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铁路介绍
- 格式:docx
- 大小:13.59 KB
- 文档页数:2
各国铁路轨距
1)大于1435mm
蒙古、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利亚、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阿根廷、智利、澳大利亚等于1435 中国、朝鲜、韩国、日本、伊朗、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以色列、土耳其、埃及、突尼斯、毛里塔尼亚、加蓬、丹麦、挪威、瑞典、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德国、奥地利、列支敦士登、瑞士、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英国、法国、摩纳哥、意大利、梵蒂冈、南斯拉夫、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马其顿、罗马利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希腊、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古巴、多米尼加、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秘鲁、阿根廷、巴拉圭、乌拉圭、澳大利亚
2)小于1435大於1000
日本、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约旦、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塞拉利昂、利比裏亚、尼日利亚、刚果、安哥拉、坦桑尼亚、赞比亚、津巴布韦、马拉维、莫桑比克、斯威士兰、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南非、苏丹、加纳、莱索托、宏都拉斯、搁斯达黎加、多米尼加、厄瓜多尔
3)等于1000
中国、越南、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缅甸、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马里、几内亚、塞内加尔、布基拉法索、科特迪瓦、多哥、贝宁、喀麦隆、衣索比亚、突尼斯、吉布提、肯尼亚、乌干达、坦桑尼亚、马达加斯加、瑞士、西班牙、波多黎各、巴西、玻利维亚、智利、阿根庭小于1000 印度尼西亚、印度、尼泊尔、刚果(布)、苏丹、厄立特裏亚、波兰、瑞士、意大利、危地马拉、萨尔瓦多、宏都拉斯、巴拿马、古巴、多米尼加、哥伦比亚、圭亚那、秘鲁、斐济。
布宜诺斯艾利斯市(Buenos Aires)布宜诺斯艾利斯市为阿根廷首都所在地。
该市政府享有高度自治权,拥有独立的立法权以及司法权,其市长由市民直接选举产生。
布宜诺斯艾利斯是阿根廷第一大城市以及南美地区第二大城市(仅次于圣保罗)。
该城市位于国家东部,东临拉普拉塔河入海口,城市面积200平方公里,人口300万,通常与周边的19个市合称“大布市”,方圆3800平方公里,居民1300万,占全国人口的35%,工业产值占全国2/3。
科尔多瓦(Córdoba)科尔多瓦省省会。
拥有居民约130万,为阿根廷第二大城市,仅次于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
位于科尔多瓦山脉东麓,普里梅罗河畔,气候温和,冬季平均气温为8ºC,夏季平均气温则为25 ºC。
始建于1573年,初为布宜诺斯艾利斯至秘鲁利马长途运输的骡马驿站。
19世纪后期得益于铁路通车和附近山区圣罗克水电站提供大量电力,城市迅速发展。
内陆与沿海的交通要冲,为阿根廷中部重要的铁路、公路交通枢纽。
集散附近灌溉农业区和矿区的小麦、牛、木材和矿产品。
城东南有国际机场。
有全国最早创立的科尔多瓦国立大学(始建于1613年)以及天文台、博物馆等。
城市依山傍水,老城区以圣马丁广场为中心,多殖民时期建筑,如建于18世纪的总督府、教堂等。
周围新城区多为近20年来兴建的现代化建筑,市容整齐美观。
