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发展脉络
- 格式:ppt
- 大小:1.51 MB
- 文档页数:18
一、填空题1、古典主义盛期在维也纳出现了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三位伟大的音乐家,他们先后以维也纳为生活、创作的中心地,共同对欧洲音乐史产生了久远的影响,被后人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
2、海顿共创作了交响曲108部,被称为“交响乐之父”他的声乐作品中最突出的是清唱剧和弥撒曲《创世纪》和《四季》。
3、莫扎特创作的优秀的歌剧作品有《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
4、18世纪,规范的交响套曲结构,经曼亥姆乐派和柏林乐派在前人创作基础上的实践,最后完全确立。
典型的古典交响曲包括四个乐章,四个乐章的曲式结构和表情内容分别为:第一乐章快板奏鸣曲式充满活力,第二乐章三步曲式或变奏曲式旋律优美,第三乐章三步曲式诙谐的舞曲,第四乐章回旋曲式情绪高涨。
5、贝多芬共创作了九部交响曲,其中最著名的是《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第九交响曲“合唱”。
从他的第三交响曲开始,第三乐章用谐谑曲取代了宫廷气质的小步舞曲。
6、贝多芬共创作32首钢琴奏鸣曲,其中较著名的有《悲怆》、《月光》、《暴风雨》、《黎明》、《热情》。
7、古典主义音乐常用的音乐体裁有: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歌剧等。
二、名词解释喜歌剧:喜歌剧又称“谐歌剧”,是与传统正歌剧相对而言的一种新风格的声乐形式,盛行于十八世纪。
题材取自日常生活,音乐风格轻快幽默。
特点主要是:表现人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和人物,具有喜剧因素,结尾往往是团圆或胜利,音乐轻快,用本民族语言等。
喜歌剧主要流行在法国、意大利、德国等欧洲的主要国家。
交响曲:器乐体裁的一种。
管弦乐队演奏的大型(奏鸣曲型)套曲。
源于意大利歌剧序曲,海顿时定型。
基本特点为:第一乐章快板,采用奏鸣曲式;第二乐章速度徐缓,采用二部曲式或三部曲式等;第三乐章速度中庸或稍快,为小步舞曲或诙谐曲;第四乐章又称"终乐章",速度急速,采用回旋曲式奏鸣曲式等。
奏鸣曲式:“奏鸣曲式”是一种大型曲式,是奏鸣曲主要乐章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
1.古典乐派。
也称维也纳古典乐派。
它是十八世纪下半叶至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之间在维也纳形成的以古典风格为创作标志的音乐流派。
古典乐派推崇理性,追求艺术形式的严谨和音乐语言的清楚简明;创作手法上,注重戏剧的对比、冲突和发展,继承传统主调音乐因素。
古典乐派的音乐,是高级的传统的富于严肃性和教育性的音乐。
也是常常在正式音乐会中出现的音乐。
它区别于浪漫乐派音乐,取法古希腊、罗马的作品规范,以和谐统一整齐等形式为音乐艺术的最高标准。
这个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
2.浪漫乐派。
浪漫主义是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一种文艺思潮,它是为招架古典主义而勃起的。
浪漫乐派的主要特征,在于作品的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的刻划。
浪漫主义音乐在贝多芬晚年作品特别是钢琴奏鸣曲中已有所表现。
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起到一八四八年资产阶级革命失败止,是浪漫乐派形成和发展的时期。
浪漫乐派可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浪漫派有舒伯特、韦柏(他们是浪漫乐派的奠基者),还有舒曼、门德尔松、柏辽兹、肖邦、李斯特和瓦格纳等;后期浪漫乐派有法朗克、勃拉姆斯、希鲁克纳、柴可夫斯基等。
3.民族乐派。
它是指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活跃在欧洲乐坛,与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文化运动有密切联系的一批音乐家。
他们在政治上都属于激进的爱国主义者,都参加或同情本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在艺术上,他们都主张创造具有鲜明民族特征的音乐。
一般都乐于采取本国优秀的民间歌调作为音乐素材,表现爱国主义的英雄主题。
