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盘阵列技术培训(含DAS-NAS-SAN的总结)
- 格式:ppt
- 大小:2.52 MB
- 文档页数:20
简单介绍NAS、DAS以及SAN技术本文将为大家介绍DAS、NAS以及SAN的相关内容,希望能为各位读者带来些许收获。
以下是文章的正文部分,有兴趣的读者不妨看看此篇文章。
对于企业来说,数据的安全性极为重要,一旦遭到破坏或丢失,就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因此需要对重要数据进行集中存储、维护以及共享。
这就需要涉及到企业数据存储的模式选择。
通常,企业级数据存储有三种方式:DAS(Direct-Attached Storage,直连式存储)、NAS(Network-Attached Storage,网络接入式存储)和SAN(Storage Area Network,存储区域网络)。
本文主要为读者详细介绍这三种数据存储方式,以及如何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数据存储模式。
数据存储的模式在企业刚刚建立初期,用户的数据规模不大,存储需求也很简单,只是要把相关数据集中存放在某地,一是为了能够安全保存,同时还可以确保数据随时被调用。
我们最早都采用一种称之为DAS的存储方式。
这种存储模式的服务器架构如同PC,外部数据存储设备(磁盘阵列、光盘机、磁带机等)都直接挂接在服务器的内部总线上,数据存储设备是整个服务器结构的一部分。
DAS这种直连方式能够解决单台服务器的存储空间扩展、高性能传输需求。
但是,DAS在带来简洁的架构的同时,直连模式也导致了存储容量的提升非常困难。
为了解决存储容量不足,以NAS为代表的第二代企业级存储方案应运而生。
顾名思义,NAS是通过网络直接连接的磁盘阵列,它具备了磁盘阵列的所有主要特征:高容量、高效能、高可靠性。
NAS将存储设备通过标准的网络拓扑结构连接起来,可以无需服务器直接上网,不依赖通用的操作系统,而是采用一个面向用户设计的、专门用于数据存储的简化操作系统。
由于内置了与网络连接所需的协议,因此NAS系统的管理和设置较为简单。
除此之外,NAS还支持即插即用,部署的物理位置灵活,可放置在工作组内,也可放在其它地点。
磁盘存储DAS、NAS、SAN三种模式详解目前磁盘存储市场上,存储分类(如下表一)根据服务器类型分为:封闭系统的存储和开放系统的存储,封闭系统主要指大型机,AS400等服务器,开放系统指基于包括Windows、UNIX、Linux等操作系统的服务器;开放系统的存储分为:内置存储和外挂存储;开放系统的外挂存储根据连接的方式分为:直连式存储(Direct-Attached Storage,简称DAS)和网络化存储(Fabric-AttachedStorage,简称FAS);开放系统的网络化存储根据传输协议又分为:网络接入存储(Network-AttachedStorage,简称NAS)和存储区域网络(Storage AreaNetwork,简称SAN)。
由于目前绝大部分用户采用的是开放系统,其外挂存储占有目前磁盘存储市场的70%以上,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开放系统的外挂存储进行论述说明。
今天的存储解决方案主要为:直连式存储(DAS)、存储区域网络(SAN)、网络接入存储(NAS)。
如下表二:开放系统的直连式存储(Direct-Attached Storage,简称DAS)已经有近四十年的使用历史,随着用户数据的不断增长,尤其是数百GB以上时,其在备份、恢复、扩展、灾备等方面的问题变得日益困扰系统管理员。
主要问题和不足为:直连式存储依赖服务器主机操作系统进行数据的IO读写和存储维护管理,数据备份和恢复要求占用服务器主机资源(包括CPU、系统IO等),数据流需要回流主机再到服务器连接着的磁带机(库),数据备份通常占用服务器主机资源20-30%,因此许多企业用户的日常数据备份常常在深夜或业务系统不繁忙时进行,以免影响正常业务系统的运行。
直连式存储的数据量越大,备份和恢复的时间就越长,对服务器硬件的依赖性和影响就越大。
直连式存储与服务器主机之间的连接通道通常采用SCSI连接,带宽为10MB/s、20MB/s、40MB/s、80MB/s等,随着服务器CPU的处理能力越来越强,存储硬盘空间越来越大,阵列的硬盘数量越来越多,SCSI通道将会成为IO瓶颈;服务器主机SCSIID资源有限,能够建立的SCSI通道连接有限。