风景优美,附近山地为避暑胜地,旅游业较盛。
罗萨里奥(Rosario)位于圣达菲省,并拥有该省三分之一的人口,居民约100万,大部分为意大利和西班牙人的后裔。
地处阿根廷东部巴拉那河下游西岸,是圣菲省东南部和巴拉那河上的重要河港。
气候温和湿润,冬季平均气温10℃,夏季平均气温26℃。
1852年设市,1852~1861年间为拉普拉塔联合省最大的贸易中心。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法国投资修建港口后,这里逐渐成为世界上重要的谷物港口,同时还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城市,拥有先进的食品加工、制革、造纸、机械工业。
标准轨距1435 mm轨距是铁路轨道两条钢轨之间的距离(以钢轨的内距为准)。
国际铁路协会在1937 年制定1435 mm为标准轨(等于英制的4英尺8½英寸),世界上大约百分之六十的铁路的轨距是标准轨。
这轨距又称标准轨距或国际轨距。
比标准轨宽的轨距称为宽轨,比标准轨窄的称为窄轨。
双轨距铁路或多轨距铁路铺有三或四条钢轨,让使用不同轨距的列车都可行驶。
轨距(rail gauge)是钢轨顶面16mm范围内两股钢轨作用之间的最小距离。
轨距的测量方法为两条钢轨轨顶内侧垂直平面间的距离。
直线轨距世界各国铁路凡直线轨距为1435 mm的称标准轨距;大于1435 mm 的称宽轨距,如1676 mm、1524 mm、1520 mm等;小于1435 mm的称窄轨距,如1067 mm、1000 mm、762 mm、600 mm等。
中国铁路主要采用标准轨距,只有台湾采用1067mm,昆明至河口采用1000 mm窄轨距。
印度、巴基斯坦、阿根廷、智利等国主要采用1676 mm宽轨距;俄罗斯采用1520 mm宽轨距;日本一般铁路采用1067 mm的窄轨,东海道、山阳等新干线则采用1435 mm的标准轨距;美国、加拿大及欧洲大部分国家都采用1435 mm标准轨距;非洲加纳、刚果、坦桑尼亚、赞比亚等国采用1067 mm窄轨距,几内亚、喀麦隆等国采用1000 mm 窄轨距,非洲埃塞俄比亚、吉布提等国采用1435 mm标准轨距。
由于钢轨轨顶呈圆弧状,轮缘也有一定的曲线,轮缘与钢轨的接触点一般都在轨顶下10~16 mm处,所以中国《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规定,直线轨距是在钢轨头部踏面下16 mm 范围内两股钢轨工作边之间的最小距离。
标准轨来历经济学中有个名词称为“路径依赖”,它是类似於物理学中的“惯性”,一旦选择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
以下美国铁轨的故事也许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一概念,并且加深对其后果的印象。
物语巷D i a l e ct ▲图为卡米尼托的街角一景,用木条和铁皮建成的房屋漆上了缤纷的色彩,围栏、窗框、墙面、屋顶……颜色不尽相同。
如果仔细看,还能发现墙壁上艺术家们的雕塑和壁画。
“小路,我的朋友,我也要走了。
她走了,再也没有回来,我将追随她的脚步,小路,告别……”这是阿根廷著名歌唱家卡洛斯·加德尔所演唱的探戈舞曲《小路》,在阿根廷和邻国乌拉圭广为人知,其歌词本身也是一首古典诗歌。
而这首名曲歌唱的正是阿根廷的小路——卡米尼托。
卡米尼托位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博卡区,是一条长约百米的街道,而它之所以会被写进探戈舞曲广为流传,正是因为这里是阿根廷国宝“探戈”的发源地。
19世纪中期,阿根廷开始了工业化进程,由于博卡区是最早的港口,所以大量欧洲移民从这里涌入,他们大都聚集在卡米尼托劳作、生活,仓库、商店、船坞和各类小工厂在这里拔地而起,移民们用木材和铁板等材料,搭建起简陋的住宅,并在不断扩张中连成一片,渐渐地,这一带形成了一个特殊的街区。
1885年,博卡区正式成为船舶停泊处后,酒吧、舞厅陆续在此兴建起来,于是,背井离乡的移民们找到了安放失落心灵之地,他们在此唱歌、跳舞,消磨时光。
那时,移民们结束一天的劳碌后,总习惯三五成群地在酒吧喝酒,喝到兴致时便随意起舞,再加上许多活跃于酒吧的舞女加入,便渐渐形成了奔放、疯狂的探戈。
