统计理论统计方法统计技能2.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是(D )。
A、总体性数量性同质性B、总体性同质性差异性C、数量性同质性大量性D、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3.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C )A 该企业全部职工B 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C 该企业每一个职工D 该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4.要考察全国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其统计总体是(A)A. 全国所有居民户B. 全国的住宅C. 各省市自治区D. 某一居民户6. 一个统计总体()(D )A 只能有一个标志B 可以有多个标志C 只能有一个指标D 可以有多个指标总体单位才有多个标志,统计总体没有7.某工人月工资800元,则“工资”是(A)A.数量标志B.品质标志C..质量指标D.数量指标8.某单位有500名职工,把他们的工资额加起来除以500,则这是(C)。
练习题1、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分类数据(D)A.年龄 B工资 C汽车产量 D购买商品时的支付方式(现金、信用卡、支票)2、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顺序数据(D)A.年龄B.工资C.汽车产量D.员工对企业某项改革措施的态度(赞成、中立、反对)3、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数值型数据(A)A.5个人的年龄分别使5,22,34,41,33B.性别C.企业类型D. 员工对企业某项改革措施的态度(赞成、中立、反对)4、某项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
这项研究的总体是(B)A.2000个家庭B.200万个家庭C.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D.200万个家庭的总收入5、某项研究部门准备在权势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
这项研究的样本是(A)A.2000个家庭B.200万个家庭C.2000个家庭的总收入D.200万个家庭的人均收入6、某项研究部门准备在权势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
这项研究的参数是(D)A.2000个家庭B.200万个家庭C.2000个家庭的年人均收入D.200万个家庭的年人均收入7、某项研究部门准备在权势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
这项研究的统计量是(C)A.2000个家庭B.200万个家庭C.2000个家庭的年人均收入D.200万个家庭的年人均收入8、一家研究机构从IT从业者中随即抽取500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60%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50%的人回答他们的消费支付方式是用信用卡。
这里的总体是(A)A.IT业的全部从业者 B.500个IT从业者 C.IT从业者的总收入 D.IT从业者的消费支付方式9、一家研究机构从IT从业者中随即抽取500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60%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50%的人回答他们的消费支付方式是用信用卡。
统计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复习思考题与练习题:一、思考题1.统计的基本任务是什么?2.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3.如何理解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
4.试述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关系。
5.标志与指标有何区别何联系。
二、判断题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2、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3、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单位的。
()4、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5、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三、单项选择题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A、抽象的数量关系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2、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每一个工业3、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标志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因此()。
A、标志值有两大类: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B、品质标志才有标志值C、数量标志才有标志值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4、统计规律性主要是通过运用下述方法经整理、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A、统计分组法B、大量观察法C、综合指标法D、统计推断法5、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
