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会见权的保障与规范
- 格式:pdf
- 大小:489.94 KB
- 文档页数:7
律师会见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律师会见管理,保护当事人、律师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确保合法、公正、有序地进行律师会见,特制定本制度。
二、律师会见的性质和范围1、律师会见是指律师与当事人或者其他法律援助对象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
2、律师会见可包括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行政案件等各类诉讼和非诉讼事务。
三、律师会见的基本原则1、合法原则:律师会见必须依法合规,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
2、平等原则:双方在律师会见过程中应当平等对待,互相尊重。
3、保密原则:律师会见应当严格保密,不得泄露涉及国家秘密、商业机密、个人隐私等重要信息。
4、安全原则:律师会见应当保障当事人、律师和相关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5、有序原则:律师会见应当有序进行,不得有损会见秩序的行为。
四、律师会见管理的规定1、律师会见申请当事人或者其他法律援助对象需提出书面律师会见申请,申请中需明确律师的姓名、执业证号,律师事务所(律所)名称等相关信息,并由当事人或法律援助对象签字确认。
2、律师会见安排(1)律师会见的时间应当根据律师的工作安排和案件进度合理安排。
一般情况下,律师会见应当在工作日内进行,避免在休息日或节假日安排。
(2)律师会见的地点应当选择在律所或者法院等法律机构的会见室内进行,保障会见的私密性和安全性。
3、律师会见权限(1)未取得律师执照的人员不得进行律师会见。
(2)律师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确保依法进行律师会见。
4、律师会见的记录和保管律师会见时,应当由专门人员在场进行记录,并确保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记录资料由相关机关进行保管,并按照相关规定对外提供。
5、律师会见中的纠纷处理如在律师会见过程中发生纠纷,应当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处理,并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调解或者仲裁。
五、律师会见管理的责任1、相关机关应当建立健全律师会见管理团队,为律师会见提供专门的指导和服务。
2、律师事务所应当制定律师会见管理实施细则,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并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流程,确保依法开展律师会见工作。
保障律师执业权利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律师依法行使职权,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司法公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律师执业权利,是指律师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依法享有的知情权、申请权、申诉权、会见权、阅卷权、收集证据权、发问权、质证权、辩论权等。
第三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尊重和保障律师的执业权利,依法为律师提供便利条件,不得非法干预律师的正常执业活动。
第四条律师协会应当加强对律师执业权利的保障,维护律师的合法权益,促进律师事业健康发展。
二、律师执业权利的保障第五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保障律师的知情权、申请权、申诉权等。
第六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应当依法保障律师的会见权,不得无故拒绝律师会见当事人。
第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应当依法保障律师的阅卷权,及时提供案件相关材料,不得无故拒绝律师阅卷。
第八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应当依法保障律师的收集证据权,不得无故拒绝律师收集证据的请求。
第九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应当依法保障律师的发问权、质证权、辩论权,不得无故限制律师的发言。
第十条律师在执业过程中,有权拒绝违反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的行为,有权提出对案件处理的建议和意见。
三、律师执业权利的救济第十一条律师认为自己的执业权利受到侵害的,可以向有关机关提出投诉、举报,也可以向律师协会寻求帮助。
第十二条律师协会收到律师的投诉、举报后,应当及时进行调查,依法维护律师的合法权益。
第十三条律师在执业过程中受到侮辱、诽谤、威胁、报复、人身伤害的,有关机关应当及时制止并依法处理,必要时对律师采取保护措施。
四、工作措施第十四条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律师执业权利保障机制,加强对律师执业权利保障工作的领导。
