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举一反三全册测试题1
- 格式:pdf
- 大小:126.82 KB
- 文档页数:20
精品文档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订◆◆◆◆◆◆◆◆◆◆◆◆◆线◆◆◆◆◆◆◆◆◆◆◆◆◆◆◆方舟外语四年级奥数期末测试题一、找一找(每空1分,共20分)1、 2,2,4,6,10, , 。
2、1,6,4,8,7,10,,13,14。
3、填数(此题4分)。
4 2 □2 □ 5 □ 6□□4 □□□5、对于两个数A 、B ,规定A ▽B=A×B÷2,请你计算:7▽4= 。
6、二年一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第一组10人,共植树168棵,第二组有8人,共植树132棵,第三组有8人,共植树126棵,平均每人植树 棵。
7、甲乙两数的和是10,它们的乘积可能有 种,乘积最大是 ,乘积最小是 。
8、用红、黄、蓝三种信号灯组成一种信号,可以组成 种不同的信号。
9、一个数加上8,乘以8,减去8,除以8,结果还是8.那么这个数是 。
10、小强今年15岁,小亮今年9岁, 年前小强的年龄是小亮的3倍。
二、分一分(每题3分,共6分) 1、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三角形? 2、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 三、速算与巧算(每题2分,共8分) 1、125×32×25 2、 5×15×25×125×64 3、(360+108) 364、283+69-1835、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四、组一组(每题3分,共12分)1、 1、假设所有自然数排列起来,如下图所示,36、43、78应分别排在哪个字母下面?A B C D1 2 3 48 7 6 59 10 11 1216 15 14 1317 18……2、卢刚,丁飞和程昱一位是工程师,一位是医生,一位是飞行员。
现在是知道:卢刚和医生不同岁;医生比丁飞年龄小;程昱比飞行员年龄大;请问,哪位是哪工程师?位是医生?哪位是飞行员?3、(1)把十进制数38改写成二进制数;(2)把二进制数)(21101改写成十进制。
小学四年级数学练习题举一反三数学是一门需要不断练习和思考的学科。
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需要通过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来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本文将通过举一反三的方式,从小学四年级的数学练习题中展开讨论,帮助同学们掌握一些解题的技巧和方法。
1. 加减法练习下面是一道小学四年级的加减法混合练习题:题目:完成下列运算:(1) 342 + 127 = ?(2) 493 - 268 = ?解答:(1) 342 + 127 = 469(2) 493 - 268 = 225举一反三:通过上述题目,我们可以做类似的练习,同时扩展到更大的数值范围。
例如:(1) 583 + 291 = ?(2) 719 - 423 = ?这样的练习有助于巩固加减法的计算能力,并提高处理较大数值的能力。
2. 乘法练习下面是一道小学四年级的乘法练习题:题目:计算下列乘法:(1) 27 × 3 = ?(2) 48 × 2 = ?解答:(1) 27 × 3 = 81(2) 48 × 2 = 96举一反三:对于乘法的练习,我们可以逐步增加难度。
例如:(1) 34 × 5 = ?(2) 57 × 8 = ?通过这样的乘法练习,我们可以熟悉乘法的运算规则,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度。
3. 除法练习下面是一道小学四年级的除法练习题:题目:计算下列除法:(1) 36 ÷ 4 = ?(2) 56 ÷ 8 = ?解答:(1) 36 ÷ 4 = 9(2) 56 ÷ 8 = 7举一反三:在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规则后,我们可以进行更复杂的除法运算。
例如:(1) 72 ÷ 9 = ?(2) 84 ÷ 12 = ?这样的练习有助于加深对除法的理解,提高除法计算的准确度。
4. 组合运算练习下面是一道小学四年级的组合运算练习题:题目:计算下列表达式:(1) 5 × 8 + 16 = ?(2) 18 + 42 ÷ 7 = ?解答:(1) 5 × 8 + 16 = 56(2) 18 + 42 ÷ 7 = 24举一反三:通过组合运算的练习,我们可以尝试更复杂的表达式,例如:(1) 12 × 9 + 27 - 15 = ?(2) 36 + 63 ÷ 7 - 5 = ?这样的练习有助于培养同学们在复杂运算中保持清晰思维、正确运算的能力。
一、在数列1、1、2、3、5、8、13()、34、55…….中,括号里应填什么数?(8、6)、(16、3)、(24、2)、(12、□)(100、50)、(86、43)、(64、32)、(□、21)计算12345679×18111115+98765×9推理二、A、B、C、D、E五个人如下排列:A在C前面6米,B在C后面8米,A在E前面2米。
E在D前面7米。
请问:1、C与E之间有多少米?2、紧跟在C后面的是谁,相距多少米?3、最前与最后之间有多少米?三、在5盒茶叶,如果从每盒中取出200克,那么5盒剩下的茶叶正好和原来4盒茶叶的重量相等,原来每盒茶叶有多少克?四、一个木器厂要生产一批课桌。
原计划每天生产60张,实际每天比原来计划生产4张,结果提前一天完成任务。
原计划要生产多少张课桌?五、电视机厂接到一批生产任务,计划每天生产90台,可以按期完成。
实际每天多生产5台,结果提前一天完成任务。
这批电视机共有多少台?六、两盒图钉,甲盒有72只,乙盒有48只,从甲盒中拿出多少只放入乙盒,才能使两盒中的图钉相等?七、腾飞 C D 兵炮马卒龙腾飞 A C D+巨龙腾飞 + A B C D + 兵炮车卒2 0 0 1 1 9 8 9 车卒马兵卒八、将0、1、2、3、4、5、6这七个数字填在圆圈和方格内,每个数字恰好出现一次,组成一个整数算式。
○×○=□=○÷○九、将0、1、3、5、6、8、9这七个数字填在圆圈和方格内,每个数字恰好出现一次,组成一个整数算式。
○×○=□=○÷○十、把+、-、×、÷分别放在适当的圆圈中(每一种运算符号只能用一次),并在方框中填上适当的数,使下面两个等式成立。
36○0○15=15 21○3○5=□十一、□2□□ 2 8 5×□6 ×□□□□0 4 1 □2 □□□ 7 0 □□□□□□□□□9 □□□□ 8□□□□6□□□□□ 1 □□□□□□□□□7 □□□□□□□□□□□ 6 1 □□□0 □ 0□□十二、在下面等号左边的数字之间添上一些加号,使其结果等于999 8 7 6 5 4 3 2 1=991 2 3 4 5=1001 2 3 4 5 6 7 8 9=100(要求添一个乘号和七个加号)十三、在下面的式子里加上括号,使等式成立。
四年级上册数学举一反三应用题
例1.牧场有一片长2000米、宽400米的草场,邻近有一个面积为1平方千米的湖泊与一个面积为10公顷的林场, 请比较草场、湖泊与林场的大小。
练1.给一块长800米、宽100米的长方形麦地施肥,已知每公顷土地需施肥150千克,给麦田施肥共需要化肥多少千克?
