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会考复习资料

高中语文会考复习资料

高中语文会考复习资料
高中语文会考复习资料

高中语文会考复习资料

导语:独步天下指天下没有第二个。

1.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5.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6.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8.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9.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10.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11.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12.数典忘祖: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13.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14.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15.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危急。

16.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丢失。也比喻消息传得极快。

17.进退维谷:形容进退两难。

18.如坐春风: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

19.春风化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20.间不容发:形容情势极其危急。

21.祸起萧墙:指祸乱从内部发生。

22.炙手可热:形容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23.一衣带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

24.下车伊始: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25.开门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

26.水清无鱼: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27.盲人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

28.独步天下:天下没有第二个。

1、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和散文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和《松堂游记》等。

2、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着名作家。“左联”发起人之一。代表作小说《沉沦》。还有着名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等。

3、梁实秋(1903-1987),现代着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翻译家。曾与徐志摩、闻一多创办新月书店。代表作有《雅

舍小品》、《雅舍谈吃》、《看云集》、《偏见集》、《秋室杂文》等。

4、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5、史铁生,北京人,当代作家。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欢树》等。《我与地坛》是他的散文代表作。

6、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主将。“鲁迅”是他在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是所用的笔名。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野草》《朝花夕拾》,杂文集《坟》《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华盖集续编》《准风月谈》等等。

7、肖伯纳。爱尔兰戏剧家。萧伯纳杰出的戏剧创作活动,不仅使他获得了“ 20世纪的莫里哀”之称,而且“因为他的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精神,其令人激励和讽刺往往蕴含着独特的诗意之美”,于1925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8、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现代杰出作家,“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先驱者之一。曾与郑振铎、王统照等在北京发起成立我国第一个新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主办刊物《小说月报》,提倡为人生而

艺术(文学反映人生、关心人民疾苦)。长篇小说《子夜》《腐蚀》和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是他的代表作。他的小说《春蚕》《秋收》《残冬》合称为“农村三部曲”。

9、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诗论》《谈美书简》等。主编的《西方美学史》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着作。

10、清冈卓行(略)

11、达尔文(略)

12、毛泽东(略)

13、徐志摩(1896-1931),笔名云中鹤、南湖,浙江海宁人。诗人、学者。新月社的主要发起人和主要成员之一。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名篇有《再别康桥》《沙扬娜拉》《在病中》等。

14、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中国现代着名诗人。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被称为“雨巷诗人”。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的明朗、沉挚。

15、莫泊桑(1850-1893),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有“短篇小说巨匠”之称,一生写了近300篇短篇小说和6部长篇小说。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羊脂球》《项链》和长篇小

说《漂亮朋友》等。

16、契诃夫(1860-1904),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大师。代表作有中篇小说《第六病室》、剧本《樱桃园》和短篇小说《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等。

17、曹雪芹(?—1763》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我国清代伟大的小说家。《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高峰。《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并通过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制度必然崩溃灭亡的历史趋势。

18、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水浒传》是第一部描写农民斗争的长篇章回小说,它与《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合称我国四大古典长篇小说。

19、曹禺,原名万家宝,现代着名剧作家。代表作有话剧《雷雨》《日出》《北京人》,历史剧《王昭君》等。

20、老舍(1899-1966),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1950年获“人民艺术家”称号。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等。

21、关汉卿,号已斋叟,元代伟大的戏剧家。他与马致远、白朴、郑光祖合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有《窦娥冤》《望江亭》《救风尘》等。

22、王实甫,元戏曲作家。着作《西厢记》是元代剧本

中最长的一部,在元杂剧中有“天下夺魁”的艺术成就。

23、孟轲(约前372-前289),字子舆,战国时邹人,儒学大师,有“亚圣”之称。《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孟子的主要主张是仁政、民贵、君轻。

24、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时赵国人,着名思想家。主张“法后王”“性恶论”。《荀子》为荀子和其弟子所作,是先秦儒家重要作品。

25、贾谊(前200-前168),世称贾生,西汉文学家,政论家。代表作《过秦论》《论积贮疏》。

26、司马迁(约前145-约前87),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着作《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包括12本纪(帝王传记)、30世家(诸侯传记)、70列传(着名人物传记)、10表、8书,共130篇。它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鲁迅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7、王羲之(321-379),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代表作《兰亭集序》。