A、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B、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C、标志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D、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表示答案:二、1.× 2.× 3.√ 4.× 5.×三、 1.C 2.B 3.C 4.B 5.B第三章一、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平均指标?平均指标可以分为哪些种类?2.为什么说平均数反映了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3.为什么说简单算术平均数是加权算术平均数的特例?4.算术平均数的数学性质有哪些?5.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有哪些特点?6.什么是标志变动度?标志变动度的作用是什么?7.标志变动度可分为哪些指标?它们分别是如何运用的?8.平均数与标志变动度为什么要结合运用?二、练习题(教材第四章P108课后习题答案)1.某村对该村居民月家庭收入进行调查,获取的资料如下:按月收入分组(元)村民户数(户)500~600 600~700 700~800 800~900 900以上20 30 35 25 10合计120 要求:试用次数权数计算该村居民平均月收入水平。
第一章统计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 属于统计总体的是( )A. 某县的粮食总产量B . 某地区的全部企业 C.某商店的全部商品销售额D. 某单位的全部职工人数 B 2. 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A. 调查单位 B . 标志值 C. 品质标志 D . 总体单位D 3. 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 )。
. 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 . 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A . . 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 每一个工业企业 C B 4. 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 )。
A. 连续变量 B . 离散变量. 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D . 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C D 5. 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
.. 男性是品质标志B 人的年龄是变量 A C. 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D . 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 B 6. 总体的变异性是指( )。
A .总体之间有差异B . 总体单位之间在某一标志表现上有差异C .总体随时间变化而变化D. 总体单位之间有差异 B7. 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 67 分、78 分、88 分、89 分、96 分,“学生成绩”是 ( )。
. 品质标志 B . 数量标志 C 标志值 D . 数量指标 A B8. 某年级学生四门功课的最高考分分别是 98 分、 86 分、 88 分和 95,这四个数字是( )A. 指标B. 标志C. 变量D. 标志值D 9. 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A. 社会总产值 B . 产品合格率 C . 产品总成本 D . 人口总数B 10. 下列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A. 产品的产量 B. 产品的出口额 C. 产品的合格品数量 D. 产品的评价D 11. 下列属于离散型变量的是() A. 职工的工资 B. 商品的价格 C. 粮食的亩产量 D. 汽车的产量D12. 标志的具体表现是指( )A. 标志名称之后所列示的属性或数值B. 如性别C.标志名称之后所列示的属性 D. 标志名称之后所列示的数值A 13.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第一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的含义有三种,此中的基础是()A.统计学B.统计方法C.统计工作 D .统计资料2.对 30 名员工的薪资收入进行检查,则整体单位是()A. 30 名员工B. 30 名员工的薪资总数C.每一名员工 D .每一名员工的薪资3.以下属于质量标记的是()A.某人的年纪B.某人的性别C.某人的体重 D .某人的收入4.商业公司的员工人数,商品销售额是()A.连续变量B.失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失散变量 D .前者是失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5.认识某地域工业公司员工的状况,以下哪个是统计指标()A.该地域每名员工的薪资额B.该地域员工的文化程度C.该地域员工的薪资总数 D .该地域员工从事的工种二、多项选择题1.社会经济统计的特色,可归纳为()A.数目性B.同质性C.整体性 D .详细性E.社会性2.统计学的研究方法是()A.大批察看法B.归纳推测法C.统计模型法 D .综合剖析法E.直接察看法3.以下标记哪些属于质量标记()A.学生年纪 B 教师职称 C 公司规模 D 公司产值4.以下哪些属于失散型变量A 年纪B 机器台数C 人口数D 学生成绩5.整体,整体单位,标记,指标这几个观点间的互相关系表现为()A.没有整体单位就没有整体,整体单位也离不开整体而独立存在B.整体单位是标记的肩负者C.统计指标的数值根源于标记D.指标是说明统计整体特色的,标记是说明整体单位特色的E.指标和标记都能用数值表现6.指标和标记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是指()A.在同一研究目的下,指标和标记能够对换B.在研究目的发生变化时,指标有可能成为标记C.在研究目的发生变化时,标记有可能成为指标D.在不一样研究目的下,指标和标记能够互相转变7.在说明和表现问题方面,正确的定义是()A.标记是说明整体单位特色的B.标记是说明统计整体特色的C.变异是可变的数目标记的差异 D .变量是可变的数目标记E.标记值是变量的数目表现三、填空题1.统计工作过程包含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 四个阶段。
