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设计一节课

如何设计一节课

如何设计一节课
如何设计一节课

如何设计一节课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它包括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学生成绩的检查与评定这几个环节。其中,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对其他环节起着支配、决定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课呢,我认为最关键的就是在上课之前如何设计一节课,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如何精心备一节课。下面,我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来谈一谈如何设计一节课。

一、备教材

这里的教材指本学科的课程标准,教科书及相关的教学参考资料。教师的教学不是跟着感觉走,而是要研究课程标准,由此来决定如何备课,具体备什么?1、备教材不等于备教科书,新教师上课或教师上新课,首先要认真阅读课程标准,吃透教材内容,熟悉教材中每一章节的知识。2、抓住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对学生可能难以理解的内容通过操作或其他途径加以化解。尤其在知识结构中出现转折或起着纽带作用的内容,是教学的核心,要讲清讲透。3、基于教材、超越教材,以学生为中心的备课新理念是教育改革中一切变革的核心,教师要对来自于教材的素材进行研究、拓展和深层次的应用,对学生和教师的互动方式进行选择,而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

二、备学生

教学是由教师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备课时要全面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科学发展,主要体现在:1、教师要了解教学的对象——学生的个体差异,备课时分析学生的

知识结构差异,找好新知识学习的切入点。 2.教师设计教案要把学生的差异性发展放在第一位,设置的题目,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跳一跳,够得着”,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吃得进,可消化”,这样每一位同学都有获取知识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三、备自己

教师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甚至更多。一方面,教师要有丰厚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要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与教学有关的信息。备课时,教师应结合自己的特长,有效地利用好教材,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快乐的精神家园。

四、备教学方法和教具

1、备教具就是老师为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而选择恰当的教具。运用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必须从教学的需要出发,讲求实际效果。

2、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从教学任务、教学目的、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通常采用启发探究法,实验法,讨论归纳,分层教学法,讲练结合法等,既要考虑教师的教法,又要考虑学生的学法。

五、备教案

教案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文本教案,是教师基本功、专业素养、文化底蕴、道德水准等的综合体现,教师把教学的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和方法以及搜集到的有关教学的信息记录下来,供课前翻阅,建议新教师写详案。教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思路来进行:(1)精心设计教学目标任务,需要完成哪些教学任务,达到哪些教学目的。

(2)精心设计教学流程,一节课怎样导入、设计怎样的导语,安排哪些环节,每个环节所需时间如何分配,每个环节之间怎样过渡,最后如何总结等等。(3)精心设计问题,问题的数量要少,质量要高,提出自己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合作,引导学生探究。(4)精心设计作业,除了教材本身已设计好的作业外,教师可根据学科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再设计一些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和促进其能力发展的作业。(5)精心设计板书,板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设计原则是精选内容,突出重点,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常见的形式有词语式、对比式、提纲式、表格式等。

六、集体备课

新课程标准下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新课程改革在倡导学生合作学习的同时,也要求教师合作探究,形成研讨氛围。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对于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集体备课简单的来说就是教师注重集体的力量,每次提前一周安排一位老师备课,在教研活动时或其它固定备课时间讲解这一章节内容的设计、作业等环节,其他老师可以讨论、修改。

以上只是个人之浅见,还请各位同仁加以指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