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站安全教育培训讲义
- 格式:docx
- 大小:19.46 KB
- 文档页数:2
一、前言搅拌站作为混凝土生产的重要环节,其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搅拌站安全教育培训资料。
本资料旨在帮助员工了解搅拌站的安全操作规程,掌握安全防护措施,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
二、搅拌站安全生产概述1. 搅拌站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搅拌站是混凝土生产的核心环节,涉及众多危险源和安全隐患。
安全生产是搅拌站生产的基础,关系到员工的生命安全、企业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因此,加强搅拌站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是确保搅拌站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
2. 搅拌站安全生产的主要任务(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
(2)加强设备设施管理,确保设备设施安全可靠。
(3)加强作业现场安全管理,消除安全隐患。
(4)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5)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三、搅拌站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内容1.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1)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政策。
(2)地方安全生产法规及标准。
(3)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 安全生产基本知识(1)安全生产基本概念。
(2)安全生产责任制。
(3)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4)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3. 搅拌站主要设备设施安全操作(1)混凝土搅拌楼、搅拌机操作。
(2)水泥仓、粉煤灰仓操作。
(3)配料计量设备操作。
(4)输送设备操作。
(5)电气设备操作。
4. 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与维护(1)个人防护用品的种类及使用。
(2)安全防护用品的检查与维护。
5. 应急处置(1)常见事故类型及应急处置。
(2)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的应急处置。
(3)紧急疏散与逃生。
6. 心理健康与职业卫生(1)心理健康知识。
(2)职业卫生知识。
(3)职业病的预防与控制。
四、搅拌站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方法1. 课堂教学邀请专家、工程师进行授课,讲解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基本知识、设备设施操作等。
2. 实地教学组织员工参观搅拌站现场,了解设备设施、操作流程,现场讲解安全注意事项。
第1篇一、培训目的为了提高拌合站员工的安全意识,降低事故发生率,确保拌合站安全生产,特举办此次安全教育培训。
通过培训,使员工掌握拌合站安全生产的基本知识、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置措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培训对象拌合站全体员工,包括操作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
三、培训内容1.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1)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2)拌合站安全生产的相关规定2. 拌合站安全生产基础知识(1)拌合站安全生产的特点(2)拌合站安全生产的重要性(3)拌合站安全生产的目标3. 拌合站常见事故及原因分析(1)拌合站常见事故类型(2)拌合站事故原因分析4. 拌合站设备安全操作规程(1)拌合站主要设备的使用及维护(2)拌合站设备操作注意事项(3)拌合站设备故障处理5. 拌合站现场安全管理(1)拌合站现场安全检查(2)拌合站现场安全措施(3)拌合站现场安全事故处理6. 拌合站应急救援及应急处置(1)拌合站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2)拌合站应急救援预案(3)拌合站事故应急处置措施7. 个人安全防护及自救互救(1)个人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2)拌合站事故现场自救互救方法(3)拌合站事故现场逃生方法8. 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及培训(1)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的重要性(2)拌合站安全生产培训方法(3)拌合站安全生产培训考核四、培训方法1. 讲座:邀请安全生产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讲解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拌合站安全生产基础知识等。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拌合站事故案例,让员工了解事故原因和预防措施。
3. 视频教学:播放安全生产教育视频,让员工直观地了解安全生产知识和操作规程。
4. 实操演练:组织员工进行安全操作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
5. 互动问答:设置问答环节,解答员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疑问。
五、培训考核1. 考核方式:笔试、实操考核、现场提问等。
2. 考核内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拌合站安全生产基础知识、设备操作规程、应急处置措施等。
