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隧道总体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5.40 MB
- 文档页数:94
隧道横断面设计一、铁路隧道横断面设计(一)直线隧道净空隧道净空是指隧道衬砌的内轮廓线所包围的空间,根据隧道建筑限界确定。
隧道建筑限界是为了保证隧道内各种交通的正常运行与安全,而规定在一定宽度和高度范围内不得有任何障碍物的空间范围。
1.机车车辆限界机车车辆限界指机车车辆最外轮廓的限界尺寸。
该限界要求所有在线路上行驶的机车车辆停在平坡直线上时,车体所有部分都必须容纳在此限界范围内而不得超越。
“机车车辆限界”能满足各种型号的机车和车辆在横断面尺寸上的最大需要。
2.基本建筑限界基本建筑限界指线路上各种建筑物和设备均不得侵入的轮廓线,用以保证机车车辆的安全运行以及建筑物和设备不受损害。
3.隧道建筑限界(1)常速铁路隧道建筑限界。
它是指包围“基本建筑限界”外部的轮廓线,即在“基本建筑限界”的基础上,留出少许空间,用于安装通信信号、照明、电力等设备。
对于速度120 km/h的新建和改建的内燃机车牵引的单线和双线铁路隧道,采用“隧限-1A”和“隧限-1B”,如图2-17所示。
新建和改建的电力机车牵引的单线和双线铁路隧道,采用“隧限-2A”和“隧限-2B”,如图2-18所示。
图2-17 蒸汽及内燃牵引的单线、双线隧道限界(单位:mm)图2-18 电力牵引的单线、双线隧道限界(单位:mm)(2)高速铁路隧道建筑限界。
我国高速铁路隧道建筑限界分为200 km/h客货共线、200 km/h及以上客运专线、200 km/h客货共线双层集装箱运输三种,如图2-19~图2-21所示。
图2-19 200 km/h客货共线电力牵引铁路KH-200桥隧建筑限界(单位:mm)图2-20 200 km/h及以上客运专线铁路建筑接近限界(单位:mm)图2-21 200 km/h客货共线电力牵引铁路双层集装箱运输隧道建筑限界(单位:mm)4.直线隧道净空(1)常速铁路隧道净空。
“直线隧道净空”要比“隧道建筑限界”稍大一些,它除了满足限界要求外,还考虑避让等安全空间、救援通道及技术作业空间,还考虑了在不同的围岩压力作用下,衬砌结构的合理受力形状(拱部采用三心圆,边墙采用直墙式或曲墙式)以及施工方便等因素。
交通隧道中铁路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方法铁路隧道是为了方便铁路交通线路贯通而建设的地下通道。
它具有随地势起伏而变化的特点,需要运用先进的设计和施工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铁路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方法。
设计方法:1.地质勘察:在进行隧道设计前,必须进行详尽的地质勘察。
该勘察应包括土壤的性质和层次、地下水位、地下岩石的特性等。
通过地质勘察,可以获得隧道设计所需的地质资料,为后续的设计提供参考。
2.隧道几何设计:隧道的几何设计包括纵断面和横断面的确定。
纵断面设计主要根据运输需求和地质条件确定隧道的高度和宽度。
横断面设计则要根据隧道所处地质条件,结合动力学和稳定性分析,确定隧道的开挖形式,如采用全断面开挖还是采用先开挖小断面再开挖大断面的方法。
3.结构设计:结构设计主要是根据隧道的地质条件和使用要求确定隧道的支护结构。
隧道支护结构通常包括衬砌、预应力锚杆、钢筋混凝土墙板等。
需要注意的是,隧道的支护结构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以应对地下水、地震等外力的作用。
施工方法:1.管片隧道法:该方法是将现浇钢筋混凝土管片拼装成隧道,再注入灌浆材料进行固化。
该方法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易控制等优点,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好的区域。
2.盾构隧道法:盾构隧道法是利用盾构机进行隧道的开挖和支护。
在工程施工中,首先需要确定盾构机的型号和规格,然后根据隧道设计要求进行盾构机的安装和调试。
盾构机具有施工速度快、影响范围小等优点,适用于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
3.顶管法:顶管法是利用钢管和液压顶进设备进行隧道的开挖和支护。
在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在隧道出口设置起始井,然后通过液压顶进设备将钢管推进到起始井,再由人工开挖隧道。
顶管法施工具有成本低、安全可靠等优点,适用于隧道长度较短的区域。
总结:铁路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方法需要充分考虑地质条件、运输需求和结构要求等因素。
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详尽的地质勘察,确定隧道的纵断面和横断面。
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管片隧道法、盾构隧道法和顶管法等方法。
铁路隧道毕业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铁路交通作为一种高效、快速的交通方式备受关注。
而在铁路建设中,隧道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确保列车运行的安全和顺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选择了铁路隧道作为我的毕业设计课题。
在进行铁路隧道设计之前,首先需要对隧道的功能和要求进行全面的了解。
隧道的主要功能是为列车提供通行的通道,同时还需要考虑到防灾、防洪、通风等方面的要求。
