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粗隆间骨折
- 格式:ppt
- 大小:15.80 MB
- 文档页数:31
•股骨粗隆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2009年03月04日电力医院骨科•股骨近端解剖定义:股骨粗隆间骨折系指股骨颈基底至小粗隆(小转子)下缘之间的骨折。
概述:股骨粗隆间骨折多见于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约为1.5:1,属于关节囊外骨折。
美国每年发生超过25万例髋部骨折,总的的治疗费用估计超过80亿美元,其中股骨粗隆间骨折约占1/2,我国统计股骨粗隆间骨折患病年龄平均为70岁,比股骨颈骨折患者高5~6岁,高龄患者长期卧床引起并发症(肺炎;褥疮;泌尿系感染)较多,病死率为15~20%。
股骨粗隆部有许多肌肉附着,所以局部的血液供给丰富,加以骨折的接触面积大,因此,骨折后愈合连接一般不成问题。
主要问题是有发生髋内翻的趋势,形成畸形连接,造成跛行,并由于承重线的改变,可能在后期引起患肢创伤性关节炎。
病因及危险因素:1.直接暴力:大粗隆受到直接打击。
2.间接暴力:下肢突然扭转、跌倒时强力内收或外展。
3.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本身不是单独的危险因素,但绝经后妇女增加锻炼、激素替代治疗并摄入足够的钙质能够降低股骨粗隆间骨折(髋部骨折)的发生率。
分类及分型:1.按骨折线方向分型:此分型目的在于表示其稳定性。
(1)顺粗隆间线型(骨折),即骨折线由大粗隆向内下至小粗隆,其走行与粗隆间线平行,称为稳定型。
(2)逆粗隆间线型(骨折):即骨折线由大粗隆下方向内上达小粗隆的上方,称为不稳定型。
有时骨折线难以分辨走向,呈粉碎骨折,其稳定性亦差。
临床实践表现,以骨折的原始状态来判断其稳定性似乎更为重要。
凡伤后髋内翻越严重,骨折越不稳定,反之,原始髋内翻越轻或无内翻者,骨折越趋稳定。
因此,骨折的稳定性似与骨折走向方向无关。
A图为顺粗隆间线型(骨折) B图为逆粗隆间线型(骨折)2. 改良Evans或Evans-Jensen分型系统:Jensen对于Evans分型进行了改进,基于大小粗隆是否受累及复位后骨折是否稳定而分为五型。
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要点1. 引言1.1 什么是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发生在股骨的粗隆部位,也称为膝关节下端骨折。
这种骨折通常是由于直接外力作用于膝关节部位造成的,例如交通事故、跌倒、或者运动损伤等。
股骨粗隆间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行走和生活质量,因此治疗非常重要。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表现包括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和畸形等症状。
在进行治疗前,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和确诊,以确定骨折的类型和程度。
一旦确诊,就需要及时治疗,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包括急性期处理、手术治疗、康复训练、并发症预防和饮食调理等方面。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指导和护理,同时注意休息、合理营养,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和恢复。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多学科的专业医护团队共同合作,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治疗的过程可能会比较漫长和痛苦,但只有坚持不懈地进行治疗,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使患者尽快康复恢复正常生活。
1.2 骨折治疗的重要性骨折治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骨折类型,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骨折治疗的及时性对于骨的愈合至关重要。
及早进行有效的治疗可以帮助骨折愈合得更快更好,避免出现愈合不良或持续疼痛的情况。
骨折治疗可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未经治疗的骨折可能会引发感染、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
而及时有效的治疗则可以降低这些并发症的风险。
骨折治疗还可以恢复肢体功能,减轻疼痛,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我们应该重视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尽早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和护理,以确保患者能够尽快康复,避免不必要的后果。
2. 正文2.1 急性期处理急性期处理是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关键阶段,对于骨折的稳定和愈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急性期处理中,首先需要进行初步估估伤势的严重程度,包括髋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的损伤情况。
股骨粗隆间骨折伤残鉴定一、概述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指股骨干部位发生骨折,常常造成严重的损伤和伤残。
本文将从骨折伤情分析、鉴定标准、鉴定程序等多个方面对股骨粗隆间骨折伤残鉴定进行探讨。
二、骨折伤情分析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伤残鉴定,首先要进行骨折伤情分析。
这一分析需要通过相关影像学检查(如X线、CT、MRI等)和临床症状来确定骨折的类型、程度和损伤范围。
常见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类型包括滑车型、粗隆型、连枷型等。
三、鉴定标准股骨粗隆间骨折伤残鉴定的标准主要参考《伤残军人分类标准》和《人民武警部队伤残抚恤优待办法》等相关规定。
根据鉴定标准,股骨粗隆间骨折伤残可以被分为轻、中、重度,并对每个等级给出了具体的伤残评定要求。
3.1 轻度伤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轻度伤残指骨折后能够较好地恢复正常功能,对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无明显影响。
通常在鉴定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 骨折的稳定性 - 骨折部位的功能恢复情况 - 是否存在残骨、陈旧性骨折等并发症3.2 中度伤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中度伤残指骨折后功能有一定程度的限制,对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有一定影响。
