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钢机械设备
- 格式:pdf
- 大小:4.26 MB
- 文档页数:147
轧钢机的定义狭义的定义:直接轧制钢材的机械设备广义的定义:用于轧制钢材所需的全部设备轧钢机械设备的组成主要设备:直接使轧件产生塑性变形的设备--轧钢机主机列,包括:工作机座、接轴、齿轮机座、减速机、联轴节、主电机辅助设备:主设备以外的各种设备,包括:加热炉、剪切机、辊道、矫直机、包装机等各种设备轧钢机分类(主设备)按用途分类<1> 开坯机:将钢锭轧成钢坯(方坯、板坯、圆管坯)<2>型钢轧机:将方坯轧成型材<3>热轧板带轧机:将板坯轧制各种厚度的板材<4> 冷轧板带轧机:将热轧板轧成冷轧板<5>钢管轧机:将圆管坯轧制成无缝钢管<6>特种轧机:特殊用途的轧机按结构分类<1> 二辊式可逆:初轧机、轨梁轧机、中厚板不可逆:型钢连轧机<2> 三辊式:走上下两条轧制线<3> 三辊劳特式:中辊浮动<4> 四辊式:由两个工作辊和两个支承辊构成<5> 多辊式:由两个工作辊和多个支承辊构成,主要用于冷轧板带钢<6> 行星式:<7> 立辊式:<8> 万能式:立辊+平辊<9> H型钢轧机<10>斜辊式按布置分类(1)单机座式优点:轧机少,易操作缺点:成本相对较高(一个电机、一个减速机、一个齿轮机座带一个轧机)(2)横列式主要用于型钢轧机,一个电机带多个轧机优点:(1)设备成本低;(2)可采用大规格原料,降低轧材成本;(3)头尾温差小,轧材尺寸教精确。
缺点:(1)后架轧辊的速度不能与增长的轧件长度相匹配;(2)轧件要横移,需设移钢机。
(3)纵列式一个电机分别带一个轧机,每架轧机轧完后进入下一架轧机。
优点:(1)产量高;(2)轧辊速度与轧件长度相匹配缺点:(1)厂房细长;(2)机械投资大(4)连续式一个电机分别带一个轧机,轧件同时进入每架轧机,常用于冷轧。
1.2.概念轧钢机械:主要指完成由原料到成品整个轧钢工艺过程使用的机械设备。
主机列:指由工作机座、传动装置(联轴器、接轴减速器、齿轮座)及主电机组成的机械系统。
轧钢机:(工作机座、传动装置、主电机)称为轧钢车间的主要设备;除轧钢机以外的各种设备统称为轧钢车间的辅助设备。
3.轧钢机的组成:1)钢坯轧机和型钢轧机的标称为轧辊的名义直径。
2)钢板车间轧钢机的标称称为轧辊辊身长度。
3)钢管车间轧钢机以其能够轧制的钢管最大外径来标称。
4.轧钢机的分类:1)按用途分:开坯轧机、型钢轧机、板带轧机、钢管轧机和特殊轧机。
2)按轧辊布置形式分分类:水平轧辊的轧机,具有立式轧辊的轧机,具有水平轧辊和立式轧辊的轧机、具有倾斜布置轧辊的轧机以及其他轧机。
3)按工作机座的排列方式分类:单机架式、多机架顺列式、横列式、半连续式、串联往复式、布棋式等。
4.工作机座的组成:机架、辊戏、压下、弯辊、换辊装置、平衡装置1.轧辊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轧辊由辊身、辊颈、轴头三部分组成:辊身:直接与轧件接触,对轧件进行压下,使轧件产生变形。
辊颈:用轴承支撑使轧辊在轴承内圈中转动。
轴头:与传动系统相联,带动轧辊实现转动。
1.概念:工作机座的自然刚度:使机座产生1mm弹性变形所需的轧制力,它表示了机座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是机座固有的属性。
等效刚度:在液压压下的轧机厚度控制系统中,可以采用改变辊缝调节系数cp的办法,控制和改变轧机的“刚度”来实现不同厚度控制要求,这种可以变化的刚度称为机座的当量刚度。
P-H图;P-H图即弹-塑性曲线,是将弹性曲线和塑性曲线绘制在一个图上,能够直观的表达各种轧制条件和机座刚度对轧件厚度的影响。
弹性特性曲线:用来表示轧制力与机座弹性变形量f的关系曲线。
