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治疗
- 格式:docx
- 大小:674.45 KB
- 文档页数:12
名词解释1.作业治疗: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康复治疗专业。
作业治疗是协助残疾者或患者选择、参与、应用有目的性和有意义的活动,去预防、减少或恢复与生活有关的功能障碍(自理、工作、游戏∕休闲)及促进最大程度的功能,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恢复躯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适应及功能,增进健康,预防能力的丧失及残疾的发生,使人可以在生活环境中得以发展和鼓励他们参与社会并贡献于社会。
2.作业表现:主要是指日常生活活动、工作∕生产力及休闲这三个方面的活动。
3.任务分析:是指分析个人活动和行为构成、行为场景之间动态关系,是对一项日常生活活动、工作生产活动或休闲娱乐活动的基本行为构成以及患者完成该活动所应具备行为场景的一种分析认识的过程。
4.行为构成:是指活动中每一项动作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动作的基本步骤、运动类型和所需的基本功能等。
5.活动分析:是将每一项作业活动,分解成若干个动作成分,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然后再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动作,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
6.感觉运动成分:接受传入、处理信息及产生输出的能力。
包括感觉、知觉过程、神经肌肉骨骼的反射、关节活动度(ROM)、肌张力、力量、耐力、姿势控制和总体(粗大)运动的协调等多个成分。
7.转移活动:整个身体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位置变化,是获得或保持日常生活活动独立性的一个基本活动。
8.治疗性作业活动:是指经过精心选择的、具有针对性的作业活动,其目的是维持和提高患者的功能、预防功能障碍或残疾的加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9.生产性作业疗法:通过生产性活动进行训练,以达到改善肢体功能和心理状态,提高职业技能和职业适应能力的作业训练方法。
10.精确抓握:是手的拇指与示指和中指屈曲对抗用力所致的动作,是拇指与桡侧手指(示指和中指)相互运动的结果。
11.对掌活动:是指拇指尖向其他手指尖方向的运动,是保证手功能正常的必要条件。
12.认知障碍:有多方面的表现,如判断、记忆、注意、推理、抽象思维、排列顺序的障碍等,临床上,以注意、记忆障碍多见。
1.作业治疗(occupational Therapy,OT是一个独立的康复治疗专业,是协助残疾者和患者选择、参与、应用有目的性和有意义的活动,去预防、恢复或减少与生活有关的功能障碍(自理、工作、游戏/休闲); 及促进最大程度的功能。
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恢复躯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适应及功能,增进健康,预防能力的丧失及残疾的发生,使人可以在生活环境中得以发展,和鼓励他们参与并贡献社会。
2.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指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及适应生存环境而每天必须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具有共同性的身体活动,即进行衣食住行及个人卫生等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3.活动分析(activity analysis)在治疗过程中评估治疗性活动中患者的主动性和行为构成,是对一项治疗性活动的基本行为构成以及患者能够完成该活动所应具备的功能水平的一个分析认识的过程4.认知障碍(cognitive deficit)是认识过程一方面或多方面的损害,导致上述过程效率的降低或功能的受损。
5.脑卒中(cerebral stroke)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CVA)。
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
6.脊髓损伤:脊髓损伤是指由于外界直接或间接因素导致脊髓损伤,在损害的相应节段出现各种运动、感觉和括约肌功能障碍,肌张力异常及病理反射等的相应改变。
根据致使脊髓损伤的原因,可分为原发性脊髓损伤和继发性脊髓损伤。
7.骨折: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遭到破坏8.治疗性作业活动: 是指经过精心选择的、具有针对性的作业活动,其目的是维持和提高患者的功能、预防功能障碍或残疾的加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按作业功能分类,包括日常生活活动、生产性作业活动和消遣性活动。