此外,根据列车的运行速度和载重量,还需要对隧道的结构强度进行合理的设计。
隧道设计的第一步是确定隧道的位置和线路走向。
这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条件、环境因素以及交通需求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地质勘探是确定隧道位置的重要依据,通过对地质构造、岩层性质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可以确定隧道的最佳位置。
隧道的地质条件对于设计和施工来说至关重要。
不同地质条件下的隧道设计有着不同的要求。
例如,在岩石地层中,隧道的设计可以更加简单,但需要考虑到岩层的稳定性和固结等问题;而在软土地层中,隧道的设计则需要考虑到土体的沉降和变形等问题。
隧道的结构设计是保证隧道安全和可靠运行的关键。
隧道的结构主要包括洞口、洞身和洞顶等部分。
洞口设计需要考虑到洞口的宽度和高度,以及进出口的坡度等因素。
洞身设计需要考虑到隧道的净宽、净高和净距等参数,以及隧道的强度和稳定性等问题。
洞顶设计需要考虑到隧道的排水和通风等问题。
在进行隧道设计时,还需要考虑到隧道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
隧道的施工工艺包括开挖、支护和衬砌等工序,需要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和隧道的要求来确定。
隧道的施工方法包括盾构法、爆破法和钻孔法等,需要根据隧道的长度、地质条件和施工周期等因素来选择。
隧道的运行和维护是保证隧道安全和可靠运行的关键。
隧道的运行需要考虑到列车的运行速度和频率等因素,以及隧道的通风和照明等设施。
隧道的维护需要定期进行巡检和维修,及时处理隧道内的故障和损坏。
总之,铁路隧道作为现代铁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确保列车运行的安全和顺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隧道概况1.1工程概况1.1.1隧道工程位置浏阳河隧道位于长沙市东部,捞刀河以南,止于黎托乡平阳村。
线路从星沙镇至彭家港的潇湘路附近起,隧道下穿星沙镇物流场、京珠高速公路、长永高速、星沙镇市区、长沙市远大路、人民东路、浏阳河、机场高速公路,于黎托乡平阳村出地面。
自北向南依次穿过长沙市开福区捞刀河镇、芙蓉区东岸乡、雨花区黎托乡等。
1.1.2隧道建设规模浏阳河隧道工程范围10115m,暗洞段长9935m,全隧道共设置三座竖井及一座斜井,隧道建设规模见下表1-1表1-1 浏阳河隧道建设规模表类别里程长度(m)备注起始里程终止里程隧道建筑长度DIIK1560+785 DIIK1570+900 10115 隧道长度DIIK1560+785 DIIK1570+720 9935分段情况进口明挖暗埋段DIIK1560+785 DIIK1560+914 129洞身暗挖段DIIK1560+914 DIIK1561+500 586洞身明挖暗埋段DIIK1561+500 DIIK1562+860 1360洞身暗挖段DIIK1562+860 DIIK1569+650 6790DIIK1568+666-DIIK1569+028段下穿浏阳河出口明挖暗埋段DIIK1569+650 DIIK1570+148 498 下穿机场高速出口暗挖段DIIK1570+148 DIIK1570+200 52出口明挖暗埋段DIIK1570+200 DIIK1570+720 520出口引道敞开段DIIK1570+720 DIIK1570+900 1801.2自然地理概况1.2.1交通浏阳河隧道从长沙市东侧穿越长沙盆地浏阳河地区,经过星沙镇和黎托乡,区内交通发达,京珠高速公路、机场高速公路、城区公路等纵横交错。
表1-2 浏阳河隧道地貌分区序号1 2 3 4 5 6里程范围DIIK1560+785~DIIK1562+330DIIK1562+330~DIIK1563+080DIIK1563+080~DIIK1564+550DIIK1564+550~DIIK1565+270DIIK1565+270~DIIK1567+170DIIK1567+170~DIIK1570+900地貌单元剥蚀低丘区(II b)垄岗间谷地区(I c-1)岗地化高阶地(I c)垄岗间谷地区(I c-1)岗地化高阶地(I c)浏阳河一级阶地及河漫滩区(I2)高程范围59.17~66.78m43.15~59.62m44.51~59.72m38.60~41.83m42.37~62.65m25.92~46.52m平均66.78m 52.88m 50.71m 40.62m 52.83m 33.89m1.2.2区域气候特征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暖潮湿。
隧道总体设计知识点隧道总体设计是指在规划和设计隧道工程时,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对隧道的整体设计方案进行规划和编制的过程。
它是隧道工程实施的基础,直接决定了隧道的施工质量和使用性能。
本文将从隧道总体设计的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隧道总体设计知识点。
一、隧道总体设计的目的隧道总体设计的目的在于保证隧道工程的安全、经济和科学性,并满足工程所处环境的要求。
具体而言,隧道总体设计的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确定隧道的功能和服务要求:根据隧道的用途和所处环境的特点,确定隧道的主要功能和服务要求,如交通隧道的通行能力和安全要求、水利隧道的输水能力和抗洪能力等。
2. 确定隧道的技术参数:包括隧道的长度、断面形状、纵、横坡设计、洞口形式、盾构机参数等技术参数,这些参数直接影响到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的选择。