《统计学》第一章考试题一、单选题1.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正确答案)B.统计工作C.社会经济的内在规律D.统计方法2.最早使用统计学这一学术用语的是()。
A.政治算术学派B.国势学派(正确答案)C.社会统计学派D.数理统计学派3.统计指标是说明()。
A.总体特征的( )(正确答案)B.总体单位特征的C.数量标志的名称D.品质标志的名称4.标志是说明()。
A.总体特征的B.总体单位特征的(正确答案)C.它只是数量标志的名称D.它只是品质标志的名称5.要考察全国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其统计总体是()。
A.全国所有居民户(正确答案)B.全国的住宅C.各省市自治区D.某一居民户6.进行金融系统职工普查,则总体单位是()。
A.全部金融机构B.金融系统全部职工C.每个金融机构D.金融系统每一位职工(正确答案)7.考察全国的工业企业的情况时,以下标志中属于不变标志的有()。
A. 企业产品产量B. 企业职工人数C. 企业所属产业(正确答案)D. 企业劳动生产率8.某同学的统计学导论考试成绩为85分,则85分是()。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数量指标D.标志值(正确答案)9.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设备台数B.工业企业数量C.储蓄存款余额(正确答案)D.学生人数10.研究某企业职工文化程度时,职工总人数是()。
A.数量标志B.数量指标(正确答案)C.品质标志( )D.质量指标11.某银行的某年末的储蓄存款余额()。
A.一定是统计指标( )B.一定是数量标志C.可能是统计指标,也可能是数量标志(正确答案)D.既不是统计指标,也不是数量标志12.数量指标的数值是:甲、用绝对数形式表示;乙、用相对数或平均数形式表示。
质量指标通常是由:丙、品质标志综合得到的;丁、数量指标派生的。
答案为()。
A.甲与丙B.甲与丁(正确答案)C.乙与丙D.乙与丁13.以下相对数中不属于强度相对数的有()。
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C)。
A、抽象的数量关系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2、某城市进行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个体是( B)。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每一个工业企业3、标志是说明个体特征的名称;标志值是标志的数值表现,所以( C )。
A、标志值有两大类: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B、品质标志才有标志值C、数量标志才有标志值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4、以产品的等级来衡量某种产品的质量好坏,则该产品等级是(B)。
A、数量标志B、品质标志C、数量指标D、质量指标5、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D)。
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6、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则“成绩”是(B)。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标志值D、数量指标7、对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收入情况进行研究,统计总体是(D)。
A、每个工业企业B、该地区全部工业企业C、每个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D、该地区全部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8、要了解10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则个体是(B)。
A、100名学生B、每一名学生C、1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9、在全国人口普查中(B)。
A、男性是品质标志B、人的年龄是变量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D、全国的人口是统计指标10、某机床厂要统计该企业的自动机床的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D)。
A、两者均为离散变量B、两者均为连续变量C、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D、前者为离散娈量,后者为连续变量11、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B)。
A、总产值B、合格率C、总成本D、人口数12、了解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的收入情况,下面哪个是统计指标?(C)A、该地区每名职工的工资额B、该地区每名职工的总收入C、该地区职工的工资总额D、该地区每个企业的工资总额13、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个体特征的,所以(D)。
第一章第一章緖论一、单项选择题1、研究某市全部工业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 )。