作业活动的层次包括哪些因素?角色(roles)、活动(activities)、任务(tasks)、行动(actions)、能力/ 技巧(abilities/ skills) 作业治疗过程有哪些步骤?1.评估患者的需要及功能情况2.进行活动分析与动作分析3.设定治疗目标4.选择合适的治疗性活动进行训练5.活动过程中进行指导与反馈6.活动后进行总结作业治疗评估要注意哪些?1.评定重点应突出2.所选方法应熟悉3.评估结果应客观4.重视疾病专用评定5.评估结果综合分析6.注重患者配合和环境影响患者要坐公交车去商场,作业治疗术语叫做?休闲活动生产工作活动包括哪些?[受薪工作(paid work) 没有受薪工作(unpaid work) 学业活动(school work) ]生产性作业包括内容有:木工、金工、制陶、缝纫、搬运、建筑、机械装配、纺织作业等穿脱上衣的动作成分包括?坐在有靠背的椅子或坐在床边靠自身的平衡能力完成穿上衣,坐位下双足能平放于地上。
一.名解1.作业治疗OT:是根据患者的功能障碍和康复目标,采用有针对性的日常生活活动、娱乐活动、职业劳动、认知活动,对患者进行反复训练,以缓解症状,改善躯体和心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最大限度地恢复正常的家庭和社会生活。
2.ADL的概念狭义: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及适应生存环境而每天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最有共性的活动(如衣食住行等),我们将其称为日常生活活动。
广义:是指一个人在家庭、工作机构及社区里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除了包括最基本的生活能力之外,还包括与他人交往的能力以及经济上、社会上和职业上合理安排自己生活方式的能力。
3.治疗性作业活动:是作业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各种精心选择的、具有针对性并具有治疗作用的作业活动,来维持和提高患者的功能、预防功能障碍或残疾的加重,最终使患者获得独立生活的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4.辅助技术(AT):是用来帮助残疾人,老年人进行的功能代偿以促进其独立生活并充分发挥他们潜力的多种技术、服务和系统。
5.职业康复(YR):职业康复是连续的、统一的全面康复过程中的一部分,是为残疾人获得并保持适当的职业,使其参与社会生活而进行帮助的过程。
二.填空及问答1. 作业治疗与物理治疗的比较2.作业治疗技术分类(凯尔霍夫分类)作业治疗技术分类:维持日常生活所必须的活动;治疗性活动;生产劳动性活动;心理和社会性活动凯尔霍夫分类:日常生活活动;娱乐性活动;生产性活动3.作业治疗技术的治疗作用①维持现有功能,最大程度发挥残损的功能②提高日常生活活动的自理能力③为患者设计及制作与日常生活活动相关的各种辅助用具④提供患者职业前技能训练⑤强化患者的自信心,辅助心理治疗4.作业活动的技能成分运动、感觉、认知、心理、社交技能和素质5.作业分析—简单分析法(6个W)①明确活动的方式 What②分析选择活动的理由 Why③确定活动的场地 Where④参与对象 Who⑤确定时间 When⑥怎样进行 How6.给出某项日常生活活动,可以进行作业分析(回顾当时ppt,至少分析运动、感觉和认知成分)7.制定作业治疗计划的程序①资料收集②分析资料和发现问题③选择治疗的路径和框架④明确治疗目标和目的⑤选择治疗方法⑥实施计划⑦再评估及启动治疗计划⑧修改治疗计划⑨出院计划8.能根据患者具体表现熟练完成作业治疗计划的制定(根据病例,发现患者的康复问题,制定作业治疗计划)9.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原则及训练方法原则:调动患者及家属参与训练的积极性;找出影响其独立生活的主要问题,提出训练目标;以目标为中心,满足社会角色与个人需求;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突出重点;尽量在真实的环境下进行训练;训练时间最好与休息时间一致;配合其他治疗项目同时进行训练;提高活动的技巧性。
作业治疗名词解释作业治疗(occupational therapy)是一种通过帮助人们建立和发展各种技能,促进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医疗和康复方法。
作业治疗主要目的是帮助个体能够顺利参与日常生活活动,恢复或改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作业治疗的核心理念是以个体为中心,关注其整体发展和生活环境,通过提供适合的活动和环境来帮助个体实现其最大潜力。