于是,在欧洲各国兴起了以发展本国、本民族艺术和精神特征为宗旨的音乐,即民族乐派。
这个流派包括挪威的格里格,西班牙的阿尔贝尼斯、格拉那多斯,捷克的斯美塔那、德沃扎克,罗马尼亚的泼隆贝斯库、艾奈斯库,匈牙利的艾凯尔,俄国的格林卡和“强力集团”的巴拉基列耶夫、居伊、鲍罗丁、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波兰的莫纽什科等。
这些音乐家都扎根在自己民族的民间音乐土壤中,把传统音乐功效和本民族独具的音乐语言和题材密切结合起来,在歌剧、器乐、声乐作品中,鲜明地表现了自己民族的风格,取得了丰硕的艺术功效,对欧洲音乐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论西方音乐中调式音阶的发展脉络
1 西方音乐的发展脉络
西方音乐源远流长,是一种全球普遍流传的多调式音乐,与世界
上其他传统音乐一样,西方音乐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形成自己的独
特音调。
西方音乐调式音阶的发展脉络也拓宽了音乐表达的空间。
2 音阶的发展
古希腊时期的音乐,也称古典音乐,往往采用小纯律音阶,通常
由7个不同频率的音符组成,对应着1 2 3 4 5 6 7八个音节。
而摇
滚乐则以二进制音阶为基础,引入了微妙的节奏,音调变得更加多样。
它在流行摇滚音乐中最重要的作用之一,是将旋律和节拍融合为一个
整体,并使旋律更加变化丰富,为聆听者带来前所未有的乐趣和满足感。
3 融合成新的音乐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曲种的西方音乐都在不断融合,形成新的
西方音乐类型。
20世纪,声乐、乐器音乐、舞蹈音乐等各个音乐形式
及音乐现代化的趋势汇聚一堂,形成爵士乐和流行音乐等西方音乐的
综合体,不仅使调式音阶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令西方音乐完全重塑,更加丰富多彩。
4 趋势发展
西方音乐调式音阶的发展确实使西方音乐渐渐成为一门众多调式音阶组合的多样音乐,开拓了更广阔的表演领域,把西方音乐推向了史无前例的高度。
如今,新型音乐,如EDM、抒情曲和Hip-Hop等,也在吸收西方音乐的调式特质,流行乐坛上也可以听到不同类型的西方音乐。
未来的西方音乐,在调式音阶的激进融合下,将开拓出更加精彩纷呈的音乐世界。
简述西方音乐美学史的发展脉络一、古希腊时期:决定音乐美学的基础在古希腊时期,音乐被广泛运用于宗教、娱乐和教育等领域,因此产生了对音乐的审美思考。
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音乐与数学之间存在一种奇妙的关联,并提出了“音乐数论”的理论。
他认为音乐既是可感知的声音,也是一种可计算的数学结构。
另一位哲学家柏拉图回应了毕达哥拉斯的理论,进一步强调了音乐对于灵魂的影响力。
他认为音乐是一种有力的教育工具,能够培养人们的品格和道德。
二、中世纪:宗教音乐的主导地位在中世纪,宗教音乐占据了主导地位。
教會希望通过音乐来引导人们进入宗教仪式的氛围。
这一时期的音乐被认为具有神圣性和崇高性,注重舍弃个体情感,追求音乐的普适性和纯粹性。
所以,音乐被视为一种被神所创造的纯粹的声音艺术。
三、文艺复兴时期:对人类的重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对人类的自我意识和个体情感的重视。
作曲家开始将音乐与诗歌和戏剧相结合,创造出更具情感表达的音乐作品。
音乐美学逐渐从宗教转向人文。
该时期的音乐理论家们开始探讨音乐的表现力、情感表达和审美标准等问题。
著名的音乐理论家卡米洛·辛多(Giovanni Camillo Maffei)提出了“音乐化的形象”的概念。
他认为音乐不仅可以模仿自然界的声音,还可以表达人类的情感和思想。
四、巴洛克时期:音乐和理性的辩论巴洛克时期是音乐美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其中以德国音乐理论家约翰·马提亚斯·罗特(Johann Mattheson)和约翰·亨利克·布脱纳(Johann Heinrich Buttstett)最具代表性。
罗特强调音乐的理性和审美价值,认为音乐美是可以通过逻辑和数学方法来测定的。
而布脱纳则认为音乐是一种可以表达人类内心情感的语言,主张音乐应该具有情感表达和感染力。
五、古典时期:形式与风格的完美统一古典时期的音乐美学以奥古斯特·埃贡(August Wilhelm Ambros)和荷塞茨基(Adolf Bernhard Marx)为代表,他们关注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和风格。
文化艺术: 西方古典音乐的发展历程
1. 西方古典音乐的起源
西方古典音乐是指从中世纪开始,通过作曲家创作固定形式的音乐作品和使用各种乐器来演奏的一类音乐。
它起源于欧洲大陆,并在不同的时期和地区经历了许多变革和发展。
2.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