A、每一个工业企业B、全部工业企业C、每一个产品D、全部工业产品2、统计有三种涵义,其中( )是基础、是源。
A、统计学B、统计资料C、统计工作D、统计方法3、一个统计总体( )。
A、只能有一个指标B、只能有一个指标志C、可以有多个指标D、可以有多个指标志4、构成统计总体的总体单位( )。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指标D、可以有多个标志5、要了解10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 )。
A、100个学生B、10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C、每一个学生D、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6、研究某市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使用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
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B、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C、该市工业企业的每一台生产设备D、该市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7、以全国的石油工业企业为总体,则大庆石油工业总产值是( )。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数量指标D、质量指标8、某工人月工资90元,则工资是( )。
A、质量指标B、数量指标C、数量标志D、变量值9、要了解某市职工情况,统计指标是( )。
A、该市每个职工B、该市每个职工的工资C、该市全部职工D、该市职工的工资总额10、刘老师的月工资为480元,则480元是( )。
A、数量指标B、数量标志C、变量值D、质量指标11、“统计”一词的三种涵义是( ) 。
A、统计调查、统计资料、统计分析B、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C、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D、大量观察法、分组法、综合指标法12、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职工人数B、设备台数C、学生的年龄D、工业企业数13、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
A、人的性别B、地形条件C、人的年龄D、工人的工种14、下列标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
A、教师的教龄B、学生的成绩C、商品的价格D、民族15、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
第1章导论1、某森林公园的一项研究试图确定哪些因素有利于成年松树长到60英尺以上的高度。
经估计,森林公园生长着25000颗成年松树,该研究需要从中随机抽取250颗成年松树并丈量它们的高度后进行分析。
该研究的总体是()A、250颗成年松树B、公园中25000颗成年松树C、所有高于60英尺的成年松树D、森林公园中所有年龄的松树2、某森林公园的一项研究试图确定成年松树的高度。
该研究需要从中随机抽取250颗成年松树并丈量它们的高度后进行分析。
该研究所感兴趣的变量是()A、森林公园中松树的年龄B、森林公园中松树的数量C、森林公园中松树的高度D、森林公园中数目的种类3、推断统计的主要功能是()A、应用总体的信息描述样本B、描述样本中包含的信息C、描述总体中包含的信息D、应用样本信息描述总体4、对高中生的一项抽样调查表明,85%的高中生愿意接受大学教育。
这一叙述是()的结果A、定性变量B、试验C、描述统计D、推断统计5、一名统计学专业的学生为了完成其统计学作业,在图书馆找到一本参考书中包含美国50个州的家庭收入中位数.在该生的作业中,他应该将此数据报告来源于()A、试验B、实际观察C、随机抽样D、已发表的资料6、某大公司的人力资源部主任需要研究公司雇员的饮食习惯.他注意到,雇员的午饭要么从家里带来,要么在公司餐厅就餐,要么在外面的餐馆就餐.该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公司餐厅的现状。
这种数据的收集方式可以认为是()A、观察研究B、设计的试验C、随机抽样D、全面调查7、下列不属于描述统计问题的是()A、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的推断B、感兴趣的总体或样本C、图、表或其他数据汇总工具D、了解数据分布特征8、某大学的一位研究人员希望估计该大学一年级新生在教科书上的花费,为此,他观察了200名新生在教科书上的花费,发现他们每个学期平均在教科书上的花费是250元。
该研究人员感兴趣的总体是()A、该大学的所有学生 B、所有的大学生C、该大学所有的一年级新生D、样本中的200名新生9、某大学的一位研究人员希望估计该大学一年级新生在教科书上的花费,为此,他观察了200名新生在教科书上的花费,发现他们每个学期平均在教科书上的花费是250元。
《统计学》复习题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统计学是以客观现象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方法论的科学,分为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四个主要阶段。
2.在Excel中使用分类汇总命令之前,必须对数据库中要分类汇总的关键字段进行__________。
3.平均指标反映了总体分布的___________。
4.抽样推断的理论基础主要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是总指数的基本形式。