例2.一块边长为400米的正方形果园中,种了6000棵果树,平均每公顷土地能植果树多少棵?
练2.每平方米的阔叶林每天能制造75克氧气,是每平方米草地每天制造氧气的5倍,每平方千米的草地每天能制造氧气多少吨?
例3.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61平方厘米,已知长方形宽为9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练3.一间长方形教室的面积是60平方米,教室长12米,在教室的顶面四周安装石膏线,需多少米的石膏线?。
1、某发电厂有10200吨煤,前10天每天烧300吨,后来改进炉灶,每天烧煤240吨,这堆煤还要烧多少天?2、同学们参观“远离毒品”展览。
四、五年级一共去了980人。
四年级9个班,平均没班60人,五年级8个班,平均每班多少人?3、学校进行口算比赛,张明每分钟做30题,6分钟完成。
张明完成任务时,李红还需4分钟才能完成任务。
李红平均每分钟做几题?4、上海至北京全程1200千米。
甲、乙两车同时从上海出发,甲车每小时行100千米,行完全程后,乙车还要再行3小时。
乙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5、玩具厂工人要生产900个玩具,如果用手工做要20小时才能完成,用机器做只需要4小时就能完成。
工人们先用手工做了5小时,然后改用机器生产,还需要几小时才能完成?6、甲、乙两地相距200千米,行完全程乘汽车要5小时,步行要40小时,刘强从甲地出发,先步行8小时后改用乘汽车,还需几小时才能到达乙地?7、羊毛衫厂要生产378件羊毛衫,原计划每人每天生产3件,由18人来完成,实际增加了3人,可以提前几天完成任务?8、同学们做纸风车慰问福利院小朋友,一共需要做600个纸风车。
原计划每人每天5个,20人可以完成任务,实际制作时增加了4人,可以提前几天完成任务?9、建筑工地一共要运300吨黄沙,分别用15辆大卡车和30辆小卡车来运。
如果3辆小卡车和1辆大卡车运的黄沙同样多,每辆大卡车和每辆小卡车各运多少吨?10、某玩具厂把630件玩具分别装在5个塑料箱和6个纸箱里。
1个塑料箱与3个纸箱装的玩具同样多,每个塑料箱和每个纸箱各装多少件玩具?11、有16盒乒乓球,如果从每盒中拿出4个乒乓球,16盒乒乓球剩下的个数正好和原来12盒乒乓球个数相等。
原来每盒有多少个乒乓球?12、有8箱蒙牛纯牛奶。
如果从每箱中取出15盒蒙牛纯牛奶,那么8箱蒙牛纯牛奶剩下的盒数正好和原来2箱蒙牛纯牛奶的盒数相等。
原来每箱有多少蒙牛纯牛奶?13、一列特殊列车从甲城开往乙城,计划每小时行280千米,实际每小时多行多行40千米,结果提前1小时到达乙城。
小学四年级举一反三奥数题1.小学四年级举一反三奥数题篇一有4箱水果,已知苹果、梨、橘子平均每箱42个,梨、橘子、桃平均每箱36个,苹果和桃平均每箱37个。
一箱苹果多少个?【思路导航】(1)1箱苹果+1箱梨+1箱橘子=42×3=136(个);(2)1箱桃+1箱梨+1箱橘子=36×3=108(个)(3)1箱苹果+1箱桃=37×2=72(个)由(1)(2)两个等式可知:1箱苹果比1箱桃多126-108=18(个),再根据等式(3)就可以算出:1箱桃有(74-18)÷2=28(个),1箱苹果有28+18=46(个)。
1箱苹果和1箱桃共有多少个:37×2=74(个)1箱苹果比1箱桃多多少个:42×3-36=18(个)1箱苹果有多少个:28+18=46(个)2.小学四年级举一反三奥数题篇二A、B两地之间是山路,相距60千米,其中一部分是上坡路,其余是下坡路,某人骑电动车从A地到B地,再沿原路返回,去时用了4.5小时,返回时用了3.5小时。
已知下坡路每小时行20千米,那么上坡路每小时行多少千米?【解析】由题意知,去的上坡时间+去的下坡时间=4.5小时回的上坡时间+回的下坡时间=3.5小时则:来回的上坡时间+来回的下坡时间=8小时所以来回的下坡时间=60÷20=3(小时)则:来回的上坡时间=8-3=5(小时)故:上坡速度为60÷5=12(千米/时)3.小学四年级举一反三奥数题篇三有一个长方体木块,长125厘米,宽40厘米,高25厘米。
把它锯成若干个体积相等的小正方体,然后再把这些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这个大正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分析与解一般说来,要求正方体的表面积,一定要知道正方体的棱长。
题中已知长方体的长、宽、高,同正方体的棱长又没有直接联系,这样就给解答带来了困难。
我们应该从整体出发去思考这个问题。
