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桥疲劳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98 MB
- 文档页数:32
钢桥疲劳设计综述桥梁结构中的应力脉动主要是由活载及其引起的桥梁震动所造成的。
应力变动的幅度越大,即使平均应力小于屈服应力也会发生疲劳破坏。
铁路桥梁列车活载比较大,引起的震动也比较大,所以,铁路桥的疲劳问题更加突出。
公路桥中有些应力变化比较大的地方也要注意疲劳问题。
比如斜拉索如果经常发生风震也会发生疲劳问题。
造成疲劳破坏的原因有钢材的材料特性和局部拉应力的集中程度。
外因则是应力反复的循环特征和次数。
因此在计算结构进行疲劳研究时,需要对上述内因和外因做研究。
1.钢桥的疲劳特征钢桥的疲劳一般认为疲劳失效通常起始于高应力区,如几何突变处、受拉残余应力区和尖锐的不连续处(按裂纹处理)。
在循环应力作用下,疲劳裂纹始于此处,最终在剩余界面不能承受荷载峰值时构件失效。
疲劳裂纹的扩展近似沿最大主应力的垂直方向,其扩展速率成指数增长,早期增长较慢,占疲劳寿命的大部分。
由于这个原因,要较发现钢结构的裂纹则比较困难。
在设计钢桥时,比较容易发生疲劳裂纹的部位有:焊缝的根部或焊址、倒角、冲孔或钻孔、剪开边或锯开边、高接触压力下的表面、张紧索的根部、材料的不连续处或焊接缺陷、由于机械损伤而形成的刻痕或擦痕。
另外,在荷载具有较高动静比、荷载作用频繁、采用焊接、复杂接头的部位、环境的影响也会引起疲劳。
2.疲劳的分析处理方法疲劳的分析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类:(1)无限寿命设计无限寿命设计方法的出发点是构件在设计应力下能够长期的安全使用。
对于等循环应力,即应力幅和平均应力不随时间变化的稳定交变应力状态,无限寿命设计方法的强度条件是构件的工作应力不小于等幅疲劳应力极限强度。
对于随时间变化的不稳定的交变应力状态,可按最大应力幅小于构件的疲劳应力极限进行设计。
无限寿命设计作为一种简化的设计方法,往往使设计的构件过于笨重。
为了充分利用材料的承载潜能,设计应力水平不断提高,疲劳设计方法也从无限寿命设计进入有限寿命设计阶段。
(2)安全寿命设计安全寿命设计是保证结构在一定使用期内不发生疲劳破坏,因此允许构件的工作应力超过疲劳极限。
钢桥疲劳研究关键技术分析刘晓光(铁道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0081)摘 要 针对当今大跨度钢桥的建设和既有钢桥的使用状况进行分析,结合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中涉及疲劳的重点研究领域作了阐述,对钢桥疲劳研究成果的应用作了归纳,并展望了钢桥疲劳研究的前景。
关键词 钢桥 疲劳 整体节点 正交异性 寿命THE KEY TEC HNI QUE ANA LYSIS ON FATI GUE RESEARC HES OF STEEL BRI D GELiu X iaoguang(China Acade my of Railway Science Beijing 100081)ABSTRA CT The construction of long 2spa n steel bridges and the status of e xisted bridges are analyzed.Main fatigue re searches fields are de scribed wit h e nginee ring co nstr uction and ope ration management ,application of the achievements for steel bridge fatigue r esea rc h are induced.Furt her more ,the f oreground of steel bridge f atigue resea rch is prospected.KEY WO R DS steel bridge f atigue integral joints ort hotropic life作 者:刘晓光 男 1961年6月出生 博士 研究员x @11收稿日期61 引 言世界钢(铁)桥的应用和建设已经有200余年的历史,从1779年在英国建造的第一座铁桥到1874年的第一座钢桥,再到1880年建造第一座铁路钢桥,整整经过了百年时间,而此后的100多年则是钢桥发展时代。
