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放大电路计算 30
- 格式:doc
- 大小:1.01 MB
- 文档页数:16
电容的运算放大器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子电路,它可以实现电压放大和滤波功能,广泛应用于许多电子系统中。
本文将从基本概念、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和计算方法等方面对含电容的运算放大器电路进行详细介绍,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电路。
一、基本概念1. 运算放大器(Operational Amplifier,简称Op-Amp)是一种集成电路,具有高增益、高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电子电路中。
2. 电容是一种存储电荷的元件,具有阻抗与频率成反比的特性,可以用于滤波和信号处理。
二、电路结构含电容的运算放大器电路通常由运算放大器、电容和其它元件组成,其中电容可以用来实现滤波、积分、微分等功能。
三、工作原理1. 电容的作用:电容在运算放大器电路中可以用来滤波、积分、微分等。
在滤波电路中,电容可以与电阻配合,实现低通滤波、高通滤波、带通滤波等功能。
2. 电容的阻抗特性:电容的阻抗与频率成反比,即Zc=1/(jωC),其中Zc为电容的阻抗,ω为角频率,C为电容的电容值。
3. 运算放大器的特性:运算放大器具有高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无限大的开环增益等特点,在实际应用中可以近似认为是理想运算放大器。
四、计算方法1. 低通滤波电路的计算:对于低通滤波电路,可以通过电容和电阻的组合来实现。
其传递函数为H(jω)=1/(1+jωR1C1),其中R1和C1分别为电阻和电容的取值。
通过调整R1和C1的取值,可以实现不同的频率特性。
2. 高通滤波电路的计算:高通滤波电路同样可以通过电容和电阻的组合来实现。
其传递函数为H(jω)=jωR2C2/(1+jωR2C2),其中R2和C2分别为电阻和电容的取值。
通过调整R2和C2的取值,可以实现不同的频率特性。
3. 带通滤波电路的计算:带通滤波电路通常采用多级滤波电路进行实现,可以组合低通滤波和高通滤波电路来实现。
可以通过串联或并联的方式组合低通和高通滤波电路,来实现不同的频率特性。
常用运算放大器电路(全集)下面是[常用运算放大器电路(全集)]的电路图常用OP电路类型如下:1. Inverter Amp. 反相位放大电路:放大倍数为Av = R2 / R1但是需考虑规格之Gain-Bandwidth数值。
R3 = R4 提供1 / 2 电源偏压C3 为电源去耦合滤波C1, C2 输入及输出端隔直流此时输出端信号相位与输入端相反2. Non-inverter Amp. 同相位放大电路:放大倍数为Av=R2 / R1R3 = R4提供1 / 2电源偏压C1, C2, C3 为隔直流此时输出端信号相位与输入端相同3. Voltage follower 缓冲放大电路:O/P输出端电位与I/P输入端电位相同单双电源皆可工作4. Comparator比较器电路:I/P 电压高于Ref时O/P输出端为Logic低电位I/P 电压低于Ref时O/P输出端为Logic高电位R2 = 100 * R1 用以消除Hysteresis状态, 即为强化O/P输出端, Logic高低电位差距,以提高比较器的灵敏度. (R1=10 K, R2=1 M)单双电源皆可工作5. Square-wave oscillator 方块波震荡电路:R2 = R3 = R4 = 100 KR1 = 100 K, C1 = 0.01 uFFreq = 1 /(2π* R1 * C1)6. Pulse generator脉波产生器电路:R2 = R3 = R4 = 100 KR1 = 30 K, C1 = 0.01 uF, R5 = 150 KO/P输出端On Cycle = 1 /(2π* R5 * C1)O/P输出端Off Cycle =1 /(2π* R1 * C1)7. Active low-pass filter 主动低通滤波器电路:R1 = R2 = 16 KR3 = R4 = 100 KC1 = C2 = 0.01 uF放大倍数Av = R4 / (R3+R4)Freq = 1 KHz8. Active band-pass filter 主动带通滤波器电路:R7 = R8 = 100 K, C3 = 10 uFR1 = R2 = 390 K, C1 = C2 = 0.01 uFR3 = 620, R4 = 620KFreq = 1 KHz, Q=259. High-pass filter 高通滤波器电路:C1 = 2*C2 = 0.02 uF, C2 = 0.01 uFR1 = R2 = 110 K6 dB Low-cut Freq = 100 Hz10. Adj. Q-notch filter 频宽可调型滤波器电路:R1 = R2 = 2 * R3C1 = C2 = C3 / 2Freq = 1 /(2π* R1 * C1)VR1调整负回授量, 越大则Q值越低。
