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党史党课教育:信仰的力量

党史党课教育:信仰的力量

党史党课教育:信仰的力量

同志们:

我今天给大家讲的题目叫信仰的力量。通过回顾党的历史,概括了有代表性的三种精神,以详实事例阐述信仰的力量。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来认识信仰的力量这个问题呢?我想先简要地回顾、概括一下中国共产党97年的光辉历程,给大家一个整体上的认识;然后从这97年历程中来挖掘、提炼信仰在我们党的成功过程中到底起什么作用。

大家知道,我们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今天,已经走过了97个春秋。我们党这95年的历程,根据党史教材,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21年开始到1949年的28年时间,我们称为革命时期;第二个阶段,从1949年到1978年的29年时间,我们称为建设时期;第三个阶段,就是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到现在,大致40年时间,我们称为改革开放时期。下面,我们就对我们党这95年的历史作一个简要的回顾。

第一个阶段:革命时期。大家知道,我们党在21年建党的时候全党只有53个党员。二大的时候,中共党员不到200人,195个人。二大以后,经过国共合作、北伐战争,我们的党得到了迅速地发展,到27年4月,也就是我们的北伐战争打到长江流域的时候,已经发展到将近6万人,影响之大,所以才引

起蒋介石决定发动“四·一二”政变,疯狂清党,大革命因此陷于失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开始进行武装斗争,建设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经过长征,最后开辟了陕北革命根据地,并迎接了抗日战争高潮的到来。

党章在总纲一开始就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那么,共产党员既然加入了这个政党,就必须信仰共产主义,其他别无选择。这也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本质所在。信仰共产主义就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国家崛起和民族的复兴,必须依靠共产党的领导,这是历史的选择。要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中国不可能走西方发达国家的富国之路,中国国情决定了中国必须走自己的富国富民之路。要坚持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思想方法和立场与中国的实践结合起来,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把理想信念比喻成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他说: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检视一些落马党员干部的腐败轨迹,腐败行为的发生,无一不是把理

想信念抛到九霄云外,“骨头”变软了,最后滑向犯罪的深渊。共产党员树立了共产主义信仰,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远大志向,就会有大视野、宽胸襟、高境界、就会“不畏浮云遮望眼,做到“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邓小平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许许多多的共产党人对党对中国人民的事业无比忠诚,对共产主义信念坚定不移,谱写万古流芳的光辉诗篇。在革命战争年代,成千上万普通共产党员和革命战士,为了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而奋斗牺牲。狼牙山五壮士抗击日军,坚守阵地,弹尽粮绝,誓死不降,奋勇跳进悬崖;抗联八位女战士被日军包围,誓死不做俘虏,携手跳入江河;江竹筠无惧敌人严刑拷打,坚贞不屈,用鲜血写道:“敌人的竹签是用竹子做成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用钢铁铸成”;

刘胡兰面对铡刀,斩钉截铁地说,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董存瑞举起引爆的炸药包,向战友呼喊:“为了新中国,前进!------。”

在生与死的决择中,什么使先烈们气度从容,视死如归,无比坚强呢?是对共产主义事业的信仰,是对共产党的忠诚。坚定的信仰,成为他们追求真理、渴望光明的精神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大会上讲话中指出:“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是中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