28、陶渊明(365-427),东晋着名诗人。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等。

1.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

2.表官职变化的:

(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

(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3)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

(4)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

(5)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

(6)表恢复的:复、还

(7)表兼代的:兼(表兼任);领(兼代);权,行,假,署(代理);

(8)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

(9)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

(10)知(典、主)视事用事下车(伊始)掾丞洗沐乞骸骨致仕

2020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考试模拟试题

2020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考试模拟试题(一) 1.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和(),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 2.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与()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 人功能;以()为本,推进语文课程深层次的改革。 4.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 ()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思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 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5.思维发展与提升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的发展,促进深刻性、()、()、()、创造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 6.学生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学习活动,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几 个方面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其中课程目标包括()、语言表达与交流、()、()、发展逻辑思维(、)、()、鉴赏文学作品、()、传承中华文化、()、()。7.学习任务群以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追求语言、知识、技能和思想 情感文化、修养等多方面多层次目标发展的综合效应,而不是()、( )的简单线性排列和连接。 8.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由必修、()、()三类课程构成。三类 课程分别安排7-9个学习任务群。()、()、()方面的内容始终贯串其中。必修课程7个:()、()、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写 作、()、()。 9.必修阶段各类文本的阅读量不低于()字。 10.语文课程评价要综合发挥检查、()、反馈、()、甄别、选拔等多种功能, 不宜片面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11.改革考试评价和招生制度,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探索“两考合 一、等级表达、()、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机制和“()” 的录取模式。 12.青岛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改革实施方案的基本原则:坚持育人文本, (),坚持科学规范,()。 13.综合素质评价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情况,评价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 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和()等6个方面。 课程标准和方案测试卷 答案 1.交际工具信息载体 2.综合性实践性工具性人文性 课程标准和方案测试卷

高二语文会考试题

201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题 时间:120分钟分值:100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一、(10分,每小题2分) 1、选出下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 A.青荇xíng 箪dān食椽chuán子爱憎zēng分明 B.靡mǐ涯耿gěng然显赫hè面聆謦qǐng欬kài C.朱拓tà缱绻.quǎn 一爿pán店乖角儿juér D.监jiàn生瘐yǔ毙搭赸shàn 肩胛.jiǎ 2、填入下列空缺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如果我们回想一下,我党在______时期,我们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和对于中国革命的认识是何等______,何等______,则现在我们对于这些的认识是_______得多,_______得多了。 A、幼稚肤浅贫乏丰富深刻 B、幼年肤浅贫乏丰富深刻 C、幼年肤浅贫乏深刻丰富 D、幼稚贫乏肤浅深刻丰富 3、下列各句中加黑词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A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伙横行乡里、鱼肉人民的地痞流氓终于身陷囹圄。 B 、台湾明山书局出版的《中国儿童大百科全书》很有意思,有一种新思路,通过讲故事带出百科知识,令人面目一新。 C 、她爸爸是乐队指挥、妈妈是歌唱家,平时耳闻目睹,多方接触,所以她也爱好音乐。 D 、我们要采取科学的态度,运用科学的态度,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儒家学说进行挖掘、整理、总结、研究,取其精华,剔其糟粕,既不抱残守旧、照搬照抄,也不数典忘祖、全盘否定。 4、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采取各种办法培训和提高师资水平,尤其是中年教师的水平。

B.律师出庭辩护,始终抱着与检察员、审判员共同弄清案情,依法处理案件。 C.历代古今中外的历史经验证明,温室里是培养不出有用人材的。 D.零点集团董事长袁岳表示,中国民航业在着装和服务用语规范、业务高效、票房服务便捷、环境舒适、事前告知等“显性”服务方面不乏亮点。 5.对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辞体,也叫“骚体”代表诗人屈原。这种诗体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是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流派的发端。 B“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主管音乐的机关,由它采集的民间歌谣也被称为“乐府”。C司马迁的《史记》对我国的史学和文学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史学,它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作为文学,他开创了传记文学的先河。 D“唐宋八大家”,指唐宋两代八个散文作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二、(8分,每小题2分)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6、对下列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①锱铢:极言贵重的东西;②南亩:泛指农田 ③九土:即九州,指全国;④呕哑:难听的音乐 ⑤独夫:孤单的人;⑥戍卒:指陈胜、吴广等起义者 ⑦楚人:指刘邦;⑧焦土:指阿房宫被烧毁 A.①④⑤⑦B.②③⑥⑧C.①③⑤⑧D.②④⑥⑦ 7、下列两句中的划横线虚词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A.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不同。 B.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也不同。 C.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也相同。