钢结构桥梁的疲劳与寿命评估钢结构桥梁作为现代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大量的车辆和行人通行任务。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外界环境和车辆荷载的作用,钢结构桥梁容易受到疲劳损伤,严重影响其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因此,进行钢结构桥梁的疲劳与寿命评估是至关重要的。
一、疲劳损伤机理疲劳是指物体在经历了一定次数的应力循环加载后发生损伤的现象。
钢结构桥梁受到交通荷载作用时,会产生周期性的应力变化,而长期循环加载会导致钢构件内部的裂纹逐渐扩展,最终引发疲劳破坏。
常见的疲劳损伤机理包括低周疲劳、高周疲劳和蠕变疲劳等。
低周疲劳是指加载周期较长,应力变化较大的疲劳损伤,主要发生在大型移动荷载作用下;高周疲劳是指加载周期较短,应力变化较小的疲劳损伤,主要发生在交通荷载作用下;蠕变疲劳则是由于长期受到恶劣环境条件作用下,钢结构桥梁会出现温度变形和应力松弛,从而引发蠕变破坏。
二、疲劳与寿命评估方法为了确保钢结构桥梁的安全使用和延长其寿命,需要进行疲劳与寿命评估。
在评估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材料试验与力学性能研究:通过对钢材料的拉伸试验、冲击试验等试验手段,获取钢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进而分析其疲劳性能。
2. 荷载测量与应力分析:通过悬挂应变片、应变计等装置对桥梁进行实时荷载测量与应力分析,以获取荷载数据与桥梁的应变应力分布情况。
3. 疲劳寿命计算:根据钢材料的疲劳试验数据和荷载数据,采用伤害累积理论来计算钢结构桥梁的疲劳寿命。
4. 结构健康监测: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如无损检测、振动测试等,对钢结构桥梁的健康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疲劳裂纹、变形等问题。
5. 寿命预测与可靠性评估:通过建立可靠性模型,综合考虑材料的疲劳特性、载荷环境、结构健康状况等因素,对钢结构桥梁的寿命进行预测与评估。
三、寿命延长与维护策略对于已经投入使用的钢结构桥梁,为了延长其寿命和保障其安全,需要采取适当的维护策略。
具体策略包括:1. 定期巡查与检测:定期对钢结构桥梁进行巡查与检测,发现潜在的裂纹、变形等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性维修措施。
钢桥的疲劳分析范文引言:钢桥是一种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承担着车辆和行人的通行。
长期以来,由于交通流量的增加和重载车辆的增多,钢桥疲劳已成为桥梁设计和维护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对钢桥的疲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其原因、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疲劳问题的原因1.动力因素:钢桥在承受车辆荷载的同时还要面对自身的自重和震动荷载。
长期以来,车辆荷载和震动荷载的频繁作用会导致钢桥的材料疲劳,进而导致桥梁的损坏和断裂。
2.环境因素:钢桥承受了来自自然环境的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候变化、温度差异和湿度等。
这些因素会导致桥梁材料的膨胀和收缩,从而产生内部应变,加速钢桥的疲劳破坏。
3.施工因素:钢桥的施工质量将直接影响其使用寿命和疲劳性能。
如果施工质量不达标,如焊接不牢固、连接部位强度不足等,将使钢桥易受疲劳破坏。
二、疲劳破坏的影响因素1.轴重:车辆荷载是引起桥梁疲劳破坏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大型重型车辆以及超限荷载的频繁通行将极大地加速钢桥的疲劳损伤。
2.荷载频率:荷载频率指的是钢桥受到车辆荷载的作用频率。
频繁通行以及车流量大的地区会导致高频率的荷载作用,进而加速疲劳破坏的发生。
3.震动荷载:震动荷载是指由于地震、强风和行人等外来因素引起的钢桥振动荷载。
频繁的震动荷载会对钢桥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其疲劳性能。
4.桥梁结构设计:桥梁的结构设计将直接影响其抗疲劳能力。
