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兽医流行病学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452.00 KB
- 文档页数:15
兽医流行病学:是研究动物群体中疾病的频率分布以及其决定因素的科学。
疾病监测:是指对某种或某些具体疾病进行系统、完整、连续和定期观察,调查其分布动态和影响因素,以便及时采取有效防制对策。
1.疾病自然史:疾病的自然史是指不给任何治疗或干预措施的情况下,疾病从发生、发展到结局的整个过程。
2.疾病的自然史:是指疾病的分布和感染的传播和维持生态学机理及宿主、致病因子和环境病因因素。
小生境:是指特定环境下的一种生存环境·生物在其进化过程中,一般总是与自己相同的物种生活在一起,共同繁衍后代;什么是Evans假说?1976年,Evans提出的多病因假说 1 认为疾病是由多因素引起的,是一种多病因学说,与现代流行病学的病因观相符; 2 不仅适用于传染病,也适用于非传染病; 3 其重要特征是需要确定假设病因与疾病之间的联系在统计学上是显著的(涉及动物组群间的比较)病因推断的方法和原则?病因推断的第一步是用求同法、求异法、伴随变异法或类推法形成病因假设;第二步是通过分析流行病学、实验流行病学和发病机理研究对病因假设进行检验。
作出病因推断的一般原则是因先于果的时间顺序、统计学联系强度、联系的一致性、联系的特异性、联系的普遍性、剂量应答关系和联系与现有知识相符。
以发病率和患病率为例,说明动态率与静态率的区别。
动态率是在一定时间内群体中新发生某事件的频率,以发病率为代表,其譬如死亡率、罹患率、治愈率、出生率等;静态率是在一定时间内存在某事件的频率,以患病率为代表,其他如感染率、携带率等。
风险和风险分析的基本概念。
风险是指某事件未来可能发生的结果的不确定性。
风险分析,是根据已有的信息,对由不确定性所产生的风险危害进行评估的方法,并对其可能性进行预测,从而采取规避或者降低危害影响的措施。
地方流行:其一是说明某地区动物群体中的某病以通常的、相对稳定的频率发生;其二是表示该地区动物群体中该病的发生在畜群间,时间和空间分布上有一定的规律性。
兽医流行病学练习题第一章绪论1.兽医流行病学重要研究动物群体中疾病的频率分布及决定因素。
2.兽医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是群体中的一切疾病, 涉及传染病和非传染病。
3.兽医流行病学的重要研究对象是畜禽群体, 有时也涉及到人群和野生动物群体。
4.兽医流行病学的研究任务是拟定病因、阐明分布规律。
制定防制对策并评价其效果, 以达成防止控制和消灭动物疾病的目的。
5.定性调查研究重要涉及拟定疾病的自然史和形成病因假设并进行定性检查两个方面。
6.定性调查研究涉及调查、监测、观测研究、实验研究、建模和疾病控制等7.兽医学的诊断学科有3个, 即临床兽医学、兽医病理学和兽医流行病学。
8.兽医流行病学有哪些用途?(1)拟定病因已知疾病的来源(2)研究病因位置疾病的防制对策(3)获取有关疾病的自然史资料(4)拟定和监测疾病防制规划(5)评估疾病防制的经济影响9.简述兽医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兽医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调查研究两个方面。
定性调查研究重要是拟定疾病的自然史, 形成病因假设并进行定性检查。
定量调查研究设计到疾病的数量和数字资料的表达和分析, 涉及调查、监测、观测研究、实验研究、建模和疾病控制的生物学和经济学评价等。
10.简述兽医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兽医流行病学重要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流行病学、实验流行病学和理论流行病学等研究方法, 此外尚有血清流行病学, 遗传流行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等方法。
第二章疾病分布1.疾病分布: 是指疾病在畜群间、时间和空间的分布状态, 又称三间分布。
.2.流行: 某地区的一个畜群在特定的时间间隔发生某病的频率超过预期的地方流行水平.称为该病发生流行.3.暴发: 是指在一短时间内一个畜群饲养单位或一定地区某病的病例数出乎意料地忽然.高。
.4.大流行:是指分布范围广, 群体中受害动物比例大的流行.5.发病率: 一定期期内某畜群中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6.累计发病率: 观测期开始时无病的个体在观测期内变为有病个体的比率.7.死亡率: 是某动物群体在一定期间内死亡动物总数与该群体同期动物平均数之比.8.病死率: 一定期期内患某病的动物中因该病而死亡的频率.9.某个时间内某病的病例数与同期群体的平均数之比称为(D).A感染率B发病率C携带率D患病率10.一定期期内某畜群中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称为(B).A感染率B发病率C携带率D患病率11.按性别对动物疾病发生率进行描述的率的表达方式是一种(A).A专率B粗率C调整率D标化率12.在流行特点上, 猪传染性肠胃炎在冬季比夏季更为常见, 我们称该病在时间分布上呈现(C)。
