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复核输血前留置的供者血样本及血袋中剩 余血的ABO血型
4、患者输血前、后样本与血袋中剩余血交叉配 血试验;
5、患者输血前样本Rh血型(尤其D、E)检定;
6、抗体筛选,抗体鉴定; 7、患者输血后血标本和剩余血涂片检查和细菌培养(分别在4℃、
22℃、37℃作需氧菌和厌氧菌培养)。
检测输血反应的技术、设备并无特殊要求,但试 剂要齐全并符合质量标准,包括ABO,Rh(特别 是抗-D,-E)定型血清,试剂A、B、O红细胞, 抗球蛋白(或凝聚胺、酶),抗体筛选细胞,抗体 鉴定谱细胞(panel cells)。 * ABO定型要采用抗-AB血清,要同时作反定型。
产生原因
– 非免疫性反应:热原反应 – 免疫性原因:白细胞抗体
白细胞数量和发热反应明显相关
白细胞数 不良反应
106 107 几乎不发生
108 有时发生
109 1010 容易发生
产生白细胞抗体 几乎不产生 有可能产生 容易产生
浓缩红细胞 洗涤红细胞 去白红细胞 过滤红细胞
治疗
1、停止输血 目前认为输血前对血制品进行γ射线辐照,是预防的唯一可靠的方法。
发生输血反应后(特别是怀疑溶血反应或细菌污染血反应)
临床表现 输血后3-7天,发热 、Hb 、黄疸、
血浆胆红素 治疗
轻者 : 对症处理 重者 : 按急性溶血反应处理
预防
– 详细询问妊娠史及输血史 – 采用聚凝胺交叉配血 – 重复抗体筛选实验 – 自身输血
二、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概念
接受输血的患者在输血期间或输血后1-2 小时内体温升高1℃或以上,并排除 可导致体温升高的的其它原因。
短时间输入大量血液或输血速度过快,超过病人心脏的 负荷能力,导致心力衰竭或急性肺水肿。常见原有心肺 疾患、年迈体弱或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