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减少桥梁的应力集中和疲劳问题的发生。
三、疲劳分析和解决方案1.疲劳分析方法:采用有限元方法对钢桥进行疲劳分析,模拟不同荷载条件下的桥梁应力分布。
通过数值计算和模拟试验,对桥梁的疲劳性能进行评估,找出潜在的疲劳破坏部位。
2.组织检测和监测:通过常规的检测方法,如无损检测和应力监测,定期对钢桥进行结构健康检测。
及时发现和修补疲劳破坏的部位,可以提高钢桥的抗疲劳性能。
3.结构优化:通过改进桥梁结构的材料和几何形状,降低桥梁的应力集中和疲劳问题的发生。
采用较短的跨度和更好的材料可以有效地提高桥梁的抗疲劳能力。
文章编号:0451-0712(2007)04-0082-06 中图分类号:U44114 文献标识码:B 现代公路钢桥典型细节疲劳问题分析任伟平,李小珍,李 俊,卫 星,强士中(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成都市 610031)摘 要:疲劳是导致钢桥使用寿命缩短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设计、制造、架设及后期维护中需特别注意钢桥构造细节的疲劳问题。
在对疲劳荷载谱、疲劳损伤累积理论和焊接钢桥疲劳薄弱部位等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焊接钢桥疲劳分析中需注意的一些问题。
结合近些年来我国大跨径公路钢桥的建造情况,根据对部分关键构造细节所进行的疲劳试验结果,分析了几种新型结构型式和制造工艺中所存在的疲劳问题。
最后总结了防止钢桥疲劳破坏的方法,指出了目前我国钢桥疲劳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这对有效防止钢桥疲劳破坏事故的发生,提高我国钢桥的设计和制造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钢桥疲劳;疲劳荷载谱;索梁锚固;整体节点;钢桥面板;管节点;短吊杆 各种连接细节的疲劳性能是钢桥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
20世纪60年代,由于当时对公路钢桥疲劳认识不足,建造的钢桥中出现了许多设计不合理的焊接接头,在随后日益繁忙和加重的运输荷载作用下,许多焊接钢桥出现了疲劳裂纹,甚至发生了一些灾难性事故,特别是1967年美国西弗吉尼亚的Po in t P leasan t桥因疲劳和断裂而突然破坏的重大事故,引起了人们对钢桥疲劳的关注。
近些年来,各种形式的钢桥开始在我国得到大规模建设,特别在特大型桥梁中钢桥更是占据了主要地位,随之一些新型结构型式和制造工艺也不断出现在现代钢桥中。
目前我国的钢桥设计正朝着下面的方向发展:(1)设计变得更复杂;(2)较厚的高强度焊接结构材料比薄的较低强度铆接、栓接用的更基金项目: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00431822317)收稿日期:2006-12-11用整体现浇的施工方法时,由于立模板的原因,截面通常需要分层浇注,也就是说,至少需要等2次混凝土到达龄期时间,再加上各道工序,施工一跨时间至少需要1个月左右的时间。
焊接钢桥结构细节疲劳行为分析及寿命评估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加强。
钢桥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其优越的性能,在桥梁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以焊接钢桥为例,由于焊接接头是结构中最薄弱的部分,其疲劳行为表现出的损伤程度会对结构的安全性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对焊接钢桥的疲劳行为分析及寿命评估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二、研究内容和思路本文将重点研究焊接钢桥结构的疲劳行为及寿命评估。
具体内容如下:1. 焊接钢桥结构疲劳行为分析通过建立疲劳荷载工况,分析焊接钢桥结构中疲劳损伤的形态、位置和程度,探索疲劳行为产生的原因以及影响因素。
2. 焊接钢桥结构的寿命评估将研究对象的疲劳数据建模,利用疲劳剩余寿命模型进行寿命预测;同时,结合结构疲劳裂纹扩展规律,计算裂纹扩展至临界尺寸所需的工作时间,建立结构疲劳寿命评估方法,为焊接钢桥结构的寿命评估提供基础性方法。