作业治疗师通过评估个体的能力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并通过各种活动(包括日常活动、工作和娱乐等)来帮助个体恢复功能并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作业治疗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功能训练:通过一系列活动来提高个体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功能能力,包括日常自理、动作协调、力量和灵活性训练等。
2. 启动或维持生活活动:帮助个体重新参与日常生活活动,如洗漱、穿衣、进食等,同时提供适合的辅助工具和环境适应策略。
3. 肌力训练和康复治疗:通过使用各种乐器和器械来改善肌肉力量和协调能力,以便个体能够正常行走、坐立和进行其他活动。
4. 情绪和认知训练:帮助个体处理情绪问题,改善认知和注意力能力,促进自我认识和自我管理。
5. 环境改造和适应:对个体的生活环境进行评估和改造,提供适合的工具、设备和环境适应策略,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参与各种活动。
作业治疗适用于各种人群,包括儿童、成人和老年人。
针对不同的人群,作业治疗的方法和技术也有所不同。
对于儿童来说,作业治疗可以帮助他们发展社交技能、学习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
对于成人和老年人,作业治疗可以帮助他们应对日常生活中的挑战,维持或改善自我护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
总结起来,作业治疗是一种通过帮助个体建立和发展各种技能、提高生活质量的医疗和康复方法。
通过评估个体的能力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并通过各种活动来帮助个体恢复功能并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作业治疗适用于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可以帮助他们克服生活中的困难,提高生活质量。
作业治疗实习总结(8篇)作业治疗实习总结(精选篇1)时光飞逝,一转眼,我在__医院检验科一年的实习即将结束,回顾自己在实习阶段所经历的点点滴滴,心里面百感交集。
原本迷茫与无知,现如今满载而归,第一次被人唤作医生时的欣喜,第一次学会操作仪器以及独立进行各种检验工作时的快乐,还有实习医院领导老师们无私的关心及教导仍历历在目,至今仍让我为之感动。
现在,我即将要离开这个第一次工作的地方,心里有许许多多的不舍,但是,离开是为了能够在更多的地方更好的发挥自己的社会价值,我相信这第一次的实习经历会让我铭记一生。
实习是一件很具意义的事情,在实习中能够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增加社会实践能力,我们必须在实践中来检验自己所学的知识,尽管有时候会认为,书本上的知识根本用不上,但是,具备了知识也就等于具备了学习的能力,所以,我想实习的目的不是为了毕业证,而是为了获取知识,获取工作技能,换句话说,在学校学习是为了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通过学习保证能够完成将来的工作,为社会作出贡献,然而走出大学这个象牙塔步入社会,必然会有很大的落差,特别是医学这一相对而言特殊的行业,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实在是太大。
因此,能够以以这一年的实习来作为缓冲,对我而言是一件幸事,通过实习工作了解到工作的实际需要,使得学习的目的性更明确,得到的效果也必然更好。
实习是对理论学习阶段的巩固与加强,也是对检验技能操作的培养和锻炼,同时也是就业岗前的训练。
尽管这段时间不是很长,但对每个人都很重要。
刚进入检验科,总有一种茫然的感觉,对于检验工作处于比较陌生的状态,也对如何适应这样的新环境感到迷茫。
庆幸的是,检验科的带教老师们耐心的讲解,让我很快地熟悉了工作流程,老师们传授的经验,也让我对于检验这一专业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我了解到许许多多在学校无法学到的更加具体的检验知识。
检验是一门需要十分的认真和仔细的专业,尽管在未进入医院之前也有所了解,但是真正进入科室后,感触又更深了。
1.作业治疗(occupational Therapy,OT是一个独立的康复治疗专业,是协助残疾者和患者选择、参与、应用有目的性和有意义的活动,去预防、恢复或减少与生活有关的功能障碍(自理、工作、游戏/休闲); 及促进最大程度的功能。
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恢复躯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适应及功能,增进健康,预防能力的丧失及残疾的发生,使人可以在生活环境中得以发展,和鼓励他们参与并贡献社会。
