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塔斜拉桥施工过程
- 格式:doc
- 大小:847.00 KB
- 文档页数:11
斜拉桥施工工艺
标题:斜拉桥施工工艺详解
一、前言
斜拉桥作为一种重要的大跨度桥梁形式,其施工工艺复杂,技术要求高。
本文将详细介绍斜拉桥的施工工艺,以期对相关工程人员提供参考。
二、斜拉桥施工流程
1. 施工准备:进行地质勘探,确定桥梁位置和结构设计,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2. 打桩与承台施工:打设桥墩基础桩,并在基础上浇筑承台。
3. 塔柱施工: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塔柱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
4. 主梁施工:包括主梁预制、吊装和合拢等步骤。
5. 斜拉索安装:先在塔顶固定好索导管,然后将斜拉索穿过索导管,通过张拉设备将其锚固在主梁上。
6. 桥面铺装:进行防水层、混凝土层、沥青路面等多层铺设。
三、斜拉桥施工工艺要点
1. 打桩与承台施工:打桩时需确保桩位准确,桩身垂直;承台施工时要保证混凝土质量,防止裂缝产生。
2. 塔柱施工:钢筋绑扎要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浇筑要连续进行,避免出现冷缝。
3. 主梁施工:预制主梁时要严格控制尺寸和质量,吊装过程中要确保安全,主梁合拢时要做好温度和应力监测。
4. 斜拉索安装:索导管安装要准确,斜拉索张拉要按设计要求进行,避免过度张拉导致结构破坏。
5. 桥面铺装:要严格按照铺装工艺进行,保证铺装质量。
四、结语
斜拉桥的施工工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严谨的设计、精细的施工和严格的管理。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斜拉桥的安全、稳定和耐久性。
希望本文能为斜拉桥的施工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矮塔斜拉桥施工方案矮塔斜拉桥简介:矮塔斜拉桥是一种结构简单、造型美观的桥梁形式,其特点是中央矮塔起了斜拉索梁的支承作用,形成了桥梁的主要受力构件。
这种桥梁结构具有承载能力强、抗震性能好等优点,在城市交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矮塔斜拉桥施工方案:1. 桥梁设计:根据施工地点的实际情况,确定桥梁的设计方案。
考虑到矮塔斜拉桥的结构特点,设计师要合理确定矮塔的高度和桥面的宽度,以确保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 基础施工:在桥梁两端的支撑点处施工桥墩基础。
首先进行地质勘察,确定桩基的深度和直径。
然后进行挖孔或者打桩,将混凝土灌注至桥墩基础内,确保其牢固稳定。
3. 矮塔制作:矮塔是矮塔斜拉桥的关键部件,其承载桥面的重量和拉索的受力。
矮塔可以采用钢结构,也可以采用混凝土结构。
根据设计要求,制作矮塔的模板,在模板内浇注混凝土,等待其凝固。
4. 斜拉索施工:根据矮塔斜拉桥的设计要求,确定斜拉索的数量和长度。
首先在矮塔上设置临时支撑,然后将钢丝绳穿过矮塔的孔洞,并通过张紧系统对斜拉索进行张紧,使之保持适当的张力。
最后对斜拉索进行保护措施,防止其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5. 桥面铺装:将预制的桥面板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连接,然后将其安装在矮塔和桥墩之间。
在桥面板上进行铺设防滑和保护层,确保行车的安全和桥面的寿命。
6. 环境整治:工程验收合格后,对施工现场进行整治,清理垃圾和破碎物,恢复施工前的自然环境。
总结:矮塔斜拉桥是一种独特的桥梁形式,其施工方案需要综合考虑桥梁的设计、基础施工、矮塔制作、斜拉索施工、桥面铺装和环境整治等多个环节。
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可以保证矮塔斜拉桥的安全稳定,为城市交通发展做出贡献。