律师会见制度1. 律师会见制度啊,那可太重要了!就像病人需要和医生面对面交流一样,嫌疑人也需要和律师好好沟通呀!比如在某起案件中,律师通过会见,了解到了关键细节,这对案件走向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呢!2. 你想想,要是没有律师会见制度,那得多糟糕啊!就好比在黑暗中摸索,没有方向。
像有个案例,正是因为有了律师及时会见,才避免了冤假错案的发生呀!3. 律师会见制度,这可是保障公正的重要一环呢!可以说没有它,正义可能就会被蒙蔽。
就像在迷雾中航行,没有灯塔指引怎么行呢?比如那起著名的冤案,要是律师能早点会见,也许结果就不一样了!4. 律师会见制度真的不能小瞧啊!这就像是给嫌疑人打开了一扇希望之窗。
有个例子,嫌疑人在会见律师后,心里踏实多了,这对他们的心理状态影响多大呀!5. 哎呀呀,律师会见制度简直太关键啦!好比是一场战斗中的有力武器。
就像某起复杂案件中,律师通过会见获取的信息,成功扭转了局面!6. 律师会见制度,那可是有着非凡意义的呀!如同给溺水的人扔去了救生圈。
比如某嫌疑人在绝望中,因为律师的会见重新燃起了希望!7. 你说律师会见制度重要不重要?当然重要啦!这就像运动员的教练一样不可或缺。
瞧瞧那些因为律师会见而改变命运的例子,还不够说明问题吗?8. 律师会见制度,真的是太有必要啦!没有它,就像汽车没了轮子。
有个例子中,律师会见后发现了警方的失误,避免了错误的判决呢!9. 哇塞,律师会见制度可太神奇啦!就好像魔法一样能带来转机。
像有个当事人本来都觉得没希望了,律师会见后找到了关键证据!10. 律师会见制度,绝对是不能忽视的呀!这简直就是通往公正的桥梁。
想想看,如果没有这座桥,那会怎样?比如某起案件因为律师会见,让真相大白于天下!我的观点结论:律师会见制度是维护司法公正、保障嫌疑人合法权益的重要制度,必须严格执行和不断完善。
刑事辩护律师会见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刑事辩护律师会见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在刑事案件中,律师的会见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被告的权利和案件的结果。
办案中心律师会见制度模板一、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律师依法行使辩护权,确保刑事案件办理的公正、公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律师会见是指律师在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家属的委托或者法律援助中心的指派后,为办理刑事案件,与被办案机关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会面、接见的执业活动。
第三条办案中心应当依法保障律师的会见权,为律师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便利。
第四条律师会见应当遵循合法、合规、公正、保密的原则。
第五条办案中心负责对律师会见工作进行管理和服务,确保会见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律师会见的申请和审批第六条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向办案中心提交以下材料:(一)律师执业证原件及复印件;(二)律师事务所出具的介绍信;(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其家属的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中心的指派函。
第七条办案中心应当在收到律师会见申请后的三个工作日内,对申请进行审查,并根据以下情况作出决定:(一)符合本制度的,予以批准;(二)不符合本制度的,不予批准,并告知理由。
第八条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办案中心应当提前通知被会见人。
三、律师会见的进行第九条律师会见应当在办案中心的会见室进行,必要时可以在特定的办公场所进行。
第十条律师会见时,可以进行录音、录像、拍照,但不得侵犯他人的隐私权。
第十一条律师会见时,可以就案件事实、证据、法律适用等方面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询问和解答。
第十二条律师会见时,不得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不得教唆、诱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从事违法活动。
第十三条律师会见时,不得干扰办案中心的正常工作秩序,不得影响其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四、律师会见的特殊情况处理第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办案中心可以暂停或者终止律师会见:(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拒绝与律师会见;(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特殊情况无法会见;(三)律师会见过程中出现重大突发情况;(四)其他需要暂停或者终止律师会见的情形。
律师与犯罪嫌疑人会见规则在刑事司法程序中,律师和被犯罪嫌疑人之间的会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这个环节既对被犯罪嫌疑人自身权利有保障,也便于律师全面地了解案件事实、调查进展、证据存证等信息,从而为嫌疑人提供更好的法律服务。
因此,为了规范律师与犯罪嫌疑人之间的会见,司法机关制定了一系列会见规则,以确保该环节的公正、透明和公平。
首先,当律师与被犯罪嫌疑人进行会见前,司法机关必须将相关文件和案卷资料分发给律师作准备。
