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一般均衡与效率]
- 格式:pdf
- 大小:985.55 KB
- 文档页数:18
第七讲 一般均衡和效率第一节 一般均衡一、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一)局部均衡局部均衡是在假定其他市场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孤立地考察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或均衡状态,而不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代表人物是马歇尔。
(二)一般均衡前提:所有市场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一般均衡是指整个市场体系的一切市场同时实现均衡。
代表人物是瓦尔拉斯【法】。
二、一般均衡的存在性瓦尔拉斯认识到 了一般均衡的重要性,并第一个提出了一般均衡的数学模型并试图解决一般均衡存在性问题,但其证明是错误的。
后来,西方经济学家利用集合论、拓朴学等数学方法,在相当严格的假定条件下证明,一般均衡体系存在均衡解,且均衡可以处于稳定状态。
三、实现一般均衡的“试探过程”由于调整过程可能需要的时间太长,在尚未完成调整时便可能发生错误的交易。
实际交易可能发生在“错误的”价格水平上。
瓦尔拉斯一般均衡体系便很难成立。
瓦尔拉斯假定“拍卖人”报价,家庭和企业则申报自己的供给或需求,如果供求一致,则成交;如果不一致,则家庭和企业抽加申报,拍卖人修正报价,直到家庭和企业申报的供求相等为止。
这就是瓦尔拉斯体系达到均衡的“试探过程”。
第二节 经济效率一、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从“实证”的角度来看,经济学对经济现象的研究至少包括三个方面:是什么?为什么?是如何?福利经济学就是一种规范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是在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下,研究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与个人福利的关系以及相关政策问题。
简言之,研究资源的最优配置。
二、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1.帕累托标准如果至少有一人认为资源配置状态A优于B,而没有人认为A劣于B,则认为从社会的观点看亦有A优于B。
这就是所谓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标准,简称为帕累托标准。
2.帕累托改进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认为这种资源配置状态的变化是“好”的;否则则认为是“坏”的。
这种以帕累托标准来衡量为“好”的状态改变称为帕累托改进。
第七章一般均衡与经济效率学习目标案例导入主要内容本章小结案例分析完成本章学习后,您应该能够:了解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基本概念理解达到一般均衡的条件了解帕累托最优及社会一般均衡的实现理解市场失灵及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掌握利用一般均衡原理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方法12354第一节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第二节帕累托最优(效率)与实现条件第三节公平与效率第四节市场失灵与政府调节第一节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一、局部均衡分析二、一般均衡分析一、局部均衡分析局部均衡是指单个市场、居民或企业的行为。
所谓单个市场就是指某一经济单位的某种商品或某种经济活动。
局部均衡是假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分析某一时间、某一市场的某种商品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时的价格决定。
二、一般均衡分析一般均衡分析是指所有的居民、企业和市场如何(且如何成功地)同时相互作用,以解决如何生产、生产什么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一般均衡分析与局部均衡分析有重要区别,一般均衡分析把整个经济体系视为一个整体,从市场上所有商品的价格、供给和需求互相影响、互相依存的前提出发,考察各种商品的价格、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状态下的价格决定问题。
一般均衡分析涉及对所有市场的考察,不仅包括众多的商品和服务市场,而且还包括大量的生产要素市场等等。
在这里我们的讨论只限于最简单的两种商品、两个市场的情形,如大米和小麦这两个联系紧密的竞争性市场,见图7-1。
图7-1 两个相互依赖的市场:一般均衡分析这种分析的缺陷是:因为大米和小麦互为替代品,大米价格的变化必然导致小麦价格的相应变化,同时小麦价格的变化又会反馈回来进一步影响大米的价格(见图7-1)。
因此,局部均衡分析可能夸大或缩小外部冲击(事件)对特定市场的影响。
第二节帕累托最优与实现条件一、交换的一般均衡与帕累托最优二、生产的一般均衡与帕累托最优三、生产、交换的一般均衡与帕累托最优四、完全竞争市场是实现帕累托最优的有利条件经济学家以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um)状态作为判别整个市场资源最优化的标准。
7 一般均衡与效率判断题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忽略了市场之间的相互影响,影响我们真正理解市场经济。
()契约曲线显示了所有的可能进行互利贸易的配置点。
()不在生产契约线上的每一点所代表的投入组合都是无效率的。
()只要生产是有效率的,产出组合就必然位于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某一点。
()只有商品的边际转换率与边际替代率相等时,商品的生产结构才是最有效率的。
()为了达到帕累托最优,必须使任何只消费两种商品的消费者所消费的这两种产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处于非帕累托最优位置的经济要达到帕累托最优经济的福利水平是不可能的。
()帕累托最优的理论基础是序数效用理论,但对于基数效用理论也同样成立。
()现代经济学所说的最有经济效率的状态,一般就是指帕累托最优状态。
()从社会观点来看,契约曲线上所有的点都是理想的。
()消费者均衡条件满足后,帕累托状态也达到最优。
()社会福利函数应该能够代表全社会所有人对福利的判断。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即任何竞争性市场均衡都是有效率的。
()如果个人偏好是凸型的,则每一个帕累托有效配置对于商品的某个初始禀赋来说,是一个竞争性均衡。
()资源配置如果无法做到改善某些人的福利,同时又不损害其他人的福利,从经济学意义上看就是有效率的。
()在不存在垄断的情况下,没有管制的市场将使收入分配均等。
()竞争性均衡必然是公平的。
()如果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转换率不是对所有消费这两种商品的消费者来说都等于它们之间的边际替代率,那种两种商品中至少有一种不是有效地生产出来的。
()从埃奇斯盒状图中某一初始禀赋开始,如果通过讨价还价达到的自由交易契约是符合帕累托最适度状态所要求的,那么该交换契约可以位于契约曲线的任何地方。
()对于福利极大化来说,完全竞争长期一般均衡既是必要的,又是充分的。
()一般均衡总是存在的。
()一般均衡是唯一的。
()社会福利函数是唯一的。
()社会公平观不是唯一的。
()答案T; F; T; T; T; T; F; T; T; F; T; F; T ; T; T ; T; T; F; T; T;F; F; F; F; F; F; F; F;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