通常在鉴定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 骨折后的功能障碍程度 - 骨折部位的畸形程度 - 是否需要辅助器具进行行走3.3 重度伤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重度伤残指骨折后功能严重受限,对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有较大影响,甚至完全丧失工作能力。
通常在鉴定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 骨折后肢体的功能障碍程度 - 骨折后的关节功能障碍程度 - 是否完全丧失行走能力四、鉴定程序股骨粗隆间骨折伤残鉴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4.1 专家评定在鉴定过程中,需要邀请相关科室的专家对患者进行评定,包括骨科医生、功能康复医生、放射科医生等。
专家评定将主要根据上述鉴定标准来评估患者的伤残等级。
4.2 病历和影像学资料分析鉴定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病历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充分分析,包括骨折类型、手术记录、康复情况等。
影像学资料将提供对骨折情况的直观了解,有助于评估骨折的严重程度和伤残程度。
股骨粗隆间骨折护理问题及措施一、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定义和分类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指股骨干部位的粗隆间发生骨折,常见于老年人,多数由于跌倒引起。
根据骨折形态和位置不同可分为单纯型、开放型、伴有神经血管损伤等。
二、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危害和影响1.疼痛:患者会出现明显的疼痛,影响日常生活。
2.功能受限:患者会出现行走困难,甚至无法行走。
3.并发症:如深静脉血栓形成、感染等。
三、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措施1.术前准备:(1)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身体状况、药物过敏史等。
(2)保持患者情绪稳定,消除紧张情绪。
(3)协助医生完成手术准备工作。
2.术后护理:(1)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定期翻身、拍背、吸痰等。
(3)控制患者疼痛,给予镇痛药物。
(4)预防并发症:如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定期按摩肢体、进行袜子按压等。
(5)营养支持:给予高蛋白饮食和维生素等营养支持。
3.术后康复:(1)康复训练:包括肢体功能锻炼、平衡训练等。
(2)社会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恢复信心,积极面对康复过程。
(3)定期随访:了解患者康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预防1.加强锻炼:适当进行运动锻炼,增强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
2.改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不动,避免高空作业等危险行为。
3.戒烟限酒:烟酒会影响骨质健康,应戒烟限酒。
4.注意营养:保证足够的钙、维生素D等营养素的摄入。
五、总结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老年人骨折,对患者身体和心理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采取全面有效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和术后康复等方面。
同时,我们也要重视预防工作,在日常生活中加强锻炼、改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等,从而降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生率。
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主要发生在股骨头腹侧或尺侧,损伤情况最为严重。
经典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可分为三种:复杂的骨折、断裂的骨折和转位的骨折。
1.复杂的骨折(Complex Fracture)复杂的骨折是指由于机械性损伤而同时损伤股骨粗隆间多处骨组织,呈现多个骨折面或多个断裂骨折,使骨折线不明显、公共轴线不完整,骨折线程度较严重,损伤范围较大。
其特征表现为前后粗隆间出现哈氏断裂,两头骨折面均有压缩、撞击或拉断痕迹。
2.断裂的骨折( Fracture Fracture)断裂的骨折是指股骨粗隆间共用的两个棘突的离断,其特征表现为:主要症状是患者疼痛明显,用力活动受限,伴有局部关节及周围软组织肿胀;X线检查显示两突之间有空隙,断裂线清楚,可见压缩或拉伸断口,股骨头可能出现脱位,骨折凸出或凹陷。
3.转位的骨折(Subluxation Fracture)转位的骨折是指股骨粗隆间不存在断裂,但是有移位现象。
其特征表现为:主要症状是患者复发性疼痛,用力活动受限,伴有局部关节及周围软组织肿胀;X线检查显示股骨粗隆间仍有结构完整,股骨头有轻度旋转移位或脱位,骨折线模糊,可见断裂痕迹偏少。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诊断和治疗考虑到其复杂性,应采取多学科协同的方式。
诊断方面,应完成临床检查、X线摄片及骨扫描检查等;治疗方面,根据损伤情况采取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如股骨粗隆间复杂骨折可采取连接钢板技术,断裂骨折最常采取拉伸或缝合等,转位骨折可采取关节内注射等来改善症状。
同时,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根据医生指示服用止痛药,并自行进行肌肉力量训练、关节活动训练、局部热疗等康复措施,以改善关节灵活性和活动度。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性质非常复杂,医患双方都应该加强对该病的认识,特别是针对运动爱好者,要从生活习惯、运动方式、服装鞋类等方面,加强预防措施,以减少意外及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股骨粗隆间骨折伤残鉴定一、概述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指股骨粗隆与股骨干之间的部位发生断裂,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
由于其严重程度和治疗难度,常常会导致伤残。
因此,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伤残的鉴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病因股骨粗隆间骨折通常是由于外力作用引起的。
常见的原因包括:1.摔倒或跌落:老年人或者有运动能力受限制的人容易在行走或者日常活动中摔倒或跌落,导致股骨粗隆间骨折。