二、基本放大电路及其分析方法一个放大器一般是由多个单级放大电路所组成,着重讨论双极型半导体三极管放大电路的三种组态,即共发射极,共集电极和共基极三种基本放大电路。
从共发射极电路入手,推及其他二种电路,其中将图解分析法和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作为分析基础来介绍。
分析的步骤,首先是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然后分析其动态技术指标。
对于放大器来说,主要的动态技术指标有电压放大倍数、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
.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及放大作用在实践中,放大器的用途是非常广泛的,它能够利用三极管的电流控制作用把微弱的电信号增强到所要求的数值,为了了解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先从最基本的放大电路学习:图称为共射极放大电路,要保证发射结正偏,集电极反偏Ib=(V BB-V BE)/Rb,对于硅管V BE约为左右,锗管约为左右,I B=/Rb这个电路的偏流I B决定于V BB和Rb的大小,V BB和Rb 一经确定后,偏流I B就固定了,所以这种电路称为固定偏流电路,Rb又称为基极偏置电阻,电容Cb1和Cb2为隔直电容或耦合电容,在电路中的作用是“传送交流,隔离直流”,放大作用的实质是利用三极管的基极对集电极的控制作用来实现的.如下图上图是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简化图,它在实际中用得比较多的一种电路组态,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常用的有放大倍数、输入阻抗、输出阻抗、非线性失真、频率失真以及输出功率和效率等。
对于不同的用途的电路,其指标各有侧重。
初步了解放大电路的组成及简单工作原理后,就可以对放大电路进行分析。
主要方法有图解法和微变等效法。
.图解分析法静态工作情况分析当放大电路没有输入信号时,电路中各处的电压,电流都是不变的直流,称为直流工作状态简称静态,在静态工作情况下,三极管各电极的直流电压和直流电流的数值,将在管子的特性曲线上确定一点,这点称为静态工作点,下面通过例题来说明怎样估算静态工作点。
解:Cb1与Cb2的隔直作用,对于静态下的直流通路,相当于开路,计算静态工作点时,只需考虑图中的Vcc、Rb、Rc及三极管所组成的直流通路就可以了,I B=(Vcc-)/Rb(I C=βI B+I CEO )I C=βI B,V CE=V CC-I C R C如已知β,利用上式可近似估算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计算题(每小题10分)1、(10分)共射放大电路中,U cc =12V ,三极管的电流放大系数B =40, r be =1K Q, R B =300K Q, R c =4K Q, R=4K Q 。
求(1)接入负载电阻R L 前、后的电压放大倍数;(2)输入电阻r i 输出电阻r 。
解:(1)接入负载电阻R L 前:A u =-灵/宓=-40 X 4/1= -160 (3 分)接入负载电阻R L 后:A u = - R R c // R L ) /r be = -40 x(4//4)/1= -80(3 分)(2)输入电阻 r i = r be =1K Q (2 分) 输出电阻r o = R c =4K Q (2分)2、(10分)在共发射极基本交流放大电路中, k , R B = 300 k ,芦37.5 试求: (1) 放大电路的静态值(6分); (2) 试求电压放大倍数 Au , (4分)。