2020年湖南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十一)语文

2020年湖南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十一) 语文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考试范围:学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8、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满分9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3分) A.引力波有可能继电磁波之后成为一种通讯的新媒介,并最终走进我们的日常生 活吗?这让我们拭目以待 ....。 B.他们根据可靠线索,找到张某,要他供出酒是从哪儿贩来的,再缘木求鱼 ....,终于找到了制造假酒的黑窝。 C.我们要采取科学的态度,对儒家学说进行挖掘、整理,既不抱残守缺 ....、照搬照抄,也不数典忘祖、全盘否定。 D.中药可能毁于药,这绝不是耸人听闻 ....。把药贱卖成草的做法,付出的是物种灭绝、环境破坏的沉重代价。 2.下列各句中,没有 ..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由于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提高和普及,为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媒体 教学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B.在技术革新中,公司组织有关人员围绕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对工艺设计、

2017级河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2017级河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河南省2017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 本试题卷共8页,六大题,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14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模块薄膜摩肩接踵磨杵成针 B.禅让 * 肆无忌惮殚精竭虑 C.誊写眷顾开卷有益稳操胜券 D.纯粹青翠鞠躬尽瘁猝不及防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缜密攻艰战走投无路根深蒂固 B.璞玉平衡木门可罗雀曲指可数 C.切磋蒸馏水厉行节约谈笑风生 D.暮蔼破天荒汗流浃背筚路烂缕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把民族的转化为世界的,留学人员责无旁贷,要用外国人听得懂、听得进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②央视《朗读者》这个温文尔雅的节目,用朗读的方式传达出文字背后的价值,感染、鼓舞、教育了亿万观众。 ③热心公益在这所高校蔚然成风,学生们利用节假日走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展现了当代青年的精神风貌。 ④古代家训内容广泛,无微不至,包括*道德的要求、谋生技能的传授、为人处世的告诫等,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⑤王羲之书写的《兰亭集序》,字体变化多样,笔画疏密有致,尤其是全篇二十多个“之”字,个个写法不同,别有洞天。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天眼”开眼、“墨子”传信、超算发威、北斗定位,中国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奔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潮头。 B.博物馆需要明确自己的功能定位,为社会提供“雅俗共赏”的服务,既吸引专业学者前来研究,也鼓励寻常百姓常来参观。 C.推行合适的养老模式,把“老有所依”落到实处,解决全社会的养老问题,取决于国家政策和相关部门的具体措施来决定。 D.当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时,标志着其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力。