由于移民来自不同国家,所以探戈混合了多种元素,包括古巴海员带来的哈巴涅拉舞曲、阿根廷民间舞蹈米隆加,还有意大利音乐元素,如此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阿根廷探戈。
如今在卡米尼托,常常能看到翩翩起舞的男男女女。
踢腿、旋转、折腰,各种情愫交融在舞者的神情和动作中,令人如痴如醉。
如果说探戈是卡米尼托的内核,那么彩色房屋便是其夺目的外衣。
在卡米尼托,曾经流淌着一条小溪,溪流干涸后,沿河的区域开始建造铁路。
1954年,铁路被废弃,四周便成了垃圾场。
后来,居住在附近的阿根廷艺术家贝尼托·昆奎拉·马丁对铁路周围的墙壁进行了艺术改造,用彩漆将墙壁涂上了斑斓的色彩。
地理教案:认识世界各大洲的交通运输认识世界各大洲的交通运输引言:交通运输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关乎国家和人民的经济发展、文化交流和社会联系等方面。
对于了解世界各大洲的交通运输方式和特点,不仅可以增加我们的地理知识,还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地区的发展现状与差异。
本文将以七大洲为划分,详细介绍各个大洲的交通运输情况。
一、亚洲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洲之一,也是人口最多的大洲。
在亚洲,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的差异,交通运输方式多样,包括陆上、海上和空中运输。
1. 陆上交通:亚洲地域广阔,陆上交通以公路和铁路为主。
中国的高铁网络发达,成为亚洲甚至世界上最先进的铁路系统之一。
此外,东南亚也有较为发达的公路网,方便人们的出行。
2. 海上交通:亚洲地处海洋环境丰富的地区,具有众多的海港和航线,海运是亚洲各国之间最主要的国际贸易方式。
例如,日本和韩国的造船业十分发达,印度洋和南海也有重要的航运线。
3. 空中交通:亚洲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航空交通也十分发达。
众多的国际机场连接亚洲各地,使得人们可以便捷地往来于各个国家和城市。
二、欧洲欧洲地处于亚洲大陆的西部,是历史悠久的大洲之一,交通运输方式相对比较成熟。
1. 铁路交通:欧洲铁路密集,铁路网覆盖范围广,不仅连接各个欧洲国家内部,还与邻近的亚洲和非洲国家相连。
欧洲的高速铁路系统十分发达,例如法国的TGV和德国的ICE,进一步缩短了各个城市之间的时间距离。
2. 水陆交通:欧洲拥有众多的河流和海洋,这使得水上运输成为欧洲重要的交通方式。
著名的多瑙河和伦敦泰晤士河不仅服务于本地居民的出行,也承担着重要的商业运输任务。
3. 空运交通:欧洲的航空企业在全球有着很高的声誉,包括荷兰的荷兰皇家航空、英国的英国航空等。
欧洲各国之间和欧洲与其他大洲之间都有着频繁的航班往来,方便人们的旅行和经济交流。
三、北美洲北美洲是跨越北半球的大洲,包含了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国家,交通运输蓬勃发展。
世界地铁交通简述(地铁知识)历史世界上首条地下铁路是在1863年开通的伦敦大都会铁路(Metropolitan Railway),是为了解决当时伦敦的交通堵塞问题而建。
当时电力尚未普及,所以即使是地下铁路也只能用蒸汽机车。
由于机车释放出的废气对人体有害,所以当时的隧道每隔一段距离便要有和地面打通的通风槽。
到了1870年,伦敦开办了第一条客运的钻挖式地铁,在伦敦塔附近越过泰晤士河的伦敦塔地铁(Tower Subway)。
但这条铁路并不算成功,在数月后便因新通车的伦敦塔桥取代了大部分的旅运量而关闭。
现存最早的钻挖式地下铁路则在1890年开通,亦位于伦敦,连接市中心与南部地区。
最初铁路的建造者计划使用类似缆车的推动方法,但最后用了电力机车,使其成为第一条电动地下铁。
早期在伦敦市内开通的地下铁亦于1905年全数电气化。
1896年,当时奥匈帝国的城市布达佩斯开通了欧洲大陆的第一条地铁,共有5公里,11站,至今仍在使用。
法国巴黎的巴黎地铁在1900年开通,最初的法文名字“Chemin de Fer Métropolitain”(法文直译意指“大都会铁路”)是从“Metropolitan Railway”直接译过去的,后来缩短成“métro”,所以现在很多城市轨道系统都称metro。