2.车祸:高速碰撞或者被车辆碾压等交通事故也可能引起股骨粗隆间骨折。
3.运动损伤:高强度运动如滑雪、足球等也可能导致该部位的损伤。
三、诊断1.症状:患者通常会出现明显的疼痛和肿胀,行走受限制,甚至无法站立。
2.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是最常用的诊断方法,可以清晰地显示骨折部位和程度。
CT和MRI检查也可以提供更加详细的信息。
四、伤残鉴定1.伤残等级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能力鉴定管理条例》的规定,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伤残评定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肢体功能障碍:包括行走、站立、上下楼梯等能力受限制的程度。
(2)疼痛程度:患者是否存在持续性或反复性疼痛,以及疼痛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3)精神状态:长期受到身体障碍的影响可能导致情绪不稳定、焦虑或抑郁等问题。
2.伤残补偿计算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保险金计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工资:根据患者在事故前12个月内的平均月薪来计算。
(2)工龄工资:按照患者在事故前的工作年限来计算。
(3)伤残等级补偿金:根据伤残等级和相关标准来计算。
(4)医疗费用:包括住院费用、手术费用、药品费用等。
五、治疗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主要是通过固定患肢,使其自然愈合。
手术治疗则需要进行内固定或外固定,以帮助骨折部位恢复正常。
六、康复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康复,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设计。
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物理治疗:通过按摩、牵引、电刺激等方法促进肌肉恢复和关节活动度增加。
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护理要点
摘要:
一、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概述
二、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的护理要点
1.观察患者的生命指征
2.预防深静脉血栓
3.恢复期间的药物治疗
4.康复锻炼
5.饮食和日常护理
正文:
一、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概述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指股骨上端包括股骨头、股骨颈及大小粗隆之间的骨折,多见于60 岁以上的老年人。
由于老年时股骨粗隆间部位的骨质为海绵质骨,脆而疏松,所以容易发生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可能呈现为隐性失血,导致血压下降和贫血,严重时可能导致休克。
二、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的护理要点
1.观察患者的生命指征
术后一定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指征是否平稳,以防止股骨粗隆间骨折呈现隐性失血,导致血压下降和贫血,严重时可能导致休克。
2.预防深静脉血栓
术后要及时对患肢进行按摩,防止血液堆积而影响回流,最终形成深静脉
血栓。
同时,要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
3.恢复期间的药物治疗
恢复期间建议服用专业的接骨续筋、消肿止痛、舒筋活络、活血化瘀药物,如八仙接骨宝,以促进骨折愈合和骨痂形成。
4.康复锻炼
术后要进行积极的关节功能锻炼,以防止关节僵硬和功能障碍。
康复锻炼包括屈髋屈膝、抬腿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恢复关节功能。
5.饮食和日常护理
要保持患者的大小便通畅,注意饮食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以促进骨折愈合。
同时,要保持患者的床铺清洁、干燥,定期翻身,防止褥疮发生。
总之,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的护理要点包括观察患者的生命指征、预防深静脉血栓、恢复期间的药物治疗、康复锻炼和饮食以及日常护理。
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指的是股骨髁间部位的骨折。
在本文中,我将详细介绍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分型,并提供相关的信息和治疗选项。
股骨粗隆是股骨上端的一个骨结构,分为内髁和外髁。
股骨粗隆间骨折通常是由外力直接作用于膝关节,导致股骨粗隆骨折或粗隆间骨折。
这种骨折类型常见于高能量创伤,如交通事故或高坠伤,但也可以发生在老年人中的低能量创伤。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分型有多种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根据骨折线的位置和方向进行分类。
以下是常见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型:1. 3列分型系统(Three-column classification system):A型:单一骨折线,仅累及内髁或外髁的一侧。
B型:两个骨折线,累及内髁和外髁,但不涉及关节面。
C型:两个骨折线,累及内髁和外髁,并涉及关节面。
2. 4列分型系统(Four-column classification system):A型:单一骨折线,仅累及内髁或外髁的一侧。
B型:两个骨折线,累及内髁和外髁,但不涉及关节面。
C型:两个骨折线,累及内髁和外髁,并涉及关节面。
D型:三个骨折线,涉及内髁、外髁和关节面。
3. Orthopaedic Trauma Association (OTA) 分型系统:33A型:单一骨折线,不涉及关节面。
33B型:单一骨折线,涉及关节面。
33C型:多个骨折线,涉及关节面。
根据骨折的类型和分型,医生可以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一般来说,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适用于稳定的骨折,其中骨折片没有移位或移位不明显。
保守治疗的目标是通过使用石膏固定或外固定器来稳定骨折,并促进骨折的愈合。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当的活动限制和康复锻炼。
手术治疗通常适用于不稳定的骨折,其中骨折片有明显的移位或涉及关节面。
手术治疗的目标是通过内固定器(如钢板和螺钉)将骨折片重新定位并固定,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和恢复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