3. 确定隧道的布置和线型:根据地质条件、交通流量、地形地貌等因素,确定隧道的布置和线型,包括隧道的走向、坡度、曲线半径、坡度变化等。
4. 确定隧道的安全措施:确定隧道的安全措施,包括防火、排烟、照明、通风等设施的设置,并考虑应急疏散通道、抗震、防水等安全因素。
二、隧道总体设计的内容隧道总体设计的内容较为复杂,既包括技术设计,也包括非技术设计。
下面将列举一些主要内容,以供参考:1. 地质勘察和地质资料分析:包括地质勘察和地质调查的结果分析,评估隧道施工的地质条件和风险,为设计提供可靠的地质基础。
2. 隧道的功能要求和服务要求:根据隧道的用途和所处环境的特点,确定隧道的主要功能和服务要求,如交通隧道的通行能力和安全要求、水利隧道的输水能力和抗洪能力等。
3. 隧道的技术参数:包括隧道的长度、断面形状、纵、横坡设计、洞口形式、盾构机参数等技术参数,这些参数直接影响到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的选择。
4. 隧道的布置和线型:根据地质条件、交通流量、地形地貌等因素,确定隧道的布置和线型,包括隧道的走向、坡度、曲线半径、坡度变化等。
铁路隧道设计规范铁路隧道是一种固定在地下或水面下由某种材料构成的、能够让火车通过的通道。
隧道的设计规范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隧道的安全性、持久性和经济性。
本文将介绍铁路隧道设计规范的一些主要内容。
首先,隧道的设计应符合铁路工程的总体要求。
隧道应该是结构牢固、稳定的,能够承受列车运行时产生的各种荷载和压力。
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和环境要求,采用适当的工程技术和材料,确保隧道的长期使用安全。
隧道的几何设计是隧道设计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
隧道的几何形状应符合列车的运行特点和轨道布置要求。
隧道直线段的水平半径应满足列车规定的最小曲线半径,其垂线的最小半径应满足列车规定的垂线曲线半径。
隧道的几何设计还包括洞口和洞内高度、洞口和洞内宽度、洞内的便道等参数的确定。
隧道的隔音和隔热设计也是设计规范的重点。
隧道内产生的噪音和热量会对列车乘客和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了减少噪音和热量的传播和扩散,设计规范要求在隧道内墙面和天花板上采用吸音和隔热材料进行处理,同时采取合理的通风和冷却措施。
隧道的排水设计是隧道设计规范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在地下或水面下的隧道中,排水是必不可少的。
设计规范要求在隧道内设置排水设施,包括排水沟、排水管道等,以有效排除隧道内的积水,确保隧道的稳定和安全。
此外,隧道的电气和照明设计也是设计规范的要求。
隧道内需要合理设置照明设备和电气设备,以保证乘客的安全和列车的正常运行。
设计规范要求照明设备具备足够的亮度和可靠性,电气设备具备合理的定位和布置。
总之,隧道设计规范是保证铁路隧道安全、耐久和经济运行的重要保障。
设计规范的内容包括隧道的几何设计、隔音和隔热设计、排水设计、电气和照明设计等。
遵循设计规范可以有效提高隧道的使用安全性和经济性,保证铁路隧道的正常运行。
铁路隧道工程方案设计目录第一章总体概况说明··················· - 4 -第一节编制依据··················· - 4 -第二节工程简介··················· - 4 -第三节地层岩性、地质、水文条件··········· - 4 -第四节围岩级别及工程数量·············· - 5 -第二章洞口段施工···················· - 7 -第一节地表水拦截和预加固·············· - 7 -第二节斜井、进、出口超前支护进洞·········· - 7 -第三章初期支护施工···················- 14 -第一节砂浆锚杆···················- 16 -第二节组合中空锚杆·················- 17 -第三节钢筋网····················- 20 -第四节钢架、钢架格栅················- 21 -第五节喷射混凝土··················- 24 -第六节隧道内通风及排水···············- 27 -第七节不良地质段施工················- 30 -第八节施工测量···················- 32 -第四章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35 -第五章质量保证措施···················- 36 -第一节质量目标···················- 36 -第二节质量保证措施·················- 36 -第六章安全保证措施···················- 40 -第一节安全目标···················- 40 -第二节初期支护安全要点···············- 40 -第三节安全保证体系·················- 43 -第四节安全管理体系·················- 43 -第七章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 46 -第一章总体概况说明第一节编制依据1、本标段施工合同文件及已到位的设计图纸,包括线路平面图,线路纵断面图,地质平面图、隧道施工设计图等。