三、研究结果和创新性1. 分析了焊接钢桥结构中疲劳损伤形态、位置和程度,进一步探索了疲劳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2. 建立了疲劳数据建模,并利用疲劳剩余寿命模型进行寿命预测及结构疲劳裂纹扩展规律计算,建立了评估方法,为焊接钢桥结构的寿命评估提供基础性方法。
3. 通过将分析结果与实际检验结果相互印证,证明了研究成果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可行性,可以为焊接钢桥的安全设计和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四、可行性分析和预期效果本研究的可行性和预期效果如下:1. 研究内容较为独特,并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对当前的钢桥建设和管理具有较好的指导价值。
2. 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先进性,可以为类似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参考意见。
3. 结果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可行性,对于提高钢桥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作用。
钢结构桥梁的疲劳与耐久性钢结构桥梁作为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极其重要的交通运输任务。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恶劣的环境条件和高度的交通负荷,钢结构桥梁容易受到疲劳和腐蚀的影响,降低其使用寿命。
因此,对钢结构桥梁的疲劳与耐久性进行研究和保护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
1. 桥梁疲劳的基本知识1.1 疲劳破坏的特点疲劳破坏是指在受到交变载荷作用下,材料在应力低于其屈服强度的情况下,经过一定次数的载荷循环后出现的裂纹扩展和最终破坏。
疲劳破坏具有突发性、难以察觉和扩展性的特点。
1.2 疲劳裂纹的形成在钢结构桥梁中,疲劳裂纹的形成主要受到动载和静载的作用。
其中,动载是指交通荷载的作用,静载是指无车荷载的作用。
动载和静载会在桥梁结构中产生应力集中,从而导致裂纹的形成。
2. 提高桥梁疲劳性能的措施2.1 加强结构设计合理的结构设计是提高桥梁疲劳性能的基础。
在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交通荷载的特点和变化规律,合理确定结构形式和截面尺寸,以提高桥梁的疲劳承载能力。
2.2 优化材料选择选择合适的材料对于提高桥梁的疲劳性能至关重要。
目前,常用的材料包括低合金高强度钢和耐久性好的复合材料等。
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抗疲劳性能,能够有效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2.3 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在桥梁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施工质量,避免由于施工不规范而引发的结构缺陷。
同时,还需加强对焊接工艺和焊接质量的监督,确保焊缝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 提高桥梁耐久性的措施3.1 防腐措施桥梁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大气中的腐蚀物质侵蚀,从而导致结构的损坏。
为了提高桥梁的耐久性,应采用合适的防腐措施,如涂层保护、防腐涂料等,减少腐蚀对结构材料的侵蚀。
3.2 做好结构养护桥梁的日常养护工作对于延长桥梁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养护工作主要包括定期巡检、维修保养和局部加固等,通过及时发现和修复结构缺陷,降低桥梁受损的风险。
3.3 加强环境监测定期对桥梁的环境进行监测,及早发现可能对结构产生影响的因素,对桥梁的可持续使用性进行评估和预测。
钢桥面板疲劳裂纹分析1 概述钢桥面板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和德国。