按题意,这个长方体木块锯成若干个体积相等的小正方体后,又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人教版【精选】小学奥数举一反三(四年级)全一、拓展提优试题1.如图,把一个边长是5cm的正方形纸片沿虚线分成5个长方形,然后按照箭头标记的方向移动其中的4个长方形,则所得图形的周长是cm.2.观察7=5×1+2,12=5×2+2,17=5×3+2,这里7,12和17被叫做“3个相邻的被5除余2的数”,若有3个相邻的被5除余2的数的和等于336,则其中最小的数是.3.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到达A,B中点C 时,乙距C点还有240米,乙到达C点时,甲已经超过C点360米,则两人在D点相遇时,CD的距离是米.4.《好少年》上下两册书的页码共用了888个数码,且下册比上册多用8页,下册书有页.5.小慧从开始站立的A点向西走了15米,到达B点,接着从B点向东走了23米,到达C点,那么从C点到A点的距离是米.6.A说:“我10岁,比B小2岁,比C大1岁.”B说:“我不是年龄最小的,C和我差3岁,C是13岁.”C说:“我比A年龄小,A是11岁,B比A 大3岁.”以上每人所说的三句话中都有一句是错误的,请确定其中A的年龄是岁.7.(7分)棱长都是1厘米的63个白色小正方体和1个黑色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问:一共可以拼成种不同的含有64个小正方体的大正方体.8.定义运算:A△B=2A+B,已知(3△2)△x=20,x=.9.粮店里有6袋面粉,分别重15、16、18、19、20、31千克,食堂分两次买走了其中5袋,已知第一次买走得重量是第二次的两倍,剩下的一袋重量为千克.10.喜羊羊等一群小羊割了一堆青草准备过冬吃.他们算了一下,平均每只小羊割了45千克.如果除了他们自己外,再分给慢羊羊村长一份,那么每只小羊可分得36千克.回到村里,懒羊羊走来,也要分一份.这样一来,每只小羊就只能分得千克草了.11.如图,一个大正方形被分成四个相同的小长方形和一个小正方形,若一个小长方形的周长是28,则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2.围棋24元一副,象棋18元一副,用300元恰好可以购买两种棋子共14副,其中象棋有副.13.一个质数的2倍和另一个质数的5倍的和是36,求这两个质数的乘积是多少?14.(8分)杨树、柳树、槐树、桦树和梧桐树各一棵树种成一排,相邻两颗树之间的距离都是1米.杨树与柳树、槐树之间的距离相等,桦树与杨树、槐树之间的距离相等.那么梧桐树与桦树之间的距离是米.15.100只老虎和100只狐狸分别为100组,每组两只动物,老虎总说真话,狐狸总说假话.当问及“组内另一只动物是狐狸吗?”结果这200只动物中恰有128只回答“是”,其它的都回答“不是”.那么同组2只动物都是狐狸的共有组.【参考答案】一、拓展提优试题1.【分析】本题考察图形边长的平移.解:画出移动后的图,所得图形的周长是5×2+(5+1×2+2×2+3×2+4×2+5)=10+30=40cm.【点评】本题主要抓住平移后的图形每条边边长为多少即可求解.2.【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等差数列中最小的项.解:因为这三个数都是被5除余2,所以这三个相邻的数是个等差数列,中间数是336÷3=112,所以最小的是112﹣5=107.【点评】本题主要找到每相邻两个数相差5就能解答.3.【分析】由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得出甲乙的速度比,进而又得出他们的路程比,这样求出甲到达中点后再与乙共行240米,甲行的路程即CD之间的距离.解:由题意知“甲走360米时乙正好走240米”,甲、乙的速度比是360:240=3:2相同时间内,甲、乙的路程比等于他们的速度比即3:2甲乙共行240米,甲行的路程是240×3÷(2+3)=144(米)故:CD的距离是144米.【点评】解此题的突破口就是能得出他们的速度比,之后就可轻松解答了.4.解:个位数1~9页共有9个数码;两位数10~99共用2×90=180个数码;此时还剩888﹣9﹣180=699个数码,699÷3=233,699个数码可组成233个三位数,所以上下册共有:233+100﹣1=332页,则下册书有:(332+8)÷2=340÷2,=170(页).即下册书有170页.故答案为:170.5.【分析】我们通过画图进行解决,向西走15米,然后再向东走23米其实,从C点到A点的距离是就是23米与15米的差.解:画图如下:从C点到A点的距离是:23﹣15=8(米),答:从C点到A点的距离是8米.6.解:根据题干分析,将讨论分析的过程利用表格的形式进行统计如下:×√第一句第二句第三句A说我10岁×比B小2岁√比C大1岁√以得出:B是11+2=13岁,C是11﹣1=10岁;即A11岁、B13岁、C10岁;将这个结论代入上表中,可以得出B说的C是13岁时错误的,其他两句正好符合题意是正确的,由此可得,此假设成立;答:由上述推理可以得出A是11岁.故答案为:11.7.【分析】一共64个,4×4×4,①把黑色正方体放在顶点处,1种;②把黑色正方体放在棱中间,任选一个,2种;③把正方体放在每个面的中间4个,任选一个,4种;④把黑色正方体放在里面,从外边看不到,8种;然后把几种情况的种数相加即可.