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和健康概述共26页
- 格式:ppt
- 大小:5.13 MB
- 文档页数:26
体育保健学《健康概述》一、健康的概念及标准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宪章中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而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
1968年,WHO进一步明确,健康是“身体精神良好,具有社会幸福感”,更加强调了人的社会属性。
1978年,WHO在《阿拉木图宣言》中提出“健康是基本人权,达到尽可能的健康是全世界一项重要的社会性指标”。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健康是人发展的基本目标。
1989年,WHO又提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四个方面的健康标准。
二、健康的分类(一)按照健康的定义划分1.身体健康主要脏器无疾病,身体形态发育良好,体型匀称,人体各系统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有较强的身体活动能力和劳动工作能力;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即维持健康的能力。
2.心理健康身体、智力、情绪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3.社会适应良好与家庭与亲属的关系密切程度;工作与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和熟人、朋友之间的活动、交往的程度;参加社团活动;其他社会活动,参加体育活动、舞蹈、戏剧仪式、音乐演奏活动、动物园、美术馆、博物馆等。
(二)从微观和宏观角度划分1.个体健康个体健康是指个人的综合健康状况,是评价个人生存质量的最基本指标。
2.人群健康人群健康是指不同地域或不同特征人群的整体健康状况。
人群健康对制定健康政策,评定国家或地区的健康状况和健康服务非常重要。
人群健康是以个体健康为基础的,个体健康的提高能促进人群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
(三)根据健康评估的综合判断1.第一状态即健康状态,1948年WHO提出“身体、心理、社会上的完好状态”。
一般认为经过临床全面系统检查证实没有疾病,主观又没有虚弱感觉与不适症状,精力充沛,工作、学习、处事、社交处于自我感觉满意状态,即可视为健康状态。
2.第二状态即疾病状态,首先要按照《国际疾病分类》的标准来确定疾病,然后再根据病情和病程来确定疾病状态。
第一章体育与健康概论体育与健康是紧密相关的,体育是保持健康的一个重要途径。
本章主要介绍了体育与健康的关系以及体育在维护健康方面的作用。
体育活动对人体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首先,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身体的机能。
通过运动,人体的肌肉、骨骼和心血管系统等各个器官得到充分锻炼,使其机能得到提高,从而增强整个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其次,体育锻炼可以促进新陈代谢。
运动可以加快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的速度,帮助身体更快地排出废物和毒素,保持身体的平衡和健康。
此外,体育活动还可以改善体态和塑造身材,提高个人的外貌和形象,有利于人们增强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体育对身心健康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但要注意适度运动的原则。
不同年龄阶段和个体的身体状况不同,对体育活动的需求和适应能力也不同。
因此,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和运动强度,并注意逐渐增加运动量,避免因过度运动而导致的身体损伤和疲劳。
此外,还要避免在过于恶劣的环境下进行运动,如高温天气或者空气污染严重的地区,以免对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除了体育锻炼,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维护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合理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心态都对身体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饮食要均衡,合理搭配各种食物,确保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睡眠要充足,保证每天有足够的休息时间,有助于恢复体力和调整身体机能;心态积极乐观,多从积极的角度看待问题,不给自己过多的压力,有助于保持身心健康。
体育与健康的关系不仅体现在个人层面,也体现在社会层面。
体育活动可以促进社会交流与团结。
通过参与体育运动,人们可以结识更多的朋友,增加社交机会,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团结。
体育赛事也可以提高国家的整体形象和声誉,增强国民的凝聚力和自豪感。
总之,体育与健康是密不可分的。
通过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以增强身体机能,促进新陈代谢,改善体态和塑造身材,提高外貌和形象,并增强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但要注意适度运动的原则,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进行运动,并配合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真正达到保持健康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