在中世纪,教堂是音乐最重要的场所,宗教歌曲和合唱曲成为主要形式。
而随着文艺复兴时期的到来,人们开始对古代希腊和罗马文化进行研究,古代希腊理论开始影响音乐创作。
3. 巴洛克时期
巴洛克时期(17世纪后半至18世纪初)见证了欧洲文化与艺术的迅速发展。
巴赫、亨德尔等伟大作曲家活跃于这一时期,他们创造了许多具有高度复杂性和技术含量的作品。
4. 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
18世纪末至19世纪是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时期的交替。
古典主义音乐注重对称、均衡和逻辑,代表作家有莫扎特和海顿;而浪漫主义则强调个人感情和想象力,贝多芬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典型代表。
5. 前卫与现代音乐
20世纪见证了前卫音乐的出现,以及各种新颖的实验性作品。
现代音乐则追求创新和多样性,包括不同风格、技巧和结构形式。
6. 古典音乐在当今社会的地位
尽管现代流行音乐在当今社会非常受欢迎,但古典音乐仍然保持着一定的影响力并吸引大量的忠实拥护者。
它被广泛应用于电影配乐、广告等领域,并成为了许多人愉悦心灵、发展个人品味和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以上是关于西方古典音乐发展历程的简要介绍。
由于篇幅限制,我们只能涵盖了一些重要时期和特点。
如果你有更多的兴趣,建议深入研究不同的作曲家、音乐流派和作品,以获得更全面的了解。
阐述古典音乐奏鸣曲发展演变历程摘要:西方艺术具有漫长的发展史,从巴洛克时代起,音乐艺术尤其是健盘音乐进入了全盛发展时期。
海顿、莫扎特开创了古典时期,这也是后人划分古典主义的标志,我们通常把1750年一1830年定义为古典主义时期。
本文阐述了古典音乐艺术奏鸣曲理论,在古典奏鸣曲发展的脉络、乐谱版本、曲式结构、触健、装饰音的弹奏及踏板等几个方面作了较为详尽地研究,旨在培养音乐人的弹奏技巧、文化修养和音乐内涵。
关键词:古典奏鸣曲钢琴音乐理论一、古典奏鸣曲发展的脉络1.巴洛克及古典前期的键盘奏鸣曲。
在音乐史上,最早被称作“奏鸣曲”的钢琴作品应该是巴洛克时期伟大的古钢琴家DemenicoScarlatti,他的作品多半是为古钢琴教学而写作,却为古典奏鸣曲形式的形成,尤其是对后来钢琴演奏技巧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
其实他的奏鸣曲原来并不称为奏鸣曲,但因它具备了早期古奏鸣曲式的某些特点,故被称为“奏鸣曲”;至1750年,J-S-Bach离开人世,巴洛克时代结束,音乐创作风格便开始由严肃复杂、深奥理性的复调音乐转向清新精致、典雅愉悦的主调音乐过渡时期,钢琴音乐也开始从严格的多声部复调对位向主调旋律和声转变。
这一时期是辉煌的维也纳古典时期的前奏,众多音乐家为古典奏鸣曲的发展和完善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其中最重要的就是J”S-Bach 的后代子孙,其中又以其次子C”P-E-Bach在钢琴奏鸣曲方面取得的成就最高,他对古典奏鸣曲式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首次证实了奏鸣曲式表现性格发展和情绪变化的可能性,他将Scarlatti的古奏鸣曲式加以发展丰富,在18世纪中叶的作曲家中,C-P-E-Bach被公认为古典奏鸣曲的真正奠基者。
2.海顿的古钢琴奏鸣曲创作。
(JosephHaydn),1732年一1809年,维也纳古典乐派的第一位代表人物,是C-P-E-Bach 的直接继承者,他开创和发展了奏鸣曲式,创作了62首古钢琴奏鸣曲。
中西音乐史考研题库及答案中西音乐史是音乐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它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的中西方音乐发展脉络。
以下是一些中西音乐史的考研题目及答案,供参考:# 题目一:简述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历程。
答案: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原始时期、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宋元明清时期。
原始时期,音乐主要体现在劳动号子和祭祀活动中。
夏商周时期,音乐开始形成体系,出现了《诗经》等经典文献。
秦汉时期,音乐与政治、宗教紧密结合,出现了宫廷音乐。
魏晋南北朝时期,音乐风格多样化,出现了许多著名的音乐家和作品。
隋唐五代时期,音乐艺术达到了高峰,出现了《霓裳羽衣曲》等经典作品。
宋元明清时期,音乐更加注重情感表达,出现了许多民间音乐和戏曲音乐。