塑形弹性曲线:用来表示轧制力与轧件厚度关系的曲线。
2.提高工作机座刚度的途径:1)合理确定各个受力零件的尺寸,提高承载零件的刚度包括:a.增大轧辊直径b.缩短辊身长度 c.采用多列圆柱滚动轴承或液体摩擦轴承d.增大压下螺丝的直径。
第一章概述1、钢材的分类:1)型材占钢材产量的30——35%、品种最多,主要用于建材。
2)板带材占50——66% 应用最广、产量最高3)管材占8~15% 又可分为无缝管与焊管,大多为圆形断面。
此外还有少量的斜轧、横轧、楔横轧等特种轧制产品。
生产机械零件毛坯,齿轮、丝杆、钢球及轴类零件(少切削、无切削零件)。
2、轧钢机械的组成:轧钢机械由轧制机械主设备(主轧机——使轧件产生塑性变形的设备)与辅助设备组成(除主设备及工艺设备以外的一切设备)。
*主设备组成:轧机系统:主机或主机列(工作机座与主传动、电机组成)它决定了轧钢车间的类型与特征。
*辅设备组成:完成一切辅助的工序轧件的运输、搜集、剪切、矫正、清理。
轧钢车间的机械化程度越高则其辅设备重量所占的比例越大。
*常见的轧钢辅设备:剪切类、矫正类、卷取类、运输翻转类、打捆包装类、表面清理加工类。
(教材P20表1-6)3、轧钢机的标称:初轧机与大外径来标称。
如宝钢140无缝钢管轧机,表示型钢轧机——以(最后一架轧机—即成品架次)轧辊的名义直径作为轧机的标称。
钢板轧机——以轧辊的辊身长度来标称。
如2030冷连轧机组,表示轧机的轧辊辊身长为2030mm。
钢管轧机——以能轧制钢管的最其轧制钢管的最大外径为140mm4、按轧辊在机座中的布置分类:可分为具有水平轧辊的轧机、立辊轧机、万能轧机(既有水平辊又有立辊的轧机)与斜辊轧机等。
1)水平式轧机:轧辊水平放置的轧机,应用最广,是最普遍的。
*PC轧机(轧辊成对交叉轧机):四辊,轧辊成对交错,叫超角度5°,用于冷轧及热轧带材。
*HC轧机(高性能凸度控制轧机):六辊,用于冷轧普碳及合金钢带材。
*CVC轧机(凸度连续可变轧机):两辊,用于热轧及冷轧带钢。
2)立式轧机:轧辊垂直放置的轧机,用于不希望翻钢的场合。
3)万能轧机:具有水平辊及立辊的轧机。
4)斜辊轧机:轧辊倾斜放置的轧机。
用于横向——螺旋轧制。
主要用于钢管生产、钢管穿孔、延伸、精整、扩型等。
轧钢自动化设备轧钢自动化设备是针对钢铁行业生产自动化的一种设备。
它的主要作用是将原材料(如热轧钢坯)通过一系列自动化的过程进行加工和处理,最终生产出符合标准尺寸和质量要求的钢材产品。
这些设备通常由多个单元组成,包括自动送料、加热炉、轧机、冷却装置、切割机等。
一、设备概述轧钢自动化设备是一种集料料、加热、轧制、冷却、切割等工序于一体的自动化生产线。
它具有高效、精确、稳定的特点,能够实现钢材生产的连续化、规模化和智能化。
二、设备组成1. 自动送料系统:通过自动化的方式将热轧钢坯送入加热炉,确保原材料的连续供应。
2. 加热炉:采用高温加热方式,将钢坯加热至适宜的温度,为后续的轧制工序做好准备。
3. 轧机:将加热后的钢坯进行轧制,通过不断调整轧机的辊缝,使钢坯逐渐变形,达到所需的尺寸和形状。
4. 冷却装置:将轧制后的钢材进行快速冷却,使其达到所需的力学性能和组织结构。
5. 切割机:将冷却后的钢材按照要求的长度进行切割,得到最终的钢材产品。
三、设备工作原理轧钢自动化设备的工作原理是将原材料经过一系列自动化的工序进行加工。
具体流程如下:1. 自动送料系统将热轧钢坯送入加热炉。
2. 加热炉将钢坯加热至适宜的温度。
3. 加热后的钢坯进入轧机,通过辊缝的调整逐渐变形。
4. 轧制后的钢材通过冷却装置进行快速冷却。
5. 冷却后的钢材进入切割机,按照要求的长度进行切割。
6. 切割后的钢材经过质检,合格的产品进行包装和储存,不合格的产品进行再加工或淘汰。