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一语文试卷

沈阳市同泽高级中学2015年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一)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Ⅰ、Ⅱ两卷,满分100 分,答题时间9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Ⅰ卷(满分40 分) 一、(满分9 分,每小题3 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刹住“四风”,不仅需要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下马看花,同样也需要群众举报监督的“锦上添花”。 B.制造昆明“3·1”暴力恐怖事件的恐怖分子,危害平民,滥杀无辜,罪不容诛,正义的力量决不允许他们逍遥法外。 C.在新春庙会的民间工艺秀现场,刺绣、面塑、剪纸、吹糖人等众多民间绝活亮相,令观众目不暇接。 D.搭建成四面佛的岩石,相叠相倚,砌成了一场触目惊心的雕塑展览,给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带来壮美的体验。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发现,多吃水果、蔬菜、西兰花可能降低咽癌、喉癌、食道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生几率。 B.为“苹果智能手表”节省用电,大多数时候都保持屏幕休眠状态,仅在佩戴者抬起手腕,拟查看表面时自动唤醒。 C.海明威自始至终没有提醒我们他在表现渔夫的精神,赞美渔夫面对挑战永不屈服的灵魂,他是让我们自己去理解他。 D.面对互联网巨头的强势进攻,其他支付厂商也加紧在移动支付领域的产品出新,推出面向企业端的移动支付产品。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近些年,春晚小品主要有三个缺点:乏味、老化和媚俗。,,,;,;。以上种种,既对小品的发展也对如何认识今天的观众提出了挑战。小品如何转型,如何在春晚的舞台上再现活力,是生存现实提出的迫切要求。 ①表演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②对通俗与庸俗之间的分寸拿捏不够,一些作品为迎合观众而不顾尺度,这是媚俗 ③新的题材难找,想象力又不足,剧本立不住 ④创作乏力使得小品缺少观众的认可 ⑤这是乏味 ⑥表演方式老化使得观众兴趣降低,受到的批评越来越多 ⑦这是老化 A.②⑥⑦③①④⑤B.②③④①⑦⑤⑥C.④③①⑤⑥⑦②D.③⑤①⑦④⑥② 二、(满分15分,每小题3分) 4.下列文言文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君王和沛公饮酒,军营里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作为娱乐的, 请让我舞剑。)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

山东省2013年12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第Ⅰ卷(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滞.留投掷.对峙.置.之不理 B.禅.让阐.明讪.笑潸.然泪下 C.谚.语赝.品砚.台垂涎.三尺 D.坚.毅歼.灭虔.诚潜.移默化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美国密歇根大学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有48%的大学生同情心或爱心极度衰退,这是人们不重视阅读,而过度科技产品所造成的结果。 ②国际互联网传递着世界最新消息,它了各国文化,使越来越多的人相互了解。 ③高一·三班球队很强,同他们比赛我们要认真准备,不可掉以轻心。 A.依赖勾通势力 B.依靠沟通势力 C.依靠勾通实力 D.依赖沟通实力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部新开发的这个景区真是秀丽神奇,青青的山, 绿绿的水,令人流连忘返 ....。 B.尽管十几年来经历了许多风雨,但老赵一家五口人 始终相敬如宾 ....,和睦相处。 C.学习成绩的提高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 ....的过程,想一口吃成胖子,是不切实际的。 D.真正的名家学者并不愿他的学生亦步亦趋 ....,而是希望他们超越老师。 4.下面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针对连续两个季度经济增速下滑,政府出台了减轻小微企业税负、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B.放手让更多的人参与环保,保障和提高公众的环境权益,这正是现代社会依法推进环境保护。 C.有无伟大、不朽的经典,可以说明一个民族是否成熟,也可以决定一个民族是不是在文化上先进。 D.在多数人已过上丰衣足食的小康生活的情况下,对简朴生活的提倡,有助于我们校正生活的目标和质量。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古诗词中的生态意境

北京市2019年普通高中会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北京市2019年普通高中会考语文试题 必答题 一、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陈情表》,完成1-5题。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门衰祚薄祚:zuò福分 B.常在床蓐蓐:r 草席 C.责臣逋慢逋:p 逃脱 D.不矜名节矜:jn 怜惜 2. 下列语句中的“以”字与例句中的“以”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臣以供养无主 A.臣具以表闻 B.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C.但以刘日薄西山 D.谨拜表以闻 3.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内容,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祖母)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B.逮奉圣朝,(自己)沐浴清化 C.(皇帝恩遇优厚)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苦衷)不许 4.古人常以委婉说法来表达不便直接说出的意思,产生一种含蓄蕴藉的表达效果。下列选项中的语句都采用了委婉说法的一项是(2分) A.慈父见背 B.舅夺母志 C.辞不赴命 D.愿乞终养 5.用选文中的词句,将下面一段分析文字补充完整。(4分) 从两段文字看,李密对自己暂时不能应召赴任作出申述:第一,自己在仕途上“ ,”,无意为旧朝守节;第二,年过九旬的祖母确实无人照顾,自己不应召,留在家中照料,正符合朝廷“ ”的政策;第三,待自己侍奉祖母享尽天年,仍可“ ”,为朝廷效力。 二、文学常识及背诵默写(14分)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2018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按规定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第I卷阅读题(共47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悬在黑暗中摸索。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u——都使马克思感到由衷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例如,他曾经密切注视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进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密切注视马塞尔。德普勒的发现。 (节选自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完整word版高中语文会考模拟试题