浅谈NAS、SAN、DAS三种网络存储技术摘要:本文分析了NAS、SAN、DAS三种网络存储方式的特点和具体知识,简洁精练的语言从软硬件,协议层次等部分概要的叙述了三种方式的优点缺点。
关键词:NAS、SAN、DAS、网络存储网络存储技术一般分为三种,分别是NAS、SAN、DAS:NAS技术1. 最大存储容量最存储大存储容量是指NAS存储设备所能存储数据容量的极限,通俗的讲,就是NAS设备能够支持的最大硬盘数量乘以单个硬盘容量就是最大存储容量。
这个数值取决于NAS设备的硬件规格。
不同的硬件级别,适用的范围不同,存储容量也就有所差别。
通常,一般小型的NAS存储设备会支持几百GB的存储容量,适合中小型公司作为存储设备共享数据使用,而中高档的NAS设备应该支持T级别的容量(1T=1000G)。
2. 处理器同普通电脑类似,NAS产品也都具有自己的处理器(CPU)系统,来协调控制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其采用的处理器也常常与台式机或服务器的CPU大体相同。
一般针对中小型公司使用NAS产品采用AMD的处理器或Intel PIII/PIV等处理器。
而大规模应用的NAS产品则使用Intel Xeon处理器、或者RISC型处理器等。
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视具体应用和厂商规划而定。
3. 内存NAS从结构上讲就是一台精简型的电脑,每台NAS设备都配备了一定数量的内存,而且大多用户以后可以扩充。
在NAS设备中,常见的内存类型由SDRAM (同步内存)、FLASH(闪存)等。
不同的NAS产品出厂时配备的内存容量不同,一般为几十兆到数GB(1GB=1000MB)容量不等。
4. 接口NAS产品的外部接口比较简单,由于只是通过内置网卡与外界通讯,所以一般只具有以太网络接口,通常是RJ45规格,而这种接口网卡一般都是100M网卡或1000M网卡。
另外,也有部分NAS产品需要与SAN(存储区域网络)产品连接提供更为强大的功能,所以也可能会有FC(Fiber Channel光纤通道)接口。
目前磁盘存储市场上,存储分类(如下表一)根据服务器类型分为:封闭系统的存储和开放系统的存储,封闭系统主要指大型机,AS400等服务器,开放系统指基于包括Windows、UNIX、Linux等操作系统的服务器;开放系统的存储分为:内置存储和外挂存储;开放系统的外挂存储根据连接的方式分为:直连式存储(Direct-Attached Storage,简称DAS)和网络化存储(Fabric-Attached Storage,简称FAS);开放系统的网络化存储根据传输协议又分为:网络接入存储(Network-Attached Storage,简称NAS)和存储区域网络(Storage Area Network,简称SAN)。
由于目前绝大部分用户采用的是开放系统,其外挂存储占有目前磁盘存储市场的70%以上,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开放系统的外挂存储进行论述说明。
第一个图有问题,把NAS和SAN一样放在FAS之下是不对的,通常也没有FAS 这种说法,DAS,NAS和SAN是平行的关系。
NAS不一定要用光纤。
NAS是文件级存储,SAN和DAS通常是数据块级存储。
表一:今天的存储解决方案主要为:直连式存储(DAS)、存储区域网络(SAN)、网络接入存储(NAS)。
如下表二:开放系统的直连式存储(Direct-Attached Storage,简称DAS)已经有近四十年的使用历史,随着用户数据的不断增长,尤其是数百GB以上时,其在备份、恢复、扩展、灾备等方面的问题变得日益困扰系统管理员。
主要问题和不足为:直连式存储依赖服务器主机操作系统进行数据的IO读写和存储维护管理,数据备份和恢复要求占用服务器主机资源(包括CPU、系统IO等),数据流需要回流主机再到服务器连接着的磁带机(库),数据备份通常占用服务器主机资源20-30%,因此许多企业用户的日常数据备份常常在深夜或业务系统不繁忙时进行,以免影响正常业务系统的运行。
直连式存储的数据量越大,备份和恢复的时间就越长,对服务器硬件的依赖性和影响就越大。