搅拌站安全知识讲座在铁四局四公司机械设备管理中心安质部讲义:搅拌站安全知识讲座——张东祥第一章、搅拌站概况第一节、搅拌站组成混凝土搅拌站是制备新鲜混凝土的成套专用机械,是一种用于连续生产大方量混凝土的大型设备,通过控制各种混合料的配合比,将各种骨料、沙、水泥各外加剂等搅拌成混凝土。
生产出符合质量要求的成品混凝土。
搅拌站按系统可分为:供料系统、称重系统、输送系统、搅拌系统和控制系统,按结构来分主要由水泥煤灰筒仓、螺旋输送机、骨料储料斗、皮带输送机、搅拌主机和控制室等组成。
1、储料仓:储存砂、石、水泥、水,外加剂等物料,给配料机构供料;2、配料机构:按照一定的比例计量砂、石、水泥、水外加剂等物料,主要由各种秤组成,也有使用按体积计量的流量计量设备等;3、输送系统:主要用来输送砂石骨料、粉料、水和外加剂;4、搅拌主机:将各种原始物料进行搅拌,最后形成混凝土;5、控制系统:控制各个部分协调工作,完成一定的生产工艺。
粉料储存输送带输送皮带控制室配料机构第二节、基本原则操作设备时,要严格遵守以下原则:1、混凝土搅拌站操作工必须持证上岗。
2、混凝土搅拌站工控机不能作为办公电脑使用。
3、混凝土搅拌站要采取避雷措施,不得在雷雨天气进行混凝土生产,且关闭系统断开电源。
4、操作时一定按照实验室提供的配合比进行操作,并且要有实验室人员进行旁站。
5、操作时一定要保证设备安好。
6、操作间要有安全防火设施。
7、搅拌站必须通过当地有关部门对其计量设备进行定期检验,并加强在施工过程中的自我检查,确保计量准确可靠。
8、搅拌站要建立计量周检制度;开盘令签批制度。
第二章、搅拌站的安全生产第一节、搅拌站站长、施工点负责人安全要求1、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领导本工点人员遵守劳动纪律,经常性开展安全教育,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保证安全作业。
每月必须至少组织本站人员学习一次。
2、认真执行安全技术交底,随时注意检查工作环境,安全设施、生产机具、防护设备等安全情况和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情况,保证工人在安全环境中操作,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采取措施。
一、培训目的为确保搅拌站生产安全,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特进行本次搅拌站人员安全教育培训。
通过本次培训,使员工掌握以下内容:1. 了解搅拌站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2. 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置措施;3. 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4. 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共同维护搅拌站安全生产。
二、培训对象本次培训对象为搅拌站全体员工,包括操作人员、管理人员、维修人员等。
三、培训内容1. 搅拌站安全生产概述(1)搅拌站生产特点及安全风险;(2)搅拌站安全生产的重要性;(3)国家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政策。
2. 搅拌站设备操作安全(1)搅拌设备操作规程;(2)设备维护保养知识;(3)设备故障处理及应急措施;(4)电气设备操作安全;(5)机械设备操作安全。
3. 搅拌站现场安全管理(1)现场安全防护措施;(2)现场安全标志及警示标志;(3)现场作业人员安全行为规范;(4)现场安全检查及隐患排查;(5)施工现场急救知识。
4. 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及维护(1)个人防护用品的种类及使用方法;(2)个人防护用品的维护保养;(3)个人防护用品的穿戴及检查。
5. 应急处置及救援(1)火灾应急处置及救援;(2)触电应急处置及救援;(3)机械伤害应急处置及救援;(4)中毒窒息应急处置及救援;(5)自然灾害应急处置及救援。
6. 团队协作与沟通(1)团队协作的重要性;(2)沟通技巧及注意事项;(3)应急情况下团队协作的实践。
四、培训方法1. 理论讲解:邀请安全生产专家进行授课,系统讲解搅拌站安全生产相关知识;2. 视频教学:播放安全生产警示教育片,提高员工安全意识;3.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4. 实操演练:组织员工进行现场实操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5. 考试评估:对培训内容进行考核,检验员工掌握程度。
五、培训要求1. 全体员工必须参加培训,不得缺席;2. 培训期间,员工应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3. 培训结束后,各岗位员工应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4. 培训结束后,各岗位员工应参加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搅拌站安全教育培训讲义3.1培训目标⒈对本工程所有现已进场的作业及管理人员进行一次进场教育,主要内容是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吉图珲客专关于安全、文明施工有关文件、要求及工区规章制度。
⒉重点培训特殊工种安全生产的操作规程、技术要求、施工现场劳动纪律。
3.2培训对象⒈进入工地施工的全体管理人员⒉进入工地施工的每一班组全体人员⒊特殊工种作业人员(电工、电焊工、吊装工、架子工、搅拌机操作员)3.3培训学时及培训形式⒈一班组学时不小于1.5小时⒉利用业余时间,主要是在下雨天或晚上,必要时采用停工专门培训⒊利用为主进行的专门培训,选送工地所需工种或管理人员进行短期培训11.4培训结业方式⒈对参加培训人员都要实行卷面考试⒉对送出去培训人员由培训部门经考试合格后发给相应等级证书11.5培训计划培训计划表安全生产教育岗前培训一、安全与危险的定义安全与危险是相对的概念。
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人们的承受程度。
安全是指生产系统中人员免遭不可承受危险的伤害。
二、危险源的定义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三、安全生产方针及目标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安全生产目标:杜绝一般及以上安全事故的规定。
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十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把“综合治理”充实到安全生产方针当中,反映了国家领导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安全生产发展的规律特点。