# 题目二:西方古典音乐的三个主要时期是什么?答案:西方古典音乐的三个主要时期是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和浪漫时期。
巴洛克时期(约1600-1750年)以复杂的对位和丰富的装饰音为特点。
古典时期(约1750-1820年)强调清晰、平衡和简洁,代表人物有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
浪漫时期(约1820-1900年)则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音乐作品更加富有想象力和表现力。
# 题目三:请列举几位中国近现代音乐家及其代表作品。
答案:中国近现代音乐家及其代表作品包括: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黄自的《平湖秋月》,贺绿汀的《牧童短笛》等。
这些音乐家的作品不仅在艺术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在推动中国音乐现代化和民族音乐发展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 题目四:简述西方音乐史上的“音乐之父”巴赫的贡献。
答案: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被誉为西方音乐史上的“音乐之父”,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巴赫的作品在形式上具有极高的创新性,如《平均律键盘曲集》;2) 他的作品在技术上要求极高,对后来的音乐家产生了深远影响;3) 巴赫的音乐具有深刻的宗教性和哲学性,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精神面貌;4) 他的音乐作品在结构上严谨,对西方音乐的和声学和对位法发展有着重要贡献。
浅析西方钢琴音乐的发展及现状西方钢琴音乐一直以来都是世界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西方音乐的发展历程,代表着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和思潮。
通过对西方钢琴音乐的发展及现状进行浅析,可以更好地了解西方音乐史的脉络和特点。
我们不得不提到古典音乐时期。
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古典音乐时期,钢琴成为欧洲音乐家们创作音乐作品的主要乐器之一。
伴随着古典主义运动的兴起,诸如莫扎特、贝多芬等音乐大师都创作了大量的钢琴作品,这些作品在当时就已经成为了后世钢琴音乐的经典范本。
在这个时期,西方钢琴音乐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作曲家们对音乐形式和结构的创新,以及对演奏技术的不断探索。
浪漫主义时期的到来为西方钢琴音乐增添了更多的色彩和情感。
19世纪上半叶,钢琴成为了作曲家们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的重要工具。
肖邦、舒曼等浪漫主义作曲家创作的大量钢琴作品,以其丰富的旋律和情感表达,成为了当时音乐界的焦点。
钢琴演奏技术也迎来了蓬勃的发展,乐器的改进和改良让钢琴奏鸣曲、练习曲等曲目成为了钢琴家们展示实力的绝佳舞台。
随后,20世纪的西方钢琴音乐进入了现代派时期。
在这一时期,西方音乐界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颠覆和变革。
作曲家们开始尝试各种各样的音乐创新,引入了无调性音乐、序列主义音乐等新的音乐语言,这些创新不仅在音乐形式上颠覆了传统的规范,同时也对钢琴演奏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世纪的西方钢琴音乐也开始与其他音乐形式进行深度融合,爵士乐、流行音乐、电子音乐等元素渐渐融入钢琴演奏之中,使得钢琴音乐在当代音乐领域中有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和表现空间。
对于西方钢琴音乐发展的浅析也不能避开一些现实问题。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音乐市场的变革,西方钢琴音乐在当今世界的地位和影响力也在发生着变化。
传统的古典音乐演出市场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音乐节目和商业演出对钢琴音乐的传承和传播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流行音乐和电子音乐的兴起也对西方钢琴音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现代年轻人对于传统钢琴音乐的接受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