存储基础知识DAS、SAN、NAS详解说明目前磁盘存储市场上,存储分类(如下表一)根据服务器类型分为:封闭系统的存储和开放系统的存储,封闭系统主要指大型机,AS400等服务器,开放系统指基于包括Windows、UNIX、Linux等操作系统的服务器;开放系统的存储分为:内置存储和外挂存储;开放系统的外挂存储根据连接的方式分为:直连式存储(Direct-Attached Storage,简称DAS)和网络化存储(F abric-Attached Storage,简称FAS);开放系统的网络化存储根据传输协议又分为:网络接入存储(Network-Attached Storage,简称NAS)和存储区域网络(Storage Area Netw ork,简称SAN)。
由于目前绝大部分用户采用的是开放系统,其外挂存储占有目前磁盘存储市场的70%以上,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开放系统的外挂存储进行论述说明。
表一:存储入门:图文阐释DAS、NAS、SAN(图一)今天的存储解决方案主要为:直连式存储(DAS)、存储区域网络(SAN)、网络接入存储(NAS)。
如下表二:存储入门:图文阐释DAS、NAS、SAN(图二)开放系统的直连式存储(Direct-Attached Storage,简称DAS)已经有近四十年的使用历史,随着用户数据的不断增长,尤其是数百GB以上时,其在备份、恢复、扩展、灾备等方面的问题变得日益困扰系统管理员。
主要问题和不足为:直连式存储依赖服务器主机操作系统进行数据的IO读写和存储维护管理,数据备份和恢复要求占用服务器主机资源(包括CPU、系统IO等),数据流需要回流主机再到服务器连接着的磁带机(库),数据备份通常占用服务器主机资源20-30%,因此许多企业用户的日常数据备份常常在深夜或业务系统不繁忙时进行,以免影响正常业务系统的运行。
直连式存储的数据量越大,备份和恢复的时间就越长,对服务器硬件的依赖性和影响就越大。
DAS、NAS、SAN目前磁盘存储市场上,存储分类(如下表一)根据服务器类型分为:封闭系统的存储和开放系统的存储,封闭系统主要指大型机,AS400等服务器,开放系统指基于包括Windows、UNIX、Linux等操作系统的服务器;开放系统的存储分为:内置存储和外挂存储;开放系统的外挂存储根据连接的方式分为:直连式存储(Direct-Attached Storage,简称DAS)和网络化存储(Fabric-Attached Storage,简称FAS);开放系统的网络化存储根据传输协议又分为:网络接入存储(Network-Attached Storage,简称NAS)和存储区域网络(Storage Area Network,简称SAN)。
由于目前绝大部分用户采用的是开放系统,其外挂存储占有目前磁盘存储市场的70%以上,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开放系统的外挂存储进行论述说明。
第一个图有问题,把NAS和SAN一样放在FAS之下是不对的,通常也没有FAS 这种说法,DAS,NAS和SAN是平行的关系。
NAS不一定要用光纤。
NAS是文件级存储,SAN和DAS通常是数据块级存储。
表一:今天的存储解决方案主要为:直连式存储(DAS)、存储区域网络(SAN)、网络接入存储(NAS)。
如下表二:开放系统的直连式存储(Direct-Attached Storage,简称DAS)已经有近四十年的使用历史,随着用户数据的不断增长,尤其是数百GB以上时,其在备份、恢复、扩展、灾备等方面的问题变得日益困扰系统管理员。
主要问题和不足为:直连式存储依赖服务器主机操作系统进行数据的IO读写和存储维护管理,数据备份和恢复要求占用服务器主机资源(包括CPU、系统IO等),数据流需要回流主机再到服务器连接着的磁带机(库),数据备份通常占用服务器主机资源20-30%,因此许多企业用户的日常数据备份常常在深夜或业务系统不繁忙时进行,以免影响正常业务系统的运行。
SAN and Storage DWDM数据存储系统、网络——业务背景•全球存储数据每年增长一倍(SNIA*),各种新应用带来海量的数据存储•电子商务•数据量巨大的媒体服务•数据仓库•Internet网站镜像•电信计费、OSS、BSS•数据中心规模不断增大,维护成本(TCO)开支庞大, outsourcing成为趋势•数据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财富,必须关注数据安全•很多应用如电子交易等要求24×7×365的可获得性•IT的瓶颈当前不是计算而是存储,网络正在从计算为中心转为存储为中心的构架* SNIA: Storage Networking Industry Assiciation存储设备直接与应用服务器连接,技术简单,投资小.一般通过SCSI接口连接。