U CC0.04 mAR B300 10解:(1)I C I B 37.5 0.04mA1.5mA(2分)已知 UCC = 12V , R C = 4 k , R L = 4 (2分)U CE U cc R c I c (12 4 1.5)V 6 V(2分)r be200(26 (mV))(37.5 1)0.867 k(2) 1.5 (mA)R L R C // R L 2 k(2分)3、 (10分).在图示电路中,已知晶体管的 =80 , r be = 1k Q, U i = 20mV ;静态时 U BEQ = 0.7V , U CEQ = 4V ,I BQ = 20 M A O 求( 1)电压放大倍数 (3分) (2) 输入电阻(2分) (3) 输出电阻(2分) (4) U S (3分)解:(1) A u(RC〃R L)80 2.5200 (3 分)r be1(2) R i R B // r be r be 1k (2 分) (3) R oR C 5k (2 分)(4) U s 虫(R s R i )2 (2 1) 60mV (3分)R14. ( 10分)在图示电路中, 已知V cc = 12V ,晶体管的 =100 , R b = 100k Q O 求(1 )当U i = 0V 时,测得U BEQ = 0.7V ,若要基 极电流I BQ = 20 M A ,则R b 和R W 之和R b 等于多c. / 少?而若测得U CEQ(2分) R L37.5r be2 0.86786.5= 6V ,则R c等于多少?(2 )若测得输入电压有效值u i =5mV时,输出电压有效值U o = 0.6V, 则电压放大倍数A u等于多少?若负载电阻R L值与R C相等,则带上负载后输出电压有效值U o等于多少?)解:(1)R b (V CC U BEQ)1BQ 565k (3 分)R C(V CC U CEQ)I BQ 3k (2 分)(2)A u U o." -120( 3分)U O邑U o 0.3V (2分)5、(10分)在共发射极基本交流放大电路中,已知U CC = 12V , R C = 4 k , R L = 4 k , R B ==300 k,3=37.5 试求放大电路的静态值与r be、电压放大倍数解:I B u CC12 A3 A0.04mA(2分)R B300 10I C I B 37.5 0.04 mA 1.5 mA(2分)U CC R C I C (12 4 1.5)V 6 V(2分)u CEr be =300+(1+ 3 (26/I E) =300+ ( 26/I B) =300+26/0.04=950 Q=0.95K Q (2 分) (R C // R L ) 37.5 (4//4) 厶A C -78.95,(2分)r be 0.95& (10分)在共发射极基本交流放大电路中,已知U CC = 12V , R C = 4 k , R L = 4 k , R B = 300 k , 3=40 试求r be、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解:l B也C 123 A 0.04mA (2 分) R B300 10r be =300+(1+ 3 (26/I E ) =300+ (26/I B ) =300+26/0.04=950 Q =0.95K Q(2 分)A(RC //R L)40(4〃4)84.2(2 分)「be0.95r i =R B //rbe=300//0.95=0.95 k (2 分)r o = R C =4 k (2 分)7、(10分)在共发射极基本交流放大电路中,已知 U CC = 12V , R C = 4 k , R L = 4 k , R B = 300 k , 3=50 试求放大电路的静态值与 「be 、电压放大倍数 解:U CC1 B123 A 0.04mA(2分) R B300 1031 CI B 500.04 mA 2 mA(2分)U CE U CCR C 1 C (12 4 2)V4 V(2分)r be =300+(1+ 3 (26/I E ) =300+ (26/I B ) =300+26/0.04=950 Q =0.95K Q(2 分)(R C//R L)50 (4//4)105.2(2分)r be0.958、 ( 10分)证明固定偏位置共发射极基本交流放大电路中电压放大倍数与共发 射极交流电流放大系数成正比。
第2章 基本放大电路一、判断题1. 放大器通常用i b 、i C 、v ce 表示静态工作点。
( √)2. 为消除放大电路的饱和失真,可适当增大偏置电阻R B 。
( √ )3. 两级放大器比单级放大器的通频带要窄些。
( √)4. 在基本放大电路中,输入耦合电容C 1的作用是隔交通直。
( × )5. 画直流通路时电容器应视为开。
( × )6. 放大器的输出与输入电阻都应越大越好。
(× )7. 两级放大器的第一级电压增益为40dB ,第二级增益为20dB ,其总增益为800dB 。
(× )8. 放大器的功率增益定义式为i op P P G lg 20 。
(√ )9. 放大器A V = -50,其中负号表示波形缩小。