兽医流行病学原理一、学习兽医流行病学原理课程的意义、掌握本学科的研究内容、方法、用途。
二、兽医流行病学的定义、研究方法和用途;三、兽医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本学科与其它诊断学科的关系;第一章绪论学科已划分为三个二级学科,VE属于预防之下的一门学科。
第一节兽医流行病学的定义一、群体的疾病包括的内容问题研究对象;动物群体中的疾病问题,但有时也涉及人群的疾病。
动物群体是考虑的基本单位,而不是个体。
(集约化生产方式,生产规模扩大,经济效益提高,农民增收、农业增产、有4类群体疾病,传染病、寄生虫病、营养代谢性、中毒病。
侧重于预防,流行病),约10min;二、兽医流行病学的定义:动物群体中疾病的频率分布及其决定(影响)因素的学科,借以探索病因,阐明流行规律,拟定防制对策,并检查防制效果。
分布:包括有或无;1.几个名称的区分a)epidemiology,流行病学,指人群疾病流行问题;b)epizootiology动物流行病学,指动物群体疾病流行问题;c)zoonosis动物源性疾病,也称人畜共患病,d)Veterinary epidemiology,主要是研究动物群体疾病流行问题,但有时涉及人群中的疾病问题。
2.有关本定义的演化、发展过程;从开始局限于传染病,因为历史上传染病的危害最大。
但50年代以来,在人医许多传染病都得到控制,另一方面,工业发展,环境污染,使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环境公害引起的疾病危害突出。
在兽医,防疫计划实施,抗生素和疫苗使用,由单一病原体引起的经济损失降低,另一方面,集约化生产经营,病因复杂疾病,营养或代谢性疾病的比重升高。
(1)关于传染病群体现象的科学(Frost,1947);(2)传染病的生态学研究(Cockburn,1963);(3)疾病在群体中的分布和动力学研究(Sartwell,1973);(4)通过观察群体中疾病现象而对疾因作生物学推理的一种论证方法(Lilienfeld,1973);3作为论证病因的方法学,它所需回答问题;三个W,和hCD.时间when、地点where 、为什幺why 、及如何HOW,程度degree、还有控制control。
流行病学复制资料全集一、名词解释1、动物疫病流行病学:研究动物疫病在畜群中发生、发展和分布的规律以及制定预防、控制和消灭这些疫病的对策与措施的科学。
2、传染过程:指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和动物机体做出的反应这一对立统一的过程。
3、感染: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体的一系列病理反应,这一过程成为感染。
4、传染病: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床症状,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
5、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是机体对多种抗原物质,而非针对某一特定抗原物质的生理性免疫应答。
6、特异性免疫:动物患某种传染病痊愈后或病原微生物进入机体后机体常可抵抗同一种病原体再次的感染,这种有针对性的免疫能力称为特异性免疫。
7、内源传染:即病原体以非治病状态存在于健康动物体内,当受到不良影响,机体抵抗家降低,导致该病原体活化,毒理增强,并开始大量繁殖,从而引起感染发病。
8、混合传染:由两种或两种一上不同的病原体所引起的多病原体混合感染,在同一动物体内同时发生。
9、隐性传染:动物感染病原体后不呈现任何临床症状,且多为慢性经过,但用血清学或变态反应可以查明病原,此种传染称为隐性传染10、慢病毒感染:又称长程感染,指潜伏期长,发病呈进行性且最后取死亡转归的一种病毒感染。
其与持续性感染的区别,在于疾病的过程缓慢,但不断发展且无例外的死亡。
11、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机体时起,直至出现最初的一些临床症状为止,这一段时间成为潜伏期。
12、前驱期:潜伏期过后直至某种传染病的主要症状出现之前,这段时间称为前驱期。
此期主要呈现大多数传染病初期的一般症状。
13、明显期:典型的发病期,即于前驱期之后呈现某种传染病特有的典型临床症状或者全部主要症状时称为明显期。
14、转归期:分三种:一是痊愈,即病情好转,主要症状消失,病畜逐渐恢复健康。
二是带菌动物,即临床症状消失,但体内扔携带菌,如慢性猪瘟。
兽医流行病学原理一、学习兽医流行病学原理课程的意义、掌握本学科的研究内容、方法、用途。
二、兽医流行病学的定义、研究方法和用途;三、兽医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本学科与其它诊断学科的关系;第一章绪论学科已划分为三个二级学科,VE属于预防之下的一门学科。
第一节兽医流行病学的定义一、群体的疾病包括的内容问题研究对象;动物群体中的疾病问题,但有时也涉及人群的疾病。
动物群体是考虑的基本单位,而不是个体。