解:①把黑色正方体放在顶点处,1种;②把黑色正方体放在棱中间,任选一个,2种;③把正方体放在每个面的中间4个,任选一个,4种;④把黑色正方体放在里面,从外边看不到,8种;共:1+2+4+8=15(种);答:一共可以拼成15种不同的含有64个小正方体的大正方体.故答案为:15.8.解:(3△2)△x=20,(2×3+2)△x=20,8△x=20,2×8+x=20,16+x=20,x=20﹣16,x=4;故答案为:4.9.解:15+16+18+19+20+31=119(千克),食堂共买走的总量是:119﹣20=99(千克),99÷3=33(千克),第二次买走得重量是:15+18=33(千克),第一次买走得重量是:16+31+19=66(千克);答:剩下的一袋重量为20千克.故答案为:20.10.解:设割草的小羊有x只,则它们一共割草45x千克,45x=36(x+1)45x=36x+369x=36x=445×4÷(4+1+1)=180÷6=30(千克)答:这样一来,每只小羊就只能分得30千克草了.故答案为:30.11.【分析】一个小长方形的周长是28,也就是小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和是28÷2=14,也就是大正方形的边长,然后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问题.解:28÷2=1414×14=196答: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96.故答案为:196.【点评】根据长方形的长和宽与正方形边长之间的关系,先求出小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和,即求出了大正方形的边长.12.【分析】假设全是围棋,那么就有24×14=336元,这就比已知的300元多出了336﹣300=36元,因为一副围棋比一副象棋多24﹣18=6元,由此即可求得象棋的数量.解:假设全是围棋,则象棋就有:(24×14﹣300)÷(24﹣18)=36÷6=6(副);答:其中象棋有6副.故答案为:6.【点评】此题属于鸡兔同笼问题,解这类题的关键是用假设法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也可以用方程进行解答.13.【分析】一个质数的2倍一定是偶数,一个质数的5倍一定是5的倍数,而36要拆成两个数的和,要么都是偶数,要么都是奇数,本题中2的倍数一定是偶数,所以只能拆成两个偶数,故此5的倍数只能是个位上带0的数,当是10时,36﹣10=26,26÷2=13当是20时,4×5=20,4不是质数当是30时,5×6=30,6不是质数,据此解答.解:根据分析可得:符合题意的5的倍数只能是10,20,305×2=10,5×4=20,5×6=30,4和6不是质数,所以只能是2,36﹣10=26.答:这两个质数的乘积是26.【点评】本题考查了质数的定义及其奇数与偶数的性质.14.解:杨树与柳树、槐树之间的距离相等,所有三种树的位置有可能是:柳□杨□槐,柳杨槐□□,□柳杨槐□,□□柳杨槐,其中□表示暂时不知道.而桦树与杨树、槐树之间的距离相等,所以只有可能是:柳□杨桦槐,剩余的一个位置是梧桐树,所以梧桐树和桦树间的距离是2米.故答案为:2.15.解:128÷2=64(组)100﹣64=36(组)36÷2=18(组)答:那么同组2只动物都是狐狸的共有18组.故答案为:18.。
四年级数学举一反三练习题
一、加法与减法
1. 小明手上有18本书,他借给小红4本,借给小亮6本,请问小明手上还剩下多少本书?
2. 小军有30元钱,他买了一本书花了12元,还买了一支铅笔花了5元,请问小军还剩下多少元钱?
二、乘法与除法
1. 一箱苹果有24个,小明要把它们平均分给8个人,请问每人能得到几个苹果?
2. 小华有36本故事书,她要把它们平均分成6摞,请问每摞有几本书?
三、几何图形
1. 在一块长方形的草坪上,长为10米,宽为5米。
小红要在草坪上铺一条宽为1米的小路,请问小路的长度是多少米?
2. 小明拿个一个纸片,画了一个正方形和一个矩形,它们的边长分别为2厘米和3厘米,请问这两个图形的总周长是多少厘米?
四、时间与钟表
1. 小明上午8点10分出发去学校,经过25分钟到达,请问他到学校的时间是几点几分?
2. 小红吃午饭用了40分钟,下午2点20分开始做作业,请问她什么时候能完成作业?
五、数据分析
1. 小明一星期写作业的时间分别是30分钟、40分钟、25分钟、20分钟,请问他7天内写作业的总时间是多少分钟?
2. 小红去游乐园,她在过山车玩了3次,旋转木马玩了5次,摩天轮玩了2次,请问她一共玩了几次游乐项目?
六、应用题
1. 小华家有60个鸡蛋,她打算每天早上给鸡喂3个鸡蛋,并且剩下1个鸡蛋自己吃掉,这样需要几天小华家的鸡蛋用完?
2. 小明有20本漫画书,他想每天读2本,每读完一本就送给小红一本,这样小明能读多少天?