20世纪70年代以后,使用U肋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得到广泛运用。
在中国,早期的钢箱梁主要用于悬索桥的加劲梁,例如西陵长江大桥(1996年)、虎门大桥(1997年)、江阴长江大桥(1999年)。
其后,主梁采用钢箱梁的斜拉桥有南京第二长江大桥(2001年)、武汉军山长江大桥(2002年),截止2010年建成了许多采用钢箱梁的大跨径悬索桥和斜拉桥。
而连续钢箱梁桥的建设则迟于悬索桥和斜拉桥,最大跨径185m的崇明至启东长江公路大桥。
钢桥面板的疲劳损伤事例以英国的Severn桥、Wye桥最为著名,在日本,重车交通线路的国道、城市高速公路上于20世纪80年代末也发现了疲劳损伤。
之后,由于疲劳损伤不断增多,相关机构开始进行研究和疲劳试验,分析疲劳损伤的原因、研究和实施修复对策,设计钢桥面板时开始充分考虑到疲劳耐久性。
国内最近正在设计和施工的大跨度公路桥梁中,很多都采用了有利于钢桥面板抗疲劳耐久性的细节构造。
因此,对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病害成因的分析和研究对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抗疲劳设计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裂纹钢桥面疲劳裂纹出现的位置图2-1和表2-1所示:3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主要疲劳裂纹成因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疲劳损伤容易发生在交通量多的大型车辆混入率高的桥梁。
U肋钢桥面板中,纵肋和横肋(横隔板)的下侧切口部分的环形焊缝损伤(②)占比最多,接下来损伤较多的部位是顶板和竖向加劲肋的焊接部分(③),然后是顶板和纵肋的焊接部分损伤(④)。
②~④损伤类型占绝大多数,其次是纵肋之间的对接焊缝的损伤(⑦)。
3.1 U肋和横肋的交叉部分U肋和横肋的焊接部分产生的损伤类型如图3.1-1所示。
一般情况下,在加劲肋的交叉部分U肋截面贯穿于横肋,横肋一侧设置了切口和过焊孔。
为此,横肋和U肋在U肋两侧的腹板与密贴于横肋的切口/过焊孔之间通过角焊缝连接,由于其形状,应力集中很高,且板材的紧贴精度和狭窄的切口/过焊孔的环焊质量难以保证,因此环焊的焊趾部分开裂的情况较多。
midasfea_钢桥疲劳分析midas FEA Training Series钢桥的疲劳分析⼀. 概要1. 分析概要钢桥的疲劳裂纹⼀般是由焊接缺陷、结构的⼏何形状引起的应⼒集中、结构的应⼒变动幅度以及重复加载等原因引起的。
重复加载会引起疲劳裂纹发展,严重时会引起结构破坏,因此对抗疲劳较弱的部位应进⾏分析确定其抗疲劳能⼒。
本例题中钢桥采⽤焊接和螺栓连接,分析采⽤S-N 曲线⽅法即应⼒-寿命⽅法确定结构的疲劳寿命和损伤度。
2. 分析步骤疲劳分析的步骤如下:1) ⾸先做结构静⼒分析确定最⼤和最⼩应⼒的绝对值或者计算von Mises 应⼒,从⽽获得应⼒幅。
2) 当作⽤应⼒为变幅时,使⽤可将各应⼒幅组成起来的⾬流计数法(Rain flow counting)和S-N 曲线计算。
3) 考虑平均应⼒的影响确定疲劳寿命和损伤度。
建模→线性静⼒分析→应⼒疲劳分析→确认分析结果3. 疲劳分析的注意事项分析类型应为线性分析,且只对使⽤各向同性弹性材料模型的结构做疲劳分析。
线性分析后,使⽤得到的应⼒再做疲劳分析。
⼆. 疲劳分析的理论背景1. 疲劳分析疲劳是指在⼩于构件的屈服强度的荷载反复作⽤下构件发⽣破坏的现象。
疲劳分析的⽅法有应⼒-寿命法、应变-寿命法。
应⼒寿命法具有计算简单和分析速度快的特点。
midas FEA 中利⽤S-N 曲线使⽤应⼒寿命法进⾏疲劳分析。
2. S-N 曲线S-N 曲线是等幅反复荷载作⽤下的应⼒幅(stress amplitude, S)与构件到达破坏时的循环次数(cycle to failure, N)的关系曲线。
在静⼒分析结果中取最⼤绝对应⼒(maximum absolute stress)和最⼩绝对应⼒(minimum absolute stress)或范梅塞斯应⼒(von Mises stress)计算应⼒幅(stress amplitude),然后使⽤S-N 曲线就可以知道发⽣疲劳破坏时的疲劳寿命和循环次数。
浅谈钢结构桥梁的疲劳问题摘要:随着钢结构桥梁的疲劳问题的日趋突出,其疲劳设计问题也越来越得到重视。
在桥梁设计中,保证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是最根本的要求。
