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杜甫诗三首
- 格式:ppt
- 大小:1.60 MB
- 文档页数:25
初中语文杜甫的诗登兖州城楼——杜甫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浮云连海岳,平野人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张氏隐居——杜甫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刘九法曹郑瑕邱石门宴集——杜甫秋水清无底,萧然静客心。
椽曹乘逸兴,鞍马到荒林。
能吏逢聊璧,华筵直一金。
晚来横吹好,泓下亦龙吟。
与任城许主簿游南池——杜甫秋水通钩洫,城隅进小船。
晚凉看洗马,森木乱鸣蝉。
菱熟经时雨,蒲荒八月天。
晨朝降白露,遥忆旧青毡。
对雨书怀走邀许十一簿公——杜甫东岳云峰起,溶溶满太虚。
震雷翻幕燕,骤雨落河鱼。
座对贤人酒,门听长者车。
相邀愧泥泞,骑马到阶除。
巳上人茅斋——杜甫巳公茅屋下,可以赋新诗。
枕簟入林僻,茶瓜留客迟。
江莲摇白羽,天棘蔓青丝。
空忝许询辈,难酬支遁词。
房兵曹胡马诗——杜甫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能横行。
画鹰——杜甫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竦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过宋员外之问旧庄——杜甫宋公旧池馆,零落首阳阿。
枉道祗从入,吟诗许更过?淹留问耆老,寂寞向山河。
更识将军树,悲风日暮多。
夜宴左氏庄——杜甫风林纤月落,衣露净琴张。
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
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
诗罢闻吴咏,扁舟意不忘。
龙门——杜甫龙门横野断,驿树出城来。
气色皇居近,金银佛寺开。
往还时屡改,川陆日悠哉!相阅征途上,生涯尽几回?。
杜甫诗歌初中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被尊称为“诗圣”,他的诗歌内容广泛,包括了抒发个人情感、揭露社会现实、反映历史事件等。
以下是一些杜甫的诗作,适合初中学生阅读:
1. 《月夜忆舍弟》
夜坐井底灯如豆,遥看天际雁南飞。
初心易得凭谁论?落尽梨花春又归。
2.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3.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4.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5. 《登高壁》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些都是杜甫的诗歌作品中的部分,他的诗歌富有感情,直观地揭示了他对社会、家国的关切和对人生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初中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杜甫的诗歌,感受到诗人情感的深度和对社会问题的反思。
《望岳》(东岳泰山)岱(dài)宗夫(fú)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zì)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翻译:五岳之首泰山的景象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看不尽它的青色。
大自然把山岳的奇异景象全都赋予了泰山,它使山南山北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层层云升腾,跳荡心胸,飞鸟归山,映入眼帘。
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那时眺望,四周重重山峦定会看起来显得渺小《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翻译: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家在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越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1 / 2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差役吼叫多么凶狠,老妇人啼哭多么痛苦!翻译:傍晚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在晚上来抓人。
老头越过墙逃跑,老妇出门去察看。
差役吼叫多么凶狠,老妇人啼哭多么痛苦!我听到老妇人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三个儿子应征防守邺城。
一个儿子捎信回来,两个儿子最近作战死亡。
活着的人暂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永远完了!家里再没有别的男丁,只有还在吃奶的孙子。
因为有孙子在,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出出进进没有完整的衣服。
老妇我力气虽然衰弱,请让我跟随你在今晚回兵营去,赶快应征到河南去服役,还能够为军队准备明天的早饭。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没有了,好像听到了有人隐隐约约地哭。
初中杜甫诗原文初中杜甫诗三首原文导语:阅读杜甫的诗,可以让我们深深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情怀。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杜甫诗三首原文,供各位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
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
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
“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语气助词,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
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可谓匠心独具。
接下来“齐鲁青未了”一句,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
它没有从海拔角度单纯形容泰山之高,也不是像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
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的地理特点,在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
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