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他人》公开课课件1
- 格式:ppt
- 大小:2.98 MB
- 文档页数:21
公开课一关爱他人完整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思想品德》教材第十章“道德与社会”,具体内容为第一节的“关爱他人”。
详细内容包括:关爱他人的意义、关爱他人的表现、如何做到关爱他人以及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意义,认识到关爱他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主动关爱他人,传递正能量。
3.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让他们学会如何尊重、理解、帮助他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做到关爱他人。
教学重点:关爱他人的意义、表现及如何做到关爱他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视频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随堂练习册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关爱他人的公益广告,引发学生对关爱他人的思考,进而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2. 讲解:结合教材,讲解关爱他人的意义、表现及如何做到关爱他人,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关爱他人的经历,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4.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关爱他人的意义2. 关爱他人的表现3. 如何做到关爱他人4. 关爱他人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的内容,谈谈你对关爱他人的认识,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举例说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以便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关注关爱他人的社会现象,参与公益活动,将关爱他人的精神内化为自己的行动。
同时,开展相关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关爱他人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做到关爱他人。
《71关爱他人》公开课课件公开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思想品德》教材第七单元第一节《关爱他人》,详细内容包括:关爱他人的意义、关爱他人的表现、如何做到关爱他人以及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关爱他人的含义,认识到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提高道德素养。
3. 使学生掌握关爱他人的方法,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关爱他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关爱他人的意义、表现及方法。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关爱他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随堂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关爱他人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关爱他人的意义,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a. 关爱他人的含义及重要性b. 关爱他人的表现c. 如何做到关爱他人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中的案例,讲解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关爱他人。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关爱他人的经历,讨论关爱他人的方法。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回顾,强调关爱他人的意义和方法。
六、板书设计1. 关爱他人的含义2. 关爱他人的表现3. 关爱他人的方法4. 关爱他人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教材内容,谈谈你对关爱他人的认识,至少列举三种关爱他人的方法。
答案示例:(1)关心他人的生活,关注他人的需求,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人。
(2)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给予他人关爱与支持。
(3)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2. 课后实践:在家庭、学校或社区中,践行关爱他人的行为,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以及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了解更多的关爱他人的事迹,提高道德素养。
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将关爱他人付诸实践。
关爱他人万安政史地组:贾琴【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关爱他人的意识,在关爱他人时做到心怀善意、尽己所能、把握策略知识目标:知道关爱他人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懂得关爱他人要讲究艺术能力目标:能够心怀善意、尽己所能关爱他人,注意讲究策略【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关爱他人的作用。
教学难点:关爱他人的艺术。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视频——公益广告“关爱〞师:看了视频,你们有什么感悟呢?生:畅所欲言导入新课二、感悟“关爱〞你觉得什么是“关爱〞?它表达在生活中的哪些方面?你体会过哪些关爱?学生畅所欲言师总结:关爱就是关心保护,它表达在生活的各个方面,点滴之中。
师播放一组图片三、关爱的作用1、情境再现教师出示一段材料,学生答复,假设他得到了帮助和没有得到帮助会是什么不同的感受?学生畅所欲言师总结:由此可见关爱他人能让人感觉温暖和希望,传递美好情感2、播放视频《社会需要正能量》学生看视频谈感悟,〞这个视频有给了我们什么启发?“师总结:这个视频告诉我们关爱他人是和谐社会的润滑剂,传播正能量,需要我们关爱他人。
3、教师出示一个故事,学生读故事谈感悟“关爱他人还有什么作用?〞学生畅所欲言谈感悟师总结:关爱他人,可以收获幸福,成就自我。
四、怎样关爱他人?——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
1、教师播放视频——小品《扶不扶》学生看小品,讨论“老人倒了,我们到底扶不扶?〞学生畅所欲言师总结:关爱他人时受人的素质、客观情况、思维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产生误会,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关爱他人的行为,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培养自己的这一根本素质,始终心怀善意。
关爱他人要求我们——心怀善念。
2、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教材“探究与分享〞题。
师总结:关爱他人需要我们——尽己所能。
3、老师出示故事——“一位德国老人〞学生畅所欲言,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师总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关爱他人还应讲究策略,不应伤害别人自尊心。
关爱他人需要——讲究策略和艺术。
《71关爱他人》公开课课件公开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道德与法治》教材第七单元“共筑美好社会”,第71课“关爱他人”。
详细内容如下:1. 教材章节:第七单元共筑美好社会,第71课关爱他人2. 教学内容:(1)关爱他人的意义与价值;(2)关爱他人的具体表现;(3)如何关爱他人;(4)关爱他人的案例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意义,培养关爱他人的情感;2. 使学生掌握关爱他人的方法与技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3. 培养学生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关爱他人的意义,将关爱他人内化为自己的行为;2. 教学重点:关爱他人的方法与技巧,关爱他人的责任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多媒体设备;2. 学具: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身边的关爱他人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关爱他人的思考,进而导入新课;2. 知识讲解:(1)关爱他人的意义与价值;(2)关爱他人的具体表现;(3)如何关爱他人;(4)关爱他人的案例分析。
3.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关爱他人的方法与技巧;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关爱他人的具体实践,分享心得体会;7. 课后作业布置。
六、板书设计1. 关爱他人的意义与价值;2. 关爱他人的具体表现;3. 关爱他人的方法与技巧;4. 关爱他人的案例分析;5. 课后作业。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你结合教材内容,谈谈关爱他人的意义;(2)列举三个关爱他人的具体表现;(3)请你写一篇关于关爱他人的心得体会(不少于300字)。
2. 答案:(1)关爱他人意味着尊重、关心、帮助他人,使他人感受到温暖和关爱;(2)例如:帮助他人解决问题、关心他人的生活、倾听他人的心声等;(3)心得体会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参加关爱他人的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区服务等,将关爱他人付诸实践,提升自身的社会责任感。