以上是四年级数学举一反三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巩固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请同学们认真思考,动手实践,相信你们一定能够解答出这些题目。
加油!。
小学四年级奥数举一反三参考答案第1讲练习1:(1)2,6,10,14,(18 ),22,26(2)3,6,9,12,(15),18,21(3)33,28,23,(18),13,(),3(4)55,49,43,(37),31,(),19(5)3,6,12,(24 ),48,(),192(6)2,6,18,(54),162,()(7)128,64,32,(16 ),8,(),2(8)19,3,17,3,15,3,(13),(3),11,3..练习2:(1)10,11,13,16,20,(25 ),31(2)1,4,9,16,25,(36 ),49,64(3)3,2,5,2,7,2,(9 ),( 2 ),11,2(4)53,44,36,29,(23),18,(14),11,9,8(5)81,64,49,36,(25 ),16,(9),4,1,0 (6)28,1,26,1,24,1,(22 ),( 1 ),20,1 (7)30,2,26,2,22,2,(18 ),( 2 ),14,2 (8)1,6,4,8,7,10,(10 ),(12),13,14练习3:(1)1,6,5,10,9,14,13,(18 ),(17)(2)13,2,15,4,17,6,(19 ),(8 )(3)3,29,4,28,6,26,9,23,(13),(20 ),18,14(4)21,2,19,5,17,8,(15 ),(11 )(5)32,20,29,18,26,16,(23 ),(14 ),20,12 (6)2,9,6,10,18,11,54,(12),(162),13,486(7)1,5,2,8,4,11,8,14,(16 ),(17)(8)320,1,160,3,80,9,40,27,(20 ),(81)练习4:(1)2,2,4,6,10,16,(26),(42)(2)34,21,13,8,5,( 3 ),2,( 1 )前一个数减第二个数等于第三个数(3)0,1,3,8,21,(55),144.前一个数的2倍加前两个数的差。
四年级举一反三题目一、四则运算类。
1. 计算:324 + (75 + 46) + 25 + 54解析:根据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先把能凑整的数结合在一起。
原式=(324 + 75+25)+(46 + 54)先计算括号里的,75+25 = 100,46+54 = 100。
则324+(100)+(100)=324 + 200 = 524。
2. 计算:99×38+38解析:可以把式子看成99×38+1×38。
根据乘法分配律a× c + b× c=(a + b)× c。
这里a = 99,b = 1,c = 38。
所以原式=(99 + 1)×38=100×38 = 3800。
3. 计算:25×(40 4)解析:根据乘法分配律a×(b c)=a× b a× c。
这里a = 25,b = 40,c = 4。
原式=25×40 25×4。
25×40 = 1000,25×4 = 100。
所以结果为1000 100 = 900。
二、几何图形类。
4.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70^∘,它的顶角是多少度?解析:因为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所以顶角的度数为180^∘-70^∘-70^∘=40^∘。
5.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宽是8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如果把这个长方形剪成两个相同的小长方形,每个小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有两种剪法)解析:长方形的周长=2×(长 + 宽)。
原长方形周长=2×(12 + 8)=2×20 = 40厘米。
第一种剪法:沿着长的中点剪开,小长方形的长是12÷2 = 6厘米,宽是8厘米。
小长方形周长=2×(6 + 8)=2×14 = 28厘米。
第二种剪法:沿着宽的中点剪开,小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宽是8÷2 = 4厘米。
【word直接打印】小学奥数举一反三(四年级)全一图文百度文库一、拓展提优试题1.定义新运算:a△b=(a+b)×b,a□b=a×b+b,如:1△4=(1+4)×4=20,1□4=1×4+4=8,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1△2□3=.2.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自然数叫做质数,如:2,3,5,7等.那么,比40大并且比50小的质数是,小于100的最大的质数是.3.在一个长方形内,任意画一条直线,长方形被分成两部分(如图),如果画三条互不重合的直线,那么长方形至少被分成部分,最多被分成部分.4.在□中填上适当的数,使竖式成立.5.学校组织春游,租船让学生划.每条船坐3人,有16人没有船坐;如果每条船坐5人,则有一条船上差4人.学校共有学生人.6.给出3、3、8、8,请你按“24点”的游戏规则,写出一个得数等于24的等式,.7.如果,那么=.8.一个三位数A的三个数字所组成的最大三位数与最小三位数的差仍是A,那么,这个数A等于几?9.六个人传球,每两人之间至多传一次,那么这六个人最多共进行15次传球.10.五个人站成一排,每个人戴一顶不同的帽子,编号为1、2、3、4、5.每人只能看到前面的人的帽子.小王一顶都看不到;小孔只看到4号帽子;小田没有看到3号帽子,但看到了1号帽子;小严看到了有3顶帽子,但没有看到3号帽子;小韦看到了3号帽子和2号帽子,小韦戴号帽子.11.四年级的两个班共有学生72人,其中有女生35人,四(1)班有学生36人,四(2)班有男生19人,则四(1)班有女生人.12.有白棋子和黑棋子共2014个,按照如图的规律从左到右排成一行,其中黑棋子的个数是.○●○●●○●●●○●○●●○●●●○●○●●○…13.教室里有若干学生,他们的平均年龄是8岁.如果加上李老师的年龄,他们的平均年龄就是11岁.已知李老师的年龄是32岁.那么,教室里一共有人.14.(8分)如图,在一个长、宽分别为19厘米和11厘米的大长方形内放了四个正方形,那么没有被正方形覆盖的小长方形(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15.甲、乙、丙、丁四人参加了一次考试,甲、乙的成绩比丙、丁的成绩和高17分,甲比乙低4分,丙比丁高5分.四人中最高分比最低分高分.【参考答案】一、拓展提优试题1.【分析】定义新运算需要理解题中给出的运算过程,△的运算是两数和再乘以第二个数的积运算.