矮塔斜拉桥先梁后索法施工工法矮塔斜拉桥先梁后索法施工工法一、前言矮塔斜拉桥是一种比较新兴的桥梁结构,其独特的构造造型,能够有效地吸引人们的视觉。
目前,矮塔斜拉桥已经广泛应用于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地铁等路段。
而矮塔斜拉桥的建造,也需要采取一种先进的施工工法,以保证施工质量和效率。
在这里我们介绍一种先梁后索法的施工工法,以期为矮塔斜拉桥的建造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工法特点先梁后索法是矮塔斜拉桥的一种常用施工工法,其主要特点如下:1、施工周期短,效率高。
2、对材料要求低,节省材料。
3、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机具设备比较少,节省施工成本。
4、施工工序简单,易于掌握,适用于不同地区的路况。
5、优美的造型,能够给人美的视觉享受。
三、适应范围先梁后索施工方法适用于以下矮塔斜拉桥建设工程:1、桥梁跨径小,主要应用于规模较小的城市道路项目。
2、地形条件相对平坦,没有太大的地形落差。
3、施工地点无交通切断严重的问题。
4、对施工期较为敏感,要求施工周期较短。
四、工艺原理先梁后索法的理论基础是施工阶段划分与施工方法组织。
具体实现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技术措施,例如:选择适宜的浇筑混凝土、精确控制锚固点位置、严格控制力学状态等。
施工阶段进行如下划分:先浇筑梁,再拉索。
施工过程如下:1、制作模板。
根据桥梁设计图纸制作好模板,用来作为混凝土浇筑的模具。
2、浇筑梁。
在已经制作好的模板上浇筑混凝土,将其浇筑成形。
3、锚固。
当梁的混凝土刚浇筑后,需要进行锚固,以便与后续的钢丝绳相连。
在梁的两端预埋好锚固板,并能够承受梁的重量。
4、张拉索。
在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好张拉机,通过张拉机拉起钢丝绳,使之与梁相连接,从而建成矮塔斜拉桥。
五、施工工艺先梁后索法的施工过程分为制作模板、浇筑梁、锚固、张拉索等多个阶段。
具体的施工过程如下:1、制作模板。
根据设计图纸制作好模板,并安装在梁的两端。
2、浇筑梁。
在模板内倒入预制好的混凝土,混凝土需要通过振动棒进行压实,确保混凝土有较好的密实度。
斜拉桥施工流程
1. 地基工程:在斜拉桥建设区域进行土地开挖和回填,加固基础,埋设钢筋和水泥混凝土基础。
2. 主体建筑:架桥主体是斜拉桥的核心,首先要树立箭头式的支架,并在两个桥墩之间搭起横跨主梁的钢筋和混凝土;主梁由许多工程部分组成,在施工经历后续工序后,他们被粘接在一起。
在主梁的后部,施工人员将构件打入桥水的两侧,用绳力等方式拉紧。
3. 其他辅助建筑:根据斜拉桥的具体情况,还要建设一些辅助建筑,如桥面、护栏、路灯、交通信号灯等。
4. 预应力杆布置:根据设计方案,在主梁的内部,施工人员将预应力钢筋布置在空心箱中,并用泥浆密封;预应力杆的数量和布置位置,决定了斜拉桥的受力结构关系。
5. 集中预应力:在预应力杆布置之后,施工人员将集中预应力杆与钢筋铁筋连接,并加以拉紧,调整每条杆的预应力力度。
6. 调整:在施工过程中,为避免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在调整阶段,施工人员会根据设计方案,调整各部分,以确保斜拉桥的稳定性和使用安全。
7. 验收:当斜拉桥的主体结构和辅助建筑全部建好后,施工人员会对斜拉桥进行全面检查和验收,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安全要求。
矮塔斜拉桥独柱式变截面索塔翻模施工工法矮塔斜拉桥独柱式变截面索塔翻模施工工法一、前言矮塔斜拉桥是一种具有创新结构设计的桥梁形式,使用索塔作为主要支撑结构,并采用变截面设计,能够有效地减小桥梁结构的自重,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和承载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种施工该类型桥梁的独特工法——矮塔斜拉桥独柱式变截面索塔翻模施工工法。
二、工法特点矮塔斜拉桥独柱式变截面索塔翻模施工工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独柱式变截面设计:采用独柱式变截面设计能够将桥梁的自重分散到两侧墩台中,减小了矮塔的高度,降低了施工难度。