文中对目前应用广泛的钢结构桥梁的疲劳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桥梁疲劳设计问题对策前言近年来,钢结构桥梁在我国公路桥梁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一方面,钢结构桥梁的疲劳问题日趋突出;另一方面,我国公路钢桥规范与英、美等国钢桥规范相比,在疲劳设计方面规定比较简单。
因此,在以我国桥梁疲劳设计经验为基础的同时,应参考一些国外规范,总结出适合我国交通行业的疲劳设计的有效方法。
一、钢结构桥梁的疲劳30年来,我国的公路桥梁及铁路桥梁建设得到了迅猛发展。
桥梁的结构体系多种多样,目前正在由传统的石拱桥、钢筋混凝土梁板式桥梁向现代的钢结构拱桥、斜拉桥以及悬索桥的趋势发展。
由于车辆载荷的随机性、超载以及运行的频繁性,钢结构桥梁的疲劳问题历年来备受关注。
和承载力和稳定性一样,疲劳是影响钢结构耐久性的主要因素之一。
由于构造细节不合理,在重复重载交通、风或是地震等交变荷载的作用下,钢结构由此产生疲劳裂纹,疲劳裂纹不断开裂,直至影响钢桥的使用,甚至断裂破坏。
为了避免钢结构桥梁发生疲劳破坏,必须在设计阶段就对疲劳问题进行细致的考虑。
二、钢结构桥梁疲劳特征的影响因素影响钢结构桥梁疲劳的因素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3 种:1、结构的材料特性与疲劳有关的结构的材料特性主要有:钢材的性能、构件尺寸、结构的表面状况。
需要注意的是结构的疲劳性能随钢材强度的提高仅有微弱增加的趋势,所以由疲劳强度所控制的构件,采用强度较高的钢材是不经济的。
一般说来,构件的尺寸增加时疲劳强度降低。
疲劳裂缝源通常萌生于结构的表面,这主要是因为结构外表面的应力水平往往也最高,外表面的缺陷往往也最多和表面层材料的约束小,使得滑移带最易开动。
2、结构构造结构构造主要包括桥梁的结构形式、构件的连接形式和构造细节。
结构的制造和焊接工艺以及焊后处理工艺都对结构的初始应力分布和固有缺陷有较大的影响。
现代钢桥设计论文——钢桥疲劳分析09级土木(6)班11S050901609 林波一、概论疲劳是导致现代钢桥使用寿命缩短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在设计、制造、架设以及后期的维护中需要特别注意钢桥构造细节的疲劳问题。
但是,目前在役铁路钢桥由于设计、施工水平的局限性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许多旧桥在通行高速重载列车时的运营能力已明显不足,于是如何对铁路钢桥进行疲劳损伤检测和剩余寿命预测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工程界研究的热点。
在此我从导致钢桥疲劳的原因出发,分析了钢桥疲劳破坏的特点。
同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防止钢桥疲劳破坏的一些方法。
二、我国钢桥发展历史从钢桥200余年的发展史来看,钢桥的发展紧紧追随着钢的材料和制造技术的进步。
我国早在1888年就开始了钢桥的建设,到现在有100多年的历史了,但建国以前所建的钢桥,跨度都很小,建桥的钢材是进口的,结构是铆接的,采用工艺很简陋。
稍大一点的桥梁大都由外国商人承建,本国技术人员自行建造,具有代表性的钢桥是1937年建成的浙赣铁路钱塘江公铁路桥。
建国后,钢桥技术发展很快。
1956年借用原苏联的钢材和技术,建成京广铁路武汉长江公铁路大桥。
1968年用国产16Mnq钢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建成南京长江公铁路大桥。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为加快铁路建设,在成昆铁路修建中,系统的研究发展了栓焊钢桥新技术,一举建成各种不同结构形式的检焊钢桥44座。
结束了在我国使用了近100年的铆接钢桥的历史,这在钢桥发展史上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为我国钢桥技术发展开展了新纪元。
钢桥在改革开放后发展很快,1993年建成杨浦公路斜拉桥,1996年建成长江西陵峡公路大桥及江阴长江公路悬索桥等。
三、钢桥所用的材料钢桥所用的钢有碳素钢,低合金钢。
现代钢桥用材最多的是钢板。
用钢材制造成钢桥,要经过许多机械加工工艺和焊接工艺。
制成后要承受很大的静、动力荷载与冲击荷载。
因此被选作造桥的钢材,既要能适应制造工艺要求,又要满足使用要求。