俄罗斯的地铁也顺理成章,只是改用了西里尔字母,称为Метро。
中国第一条地铁线路始建于1965年7月1日,1969年10月1日建成通车,使北京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
用途绝大多数的地铁交通系统都是用来运载市内通勤的乘客,而在很多场合下地铁系统都会被当成城市交通的骨干。
美国的芝加哥曾有用来运载货物的地下铁路;英国伦敦亦有专门运载邮件的地下铁路。
但两条铁路已先后在1959年及2003年停用。
在战争(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地下铁路亦会被用作工厂或防空洞。
不少国家(如韩国)的地铁系统,在设计时都有把战争可能计算在设计内,所以无论是铁路的深度、人群控制方面,都同时兼顾日常交通及国防的需要。
南美洲的地理交通与通信南美洲是一个地域辽阔的洲际。
由于南美洲地势复杂,地貌多样,交通与通信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南美洲的地理交通与通信系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和发展。
一、地理交通系统1. 铁路交通南美洲的铁路发展相对滞后,铁路线网较为薄弱。
主要的铁路干线集中在南美洲东部,连接大城市和重要港口。
例如,阿根廷的贝尔格拉诺和布宜诺斯艾利斯之间的铁路线,巴西的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之间的铁路线等。
2. 公路交通公路交通是南美洲主要的交通方式之一。
由于南美洲地势复杂,公路修建面临诸多困难。
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南美洲的公路网络不断完善。
巴西、阿根廷和智利等国家的公路系统相对发达,连接了各大城市和重要的景点。
3. 水路交通由于南美洲自然资源丰富,许多重要的城市和工业区位于海岸线附近。
因此,水路交通在南美洲的交通系统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亚马逊河和帕拉拿河是南美洲最重要的水路交通干线,它们串联了巴西、秘鲁、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等国家。
4. 航空交通近年来,南美洲的航空交通迅速发展。
许多国内和国际航空公司增加了对南美洲的航班数量。
巴西的里约热内卢、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和智利的圣地亚哥成为了南美洲最重要的航空枢纽。
二、通信系统1. 电信网络南美洲的主要城市和地区基本上都可以接入互联网。
尤其是巴西和阿根廷等国家,拥有高速稳定的宽带网络。
许多南美洲国家还积极推动5G网络的建设,在提高通信速度和连接稳定性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2. 移动通信南美洲的移动通信市场竞争激烈,智能手机的普及率较高。
许多国家都有较为完善的4G网络覆盖,同时推动5G网络的发展。
南美洲的移动通信网络不仅连接了城市,还为偏远地区提供了便捷的通信服务。
3. 卫星通信由于南美洲地势复杂,部分偏远地区难以建立传统的通信基础设施。
因此,卫星通信在南美洲的交通与通信系统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通过卫星通信,南美洲的偏远地区可以实现与其他地区的快速连接,进一步促进了交流和合作。
(每日一练)(文末附答案)2022届高中地理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知识点归纳超级精简版选择题1、我国台湾省区面积形状呈香蕉形,南北长,东西窄,人口2300多万。
据2020年统计,全省共有摩托车总量为1500万辆左右,成为我国人均占有量最多的省区。