理工附中国际部普通高中语文会考模拟练习(二) 第一部分(共20分) 一、(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混淆(xiáo)模样(mó)濒临绝境(bīn)并行不悖(bèi).... B.徜徉(cháng)包庇(bì) 心潮澎湃(bài) 步履蹒跚(pán) .... C.贮藏(zhù) 鞭笞(chī) 瞠目结舌(chēng) 解甲归田(jiě) .... D.稳操胜券(quàn)机械(jiè) 破绽百出(zhàn) 伺机报复(s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突如其来接踵而至精妙绝伦浑然一体 B.漫不经心和颜悦色见微知著推心至腹 C.以逸待劳分庭抗理信口雌黄哄堂大笑 D.张灯结彩休戚与共不知所终估名钓誉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看双方的神态,全然没有剑拔弩张、严阵以待的气势,倒有几分闲庭信步、和风细雨话桑麻的味道。 B.如果悬壶济世的医家想寻一位“健康大使”,我想弱不禁风的林妹妹是绝对无资格担当此重任的。 C.这所大学的活动室里,各种器材应该尽有,真是汗牛充栋。 D.在繁忙而紧张的高三学习中,父母耳提面命的关怀,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使同学们倍受感动和鼓舞。 4. 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句是 某一地区特定时间内游客车数量超过其接待能力,是造成该地区旅游业种种总是的重要原因。接待能力若不提高,再美的湖光山色也会黯淡无光,,再好 的微笑服务也会丧失魅力。 A.再多的投入和开发也无济于事 B.再浓厚的游览兴趣也会逐渐减退 C.再迷人的青山绿水也会索然无味 D.再多的人文景观也会失去风采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著名文学家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写的《师说》论述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B.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文学家,其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想北平》等。 C.杜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D.《桥边的老人》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作品,他因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获诺贝尔文奖。二、阅读《赤壁赋》,完成6---9题。(10分)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雄也,而今安在哉. 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

北京市2018年夏季普通高中会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

2018年北京市夏季普通高中会考 语文试卷 必答题 一、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滕王阁序》(节选),完成1-5题。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虹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2分) A.飞阁流丹,下临.无地临:从上往下探 B.披.绣闼,俯雕甍披:打开,推开 C.遥襟.甫畅,逸兴遄飞襟:上衣前面的部分 D.穷.且志坚,不坠青云之志穷:困厄,处境艰难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 ...的一组是(2分) A.即冈峦之.体势觉宇宙之.无穷 B.潦水尽而.寒潭清纤歌凝而.白云遏 C.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D.访风景于.崇阿屈贾谊于.长沙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典故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2分) A.睢园绿竹,气凌彭泽 ..之樽 彭泽:指谢灵运,他做过彭泽县令,喜好饮酒 B.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 ..以何年 宣室:汉未央宫前殿正室叫宣室。汉文帝曾在宣室接见贾谊,谈话到半夜

普通高中毕业会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普通高中毕业会考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共20分)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一(1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渣滓(zǐ)嫉(jì)恨锲(qì)而不舍 B. 累(léi)赘谛(tì)听生吞活剥(bāo) C. 寥(liáo)廓颤(chàn)动自惭形秽(huì) D. 粗犷(kuàng)喋血(xuě)众口铄(shuò)金 2. 将下列5个语句填在下面文句的横线上,顺序恰当的一项是阿Q要画圆圈了,那手捏着笔却只是抖。___________ (1)他生怕被人笑话 (2)阿Q伏下去 (3)于是那人替他将纸铺在地上 (4)使尽了平生的力画圆圈 (5)立志要画得圆 A. (1)(5)(4)(3)(2) B. (3)(2)(1)(4)(5) C. (3)(2)(4)(1)(5) D. (1)(3)(2)(5)(4) 3. 对下列两个句子病因的判断及对句子的修改,都正确的一项是(1)如果文章的内容有问题,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语序不当,应把“即使”调至“文字”前。 (2)这是一款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厂家已经接到大量订单。 --缺少宾语,应在“喜爱的”后加“产品”。