(× )10. 共射放大器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相位相同。
(× )11. 甲类功率放大器的最大效率为50%。
( √ )12. 甲类功率放大电路中,在没有输入信号时,电源的功耗最少。
( √ )13. 乙类功率放大电路存在交越失真。
( √ )14. 乙类功率放大电路的交越失真是由三极管输入特性的非线性引起的。
( × )15. 甲乙类功率放大器可以减小交越失真。
( √ )16. OTL 功率放大电路一定采用双电源供电。
( × )17. 在功率放大电路中,输出功率越大,功放管的功耗越大。
(√ )18. 三极管处于甲类工作状态,直流电源向功率放大器提供的功率与信号的大小无关。
( √ )19.二、填空题1.放大器的功能是把___微小____电信号转化为__足够强_____的电信号,实质上是一种能量转换器,它将___直流____电能转换成___驱动___电能,输出给负载。
2.基本放大电路中的三极管作用是进行电流放大,三极管工作在___放大____区是放大电路能放大信号的必要条件,为此,外电路必须使三极管发射结___正偏____,集电结____反___偏;且要有一个合适的____静态工作点___________。
第二章放大电路基础一、基本要求:1、认识三种组态放大电路,知道其特点及应用;2、知道放大电路基本工作原理,认识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组成并会分析;知道静态工作点、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概念及意义;3、会测试和调整静态工作点,知道静态工作点与波形失真的关系4、认识多级放大电路,认识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二、重难点:1、重点: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组成、分析及特性;2、难点:放大电路原理,放大电路技术指标的理解。
三、例题:例2.1电路如题2.1(a)图所示,图(b)是晶体管的输出特性,静态时V BEQ=0.7V。
利用图解法分别求出R L =∞和R L =3kΩ时的静态工作点和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V om (有效值)。
解:空载时:I BQ =20μA ,I CQ =2mA ,V CEQ =6V ;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峰值约为6-0.3=5.7V ,有效值约为4.03V 。
带载时:I BQ =20μA ,I CQ =2mA ,V CEQ =3V ;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峰值约为 2.7V ,有效值约为1.91V 。
v o+V BB v CE /V题2. 1图(a) (b)v CE /V解题2. 1图v CES例2.2在由NPN 型管组成的共射电路中,由于电路参数不同,在信号源电压为正弦波时,测得输出波形如题2.2图(a )、(b )、(c )所示,试说明电路分别产生了什么失真,如何消除?解:(a)饱和失真,增大R b ,减小R c 。
(b)截止失真,减小R b 。
(c)同时出现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应增大V CC 。
例2.3若由PNP 型管组成的共射电路中,输出电压波形如题2.2图(a )、(b )、(c )所示,则分别产生了什么失真?题2.2图解:(a )截止失真;(b )饱和失真;(c )同时出现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
例2.4电路如题2.4图(a)所示, 已知β=50,r be =1kΩ;V CC =12V ,R b1=20kΩ, R b2=10kΩ, R c =3kΩ, R e =2kΩ, R s =1kΩ,R L =3kΩ,(1)计算Q 点;(2)画出小信号等效电路;(3)计算电路的电压增益A v =v o /v i 和源电压增益A vs =v o /v s ;输入电阻R i 、输出电阻R o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实验报告学院:通信与电子学院班级:11电子信息工程(职教本科)姓名:刘小燕学号:20112563一、实验设计任务与要求二、实验器材及设备三、实验设计目的及原理四、实验设计思路五、实验原理图六、实验调试说明七、实验总结任课老师:胡云根实验日期:2013-3-20实验一基本放大电路的设计一、实验设计任务与要求:设计一个由分立元件组成的放大电路,放大倍数为100,输入阻抗>=47K欧姆(越大越好),带宽为50HZ——100KHZ(越宽越好)负载电阻R L=5.1KΩ;工作温度范围0~45℃。