律师在会见前应当充分阅读和研究这些文件,从中了解案件的性质、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法律程序和法律规定等信息。
其次,在会见的过程中,律师必须尊重被犯罪嫌疑人的权利和利益。
律师应该尽可能在不妨碍案件调查的前提下,向被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
尤其是对于已经被批捕、羁押或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律师的会见是一个及时了解其身体健康、安全状况,并适时出具关于该犯罪嫌疑人的法律意见和建议的绝好机会。
第三,司法机关需要规定和保护律师和被犯罪嫌疑人之间受到的任何会见保密,以及任何会见过程中使用的记录和协议。
律师和被犯罪嫌疑人之间的会见记录和笔记仅应被允许在必要时使用,而这种使用应遵循法律规定和程序。
律师在会见过程中应以温和、谨慎、职业的态度表现自己,避免在交流过程中暴露被犯罪嫌疑人的信息。
最后,在会见过程中,司法机关应当积极地响应律师、公民社会组织和被犯罪嫌疑人等各方面的来信和陈述,同时机关应该在合适的情况和合适的时间将这些来信和陈述反馈给相应的接受者。
司法机关应该设法在不妨碍犯罪调查的前提下,及时、公正地回复任何有关于该案件的来信和提问。
公安部、司法部关于进一步保障和规范看守所律师会见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安部,司法部•【公布日期】2019.10.18•【文号】公监管〔2019〕372号•【施行日期】2019.10.1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监狱管理正文关于进一步保障和规范看守所律师会见工作的通知公监管〔2019〕37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司法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安局、司法局:近年来,全国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切实加强协作配合,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关于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规定》(司发〔2015〕14号)要求,不断创新协作机制、完善保障制度、加强硬件建设,严格依法保障律师在看守所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取得明显成效。
但随着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法律援助值班律师等新制度的实施,看守所律师会见量急剧增多,一些看守所律师会见排队时间过长,甚至出现个别变相限制律师会见的现象,影响了律师的正常执业。
同时,个别律师违反会见管理相关规定,甚至发生假冒律师会见等问题,影响了监所安全。
对此,公安部、司法部经共同协商研究,现就进一步保障和规范看守所律师会见工作的相关要求通知如下:一、依法安排及时会见,保障律师正常执业。
辩护律师到看守所要求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看守所在核验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后,应当及时安排会见,能当时安排的应当时安排,不能当时安排的应向辩护律师说明情况,并保证辩护律师在48小时内会见到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看守所安排会见不得附加其他条件或者变相要求辩护律师提交法律规定以外的其他文件、材料,不得以未收到办案部门通知为由拒绝安排辩护律师会见。
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解除委托关系的,辩护律师要求当面向其确认解除委托关系的,看守所应当安排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书面拒绝会见的,看守所应当将有关书面材料转交辩护律师。
律师会见的规定律师会见是指当事人与律师之间的面对面讨论和交流,以便律师能够全面了解当事人的案件情况,并为其提供合理的法律意见和建议。
为了保障律师会见的公平性和秩序,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关的规定。
以下是关于律师会见的一些常见规定:1. 会见时间和地点:律师会见应该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通常在律师事务所的办公室或者相关法律机构的指定会议室进行。
会见时间应事先确认,并且会见地点应保证当事人和律师的安全和隐私。
2. 会见权限和范围:律师会见应该是保密的,并且受到法律保护。
律师在会见过程中可以向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和指导,但是不能代替当事人做出决策。
当事人有权拒绝回答律师提出的问题,或者中断会见。
3. 会见监控和限制:为了保障会见的公平和秩序,一些地方可能会对会见进行监控,并设立相关的限制。
例如,律师会见可能会被录像或录音,以备将来的参考和证据。
当然,在涉及敏感案件或涉及国家安全的情况下,可能会对会见内容进行严格的限制。
4. 会见监督和监管:一些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律师会见监督和监管机构,负责监督律师会见的执行和质量。
这些机构通常由律师协会或政府机构负责,并对律师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进行监管。
当事人可以向这些机构投诉律师的不当行为或违规操作。
5. 特殊当事人会见:对于一些特殊的当事人,如未成年人、精神病人、弱势群体成员等,可能需要采取额外的保护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包括指定特定的律师会见机构、指定特定的会见时间、增设监管人员等。