党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完整的统一体,坚持安全第一,就必须以预防为主,实施综合治理,只要认真治理隐患,有效防范事故发生,才能把“安全第一”落到实处。
安全第一,重在预防。
预防为主要以人为本,抓好教育培训工作。
预防为主就要重事前控制。
安全第一重在预防,但是综合治理是关键。
搅拌站安全教育培训讲义3.1培训目标⒈对本工程所有现已进场的作业及管理人员进行一次进场教育,主要内容是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吉图珲客专关于安全、文明施工有关文件、要求及工区规章制度。
⒉重点培训特殊工种安全生产的操作规程、技术要求、施工现场劳动纪律。
3.2培训对象⒈进入工地施工的全体管理人员⒉进入工地施工的每一班组全体人员⒊特殊工种作业人员(电工、电焊工、吊装工、架子工、搅拌机操作员)3.3培训学时及培训形式⒈一班组学时不小于1.5小时⒉利用业余时间,主要是在下雨天或晚上,必要时采用停工专门培训⒊利用为主进行的专门培训,选送工地所需工种或管理人员进行短期培训11.4培训结业方式⒈对参加培训人员都要实行卷面考试⒉对送出去培训人员由培训部门经考试合格后发给相应等级证书11.5培训计划培训计划表安全生产教育岗前培训一、安全与危险的定义安全与危险是相对的概念。
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人们的承受程度。
安全是指生产系统中人员免遭不可承受危险的伤害。
二、危险源的定义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三、安全生产方针及目标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安全生产目标:杜绝一般及以上安全事故的规定。
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十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把“综合治理”充实到安全生产方针当中,反映了国家领导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安全生产发展的规律特点。
党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完整的统一体,坚持安全第一,就必须以预防为主,实施综合治理,只要认真治理隐患,有效防范事故发生,才能把“安全第一”落到实处。
安全第一,重在预防。
预防为主要以人为本,抓好教育培训工作。
预防为主就要重事前控制。
安全第一重在预防,但是综合治理是关键。
搅拌站安全培训教材一、搅拌站安全概述搅拌站是生产混凝土的重要地方,为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和生产环境的安全,必须加强搅拌站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本教材将重点介绍搅拌站的安全预防措施、操作规范以及事故应急处理等内容。
希望大家在学习和工作中能时刻注意安全,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的生产环境。
二、搅拌站常见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1. 物料堆放区域a. 确保物料堆放平稳,并设置相应的支撑设施。
b. 严禁将物料堆放在通道和危险区域,以免造成人员伤害。
c. 定期维护检查物料堆放区域,及时清理和修复损坏的设施。
2. 搅拌设备操作a.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熟悉设备操作流程。
b. 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搅拌设备的启动、停机和调整。
c. 当发现设备异常或故障时,应立即停机检修,切勿强行操作。
3. 电气设备安全a. 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确保电路正常,避免漏电和火灾隐患。
b. 电气设备应设有漏电保护装置,并配备灭火器材。
4. 危险区域划定a. 标明危险区域,并设置隔离措施,防止未经授权人员进入。
b. 使用明显的安全标志和警示语言,以提醒员工和访客注意安全。
三、搅拌站应急处理措施1.火灾事故处理a. 火灾发生时,立即拨打火警电话,同时采取灭火措施。
b. 注意使用适当的灭火器材,并避免使用水灭火。
2.意外伤害处理a. 发生意外伤害时,立即停止作业,对伤员进行急救。
b. 同时联系医疗救援,将伤员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3.事故报告与调查a. 事故发生后,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和安全主管。
b. 进行事故调查,总结教训,加强安全管理。
四、搅拌站安全教育和培训搅拌站安全教育和培训的目的是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培养员工正确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教育和培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安全政策和制度的宣传a. 向员工普及搅拌站的安全政策和制度,使其明确工作要求和责任。
b. 定期组织安全会议和培训,加强员工对安全政策和制度的理解和遵守。
2. 安全防范知识培训a. 向员工传授各类安全隐患和事故的预防措施。
一、培训目的为确保搅拌站复工后安全生产,提高员工安全意识,降低事故发生率,本次培训旨在对全体员工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培训,使员工掌握安全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增强自我保护能力,为搅拌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二、培训对象搅拌站全体员工,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等。
三、培训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培训时间,确保全体员工参加。
四、培训内容1.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1)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政策;(2)地方性安全生产法规和标准;(3)搅拌站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 安全生产基本知识(1)安全生产基本概念;(2)事故的分类及原因分析;(3)常见事故案例分析;(4)预防事故的基本方法。