(集约化生产方式,生产规模扩大,经济效益提高,农民增收、农业增产、有4类群体疾病,传染病、寄生虫病、营养代谢性、中毒病。
侧重于预防,流行病),约10min;二、兽医流行病学的定义:动物群体中疾病的频率分布及其决定(影响)因素的学科,借以探索病因,阐明流行规律,拟定防制对策,并检查防制效果。
分布:包括有或无;1.几个名称的区分a)epidemiology,流行病学,指人群疾病流行问题;b)epizootiology动物流行病学,指动物群体疾病流行问题;c)zoonosis动物源性疾病,也称人畜共患病,d)Veterinary epidemiology,主要是研究动物群体疾病流行问题,但有时涉及人群中的疾病问题。
2.有关本定义的演化、发展过程;从开始局限于传染病,因为历史上传染病的危害最大。
但50年代以来,在人医许多传染病都得到控制,另一方面,工业发展,环境污染,使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环境公害引起的疾病危害突出。
在兽医,防疫计划实施,抗生素和疫苗使用,由单一病原体引起的经济损失降低,另一方面,集约化生产经营,病因复杂疾病,营养或代谢性疾病的比重升高。
(1)关于传染病群体现象的科学(Frost,1947);(2)传染病的生态学研究(Cockburn,1963);(3)疾病在群体中的分布和动力学研究(Sartwell,1973);(4)通过观察群体中疾病现象而对疾因作生物学推理的一种论证方法(Lilienfeld,1973);3作为论证病因的方法学,它所需回答问题;三个W,和hCD.时间when、地点where 、为什幺why 、及如何HOW,程度degree、还有控制control。
第五章兽医流行病学资料一、资料的概念和要求资料:是指收集在一起用作参考或作为信息的事实,尤其是数字事实。
资料可能与临诊症状、治疗和死亡剖检及实验室检查有关的事实,也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资料。
二、资料的分类1.经常性资料:有关部门按照工作职责和规定手机和掌握的记录、报表等。
2.短时性资料:通过专题调查或实验获取的资料。
第一节资料的性质三、资料要素(一)疾病的命名与分类疾病的命名一般按照特异病因(包含以最初发现人名或地名)、病变和机能紊乱及症状表现三个不同水平;兽医上通常以上述三要素部分相结合命名,如鸭疫里氏杆菌病。
布鲁氏菌感染病变或机能紊乱临床症状三个不同水平特异病因最初发现的人名或地名新城疫、马立克氏病子宫内膜炎、消化不良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第二节资料的来源一、资料来源兽医流行病学资料通常来源于常规积累的各种记录和统计报表资料,以及专门通过专题调查或试验获得的资料。
(一)常规积累的记录和统计报表资料来源1 政府兽医机构FAO、OIE和WHO2 基层兽医3 畜禽屠宰场4 养殖场5 血清库6 其他来源:如人医卫生防疫部门通过调查获得的一时性资料(二)专门通过专题调查或试验获取的资料二、资料的评价(一)对所收集资料的要求1 真实性:指能反映出疾病或所调查、研究事件真实情况的程度,即与实际情况符合的程度。
2 可靠性:在相同条件下,重复调查可获得相同结果稳定程度。
3 完整性:确保信息或数据不被未授权篡改或在篡改后能够被迅速发现。
4 可比性:以便于研究对象组间及不同地区、不同畜群比较。
(二)资料的评价1 定性资料:主要是一些观察现象以及对这些观察现象解释的资料。
2 定量资料:主要是一些统计资料(如发病率和死亡率、生产性能指标等)。
第三节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一、资料来源兽医流行病学资料通常来源于常规积累的各种记录和统计报表资料,以及专门通过专题调查或试验获得的资料。
(一)常规积累的记录和统计报表资料来源1 政府兽医机构FAO、OIE和WHO2 基层兽医3 畜禽屠宰场4 养殖场5 血清库6 其他来源:如人医卫生防疫部门通过调查获得的一时性资料(二)专门通过专题调查或试验获取的资料一、资料收集与整理(一)收集死亡、发病、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及兽医机构和运作资料(二)资料整理1 检查收集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及资料修正、剔除和补充;2 设计分组质量分组:按照性质和类型分组,如疾病、死因等。
兽医流行病学第一章绪言兽医流行病学主要研究动物群体中疾病的频率分布及其决定因素,是预防兽医学的一门重要学科。
研究范围是群体中的一切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研究对象是动物群体,主要是畜禽群体,但也涉及到人群和野生动物群体;研究方法是对群体中的疾病进行调查研究,收集、分析和解释资料,并作生物学推理;研究任务是确定病因、阐明分布规律、制定防制对策并评价其效果,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动物疾病的目的。
兽医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分为定性调查研究和定量调查研究两个方面。
