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基本概念与技术
- 格式:pps
- 大小:3.15 MB
- 文档页数:15
⼀、⾎液透析(Hemodialysis HD) ⾎液透析系将患者⾎液引⼊透析器中,利⽤半渗透膜两侧溶质浓度差,经渗透,扩散与超滤作⽤,达到清除代谢产物及毒性物质,纠正⽔、电解质平衡紊乱的⽬的。
(⼀)⽅法 1、动静脉通道的制备及其类型 透析前先建⽴动静脉通道,将动脉端⾎液引⼊透析器,经透析作⽤,使⾎液净化。
然后将净化了的⾎液再由静脉端回输体内。
①动静脉保留插管法。
⼀般选⽤⾜背动脉和内踝⼤隐静脉插管;亦可采⽤Seldinger扩张性导管穿刺股动、静脉。
适⽤于急性药物中毒或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紧急透析者。
②动、静脉外瘘。
可选⽤桡动脉及其伴⾏的头静脉,⽤两根硅橡考试,⼤站收集胶管分别插⼊动、静脉的向⼼端,⾏⽪肤外连接,形成体外分流。
适⽤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需作长期透析者。
③动、静脉外瘘。
可选⽤桡动脉及其伴⾏静脉作侧侧或端侧吻合;亦可⽤钛制轮钉(孔径为2.0~2.5mm)⾏吻合术。
吻合两周后,即可在静脉动脉化处作穿刺,以供⾎液透析⽤。
适⽤于长期透析者。
④锁⾻下静脉导管法。
将双腔导管插⼊锁⾻下静脉,⾎经外套管侧孔吸出,流经透析器后,再由内管回输体内。
2、透析器类型 ①标准平板型透析器。
透析⾯积1.0m2,因体积⼤,易漏⾎,漏⽓。
⽬前多改⽤固定式(积层式)⼩平板器,⾯积1.1~1.8 m2,体积⼩,已商品化。
②中空纤维型透析器。
体积⼩,超滤脱⽔和透析效能⾼,是⽬前最常⽤的⼀种。
3.肝素的应⽤ 透析过程需抗凝。
抗凝⽅法则视患者有⽆出⾎倾向⽽定。
可选⽤:①全⾝肝素化法,为常规⽅法。
透析前5分钟,给肝素0.5~0.8mg/kg,静注;透析开始后每⼩时追加肝素10mg;透析结束前1⼩时停⽤肝素。
②局部(体外)肝素化法。
⽤肝素泵将肝素以0.25mg/分的速率持续注⼊动脉管道,同时在静脉管道将鱼精蛋⽩以0.25mg/分的速率注⼊,以中和肝素。
透析结束后3⼩时静注鱼精蛋⽩30~50mg,以防肝素反跳。
③边缘肝素化法。
⾸次肝素剂量为0.5~0.7mg/kg,以后每⼩时补给肝素5~7mg,保持透析器内⾎液凝⾎时间在30分钟左右,透析结束前10分钟停⽤肝素。
血液透析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前景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血液透析技术在治疗肾功能衰竭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血液透析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一、血液透析技术的定义和基本原理血液透析技术是一种通过机器替代肾脏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液体的方法,用于治疗肾功能衰竭患者。
血液透析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透析器将患者的血液引入,经过滤、洗涤等步骤后再回输患者体内。
这样可以有效去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液体,维持患者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二、血液透析技术的发展历程血液透析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
最初的血液透析技术使用单腔透析器,存在排除水分不足、透析效果不佳等问题。
随着透析器技术的不断改进,双腔透析器的出现解决了这些问题,显著提高了透析效果。
在透析器材料方面,最初的透析器主要采用生物材料,容易引起血液凝固及感染等并发症。
随着生物材料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透析器材料逐渐向无生物材料转变,大大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随着透析药物的研发,血液透析技术的治疗效果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透析药物的应用可以调节血液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提高透析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三、血液透析技术的发展趋势1. 个性化治疗:未来血液透析技术将趋向个性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及生理特点,制定个性化的透析方案,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改善治疗效果。
2. 高效透析器:透析器技术将进一步提升,透析膜材料将更加先进,具有更好的滤过性能和透析效果,能够更好地清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液体。
3. 自动化设备:透析过程中的监测与控制将更加自动化,透析设备将配备更多的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的生理参数,根据患者的反馈进行调整和优化。