下图为台湾省摩托车保有量时间变化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台湾省摩托车保有量高的主要原因是()A.基础设施差B.政策限制C.经济落后D.地形崎岖(2)我国下列城市摩托车人均保有量可紧追台湾省的是()A.重庆B.兰州C.哈尔滨D.青岛(3)近年来台湾省摩托车保有量有所下降的可能原因是()A.高速公路设施的完善B.政府的限摩政策C.共享单车的推广D.摩托车安全性较低2、海南岛中央高耸、四周低平,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构成环状地貌。
岛上民族众多,世居有黎、苗、汉等族。
目前,环岛主要交通干线已基本成型。
下图示意海南岛部分区域主要交通干线及城镇居民点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较早年代建设的普通铁路与国道未经过白沙黎族自治县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白沙黎族自治县城市等级低、资金缺乏B.自然灾害频度高、危害大C.当地居民外出少、需求较小D.工程建设难度大、成本高(2)在建高速公路的开通对白沙黎族自治县的积极影响有()①加强白沙黎族自治县与昌江黎族自治县之间联系②促进白沙黎族自治县城市化水平提高③带动当地风俗文化发展④加速山区矿产资源的开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与早期修建的普通铁路、国道的分布并不重合,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起伏B.技术水平C.经济发展D.居民需求3、2021年8月29日早晨8时,赣深高铁广东段最长隧道松岗山隧道实现全线贯通,标志着赣深高铁建设取得重要突破,为8月全线开通运营打下了坚实基础。
读赣深高铁线路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赣深高铁在建设过程中,克服的自然障碍主要是()A.多年冻土、强风暴雪B.地形崎岖、河网密布C.强烈温差、沙尘满天D.滑坡多发、山高谷深(2)赣深高铁建成后,有利于()A.缩短两区域时空距离B.促进两地人口不断迁出C.提高两地货物运输能力D.提升赣深客运运输效率4、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全线通车运营,被称为一条“穿行在洞中、穿行在空中”的铁路,是中老两国间的联通之路、友谊之路。
布宜诺斯艾利斯市(Buenos Aires)布宜诺斯艾利斯市为阿根廷首都所在地。
该市政府享有高度自治权,拥有独立的立法权以及司法权,其市长由市民直接选举产生。
布宜诺斯艾利斯是阿根廷第一大城市以及南美地区第二大城市(仅次于圣保罗)。
该城市位于国家东部,东临拉普拉塔河入海口,城市面积200平方公里,人口300万,通常与周边的19个市合称“大布市”,方圆3800平方公里,居民1300万,占全国人口的35%,工业产值占全国2/3。
科尔多瓦(Córdoba)科尔多瓦省省会。
拥有居民约130万,为阿根廷第二大城市,仅次于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
位于科尔多瓦山脉东麓,普里梅罗河畔,气候温和,冬季平均气温为8ºC,夏季平均气温则为25 ºC。
始建于1573年,初为布宜诺斯艾利斯至秘鲁利马长途运输的骡马驿站。
19世纪后期得益于铁路通车和附近山区圣罗克水电站提供大量电力,城市迅速发展。
内陆与沿海的交通要冲,为阿根廷中部重要的铁路、公路交通枢纽。
集散附近灌溉农业区和矿区的小麦、牛、木材和矿产品。
城东南有国际机场。
有全国最早创立的科尔多瓦国立大学(始建于1613年)以及天文台、博物馆等。
城市依山傍水,老城区以圣马丁广场为中心,多殖民时期建筑,如建于18世纪的总督府、教堂等。
周围新城区多为近20年来兴建的现代化建筑,市容整齐美观。
风景优美,附近山地为避暑胜地,旅游业较盛。
罗萨里奥(Rosario)位于圣达菲省,并拥有该省三分之一的人口,居民约100万,大部分为意大利和西班牙人的后裔。
地处阿根廷东部巴拉那河下游西岸,是圣菲省东南部和巴拉那河上的重要河港。
气候温和湿润,冬季平均气温10℃,夏季平均气温26℃。
1852年设市,1852~1861年间为拉普拉塔联合省最大的贸易中心。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法国投资修建港口后,这里逐渐成为世界上重要的谷物港口,同时还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城市,拥有先进的食品加工、制革、造纸、机械工业。