二、实验器材及设备:插板、导线、三极管2个、电阻若干、电容若干、滑动变阻器若干及用于调试的示波器、电源、12V直流电源、函数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直流电压表、直流毫安表、频率计、万用电表、装配工具等。
三、实验设计目的与原理:设计目的:为了加强学生对放大电路的理解能力,加强学生的设计电路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巩固模拟电路基础知识等。
设计原理:利用三极管的放大作用,对小信号放大。
(1)能够正确画出典型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和分压偏置式典型共射极放大电路;(2)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工作电源V CC的大小、选择晶体三极管;计算并选择其他阻容元件;(3)测试元器件,安装电路;并将电路的偏置进行调整至合适的工作状态;(4)掌握晶体管放大电路参数的测量方法,并测量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输出电阻、放大倍数、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和频带宽度;(5)能够对基本放大电路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并能够排除一些基本的故障。
四、设计思路:最先想到使用三极管组成的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由此可完成第一步,而共射极无法做到输入电阻>=47K欧姆,所以在前面应加入一级——射极跟随器电路,射极跟随器电路输入电阻无穷大,放大倍数为1,带负载能力强,因此不影响后面其他极的电路。
为了提高增益,后面可以用共发射极电路,这些早在上《模拟电路》的课程是就已经学会了。
基本放大电路计算题-考点————————————————————————————————作者:————————————————————————————————日期:第6章-基本放大电路-填空题:1.射极输出器的主要特点是电压放大倍数小于而接近于1,输入电阻高、输出电阻低。
2.三极管的偏置情况为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正向偏置时,三极管处于饱和状态。
3.射极输出器可以用作多级放大器的输入级,是因为射极输出器的。
(输入电阻高)4.射极输出器可以用作多级放大器的输出级,是因为射极输出器的。
(输出电阻低)5.常用的静态工作点稳定的电路为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
6.为使电压放大电路中的三极管能正常工作,必须选择合适的。
(静态工作点)7.三极管放大电路静态分析就是要计算静态工作点,即计算、、三个值。
(I B、I C、U CE)8.共集放大电路(射极输出器)的极是输入、输出回路公共端。
(集电极)9.共集放大电路(射极输出器)是因为信号从极输出而得名。
(发射极)10.射极输出器又称为电压跟随器,是因为其电压放大倍数。
(电压放大倍数接近于1)11.画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时,电路中的电容应。
(断开)12.画放大电路的交流通路时,电路中的电容应。
(短路)13.若静态工作点选得过高,容易产生失真。
(饱和)14.若静态工作点选得过低,容易产生失真。
(截止)15.放大电路有交流信号时的状态称为。
(动态)16.当时,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称为静态。
(输入信号为零)17.当时,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称为动态。
(输入信号不为零)18.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方法有、。
(估算法、图解法)19.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方法有微变等效电路法、图解法。
20.放大电路输出信号的能量来自。