4. 联合治疗:血液透析技术将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应用,如透析机器与药物治疗的结合等,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
四、血液透析技术的前景展望血液透析技术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随着透析器材料、透析药物和设备技术的不断创新与进步,血液透析治疗将变得更加安全、高效和便捷。
血液透析操作技术及护理血液透析血液透析又称人工肾,肾透析或洗肾,是血液净化技术的一种。
在全世界依赖透析维持生命的上百万患者中多数是血透,对减轻患者症状,延长生存期均有一定意义。
血液透析是根据膜平衡原理,将患者血液通过一种有许多小孔的薄膜(或管道,医学上称半透膜),这些小孔可以允许比它小的分子通过,而直径大于膜孔的分子则被阻止留下,而半透膜又与含有一定化学成分的透析液接触。
目前血液透析中依然会存在一系列危害,首先会出现透析失衡综合征,危害症状有恶心,呕吐,震颤,惊厥等;其次会出现低血压,如有效血容量的减少,会出现血浆渗透压的下降,重度贫血,低白蛋白血症,出血,透析过程中出现心力衰竭等等;最后也会出现高血压,包括透析过程中发生的高血压和两次透析之间发生的高血压。
据研究表明,血液透析中注意相应的操作技术及护理,有利于减少血液透析中的危害。
那么血液透析中有哪些操作技术和护理呢?1血液透析中的操作技术1.1控制血压高血压本身可以破坏肾脏功能,慢性肾衰时,应控制高血压有助于肾功能的保护,在开始血液透析之前控制高血压可以推迟肾衰竭的到来和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并且透析本身的超滤作用和排除钠,也有良好的降压作用;1.2思想准备血液透析前医生需及早对患者及其家属做好思想工作,其好处有:①使患者了解血液透析原理,在实际进行透析时能更好地合作;②能更好地选择时期,在出现尿毒症症状和失去工作能力之前即开始透析,减少尿毒症的并发症和避免病人处于临终状态;③有充分时间为患者准备好血管通路;1.3透析器的准备血液透析前检查包装是否破裂,透析器本身有无破损,使用新型号透析器前要详细阅读说明书,了解消毒方法、膜材料、预充血量、超滤率、最大耐受压力、小分子和中分子物质清除率、残余血量以及重复使用性能等。
1.4物品准备血液透析前准备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管路、穿刺针、无菌治疗巾、生理盐水、碘伏和棉签等消毒物品、止血带、一次性手套、透析液等。
血液透析业务学习血液透析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用于治疗肾衰竭患者。
在这个技术密集的领域工作,必须具备深入了解透析原理、熟练操作设备和了解并应对不同患者特点的能力。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血液透析业务的学习内容和必备技能。
一、透析原理和理论知识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透析技术人员,必须全面理解透析原理和相关的理论知识。
血液透析是通过体外装置清除患者体内的废物和过剩的液体。
当肾脏失去正常的滤清功能时,透析可以帮助维持身体的水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
因此,学习透析原理和理论知识是透析技术人员的第一要务。
透析原理包括物质扩散和超滤等过程。
物质扩散是将废物和过剩液体从患者血液中转移到透析液中的过程。
超滤是通过透析器调整血液和透析液之间的液体平衡。
透析过程中需要注意监测重要指标,如血压、心率和透析液的成分等。
二、透析设备和操作技能除了理论知识,透析技术人员还需要熟练掌握透析设备和操作技能。
透析设备包括透析机、透析器、血管通路和透析液配制系统等。
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透析技术人员需要能够正确安装透析器,连接透析机和透析液配制系统,并确保血管通路的顺利连接。
在透析过程中,要密切观察透析机的各种指示和报警信息,及时调整操作参数,确保透析的安全和有效性。
三、患者个性化护理每个透析患者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透析技术人员需要能够根据患者的个性化情况提供相应的护理。
有些患者可能有其他合并症或并发症,需要额外的关注和治疗。
在透析过程中,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状态可能会发生变化,透析技术人员需要能够细心观察患者的反应和不适,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提供关怀和支持,有助于提高透析的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结语血液透析业务学习需要全面掌握透析原理和相关理论知识,熟练使用透析设备和操作技巧,并具备个性化护理的能力。
这是一项要求严格、技术密集的工作,但也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事业。
通过努力学习和实践,透析技术人员可以为肾衰竭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和关怀,帮助他们重获健康。