高中一年级音乐教案西方音乐史概述一、引言西方音乐史是音乐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了解西方音乐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音乐的发展脉络,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本教案将概述西方音乐史的主要时期和代表性作曲家,为学生打下音乐历史的基础。
二、古希腊罗马时期古希腊罗马时期是西方音乐史的起源。
古希腊和罗马人对音乐的研究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古希腊的音乐主要是合唱和器乐,而罗马则更加注重音乐的宫廷艺术性和娱乐性。
三、中世纪音乐中世纪音乐是指公元5世纪至公元15世纪的音乐发展时期。
这个时期的音乐主要是教会音乐,宗教赋予了音乐非常重要的地位。
著名的中世纪音乐包括格里高利圣咏、祈祷赞歌等。
这些音乐风格简单,以宗教性质为主。
四、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音乐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音乐开始与人文主义运动相结合。
作曲家们开始尝试创作各种声乐作品,如宗教合唱、歌剧、马德里哲理剧等。
著名的文艺复兴时期作曲家有帕勒斯特里纳、蒙台威奇等。
五、巴洛克时期音乐巴洛克时期是西方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音乐以庄重和华丽为特点。
巴洛克音乐注重音乐和故事的结合,强调曲式和对位法的运用。
著名的巴洛克时期作曲家有巴赫、亨德尔等。
六、古典时期音乐古典时期是西方音乐史上的又一个重要时期。
这个时期的音乐更加注重对称与平衡的构思,节奏更加统一。
古典时期作曲家们创作的音乐通常具有旋律优美、曲式清晰的特点。
著名的古典时期作曲家有莫扎特、贝多芬等。
七、浪漫时期音乐浪漫时期音乐在古典时期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注重情感表达和音乐故事的叙述。
这个时期的音乐更加富于创造力和个性化,使用的乐器也更加多样化。
著名的浪漫时期作曲家有肖邦、舒伯特等。
八、现代音乐现代音乐是指20世纪初至今的音乐发展阶段。
现代音乐以多样性和实验性为特点,包括了各种流派和风格,如爵士乐、摇滚乐、电子音乐等。
著名的现代音乐作曲家有斯特拉文斯基、科布郎等。
九、总结通过对西方音乐史的概述,我们可以了解到音乐发展的脉络和不同时期的特点。
从音乐体裁的角度看西方音乐的发展体裁”是一个多含义的概念,涉及到音乐的很多方面,是音乐创作技艺与音乐创作的起源、音乐作品的表演条件以及与音乐美学观念相联系的种类和样式。
“体裁”一词的法文为genre,从拉丁文genus 一词的从属格generis 变化而来,释义为:种类、样式。
体裁有纲目之分,从大到小,层见叠出,纲举目张,层次分明。
音乐体裁的纲目,最高层次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声乐和器乐可以两相结合)。
其次声乐有独唱(齐唱)区、重唱曲和合唱曲(独唱、重唱和合唱可以同时结合);器乐有独奏曲、重奏曲和合奏曲(独奏、重奏和合奏也可以同时结合)。
西方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1600 年以前)以声乐为主;巴洛克时期(1600―― 1750)声乐和器乐平分秋色;近现代(1750年以后)则以器乐为主。
、音乐发展各时期的体裁类型中世纪(6―― 13世纪)宗教音乐占有统治地位的声乐体裁是格利高里圣永、继叙咏、附加段、奥加农、迪斯康特、弥撒曲、追思曲等。
故意属时期(12―― 13世纪)的省乐体裁由劳达赞歌、坎蒂加、孔杜克图斯、克劳苏拉、经文歌等;新艺术时期(14 世纪)的省乐体裁有回旋戈、魏乐来、叙事歌、尚松、木格、狩猎歌、巴拉塔、卡侬歌等;文艺复兴时期(1430―― 1650)的声乐体裁有弗罗托拉、坎佐纳、牧歌、众赞歌、赞美歌等;巴洛克时期及近现代(1600 年以后)的声乐体裁有歌剧、清唱剧、受难曲、康塔塔、咏叹调、宣叙调、叙咏调、卡巴莱塔、歌曲、浪漫曲、晨曲、小夜曲、声乐套曲等。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器乐占次要地位。
主要的气乐体裁有利且卡尔、埃斯坦比耶、分解旋律的器乐部分、各种低音舞曲如罗马内斯卡、鲁杰罗、帕萨梅佐、萨尔塔雷罗等;巴洛克时期的器乐和声乐平分秋色,重要的器乐体裁有各种变奏舞曲,如福利亚、夏空、帕萨卡里亚等,以及室内奏鸣曲、教堂奏鸣曲、三重奏鸣曲、大协奏曲、独奏协奏曲、组曲、赋格、创意曲、托卡塔、幻想曲、管风琴重赞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