铁路隧道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方案1.1.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及编制范围1.1.1.编制依据1)新建某至某铁路某至某段站前工程施工总价承包招标招标文件;2)新建某至某铁路某至某段站前工程CGZQSG9标施工图纸;3)新建某至某铁路某至某段站前工程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4)国家及地方关于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5)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设计规范、验收标准、施工规范、规则和规章制度;6)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标准要求;成贵铁路有限公司关于新建新建某至某铁路某至某段建设的相关文件要求;7)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管理办法》;8)新建某至某铁路某至某段答疑及补遗;9)我局所拥有的技术装备力量、机械设备状况、管理水平、工法及科技成果和多年积累的工程施工经验;10)《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指南》(铁建设[2009]226号);11)本项目采用的标准、规范、规程等。
1.1.2.编制原则1)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依法用地、合理规划、科学设计,少占土地,保护农田。
充分考虑施工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施工中做到注重环境保护,本着“三同时”的原则与工程同步实施,采取合理措施,加强对水、生态、噪声等方面的环保要求,明确治理效果。
2)符合性原则。
整体推进,均衡生产,满足建设工期、工程质量和技术标准要求,符合施工安全要求。
3)遵循铁道部有关标准化管理的原则,将管理制度、人员配置、现场管理和过程控制标准化落实到施工组织设计中,实现六位一体的要求。
坚持“专业化、机械化、工厂化、信息化”组织施工的原则。
4)坚持科学性、先进性、经济性、合理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
5)引进、创新、发展的原则。
积极采用、研发旨在提高工程技术和施工装备水平、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
6)结合建设项目特点,建立建设项目管理的目标体系、责任体系、分级控制系统和评价评估体系,按照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基本环节,将质量、安全、工期、投资效益、环境保护和稳定分解细化为最佳匹配的实施目标,以标准化管理、安全风险管理为抓手,全面实现“六项”管理要求。
铁路隧道专项方案一、引言铁路隧道是铁路交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它们为列车提供了通行的安全通道。
随着铁路交通发展的进一步推进,建设高速铁路隧道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本文将提出一项铁路隧道专项方案,旨在解决在隧道建设过程中所涉及的设计、施工和运营方面的问题。
二、设计方案在铁路隧道的设计阶段,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2.1 隧道布置和轨道设计确保隧道的布置满足运行要求,包括考虑地形、地质情况和附近环境等因素。
同时,合理设计铁路隧道的轨道布局,确保列车能够平稳行驶。
2.2 隧道结构设计隧道结构设计是确保隧道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功能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隧道的强度、稳定性和抗震性等方面的要求。
2.3 隧道通风设计隧道通风是为了确保列车和乘客在隧道中的安全和舒适,在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空气流动、污染物排放和烟雾排除等因素。
2.4 隧道照明设计隧道照明设计是为了提供足够的光线,确保列车驾驶员能够清晰地看到隧道内的情况,设计中需要考虑能源消耗和光线分布均匀性等因素。
三、施工方案在铁路隧道的施工阶段,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3.1 岩土工程处理隧道施工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岩土工程处理,包括挖掘、爆破、支护和回填等工作。
需要进行相应的地质勘察和岩土力学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和措施。
3.2 隧道施工机械的选择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当的施工机械和设备,包括掘进机、隧道盾构机和喷射混凝土机等,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3.3 施工安全管理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确保工人和设备的安全。
3.4 施工进度控制隧道施工进度的控制是保证项目能够按时完成的关键,需要建立相应的施工进度计划和监控机制,及时调整施工资源,确保施工进度的合理安排。
四、运营方案在铁路隧道的运营阶段,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4.1 隧道维护和修复隧道在运营中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包括结构变形、地质灾害和设备故障等,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修复工作,确保隧道的安全运营。