A. (1)句判断和修改都正确;(2)句判断和修改也都正确。 B. (1)句判断和修改都不正确;(2)句判断和修改都正确。 C. (1)句判断和修改都正确;(2)句判断正确,修改不正确。 D. (1)句判断正确,修改不正确;(2)句判断和修改都不正确。 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再别康桥》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B.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C. 《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记载了孟轲的言行,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 D. 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展示了十八世纪前半叶整个英国社会的生活画卷。 5. 下列句子,与原文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来。(杜甫《登高》) B.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酒》) C. 方是时,余之力足以入,火足以明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D. 六国之破灭,非战不善,兵不利,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二. 阅读《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完成6-10题。(10分)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斥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位在廉颇之右右:上

2019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二)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蛩音(qióng)倔强(juè)胡同(tòng)情不自禁(jīn) B. 模樣(mú)舷梯(xián)强颜(qiáng)长歌当哭(dàng) C. 熨帖(yùn)气氛(fēn)愧怍(zuò)呱呱而泣(gū) D. 祈祷(qí)船坞(wù)莞尔(wǎn)乘虚而入(chéng) 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十六七岁的青年,应该珍惜青春,编织斑阑的梦想,实现精神成长。 B. 一个具有亲合力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一个受人喜爱和欢迎的人。 C. 到了惊蛰,多数地区进入春耕季节。真是:季节不等人,一刻值千金。 D. 面对语言的亘古长河,我们朔源而上,定能寻觅到文言的津梁。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互联网已涉及交通、金融、物流、零售、医疗等行业,真可谓无所不至。 B. 万紫千红的语文天地是带给走向心灵深处的惊讶,还是打开世界之门的欢欣? C. 清明时节,那不绝如缕的雨丝总能勾起人们缅怀先人、尊祖敬宗的绵绵情感。 D. 春节期间,市场上五颜六色的烟花爆竹琳琅满目,货摊前顾客却屈指可数。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阅读不是被动接受,更是与文本对话,是一种主动积极的创造性活动。 B. 行走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他们以大爱挺直筑梦中国的精神脊梁。 C. 没有了和平,就没有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就没有了人的幸福生活。 D. 根据中科院2017年1月大数据显示,多数样本城市住房价格趋于平稳。 5.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善良与丑恶之间,从来都是转身的距离。但是,。一个人的心,从来都是两面性的,你不确定一个人会在什么时候,经历了怎样的故事之后,突然地转变。你也不确定一个人会用最“真诚”的微笑,还给你一个最虚假的背影。于是,你开始懂得,人性,原本就是这样的善变。 A. 我们可以做到面对善良永不转身;但是,我们可能面对恶念,迅速转身 B. 我们可以做到面对恶念迅速转身;但是,我们可能面对善良,永不转身 C. 我们可以做到面对善良迅速转身;但是,我们可能面对恶念,永不转身 D. 我们可以做到面对恶念永不转身;但是,我们可能面对善良,迅速转身 6.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她反复品味着刚才的一幕,不知道他的话是赞美,是奉承,还是讽刺? B. 这个春节,央视最火的节目是《中国诗词大会》,最火的女孩是武亦姝。 C. 中国2017最好大学排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位列前三。 D.“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用来表示对远道而来的朋友的欢迎。 7. 下面这副对联应该出现的地方是() 上联:鹅黄鸭绿鸡冠紫下联:鹭白鸦青鹤顶红 A. 公园 B. 药品店 C. 颜料店 D. 服装店

