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培训教材
- 格式:docx
- 大小:175.80 KB
- 文档页数:27
ISO14001环境管理基础知识与基本要求目录1. ISO14001基础知识1.1 ISO14000系列标准中的主要标准1.2 ISO14001的产生1.3 ISO14001关注的焦点1.4 ISO14001的管理核心1.5 ISO14001的基础1.6 两个重要的名词1.7 企业中可能存在的七种类型的环境因素1.8 企业建立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可产生的效应1.9 ISO14001:2004标准的主要内容及其相关间关系2. 本公司环境管理体系对全体员工的基本要求2.1 废弃物管理2.2 能源资源管理2.3 应急准备与响应2.4 消防安全知识2.5 废水废气噪音治理知识3. 公司环境方针目标指标介绍3.1 环境方针3.2 环境目标指标4.环境因素培训1.1 ISO14000系列标准中的主要标准ISO14000系列标准是指关于环境管理体系的系列国际标准,在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过程中主要依据ISO14001并参考ISO14004。
◆ISO14001:2004 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_规范及使用指南◆ISO14004:2004 GB/T24004:2004环境管理体系_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指南1.2 ISO14001的产生●ISO14001:1996是ISO在1996年制定的关于环境管理体系的国际标准,它是第一版.第二版的英文版于2004年十一月公布。
1.3 ISO14001关注的焦点:●预防污染●节约资源●树立环保理念1.4 ISO14001的管理核心:企业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要素(重要环境因素)。
1.5 ISO14001的基础●ISO14001的基础:相关环境法律法规要求。
1.6 两个重要的名词:环境因素: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环境影响: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1.7 企业中可能存在的七种类型的环境因素:1、废水(生产、生活)2、废气3、噪音4、危险废弃物5、粉尘、辐射等6、能源资源消耗7、其它(臭氧层破坏、客户要求等)1.8 企业建立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可产生的效应●符合当地环境法规要求,避免因违章受罚,减少企业运营风险;●有系统地减低及控制废料,从而提高原材料的使用率,有效降低成本;●满足客户要求,保持赢利能力;●改善企业和居民、社区和其他相关方的关系;●树立企业形象,提升市场知名度,促进产品销售,强化企业竞争优势。
ISO14000系列标准培训教材一.ISO14000系列标准产生和发展1.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1)环境的基本内涵“环保法”第一条明确规定: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保护区,城市和乡村等.2).环境问题分类A.原生环境又称为第一类环境主要是指由自然力引发的环境问题,如地震,火山喷发,干旱,洪涝灾害,台风,山体滑坡等.B.次生环境又称为第二类环境,是指由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问题包括资源破坏,生态恶化,人口失衡,建设失衡和环境污染.3).十大公害事件: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在国外曾经出现了十大公害事件,反映了工业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污染特征和发展趋势. (如切尔诺贝得核电站泄漏事件等).4).全球性环境问题进入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认识到全球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不仅影响到人类的发展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如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水资源危机,酸雨,森林面积减少,海洋污染,水土流失,水土沙漠化,耕地面积减少,草原日趋退化,生物多样丧失,城市综合污染,危险废弃物,环境转移).2.人类对环境问题认识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了有103位国家元首和180多个国家代表参加的20世纪地球盛会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会上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即:保护环境,科学合理使用资源,实现人类与自然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害后代人的需要.3.ISO14000系列标准制定的基础.1992年3月英国标准化协会的BS7750《环境管理体系规范》是一个环境管理体系的文件,它为一个组织如何确保贯彻选择的改革和目标提供了细则,同时为EMS提供了指南.1993年6月ISO正式成立环境委员会,研究制定ISO14000系列标准.