四、设备特点1. 高效性:轧钢自动化设备能够实现连续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 精确性: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精确控制每个工序的参数,确保产品的尺寸和质量要求。
3. 稳定性:设备采用先进的控制技术,能够保持稳定的生产状态,减少生产中的波动和变异。
4. 智能化:设备配备了先进的传感器和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实现自动化的生产过程,减少人工干预。
五、设备应用领域轧钢自动化设备广泛应用于钢铁行业,主要用于生产各种规格和材质的钢材产品。
轧钢机械标准一、基础标准基础标准是为保证轧钢机械设备的正常、稳定运行,对基础性事项进行统一规定的技术性标准。
基础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术语和符号:对轧钢机械设备的专业术语和图形符号进行统一规定,以利于信息的互通和技术的交流。
2. 精度要求:对轧钢机械设备的精度进行规定,包括设备本身的制造精度、安装精度以及使用过程中的精度保持等。
3. 公差与配合:规定轧钢机械设备的公差与配合标准,以确保设备在制造、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互换性。
4. 材料与热处理:对轧钢机械设备所使用的材料和热处理工艺进行规定,以确保设备具有足够的强度、韧性和耐磨性。
5. 尺寸与形位公差:规定轧钢机械设备的尺寸和形位公差,以确保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6. 表面粗糙度:对轧钢机械设备的表面粗糙度进行规定,以降低设备运行时的摩擦阻力和磨损。
7. 润滑与密封:规定轧钢机械设备的润滑和密封要求,以确保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润滑效果和防止泄漏。
二、产品质量标准产品质量标准是为保证轧钢机械设备的性能和质量而制定的一系列标准。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产品分类:根据轧钢机械设备的性能、用途和特点,进行分类和命名,以便于管理和使用。
2. 产品质量要求:对轧钢机械设备的性能和质量进行详细规定,包括设备的精度、效率、可靠性、安全性等。
3. 产品试验方法:规定轧钢机械设备的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以确保产品的性能和质量符合要求。
4. 产品标志与包装:规定轧钢机械设备的标志和包装要求,以确保产品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和完整性。
三、试验方法标准试验方法标准是为保证轧钢机械设备的性能和质量而制定的一系列试验方法和技术要求。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试验准备:规定试验前的准备工作,包括试验场所、试验设备、试样制备等。
2. 试验程序:规定试验的具体程序和步骤,包括试验方法的选取、试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等。
3. 试验结果评定:对试验结果进行评定和分析,以确保产品的性能和质量符合要求。
1轧钢机械设备:主要设备在旋转的轧辊间以压力使金属产生塑性变形的机械设备。
辅助设备:除轧钢机以外的机械设备。
2轧钢机械设备的分类:用途:开坯机型钢机钢板轧机冷轧板带轧机钢管轧机殊轧机结构分:辊数布置形式3三辊型钢开坯机生产工艺特点:1)纯轧时间短,间歇时间长2)轧辊转向不变3)开坯需调速。