2015北京高中会考语文文言文练习

2015·北京会考 (一)、阅读《烛之武退秦师》,完成1---5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军函陵军: B.又欲肆其西封封: C.唯君图之图: D.秦伯说,和郑人盟说: 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 A.以其无理于晋以: B.若不秦,将焉取之焉: C.然郑亡,子亦又不利焉然: D.吾其还也其: 3、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义,理解正确的一项目是()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焉用亡郑以陪邻—— 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D.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4、根据文义,为下列句子补出省略的内容 (1)“。。。。。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5、用原文句子,将下面一段分析文字补充完整 烛之武在和秦伯的谈话中,首先以“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说明即使消灭郑国,秦国也无法超越别国统治郑国,又以“”说明晋国的扩张意味着秦国势力的消弱;继而又分析了存郑对秦有益无害,接着以“”的事实说明晋国毫无诚信,利用两国矛盾来离间双方;最后得出亡郑是“的结论,最终打动了秦伯。 (二)、阅读《劝学》(节选),完成1---4题 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 B.而闻者彰彰: C.而绝江河绝: D.君子生非异也生: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1)青,取之于蓝(2)而寒于水 B.(1)輮使之然也(2)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C.(1)故木受绳则直(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1)登高而招(2)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己 3、翻译 (1)学不可以己 (2)金就砺则利 4、苟子认为人生下来就是恶的,但“性恶“有时可以改变的。在《劝学》中他运用一系列类比,论 事物的原状外物的作用产生的结果 (1)(7)(11) (2)(8)(12) (3)(9)轮(曲) (4)受绳(13)

语文-高二-辽宁省普通高中2017至2018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语文

2018 年辽宁省普通?中学业?平考试模拟测试(三) 语? (本试卷分Ⅰ、Ⅱ两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 并交回。 3.做答第Ⅰ卷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Ⅰ卷(选择题共 40 分) 一、(满分 9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战争与和平》这部卷帙浩繁的巨著以战争问题为中心,以四家贵族的生活为线索, 展示了 19 世纪初的俄国历史。 B.秋收时节,我陪父母回到了久别的故乡,瓜田李下传来的缕缕清香,让我们不由自主地向大坝上的老自留地走去。 C.为了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我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计划”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呼之欲出。 D.他们为化解部分旅客不满情绪而设立“投诉中心”的做法,表明他们不仅有良好的 服务意识,还有闻过则喜的雅量。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业内人士认为,中国要想在新一轮汽车产业的变革中占据领先地位,关键在于研发领域 能否有重大突破。 B.文化自信,对于行进在实现自己伟大梦想征途中的民族、国家意义重大,对于积极进取, 追求幸福的个体更是不可或缺。 C.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方式,这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也是对经济规律、社会规律的尊重。 D.中俄在能源方面的战略合作,扩大了新兴市场国家在国际能源问题上的话语权得以 增强,改变了国际能源治理体系的现有格局。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他在回复电视台的活动邀请时说:“公益活动是我非常乐意参与的,我一定会安排 好工作,拨冗出席。” B.听完同学们的发言后,校刊编辑说:“感谢大家抛砖引玉,我相信在大家的支持下,本刊会越办越好!” C.张小明在个人单曲发布会上说:“承蒙各位朋友的厚爱,本张唱片得以发行付梓,希 望大家继续支持!” D.业余书法爱好者老刘捧着自己的书法作品,郑重地对朋友老李说:“区区草字,不 成敬意,聊供补壁。”

北京市2019年春季普通高中会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会考 语文试卷 必答题温馨提示:多少汗水曾洒下,多少期待曾播种,终是在高考交卷的一刹尘埃落地,多少记忆梦中惦记,多少青春付与流水,人生,总有一次这样的成败,才算长大。高考保持心平气 和,不要紧张,像对待平时考试一样去做题,做完检查一下题目,不要直接交卷,检查下有没有错的地方,然后耐心等待考试结束。 一、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兰亭集序》,完成1-5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成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群贤毕.至毕:全部 B.列坐其次.次:旁边 C.信.可乐也信:任凭 D.人之相与.与:交往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当其欣于.所遇 B.亦足以畅叙幽情足以.极视听之娱