3. 搅拌站安全生产特点及风险(1)搅拌站生产工艺流程;(2)搅拌站设备设施及安全要求;(3)搅拌站作业环境及安全风险;(4)搅拌站安全操作规程。
4. 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与维护(1)个人防护用品的种类及适用范围;(2)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3)个人防护用品的维护与保养。
5. 应急处理及救援知识(1)常见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2)火灾、触电、中毒等事故的应急救援;(3)现场急救知识。
五、培训方法1. 课堂教学:邀请专家进行授课,讲解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基本知识、搅拌站安全生产特点及风险等。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搅拌站发生的典型事故案例,让员工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3. 实地演练:组织员工进行应急处理及救援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
4. 安全知识竞赛:开展安全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员工学习安全知识的兴趣。
六、培训要求1. 全体员工应积极参加培训,认真学习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2. 培训结束后,组织考核,确保培训效果。
3. 各部门负责人要加强对本部门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确保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4. 培训期间,严格执行各项安全规定,确保培训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七、培训考核1. 考核方式:书面考试、现场问答、实操考核等。
一、前言搅拌站作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环节,其安全生产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为了提高搅拌站职工的安全意识,确保生产安全,特此开展搅拌站职工安全教育培训。
二、培训目标1. 提高职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观念。
2. 使职工掌握搅拌站安全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规范搅拌站职工的操作行为,降低事故发生率。
4. 增强职工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整体安全生产水平。
三、培训内容1.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政策(1)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2)地方安全生产政策(3)搅拌站安全生产规章制度2. 搅拌站安全生产基本知识(1)搅拌站安全生产概述(2)搅拌站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3)搅拌站设备设施安全操作规程3. 事故案例分析及警示(1)搅拌站典型事故案例分析(2)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3)事故警示及教训4. 应急救援与事故处理(1)搅拌站常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现场急救知识(3)事故处理流程5. 安全操作技能培训(1)搅拌站设备操作规程(2)搅拌站生产流程及注意事项(3)搅拌站职工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6. 安全文明生产(1)搅拌站现场管理(2)文明施工要求(3)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四、培训方法1. 理论培训:邀请安全生产专家进行授课,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2. 实操培训:现场操作示范,职工跟班学习,确保职工熟练掌握操作技能。
3. 案例分析:组织职工观看典型事故案例,提高安全意识。
4. 考核评估:对培训内容进行考核,确保职工掌握培训要点。
五、培训时间及安排1. 培训时间:根据搅拌站实际情况,确定培训周期。
2. 培训安排:每周进行一次集中培训,每次培训时间不少于2小时。
六、培训效果评估1. 考核评估:通过理论考试、实操考核等方式,评估职工培训效果。
2. 跟踪调查:对培训后的职工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培训效果。
3. 事故发生率:通过对比培训前后的事故发生率,评估培训效果。
七、总结搅拌站职工安全教育培训是提高搅拌站安全生产水平的重要举措。
专业的论文在线写作平台
搅拌站安全教育培训讲义
(一)发现火警:听到警铃或发现楼层烟雾
1.及时通知管理处、部门领导,同时通知相关人员现场确认;
2.利用周围的消防器材,配合义务消防员将火源扑灭。
(二)发现火灾:看到楼层着火或有火焰窜出窗外
l.立即打"119"火警电话报警(报警时应讲清着火的具体楼层、门牌号码、有无重大危险源、什么物质着火、报警人姓名及其报警电话号码),同时通知公司部门领导并安排相关人员去路口接消防车;
2.利用身边的消防应急器材及时赶到现场协助扑救火灾;
3.做好火场安全秩序维护,保护好火灾现场。
(三)发现停放车辆着火
l.及时用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或石棉毯将着火车辆火源扑灭:
2.向领导汇报,并通知车主前往相关部门处理:
3.发现车辆漏油或油箱着火及时用沙土或于粉、泡沫灭火器将火源扑灭,并迅速撤离现场,同时远距离现场监控。
(四)中控室值班人员火灾、火警处理
1.值班人员在发现火警的情况下(显示屏显火灾)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保安员或消防检修员)赶到现场(报警点)确认,如系统发生故障应及时通知检修员排除(按程序文件规定时间);
2.如发现明火应立即用楼层的消防设施器材将初起火源扑灭,并及时向部门管理处领导汇报情况。
(五)火灾事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