2.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指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及适应生存环境而每天必须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具有共同性的身体活动,即进行衣食住行及个人卫生等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3.活动分析(activity analysis)在治疗过程中评估治疗性活动中患者的主动性和行为构成,是对一项治疗性活动的基本行为构成以及患者能够完成该活动所应具备的功能水平的一个分析认识的过程4.认知障碍(cognitive deficit)是认识过程一方面或多方面的损害,导致上述过程效率的降低或功能的受损。
5.脑卒中(cerebral stroke)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CVA)。
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
6.脊髓损伤:脊髓损伤是指由于外界直接或间接因素导致脊髓损伤,在损害的相应节段出现各种运动、感觉和括约肌功能障碍,肌张力异常及病理反射等的相应改变。
根据致使脊髓损伤的原因,可分为原发性脊髓损伤和继发性脊髓损伤。
7.骨折: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遭到破坏8.治疗性作业活动: 是指经过精心选择的、具有针对性的作业活动,其目的是维持和提高患者的功能、预防功能障碍或残疾的加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按作业功能分类,包括日常生活活动、生产性作业活动和消遣性活动。
作业活动的层次包括哪些因素?角色(roles)、活动(activities)、任务(tasks)、行动(actions)、能力/ 技巧(abilities/ skills)作业治疗过程有哪些步骤?1.评估患者的需要及功能情况2.进行活动分析与动作分析3.设定治疗目标4.选择合适的治疗性活动进行训练5.活动过程中进行指导与反馈6.活动后进行总结作业治疗评估要注意哪些?1.评定重点应突出2.所选方法应熟悉3.评估结果应客观4.重视疾病专用评定5.评估结果综合分析6.注重患者配合和环境影响患者要坐公交车去商场,作业治疗术语叫做?休闲活动生产工作活动包括哪些?[受薪工作(paid work) 没有受薪工作(unpaid work) 学业活动(school work) ]生产性作业包括内容有:木工、金工、制陶、缝纫、搬运、建筑、机械装配、纺织作业等穿脱上衣的动作成分包括?坐在有靠背的椅子或坐在床边靠自身的平衡能力完成穿上衣,坐位下双足能平放于地上。
作业治疗中应遵循的原则
作业治疗中应遵循的原则包括:
1. 个体化: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作业计划,以满足其特定的治疗需求。
2. 综合性:作业治疗要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方法和技术,以促进患者的身体、精神和社交功能的全面发展。
3. 功能性:作业治疗的目的在于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因此作业活动应以培养和恢复相关功能为主。
4. 可操作性:作业活动要具有足够的可操作性,以使患者能够参与其中,从而提高其自信心和动力。
5. 渐进性: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治疗需求,以适度的难度逐渐提高作业活动的要求,逐步促进其功能的恢复和发展。
6. 健康导向:作业治疗应积极倡导和促进患者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使其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状况。
7. 经济效益:作业治疗应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使患者和家庭能够承受治疗费用并获得最大的康复效果。
8. 持续性:作业治疗要长期进行,通过不断地评估和调整作业计划,保持和改善患者的功能水平和生活质量。
9. 团队合作:作业治疗应与其他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紧密合作,共同制定和执行治疗方案,以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
10. 安全性:作业治疗要确保患者在进行作业活动时的安全,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
一.名解1.作业治疗OT:是根据患者的功能障碍和康复目标,采用有针对性的日常生活活动、娱乐活动、职业劳动、认知活动,对患者进行反复训练,以缓解症状,改善躯体和心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最大限度地恢复正常的家庭和社会生活。
2.ADL的概念狭义: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及适应生存环境而每天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最有共性的活动(如衣食住行等),我们将其称为日常生活活动。