存储效率低(50%)直接连接存储(DAS-Direct attached storage)网络连接的存储设备,典型组成是使用TCP/IP协议的以太网文件服务器,数据以文件作为操作对象。
存储的介质可以是磁盘,磁盘阵列,光盘和磁带。
由于NAS是连接在局域网上的,所以客户端可以通过IP网络与存储设备交互数据,对光网络来看与普通的IP业务没有区别。
当前NAS和SAN也开始有融合的地方,原来NAS的文件服务器和存储器集成在一个盒子里,但是现在很多通过SAN进行连接。
Client Client Client 网络连接存储(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StorageSAN(Storage area netwrok)不是一种产品而是配置网络化存储的一种方法。
即一个由专用的集线器、交换机和网关建立起的与服务器和磁盘阵列之间的直接连接的子网,这一子网上的存储空间可由主网上(如Ethernet、ATM、FDDI)的每一系统所共享。
其接口通常不是以太网,而是FC、ESCON、Ficon 等IBM SERVERCluster Cluster ClusterSUN SERVER HP SERVER磁盘阵列磁带库LAN…...ClientClientFIBRE SWITCH光纤交换机LAN_FREEBACKUPSANStorage数据存储系统、网络——技术实现具有无限的扩展能力 保证对大量突发性数据的准确存储 保证存储系统扩容时业务的不间断性高速备份和强大的容灾功能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具有更高的连接速度和处理能力,从而具有更快的数据访问速度减轻LAN 负担的优势实现多个服务器之间数据共享SAN 的组成 光纤交换机FC SWITCH 存储设备 主机总线适配器HBA 特点:通过FC 协议承载SCSI 协议,实现高速传送,实现汇聚功能,通过4个2Gb 通道的汇聚实现高速传输特点:易扩展,易管理,安全性高(ZONING 技术)特点:易扩展,易管理,智能化,可靠性高,安全性高(LUN Masking) 扩展器特点: 将SAN 扩展到MAN 或WAN1、数据资料持续增长,公司数据需要以Tb 计。
1. 直连方式存储(Direct Attached Storage-DAS)存储设备是通过电缆(通常是SCSI接口电缆)直接到服务器。
I/O请求直接发送到存储设备。
这种方式是连接单独的或两台小型集群的服务器。
它的特点是初始费用可能比较低。
可是这种连接方式下,对于多个服务器或多台PC的环境,每台PC或服务器单独拥有自己的存储磁盘,容量的再分配困难;对于整个环境下的存储系统管理,工作烦琐而重复,没有集中管理解决方案。
所以整体的管理成本较高。
2.网络连接存储(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NAS设备通常是集成了处理器和磁盘/磁盘柜,类似于文件服务器。
连接到TCP/IP网络上(可以通过LAN或WAN),通过文件存取协议(例如NFS,CIFS等)存取数据。
NAS将文件存取请求转换为内部I/O请求。
这种方式是将存储设备连接到基于IP的网络中,不同于DAS和SAN,服务器通过“FileI/O”方式发送文件存取请求到存储设备NAS。
NAS上一般安装有自己的操作系统,它将File I/O转换成BlockI/O,发送到内部磁盘。
NAS系统有较低的成本,易于实现文件共享。
但由于它是采用文件请求的方式,相比块请求的设备性能差;并且NAS系统不适合于不采用文件系统进行存储管理的系统,如某些数据库。
3.存储区域网络(Storage Area Network - SAN)存储设备组成单独的网络,大多利用光纤连接,采用光纤通道协议(FiberChannel,简称FC)。
服务器和存储设备间可以任意连接,I/O请求也是直接发送到存储设备。
光纤通道协议实际上解决了底层的传输协议,高层的协议仍然采用SCSI协议,所以光纤通道协议实际上可以看成是SCSIoverFC。