铁路隧道结构设计方法随着铁路交通的发展,铁路隧道的建设也日益增多。
铁路隧道的结构设计是保证隧道工程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铁路隧道结构设计的方法和要点。
一、隧道结构设计的目标铁路隧道结构设计的目标是确保隧道在运行过程中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列车的荷载和地下水压力等外力,同时满足隧道的通风、照明、排水和消防等功能要求。
为了达到这些目标,隧道结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二、地质条件和隧道类型地质条件是隧道结构设计的基础。
不同的地质条件会影响到隧道的设计参数和结构形式。
常见的地质条件有岩石地质、软弱地层和水下地质等。
隧道结构设计需要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隧道类型,如盾构隧道、开挖隧道或钻爆法隧道等。
三、设计参数的确定设计参数的确定是隧道结构设计的关键步骤。
设计参数包括隧道的跨度、高度、宽度、墙厚、拱顶厚度和地基基础等。
这些参数需要根据隧道的功能要求、地质条件和荷载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设计参数的确定需要满足隧道的安全强度和稳定性要求,同时考虑施工和经济性等因素。
四、结构形式的选择结构形式的选择是隧道结构设计的重要环节。
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参数,可以选择相应的结构形式,如单洞隧道、双洞隧道、折线隧道或曲线隧道等。
结构形式的选择需要考虑隧道的通风、照明和排水等功能要求,同时保证隧道的强度和稳定性。
五、结构材料的选择结构材料的选择是隧道结构设计中的关键问题。
常见的结构材料有混凝土、钢筋和钢板等。
根据隧道的设计参数和结构形式,选择合适的结构材料。
结构材料的选择需要考虑材料的强度、耐久性和经济性等因素。
六、施工工艺和技术施工工艺和技术是隧道结构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隧道施工需要考虑地质条件、施工设备和安全等因素。
常见的施工工艺有盾构法、开挖法和钻爆法等。
施工工艺的选择需要满足隧道的设计要求,同时考虑施工的安全和经济性。
七、监测和维护隧道结构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监测和维护工作。
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隧道结构的变形和破坏情况,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
铁路隧道工程方案一、项目概况铁路隧道工程是指在铁路线路上,为了避开地形障碍或地质灾害,进行隧道的建设和改建工程。
铁路隧道工程的建设与改建,不仅是为了保障铁路的畅通无阻,更是为了提高铁路线路的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因此,在铁路隧道工程方案中,必须综合考虑地质条件、工程技术、运输要求和环保要求等多方面因素,制定出科学合理、可行性强的方案。
二、项目背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铁路运输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作为一种高效、安全、环保的运输方式,铁路运输已经成为现代化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铁路隧道工程的建设和改建,对于保障铁路运输的畅通无阻、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三、项目建设内容1、隧道位置的选择和确定。
在铁路线路规划和设计中,需要对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和环境要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确定隧道的位置和线路。
2、隧道类型的选择和确定。
根据不同地质条件和隧道长度,确定竖井法、盾构法、开挖法或者组合施工等隧道施工方法。
3、隧道施工方案的制定。
对于不同地质条件和隧道长度,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工程进度,保证施工的高效、安全和质量。
4、隧道设备和材料的选择和采购。
根据隧道工程的具体要求和作业条件,选择和采购具有高技术含量和良好质量的设备和材料。
5、隧道环保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在隧道施工和运营过程中,要落实环保和安全措施,保护自然环境和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6、隧道工程管理和监督。
铁路隧道工程的建设和改建,需要严格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四、项目实施步骤1、前期调研和规划阶段。
对于隧道位置和类型进行调研和确定,制定隧道施工方案和预算。
2、项目申报和初步设计阶段。
根据前期调研和规划结果,申报隧道建设项目,并进行初步设计。
3、项目核准和方案确定阶段。
获得相关部门的核准,并确定隧道建设方案和施工计划。
4、设备和材料采购阶段。
根据隧道建设方案和施工计划,选择和采购所需的设备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