广义:是指一个人在家庭、工作机构及社区里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除了包括最基本的生活能力之外,还包括与他人交往的能力以及经济上、社会上和职业上合理安排自己生活方式的能力。
3.治疗性作业活动:是作业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各种精心选择的、具有针对性并具有治疗作用的作业活动,来维持和提高患者的功能、预防功能障碍或残疾的加重,最终使患者获得独立生活的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4.辅助技术(AT):是用来帮助残疾人,老年人进行的功能代偿以促进其独立生活并充分发挥他们潜力的多种技术、服务和系统。
5.职业康复(YR):职业康复是连续的、统一的全面康复过程中的一部分,是为残疾人获得并保持适当的职业,使其参与社会生活而进行帮助的过程。
二.填空及问答1. 作业治疗与物理治疗的比较比较项物理治疗PT 作业治疗OT治疗目标使患者运动功能恢复至最大程度发挥患者最大程度的生活适应力治疗范围躯体功能障碍躯体和心理功能障碍治疗重点肌力、肌肉耐力;关节活动度;肢体平衡及协调;心肺功能;步态;消炎镇痛、改善血环等精细动作;手功能、手眼协调;认知及心理状态;生活工作技能;适应环境等治疗手段运动疗法;理疗日常活动、工作、游戏;环境调整;辅助器具矫形器;医患关系与日常生活活动的关系准备完成日常生活活动所需要的功能条件模拟完成任务性日常生活活动病人参与主动为主,被动为辅主动介入时间较早较晚趣味性弱强2.作业治疗技术分类(凯尔霍夫分类)作业治疗技术分类:维持日常生活所必须的活动;治疗性活动;生产劳动性活动;心理和社会性活动凯尔霍夫分类:日常生活活动;娱乐性活动;生产性活动3.作业治疗技术的治疗作用①维持现有功能,最大程度发挥残损的功能②提高日常生活活动的自理能力③为患者设计及制作与日常生活活动相关的各种辅助用具④提供患者职业前技能训练⑤强化患者的自信心,辅助心理治疗4.作业活动的技能成分运动、感觉、认知、心理、社交技能和素质5.作业分析—简单分析法(6个W)①明确活动的方式 What②分析选择活动的理由 Why③确定活动的场地 Where④参与对象 Who⑤确定时间 When⑥怎样进行 How6.给出某项日常生活活动,可以进行作业分析(回顾当时ppt,至少分析运动、感觉和认知成分)7.制定作业治疗计划的程序①资料收集②分析资料和发现问题③选择治疗的路径和框架④明确治疗目标和目的⑤选择治疗方法⑥实施计划⑦再评估及启动治疗计划⑧修改治疗计划⑨出院计划8.能根据患者具体表现熟练完成作业治疗计划的制定(根据病例,发现患者的康复问题,制定作业治疗计划)9.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原则及训练方法原则:调动患者及家属参与训练的积极性;找出影响其独立生活的主要问题,提出训练目标;以目标为中心,满足社会角色与个人需求;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突出重点;尽量在真实的环境下进行训练;训练时间最好与休息时间一致;配合其他治疗项目同时进行训练;提高活动的技巧性。
作业治疗
一、名解
1.作业治疗(occupational Therapy,OT):是协助残疾者和患者选择、参与、应用有目的性和有意义的活动,去预防、恢复或减少与生活有关的功能障碍(自理、工作、游戏/休闲 )及促进最大程度的功能的独立康复治疗技术。
2.日常生活活动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是指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及适应生存环境而每天必须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具有共同性的身体活动,即进行衣食住行及个人卫生等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3.活动分析:在治疗过程中评估治疗性活动中患者的主动性和行为构成,是对一项治疗性活动的基本行为构成以及患者能够完成该活动所应具备的功能水平的一个分析认识的过程。
4.认知障碍:是认识过程一方面或多方面的损害,导致上述过程效率的降低或功能的受损。
5.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
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
6.脊髓损伤:脊髓损伤是指由于外界直接或间接因素导致脊髓损伤,在损害的相应节段出现各种运动、感觉和括约肌功能障碍,肌张力异常及病理反射等的相应改变。
根据致使脊髓损伤的原因,可分为原发性脊髓损伤和继发性脊髓损伤。
7.骨折: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遭到破坏
8.治疗性作业活动:是指经过精心选择的、具有针对性的作业活动,其目的是维持和提高患者的功能、预防功能障碍或残疾的加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不定向选
1.作业活动的层次包括哪些因素?