总的来说,律师会见的规定旨在保障律师会见的公平性、秩序性和保密性,以确保律师能够全面了解当事人的情况,并为其提供合适的法律帮助和支持。
这些规定有助于确保司法公正和法律面前的平等,并维护律师的职业尊严和权益。
同时,也需要适时地对这些规定进行修订和完善,以适应社会和法律环境的变化。
Open Journal of Legal Science 法学, 2017, 5(2), 28-34 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17 in Hans. /journal/ojls https:///10.12677/ojls.2017.52005文章引用: 周莳文, 邓钰玮. 律师会见权的保障与规范[J]. 法学, 2017, 5(2): 28-34.The Protection and Specification of Lawyers’ Interview RightShiwen Zhou, Yuwei DengFaculty of Law,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GuangdongReceived: Apr. 10th , 2017; accepted: Apr. 27th , 2017; published: Apr. 30th, 2017Abstract The right of interview is the derivative right of the right of defense, and its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have witnessed the progress of criminal legal civilization. It is the key to safeguard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criminal suspect and the defendant, but the one-sided empha-sis on the right of priority does not accord with the objective law.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ystem of lawyer’s interview right should be carried out around the two centers of security and standar-dization. In practice, it is difficult to meet the lawyer, and on the other hand, there is the lack of ef-fective supervision of the legality of the lawyer’s interview behavior, and there is still a “legitimate” confusion.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clarify the legal meaning of the right to interview and re-gulate the lawyer’s right to interview, and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arising from the meeting of lawyers, to improve the security mechanism of the right to right to interview lawyers. KeywordsLawyers’ Interview Right, Protection, Specification律师会见权的保障与规范周莳文,邓钰玮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广东 广州收稿日期:2017年4月10日;录用日期:2017年4月27日;发布日期:2017年4月30日摘 要会见权是辩护权的衍生权利,其产生与发展见证着刑事法律文明的进程。
保障律师会见权是维护犯罪嫌周莳文,邓钰玮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的关键,但片面的强调会见权优先不符合案件侦破的客观规律。
律师会见权制度的设置,应当围绕保障与规范两个中心来进行。
实践当中“会见难”的难题一直在困扰着广大职业律师,另一方面,对于律师会见行为的合法性缺乏有效的监管,律师会见仍然存在一些是否“正当”的困惑。
为此,有必要厘清律师会见权的保障与规范的法律意义,立足律师会见的现状与问题,完善律师会见权的保障机制,合理地规范律师会见权。
关键词律师会见权,保障,规范Copyright © 2017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1. 引言律师会见权是指律师依法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会见权是行使辩护权的前提基础,是程序正义与人权保障理念的本质要求。
保障与规范会见权对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益,监督司法机关执法的合法性具有双重的法律意义,关系着案件侦破与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等工作的开展,也是法治中国建设的主要内容。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37条的规定明确了会见权的保障:只要律师出示有效的法律证明,即可要求会见。
会见应当及时安排,并不得超过四十八小时。
律师只需凭“三证”,可直接到看守所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这一规定体现了对律师辩护权的尊重与保障。