二.ISO14000标准的构成及特点1.ISO14000标准的构成1).ISO14001-ISO14009 环境管理体系简写:EMS2).ISO14010-ISO14019 环境审核简写:EA3).ISO14020-ISO14029 环境标志简写:EL4).ISO14030-ISO14100 环境标志简写:EPE-EAPS2.标准分类(主要的)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规定了对用于认证审核和进行自我申明的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3. ISO14001系列标准特点:1)以市场驱动为前提;(却于商业竞争,组织形象和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等需要,对环境保护友好态度)2).广泛适用于各类组织并强调自愿的原则;3)注意体系的科学性.完整性和灵活性;4)强调污染预防,法律法规的符合性以及持续改进;5)与其他管理体系的兼容性.4.贯彻ISO14001标准的现实意义1).获取国际贸易的“绿色通行证”2).树立优秀组织形象,赢得客户信赖,满足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3).提高组织内部的管理水平, 向管理要效益;4).改进产品性能,改革工艺设备,生产“绿色产品”,实现污染预防和节能降耗;5),提高全员的环境意识,强调遵纪守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6),减少环境风险,避免因环境问题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实现组织的永续经营;7),用标准化手段规范组织的环境管理工作.三.GB\T24001-2004\ ISO14001 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1.范围1)本标准规定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使一个组织能够根据法律法规和它应遵守的其他要求,以及关于重要环境因素的信息,制定和实施环境方针和目标.2)强调了标准使用要求.2.规范性引用文件—无.保留是为了与1996版保持一致.3.术语和定义从3.1审核员—3.20记录共20条,详见标准1-3页4,环境管理体系4.1总要求:组织应根据标准的要求成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EMS,确定如何实现这些要求,并形成文件.4.2环境方针最高管理者确定,并在界定的EMS范围内,共有(a-g)七点要求4.3,策划4.3.1环境因素建立程序识别环境因素(开发,新等)4.3.2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建立程序,识别有关法律,法规及其相应条款,在建立EMS时,对这些法律法规加以考虑.4.3.3 目标,指标和方案1)在组织及职能内部,建立,实施保持形成方案的目标和指标, 应可测量, 应符合环境方针,如污染预防等.2)结合重要环境因素,应考虑可选的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 以及相关方的观点.(职能职责,方法和时间)4.4实施和运行4.4.1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1)管理者确保为EMS建立,实施保持提供必要的资源(如人力,专项技能,基础设施,技术和财力)2)为有效开展工作,应对作用,职责和权限明确规定,形成文件传达.3)任命管理者代表(建立EMS,报告及建议)4.4.2能力,培训和意识1)确定岗位任职条件,对能力提出要求,2)通过教育,培训或经历达到要求,并保存相关纪录.3)建立程序,使工作人员意识到4点要求4.4.3信息交流—形成程序内外部信息交流形成文件予以实施.4.4.4文件—同ISO9001文件要求一样,环境方针,目标,指标,范围描述,相互作用,记录,策划运行文件等.4.4.5文件控制—建立程序,从(a—g)共7种要求.4.4.6运行控制—建立程序1)控制导致偏离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的情况2)在程序中规定运行的准则;3)重要环境因素要求应通报供方及合同方;4.4.7应急准备和响应—建立程序用于识别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潜在的紧急情况和事故,并规定相应的措施;预防或减少随之产生的有害环境影响.4.5检查4.5.1监视和测量—建立程序1)对可能具有环境影响的运行的关键特性进行例行监视和测量,如环境,运行控制,目标和指标符合情况的信息形成文件.2)监视和测量设备经过校准或验证,维护,相关记录.4.5.2合规性评价—建立程序1)定期评价对适用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保存记录;2)应评价对其他要求遵守的情况.(如产品标准等),保存记录. 4.5.3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建立程序1)处理实际或潜在的不符合,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2)所采取措施与问题和环境影响的严重程度相符,就确保EMS 文件进行必要的更改.4.5.4记录控制—建立程序记录发放,保护,检查,留存,处置,清理,标识,可追溯性,4.5.5内部审核—建立程序定期,时间,目的,要求,准则,范围,通过审核判断EMS符合性等4.6管理评审—定期,确保三性,寻求改进机会,保持记录,1)输入要求2)输出为持续改进的承诺作出的,与环境方针,目标,指标以及其他EMS要素的修改有关的决策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