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 肾 综 合 症 的 诊 断 标 准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1
ChineseHepatology,Jan.2020,Vol.25,No.1·综 述·肝肾综合征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张军昌 牟劲松 林芳 陈素红 作者单位:100039 北京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重症医学中心通信作者:牟劲松,Email:Jinsongmu@126.com 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syndrome,HRS)是发生在重症肝病如肝硬化合并腹水、急性肝衰竭和酒精性肝炎患者中以肾功能损伤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严重并发症[1]。
目前治疗HRS的主要药物是血管收缩剂如特利加压素和人血白蛋白,其治疗有效率仅为40%~50%,而且治疗有效的患者中有50%可能会复发。
所有HRS患者在没有禁忌证时都应考虑首选行肝移植手术[2]。
HRS是临床诊断,其定义根据最近急性肾损伤(acutekidneyinjury,AKI)标准进行了更新并且使用生物标志物来帮助鉴别诊断。
关于对HRS的研究旨在进一步提高HRS诊断的准确性及探求新的治疗方法。
本文对肝肾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一、HRS流行病学Fede等学者研究报道,大约有20%肝硬化合并腹水而且对利尿剂抵抗的患者有可能发展为HRS[3]。
Ginès等学者研究,229例肝硬化患者中,在一年内有18%患者发展为HRS,在确诊后的5年内上升到39%[4]。
Wong等学者研究报道,HRS发病率随着肝脏疾病进展而增加,在等待肝移植的患者中其发病率为48%[5]。
尽管文献数据存在差异,但近年来肝肾综合征的发病率有所下降,这可能是由于对其病理生理学和临床治疗办法的更好理解[6]。
二、HRS诊断目前最新的诊断标准是国际腹水俱乐部(theInternationalClubofAscites,ICA)制定的,肝硬化HRS AKI诊断标准具体如下[7]:①肝硬化和腹水诊断明确;②符合ICA AKI诊断标准;③停用利尿剂并输注白蛋白(1g/kg)两天无效;④无休克;⑤目前或近期未使用肾毒性药物;⑥无蛋白尿(尿蛋白≤500mg/d)、无微量血尿(≤50红细胞/高倍视野),肾脏超声检查正常。
肝肾综合征诊疗规范2023版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1.syndrome,HRS)是在肝衰竭晚期、门静脉高压基础上出现的肾灌注不足,以肾功能不全为主要表现,肾脏病理改变轻微,无急性肾小管坏死。
【病因与发病机制】肝肾综合征常见于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原发和继发性肝癌、妊娠脂肪肝等各种类型肝病引起的肝硬化、暴发性肝衰竭的晚期。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少有肝肾综合征,这与胆盐的利钠、肾血管扩张作用有关。
随着门脉压力增高以及肠菌迁入门脉系统(可上调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门脉内皮细胞产生一氧化氮增多,内脏动脉(胃肠动脉)扩张,继而体循环阻力下降,激发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与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后二者导致肾皮质血管收缩,肾灌注减少。
内脏血管扩张并非是肾灌注不良的唯一因素,还包括:①肾血流自身调节曲线右移,需要更•高的血压才能保持肾的灌注。
这是肾交感神经系统兴奋,血管紧张素、腺昔和内皮素合成增加的后果。
②肝损伤后炎性介质介导的肝硬化性心肌病(表现为心脏的应激性反应迟钝,见于50%以上的肝硬化患者),不足以维系动脉系统充盈低下时的心排血量增加的需求。
③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见于25%肝硬化失代偿患者),削弱了血管对升压物质的反应。
【临床表现】肝肾综合征主要表现是尿量减少,显著的少尿与无尿发生在死亡前数日。
血肌酹缓慢上升,有时这个过程会停止甚至好转。
由于肝病,血肌酹水平不能准确反映真实的肾小球滤过率,肌爵清除率会过高估计肾小球滤过率。
与急性肾小管坏死不同,肝肾综合征患者肾脏浓缩功能常维持正常,尿比重大于1.020,尿/血渗透压比值大于1.5,尿钠通常低于10mmo1.∕1.o尿蛋白阴性或微量,尿沉渣正常或可有少量红细胞、白细胞,透明、颗粒管型或胆红素染色的肾小管细胞管型。
患者常有稀释性低钠血症,这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有关。
如果血钠浓度正常,则要排除其他原因后,才能考虑为肝肾综合征。
肝肾综合征全身血管阻力下降,动脉压降低,但由于绝大多数患者心排血量增加,因此得以维持平均动脉压在70mmHg左右。
肝肾综合症的诊断标准包括六条。
第一、肝硬化合并腹水。
第二、血肌酐升高大于133微摩尔每升。
第三,在应用白蛋白扩张血容量,并停用利尿剂至少两天后血肌酐不能降至133微摩尔以下,白蛋白推荐剂量为一克每千克体重每天,最大可达100克每天。
第四、无休克。
第五、近期没有使用过肾毒性的药物。
第六、不存在肾实质疾病。
如蛋白尿大于500毫克每天,镜下血尿,或者是超声发现肾脏的异常。
肝肾综合症它是指发生在严重肝病基础上的肾衰竭,但肾脏本身并无器质性损害,因此又称为功能性肾衰竭。
肝肾综合症的诊断标准
主要标准:
1.急慢性肝病晚期肝衰竭和门脉高压,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血Crea>13
2.6μmol/L或24小时肌酐清除率<40ml/L)
2.无休克,无持续性细菌感染及应用肾毒性药物;无胃肠道丢失液体(反复呕吐或持续性腹泻);或无肾脏丢失液体(过度利尿,几天内肝硬化不伴水肿病人体重每天下降>500g或有水肿病人体重每天下降>1000g)。
3.停用利尿剂,用1.5L生理盐水扩容后,肾功能无持久改善(血Crea≤132.6μmol/L或24小时肌酐清除率<40ml/L)无阻塞性尿路疾病或实质性肾损害的超声依据。
辅助标准:
1.尿量<500ml/d;
2.尿钠<10mmol/L;
3.尿渗透压>血渗透压;
4.尿红细胞<10/HP;
5.血钠浓度<130mmol/L
1996年国际腹水俱乐部提出的肝肾综合症的诊断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