2. 翻模施工:翻模施工能够将索塔的建设过程转移到地面完成,减少了高空作业对施工人员的危险性,提高了施工效率。
3. 变截面设计:变截面设计使得矮塔斜拉桥能够在整个跨径范围内调整截面形状,提高了桥梁的抗震性能和承载能力。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跨中等距离大于500米、自重相对较大的矮塔斜拉桥,特别是那些需要在复杂地形条件下进行施工的项目。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基于以下原理进行施工:1. 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通过翻模施工和变截面设计,将索塔的建设过程转移到地面,减少施工难度。
2. 采取的技术措施:通过变截面设计,使矮塔斜拉桥能够在整个跨度范围内调整截面形状,提高了桥梁的抗震性能和承载能力。
五、施工工艺1. 准备工作:确定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准备所需的施工材料和机具设备,组织好施工人员。
2. 基础施工:进行桥墩和墩台的基础施工,确保其稳定和牢固。
3. 翻模施工:在地面上模拟索塔的形状和结构,进行预制件的制作和安装,完成索塔的建设。
4. 变截面施工:在索塔建设完成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截面形状,确保桥梁的抗震性能和承载能力。
5. 连接施工:将索塔与桥面板进行连接,完成桥梁的整体结构。
6. 后处理工作:对翻模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和材料进行清理,进行必要的检查和修复。
六、劳动组织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和任务,合理组织施工人员,指定各自的职责和工作流程,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斜拉桥施工流程斜拉桥是一种现代化的大型桥梁结构,它采用了斜拉索来支撑主跨结构,具有结构美观、跨度大、自重轻、抗风能力强等特点。
斜拉桥的施工过程复杂而精密,需要严格按照流程进行,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斜拉桥的施工流程。
1. 基础施工。
斜拉桥的基础是整个桥梁结构的基础,基础施工是斜拉桥施工的第一步。
首先进行地基处理,包括挖土、夯实等工作,然后进行基础桩的打设,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浇筑,最后进行基础的固结和检查。
2. 主塔施工。
主塔是斜拉桥的标志性结构,主塔的施工需要精准的测量和施工工艺。
首先进行主塔的模板搭设,然后进行钢筋的绑扎和混凝土浇筑,最后进行主塔的拆模和表面处理。
3. 主梁制作和安装。
主梁是斜拉桥的承载结构,主梁的制作需要在工厂进行,包括钢材的切割、焊接和表面处理。
制作完成后,进行主梁的运输和安装,需要使用大型吊车和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4. 斜拉索张拉。
斜拉桥的斜拉索是支撑主梁的重要部分,斜拉索的张拉需要精密的计算和施工工艺。
首先进行斜拉索的吊装和固定,然后进行张拉工作,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张拉力的调整和固定。
5. 路面铺设。
斜拉桥的路面铺设是最后的施工步骤,需要进行路面的清理和平整,然后进行沥青或混凝土的铺设,最后进行路面的线条和标志的绘制。
6. 完工验收。
斜拉桥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完工验收,包括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检查,斜拉索的张拉力检测,路面的平整性和耐久性检测等。
只有通过了完工验收,斜拉桥才能正式投入使用。