存储区域网络的优点如下:服务器和存储设备之间更远的距离(光纤通道网络:10公里相比较DAS的SCSI:25米);高可靠性及高性能;多个服务器和存储设备之间可以任意连接集中的存储设备替代多个独立的存储设备,支持存储容量共享;通过相应的软件使得SAN上的存储设备表现为一个整体,因此有很高的扩展性;可以通过软件集中管理和控制SAN上的存储设备,提供数据共享由于SAN通常是基于光纤通道的解决方案,需要专用的光纤通道交换机和管理软件,以SAN 的初始费用比DAS和NAS高。
目前磁盘存储市场上,存储分类(如下表一)根据服务器类型分为:封闭系统的存储和开放系统的存储,封闭系统主要指大型机,AS400等服务器,开放系统指基于包括Windows、UNIX、Linux等操作系统的服务器;开放系统的存储分为:内置存储和外挂存储;开放系统的外挂存储根据连接的方式分为:直连式存储(Direct-Attached Storage,简称DAS)和网络化存储(Fabric-Attached Storage,简称FAS);开放系统的网络化存储根据传输协议又分为:网络接入存储(Network-Attached Storage,简称NAS)和存储区域网络(Storage Area Network,简称SAN)。
由于目前绝大部分用户采用的是开放系统,其外挂存储占有目前磁盘存储市场的70%以上,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开放系统的外挂存储进行论述说明。
第一个图有问题,把NAS和SAN一样放在FAS之下是不对的,通常也没有FAS 这种说法,DAS,NAS和SAN是平行的关系。
NAS不一定要用光纤。
NAS是文件级存储,SAN和DAS通常是数据块级存储。
表一:今天的存储解决方案主要为:直连式存储(DAS)、存储区域网络(SAN)、网络接入存储(NAS)。
如下表二:开放系统的直连式存储(Direct-Attached Storage,简称DAS)已经有近四十年的使用历史,随着用户数据的不断增长,尤其是数百GB以上时,其在备份、恢复、扩展、灾备等方面的问题变得日益困扰系统管理员。
主要问题和不足为:直连式存储依赖服务器主机操作系统进行数据的IO读写和存储维护管理,数据备份和恢复要求占用服务器主机资源(包括CPU、系统IO等),数据流需要回流主机再到服务器连接着的磁带机(库),数据备份通常占用服务器主机资源20-30%,因此许多企业用户的日常数据备份常常在深夜或业务系统不繁忙时进行,以免影响正常业务系统的运行。
直连式存储的数据量越大,备份和恢复的时间就越长,对服务器硬件的依赖性和影响就越大。
◆企業儲存網路架構中的重要組成成分企業在建構內部儲存網路時,通常會選擇DAS、NAS與SAN相互搭配以作為完整的解決方案,以下本文即分別就DAS、NAS與SAN進行逐一的介紹與分析比較。
(一) DAS (Direct Attached Storage:直接連接儲存)DAS是企業最早採行的On Line型儲存設備,主要組成成分包括儲存裝置與作為介面的主機介面卡﹙Host Bus Adapter,HBA﹚。
由於DAS是將儲存裝置直接與伺服器相連,因此這樣的設計能夠提供較高的安全性;但是在存取動作上就欠缺足夠的效率。
倘若企業內其他的伺服器想對與某一伺服器相連的儲存裝置進行存取動作,則資料傳送便必須經過區域網路﹙LAN﹚及該一伺服器,此舉不僅增加該伺服器的工作量,也會拖累該區域網路的傳輸速度。
在過去,企業大多採用DAS以從事儲存的任務,但是在企業資料量大幅增加的趨勢下,DAS逐漸地已經無法滿足企業對儲存工作的需求,因而有SAN及NAS的出現。
DAS 網路架構(二) NAS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網路附接儲存)NAS是將儲存系統透過一特殊專門的檔案伺服器直接連到區域網路上,而由於此一伺服器是專門設計用來進行資料存取的動作,因此企業內的其他伺服器便不須同時兼負資料存取的動作,而有更大空間去進行其他的工作。
NAS尤其能夠為需要擷取與共享大量文件資料系統的企業環境,提供一個具有高度效率、性能/價格比優異的儲存解決方案,經常被應用在UNIX中的NFS﹙Network File System﹚或Windows NT的CIFS﹙Common Internet File System﹚中的文件共享工作。
原則上,NAS適合存放不需要運算的資料,例如電子郵件與檔案。
而NAS的組成結構相當單純,僅有儲存裝置與一個檔案伺服器,簡而言之其對企業具有以下幾項重要的優點:1.相對DAS而言,NAS架構下的儲存裝置不屬於某特定伺服器,使伺服器功能可獲得更好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