角色(roles)、活动(activities)、任务(tasks)、行动(actions)、能力/ 技巧(abilities/ skills)
2.作业治疗过程有哪些基本步骤?
评估设定预期目标制订治疗方案治疗的实施再评定决定康复后去向
3.作业治疗的评估更强调:重点在生活自理、学习和工作活动有关的综合性功能上
4.患者坐公交去购物,作业活动术语称为:休闲活动
5.工作及生产性活动包括哪些?
木工、金工、制陶、缝纫、搬运、建筑、机械装配、纺织作业等多种。
6.穿脱上衣的动作成分有哪些?
坐在有靠背的椅子或坐在床边靠自身的平衡能力
完成穿上衣,坐位下双足能平放于地上。
在穿衣训
练前,应分析与评估患者的动态坐位平衡和认知
功能。
7.治疗性作业活动的内容有哪些?
日常生活活动生产性作业活动消遣性活动
8.拿筷子夹跳棋可实现哪些治疗目的?
改善手的灵活性扩大关节活动范围提高肌力和耐力缓解疼痛促进感觉恢复
9.尺神经损伤会表现为哪种畸形?
“爪形手”
10.类风湿性关节炎会导致什么样的手部畸形?
拇指Z字畸形
11.选择性注意包括哪些表现?
在活动中,将引起注意力分散或无关信息合并。
12.认知障碍的常见类型包括哪些表现?
感知障碍,如感觉过敏、感觉迟钝、内感不适、感觉变质、感觉剥夺、病理性错觉、幻觉、感知综合障碍;
记忆障碍,如记忆过强、记忆缺损、记忆错误;
思维障碍,如抽象概括过程障碍、联想过程障碍、思维逻辑障碍、妄想等。
13.感觉统合理论基础有哪些具体内容?
感觉信息——接收识别——调节、整合——行动的计划和安排——形成动作指令信息——作出适当的反应
14.口腔防御孩子应用什么方式应对与处置?
15.不适合矫形器治疗的有哪些?
16.急性膝关节损伤用矫形器的治疗目的。
17.压力治疗每天持续时间长期使用每天应保证23h以上有效压力
18.压力治疗合理压力范围为 24~25mmHg
19.环境改造包括的内容
评估分析出具方案实施改造再评估随访
20.工作能力评估
一名工伤工人,现可以在20min内搬运4.5kg重物无不适感,那此人能从事的工作强度为轻强度
三、判断
1.ADL能不能全面反映身体的基本功能能
2.PT 和OT的区别(见简答表格)
3.作业能力评定能否确定患者类型能
4.骨折分类方法:
按骨折与外界是否相通分为:开放性骨折闭合性骨折
按骨折形态与稳定性分为:稳定性骨折,如青枝骨折;
不稳定性骨折,如粉碎性骨折、斜行骨折等。
5.冠心病作业治疗禁忌症:
(1)避免在大量进餐、喝浓茶、咖啡等两小时内锻炼,也不应在运动后一小时内进餐
(2)运动前不喝酒不吸烟;运动前后避免情绪激动
(3)运动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平时不运动者,不要突然从事剧烈的运动
(4)大运动量锻炼时,应避免穿得太厚,影响散热,增加心率,心率增快会使心肌耗氧量增加
(5)运动后避免马上洗热水澡或用热水沐浴,至少应在休息15分钟后,并控制水温在40℃以下,因为全身浸在热水中,必然造成广泛的血管扩张,而使心脏供血相对减少
(6)高温高湿季节应减少运动量
6.单侧忽略是不是注意力障碍不是(认知障碍)
7.作业评定是否包括环境评定是
四、简答
1.作业疗法活动特点、目的和治疗原则
活动特点
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对患者具有重要的治疗作用
患者能积极主动地参加
防治并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具有趣味性
活动量可调节
能满足患者的需要
目的
①促进机体功能恢复;
②维持现有功能,最大限度发挥残存的功能;
③提高日常生活活动的自理能力;?