4轧钢机由三部分组成:执行部分原动部分传动部分5轧钢的辊:是轧机工作机座中直接与轧制接触,迫使金属产生塑性变形的核心部分6结构机数:轧辊的工作特点:承受很大的轧制压力,轧制力短及载荷工作任务繁重。
7轧辊可分为:平面轧辊有槽轧辊特殊轧辊8轧辊载荷:摩擦,机械载荷,热载荷9轧辊的破坏失效形式1)磨损:辊身磨损到表面硬度和强度削弱导致轧辊报废2)折断:过大轧制压力产生的机械应力或者极高的热应力导致的折断报废10生产时轧辊的要求1)工艺:具有合理的结构尺寸及材质保证产品尺寸质量2)寿命:强韧,耐磨,耐热,耐剥落性11轧辊结构:辊身,辊颈,辊头(联结轴:梅花型,万向节型,带双键型)12辊身直径的确定:轧辊强度,轧制时的咬入条件,轧机所能轧出的最小出口厚度13初轧机轧辊多用高强度铸钢或锻钢。
型钢粗轧机常用铸钢辊,精轧铸铁辊。
热轧板带轧机的工作辊铸铁轧辊;冷轧不用铸铁轧辊,用硬质合金辊套的复合式轧辊;支承辊镶滚套的复合式锻钢轧辊,叠轧薄板多用冷硬球墨铸铁复合浇铸轧辊。
14型钢轧辊强度验算的特点1)轧制是在孔型中进行的。
由于每个孔型的横向尺寸只占轧辊身长度中很小一部分,故作用在轧辊上的轧制力习惯上均按集中载荷看待2)一条轧辊上有数个力作用(多道次同时轧制)3)开槽深度不同,辊身各处工作直径不同Dg,4机座多,辊身,辊颈,辊头危险断面未必在同一轧辊上15轴承座形状:a圆柱(省料)b长方形(固定较好)c组合形16轧辊调整装置的作用:a调整两做工辊轴线之间的距离,保证正确的辊缝开度,给定所需的压下量b调整轧辊与工作辊道水平面的相对位置,在连轧机组中还要调整各机座间轧辊的相对位置,以保证轧制线高度一致c调整两工作辊的平行度d更换轧辊或处理事故是需要的操作e调整轧辊的轴向位置17压下装置的结构型式:手动,电动,液压压下装置18轧辊平衡装置的作用:a、使用辊轴承座紧贴压下螺丝端部并消除间隙b、由于间隙的消除有效地改善了轧件的咬入条件c、当压下螺丝反转时借助轧辊的平衡装置帮助上辊提升d、在四辊板带轧机上由于上辊平衡装置的作用,从而避免了工作辊与支承辊间的打滑,保证了工作辊与支承辊间的摩擦传动和轧材的质量。
轧钢机械设备书籍
以下是一些关于轧钢机械设备的书籍推荐:
1. 《轧制工艺与轧机设计》(作者:原广存)-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轧制的基本工艺流程和轧机的设计原理、结构与参数,是轧制工程师和研究人员的重要参考书。
2. 《轧机技术手册》(编者:中国冶金设计研究总院)- 该书全面介绍了各类轧机的技术参数、结构特点、操作要点等,在轧机的使用、维护和故障排除方面均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3. 《轧钢理论与实例》(作者:刘震桐、唐明安)- 本书内容涵盖了轧制工艺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同时结合大量实例分析了不同轧制工艺的优缺点,对轧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4. 《轧钢自动控制与信息技术》(编者:刘仁风、王禹敏、石贵阳等)- 该书介绍了轧钢过程中的自动控制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包括轧机自动化控制系统、质量检测技术、数据采集与处理等内容。
5. 《轧钢机械设备与操作手册》(编者:吕军石、孙昌宜)- 本书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手册,详细介绍了轧钢机械的各个部件、操作方法以及常见故障排除等内容,适合轧钢工人和技术人员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