前者主要是确定疾病的自然史,形成病因假设并进行定性检验;后者涉及到疾病的数量及数字资料的表达和分析,包括调查、监测、观察研究、实验研究、建模及疾病控制的生物学和经济学评价等。
兽医流行病学主要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流行病学、实验流行病学和理论流行病学等研究方法,此外还有血清流行病学、遗传流行病学、分子流行病学等方法。
兽医流行病学有下列几方面的用途:确定病因已知疾病的来源;研究病因未知疾病的防制对策;获取有关疾病自然史的资料,确定疾病的分布和感染的传播和维持的生态学机理,及宿主、致病因子和环境病因因素;制定和监测疾病防制规划;估价疾病防制的经济影响。
复习思考题1.简述兽医流行病学的定义。
2.简述兽医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3.兽医流行病学有哪些用途?教案:PPT1:流行病学发展简史来源于人类与动物传染病流行长期斗争经验来源于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和进步由单纯描述向描述加分析由定性向定量研究两个方面的相互渗透和相互结合,使流行病学研究内容和方法更加丰富、应用更广泛。
PPT2:一.发展史学科形成前期——自有文明史以来至18世纪公元前460——377古希腊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空气、水及地点》“Epidemic”我国“疫”、“时疫”、“疫疠”PPT3:15世纪中叶意大利威尼斯海港检疫法规我国隋朝“疠人坊”1662年英国John Graunt第一章寿命表设立比较组思想PPT4:(二)学科形成时期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1747年英国James Lind VitC治疗坏血病——开创流行病学临床试验1796年Jenner 接种牛痘预防天花——开创传染病控制的主动免疫PPT5:詹姆斯.琳德(James Lind1716-1795) 是一名英国海军外科医生, 他进行了一项相当于流行病学实验的研究,证实新鲜水果柠檬和柑橘等可预防坏血病。
BY一鸣传染和传染病的概念:1.传染的表现形式:(1)显性传染:机体的抵抗力较低,病原有足够的毒力和数量,大量繁殖,动物在临床上表现出一定的症状。
(2)隐性传染:病原体定居在某一部位,进行一定程度的生长繁殖,动物不表现任何症状。
(3)病原携带者:外表无症状,携带并排出病原体的动物。
2.传染病表现的共同特征:(1)每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异的病原微生物。
(2)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3)被感染的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应。
(4)耐过动物能获得特异性免疫。
(5)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一定的潜伏期和病程经过。
3.传染病的发展阶段:(1)潜伏期:长短不同,影响因素:病原的毒力和数量,侵入途径,生理状况。
(2)前驱期——前兆阶段,特点:表现一般临床症状,特征性症状未表现或不明显。
(3)明显期(发病期)——最高阶段,特征性症状相继出现。
(4)转归期(康复期)——最后阶段。
4.传染病的类型:按病程长短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传染病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染途径、易感动物。
传染病的流行规律:当三个基本环节同时存在并相互联系时,传染病才能流行;三种条件缺少任何一个,传染病的流行都不能发生。
1.传染源:病畜,病原携带者:潜伏期病原携带者、恢复期病原携带者、健康病原携带者。
2.传染途径:分为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
其中:水平传播包括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经空气传播、经污染的土壤传播、经活的媒介物传播、经污染的饲料和饮水传播)。
垂直传播包括经胎盘传播、经蛋传播、经产道传播。
3.动物的易感性易感性:指畜禽对某种传染病病原体感受性的大小。
受动物的品种、日龄、免疫状态、体质强弱、病原体的种类和毒力的影响。
4.传染病流行过程的表现形式:散发、地方流行性、流行性、大流行。
四个基本环节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养、防、检、治。
平时的预防措施:1)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畜舍的环境消毒,增强机体抵抗力;2)制定和执行定期预防接种和补种计划;3)认真贯彻执行国境检疫,交通检疫,市场检疫,屠宰检疫和健康畜禽定期检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