《刑法修正案(九)》第三百零八条规定泄露案件信息罪,第三百零九条扰乱法庭秩序罪等条款,均强调了律师在内的辩护人、诉讼代理人不得泄露依法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中不应当公开的信息,不得扰乱法庭秩序。
近年来,我国法律对律师的执业行为规定趋于严谨,这些规定不仅规范了包括会见权在内的律师权利,同时也有效约束侦查权力,从而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益,有助于案件的侦破与打击违法犯罪活动。
2. 律师会见权的现状与问题实践中,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仍然存在许多障碍,超期羁押,刑讯逼供等违法现象仍然存在。
如果会见权被忽略,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容易处于精神崩溃的状态,律师辩护权之行使容易陷于困境。
而对于律师会见当中的行为是否合法,在现有的制度安排中难以进行有效监督,案件的顺利侦破受到违法会见行为的阻碍。
调查与分析各地律师会见的情况,总结我国律师会见权现状中还存在下列问题:第一、会见的环境是保障律师会见权的客观条件,部分看守所安排律师与犯罪嫌疑人的会见室的私密性不足,影响律师会见权的行使;看守所未设置安全等级标准,没有针对不同案件的特殊情形进行安全等级的防范,安全保障有待改进。
第二、会见资源配置不当,在会见高峰期会见的人数超出看守所接待的能力范围,造成会见的低效率。
第三、在受贿案件以及监视居住案件中仍存在会见难的情况,即使辩护律师送达了律师公函,看守所仍会以诸如“案情重大”的理由拒绝律师会见当事人,例如“王林案”。
拒绝会见的标准不明,随意性大直接导致了会见难。
第四、驻所检察室获取律师会见的信息不全且滞后,难于发挥监督作用,监督效果具有不确定性。
第五、个别律师违反职业道德,在正义与私利冲突之间可能做出妨害司法公正的不法行为。
第六、检察机关的控诉职能与律师的辩护职能存在严重对立,侦查机关要侦破案件保证破案率,律师只有完成委托事项才能收取服务报酬,获得行业评价,双方在职责履行上存周莳文,邓钰玮在控方的部门利益与辩方职业利益冲突。
3. 保障与规范律师会见权的理论基础3.1. 关于律师会见权的保障强大的公权力是为了侦查活动的开展,为使利益达到平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也需要维护自身权益的外部力量。
我国加入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4条对被告人的会见权进行了多方面的规定,被告人不仅有权获得会见律师的时间上的便利,即有充分的时间与辩护律师联络并为辩护做准备,而且还有权获得与案件有关的文件和证据。
这样的权利不会因为被告人的不同而有任何差异[1]。
首先从人权保障的角度来说,“如果说刑法是犯罪人权利的大宪章,那么,刑事诉讼法则可以被看作被告人的大宪章。
”[2]一方面,相对于强大的公权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处于弱势的地位,为了防止权益的天平失衡,需要赋予弱势的一方自我保护的途径。
另一方面,从公权力的作用对象来说,每一个公民都可能成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保障律师的会见权即是保护每一个人的基本权利。
律师会见权作为辩护权的衍生,其发展历程也是刑事诉讼对人权保障的进程。
中世纪的纠问式诉讼中,“法官的全部艺术在于取得被告人的供述”[3]。
审判者并非作为中立的第三方,也充当了侦查机关的角色,被追诉人成为了诉讼当中的工具。
随着启蒙运动的开展,刑事法律制度受到了民主、人权、理性等盛行思想的怀疑与批判,终于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现代辩护制度开始产生。
早在“制宪会议”时,法国法律就规定,被告人有权从供述或对质之时起聘请律师。
美国宪法通过修正案明确:被告有权获得律师的辩护。
二战后,人权愈加受到关注,受此影响,作为“被告人大宪章”的刑事诉讼法也在不断细化、充实律师的辩护权。
俄罗斯1993年的宪法体现了这一趋势,该法规定:获得律师的辩护是公民的权利,而国家有义务保障公民的权利[4]。
由此可见,法律为了实现保护被告人的目的,需要律师及时介入案件当中,以律师的专业背景协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维护自身的权益避免受到公权力的侵害。
第二,从法律公正的角度来说,刑事案件要求侦查、起诉以及审判等各个过程公开正当,也要求案件最终的处理结果体现公平正义。
前者是程序公正,后者是实体公正,两者共同组成了法律公正的基本内容。
法彦有云:“正义不仅应得到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
相比实体公正判定的量化难度大,程序公正更具有可操作性,通过程序公正来保障实体公正并进一步全面实现司法公正是一条可行之路,程序公正可以做为在实践中追求司法公正的切入点[5]。
只有在公正的程序中,诉讼参与人得到权利的主张机会才是公正的,案件结果才能体现公平正义的精神。
在我国超期羁押,刑讯逼供等现象仍然存在,对程序正义的践行尚有不足,不利于司法审判结果的公平正义。
律师会见权作为程序正义的必要条件,只有切实保障才有实现司法正义的可能。
因此,在相对于其他部门法公权力力量更为强大的刑事诉讼领域,应该充分地保障律师会见权。
第三,从刑事诉讼构造看,英美法系侧重控诉双方的在案件当中的对抗性,双方应当在“平等武装”下追求各自的诉讼目的,这样平等的对抗在审判前就已经形成,贯穿于案件始终,律师应当尽早地介入案件当中帮助犯罪嫌疑人收集对己方有力的证据。
而大陆法国家的刑事诉讼的主要目的在于发现案件事实真相,侦查人员应当客观收集有利或不利犯罪嫌疑人的证据,追究有罪者责任,避免无罪者受牵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