(直流电源)二、计算题:1、共射放大电路中,U CC=12V,三极管的电流放大系数β=40,r be=1KΩ,R B=300KΩ,R C=4KΩ,R L=4K Ω。
求(1)接入负载电阻R L前、后的电压放大倍数;(2)输入电阻r i输出电阻r o解:(1)接入负载电阻R L前:A u= -βR C/r be= -40×4/1= -160接入负载电阻R L后:A u= -β(R C// R L) /r be= -40×(4//4)/1= -80(2)输入电阻r i= r be=1KΩ输出电阻r o = R C=4KΩ2、在共发射极基本交流放大电路中,已知U CC = 12V,R C = 4 kΩ,R L = 4 kΩ,R B = 300 kΩ,r be=1K Ω,β=37.5 试求:(1)放大电路的静态值(2)试求电压放大倍数A u。
放大电路计算题 练习题3一、计算分析题(每题1分)1. 图示硅三极管放大电路中,V CC =30V ,R C =10kΏ,R E =2.4 kΏ,R B =1MΏ,β=80,BEQ U =0.7V Ω=200'bb r ,各电容对交流的容抗近似为零,试:(1)求静态工作点参数I BQ ,,I CQ 、U CEQ 。
(2)若输入幅度为0。
1V 的正弦波,求输出电压u o1、u o2的幅值,并指出u o1、u o2与u i 的相位关系;(3)求输入电阻R i 和输出电阻R o1、R o2.图号3226解:(1)Ak k VV R R U V I E B BE CC BQ μβ5.244.28110007.030)1(=Ω⨯+Ω-=++-=mA A I I BQ CQ 96.15.2480=⨯==μβV k k mA V R R I V U E C CQ CC CEQ 7.5)4.210(96.130)(=Ω+Ω⨯-=+-≈(2) Ω≈⨯+Ω=++=k mAmVI U r r E T bb be 3.196.12681200)1(Q 'β 当从u o1输出时,放大电路为共射组态,故输出电压u o1与输入电压u i 反相,且1.44.2813.11080)1(11-=Ω⨯+ΩΩ⨯-=++-==k k k R r R u u A E be C i o u ββV V A U U u im om 41.01.41.011=⨯=⨯=[][]Ω≈Ω⨯+ΩΩ=++=k k k M R r R R E be B i 6414.2813.1//1)1(//βΩ=≈k R R C o 101当从u o2输出时,放大电路为共集组态,故输出电压u o2与输入电压u i 同相,且99.04.2813.14.281)1()1(122≈Ω⨯+ΩΩ⨯=+++==k k k R r R u u A E be E o u ββ 或 12≈u A VV A U U u im om 099.099.01.022=⨯=⨯=Ω≈ΩΩ=+=16813.1//4.21//2k k r R R be E o β 输入电阻不变,为164k Ω计算的最后结果数字:I CQ =1.96mA , I BQ =24。
计算题(每小题10分)1、(10分)共射放大电路中,U CC =12V ,三极管的电流放大系数β=40,r be =1K Ω,R B =300K Ω,R C =4K Ω,R L =4K Ω。
求(1)接入负载电阻R L 前、后的电压放大倍数;(2)输入电阻r i 输出电阻r o 解:(1)接入负载电阻R L 前:A u = -βR C /r be = -40×4/1= -160 (3分) 接入负载电阻R L 后:A u = -β(R C // R L ) /r be = -40×(4//4)/1= -80 (3分) (2)输入电阻r i = r be =1K Ω (2分)输出电阻r o = R C =4K Ω(2分)2、(10分)在共发射极基本交流放大电路中,已知 U CC = 12V ,R C = 4 k Ω,R L = 4 k Ω,R B = 300 k Ω,β=37.5 试求: (1).放大电路的静态值(6分); (2)试求电压放大倍数 Au ,(4分)。
解:(1) (2分)(2分)(2分)(2)A 04.0A 10300123B CC B m R U I =⨯=≈m A5.1m A 04.05.37B C =⨯=≈I I βV 6V )5.1412(C C CC CE =⨯-=-=I R U U ΩΩk 867.0)mA (5.1)mV (26)15.37()(200be =++≈r Ωk 2//L C L =='R R R(2分)(2分)3、(10分 ).在图示电路中,已知晶体管的β=80,r b e =1k Ω,U i =20mV ;静态时U B E Q =0.7V ,U C E Q =4V ,I B Q =20μA 。