□的运算是两数的积与第二个数的和运算.解:依题意可知:a△b=(a+b)×b得1△2=(1+2)×2=6a□b=a×b+b得6□3=3×6+3=21故答案为:21【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找到新定义的符号的意义和运用.同时注意做题时的顺序是从左向右的顺序计算,那么代表他们是同级运算.问题解决.2.【分析】根据质数的概念:指在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中,除了1和此整数自身外,没其它约数的数;然后列举出比40大并且比50小的质数;求小于100的最大的质数,应从100以内的最大数找起:99、98是合数;进而得出结论.解:比40大比50小的质数有:41、43、47;小于100的最大质数是97;故答案为:41、43、47,97.【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根据质数的定义,并结合题意,进行例举即可.3.【分析】三条线不重合,不相交时,把长方形分成的部分最少;三条线不重合,但在长方形内两两相交,有3个交点,把长方形分成的部分最多,如下图所示,因此得解.解:由分析可得:故答案为:4,7.【点评】认真分析题意,找出规律是解决此题的关键,线的交点越多,图形被分的部分越多.4.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5.解:船:(16+4)÷(5﹣3),=20÷2,=10(条);学生:3×10+16=46(人);答:学校共有学生46人.故答案为:46.6.解:8÷(3﹣8÷3),=8÷(3﹣),=8÷,=24.故答案为:8÷(3﹣8÷3).7.解:因为,所以(b+10a)×65=4800+10a+b,即10a+b=75,因此b=5,a=7.即=75.故答案为:75.8.解:设组成三位数A的三个数字是a,b,c,且a>b>c,则最大的三位数是a×100+b×10+c,最小的三位数是c×100+b×10+a,所以差是(a×100+b×10+c)﹣(c×100+b×10+a)=99×(a﹣c).所以原来的三位数是99的倍数,可能的取值有198,297,396,495,594,693,792,891,其中只有495符合要求,954﹣459=495.答:这个三位数A是495..9.解:一个图形中,如果有K个奇点,那么这个图形会用笔画出来.为了让这个图形用一笔画出来,则要使它只存在2个奇点.上面的图形共有6个奇点,6×5÷2=15条线.最少可以去掉2条线(剩下13条线),使6个奇点变成2个奇点,就可以用一笔画出来了.所以6人两两传球,但每两人之间最多只能传一次,最多就能传13次.故答案为:13.10.解:根据分析,首先从“小王一顶都看不到”判断出小王排在第一位的位置上;然后从“小孔只看到4号帽子”判断出小孔排在第二的位置上;接着从“小严看到了有3顶帽子”判断出小严在第四的位置上;结合小田没看到3,小韦看到3对比可知小田在第三位,小韦在第五位;由于第二位的小孔只看到4,所以小王的帽子编号为4;由第三位的小田看到1,可知第二位的小孔的帽子编号为1;因为第四位的小严没看到3,而第五位的小韦看到了3和2,所以小田帽子编号为2,小严帽子编号为3,小韦帽子编号为5.故答案是:5.11.【分析】先用两个班的总人数减去四(1)班的人数,求出四(2)班的人数,再用四(2)班的人数减去四(2)班男生的人数,求出四(2)班女生的人数,再用女生的总人数35人,减去四(2)班的女生人数,就是四(1)班的女生人数.解:35﹣(72﹣36﹣19)=35﹣17=18(人)答:四(1)班有女生 18人.故答案为:18.【点评】解决本题注意理解题意,把总人数按照两种方法进行分类:总人数=四(1)班人数+四(2)班人数=男生人数+女生人数.12.【分析】根据每9个棋子是一个循环,用2014除以9,用得到的商乘以一个循环中黑棋子的个数,再根据余数的情况判断最后需加上几个黑棋子即可.解:2014÷9=223…7,循环了223次后,还剩7个,里面有4个黑棋子,223×6+4=1338+4=1342(个)答:其中黑棋子的个数是1342个.故答案为:1342.【点评】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找出每几个数或每几个图形是一个循环.13.解:(32﹣11)÷(11﹣8)+1=21÷3+1=8(人)答:教室里一共有 8人.故答案为:8.14.解:最大正方形的边长是11厘米,次大正方形的边长:19﹣11=8(厘米)最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1﹣8=3(厘米)阴影长方形的长是3厘米,宽是8﹣3﹣3=2(厘米)3×2=6(平方厘米)答:没有被正方形覆盖的小长方形(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6平方厘米.故答案为:6.15.解:设乙得了x分,则甲得了x﹣4分,丙得了y分,则丁得了y﹣5分,所以(x+x﹣4)﹣(y+y﹣5)=17,整理,可得:2x﹣2y+1=17,所以2x﹣2y=16,所以x﹣y=8,所以乙比丙得分高;因为x﹣y=8,所以(x﹣4)﹣(y﹣5)=9,所以甲比丁得分高,所以乙得分最高,丁得分最低,所以四人中最高分比最低分高:x﹣(y﹣5)=x﹣y+5=8+5=13(分)答:四人中最高分比最低分高13分.故答案为:13.。
举一反三四年级数学练习题举一反三四建四年级数学练习题一、加法与减法练习题:1. 6 + 4 = ?2. 15 - 7 = ?3. 12 + 9 = ?4. 18 - 5 = ?5. 25 + 8 = ?6. 16 - 3 = ?7. 23 + 17 = ? 8. 32 - 12 = ? 9. 10 + 10 = ?10. 13 - 4 = ? 11. 19 + 7 = ? 12. 28 - 6 = ?二、乘法与除法练习题:1. 5 × 3 = ?2. 12 ÷ 4 = ?3. 7 × 8 = ?4. 24 ÷ 6 = ?5. 9 × 6 = ?6. 32 ÷ 8 = ?7. 6 × 10 = ? 8. 35 ÷ 5 = ? 9. 4 × 4 = ?10. 18 ÷ 3 = ? 11. 7 × 9 = ? 12. 40 ÷ 8 = ?三、综合练习题:1. 现在是11点,再过3小时是几点?2.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可以用算式表示)3. 如果一个饼干有12块,你分给朋友们,每人分4块,能分给几个朋友?4. 已知a = 3,b = 5,c = 2,求a × b + c - a ÷ c的值。
5. 一个图书馆有24本故事书,20本科普书和16本漫画书,一共有多少本书?6. 爸爸每天给你10元零花钱,你连续存了5天,你一共存了多少钱?7. 如果1个苹果的重量是200克,那么5个苹果的总重量是多少克?8. 树上有25个桃子,小明摘下了10个,小红又摘下了8个,还剩下几个桃子?通过以上的数学练习题,你能练习到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基本运算,同时也进行了一些综合运算的训练。