护理学中的血液透析技术血液透析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治疗方法,被广泛运用于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中。
它通过清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水分,维持体内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起到替代肾脏功能的作用。
本文将对血液透析技术在护理学中的应用进行详细探讨。
一、血液透析的工作原理血液透析是基于半透膜原理,利用人工透析器将患者的血液与透析液进行分离。
透析器中的半透膜可以使得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水分通过扩散和超滤等作用被清除,同时维持体内所需的电解质和液体平衡。
二、血液透析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血液透析的适应症包括尿毒症、慢性肾功能不全、急性肾衰竭等疾病。
而对于出血性脑中风、活动性结核病、无法耐受透析治疗的老年患者等情况,则存在禁忌症,不宜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三、血液透析的操作流程1. 透析器的准备:确保透析器的完好无损,透析器上的标志清晰可辨,透析器内的纺络摆动自如。
2. 设备的连接:将透析器和血液管路连接好,并且检查密封效果,以防漏血。
3. 导尿:建立导尿通道,确保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可排出尿液,并观察尿液的颜色和量的变化。
4. 开始透析:将透析器中的透析液充分排空,并通过合适的透析液进入透析器,同时启动透析机。
5. 监测透析液:对透析过程中的透析液进行监测,包括温度、流速、透析液的电导率等指标的定期记录。
6. 观察患者情况:在透析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
7. 透析结束:根据透析过程中监测的指标,判断透析的结束时间,并逐渐减少透析液的流速。
8. 完成后的处理:将透析器与血液管路分离,进行洗涤清洁,并妥善保存和管理。
四、血液透析的并发症和护理措施1. 低血压:在透析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低血压的情况,护士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变化,并及时采取措施,如调整透析液的温度和流速。
2. 感染:透析过程中,血液管路与环境接触,容易导致感染的发生。
护士要注意消毒和无菌操作,避免感染的发生。
3. 呼吸困难:部分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护士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并及时报告医生。
ICU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技术要点【基本原理】血液透析是根据膜平衡的原理,将患者血液通过半透膜与含一定成分的透析液相接触,使两侧可透过半透膜的分子(如水、电解质和中小分子物质)做跨膜移动,达到动态平衡,从而使血液中的代谢产物,如尿素、肌酐、胍类等小分子物质和过多的电解质通过半透膜弥散到透析液中,而透析液中的物质如碳酸氢根和醋酸盐等也可以弥散到血液中,从而清除体内有害物质,补充体内所需物质的治疗过程。
【适应证】急性肾衰竭血液透析的指征如下:血肌酐大于442μmol/L,血钾大于6.5mmol/L,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尿毒症症状加重和水中毒。
【禁忌证】血液透析的相对禁忌证如下:①休克或低血压;②严重出血倾向;③心功能不全或严重心律失常而不能耐受体外循环;④恶性肿瘤晚期;⑤脑血管意外;⑥未控制的严重糖尿病;⑦精神失常、不合作的患者。
【操作方法】1.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建立血管通路可以分为暂时性血管通路和永久性血管通路两大类。
(1)暂时性血管通路:是指在短时间内能够建立起来并能立即使用的血管通路,一般能维持数小时乃至数月以满足短期内实施血液净化治疗的需要。
适用于:急性肾衰竭达到透析指征者;进行血浆置换、血液灌流、免疫吸附、持续动脉-静脉血液滤过等治疗;腹膜透析患者因透析管阻塞或隧道感染,需要拔管或植入新管期间;慢性肾衰竭患者在内瘘成熟前有紧急透析指征者或者血液透析患者因内瘘闭塞需要重新造瘘者。
常用的建立血管通路的方法有如下。
①直接动、静脉穿刺法:即直接穿刺外周动脉和静脉,在有困难或紧急情况时也可以经皮作动脉和深静脉穿刺插管。
②中心静脉经皮穿刺插管:利用双腔深静脉导管经皮作中心静脉穿刺插管也可满足双针透析治疗的需要,在抗凝治疗的条件下可以较长时间保留,是目前建立暂时性血管通路的主要和首选方法。
一般选择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插管。
③动-静脉外瘘:又称为Quiton-scribner分流,20世纪60年代初期曾是透析患者的主要血管通路,近年由于中心静脉经皮插管广泛应用且保留时间较长,加之动-静脉外瘘本身又有一定的缺点(如患者行动不便、容易感染等),故有被取代的趋势,但在某些中心静脉插管有困难的医院还在继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