铁路【简介】铁路运输是一种陆上运输方式,以机车牵引列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行走。
但广义的铁路运输尚包括磁悬浮列车、缆车、索道等非钢轮行进的方式,或称轨道运输。
铁路运输是已知陆上交通方式其中一种最有效的。
铁轨能提供极光滑及坚硬的媒介让列车的车轮在上面以最小的摩擦力滚动。
这上面的人会感到更舒适,而且节省能量。
如果配置得当,铁路运输可以比路面运输运载同一重量物时节省五至七成能量。
而且,铁轨能平均分散列车的重量,令列车的载重力大大提高。
【运作】一个铁路运输系统包括很多元素,而且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如果没有合适的系统,火车将无法顺利运行。
首先,是铁路沿线的地理环境。
其次是系统的用途为何:客运还是货运?如果是客运,还要考虑乘客是通勤者还是中、长途旅行者。
当弄清楚需求后,便要决定建造的铁路类型:轻铁、重铁还是高速铁路。
另外还有单轨铁路、橡胶车轮轨道系统和磁浮铁路等,因为这些线的列车也是以轨道导引行走。
现时很多大城市都设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或电车系统。
决定建造的铁路类型后,便要小心选择使用的轨距。
火车动力方面,古时用马,后来有蒸汽,现在则用柴油或电力。
如果是电力,便需要电气化的系统。
这样一来,又有不同的方法为火车供电。
最普遍的是高架电缆及轨道供电。
最后,要根据交通流量决定路轨的数目。
如果流量是小的,可以只建一条路轨,但一定要有避车处让多余一列火车使用这条铁路。
流量大的,可以铺双线甚至多线,有些繁忙的路段甚至有八线平行行走,每个方向有四条路轨。
最早为方便装卸货物和旅客上下列车,设立了铁路车站。
后来为了便于铁路运作和提高效率,设立不同类型的车站:编组站、区段站、中间站、客运站等。
【控制与调度】列车的运行、进站、出站、编组都有调度指挥系统控制,并且相关的监测、信号设备(包括硬件和软件)有专门的铁路局电务部门进行细致维护。
具体设备包括:1.TDCS(列车调度指挥系统):由中国铁通专网组网,设有极其严密的反病毒和防火墙设置,IP地址和口令频繁更换,负责执行全部调度方案;2.站内(或区间线路所)计算机联锁设备或电气集中联锁设备:负责执行管内所有信号机的信号控制,道岔的定位与反位,并且严格执行它们之间严密的逻辑运算关系;3.区间轨道电路自动闭塞系统:轨道电路负责执行验证运行列车前方,轨道是否被占用,与同线前行列车的追及距离,轨道是否完整良好等。
阿根廷概况2004-06-29【国名】阿根廷共和国(Republic of Argentina, República de Argentina)。
【面积】2780400平方公里(不含马尔维纳斯群岛及南极。
资料来源:阿根廷国家统计和普查局)。
【人口】3626万(2001年普查)。
其中白种人占90%以上,多属意大利和西班牙后裔。
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
87%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Buenos Aires),人口278万(2001年普查),包括近郊19个区的大布宜诺斯艾利斯市共1383万人(2001年)。
首都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6℃。
【国家元首】总统内斯托尔·卡洛斯·基什内尔(Néstor Carlos Kirchner)。
2003年5月25日就职,任期至2007年12月10日。
【重要节日】国庆节:5月25日。
【简况】位于南美洲东南部,东濒大西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西邻智利,北与玻利维亚、巴拉圭交界,东北与乌拉圭、巴西接壤。
海岸线长4700余公里。
北部属热带气候,中部属亚热带气候,南部为温带气候。
年平均气温北部24℃,南部5.5℃。
16世纪前居住着印第安人。
1535年开始沦为西班牙殖民地。
1810年5月25日爆发反对西班牙统治的“五月革命”。