以上就是斜拉桥施工的基本流程,斜拉桥作为一种复杂的大型桥梁结构,需要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施工,确保斜拉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矮塔斜拉桥施工工法李钊林一、前言矮塔斜拉桥也称部分斜拉桥,是近年来我国新出现的一种桥型结构,采用塔梁固结、塔墩分离的稀索体系形式。
拉索体系由梁体锚固段、索体自由段和塔上锚固段三部分组成;梁体锚固段为张拉端,由夹片锚具、锚圈、锚垫板、支承筒、索道钢管、减振器、索箍等组成;索体自由段由高强钢绞线通过四层防护组成;塔上锚固段由索鞍、塔端锚固块组成,其中索鞍采用双钢管结构,外钢管预埋于塔柱内,内钢管套于外钢管内,拉索从内钢管穿过,拉索张拉完毕后在内钢管及抗滑锚固块内压入环氧砂浆,塔端锚固块由锚固板、锚固块钢管、现浇环氧砂浆、索箍、防水罩等部分组成。
嘉兴市杭州塘大桥采用了矮塔斜拉桥这种结构形式见图1。
钻孔桩钻孔桩图1:矮塔斜拉桥结构形态二、工法特点1、本桥主梁采用满堂支架法施工,施工操作简单,质量易控。
2、施工占地少,不需投入特殊设备,降低了工程成本。
3、拉索施工不需与主梁同步施工,在主梁完成后可集中安装施工拉索,缩短了拉索施工周期。
三、适用范围1、本工法适用于公路工程和城市市政建设中小桥型结构中矮塔斜拉桥施工。
2、主梁采用满堂支架法施工的小跨度斜拉桥等也可参照此工法。
四、工艺原理矮塔斜拉桥其主梁的刚度较大,结构受力介于斜拉桥与连续梁之间。
斜拉索类似连续梁的体外索,施工既具有斜拉索的特征,又具有连续梁预应力的特征。
在设计上,可使每根拉索采用相同的钢绞线根数,以及相近的拉索张力。
拉索可做到一次性张拉到位,不需二次调索,张拉工法近似连续梁弯束,采用梁端两端同时张拉。
五、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1、基础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1)基础施工工艺由于本桥桥址工程地质属海冲积平原地貌,全桥设计均采用钻孔灌注桩基图2: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2)基础施工操作要点a.水中桩工作平台须牢固、稳定,能承受工作时所有的动、静荷载,并能满足施工机械的安全进出。
b.在钻进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地质选用适用的钻进速度和泥浆指标。
c.钻孔桩成孔后需清孔换浆,确保沉渣厚度不超过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
矮塔斜拉桥施工过程
近年来,在PC斜拉桥与PC箱梁桥两种桥梁之间出现了一种新的结构形式,我国铁道部大桥局设计院的严国敏高工称之为"部分斜拉桥",这种桥实质是将体内预应力移到体外的桥梁。
"部分斜拉桥"在采用斜拉桥不太经济、修建梁式桥时跨度太大以及由于某些原因桥梁的主塔高度受到限制时具有独特的优势;另外,在连续的高架桥中遇到比标准跨度更大的跨度时,如果继续修建梁桥,梁高将会很大,从景观和方便施工考虑,希望具有统一的梁高,此时部分斜拉桥是首选的方案。
漳州战备大桥简介
漳州战备大桥为三跨部分(矮塔)斜拉桥,主跨132米,边跨80.8米,南北引桥分别为6 x 32米及5 x 32米连续梁.桥上设纵坡,主桥设1%人字坡,竖曲线半径为8000米,引桥纵坡分别为0. 55%及3.5%,竖曲线半径为4000米及16000米.北引桥北端约18米位于缓和曲线上。
主桥采用单索面三跨(80.8+132+80.8)预应力混凝土部分斜拉桥,桥长296.3米。
漳州战备大桥施工过程
第一步安装挂篮导梁
第二步安装挂篮
第三步1#块浇注完毕
第五步主塔浇注后
第七步炮筒定位
第七步张拉单根钢绞线
第九步挂索完成
斜拉索穿过塔上索鞍对称锚固于箱梁中室锚块上。
鞍座采用双套管结构,双套管纵向采用圆弧形,外钢管预埋设于混凝土索塔内,内钢管置于外钢管内,内、外钢管壁密贴。
施工时在索塔两侧拉索处设置抗滑锚头,内钢管及抗滑锚头内压注环氧树脂砂浆,使钢绞线与内钢管、抗滑锚头固结为一体,防止斜拉索在鞍座内滑动。
斜拉索张拉采用分次到位法。
斜拉索安装工序:锚具调整安装一钢绞线下料、PE管焊接一PE管吊装一单根挂索张拉一紧索、减振器、索箍安装一防松装置安装一整索张拉一防护。
第十一步吊装PE管
第十二步边跨满堂现浇支架第十三步合龙劲性骨架
第十四步抗风临时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