求(1)电压放大倍数 (3分 ) (2)输入电阻 (2分 ) (3)输出电阻 (2分 ) (4)U S (3分 )解:(1)20015.280)//(-=⨯-=-=be L C ur R R A β& (3分 ) (2) Ω=≈=k 1//i be be B r r R R (2分 )(3)Ω=≈k 5o C R R (2分 ) (4)mV R R R U U i S i i 60)12(120)(s =+⨯=+=(3分 ) 4.(10分)在图示电路中, 已知V C C =12V ,晶体管的β=100,'b R =100k Ω。
求(1)当iU &=0V 时,测得U B E Q =0.7V ,若要基极电流I B Q =20μA , 则'b R 和R W 之和R b 等于多5.86867.025.37be L -=⨯-='-=r R A u β少?而若测得U C E Q =6V ,则R c 等于多少?(2)若测得输入电压有效值i U =5mV 时,输出电压有效值'o U =0.6V ,则电压放大倍数uA &等于多少?若负载电阻R L 值与R C 相等,则带上负载后输出电压有效值o U 等于多少?)解:(1)) (3 k 565)(BQ BEQ CC 分Ω=-=I U V R b 分)(23k )( R BQ CEQ CC C Ω=-=I U V β(2)分)(-3 120 i o =-=⋅U U A U 分)(+20.3V U 'o LC L O =⋅=U R R R5、(10分)在共发射极基本交流放大电路中,已知 U CC = 12V ,R C = 4 k Ω,R L = 4 k Ω,R B = 300 k Ω,β=37.5 试求放大电路的静态值与r be 、电压放大倍数解: (2分)(2分)(2分)r be =300+(1+β)(26/I E )=300+(26/I B )=300+26/0.04=950Ω=0.95K Ω (2分))2(,95.7895.0)4//4(5.37)//(分-=⨯-=-=⋅beL C U r R R A β6、(10分)在共发射极基本交流放大电路中,已知 U CC = 12V ,R C = 4 k Ω,R L = 4 k Ω,R B = 300 k Ω,β=40 试求r be 、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 、输出电阻解: (2分)r be =300+(1+β)(26/I E )=300+(26/I B )=300+26/0.04=950Ω=0.95K Ω (2分)A 04.0A 10300123B CC B m R U I =⨯=≈m A5.1m A 04.05.37B C =⨯=≈I I βV6V )5.1412(C C CC CE =⨯-=-=I R U U A 04.0A 10300123B CC B m R U I =⨯=≈)2(2.8495.0)4//4(40)//(分-=⨯-=-=⋅beL C U r R R A βr i =R B //rbe=300//0.95=0.95 k Ω (2分) r o = R C =4 k Ω (2分)7、(10分)在共发射极基本交流放大电路中,已知 U CC = 12V ,R C = 4 k Ω,R L = 4 k Ω,R B = 300 k Ω,β=50 试求放大电路的静态值与r be 、电压放大倍数解: (2分) (2分)(2分)r be =300+(1+β)(26/I E )=300+(26/I B )=300+26/0.04=950Ω=0.95K Ω (2分))2(2.10595.0)4//4(50)//(分-=⨯-=-=⋅beL C U r R R A β8、(10分)证明固定偏位置共发射极基本交流放大电路中电压放大倍数与共发射极交流电流放大系数成正比。
分)成正比(与所以分无关与而分证明:2)5()(/)](7.0[)(026.03.0)()(026.03.0)3()//(βββ⋅⋅Ω-+=+Ω=-=U B CC B be beL C U A K R V U V mA I V K r r R R A9、(10分)证明固定偏位置共发射极基本交流放大电路中电压放大倍数与共发射极交流电流放大系数不成正比。
A 04.0A 10300123B CC B m R U I =⨯=≈m A2m A 04.050B C =⨯=≈I I βV 4V )2412(C C CC CE =⨯-=-=I R U U分)不成正比(与有关,因此与所以分)无关(与由于分)()(而分证明:2,23)()(026.013.0),3()//(212βββββ⋅⋅-+=++Ω=-=U be E BEB B CCB E E be be LC U A r R U R R U R I mA I V K r r R R A 10、(10分)在共发射极基本交流放大电路中,已知 U CC = 12V ,R C = 4 k Ω, R B = 300 k Ω,β=40 试求放大电路的静态值与r be 、电压放大倍数 解:(2分)(2分)(2分) r be =300+(1+β)(26/I E )=300+(26/I B )=300+26/0.04=950Ω=0.95K Ω (2分))2(4.16895.0440分-=⨯-=-=⋅beCU r R A β 11、(10分)电路如图所示,R b =560k Ω晶体管的β=80,'bb r =100Ω.计算R L =∞时的Q点、uA &、R i 和R o 。