1812年,民族英雄圣马丁率领人民抗击西班牙殖民军。
1816年7月9日阿宣布独立。
1853年,乌尔基萨将军制定了第一部宪法,建立联邦共和国,乌成为阿第一任宪法总统。
20世纪30年代起出现军文人交替执政的局面。
1982年4月阿英爆发马岛战争,阿战败。
1983年激进党的阿方辛民选政府上台恢复宪制,大力推进民主化进程。
1989至1999年正义党梅内姆总统执政期间,阿民主体制进一步巩固。
梅执政后期,阿经济开始衰退,社会问题日益突出。
1999年激进党人德拉鲁阿当选总统后,未能遏止持续三年的经济衰退。
2001年12月,阿爆发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危机,德被迫辞职。
赴阿根廷旅游注意事项阿根廷旅游出入境须知及海关规定:根据阿根廷海关有关规定,不能携带入境的物品包括生鲜蔬果、肉制品、昆虫、蜂蜜、乳制品及未经核准之动物等等。
由于阿根廷海关对中国公民入境检查颇为严格,处罚也十分严厉,因此建议我公民来阿出差、旅游或定居,不要携带上述物品入境,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入境时,请务必详细填写在飞机上发放的入境登记卡,并连同护照以备阿根廷海关检查。
海关规定:个人衣物、用品、首饰、职业用品如笔记本式电脑等可自由带入,另外可免税带入酒2瓶,卷烟400支、雪茄50支、密封食品5公斤内、香水至100毫升。
携带自用药物,请附上医生所开之药单。
携带全新物品入境,如总额超过300美元(16岁以下150美元)则需付50%税,并需出示单据。
当地特产:牛羊骆马等皮制品、宝石、地毯、挂毯、印地安手工艺品、葡萄酒、马黛茶及茶具等。
阿根廷旅游购物注意事项:阿根廷货币:币种为(PESO)比索:1美金约换3比索。
1比索(以下用$表示)等於100Centavos,纸币有1,2,5,10,20,50和100七种币值。
硬币则有1,5,10,25,50Centavos五种。
前往阿根廷旅游时,如有外币,希望带现钞,不要带旅行支票,换汇银行有时不愿接受,二侧手续费很高,最好是国际信用卡。
大型百货公司商家多可用美金或欧元。
工作时间:阿根廷实行每周五天工作制。
政府机关一般早8时至晚6时,中午1小时午餐时间。
银行对外营业10时-15时。
商店营业时间9时-20时,周六上午半天营业,周日除大型超市、购物中心和食品店外,商店一般都不开门。
邮局周一至周五8-18时、周六8-13时营业。
阿根廷旅游交通安全及外出旅游注意事项:阿根廷较交通发达,道路比较平坦宽阔,公共交通及地铁网络较为便利,首都地区交通工具有公车、地铁、火车;非常便捷。
另有出租车及私人轿车服务。
阿根廷与我国一样实行左舵行车,道路以单行线为主,若驾驶汽车,则须备有首都地图(俗称LUMI),惟市区道路状况除主要街道外,多已年久失修,路况不佳。
阿根廷铁路介绍
1. 铁路路网
1854年,一批布宜诺斯艾利斯商人获得特许权,修建了阿根廷历史上第一条铁路,之后较长一段时期内,私人可以在政府特许的情况下建设并运营铁路。
随着农业发展与对外贸易的日益繁荣,阿根廷铁路网得以迅速扩展。
1914年,阿根廷铁路里程已达3.4万公里,属于世界上铁路运输较为发达的国家。
1960年FA公司成立之初,阿根廷铁路网里程达到历史最高峰,共4.4万公里。
之后受多种因素影响,路网规模不断缩减,至1989年改革前夕,阿根廷铁路的营业里程为3.5万公里。
特许经营改革后,小规模的铁路建设活动重新出现。
在高速铁路建设方面,2006年阿根廷政府提出修建南美大陆第一条高速铁路的计划,线路全长710公里,最高运营时速为320公里,准轨轨距,将布宜诺斯艾利斯、罗萨里奥、科尔多瓦等三个重要城市连接起来;2008年又提出修建布宜诺斯艾利斯—马德普拉塔高速铁路,线路全长约400公里。
但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两个高速铁路计划均停留在纸面规划阶段。
2. 客货运输
阿根廷铁路以货运为主,共有6家大型铁路货运公司,多有国外企业参股,如美国、巴西等。
阿根廷铁路客运相对不发达,国内共有9家大小不一的铁路客运公司。
阿根廷铁路客运量几乎全部集中于市郊铁路与地铁上,大部分长距离的城际铁路在特许经营改革时被放弃。
市郊铁路方面,目前由4家企业对7条线路进行特许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