对于每道题目,你可以先仔细阅读题意,根据不同题型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法,然后进行计算,最后给出答案。
行程问题(一)1.甲、乙两艘轮船分别从A、B两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船每小时行驶18千米,乙船每小时行驶15千米,经过6小时两船在途中相遇。
两地间的水路长多少千米?2.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480千米的A、B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从A城到B城需6小时,乙车从B城到A城需12小时。
两车出发后多少小时相遇?3.东、西两镇相距20千米,甲、乙两人分别从两镇同时出发相背而行,甲每小时的路程是乙的2倍,3小时后两人相距56千米.两人的速度各是多少?4.甲、乙两队学生从相隔18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
一个同学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在两队之间不停地往返联络。
甲队每小时行5千米,乙队每小时行4千米。
两队相遇时,骑自行车的同学共行多少千米?、B两地相距400千米,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3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2千米。
一只燕子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和甲车同时出发向乙车飞去,遇到乙车又折回向甲车飞去。
这样一直飞下去,燕子飞了多少千米后,两车才能相遇?6.甲、乙两个车队同时从相隔33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队每小时行60千米,乙队每小时行50千米。
一个人骑摩托车以每小时行80千米的速度在两车队中间往返联络,问两车队相遇时,摩托车行驶了多少千米?7.小冬和小刚两人在环形跑道上以各自不同的不变速度跑步,如果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相背而行,小刚跑6分钟后两人第一次相遇,小冬跑一周要8分钟,小刚跑一周要几分钟?8.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6小时后相遇,甲车从A地到B地要9小时,乙车从A地到B地要几小时?9.小明骑摩托车、小军骑自行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5小时后相遇。
小军从甲地到乙地要15小时,小明从乙地到甲地要几小时?10.两港相距267千米,客船以每小时45千米的速度、货船以每小时33千米的速度先后从两港开出,相向而行,相遇时客船行了135千米。
货船比客船提前几小时开出?11.小丽和小勇同时从相距2160米的两地相向而行,小丽勇每分钟走100米,小丽每分钟走80米,相遇时小丽走了960米。
20XX【word直接打印】小学奥数举一反三(四年级)全图文百度文库一、拓展提优试题1.(8分)如图,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是100m2,图中灰色部分的面积是m2.2.10个连续的自然数从小到大排列,若最后6个数的和比前4个数的和的2倍大15,则这10个数中最小的数是.3.如图,把一个边长是5cm的正方形纸片沿虚线分成5个长方形,然后按照箭头标记的方向移动其中的4个长方形,则所得图形的周长是cm.4.小慧从开始站立的A点向西走了15米,到达B点,接着从B点向东走了23米,到达C点,那么从C点到A点的距离是米.5.一次乐器比赛的规则规定:初赛分四轮依次进行,四轮得分的平均分不低于96分的才能进入决赛,小光前三轮的得分依次是95、97、94.那么,他要进入决赛,第四轮的得分至少是分.6.将1~11填入下图的各个圆圈内,使每条线段上三个圆圈内的数的和都等于18.7.(7分)有一行数:1,1,2,3,5,8,13,21,…,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都是前两个数的和,问在前2007个数中,有是偶数.8.一捆电线,第一次用去全长的一半多3米,第二次用去余下的一半少10米,第三次用去15米,最后还剩7米.这捆电线原来有多少米?9.如果,那么=.10.如图,BC=3BE,AC=4CD,三角形ABC的面积是三角形ADE面积的倍.11.六个人传球,每两人之间至多传一次,那么这六个人最多共进行15次传球.12.四年级的两个班共有学生72人,其中有女生35人,四(1)班有学生36人,四(2)班有男生19人,则四(1)班有女生人.13.教室里有若干学生,他们的平均年龄是8岁.如果加上李老师的年龄,他们的平均年龄就是11岁.已知李老师的年龄是32岁.那么,教室里一共有人.14.甲、乙、丙、丁四人参加了一次考试,甲、乙的成绩比丙、丁的成绩和高17分,甲比乙低4分,丙比丁高5分.四人中最高分比最低分高分.15.100只老虎和100只狐狸分别为100组,每组两只动物,老虎总说真话,狐狸总说假话.当问及“组内另一只动物是狐狸吗?”结果这200只动物中恰有128只回答“是”,其它的都回答“不是”.那么同组2只动物都是狐狸的共有组.【参考答案】一、拓展提优试题1.解:根据分析可得,100÷2=50(平方米)答:图中灰色部分的面积是 50m2.故答案为:50.2.【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等差数列.解:设最小的数为x,则剩余自然数依次为x+1,x+2,…,x+9,由题可得2(4x+1+2+3)+15=6x+4+5+6+7+8+9,化简后是8x+27=6x+39∴x=6,【点评】本题可以借助列方程,设最小的数为x,一一用x表示其他连续自然数,根据等量关系就可求解.3.【分析】本题考察图形边长的平移.解:画出移动后的图,所得图形的周长是5×2+(5+1×2+2×2+3×2+4×2+5)=10+30=40cm.【点评】本题主要抓住平移后的图形每条边边长为多少即可求解.4.【分析】我们通过画图进行解决,向西走15米,然后再向东走23米其实,从C点到A点的距离是就是23米与15米的差.解:画图如下:从C点到A点的距离是:23﹣15=8(米),答:从C点到A点的距离是8米.5.【分析】要想四轮得分的平均分不低于96分,总分应该达到96×4=384分,用这一分数减去小光前三轮的得分即可解答.解:96×4﹣95﹣97﹣94,=384﹣95﹣97﹣94,=98(分);答:第四轮的得分至少是98分.【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简单规划问题,熟练掌握平均数的定义与求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6.