④为患者设计及制作与日常生活活动相关的各种辅助用具;
⑤提供患者职业前技能训练;
⑥促进工作能力恢复;
⑦改善精神状态;
⑧强化患者的自信心,辅助心理治疗。
治疗原则
①选择作业治疗的内容和方法需与治疗目标相一致(包括恢复实用功能目标、恢复辅助功能目标、恢复功能目标、发挥代偿功能目标);
②根据患者的愿望和兴趣选择作业活动;
③选择患者能完成80%以上的作业活动;
④作业治疗在考虑局部效果时要注意对全身功能的影响;
⑤作业治疗的选择需与患者所处的环境条件相结合
2.颅脑损伤作业治疗的目的
预防并发症,维持现有功能,最大限度发挥残存的功能,同时最大程度地改善和恢复机体功能,包括关节活动度、认知功能等。
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为其建立回归家庭,重返社会的信心和能力。
3.脑瘫患儿的作业治疗目的
尽可能提高发育障碍儿童功能,促进心身全面发育,使其获得生活、学习及劳动能力,最终帮助其融入主流社会。
4.骨折的作业治疗目的
①促进肿胀消退
②减轻肌肉萎缩
③防治关节挛缩
④促进骨折愈合
5.心功能分级标准
7.OT 与PT 的区别
OT PT 治疗目的 恢复认知、操作、 恢复运动功能 生活自理功能
治疗范围 躯体和心理疾病 躯体疾病
治疗手段 A 、日常作业性活动 A 、徒手或借助器械的运动,如
B 、心理治疗 医疗体操、耐力训练、促通技术
C 、辅助器具 B 、物理因子/方法
(轮椅、假肢、矫形器) 如电、光、声、磁、水、蜡、压力
神经损伤康复治疗
早期(术后0 W ~3 W ): 制动、保护修复的神经,避免受伤部后期(6W 以后) 增加关节活动度。
增强肌力和耐力。
中期(术后3W ~6W ): 预防粘连、挛缩和继发畸形。
改善关节活动度,逐渐恢复
治疗重点 A、增强手的灵活性 A、增强肌力、ROM
B、增强手眼的协调性 B、增强和改善运动的协调性
C、增强对动作的控制 C、改善机体对运动的耐力
能力和工作能力 D、改善机体的平衡
D、提高感知认知功能
E、消炎、止痛、解痉,改善血液循环
E、改善情绪,调整心态
F、掌握某一生活和作业技能
G、适应环境
患者参与主动主动为主,被动为辅
趣味性强弱
介入时间较晚较早
8.脊髓损伤患者卧床期主要的作业治疗内容有?
体位摆放
摆放肢体处于功能位
高位脊髓损伤者可以佩戴短支具来保持掌弓并使拇指于外展对掌位
定时变换体位,预防压疮。
一般每2小时一次
在搬运或帮助脊柱不稳定者变换体位时要由2~3人共同进行,并注意保持其身体纵轴的一致性,避免扭曲、旋转和拖动
正确进行关节被动活动,预防关节挛缩和肌肉痉挛等
呼吸功能训练
包括腹式呼吸训练、辅助咳嗽排痰训练及体位排痰训练,每天应进行2~3次以上。
维持关节活动度的作业活动
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在脊柱外固定或不影响脊柱稳定的条件下,尽早在床边进行维持关节活动度训练
9.简要描述老年人跌倒的个人干预措施
1.增强肌力、耐力
2.维持关节活动度
3.改善协调平衡
(一)训练下肢关节肌肉力量的运动
1.髋关节的屈曲肌
2.髋关节的伸直肌
3.髋关节的外展肌
4.膝关节的屈曲肌&膝关节的伸直肌
5.踝关节的伸直肌
(二)平衡能力的运动训练
1.静态下的平衡运动(手插腰)
a.静态站姿下,双脚与肩同宽
b.向前跨一步的站姿(左右脚各要一次)
c.双脚合并站立
d.单脚独立站(左右脚各要一次)
2. 动态下的平衡运动(手插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