6.判断回归模型拟合程度的最常用的指标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7.时间数列的构成要素包括长期趋势、季节变动、____________和不规则变动。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在全国人口普查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女性是品质标志B.年龄是变量C.全国人口总数是数量标志D.全国人口是总体单位2.下列选项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A.国内生产总值B.商品销售量C.银行存款余额D.每年地震次数3.在我国的统计调查体系模式中占主体地位的统计调查组织方式是()。
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4.用来表现两变量相关关系的图形是()。
A.散点图B.直方图C.条形图D.折线图5.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
A.确定组距和组数B.确定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C.确定全距和组数D.确定组距和组中值6.对连续型变量分为五组:第一组40~50,第二组50~60,第三组60~70,第四组70~80,第五组80以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 B.60在第二组,80在第五组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 D.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7.如果一个频数分布的状况呈现出“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特点,说明这一频数分布的偏态为()。
A.对称B.负偏C.左偏D.右偏8.某厂2007年完成产值2000万元,2008年计划增长10%,实际完成2310万元,则该厂超额完成计划()。
A.5.5% B.5% C.115.5% D.15.5%9.若变量数列中各组的标志值不变,而每组的次数均减少30%,则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值()。
A.增加30B.增加30%C.不变化D.无法判断10.在比较不同标志的变异程度时,应该采用的变异指标是()。
A.全距B.平均差 C变异系数 D.标准差11.抽样平均误差一般来说()A.大于抽样极限误差B.等于抽样极限误差C.小于抽样极限误差D.可能大于、等于、小于抽样极限误差12.下列指数中,哪个是结构影响指数( )。
A.∑∑∑∑111ffxffxB.∑∑∑∑11111ffxffxC.∑∑∑∑11ffxffxD.∑∑11fxfx13.在物价上涨后,同样多的人民币少购买商品3%,则物价指数为( )。
A、103.09%B、3%C、97%D、109.13%14.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A.几何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简单算术平均法D.首末折半法15.显著相关是指相关系数的取值在()A. 0.5≤∣r∣< 0.8B. 0.3≤∣r∣< 0.5C. 0.8≤∣r∣< 1D. 0 <∣r∣< 0.3三、多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
)1.统计的整体功能包括()。
A.信息职能B.咨询职能C.监督职能D.决策职能E.协调职能 2. 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
A.确定调查目的B.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C.确定调查项目和编制调查表D.确定调查时间E.编制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计划3. 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是( )。
A.每百户居民家庭电脑拥有量B.人口密度C.全员劳动生产率D.某企业职工平均工资E.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4. 位置平均数包括( )。
A.四分位数B.中位数C.几何平均数D.众数E.调和平均数 5. 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可采用的公式有( )。
A.nna a X 0= B.n ni i X X ∏==1C.n X X ∑=D.nX XX X n (2)1=E.n R X =(其中R 为a a n的比值,但不知n a a 、0的具体取值)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 简述数据计量尺度的层次包括哪些内容,并说明各个计量尺度之间的关系。
2. 在不考虑费用的前提下,样本容量的影响因素有哪些?3. 什么是季节变动?如果不考虑长期趋势的影响,进行季节变动分析的步骤是什么?五、计算题(共50分)。
(计算过程请保留2位小数,写清公式和计算过程) 1. (5分)某公司生产的某种产品按单位成本分组资料如下:要求:计算这种产品的平均单位成本。
2. (5分)下表是某企业某年第二季度的数据资料:要求:计算该企业第二季度月平均劳动生产率。
3. (10分)已知某广告公司广告费和销售收入数据的一些计算结果如下(x 表示广告费,y 表示销售收入):8=n ,36=∑x ,185=∑y ,2042=∑x,49292=∑y ,995=∑xy要求:(1)计算两个变量的相关系数;(2)用最小平方法配合y 对x 的直线回归方程; (3)计算估计标准误差。
4. (15分)某储蓄所按定期储蓄存款账户号抽取150户进行抽样调查,所得资料情况如下:要求: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估计:(1)该储蓄所储户平均定期存款额的置信区间; (2)定期存款额在2万元以上的成数的置信区间。
5. (15分)某企业三种商品生产情况资料如下:要求: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个方面分析产量和价格变动对总产值变动的影响方向和程度。