解:设中间的圆圈中的数是A;根据题意可得:1+2+3+4+5+6+7+8+9+10+11+A+A+A+A=18×5,66+4A=90,4A=24,A=6;那么每条线段剩下的两个数的和是:18﹣6=12;又因为,1+11=12,2+10=12,3+9=12,4+8=12,5+7=12;分别放到每条线段剩下的两个圆圈中;由以上可得:.7.【分析】因为前两个数相加得偶数,即奇数+奇数=偶数;同理,第四个数是:奇数+偶数=奇数,以此类推,总是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每三个数一个循环周期,然后确定2007个数里面有几个循环周期,再结合余数,即可得出偶数的个数.解:2007÷3=669,又因为,每一个循环周期中有2个奇数,1个偶数,所以前2007个数中偶数的个数是:1×669=669;答:前2007个数中,有699是偶数.故答案为:699.8.解:[(15+7﹣10)×2+3]×2=[12×2+3]×2=[24+3]×2=27×2=54(米)答:这捆电线原来长54米.9.解:因为,所以(b+10a)×65=4800+10a+b,即10a+b=75,因此b=5,a=7.即=75.故答案为:75.10.解:因为BC=3BE,AC=4CD,则BC:BE=3:1,AC:CD=4:1,所以S△ABE =S△ABC,S△ACE=S△ABC,S△ADE=S△ACE=S△ABC=S△ABC,三角形ABC的面积是三角形ADE面积的2倍.故答案为:2.11.解:一个图形中,如果有K个奇点,那么这个图形会用笔画出来.为了让这个图形用一笔画出来,则要使它只存在2个奇点.上面的图形共有6个奇点,6×5÷2=15条线.最少可以去掉2条线(剩下13条线),使6个奇点变成2个奇点,就可以用一笔画出来了.所以6人两两传球,但每两人之间最多只能传一次,最多就能传13次.故答案为:13.12.【分析】先用两个班的总人数减去四(1)班的人数,求出四(2)班的人数,再用四(2)班的人数减去四(2)班男生的人数,求出四(2)班女生的人数,再用女生的总人数35人,减去四(2)班的女生人数,就是四(1)班的女生人数.解:35﹣(72﹣36﹣19)=35﹣17=18(人)答:四(1)班有女生 18人.故答案为:18.【点评】解决本题注意理解题意,把总人数按照两种方法进行分类:总人数=四(1)班人数+四(2)班人数=男生人数+女生人数.13.解:(32﹣11)÷(11﹣8)+1=21÷3+1=8(人)答:教室里一共有 8人.故答案为:8.14.解:设乙得了x分,则甲得了x﹣4分,丙得了y分,则丁得了y﹣5分,所以(x+x﹣4)﹣(y+y﹣5)=17,整理,可得:2x﹣2y+1=17,所以2x﹣2y=16,所以x﹣y=8,所以乙比丙得分高;因为x﹣y=8,所以(x﹣4)﹣(y﹣5)=9,所以甲比丁得分高,所以乙得分最高,丁得分最低,所以四人中最高分比最低分高:x﹣(y﹣5)=x﹣y+5=8+5=13(分)答:四人中最高分比最低分高13分.故答案为:13.15.解:128÷2=64(组)100﹣64=36(组)36÷2=18(组)答:那么同组2只动物都是狐狸的共有18组.故答案为:18.。
目录◆第一讲找规律(一) (2)◆第二讲找规律(二) (5)◆第三讲长方形和正方形(一) (8)◆第四讲长方形和正方形(二) (11)◆第五讲算式谜(一) (14)◆第六讲算式谜(二) (17)◆第七讲植树问题(一) (19)◆第八讲植树问题(二) (22)◆能力测试(一) (25)◆第九讲和差问题(一) (28)◆第十讲和倍问题(一) (31)◆第十一讲和倍问题(二) (33)◆第十二讲差倍问题 (35)◆第十三讲年龄问题(一) (38)◆第十四讲年龄问题(二) (41)◆第十五讲还原问题(一) (43)◆第十六讲还原问题(二) (45)◆能力测试(二) (48)◆第17讲周期问题(一)...........................20. ◆第18讲周期问题(二) (7)◆第19讲假设问题(一) (12)◆第20讲假设问题(二) (16)◆第21讲计数问题(一) (17)◆第22讲计数问题(二) (19)◆第23讲容斥问题(一) (23)◆第24讲容斥问题(二) (26)◆能力测试(一) (26)◆第25讲行程问题(一) (28)◆第26讲行程问题(二) (31)◆第27讲平均数问题 (35)◆第28讲推理问题(一) (37)◆第29讲推理问题(二) (39)◆第30讲巧算(一) (40)◆第31讲巧算(二) (45)◆第32讲巧算(二) (45)◆第33讲巧算(三) (45)◆第34讲等量代换 (45)◆第35讲拼拼算算 (45)◆能力测试(二) (63)第一讲找规律(一)事物的发展中有规律的,只有认为观察事物,找到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才能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它,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在数学竞赛中,常常出现按规律填数的题目,找规律的方法是根据已知数的前后(可上下)之间的联系,找出其中的规律,求得相应的数。
例题与方法例1.请找出下列各组数排列的规律,并根据规律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举一反三课后练习题四年级举一反三课后练习题(四年级)一.填空题1. 5 × 7 = _______2. 48 ÷ 8 = _______3. 9 × 3 = _______4. 63 ÷ 7 = _______二.选择题1. 下列哪个数是奇数?A. 6B. 10C. 23D. 142. 以下哪个数是个位数?A. 45B. 58C. 21D. 73三.计算题1. 先看示例,然后计算。
示例:小明有三本书,每本书有4页。
他一共为这些书画了多少个圈?解:每本书有4页,所以共有3 × 4 = 12页。
答案:他一共画了12个圈。
举一反三:小明有4本书,每本书有8页。
他一共为这些书画了多少个圈?2. 先看示例,然后计算。
示例:在一场足球比赛中,小红进了4个球,小刚进了3个球,小明进了5个球。
他们一共进了多少个球?解:小红进了4个球,小刚进了3个球,小明进了5个球,所以共进了4 + 3 + 5 = 12个球。
答案:他们一共进了12个球。
举一反三:在另一场足球比赛中,小燕进了6个球,小华进了2个球,小李进了7个球。
他们一共进了多少个球?四.应用题1. 小明和小华合作做作业。
小明用了3小时完成一部分,小华用了5小时完成另一部分。
他们一共用了多少小时完成整个作业?2. 小红有8块糖,她想把这些糖平均分给自己和两个朋友。
每个人能分到几块糖?五.解答题请你列出4个包含数字0和数字4的数,并按递增顺序排列。
六.判断题1. 两个偶数相加的和一定是奇数。
( )2. 198 ÷ 9 的商是23。
( )七.思考题李叔叔在城市A开了一家服装店,在他开店的第一天,卖出了28件衣服。
第二天卖出的衣服比第一天多出了17件。
请问,第二天李叔叔卖出的衣服一共有多少件?[正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