解:A 04.0A 10300123B CC B m R U I =⨯=≈m A6.1m A 04.040B C =⨯=≈I I βV6V )105.110412(33C C CC CE =⨯⨯⨯-=-=-I R U U 分),(分),(分172.45056.21512.056mA 0.025780I I ) (2A,0257.05606.015B C B CC BV R I U U m R U U I C C CC CE BE =⨯-=-==⨯===-=-=β)2(,112.1112.1//560//1360112.1//580//)1(,112.10257.0026.001.0026.01.0分分),()()(分Ω≈==-=∞⨯-=-=Ω=+=+Ω=⋅K r R Ri r R R A K mA I V K r be b be L C V B be β12、(10分)电路如图所示,R b =560k Ω晶体管的β=80,'bb r =100Ω.计算R L=5k Ω时的Q 点、uA &、R i 和R o 。
解:13、(10分)电路如图所示,R b =400k Ω晶体管的β=40,'bb r =200Ω.分别计算R L =∞时uA &、us A &、R i 和R o 。
解:)1(,112.10257.0026.001.0026.01.0172.45056.21512.056mA 0.025780I I )(2A,0257.05606.015B C B CC B 分分),(分),(分Ω=+=+Ω==⨯-=-==⨯===-=-=K mA I VK r V R I U U m R U U I B be C C CC CE BE β)2(,51)4.217(92.0)2(,92.092.0//400//14.21792.0//540//)1(,92.0036.0026.002.0026.01.0)(2A,036.04006.015B CC B 分分分),()()(分分-=-⨯==Ω≈==-=∞⨯-=-=Ω=+=+Ω==-=-=⋅⋅⋅A R A K r R Ri r R R A K mA I V K r m R U U I V i VS be b beL C V B be BE β)2(,5)2(,112.1112.1//560//1180112.15//580//分分分),()()(Ω==Ω≈==-=⨯-=-=⋅K R R K r R Ri r R R A C O be b beL C V β14、(10分)电路如图所示,R b =400k Ω晶体管的β=50,'bb r =200Ω.计算R L =3k Ω时uA &、us A &、R i 和R o 。
解:15、(10分)已知图示电路中晶体管的β =100,r b e =1k Ω。
(1)现已测得静态管压降U C E Q =6V ,估算R b 约为多少千欧;(2)若测得iU &和o U &的有效值分别为1mV 和100mV ,则负载电阻R L 为多少千欧? 解:(1)求解R b)2(,5)2(,24)102(392.092.0)2(,92.092.0//400//110292.03//550//)1(,92.0036.0026.002.0026.01.0) (2A,036.04006.015B CC B 分分分分),()()(分分Ω==-=-⨯+=+=Ω≈==-=⨯-=-=Ω=+=+Ω==-=-=⋅⋅⋅K R R A R R R A K r R Ri r R R A K mA I V K r m R U U I C O V s i i VS be b be L C VB be BE β分),(分),(分2k 57002.06.0121A 02.0),(2mA,2BQBEQCC b CQBQ c CEQCC CQ Ω=-=-====-=I U V R m I I R U V I β(2)求解R L :分),(即分),(而分),(,2k 5.1 11 R 1 31 1112k 1 1R -100 1 1001100L L L c 'L L ,be'Li o Ω=∴=+=+Ω=∴⨯=-=-=-=-=R R R R R r R A U U A L uuβ&&16、(10分)在图示电路中,设静态时I C Q =2mA ,晶体管饱和管压降U C E S =0.6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