高中语文会考试题

高中语文会考试题(二)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60分) 一、(10×3=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赧.(nan )颜 睚眦.(ci ) 风流倜傥.(tang ) 殚.(dan )精竭虑 B 、刁难.(nan ) 攻讦.(jie ) 引吭.(hang )高歌 别无长. (chang )物 C 、股肱.(hong ) 拓.(tuo )片 追本溯.(su )源 乳臭. (chou )未干 D 、骨.(gu )干 狡黠.(jie ) 沧海一粟.(shu ) 颠三倒. (dao )四 2、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 ( ) A 、洪亮 宏扬 变本加厉 随心所浴 B 、就序 装璜 坐收渔利 作客他乡 C 、临摩 了草 文过是非 山青水秀 D 、佳宾 勘乱 金榜提名 既往不究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恰当的一句是 ( ) A 、中国――欧盟工业职业教育培训项目签字仪式日前在广西柳州举行,该项目是中国政府对.欧盟签订的一项大型人力资源开发的合作项目。 B 、近两年的高考作文都是只提出一个话题,要求考生据此想像、思考,从而..引发出一个议题来写作。 C 、清华大学为“诺贝尔班”(外界称)配备尽可能多的导师,这些导师都是蜚声科学界的大师,目前98级“诺贝尔班”才.配备5位中科院院士。 D 、四川省决定调整高校部分专业收费标准,已收费的学校若所收费高于标准的,要退还高出的部分给学生和.抵缴下半年学费。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如果平时不注意观察生活,那么写出的文章往往语言干瘪,内容 。 ②我国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其中大熊猫、金丝猴、野牦牛是我国的 动物。 ③一记妙射,太可惜了,球撞在球门的横柱上, 进去。 A 、空泛 珍奇 差点儿没 B 、空泛 珍稀 差点儿 C 、空乏 珍稀 差点儿没 D 、空乏 珍奇 差点儿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 、神舟号宇宙飞船在完成了飞行试验之后成功着陆了,广大科技人员无不欢欣鼓舞、弹冠相庆....。 B 、当今社会环保概念深得民心,新型的环保产品洋洋大观.... ,层出不穷。 C 、巨匠房屋建筑装潢工作室有经验丰富的专门美术设计师,作风严谨,技术精良,把居室交由他们装修,保管使你蓬筚生辉....。 D 、北京十家大医院准备联合推出电话及网上预约挂号的消息不胫而走....,两天内向有关方面问讯的人难以数计。 6、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张峰和马林上课讲话,被老师叫到办公室狠狠批评了一顿。 B 、该厂生产的手表,品种不仅多,而且质量好。 C 、介绍异域文化,目的不外乎:一、增加知识,二、引起思考。 D 、凡是大学本科毕业,并且有同等学力,身体健康,年龄在35岁产以下者,均可以报名应聘。 7、下列语句填入原文横线,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实行经济责任制,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领导,这项工作目前还处在探索阶段, , 不要摔到水里去。 ①走一步,看一步 ②要摸着石头过河 ③水深水浅还不清楚 ④两只脚搞得平衡 一点. A 、③②①④ B 、②①③④

2018年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会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北京市2018届高三春季普通高中会考语文试题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考2(本试卷共 10页,共六道大题,共17道小题。第一、二、三大题为必答题,第四、生五、六大题为选答题。第1、2、3、6、7、10、11、14?、14?、15?、15?小题,须必须用2B铅笔作答,其余小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知3(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考生应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必答题 一、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赤壁赋》(节选),完成1-5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 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 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1

A(苏子愀然愀然:神秘的样子B(山川相缪缪:缭、盘绕 C(酾酒临江酾酒:斟酒 D(吾与子之所共适适:享有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B(下江陵,顺流而东也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C(哀吾生之须臾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D(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3(对下面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 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A(万物都有各自的归属,本不是我能占有的东西,即使无足轻重也不索取。 B(万物都有各自的归属,假如不是属于我的东西,即使无足轻重也不索取。 C(万物都有各自的归属,假如不是属于我的东西,即使一丝一毫也不索取。 D(万物都有各自的归属,本不是我能占有的东西,即使一丝一毫也不索取。 4. “客”引用的诗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出自曹操的诗作《 ? 》;而苏轼提 到的“逝者如斯”,则出自“四书”中的《? 》。(2分) 5(用选文原句,将下面一段分析文字补充完整。(4分) “客”由眼前所见联想到历史英雄,他们尚且如此渺小,何况“ ? ,? ”的常人。进而,“客”以“? ,? ”形象地表达出对生命短促、个人渺小的感慨。 二、文学常识及背诵默写(12分)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