浅谈钢桥的疲劳和断裂摘要:本文针对疲劳研究的必要性、疲劳损伤机理、钢桥疲劳裂纹维修措施进行了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钢桥;疲劳;断裂引言曾经有几座老钢桥因为有疲劳开裂而没有被发现,在某一天突然断裂,造成严重事故。
例如,韩国圣水大桥悬挂跨落水事故,死亡32人,受伤127人,汽车15辆落水。
这些事故使人谈虎色变。
一、疲劳研究的必要性公路钢桥的疲劳是指在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下构件在低于钢材屈服强度的情况下发生的脆性破坏。
钢结构构件最常遇到三种破坏形式:拉构件强度破坏、压构件失稳破坏、反复拉压构件疲劳断裂。
其中疲劳与断裂是钢构件失效的最可能原因。
据美国1982统计结果,80%-90%钢桥的破坏与疲劳断裂有关,1967年美国西弗吉利亚州的Point Pleasant大桥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倒塌,造成46人死亡,调查结果显示是由于一拉杆下缘产生解理断裂。
警醒下,各国对疲劳给于了相当的重视,随着工程实践和研究的加深,规范也在不断的修订和更新。
由于我国公路钢桥规范的落后导致了钢桥在设计、施工与养护时,不得不参考和使用英国、日本、美国等国外的规程和技术标准,而实际这些国外的规程和技术标准又不完全适合我国的国情。
进行我国公路钢桥的抗疲劳设计,保证钢桥长期安全使用是摆在桥梁工作者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
二、疲劳损伤机理疲劳是造成桥梁损伤,影响桥梁使用年限的主要因素。
目前桥梁钢结构大多使用焊接工艺,在焊接区域,桥梁结构由于当初设计的不合理性和反复重载作用下,很容易产生应力,从而在钢结构上产生疲劳裂纹,缩短钢桥的寿命。
在钢桥结构中,由于变形引起疲劳裂纹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腹板的呼吸疲劳,当板梁腹板的长宽比、高厚比超过一定限度时,在大于屈曲荷载的面内的荷载作用之下,腹板将会产生更宽的面外位移,而这个面外位移又将反过来在焊接板的边缘形成较高的弯曲应力。
长此以往,在重复荷载的作用下,将产生疲劳裂纹,最终使得钢结构提前失去效应。
钢桥疲劳分析基本理论综述科技经济市场疲劳是钢材在重复荷载所引起的反复应力作用下,在材料传力途径有局部缺陷或疵点处逐渐形成裂纹并扩展到断裂的一种行为。
由于桥梁应用材料科学理论发展的不完善、材料本身的缺陷、施工技术、施工方法、施工质量问题、车辆超载等方方面面的原因,许多桥梁都发生了疲劳破坏,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同时也在社会上造成极其不良的影响。
正交异性闭口加劲钢桥面板已成为大中跨度现代钢桥所通常采用的桥面结构形式,它的疲劳性能更格外令人关注。
钢桥面板受力复杂,节点类型及构造细节多式多样,它们的疲劳性能目前正在一些发达国家中开展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
可是到目前,各国桥规还没有关于钢桥面板疲劳设计的细则,在桥梁疲劳分析方面较为先进的英国桥规BS5400指出疲劳验算时应力分析和连接细节的疲劳强度分类需做专门的研究[1][2]。
目前钢桥面板疲劳验算的基本理论有疲劳验算所用的荷载和加载方式以及疲劳分析方法。
1疲劳验算采用的荷载及加载方式1.1荷载谱和应力谱1.1.1荷载谱和结构的静力设计不同,钢桥的疲劳设计所采用的荷载不应是按最不利情况采用强度设计时的标准活荷载,而应考虑采用经常作用的各种实际的车辆荷载,从而计算他们所引起的累积损伤。
为此,需要研究活荷载的频值谱,也称荷载谱。
荷载谱的制定,原则上应将设计基准期内通过桥梁的每一类车型按不同形状的影响线计算出相应的内力历程,然后再将所有的内力历程予以累计,就得到所需要的荷载谱。
为表示方便起见,一般另外再用标准活载对同样的影响线计算出标准荷载所产生的内力,而营运荷载的大小则用营运活载的内力与标准活载的内力之比来表示。
由此可见,荷载谱的形状随影响线的形状(长度、顶点位置等)、运量、车辆编组、车辆等因素而异。
虽然钢桥疲劳是由于日常各种荷重的车辆反复作用而引起的累积损伤过程,因此疲劳验算所用的荷载应尽可能与实际相符,但这需要现场交通调查,并在调查的基础上综合预测分析,其工作量很大,故可进一步简化处理,(1)车辆荷载频值谱,通过对公路桥梁的交通调查得出日常各种典型车辆的荷重和出现的相对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