统计学1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数量方面/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统计分析2、排序3、集中趋势4、大数定律中心极限定理5、综合指数6、判定系数/可决系数/决定系数,估计标准误差7、循环变动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B2、C3、D4、A5、B6、C7、D8、B9、C 10、C 11、D12、C 13、A 14、D 15、A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ABC2、ABCDE3、ABCE4、ABD5、ABE四、简答题(共10分,每题5分):1、依据对研究对象计量的精确程度不同,可将数据的计量尺度由低级到高级、由粗略到精确分为四个层次: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
①定类尺度。
亦称列名尺度,是最粗略、计量层次最低的计量尺度。
它是按照客观现象的某种属性对其进行平行的分类或分组,使同类同质,异类异质。
(1分)②定序尺度。
定序尺度亦称顺序尺度,它是对客观现象各类之间的等级差或顺序差的一种测度,是比定类尺度更高一级的计量尺度。
它不仅可以将研究对象分成不同的类别,还可以反映各类的优劣、量的大小或顺序。
(1分)③定距尺度。
亦称间隔尺度,它是对客观现象类别或次序之间间距的测度,是比定序尺度更高一级的计量尺度。
它不但可以用数字表示现象各类别的不同和顺序大小的差别,还可以用确切的数值反映现象之间在量方面的差异。
定距尺度的计量结果表现为数值,该数值可做加、减法运算,但不能做乘、除法运算,同时定距尺度没有绝对零点。
(1分)④定比尺度。
定比尺度亦称比率尺度,它是在定距尺度的基础上,确定相应的比较基数,将两种相关的数值加以对比而形成相对数或平均数,用以反映现象的结构、比重、速度、密度等数量关系。
定比尺度不仅能测度各类别的大小和差值,还有一个绝对零点作为起点。
(1分)上述四种计量尺度对事物的计量层次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粗略到精确,逐步递进的。
高层次的计量尺度可以计量低层次计量尺度能够计量的事物,但不能反过来。
2、从理论上讲,在不考虑费用的前提下,影响样本容量大小的因素主要有:①总体的标志变异程度,即总体方差2σ或)P (P -1。
标志变异程度大,应抽取的单位数就应该越多,反之就少。
(1分)②允许的误差范围即抽样极限误差。
允许的误差范围越小,应抽取的单位数就越多;反之就越少。
(1分)③抽样推断的置信度即概率保证程度。
概率保证程度与概率度t 有关。
若要求推断的概率保证程度越高,那么t 值越大,抽取的单位数就要多些,反之则可少些。
(1分)④抽样方法。
一般在同样的条件下,采用重复抽样比不重复抽样需要的样本容量大。
(1分)⑤抽样组织形式。
一般分层抽样和等距抽样比简单随机抽样需要的样本单位数少;整群抽样比简单随机抽样需要的样本单位数多。
(1分)3、季节变动是指客观现象因受自然因素或社会经济因素影响,在一年内形成的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动。
(1分)如果不考虑长期趋势的影响,进行季节变动分析时应采纳按月(季)平均法。
(1分)按月(季)平均法的分析步骤是:①根据各年的月份(或季度)数据计算出同月(或同季)的平均数,用i y 表示(i=1,2,3…12;或i=1,2,3,4);(1分)② 计算出全部数据的总平均数,用y 表示;(1分)③计算出各同月(或同季)平均数与总平均数的百分比,即为季节指数,用i s 表示 (i=1,2,3…12;或i=1,2,3,4),则%100⨯=yy s ii 。
(1分) 五、计算题(50分):1、解:1125%1340%1535%13.20fx x f=⋅=⨯+⨯+⨯=∑∑(元/件)(公式2分,代入数据1分,结果2分)2、解:设总产值为a ,职工人数为b ,月平均劳动生产率为c ,则:)(1280338403137013001170...21万元==++=+++=n a a a a n (2分))(88.3363206532720700680265012 (2)121人==+++=-++++=-n b b b b bn n(2分)人)(万元/1.86688.331280===b ac (1分) 3、解:(1)796066600.9818.33*72.16n xy x y r -==-== (3分)(2)设广告费和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式为bx a y c += 由已知得:()228*99536*1858*20436*36796066603.87335.99n xy x y b n x x --==---==∑∑∑∑∑ (2分)185/8-3.87*36/8=23.125-17.415=5.71a y bx =-= (1分)所以,y 对x 的直线回归方程为: 5.71 3.87c y x =+。
(1分)(3)1.911.92y S ======()3分)4、 解:(1)平均定期存款额)(69.4150704万元===∑∑fxfx (2分) 14.131502119.98)(22==-=∑∑ff x x x σ(4分)(或22225423.50() 4.6915036.1622.0014.163.76xx x f xf ffσσ=-=-=-==∑∑∑∑)31.015013.142===nxx σμ (2分) 62.0*==∆x x t μ (1分)该储蓄所储户平均定期存款额的95.45%的置信区间)31.5,07.4()(=∆±x x (1分)(2)p=103/150=68.67% (1分)%79.31503133.0*8676.0)1(==-=n p p p μ (2分)%58.7*==∆p p t μ (1分)所以,定期存款额在2万元以上的成数的95.45%的置信区间为(61.09%,76.25%) (1分) 5、解:(1)产值总指数=11005688120.51%4720p q p q==∑∑ (2分) 产值变动110056884720968(p q p q-=-=∑元)(2分) (2)其中由于产量变动的影响:产量指数=01005572118.05% 4720p q p q ==∑∑(2分)由于产量增长而引起产值变动:010055724720852(p q p q-=-=∑元)(2分)由于价格变动的影响:价格指数=11015688102.08% 5572p q p q ==∑∑(2分)由于价格变动而引起产值变动:110156885572116(p q p q-=-=∑元)(2分)(3)关系式:120.51%118.05%102.08%=⨯968元=852元+116元(1分)(4)结论:计算表明,该市场三种产品产值报告期比基期增长20.51%,是由于产品产量增加18.05%和价格提高2.08%两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